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发人员待遇:食品真相大揭密——你不能不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48:34

食品真相大揭密——你不能不知道

收藏 分享 2011/2/25 09:54| 发布者: 浔峰村夫| 查看数: 193| 评论数: 15

摘要: 食品真相大揭密——你不能不知道主讲:安部司 安部司,从事食品添加剂推销工作20多年,人称“添加剂活辞典”、“食品添加剂之神”。他不仅熟知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和用法,并亲眼见证了食品加工生产的“幕后”。 ...                                                                食品真相大揭密——你不能不知道

主讲:安部司

      
       安部司,从事食品添加剂推销工作20多年,人称“添加剂活辞典”、“食品添加剂之神”。他不仅熟知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和用法,并亲眼见证了食品加工生产的“幕后”。
      
       今天我要给各位讲一讲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讲之前,我先给大家做碗排骨汤。请看,我面前的这排瓶子装了一些白色粉末,我要把这几十个瓶子里的粉末都混在一起,然后再把开水倒进去,搅拌一下。好了!排骨汤完成!谁愿意尝一尝?别害怕呀!就请这位勇敢的男士吧。
       “啊,真的是排骨汤。真的很好喝呀!”
       怎么样,这就是你平常吃拉面的那个汤吧!大家都看到了,我做排骨汤时根本连一根排骨、一滴真正的排骨汤也没用到,仅仅用了这些瓶子里装的白色粉末,而且尝过的人都觉得味道不错。这些白色粉末,就是我下面要讲的食品添加剂。
       我们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平常吃的食品是怎么加工成的。你以为骨汤拉面就是用排骨熬成的汤做的,你以为那些颜色鲜艳的果汁饮料都是用水果榨汁做的,你以为喝咖啡时加的奶精就是用牛奶做的……事实是,你眼睛看到的、嘴巴尝到的并不是真的,漂亮的颜色、诱人的味道都可以由添加剂变出来。

       肉丸就是“丸子状的添加剂”
       我原来是食品添加剂公司的首席推销员,业绩非常突出,经常为各个食品加工厂排忧解难,帮他们用最低的成本做出好卖的产品。比方说,我开发的一种肉丸。一个厂商采购了大量的肉碎,就是从牛骨头上剔下来的几乎不能称之为肉的那部分,黏糊糊的,水分多,根本没有味道,没法吃,不能做成肉馅,只能当宠物饲料。可是它非常便宜。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不能吃的肉碎变成能吃的东西。
       首先,加进不能下蛋的鸡的肉馅,以增加分量。我们知道,养殖的鸡有蛋鸡,有肉鸡。肉鸡主要是吃肉的,而蛋鸡主要是吃它下的蛋的。
       蛋鸡和肉鸡的肉差别就很大,价格也不一样。而且这里用的是已经不能再下蛋的鸡肉,价格就更便宜了。
接着,加入大豆蛋白,以做出柔软的感觉。这种大豆蛋白又称作“人造肉”,还用来做便宜的汉堡。
光这样还不行,因为没什么味儿。于是又加了大量的化学调味料。
       为了使口感嫩滑,使用了猪油、加工淀粉;为了便于机器批量生产,使用了黏着剂、乳化剂等;为了使颜色好看,使用了着色剂;为了延长保质期,使用了防腐剂、pH调整剂;为了防治褪色,使用了抗氧化剂。
这样,肉丸就做好了。整个过程使用了二三十种添加剂,可以说,它是“丸子状的添加剂”。产品上市后,立刻受到孩子和妈妈的欢迎。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我使用的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而且完全遵照国家规定的剂量标准。但存在什么问题呢?就是国家对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只是基于单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得出的,如果一次同时摄取若干种添加剂会怎么样,“复合摄取”的研究依然是个盲点。
       也就是说,同时摄取很多种添加剂有无危险性、危险性的大小等,只能由将其吃进嘴里的消费者们来承受。
       我为什么要站在这里讲这些事?因为,有一天,我亲眼见到我的女儿也在乐滋滋地吃我开发的这种肉丸。当我看到她吃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根本不希望我的孩子吃它们。我是知道添加剂的毒性问题的,可我根本没从实际出发考虑过,一直忙着用添加剂开发各种食品,那一刻,我才认清我开发的食品,黏糊糊的废肉和几十种添加剂做出的肉丸,也是要被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吃进嘴里的。我的心里充满了罪恶感。
       经过好好的反思,我辞去了食品添加剂推销员的工作。我要用我几十年“台前幕后”的经验,告诉大家一些食品的真相。

