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有雪身高:《军事记者》向世界传播中国军队形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6:48

谭洁


  作为一名普通的军事记者,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的新形象?下面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点感受。

  一、在全球化视野下进行新闻素材的选择

  2005年夏天,我随中国电子工业代表团参加英国范堡罗航展。在这个世界著名的大航展上,我惊讶地发现中国记者只有我一个。

  我找到了中国航空航天展厅,参展的同志说,这些年他们一直参加这个航展,很多外国记者对中国的展厅特别感兴趣,英国媒体上每天都有中国航空航天新发展以及由英国专家做的点评来预测未来发展的信息,可几乎没有中国记者来采访过。

  采访中,一名美军飞行员主动邀请我去了美国空军展厅,并给了我很多资料。飞C-170的年轻飞行员多次在伊拉克、阿富汗执行作战任务。但他告诉我:“我最喜欢在世界各地飞行的原因是:当看到很多地区的小孩子第一次见到大飞机那个高兴的样子,就非常开心。”当我问一位60岁的飞过几十种飞机的老飞行员,哪种飞机最好时,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飞过的所有美国飞机都是最棒的!”

  这让我震撼:美军真可谓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美国军人具有较高的媒体素养并善于向外国记者展示自己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站在这个航空奥林匹克赛场中,我看出了我国已经高速发展的航空工业和我军训练水平上的差距。这促使我把中国航空装备和空军训练放在国际大背景中,采写了《直击未来空战主角》、《大飞机展现大实力》、《王者的天空》等有展示有思考的报道。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就提出了“国家形象传播”这一概念,其中包括军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报道热”正在全世界形成,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军事和社会报道领域。

  中国军事报道,对于《解放军报》而言,有大量新闻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军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可增强我国的军事软实力,并为我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我认为,即使是一名普通军事记者也可积极作为,把塑造好传播好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作为进行新闻素材取舍的标准。

  在俄罗斯举行的“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事演习时,给我分配的任务是报道空军参演部队的行动。虽然远离导演部的中心工作报道,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为历史之完整不就是由一个个横断面组成的吗?

  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寻找能够最有效地展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空军新形象的新闻素材。基于对空军部队的了解,我整理出了几个新闻点:歼轰7战机首次在异国空域升空训练、中国伞兵首次亮相异国蓝天、空降兵首次在异国空域实现重型对地突击装备多件连投等。

  为了目击现场,我离开了每天都有新闻官发布新闻的导演部,到沙戈尔机场去。

  沙戈尔机场压根没有我住的地方。后来,我才住上了门诊部的一张供患者治病用的床。每天跟飞行员、空降兵们在一起,他们完全把我当成他们的一员,原本有些戒备的俄罗斯人甚至还带我上他们的飞机。

  在2007年8月6日正式演习前的一次普通训练中,歼轰7战机在外国第一次参训。当时机场只有我一个记者,我意识到抓住了一条很有分量的独家新闻!后来,这篇稿件被美联社、BBC、塔斯社等诸多媒体转载,他们还据此做出了相关的正面分析。

  二、用深度报道的理念采写硬新闻

  深度报道是当前国际新闻报道的一种主流方式,要求以时间与空间为双向维度,深入开掘主体新闻背景、涉及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它不仅要以五个W来反映静态截面,更要反映其变化进程;不仅要观察一个新闻的内部关系,更要提示其内部与外部的复杂联系。

  以往我们所熟悉的深度报道是调查性新闻和解释性新闻,文字量非常大。但800字以内的硬新闻是否也可以借鉴深度报道的理念?

