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博2.3t发动机耐用吗:DC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5:06:36
印章與印鑑比對  《東辰中華古文物事業研究部》
自古迄今,中國人在日常生活與社會往還的過程中,印章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代表著一種信用與承諾的憑信工具,不管在士、農、工、商任一公或私的行業裡,經常都會聽到、看到「請簽名蓋章」這句話。印章也是中國書法家和畫家的隨身雅器,他們會依書畫中
 
§ 印章沿革 §
一. 緣起
印章在古代稱為「璽」,考古學者一般認為印章源於陶器時代的製陶,由印壓在陶器上的花紋發展而成的。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黃賓虹先生在出刊的《陶璽文字合證》中列舉許多和陶文、古璽完全相符合的例證,證實印章是使用於製陶的記名,就如同現今的署款。在最早的陶器上也有用印模壓印出來花紋的痕跡,那志良先生在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的《鉨印通釋》中指出陶器上的紋飾有兩種:一種是拍打出來的,另一種則是壓印花紋後燒成陶印模或是將石材雕成石印模後壓印在陶器上;而此種雕有花紋的印模進一步發展即成為雕字印模,印模就是印章的前身,稱為「陶璽」。
印模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戰國時期都有,有的印模仍被製陶人所沿用,有的則演變成為權力或憑信的工具。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政治變化較大,社會經濟亦日益蓬勃發展,印章即由最初之政治權力憑證信物,演變成為一般通行於民間的信物憑證。
二. 稱謂與特徵
印章在不同朝代時期採用了不同的名稱,商朝時,官方與民間用印,稱之為「古鉥」,或在秦代以前通稱為「鉥」;秦代以後稱為「璽」,漢武帝時稱「印」或「章」,唐武后改稱為「寶」,南北朝之後,印章又多了「記」或「朱記」的別名;宋代以後,由於一般人謬認「圖書」為印章之別名,相沿成俗而成為印章之新名。
元代在印章方面,如同現代的簽字一樣,他們把「押」鑄成印,大多數是長方形,上面是個姓氏,下面是自己的一個「花押」,我們稱之為「元押」;明代官印,方者稱「印」、長方為「關防」或「條記」;清代印叫做「戳記」、「戳子」、「手戳」。後來一般人為了分辨公與私,官印稱為「印」或「章」,私印則稱為「私記」、「圖書」、「圖章」。
印章在不同朝代均會有該時期的一些特徵,其中包含了印章的材質、形狀、大小方長、重心(篆書有輕重筆法,雕刻鑄作時結構會有上重下輕等),以及雕刻的線條粗細疏密、朱白文相間、有無邊框等,另外字體亦有古文、大篆(籀文)和小篆之分別。在唐代以前,印章的印文內容大多是官銜、人名,還有少數的吉祥用語;自唐代開始印章之發展,產生了兩大分支:一支是繼續沿襲古代印章中實用性的一面,以至發展到現今的公章、領錢用或簽字屬名用的「戳子」;另一分支則是由唐代「書齋館號」等印章發展而來,此類印章為具有實用與藝術價值的流派藝術印章。
唐代丞相李泌,是第一個將其書齋號「端居室」作為印文內容,宋、元代以後,即有以人名字號、書畫鑑賞、詩詞成語等作為印文內容的印章,使得印章之用途廣為擴展,不但增加了實用性更提高了藝術價值,廣為世人欣賞與收藏。
§ 印章之章法 §