       奶精就是“牛奶式植物油”
       再说说奶精。很多店里配咖啡的奶精都是免费的,我经常看到有人临走时,顺手拿好几个,回家留着慢慢用。
       现在,我就要问问大家:你觉得奶精是用什么做的?牛奶吗?奶油吗?
       你不要看到“奶精”中有“奶”,就想当然地认为它是用奶做。其实,跟前面我做排骨汤一样,制作奶精的过程中没有用到一滴牛奶或奶油,它就是在植物油中加水、添加剂混合搅拌,做成的类似牛奶的东西。
       其中的植物油,更具体说是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不健康的成分,它对心脏的损害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种动物油。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比如饼干、面包、西式糕点、巧克力派、沙拉酱、炸薯条、炸鸡块、洋葱圈、咖啡伴侣、热巧克力等。但是,反式脂肪酸的名字有很多,一般配料表里标明“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麦淇淋”、“起酥油”或“植脂末”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大家都知道,普通状态下,水和油是不能互溶的。这就要用到添加剂了。
       首先,使用乳化剂,它是界面活性剂,可以使油和水混到一起,乳化成像牛奶一样的白色。
       但还不像牛奶那样黏稠,所以要用到增稠多糖类使其黏稠。
       然后要用到焦糖色素,把它染成极淡的茶色,看上去就像奶油的颜色。
       为了长时间保存,还要加入pH调整剂。
       另外,再加进具有奶油香味的香料。
       所以,奶精就是用水、油和若干种添加剂做成的“牛奶式植物油”。只要看看奶精的配料表,就一目了然了。

       果汁饮料“无果汁”
       我曾经为幼儿园里的孩子表演制作“无果汁”的果汁饮料。
       柠檬饮料是这样做的。
       首先把黄4号溶于水,就变成了很漂亮的柠檬色。接着,再加入酸味剂——维生素C和柠檬酸。然后,注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浆。这样,就变成了酸甜味。
       另外,要加进柠檬香料,那才是柠檬汁。
       最后加入纤维素粉末。纤维素是由“锯屑”做成的添加剂。通过混浊的颜色,营造出真果汁的那种感觉。
       做甜瓜味饮料的话,甜瓜是绿色的,那么,先在水里加入蓝1号着色剂,把水染成纯蓝色。然后加入黄4号着色剂,水就变成了纯绿色。这两种颜色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做橙汁饮料的话,用到的橙色是把虫子碾碎后提取出来的。
       我把“调”好的饮料倒进杯子,问大家“要喝吗”,孩子们都面面相觑。
       然而大家平常喝的饮料就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
       以前,饮料里加的是砂糖,但砂糖的甜味太重了,孩子们不喜欢。所以现在换成了果葡糖浆。它的甜味很清爽,孩子们都喜欢。
       但果葡糖浆存在着让人恐惧的地方。那就是热量过量摄取的问题。
       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是人体最基本的能量源,身体弱的时候最需要,我们生病时打的点滴里就有葡萄糖等营养成分。
       但是,点滴里的葡萄糖浓度不足0.5%。而刚才介绍的粉末制成的“无果汁”果汁,500毫升里含有的果葡糖浆就超过60毫升。也就是说,大家平常喝的500毫升的饮料里,10%以上都是糖汁(糖分)。如果转换成固体粉末,含有的葡萄糖超过25克,果糖超过20克,盛在盘子里会满满的。
       而且,喝了富含果葡糖浆的饮料之后,人不会觉得饱,仍然和没喝饮料之前一样想吃东西。
一瓶(500毫升)饮料里,含有相当于50克砂糖所含的热量,也就是200千卡(半袋薯片所含的量)。可是,人喝了之后却觉得跟没喝一样!显然就会引发热量的过量摄取。
        已经有科学实验证明,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可能促进糖尿病的发生。美国的一项追踪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每个孩子平均每天喝一罐碳酸饮料,体重超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60%。
       近年来,肥胖以及患有糖尿病的中小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很多我们喜欢的食品的味道,其实是添加剂的味儿。食品加工的信息没有被公开,大部分人天真地相信“一流厂家生产的东西没问题”、“大型超市销售的东西不会有错”,我们的舌头正在被食品添加剂破坏着还不自知,这真是很可悲。

