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间gl:四。宋-米芾书法大全[2]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24:10
                                                             四。宋-米芾书法大全[2]

盛制帖


请浏览清晰图片

  米芾《盛制帖》,行草书墨迹,纵27.4厘米,横3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约元丰五年(1082年) [图片由 可嘉提供]

释文:
盛制珍藏,荣感.日夕
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
见.寒光之作,固所愿
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
天启亲.

  说明;
  此为致蔡肇书札.
  蔡天启(蔡肇),润州丹扬人,尝先後从王安石,苏轼学.
  此帖为元丰五年赴金陵幕,会主者谪去,因见王安石之时.此时天启正从荆公读书於锺山也.此处主者乃指刘庠.故知此帖乃米黻书於金陵,而时正为元丰五年.
  元丰六年(西元一○八三年),米芾因刘庠之荐引,而往金陵拟谋「从事」之职.,遂告落空.此时正值王安石谪居金陵锺山,米芾以诗文贽见.介甫於人向少称许,然於米氏诗文却颇赏识,并与之共论书法,米芾於观赏王荆公书法後,鉴别出其所受堂代书家杨凝式之影响,王大为叹服,谓「无人知之」.此时米芾年仅三十三,然其惊人之鉴赏能力,业已显现.另米芾死後,其「墓志铭」之作者蔡肇,亦於此时相识,盖蔡乃王之门人,时正在帐下.
  补:刘庠,宋颜子,字希道,中进士第.英宗求直言,庠上书论时事,除监察御史裏行,帝不豫,储嗣未正,庠疏颖王长且贤,宜使日侍禁中.神宗立,迁右司谏,历知开封府,王安石欲见之,竟不往,奏论新法,不附安石.元佑初加枢密直学士,知渭州卒,庠有吏能,淹通历代史,安石称其博.  艺术赏析:
  因是信札,所以风骨超逸,通帖观之,行草相间,愈写愈见精神.
  首行起始,出之以行书,接著以草为主,行笔迅猛而带涩势,圆劲流畅而不飘浮.写至款字「黻顿首」处,此时笔锋上的墨已不多,行笔意如游丝,亦如粉蝶戏花,蜻蜓拂水.然而事虽言明,意犹未尽,空纸尚在,遂又笔酣墨饱,纵情挥洒.直至「天启亲」三字雄立乃止.其癫狂怪癖,纵情肆意之态如在眼前.
  细观整幅作品,第一行与後三行的字体不一致,「盛制珍藏」四字展露此作品给人的感觉应是向外伸展但带有些刻意笔触;而「荣感日夕」以下却有信笔写来,连绵一贯到底之流畅感,越写越畅快,至最後款字「黻顿首」一笔带起,末笔往上一挑,附加一点,使整幅作品意更饱满,气不外漏.虽然首四字给人庄重,小心翼翼之感,但「荣感日夕」四字调和了上下的意态,由慢而快的速度,把米芾信手执笔意犹未尽的心情表露无疑,更潇洒写出「天启亲」三字.後有董其昌跋:「老米此尺牍似为蔡天启作,笔墨字形之妙尽见於此.」
  整体言之,此帖竦瘦节体尚多,意态奇出.

方圆庵记


请分页浏览清晰图片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方圆庵记》 宋元丰六年(1083)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守一法师到龙井寿圣院辩才住所方圆庵拜会辩才,二人讲经说法,谈古论经,十分投机。为此,守一写了《龙井山方圆庵记》一文,以示纪念。此碑由米芾书。原石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刻。书法腴润秀逸,乃米芾"集古字"时期佳作,多从集王圣教出,颇有可玩味处.