所謂章法即是印章上印文排列之方式,它對印章的重要性就像建築使用的設計圖一樣,由於印文體勢不同,在章法的安排上就蘊含各種巧妙變化;現區分為12類簡要說明如下(請參考附圖)。
第1類「疏密」,印文每個字所佔之位置面積約略相同,但文字之筆劃有簡有繁,故可採用筆劃繁者密、簡者疏之基本疏密自然方法,或採用筆劃繁者寫的細、筆劃簡者寫的粗之奇正相倚方法,產生繁簡與疏密錯落有致之韻趣;如王冰鐵所刻「匋盧又號趩齋」四方印面,即可見到印文疏密自然、錯落有致。
第2類「輕重」,篆書書寫時筆有輕重、雕刻時下刀有輕重、鑄造時外緣冷卻較快(筆劃細)或磨損(內文寬而邊欄細)等自然形成之輕重等原因,在印文配置時亦需輕重有致,形成左重右輕、上重下輕不等之可喜韻趣;如齊白石的「冬嶺樵人」四方印面,即為上重下輕之懸針體,極具天然意趣。
第3類「增損」,是為了使印文在印面上調配適宜,將印文中各個字之繁簡,依據造字原理、書法演變等原則,靈活運用予以增損;如三字繁、一字簡的印文,可將一簡字加繁,而三字簡、一字繁的印文,則將一繁字化簡等。如趙之謙所刻「撝叔手校」四方印面,即將「叔」字省略「又」部,形成二字繁、二字簡,在印面上可彼此相互調和。
第4類「屈伸」,由於篆書筆劃以圓形為多,可以屈伸彎折,秦代以後之篆書,更加入將垂腳伸長而成為趨勢;若能屈伸得宜、合於書寫原則,篆書就可寫得好。如吳昌碩所刻「竹山」長方印面,即將「竹」字拉長,配合短「山」字,顯得空間分布很調和適宜。
第5類「承應」,印文受形狀、大小、字形繁簡影響,在同一印面上必須注意彼此呼應關係,始能使整體顯得調和;如趙古泥所刻「道在瓦甓」四方印面,即將「在」字刻成大篆之「才」字(在古篆中二字為同一字),形成「道」「甓」二字繁、「才」「瓦」二字簡,在印面上斜對角即產生相互承應的效果。
第6類「挪讓」,篆書筆劃有繁簡、字形又可屈伸,故可將印文調整上下或左右之大小位置,使繁字不覺拘促、簡字不覺寒酸,讓印面達成整體協調;如吳讓之刻「吳熙載印」四方印面,將「吳」「印」二簡字挪出空位,讓給「熙」「載」二繁字,整個印面即覺得從容疏緩。
第7類「盤錯」,盤是盤疊、錯是交錯,將文字相互交錯盤結,即可使印文融為一體,形成自然生動的韻致;如古鉨中有「守敬」二字圓形印面,「守」字僅佔右上方角落四分之一的位置,「敬」字卻佔據了印面四分之三,並將所有筆劃打散,盤在「守」字周圍。
第8類「變化」,行書印文有字重複時,需以字形變化表現可觀的美術性;如馮康侯刻「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四方印面,三個「我」字均不相同,使得整個印面都活潑起來。
第9類「離合」,是利用字的特性或雕刻方法,將印文上原來無關聯的各個字緊密相連在一起,或是漢印中常見的陰陽文相間刻法;如漢印中的「陽都」四方印面,即是右「陽」字為陽刻朱文,左「都」字為陰刻白文。
第10類「巧拙」,篆刻家達一定水準後,無論是技之精方可用巧,或拙顯樸實內涵,皆可將筆法運用、雕刻技法融為一體,在印面中表現出上乘的境界;如鄧散木刻「天涯洟涕一身遙」長方印面,將右邊的「涯」與「洟」二字水部偏旁,表現出既是左右界格、又是筆劃之雕刻法,非常巧妙。
第11類「界格」,有些印文的字不易相配,有了界格就可相互調和,如同練毛筆字時用的紅格子,可讓字寫得規矩工整一樣;如吳昌碩刻「甄盦」四方印面,原來不易相配的兩個字,因中間加上豎界而呈現和諧的印面,即是界格的效果。
第12類「邊緣」,印面邊緣必須與印文相配合,印文整齊的邊緣整齊,印文殘剝的邊緣亦殘剝,才能顯示出整體的韻趣;如王福厂刻「硯田無惡歲」四方印面,將印面邊緣刻得彎彎曲曲,來配合印文彎曲的筆意。
附圖:12類章法印面
1.疏密
2.輕重
3.增損
4.屈伸