       100千克猪肉能做出130千克火腿
      大家一定很奇怪:100千克猪肉怎么能做出130千克火腿?
       可是,如果我不问的话,大家在买火腿肠的时候,可能都不会注意和比较:多出来的30千克是什么?
就是用来增加分量的黏性材料。
       要增加分量,花费不多、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加“水”。所以,食品界里有“注水火腿”这种说法。这是一种为了在价格战中生存下来而采取的战术。
       但是,如果直接把水加进去的话,肉就会变得稀烂。因此,要使用加热后会变硬的胶状物。
用100多支注射器同时往猪肉里注入专门的肉用胶状液体,那场景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太让人吃惊了。
接下来便是滚揉,使注入猪肉的胶状液体均匀地扩散到肉的组织中去。注入的肉用胶状物的重量相当于肉总重量的20%-30%。滚揉后肉变得鼓鼓的,然后经过成形、加热等程序,最终变成市场上销售的火腿。
为了使增加的部分保持色泽和弹性,还必须注入其他的添加剂。
       注水火腿的价格十分便宜。超市促销特价的火腿大都属于这一种。
       在欣喜地将特价品放入购物篮里之前,请看看产品配料表,动脑子思考一下。本来火腿应该是由猪肉做成的,为什么会用到大豆蛋白、蛋清、乳蛋白等成分呢?
       不加以比较,就直奔特价商品,难道真的是聪明的消费者吗?

       “健康的”漂白藕
       有一回,一个厂商找到我,他进了一大批藕。我们都知道莲藕的营养价值高,是很健康的食物。可是他买的藕非常便宜,外表全都是黑的。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向我求助。
       像这种情况,只要使用添加剂,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先用漂白剂把藕漂白,再加进一些添加剂以防止变色。然后,把藕装到袋子里真空包装。
       包装好之后,这个厂商就马上把货品发给了超市出售。结果,出现了新问题。藕从边上开始腐烂,有的黏糊糊的,有的变黄,有的变黑,什么样的都有。超市向他索赔,他又向我求救。
       我告诉他,这是因为他给真空袋子加热杀菌的时间和温度都不够。只要严格控制加热消毒的过程,就没问题。按照这个方法执行之后,超市再也没有找过他麻烦,他的藕都变为“健康食品”销售了出去。

       “健康的”消毒沙拉
       很多办公室小姐“为了健康”买来袋装沙拉作午餐。也经常会有家庭主妇在家做蔬菜沙拉,用超市卖的切好了的蔬菜。不仅是因为省了切的功夫,而且切口的地方不管何时都不会焉,可以长期保存。
       为什么切好的蔬菜、袋装沙拉能长期保存?
       因为它们都使用了杀菌剂(次亚氯酸钠)消过毒。那个消毒现场实在可怕。
工人们不断把切好的蔬菜扔进杀菌池。而且,还要不断改变池子里杀菌剂的浓度,分几次把蔬菜扔进去。有的制造商为了使口感生脆,还会将蔬菜扔进装有ph调整剂的池子。
       大家都是为了健康才吃袋装沙拉的,这是多么可笑啊!

       “健康的”染色糖
       红糖、精制白糖的营养价值差别不大,但自从有人说“精制白糖对人身体不好,红糖好”之后,红糖就开始热卖起来。
       那制造商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把精制白糖用焦糖色素染色后作为红糖出售。因为只是把外层染过而已,所以上了色的糖泡在水里的时候,外表的颜色就会先溶掉。



[ 本帖最后由 xiaguoquan 于 2007/5/1 11:27 编辑 ]

本文内容由 xiaguoquan 提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sishachen 2011/2/25 11:05
无良的人啊,总有一天会受到报应的!!!!
gtzswb 2008/10/7 19:40
从小就吃好像也有抗药性了。
hechangxin 2008/10/7 16:59
这些东西能在报纸上披漏吗?
asurazhong 2008/7/17 13:10
那我们现在还能吃什么呀,好象没有食物可以吃了,
zq166 2008/5/30 23:39
真是触目惊心,并非危言耸听,我也在为怎么怎么吃而苦恼,现在想吃没有化肥农药的蔬菜都难!更别说笨鸡了,转基因食品好像国外已经禁止了!
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
o空谷幽兰o 2008/5/27 16:32
真的是触目惊心啊!!!
天亮 2007/6/12 11:47
最好是制造的人或工厂凭良心改良方法做健康食品.
楼上的
就我国目前情况是不可能的!
除此以外那些转基因的食品,含有避孕药抗生素的鱼虾蟹鳖黄鳝等美味不也在泛滥!
关键是国家要出台政策,而且要落到实处。
平凡之人 2007/6/12 08:11
太可怕了
franfine 2007/6/12 01:32
太恐怖了!以后不吃了还不行.最好是制造的人或工厂凭良心改良方法做健康食品.
kkcoming 2007/6/11 22:11
转贴:精製食物  毒害身体
网址:http://www.life123.org/site/?p=612