  1994年5月31日,珠海机场通航。新华社消息很“标准”,把五个W交待得很全,但受众从那800字里得到的信息大概也就是以后可以从珠海坐飞机了。而美联社的消息,容纳了大量信息:该机场是在中国最富的南方省区开通、是离澳门最近的大陆机场、港澳周边还有哪三大机场、珠海机场的建成将对港澳局势的影响等等。

  美联社、路透社等西方媒体,要求记者对每一个硬新闻的报道都必须采用深度报道的理念进行采写,遵从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不仅报道事实,更要在西方框架中报道事实背后的真相。

  而全球语境下的军事报道,若想打造好我军形象,需要不断扩展报道空间,深度挖掘新闻资源,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和传播。

  《我新型战机首次在异国升空训练》那篇消息虽然仅有637个字,但渗透着我“大国崛起”以及“大国和平崛起”的两大背景,进行了相关新闻素材的深入开掘和组织。

  这篇消息第一次展示了该型国产战机的优异性能。最后一段用“飞行员对领空的概念十分强烈,能驾新型战机与俄战机并肩飞行,在异国的领空展示中国空军不断攀升的作战能力,自豪的情愫油然而生”来结尾。   这是在用丰富的事实告诉受众:我国产新型歼轰7飞机首次全副武装在国外亮相,这不同于美军战机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以轰炸的形式亮相,而是在联合反恐演习中承担起维护和平的大国责任。

  这几年,鉴于一些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军事实力进行“妖魔化”宣传,我一直在想,通过什么形式才能比较客观有效地展示我空军的整体战斗力?去年底,空军历史上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体系对抗演习在鼎新举行。透过这次演习,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空军这些年进行空天一体训练变革的新变化。

  然而,军兵种的训练报道容易写得太专业。深度报道中的解释性新闻,就是“把专业领域发生的,由于专业知识壁垒不容易被公众理解的事情”解释清楚。正好我做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空天一体力量建设方向的,便用解释性报道的理念来写这篇通讯,用丰富的信息、权威的消息源来解释中国空军新军事变革的步伐迈进到何处,并力求写得让“卖茶叶蛋的老太太也看得懂”。

  三、全球化传播的素质是记者不懈的追求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传播的新时代,这对新时期的军事记者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勇于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推动自身素质的转型。

  军事记者转型首先是要有全球化思维,并力争贯穿到每篇稿件的采写中。去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报道中,有关空中输送救灾物资的报道都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示了中国大型运输机复杂条件下远程机动作战能力。现代战争几乎都是从黑夜打响,这次中国空军运输机80%的任务是跨昼夜完成的,且起降机场60%都是从未到过的陌生机场。军用运输机连续远程机动,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从本土到中东和俄罗斯在去年演习中从欧洲到远东都是11个小时左右,这次中国空军运输机跨昼夜飞行12小时,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得到全面检验。这些信息均被国外媒体关注并转载。

  前一段时间歼10迫降的报道,我有意加上了美国的F-22、F-16等最近发生飞行事故的背景,向受众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新型战机发生事故很正常,美国不也经常出事故吗?

  《纽约时报》主席兼出版人小阿瑟·苏兹贝格说:“《纽约时报》是什么?如果你回答是报纸,那么,你就不能得满分。因为,今天的《纽约时报》,除了是报纸外,还是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它们都是《纽约时报》。”

  “报纸虽然不会在数码时代成为牺牲品,但新闻生产者必须不断学习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竞争环境中继续发展。甚至由同一名记者同时采访报章和电视新闻,以及电子版的即时新闻。”

  现在,有些国家的记者已经开始被要求转身为“全能型记者”或者“多媒体记者”,比如路透社即要求一线采访记者提供4种形态的新闻产品。

  试想,如果一次大型报道任务,军报派出去的记者都能统一承担起报纸、网络、画报甚至影视的多媒体发稿任务,将极大地提高传播效率。

  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部队一时难以进入震中,但发出了预告:空降兵将跳伞。这引起了世界关注。我打开英文网站,看到很多负面猜测。作为一线记者,必须及时地去做正面的澄清。我想方设法跟上空降兵,现场采写了15勇士伞降震中的独家新闻特写。稿件刊发当天便在国际上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此前的有关谣言不攻自破。

  军事记者的转型还要关注跨国界、跨文化和跨语言传播,外语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我去英国范堡罗航展采访前,还专门去了外交学院短训班突击补习了英语,后来采访得很顺利。因为记者采访时不可能给每人配个翻译,他必须直接独立地与采访对象交谈,这就需要提高外语水平。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驻空军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