5.承應
6.挪讓
7.盤錯
8.變化
9.離合
10巧拙
11.界格
12.邊緣
以上印面資料擷取自王北岳所著《篆刻藝術》P39~P41
§ 雕刻刀具與刀法 §
印章上的印文喜歡選用篆書,是因為它以線條為主,筆劃較平均、整齊,結構亦較對稱、調和,又具有屈伸自如、增減合法、挪讓有序的特性;此一兼具圖案性與美術性,再經由特別雕刻刀具與刀法下所呈現出來的文字,即可在方寸之間展現出各種不同的神韻和意境。
雕刻印章時選用之刀具,一般選用平口雙刀,即平口刃、雙面皆開鋒的刻刀,開刃斜度為20°~30°,大的刀口寬度約半公分,小的刀口只有兩公厘左右。刻細印時,刀鋒薄而銳利;刻蒼拙大印時,刀鋒厚鈍。
刀口區分平口(用來刻石材)與斜口(用來刻普通竹木材)兩種。採「正鋒」用刀時,刀口有80%刻劃在刻面上,刀幹與刻面向前或向後傾斜80°,當用力刻劃時,刀口行割於字劃中央,兩側的刀鋒會隨著刀口的割劃向外擠壓,使刻出來的筆劃兩面呈斑剝狀。採「側鋒」偏側用刀時,刀口著刻面後,刀幹向左或向右傾斜75°,刻劃時只有一面刀鋒貼近印材,另一面則無作用;刻出來的筆劃會一面光潔、一面斑剝。「正鋒」在印面上不易刻出粗筆劃,「側鋒」在印面上刻出的筆劃則較寬,一般常見的是使用1.5至3公分左右見方印面的印材,因此大部分採用「側鋒」刻法,較少使用「正鋒」。
古人講執刀方法多為雙鈎法,並且將此法列為刻印執刀的不二法門,但因歷代篆刻家作品各有所長,執刀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摑刀式、拽刀式和推刀式等。刻大印時一般以握刀為主(如齊白石先生便是採用此方式執刀刻印),刻小印則是採用推刀方式,至於衝刺旋轉時,則視個人習慣不同而用法不一。
雕刻時若採用「衝刀」法,即持用正鋒或側鋒向前推進,刻法較為流暢;若採用「切刀」法,即持刀向下隨著壓切的力量稍微往前推,刻法較為平實,每一刀只能刻出刀口1/2左右的長度,必須若干刀相接連,才可將筆劃刻全。如吳昌碩慣用衝刀法而面貌蒼渾,徐三庚慣用切刀法而印風宛通,他們都是善用刀法的最好例子。
雕刻印面朱文時,採用衝刀法為兩刀成一筆、運刀方向相反(亦有例外如齊白石所刻朱文,運刀方向是相同),刀口是沿印文的外側刻劃,而留下刻出的筆劃。雕刻印面白文時,採用一刀刻一筆稱為「單刀」,運刀方向相同者稱為「複刀」,刀口是沿印文內側向內刻劃,並且把劃內的剩餘部份清除,成為下凹的筆劃。
篆刻是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藝術,用刀方法雖繁多,端視篆刻家個人成熟技法之靈活運用,以便將個人風格與意境於印文上充分展現出來。
§ 印材與印泥 §
治印用的材料,早期採用金、銀、銅等金屬,隨後增加牛角(或犀牛角)與象牙等動物類印材、玉石等礦物類印材、竹木等植物類印材、橡塑膠等人工製印材,各種不同類之印材包羅萬象。其中堅實的銅印和玉印在印章的發展史上盛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元朝末年王冕,用花乳石將書法與雕刻在小小的方寸內結為一體,此一雕刻自用印以表現出個人最大意境之效果,開啟了軟石治印的風氣,自此以後石材成為治印最主要的印材。
由於治印用的石材要能表現出筆意與刀法,其硬度需能以手指甲刮劃不損、銳刀極易著刀為範疇,約合莫氏計法中的2.5°~3°之間,並以壽山、青田、昌化三處之石質最佳,也最負盛名。
福建省“溫潤的壽山石”為印材中的高級石材,依產出地理環境之不同可區分為三類:第一類「田坑石」,以田黃石最名貴;第二類「水坑石」,以凍石為最佳,有類似水晶的透明效果;第三類「山坑石」,有高山凍、都成坑(又名杜陵坑、都靈坑)等出名的石材。其它高級石材尚有浙江省“清脆的青田石”,其極品凍石有青、黃、白等各種色澤;以及“鮮豔的昌化石”,其極品為大眾所青睞的雞血石等。