「增味劑E621、抗結劑、水解植物蛋白、人工合成色素E150b、乳化劑(大豆卵磷脂)、抗氧化劑(檸檬酸)、氨基乙磺酸、酸度調節劑、植物油(棕櫚油、牛油樹脂、霧冰藜脂)」
  這一堆是從薯片、汽水、餅乾、朱古力、提神飲料的成份標籤上抄下來的,不但不明所以,單單讀上口,還以為只會放於試管中,而不是我們的腸道,但它們售情暢旺,消費者亦吃得安然。
  由超市到食肆,由食肆到家中,每天吃了無數這種「千錘百煉」精製而來的東西。人體內的消化道固然負苛沉重,更在製造過程中,帶來無數原本不存在於自然界的化學物,污染環境,同時,裝載著這些食物的無數膠瓶、鐵罐、鋁罐、錫紙等,都是經破壞環境開採礦藏來製造,用過一次便報銷,又要地球承受大量垃圾,更令全球暖化問題再惡化。
  原本簡簡單單的飲食,卻要添加大量化學物品整色整水,然後引致肥胖、心臟病、癌症等疾病問題。由於這種精製食物無處不在,有時以為吃得很健康,像走進素菜館用膳,其實吃下一大堆化學物質,更不用說掛上「健康」標籤的食品,一點都不健康。
  這專題以食物作分類,方便大家識別生活中常碰到的食物,一起點算平日吃了甚麼下肚子。由於加添化學物料的精製食物實在太多,這裡只能道出冰山一角。最後會介紹幾種常見、危險性較大的添加劑,大家要認清它們。

防腐精製──向食物動手腳

 現代食品工業處理食物的方式,可謂千奇百怪,一言難盡。單單添色,人造色素已有非常多的類型,說到味精、防腐劑,更是洋洋大觀。
  把食物處理過再食用,其實已有遠古歷史,就拿我們熟悉的菜乾、鹹魚、臘肉,都是一些處理過的食物,然而,以往把食物封乾或煙燻處理,原意是按季節飲食,為冬季儲備食物,慢慢食用,亦不會浪費。時至今日,大環境逆轉,即使封乾、煙燻都經化學處理,常常出現有毒物質,為了商業利益,以工廠方式生產食物,並要食物存放數年依然不變,又或以新奇感吸引人,造成超乎真實的顏色或質感或炮製方式,食品變毒品。
  這裡簡單羅列出目前較主要用的處理食物方法,當然,每一項還會用上各種不同的化學物料,在往後的部份再細談:
方式 如何影響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 冷藏
透過低溫、抽乾水份,阻止細菌生長
抽乾法
減少水份,延緩或阻礙細菌生長
隔絕空氣或真空包裝
製造沒有氧氣的環境,杜絕好氧生物,亦可以阻礙厭氧菌的生長
添加二氧化碳的包裝
利用二氧化碳杜絕某些微生物有機體
添加弱酸物質
減低某些微生物有機體細胞內的pH值(即增加酸度)
乳酸發酵
藉微生物有機體的活動來減低pH值,有時會利用酒精、殺菌素提供的酸性物質抑制細菌的活動
加糖製煉
煮製高濃度的蔗糖,製造高度滲透壓,杜絕微生物生存
酒精保存
利用酒精浸泡或烹煮,抑制微生物活動,此法可和糖製一起進行
乳化
用於水加油的乳狀食物,把水的營養素分離
防腐劑
如亞硝酸鹽、硫化物,阻止微生物生長
巴氏德消毒法
即加熱法,以足夠熱力減低目標細菌的活躍性
輻射殺菌法
利用電離輻射殺死細菌
高靜水壓殺菌
控制植物性細菌、酵母或黴菌的活躍性
脈衝電場殺菌
利用電力減低細菌活躍性





