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蒂齐亚个人资料:【转载】佛音---布袋和尚《插秧诗》 - 鸿鹄在天的个人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40:01
佛音---布袋和尚《插秧诗》2007-12-16 22:25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关于诗句原文,因时代较久远,各方说法有些差异,大多人认为原文应为: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另有一部分人认为“青苗”应为“青秧”,将“退后”作“退步”,虽意思差不多,但古人用“青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首禅诗流传很广,用第二种版本的人较多,而我将第一种版本放在标题下面,是因为其来自于“圣水寺对域佛教文站”,我想既是佛门,定对先辈作品有过严格的考证。


  在这里,不论“道”,仅谈人生。


  不论“退后”还是“退步”在人们眼中心里俱认为是失败,不成功,才会后退。但我们何不换个角度看世界?当前面无路时,退一步,虽不一定“海阔天空”,又岂知不会“柳暗花明”?退一步,可从头再来,将自己不熟练的部分先完成,把根基扎稳,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这样岂不是加速向前,也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道理浅释所在了。
  农人种稻,手里拿着满把的稻苗,低头弯腰,倒退着身子,一步步顺次地把秧插进水田。他一步步倒退,退到田边,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来是退步,实则是向前。船舶前行,双浆却往后划动;看船夫点篙,或是双手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地后移,或是身体抵着竹竿在船边一步一步地往后走;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越远……


  农人手中的青秧如同人生道路上的包袱,在一步步的后退中不断的将其扔掉,才能迈开阔步走向成功。“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亦是前进。这里的“退步原来是向前”正是一种阴柔、内敛而又豁达、通透的人生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存和处世的智慧。我们什么时候真正的聪明起来,懂得“以退为进”,那我们就了解了“退后原来是向前”的真谛了。


附:布袋和尚介绍


   布袋和尚名契此,五代后梁时人,不详世籍姓氏。八岁来到奉化长汀(县北三里),由农户张重天收养成长,因号“长汀子”。布袋和尚的传说很多。他早年在岳林寺出家,经常以杖荷一布袋四出行走,随处寝卧,出语无定,形如疯癫,饮食不论鱼肉荤素,—概不拒,吃剩之物,投入袋中。常作歌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布袋是他刻不离身的“乾坤袋”,因此,人们都称他为“布袋和尚”,或者干脆称他为“布袋”,原名契此反而少有人知,剃度后的法号更湮没无闻了。


  因他圆寂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时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相传在中国多数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为他的造像。相两侧常见配这样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