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旺角七号房价:网师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6:12
网师哲学

作者:铁皮鼓来源:朱永新教育随笔点击数:331时间:2010-07-13

这一年来,不断地有人问我:网师是个什么东西?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亲身参与,呼吸它的空气,去感受它。有学员戏称“加入网师”为“嫁入王室”,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比喻。与网师相遇,就像一场真诚而寂寞的恋爱,别人只看到你们在恋爱,却很难真正深刻地体会其中的爱怨交加,以及与你谈恋爱和与另外的人谈恋爱有什么不同。更何况,恋爱才刚刚开始。

所以,今天我只能借用三句话,对网师的某些特点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朱永新老师讲过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你是谁,我又是谁?我们过去所经历的,所阅读的东西,形成了现在的我们,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所阅读的东西,将形成未来的我们。一个读《论语》,读唐诗宋词长大的人,与一个读《圣经》,读希腊神话长大的人,其精神气质与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读经典名著长大的人,与一个读流行书籍长大的人,其精神气质与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学而时习之”,一个“学”字,就逼得我们不断追问:我们得往这生命里,汇聚起什么?

网师的回答是:汇聚经典。

朱光潜先生说: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假如我们要建造一所房屋,决定房屋整体品质的,是栋梁之材,而不是树枝、瓦片甚至柴草。同样地,要建筑精神的殿堂,栋梁之材就是经典。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往自己的生命里汇聚哪些经典?

网师教材以及核心参考书目,依据以下原则选择和确立的:

它们是否是我们这一文化处境中最为根本的原典书籍?

它们是否是我们这一职业处境中最为根本的经典书籍?

它们是否是最切合当下教育处境(即针对当下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最为根本的重要书籍?

它们是否与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

如果满足了上述条件,我们就会依据重要程度以及难易程度,吸纳到我们的课程结构中去。

那么,应该如何学习这些经典?

网师学习经典的方式,一言以蔽之:习!

这里的“习”,有三层含义:

一是反复地切磋琢磨,对经典进行研习,网师学员称之为“啃读”,新教育称之为知性阅读。

二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使之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或利器。

三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使生命保持在一种空灵开放的状态。如果说前面强调的是不断地增加新的知识和能力,那么这里强调的,则是不断地清空自己,粉碎见障、顽固、自以为是,包括已有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不让自己固化。空,才能容纳万物。精神生命的新陈代谢,也要通过不断地吸收与清空,让生命处于不断的更新与流动之中,处于潜能的不断实现之中。用孔子的话来说,这叫“君子不器”,君子不固定地成为某种器具,而是让自己保持在一种生生不息的开放的状态。

有一个叫久久静美的学员这样写道:

其实一直到了今天,我才隐约觉得,不细细地读书,是很容易就掉进“陷阱”里的。而这些“陷阱”就是自己多年来在无为无知无畏的状态下疯长的若干自以为是的习惯。也就是说一直在孩子堆里“培养”起来的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一种在懈怠的教学氛围里日渐狂妄的“井底之蛙”的感觉,时时要牵绊着我,使我不能谦卑,不能空杯,不能接受煅烧。

只做到“习”的第一层含义,你可能是一个学问家,不小心还有可能书呆子;同时做到了“习”的第二层含义,你可能是一个优秀者,也可能将某种理论当成绝对真理,以此裁定丰富多彩的现象;但只有理解并践行“习”的第三种含义,让三种学习方式彼此交织,相互激发,才能够始终让自己保持在一种开放的状态,最终从优秀走向卓越。

“学而时习之”,就是与经典共呼吸,与知识、真理相共鸣,使生命保持在一种思与诗的状态。这种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不亦说乎”?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但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我讲的第二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友从远方穿越信息高速公路而来,大家汇聚在一间间虚拟的教室里,这确实是令人高兴的事。

但是,“有朋自远方来”,因何而“乐”?