蔬果素肉──非常化學

 食物殘餘毒物,教人吃得恐慌,有人轉為吃素,以策安全。
  食品加工猶如一張天羅地網,無處不覆蓋,即使大家以為是「定心丸」的素食亦不例外。素食,就是放下肉食,奇怪是供應素食的地點安排各種各樣假肉菜譜,彷彿逼大家承認吃素猶有所缺,這些假肉,大都由豆製品壓製而成。
素肉
  以製作素雞來說,製作時為了壓出不同形狀,需軟化百葉,先以百葉重量2%的鹼溶於水中,然後把百葉放在鹼溶液中,浸十餘分鐘,直至百葉軟化,可以放入模中製坯,壓成所需要的肉食形狀,為了讓製品帶有味道,更會浸上湯,當然少不了味精。同時,為了讓豆製品在市場上更耐存,很多時會加入防腐劑,甚至殺菌劑。同時,為防止豆製品在煮漿過程溢出過多泡沫,亦會加入消泡劑。
包點麵食
  吃素,食物選擇其實不少,若沒有精明眼,隨時隨地吃下化學精製食品,像加點乾果、乾蔬菜來做菜,甜味劑、漂白劑便隨口而入。麵包或各種粉麵,亦為日常會吃到的,鬆軟的麵包,得力於膨鬆劑,爽口的麵條,因加入了硼砂。同時,差不多全部糕點都會加入糖,經精製的糖,對人體同樣有害無益。(詳細
  和豆製品一樣,豆芽亦是做素菜的常用材料,但商人為了令綠豆芽更快生長,根短、莖粗且潔白,便施以低濃度除草劑一類化學農藥,催谷生長。
  以下列出一些非肉類食品常有的添加劑:
食品種類 部份添加劑 豆製品
(豆漿、豆腐、素肉、豆乾等)
防腐劑、殺菌劑(如雙氧水)、消泡劑
麵包、饅頭
乳化劑、改良劑、膨鬆劑、人造香料
麵條
硼砂
乾的蔬菜
(蓮藕、蓮子、百合、蘑菇)
漂白劑(亞硫酸鹽)
乾的蔬菜或乾果
(金針、白木耳、竹笙)
以漂白劑(二氧化硫)燻蒸
醃菜
(蘿蔔乾、酸菜、榨菜)
防腐劑、品質改良劑、結著劑
豆芽
低濃度除草劑
蜜餞食物
漂白劑、色素、防腐劑、糖精



醃製肉食──吃驚鮮紅

火腿、香腸、煙肉、午餐肉
  上述這些經加工的醃製肉類,不少人天天都吃,尤其是小朋友,新鮮的食物不愛吃,對這些加工肉卻特別喜愛。這些肉類的共通點在於,肉的成份不清不楚,究竟混入哪些碎肉來攪成製造,難以考究,同時,它們都呈現鮮紅的顏色,這些都拜化學物料所賜;即使傳統的臘腸、臘肉,在工廠大量生產下,亦不缺防腐劑、色素。
        為這些加工肉類提供鮮紅顏色的,就是亞硝酸鈉。加工肉類的款式層出不窮,除上述款式,還有熱狗腸、漢堡扒等,加工肉類的製造商,應用了亞硝酸鈉令不新鮮的肉類呈現鮮紅色,讓消費者誤以為所吃的食品由鮮肉製成。亞硝酸鈉為一種致癌物,它進入人體後,便形成亞硝胺化合物,破壞人體內的器官組織,特別是肝臟和胰臟。
      一項歷時10年,研究對象廣及50萬歐洲人的研究,於2005年公布,指出每天進食多於兩份各80克的紅肉或加工肉類,患腸臟癌症的危機高出三分一。
       另外,各種加工肉的肉來源,都是來自工業化農場大規模飼養的禽畜,為盡快催谷長大,都會給牲口注射大量激素和藥物,這些肉類本身已受到污染。餵食飼料的禽畜,體內很多時更受到重金屬(如水銀),甚至多氯聯苯等化學物等污染,2005年美國的一個牛奶測試發現,飼養場牛隻生產的牛奶,內含水銀、多氯聯苯,以至引擎汽油化學劑。
食品種類 部份添加劑 香腸、火腿、煙肉、午餐肉
亞硝酸鹽、人造色素、防腐劑
各款臘肉
亞硝酸鹽、防腐劑


零食快餐--人造食物

 五顏六色、花多眼亂的小吃氾濫成災,小吃由糖果、朱古力,到薯片、蝦條、粟米條和各式脆片,以至以微波爐加熱的各種粥粉麵飯,它們都是加「料」炮製,在工廠生產時,味精、食素、脂肪的添加都絕不輕手。今天,城市人約30%卡路里吸收來自此等小吃,據美國的統計顯示,自1977年至1995年,該國馬鈴薯的消耗有30%增長,差不多大部份都用作製造薯片和微波爐烹製薯條。

薯條、薯片
  長久以來,大家都關注到薯片、薯條只提供脂肪和零營養素,但它依然是大人小孩的至愛。同時,更教人關注是,這些食物含有毒化學物質「Acrylamide」(丙烯醯胺)。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經高溫處理下便會產生丙烯醯胺,香港食環署亦曾測試煎、炸、烤、焗小食,以及經烘焙的飲品(如咖啡)中的丙烯醯胺含量,食品類型包括脆片、餅乾、穀類早餐、中式油器和薯條、薯塊,以及咖啡和可可飲品,結果顯示全部樣本都含丙烯醯胺,含量多少有別,其中馬鈴薯製品如薯條、薯片,以及脆片、餅乾、芋製品的丙烯醯胺含量較高。
  在美國,食水中的丙烯醯胺含量受到嚴格規管,但食物則沒有,研究顯示,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最高,個別樣本的含量比食水標準高出500倍。
  丙烯醯胺對健康的威脅包括:引致神經系統急性中毒,令人體感官系統或肌肉活動能力受影響;動物實驗顯示有致癌的危險,包括引致甲狀腺、腎上腺、腦部和皮膚等器官出現良性或惡性腫瘤,另外,可能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異常。
  除了產生丙烯醯胺問題外,薯片一類脆口小吃,還添加上味精、色素、人造味料,更有以氫化植物油製造,這些物質的問題,以下會詳談。