三帖卷


叔晦帖 纸本 行书 纵24.5厘米 横29.6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点击右键下载《叔晦帖》[1][2]

释文:
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
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
相得,于其别也。故以秘玩赠之,
题以示两姓之子孙异日相值者。
襄阳米芾、元章记。
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
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

张季明帖 约元祐元年(1086年)纸本 纵26.0厘米 横34.5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点击右键下载《张季明帖》[1][2]

释文:
余收张季明帖。云秋
气(衍字点去)深,不审
气力复何如也,真
行相间,长史世间第
一帖也。其次"贺八帖"。
余非合书。

李太师帖 元祐二年(1087年) 纸本 纵25.8厘米 横31.3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点击右键下载《李太师帖》[1][2]

释文: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
帖。武帝、王戎书若
篆籀,谢安格在
子敬上。真宜批帖尾
也。 米芾《三帖卷》 计《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均纸本,行书。《三帖》合装一卷,为米芾行书中的精品。项元汴认为米芾此帖书风于王羲之相近。米芾的书法的确得力二王最多。但与二王父子书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紧敛古质蕴藉内含;而王献之的笔致则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资个性于王献之较为相近,所以,米芾的结体,用笔中多可以见王献之的风骨。

向太后挽词帖


米芾《向太后挽词帖》 纸本 小字行楷 纵30.2厘米 横22.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请点击页面浏览清晰图片

   米芾《向太后挽词帖》是其五十一岁时所书。其结字介于行楷之间,笔法精炼,正如前人所说:“研笔如铁,而秀媚之气奕奕行间,风华类得大令(王献之)之神,是南宫得意笔。”米芾这样精致的小楷是极为少见的。叶恭绰记《宋米元章〈向太后挽词〉》载:“米元章书法,以小楷为最佳,但现存仅一件,即《向太后挽词》也。其实,亦系行楷。此物,以前未入过元、明、清三朝内府,以挽词犯忌讳也。”此《挽词》“本为端方所藏,后归景朴孙,又归袁珏生。袁去世后,转入鄞人周湘云手。闻与耶律楚材诗卷,均入故宫博物院矣”。
释文:
大行皇太后挽词
余庆源真相,求贤佐
裕陵。
知几卷箔早,
戡变叱
龙升。
静德群邪震,
清心后世矜。
大恩知欲报,
圣孝已逾曾。
右一。
温厚同
光献,
刚廉法
宝慈。拥扶乐推
圣,照彻托公欺。南纪归忠魂,
东朝足
素规。
仁明存
旧幄,常似
补天时。
奉议郎充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管勾文字武骑尉赐绯鱼袋臣米芾上进。

秋暑憩多景楼帖


米芾《秋暑憩多景楼帖》纸本 行书 纵27.6厘米 横34.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公议帖


米芾《公议帖》(又称《长至帖》) 纸本 行书 纵33.3厘米 横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顿首再拜。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芾不胜瞻颂之至。芾顿首再拜。  

韩马帖


米芾《韩马帖》 纸本 行书 纵33.3厘米 横33.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预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

新恩帖


米芾《新恩帖》 纸本 行书 纵33.3厘米 横4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顿首再拜,
新恩吏部侍郎台坐。春和,
恭惟
神明相佑,
台候起居万福。芾即日蒙
恩。
大贤还
朝,以开太平,喜乃在己。芾
薄留泗滨,烝然来思,岂
无念哉?谨奉状上
贺,不宣。门人米芾顿首再拜。
新恩吏部侍郎台坐。
三月三日上。

论草书帖


米芾 《论草书帖》 纸本 草书 纵24.7厘米 横3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请浏览清晰图片

   米芾 《论草书帖》,草书九帖之五。此帖亦名《张颠(癫)帖》、《草圣帖》、《论书帖》等,草书。随笔一则,是米芾一段评论草书的手札。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 米芾的草书取法晋人,从这幅草书中,可以品味出其对草书的见识。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我们可以看出米芾在学习古人书法方面所下的功夫。他的草书虽不如他的行书那样气势开张,但也不同凡响。
释文:
草书若不入晋人格。
辄徒成下品。张颠(癫)俗
子。变乱古法。惊诸
凡夫。自有识者。怀
素少加平淡。稍到
天成。而时代压之。
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
可悬之酒肆。(*)光尤可
憎恶也。

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即为《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 纸本 草书
纵25.2厘米 横3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释文:
中秋登海岱楼作
目穷淮海两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西轮。
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
目穷淮海两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东轮。
信书亦一难事。

