葡萄树需要多厚的土层:调查显示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搜狐财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5:32:00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变化广受人们的关注。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包含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现实条件下,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相当明显,所以对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的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差距在拉大
选取各省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收入指标,以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作为差距指标,测算1980-2002年全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可得出省际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从1985年到2002年省际间的收入差距的变动幅度很大,加权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各上升了65.72%和53.51%。
从总体上看,从1980年到2002年农村居民省际间的收入差距是不断扩大的,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14提高到了2002年的0.2232,增长了59.43%,而同期农村总体基尼系数提高了51.47%,1980年为0.2407,2002年为0.3646,农村省际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要比农村总体的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快。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高于全国省际间居民收入差距,也高于城镇省际间居民收入差距。所以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将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总体差距乃至全国居民收入的总体差距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影响因素
基于各省的收入构成,通过对1995、2000、2002年的省际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可以得知各年对省际间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收入来源均是工资性收入。就业机会不平等导致了省际间工资性收入的差距。而省际间收入分配的均等性主要由家庭经营纯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构成及其变化的差异决定。
从1995年到2002年,除个别省份外,各省市的工资性收入的贡献份额基本呈上升的趋势,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份额呈减少的趋势。在2002年,上海、北京、江苏的工资性收入比重都超过了50%。
从三大经济带来看,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较高,而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市的工资性收入比重都较低。且中西部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于东部。所以,省际间收入差距中工资性收入对差距的贡献份额不断上升的原因就显而易见。
从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来看,高收入省份的贡献份额非常高,如上海110.54、北京78.84、江苏76.95、浙江67.25,且工资性收入贡献份额高的省份大部分在东部地区。中西部也有一些省份的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增长速度起点低的缘故。
政策建议
发达地区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其累计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将会趋缓,而不发达地区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其经济将会出现加速增长,从而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或人均产出将均衡于稳态增长路径。建议:
1.加快低收入省份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地区布局来看并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低收入省份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这些省份的乡镇企业,是缩小省际间收入差距的一条重要途径。
2.加强低收入省份的交通、教育和信息三大基础工程建设。
外出打工是一些低收入省份农村居民获得工资性收入的主要途径,但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造成这些农村居民的移动成本较大,给农村居民外出务工设置了障碍。教育是农村居民获得工资性收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低收入省份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抓好基础教育,继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抓好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岗位定向培训,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3)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民就业培训政策。(4)建立健全农村职业培训与劳务输出的衔接机制。
3.建议优先取消低收入省份的农业税,以减负促增收。
我国将由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5年内取消农业税。有的地方像北京、上海已提出从今年起取消农业税,我们建议应尽快取消低收入省份的农业税。
4.缩小省际间的收入差距应重视逐步缩小三大经济带间的差距。
决定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的多少。目前东部大部分省份农村居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较中西部而言是很高的。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又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将稀缺资源配置到了发展条件比较好的东部地区,由此产生了三大经济带间的收入差距。但是任由经济带间的差距拉大,肯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所以,我国政府应努力减少三大经济带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