味精
  無數零食小吃都加入了谷氨酸鈉(味精),甚至嬰兒和幼兒的食品都有,神經系統學家稱這些出現在兒童食品中的成份為「excitotoxins」,大意謂刺激毒素,因為這物質會導致腦部神經細胞出現刺激反應,直至細胞興奮衰竭。
  這些添加入食品的「刺激毒素」,包括谷氨酸、阿斯巴甜和半胱胺酸,其實是天然存在的「氨基酸」所合成的物質。不過,我們進食天然的蛋白質食物,當中的氨基酸組合是合乎比例的存在,不會導致血液中某種類型氨基酸的水平突然急升,然而,製煉食物所添加的味精,當中的谷氨酸濃度極高,進食後令血液中的谷氨酸水平急升,腦血管內亦有相同情況,引發刺激反應。
  谷氨酸等氨基酸,負起「神經中介」的重責,簡單而言就是負責傳遞腦部發放的信息。人的腦擁有屏障機制防止有害物質進入,讓適當物質通過,由於初生嬰兒和小童,腦部仍處於發展階段,他們特別易受味精中的「刺激毒素」所傷害,同樣,若孕婦進食過多味精,當中的「刺激毒素」物質亦會通過胎盤傳到胎兒,影響到胎兒的腦部發展。
  人腦的結構非常複雜,無論由胎兒到幼童階段,以至成人,腦部仍不斷進行「線路重組」,讓數十億的神經線排列組合,構成複雜的系統,過程中,谷氨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研究指出,過多谷氨酸會壞了事,令腦神經出現「搭錯線」問題,由於幼兒階段仍有大量「線路重組」的工程在進行,嬰幼兒受味精毒害便影響深遠,導致的問題包括學習障礙、情緒毛病,甚至成長後的心理問題。
  在日常飲食中,孕婦有極大可能把「刺激毒素」傳給胎兒,據一項研究顯示,在餐館進餐一次所吸納的味精份量,已足夠傷害胎兒的腦部發展,尤其在湯和飲料中(因健康飲料所採用的阿斯巴甜亦有同樣的傷害性)的「刺激毒素」,會吸收得更快和更全面,在血液中的水平跳升得甚快。
  部份研究指出,有些人腦部受「刺激毒素」的傷害程度較其他人為高,比方腦部未能有效把過多的有毒物質除去,又或腦血管屏障的運作受到破壞的人。
  味精化名大全:除了「谷氨酸鈉」,味精還有不同的化名,出現在產品標籤上,一不留神,便誤以為「天然香料」、「辛辣味料」、「萃取酵母」、「植物蛋白」是一些天然的物料,其實都是味精,有關名稱,詳細見「添加劑逐隻睇」。
食品種類 部份添加劑 薯片、薯片、油炸小吃
部份氫化植物油、抗氧化劑、抗結劑、味精、增味劑、乳清粉、人造色素
油條、油器
硼砂、鹽、味精
餅乾、脆片
部份氫化植物油、人造色素、味精、鹽
即食麵
抗氧化劑、部份氫化植物油、味精
口香糖、糖果
人造甜味、抗氧化劑、人造色素、咖啡因、防腐劑、人造脂肪
朱古力
乳化劑、香味劑、植物油(棕櫚油)
果醬
人造甜味、人造色素、抗氧化劑