聚在一起娱乐,当然也无可非议。但是,许多人以学习的名义,终日汇聚在一起,所讨论的话题却远离真理,往往只是为了拉拉关系、自我吹捧,或自以为是地表现一下小聪明,满足一下虚心,除了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之外,进步实在不大。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而我们汇聚在网师里,是因为有共同的愿景:

寻找到教育的真谛;让孩子因遭遇自己而终生受益;为教育教学之事(我们已经选择了它,并准备为它支付生命中最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以及必将消逝的“我”的生命,找到恒久的意义。

所以网师之乐,来自彼此切磋、追求真理中所获得快乐。我们时刻警惕,不让自己陷落于庸俗的人际关系之中,而是“当仁,不让于师”,相互尊重但不相互抚慰、激烈争辩但不彼此攻击。

这种“乐”,还意味着共鸣。道不同不相为谋。共鸣意味着我们是同道者,我们不怕被指责为精英主义,而轻率地向平庸者靠近;我们也不向那些打着民主自由旗号的阴冷的虚无主义者、愤青,或犬儒主义者妥协。在共同体中,一个人不因为他的职位高低或名气大小而受到尊重,而是因为他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以及对团队的贡献而受到尊重。在共同体中,大家在共同的愿景之下相互编织,让有限的生命因为彼此的启发激励而获得更为深刻的意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能被别人接受与理解,甚至可能招来嘲讽。所以我讲的第三句话,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人批评网师精英主义,有人认为网师无法推广,有人说网师的课程太难了,不切合教师实际,有人甚至认为,成立网师本身就是浮躁的表现,凭研究中心三五个人,如何支撑得起一个学院?

对我们来说,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心生愤怒或急于辩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我们遵从两条原则:

一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不要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强加于人。我们既不要因为别人的批评而轻易改变自己,也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道路,而应该尊重不同的探索,尤其是,要尽力去了解和理解不同的观点、道路,从中汲取营养来滋养自身。学员之间也是如此,不能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意思,误解了自己观点,不知道自己的抱负和心意,就心生愤怒。尊重他人的意见,承认世界上存在着不同自己的观点,承认这些观点可能比自己的观点更准确。

具备这种自信而开放的姿态,方为君子。

二是“知全守份,承担天命”。

我们虽然在共同体之中,但不应失去个体之尊严,不应忘记个体之使命,或者说天命。来网师学习的人,每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一份职责,不应该忘记自己所为何来。

现在有一种潮流,动辄归咎于体制或他人,认为之所以我不能,是因为我的处境不好,没遇到好局长、好校长、好同事、好学生,极端的情形,甚至哀伤不幸而生在中国。这就是一种“愠”,对于他人或环境“不知己”的愤怒,并以此作为不作为的原因。这种态度发展到了极致,便形成了许许多多教育上的愤青,乃至于阴冷的虚无主义者。

我想,我们的时代,并不比孔子的时代更糟糕。孔子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知道并承担起了自己的天命。曾子也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并不是对外在处境的不完美视而不见,而是采取一种“知全守份”的态度。即我对于一切公共事务,对于外在的环境,有一种总的态度和倾向,这是“知全”,但是,我守着自己的职责,我在自己的职责之内,积极努力地创造,并让这个社会,因我的努力而变得更美好,这是“守份”。只有己立,方能立人,只有己达,方能达人。而对教师而言,只有努力地将学生带往卓越,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们的生命才能真正地获得意义。

所以,如果能够积极地承担自己的天命,不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或没有获得外在的肯定或奖赏而愤怒,这就是达到了君子的境界。

结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分别代表了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对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理解。

干老师曾经说过一段话,激励过许多学员。今天,在新教育人一年一度的节日里,我愿意再读一遍,与所有的网师学员,所有新教育人,以及所有关注、关心新教育实验的师长朋友们共勉:

人有权利选择庸常的幸福,人没有绝对责任必须像数学家和像哲学家那样思想,像苦行僧那样修行,像宗教徒那样虔诚……但是,如果你内心确实选择了这条道路,那么你就要服从你的灵魂,并让你的灵魂服从头顶的星空,心中的诫律,以及这卓越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