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蒙资源:董子祠修旧如旧,重现历史风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40:08
2008/09/02 06:20   来源:扬州日报
扬州网讯 (记者 张孔生 ) 位于北柳巷小学内的董子祠,是纪念汉代大儒董仲舒的祠堂。8月起,有关方面开始对董子祠进行修缮。目前进展如何?记者昨天进行了探访。
全国仅存两座董仲舒祠堂
扬州董子祠规模最大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位于北柳巷小学内的董子祠只有一进建筑,该建筑屋顶的瓦片已全部被揭除,瓦工们正在利用旧砖砌筑祠堂后面的山墙,而木工们正在制作梁条。
现场负责的同志告诉记者,董子祠是纪念董仲舒的祠堂,我市的董子祠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现董子祠仅存有大殿。全国纪念董仲舒的祠堂有两座,另一座在其家乡河北景县,但景县的祠堂较为狭小,1997年实地勘测时,建筑面积仅有4平方米,祠堂内供奉着约两米高的董仲舒坐姿石像,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各地祭拜董子祠敬献的书法作品,祠堂前有董仲舒传略碑。
“扬州董仲舒祠堂形制之大、建筑之精、保存之好,其他地方都无法与之媲美。”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董子祠大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大进深,前有卷棚,体量宏大。现存的大殿为单层硬山双坡屋顶大式单体建筑,内部构架用料硕大,结构粗犷。前檐额枋上设置“品”字斗拱,构架5架梁以及正脊桁条下均设置攀间斗拱。地面铺设方砖,阶沿、台阶用青石筑成。不仅建筑精美,祠堂内还有明代以前的一些实物,因其显著的建筑和人文价值,董子祠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即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2005年我市曾对董子祠进行现场查勘和测绘,获取了大殿构造尺寸、结构用料、截面尺寸并绘制了查勘图纸,图纸标注了房屋的面阔、进深、檐高、木构架的举架、建筑细部构造和木门详图,为董子祠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20多年经验的木工惊叹:
没见过这么粗的楠木梁
虽然董子祠仅存有大殿,但记者昨天在现场还是被这座精美的古建筑深深震撼了,里面不仅有扬州传统的建筑形式——木斗拱,其使用的木料之大,更是让人惊奇。
记者看到,董子祠内的立柱、梁条,使用的木料都很粗,特别是屋顶的一根过梁,更是粗大无比。正在现场施工的木工孔师傅指着这根过梁告诉记者:“这是扬州最粗的楠木梁,直径达到了一米,长度8米,重量在两吨左右,极为珍贵。我做过20多年的木匠,修过不少古建筑,在四方寺维修时,曾经看过一根大的楠木梁条,但直径也只有70厘米左右。像这么粗的楠木梁,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除了这根大的楠木过梁外,大殿内的粗大楠木木料比比皆是。这些粗大的梁条每根都有上吨重,当时没有吊车,这些梁条是如何搬上屋顶的呢?木工师傅们分析,当初建设这座大殿时,可能是通过堆土的方式架设梁条的,也可能是用“木葫芦”吊上去的。
董子祠内为何会有这么多粗大的楠木木料?有关专家分析说,董仲舒是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汉武帝时,董仲舒献举“贤良”之策,加之他极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倡“三纲五常”,因而很受汉武帝的青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董仲舒去世后,汉武帝亲自为他选择安葬之地,出于对董仲舒的尊敬,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陵园时,三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董仲舒被汉武帝以后的历代皇帝倾力推崇,因此董子祠建筑用材之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揭瓦换砖 精工制作
修旧如旧,重现董子祠原貌
“董子祠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对其修缮,我们将更加细心,真正做到修旧如旧,保护好这一古建筑。”施工现场负责的同志对记者说。
工人们告诉记者,大殿因长期缺乏维修养护,屋面渗漏严重,木结构受潮腐朽,局部受到破坏,而墙体也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开裂,所以工程采用了揭瓦大修的方法进行修缮。虽然是大修,但修缮过程中将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维修,按照原有形制修缮,全面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具体来说,即在瓦屋面及椽子拆卸后,先进行木构架整修,将自然损坏和受白蚁侵蚀失去承载能力的构件,按原有尺寸、形状进行配换。目前已经发现一些柱子和梁条损坏,需要进行更换。除此而外,斗拱零件被压破撕裂或失落,将按原样进行配换。木柱内芯蚀空时,将采用化学嵌固法进行加固。
由于大殿两个山墙变形较厉害,将进行局部拆除重建,砌筑方法应与原墙一致,砌筑墙体的材料应选择青灰色,色泽接近于原墙。墙面砖块严重腐蚀的部位采用局部挖补法进行修整。大殿南面墙体拆除后将换成格栅。大殿系明代建筑,查勘时屋脊失落,原屋脊的形式、高度和吻座大小形式均需调查,施工时另立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原地面残留方砖平面尺寸为240×2470,维修时将用400×400方砖铺设。目前整个修缮工作都在按计划进行,年内结束。大殿维修工作结束后,将重现往日风采。”
专家学者建议:
筹建“董仲舒纪念馆”
位于北柳巷小学内的董子祠修复后干什么用?这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不少人建议,修复后的董子祠可作为“董仲舒纪念馆”。
专家告诉记者,董子祠内的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现保存的房屋柱梁有彩绘,也为扬州罕见。董仲舒在扬州遗存较多,除董子祠外,还有董相故居、董井、正谊卷、大儒坊、贤良街、正谊乡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文化扬州”,推进文化博览城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兴办具有地方特色的陈列馆、纪念馆。维修董子祠、整合董仲舒儒学文化资源,是落实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董仲舒的经济思想、教育思想,尤其是哲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内容的充实,对儒家基本精神的进一步阐发,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历史性影响,对历史研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专家学者建议,近几年,扬州市儒商研究会曾举办董子祠保护与维修研讨会,为修缮董子祠献计献策。会上有企业家愿意捐资助修,表现了社会对修复董子祠的强烈愿望。为切实保护好扬州为数不多的儒学文化资源和明代建筑遗存,修复后的董子祠可以筹建为“董仲舒纪念馆”,同时又可以将其建成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亮点和明珠。
新闻链接
董仲舒
董仲舒,董子,前179—前104,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汉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一时江都上下,人心向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董子祠
扬州人民为纪念董仲舒的功德,曾在瓜洲建五贤书院和五贤祠,将董仲舒与宋朝的胡瑗、王居正、李衡和文天祥并称为“五贤”。还在扬州北柳巷设立了董子祠,中供董仲舒像,朱袍象笏、冕旒俨然,清代圣祖康熙曾授“正义明道”匾额。附近一条街叫贤良街,一条巷叫大儒坊(今南柳巷),皆从董子祠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