健康食品──偽裝健康

穀物早餐
  如粟米片、玉米粒一類穀物早餐,現時被視為「健康」的食品,但原本一條甘香粟米,經過工廠的製造下,成為一片片脆身的薄片,中間過程對原本天然的食物,造成不少破壞。
  生產乾身的穀物早餐,其中一個步驟名為「擠壓」。穀物會先煮成漿狀,穀物漿會在高溫、高壓下通過機器的小孔被擠壓出來,小孔有不同的形狀,如造成動物狀、圓形狀等不同形狀,然後再經過機器的利刀切成一片片或所要的形狀,跟著穀物片或粒會通過另一台機器,在上面噴灑一層油和糖份,讓穀物片在浸泡牛奶後,依舊保持鬆脆的口感。
  在上述的生產過程中,穀物原有的營養素可謂破壞殆盡,然後在生產過程時再添加人工營養素。生產過程亦把穀物原有的氨基酸結構改變,把原本有益的營養素轉化成有害的物質。
植物油
  大家都認為動物脂肪損害健康,以為植物油便優勝得多,而植物牛油更是「健康」食品,但情況卻相反。製造植物油時,首先通過高溫和加壓的程序,從植物種子抽取油份,並加入己烷溶劑,同時會加進殺蟲劑。整個製造過程,經過精煉、漂白、防臭、隔濾等,令油呈清澈的液體狀,這些步驟都涉及加熱,同時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游離基」,用這些油來烹煮食物,將再產生更多「游離基」,研究顯示「游離基」會引致癌症。
植物牛油
氫化植物油/植物牛油
  植物牛油既和牛無關,完全是由工廠合成出來的產品,卻被誤作「健康」食品。
  生產植物牛油,得把液體狀的植物油,經過「部份氫化」的程序把它變成固體狀。首先通過上述程序提取了植物油,然後把油經過蒸煮過程,除去所有營養素和抗氧化物,但提煉時加入的溶劑、殺蟲劑仍會殘留,之後把油和一種催化劑結合,放到反應器進行高溫、高壓處理,在入反應器前,油是液體狀,從機器出來的則是半凝固狀、氣味難聞的油狀物體,之後再加入乳化劑,製成帶軟滑質感的凝固物體,再經蒸煮來除去嗅味,然後漂白,除去帶灰的顏色,最終生產出所謂的「牛油」。
  當脂肪經過「部份氫化」處理,其中一個大問題是產生「反脂肪酸」,由於這個結構令生產的食物在室溫下維持穩定的狀態,不會油黏黏的,但吃進肚內便出問題,由於「反脂肪酸」和細胞膜的結構互不相容,出現問題。和「反式脂肪」有關的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癌症、消化系統紊亂、關節和肌腱退化,其他問題還有免疫系統毛病、皮膚問題和影響兒童成長,包括學習障礙等。
  除了植物牛油,製作糕餅的起酥油,以及煎炸油,亦屬氫化植物油。採用了氫化植物油來製造的包裝食物和精製食物當中,像薯片和餅乾,都含有「反式脂肪」。不少人熱愛吃的薯條,同樣含有「反式脂肪」,因為很長時間,快餐食品業都利用經部分氫化的大豆油來炸薯條,飽吸油份的薯條含「反脂肪酸」,而經高溫油炸的薯條亦產生丙烯醯胺,這類型經高溫油炸的食物,實在是健康的大剋星。
食品種類 部份添加劑 穀物早餐
抗氧化劑、人造味料、糖
植物油
抗氧化劑、漂白劑
植物牛油
部份氫化植物油、人造色素、乳化劑
乳酪
去水醋酸鈉、人造色素
「健康」汽水、低熱量食品
人造甜味


