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花事上下册:在现实中决定成佛的精要法门 唐仲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28:44
在现实中决定成佛的精要法门

一、 观心识所观,如梦如幻的影像。
  1、《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释迦依之成佛,并在《解深密经》中以之教弥勒:"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弥勒依之成佛,并以此义在《分别瑜伽论》中教诸大菩萨:"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故观心识现的影像,是十方三世诸佛展转相传的心印,不可丝毫变更。
  2、唯识所现的影像既是甚深缘起依他起相与诸法实相圆成实相的有机结合,故非常重要。
  3、唯识是如梦幻的所以然之理。如梦如幻的影像是般若理所当然之行。两者结合,非常微妙,必须遵守。


二、 怎样来观一切都是心识现的影像?
  1、 必须不取不舍两相结合,弥勒在《瑜伽师地论》中说:"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取不舍,不增不减,如实了知如是真如离言自性,是则名为善取空者。"《坛经》云:"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2、 《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不取)修一切善法(不舍),即得阿藐多罗三藐三菩提。"
  3、 《心经》云:"照(不取)见(不舍)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以上三项都是显不取不舍观心识所现得影像,在修持上极为重要,它处所说,恐繁不述。

三、 在什么地方不取不舍?
  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从事实践。①穿衣②吃饭③行路④工作⑤学习⑥休闲⑦睡眠,这些现实生活上一一用不取不舍来观心识所现的影像。
  1、《解深密经》"于一切行成就大觉。"《金刚经》卷首把释迦的穿衣、持钵、走路、化缘,乃至吃饭、收衣、洗钵、洗足,一切生活的身教写在言教之先,都是教导学人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
  2、藕益大师说:"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凡夫在穿衣、吃饭,乃至工作、学习、休闲等生活中,都认为有个我在作(我执),有个什么被我作(法执),佛则在凡夫处处迷的现实生活上处处破我法执,进行不取不舍,才是对症下药,而收实效。
  3、庞蕴家人坐而论道,庞婆说:"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庞公说:"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女儿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吃饭、睡觉等方面而拔宅生西。明代王阳明诗云:"饥来吃饭困来眠,从此功行玄更玄",也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参实悟,取得成道实效的例证,足资参考。

四、 为什么在现实中这样修悟决定成佛?
  此中原因有三点极为可靠:
  1、 时间是当前,事实是现实。
  2、 因观一切都是心识所现而不取,就生实相般若。认真于一切有为法真实实践而不执着,就是方便般若。有此两种般若,就是佛。所以《大般若经》云"般若所在之处,十方诸佛常在其中。"
  3、 若有般若智慧,当下就在现实中证得菩提涅槃,所以佛常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捏盘"。又常说:"当即即空" 、"现法乐住",《坛经》也说,有了般若,"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这些都是说在现实中用般若证得菩提涅槃,而成佛果。
  此精要法门系十方三世诸佛用一切智智通达,反复实践,宣授之所勘定。仲容据《解深密经》无量总法原则,多次反复将经论对此所说进行研究实践,总结之所发现,兹录之以公开于世,使天下上根利器见而认真授持,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