说明:
    海岱楼位于涟水(江苏涟水),是著名的风景名胜,米芾时常登楼,眺望淮河入海处辽阔壮丽的景色。在本诗帖中,米芾形容海口一片水光粼粼,好似银泻大地,而天际出现万道虹光,孕育出宝贵的珍珠。在诗的后半,米芾则引“吴刚伐桂”的典故,谈到若非吴刚日复一日,不停地砍伐桂树,快速生长的桂枝,必定撑破月轮。米芾以此暗喻自己的仕途常为人所阻,无法充份施展。
    在帖中米芾前后共抄录诗文两次,中间加入一行批注:“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对书法求好的态度。涟水时期,米芾勤于练习晋人草书,此帖与《焚香帖》、《草书论书帖》都是其中的例子。另外,米芾也经常与薛绍彭书信往返,讨论购帖事宜、交换习书心得,或是品评论书,两人堪称最佳书画友。
    米芾担任涟水军使(江苏涟水)期间,最喜欢登临游览的景点就是海岱楼。海岱楼在江苏涟水地区,是唐、宋时代十分著名的望海楼,自古以来,便是许多文人登览赋诗的最佳旅游景点,唐代诗人杜甫曾以“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来形容它视野辽阔、宏伟壮丽的景观。它在米芾的诗文中也经常出现,例如〈焚香帖〉(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雨三日未解,海岱咫尺不能到”,便提到在淫雨霏霏之日,他登海岱楼所见迷蒙的景致。在另一阙词〈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中,米芾也提到:“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并将海岱楼比喻为月亮上的“广寒宫”,诗人登楼眺望,颇有遗世独立的感觉。

 

吾友帖


米芾《吾友帖》(草书九帖之四) 纸本 草书
纵25.2厘米 横39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释文]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脚手尔!余无可道也,以稍用意。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有偏倒之势,出二王外也。又无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月仪》不能佳,恐他人为之,只唐人尔,无晋人古气。

 

苏太简参政帖


米芾《苏太简参政帖》 纸本 行书 19.6×6.8 cm 上海博物馆藏

  这件“参政帖”是作者为苏太简参政家鉴定书画的记录,虽仅有三行,但写得十分精到,结体紧密,笔法内敛,趋于丰肥,转折处以流便的圆转笔法取代方折笔,随笔写来,然有一种沉着飞扬的神韵,其姿媚处颇得二王的笔韵。此帖与《苕溪诗帖》等俱为其中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品。释文:
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
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
翰林学士院印。芾记。

砂步诗帖



砂步诗帖
纸本 行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29.6X38.5cm>

(二)<29.5X39.8cm> 

请浏览清晰图片[1][2](可嘉扫描) 米芾《砂步诗帖》,行书墨迹。书法潇洒遒媚,体势修长,结构紧密,颇具欧阳询遗韵,为米氏早年书法风貌。 【释文】(1)砂步  砂步漫皆合,松门若掩桴。悠悠摇艇子,真似剡溪图。
            (2)又  已有扁舟兴,曾看过剡图。翻思石手尽,谁复费功夫?

淡墨秋山诗帖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 纸本 行书 29.1X31.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淡墨秋山诗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穰侯出关诗帖


请浏览清晰图片 米芾《穰侯出关诗帖》,又称《高氏三图》诗,麻、楮混料纸 行书 纵29.4厘米 横26.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穰侯出关诗帖
【释文】高氏三图
穰侯出关
穰侯去国缓驱车,蔡泽还来取范睢。恶客只应真可厌,怪他汉相馆丘墟。

向乱帖


米芾《向乱帖》,又称《寒光帖》 淡黄纸本。行草书。纵27.3厘米 横30.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向乱帖》是其四十一岁以前书写的。明董其昌在此帖的跋记中写道:“老米此尺牍似为蔡天启作,笔墨字形之妙,尽见于此”。此帖书法与一般常见的米字略有不同,其行笔时提处细若丝发,圆润遒劲,按处中锋直下,沉着不滞;结字因势生形,行间丝带连绵不断,熟而不俗,险而不怪,欹正相生,出乎自然。

释文:
向乱道在
陈十七处,可取租及米,
寒光旦夕以恶诗奉
承。花卉想已盛
矣。修中计已到官。黻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