印章當需搭配好的印泥,始能相得益彰,否則即會相形失色許多。印泥的壽命一般是5至10年,好的印泥經反覆調製,可使用多年不變,且需存放在陶瓷印泥盒裏,經過一、二百年色澤還是像新的一樣鮮亮、永不晦變,且沉厚不走油,拓用之後,印泥上會結一層光澤,用手拂之亦不脫落。
印泥之製作主要包含硃砂、印油、艾絨等三種材料,《四庫全書圖鑒》中載有古代印油之製作過程:先將皁角(即皁莢,屬落葉喬木,其枝上有刺會結長莢) 浸入盛放香油之甆器內,再煎過放冷後和熟艾(多年生草本植物,會開黃色小花並於邊緣生長細絨毛)成劑,次加上銀硃並以紅為度放置絹袋內即可。使用之甆需為玉器並數日一飜,若日久油乾,可復用煎下之油滴置於盛器內,再將印泥置於其上,使其自沁而非自上澆下,此法不蒸不煉、久而益佳。
§印鑑比對§
一般名家書畫鑑定,至少包含該書畫之紙質年代、構圖、畫風、落款等,其中落款即涵蓋了印鑑比對,以確認是否與該書畫家所擁有之印章相符合。由於一般書畫名家擁有各種不同類型之印章,少則十數件、數十件,多至上百件;要能蒐集到該書畫名家各類不同印鑑,成為印鑑比對一項極重要且困難的工作。
現以一幅傅抱石畫說明印鑑比對之基本過程:
1.        先建立傅抱石畫之落款與印鑑款
2.      在《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中蒐尋到類似印鑑款後,即利用掃描系統建立電
腦比對套印膜。
3.        詳細比對並確認該畫確為傅抱石之印鑑款。
研究部收藏之傅抱石畫                   傅抱石畫左上角之落款與印鑑款
《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下)之印鑑款            掃描建立之印鑑套印模
本文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參考資料:
1. 四庫全書圖鑑(十)子部 說郛-卷九十七上-四十五 (10-389)  / 張福江選編 ?北京 東方出版社,2004?01
2. 故宮文物月刊 119 ?故宮文物月刊編輯出版
3. 篆刻藝術 / 王北岳著 .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1985.6.20初版
4. 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下) / 盧輔聖主編 .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12初版
5. 壽山石欣賞 / 陳錫銘?鄭宗坦?王一帆 編著 ?華盛成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985?11?01初版
6. 壽山石考 / 張俊勛 原作 ?藝術圖書公司發行,2002?04?30再版
7. 鑑識田黃 / 王敬之 著 ? 國家出版社 發行,2004?05初版
8. 壽山石鑑賞 / 方宗珪 編著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出版,1995?04初版
9. 中國印譜 / 馮作民 譯文 ?藝術圖書公司發行,1993?10?30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