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神2016:小 心 烫 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55:03
小 心 烫 着
                  何济川有一位刚从手术台下来的病人,感到全身发冷,家人给他一个电热饼,让他捂在怀里取暖。这东西通电一次,能发热几个小时。约一小时后,病房里闻到一股刺鼻的糊味,掀开被子一看,电热饼下的皮肤已被烤焦,而病人由于麻醉未醒,居然毫无知觉。家人的一时疏忽,使病人因此还得上一次手术台。
这位病人的被烫伤,一是由于家人的好心,二是由于自己的麻木。这使我想到最近价高无比的新股发行,我们善良的毫无戒备的投资者会不会由于发行人的好心,而被“电热饼”式的高价新股“烫伤”呢?
自1998年12月湖南高速突破15倍发行市盈率以来,新股的发行市盈率便上了新的台阶,到了15-22倍之间。进入2000年,新股发行市盈率节节上升,浙江上风和沧州大化都在20倍以上,而最近发行的特发信息的发行市盈率高达27倍,亿阳信通的发行市盈率更是高达创记录的32倍(如果按发行后全面摊薄计算为35.08倍)。市场人士对此欢呼不已,认为这是打破新股发行计划定价,向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迈开了历史性的前进步伐。尽管新股发行价高高在上,但参与新股配售的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管理层的厚爱仍然感激涕零:总算也有抱新股金娃娃的希望了!
正是基于这种认购新股非金即银的想法,投资者的热情非常高涨。据两家交易所发布的中签率公告,特发信息和亿阳信通分别为0.135787%和0.09245794%,较前次发行的天水股份和沧州大化的中签率明显降低。从有效申购户数情况看,本次两市共有有效户数594.7万户,比上次多出约20.93万户,上升3.5%左右。其中,沪市增加4.5万户,深市增加16.43万户,出现了发行市盈率越高,认购的投资者越多的“水涨船高”的现象。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目前新股发行高市盈率的确定,是主承销商在与发行人商定的基础上,向各专业投资机构询价的结果,其背景是目前A股市场的股指处于历史高位。他们举例说,清华紫光目前的静态市盈率已达210倍(按2000年3月23日的收盘价91.11元计算),以此比照,亿阳信通的发行市盈率并不算高。无论是发行人也好,还是主承销商也好,他们考虑的是本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认为近期股票二级市场持续走强,一些高科技股票的价格节节拔高,一、二级市场的价差有增大的趋势。作为一级市场上的发行人,也应当分享一部分二级市场成长的美羹,只有这样才符合市场的规律。至于新股上市时和上市后的股市走势如何,他们是不会考虑的。而普通投资人(参加申购和配售的公众股东)又缺少对新股定价的发言机会。这样一种没有投资者参与的定价机制,能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吗?
  问题还在于,亿阳信通的高市盈率发行也许才拉开新股高市盈率发行的序幕。很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在上市阶段的业绩水平可能不高,每股收益甚至可能只有几分钱,但为了维持高科技企业的企业形象,新股发行价格的绝对价位就不会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有高的发行市盈率来加以支持。所以,今后一些科技股的新股发行的市盈率有可能比现在更高。
  而与此同时,随着二级市场的步步走高,一些投资者对高市盈率新股发行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也越来越高了,以至认为亿阳信通30多倍的发行市盈率还是挺安全的。可是,我们的股市能在历史高位坚持多久?是不是能长驱直入挺进2000点,3000点甚至4000点?去年5.19行情前的两年阴跌和5.19行情后的半年盘整,均令投资者不堪回首。以往在发行市盈率远低于现在的情况下,尚且有市场价跌破发行价的时候,何况目前的发行价如此之高呢?历来牛短熊长的中国股市如果旧病复发,新股到手之日,就可能是认购者被套之时,原本想抱的金娃娃,到头来只怕会成烫手的电烙铁。
同样是发行高科技新股,香港创业板就低得多了,大多数公司的发行价只有1-2元港币,包括香港人疯狂认购的Tom.com,发行价也没有超过2元港币。一方面,管理层好不容易出台了一个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政策,意在让他们也分享一点一级市场的好处。但另一方面,又将新股发行价定得老高,结果让他们不但分享不到好处,反而分享到了更大的风险。为什么非得要让发行人为了达到套圈钱最大化的目的,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获利空间封杀殆尽呢?为什么就不能学学香港的做法呢?
事实上,从香港创业板的情况来看,科技股即使是用较低的价格发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还是要承担相当大的投资风险。创业板的一些股票上市后,大多数股价偏低,除Tom.com股价超过10元港币外,其余均为几元港币的股票。招股时虽然大受欢迎,首日上市表现也不错,但之后各股交投便日渐清淡。创业板自1999年11月底开张以来,至今有16家上市公司,其中曾跌破招股价的就有9家,跌幅最大的为亚洲讯息和远东化聚,达38%,而且许多公司股票成交量萎缩惊人,有的股票甚至全天无一笔交易。这难道不值得引起我们警惕吗?
                200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