各式飲料──過甜過激

汽水/清涼飲料
  不少人慣性每日要飲汽水。政府會叫人戒毒、戒酒、戒煙,但汽水這類飲料,一樣有上癮問題。
  按美國本土的統計,自1978年以來,男孩子飲汽水量增加了三倍,女孩子則兩倍,當然,汽水的市場對象正正是年輕人。香港的情況亦沒有二致,據分析,某個主流汽水牌子於2003年仍維持著7%的銷售增長,事實上,同期全港的整體汽水銷售量的增長是3.5%,平穩的增長卻源於另一類飲料的銷售激增,就是現時一系列聲稱為「健康」的清涼茶飲料,由2002年3月至2003年2月,這類飲料的增長率高達136%。
  汽水帶來的健康問題非常廣泛,包括引致肥胖、糖尿病、血糖紊亂、牙齒問題、骨骼問題、飲食失調、營養不良,以至心臟病,而汽水所用的化學甜味,更會引致神經質的運作紊亂,從飲料攝取過量咖啡因,亦會引致腎上腺的問題。
  汽水其中一個嚴重影響,就是導致腸胃不適,主要源於汽水令胃酸的水平大增,慢慢演變成對胃部的炎症。汽水除了加入糖份、二氧化碳外,還有咖啡因和大量人工合成物質,包括醋酸、反丁烯二酸、磷酸等,當汽水進入胃部後,原本胃內的酸鹼平衡便遭到擾亂,形成持續的酸性環境,長時間導致胃部炎症,侵蝕胃壁致潰痬等。
健康汽水
  因應大家對汽水致胖的憂慮,生產商製造出「低卡路里汽水」,更美其名為「健康」的汽水,然而,焦點只放在致胖問題上,卻無視它原料的問題。
  這類汽水的卡路里為「1」,它非常甜的味道來自「人造甜味」,主要成份為阿斯巴甜,亦是一種現時流行的代替用品。阿斯巴甜是食品工業採用的其中一種人造甜味,正如在「味精」(詳細)部份的介紹,一如谷氨酸,由氨基酸合成的阿斯巴甜,亦會對神經系統帶來影響。曾有飲用含阿斯巴甜汽水的人士聲稱感到頭痛,亦有人有暈眩、記憶力轉差、視覺毛病等副作用。同時,多年來亦有關於阿斯巴甜和致癌關係的研究。
  另外,有研究發現它所含的其中一種氨基酸苯丙氨酸,會增加血液中的血清素,反引致人吃更多食物。
清涼茶飲料
  消費者委員會於去年曾調查過30種綠茶飲料,發現聲稱「低糖」的飲料,甜得驚人,飲品含糖量由0.4%至9.2%不等,含9.2%糖份的樣本,提供的熱量,比一罐汽水還高。而內地的抽查則發現,不少茶飲料其實不含茶,只是加入茶味添加劑,另外亦有加入如苯甲酸一類防腐劑,同時含菌量亦超標。
運動補充飲料
  所謂「健康」飲料可謂層出不窮,譬如電解質補充飲料,目的為補充運動後流失的電解質,然而,它們卻有幾方面問題,首先,無論汽水或這類補充飲料,都屬於一種利尿劑,會加速身體排出水份,因此只會加劇體內的脫水反應,多於補充水份;其次,人運動過後確會流失一點電解質,但流失更多的其實是水份,因此補充水份最要緊,只要維持正常飲食,電解質很易回復正常;還有,當人在運動後處於脫水狀態,還飲下含糖份的飲料,血糖增升,血液要加速流動帶糖份到胃部消化,這一反應會導致身體其他部份的血液量突然驟減,有可能引發痙攣等問題。
提神飲料
  指稱能提起精神的飲料,同樣被冠以「健康」之名,然而,這類飲料主要含有大量咖啡因,以及其他萃取或合成的提醒物質。然而,這些刺激物質會令人體產生過度激烈的反應,特別是飲用酒精過後。愛爾蘭曾有一名18歲青年,在打籃球時猝死,而他死前曾飲用三瓶提醒飲料,令當地政府緊急研究這類飲品對人體的影響,事實上,當地有不少地區都已禁止發售這類飲品。
橙汁
  雖然有不少人提過,進食一整個水果,較單飲果汁,能吸收更全面的營養,但果汁依舊受人愛戴,超市發售的包裝果汁飲料更因為方便而甚受歡迎。
  聲稱為你提供大量維他命C的包裝橙汁,所加的是人造維他命,而製作過程時,會把整個橙放進機器製造。橙是其中一種噴灑最多殺蟲藥的農作物,在機器中處理、擠壓鮮橙時,亦一併把這些黏附表皮的農藥混進橙汁中,這些農藥屬於「神經毒素」。同時,生產時亦會加入大量酵素,從橙皮提取油份,又會把橙皮烘乾成為製作蛋糕的香料,農藥亦會循此途徑流進食物。這些「神經毒素」可能破壞腦部結構,已有研究針對這種農藥物質和腦部退化疾病的關連。
  包裝果汁出廠前會再經高溫消毒等處理,但它的衛生程度卻成疑。曾有研究發現,17%來自尼日利亞的橙汁和20%芒果汁、番茄汁含有抗熱力消毒的真菌,更有產品找到大腸桿菌。有研究發現,經過熱力處理和酸性水解處理的橙汁,會產生一些能誘導基困轉變的物質,亦即是有可能導致細胞變異,形成腫瘤。
  若你曾飲用包裝橙汁,也許奇怪放置多天的果汁,何以仍能維持濃稠狀,其中的果肉亦保持飽脹,那是因為添加了大豆蛋白和可溶性膠質。
食品類型 部份添加劑 汽水
碳酸飲料、酸度調節劑、糖、人造味料、咖啡因
低卡路汽水
人造甜味(阿斯巴甜)
啤酒、酒類
防腐劑
提神飲料
咖啡因、氨基乙磺酸、調味劑



添加劑逐隻睇


  食品加工工業所採用的添加劑和化學物料實在太多,無法一一羅列,這裡只能列出部份被認為危險性較高的添加劑。
味精
類型:
谷氨酸鈉(MSG,monosodium glutamate)
應用:就是「味精」,差不多用於全部精製食物
問題:
   
味精的組成部份,大抵有78%谷氨酸和22%鈉。不少人在食用味精後產生敏感反應,問題主要來自經製煉後產生的游離谷氨酸,然而,超過40種添加物的成份含有製煉游離谷氨酸,但各冠以不同名稱,因此,在成份標籤上並非列明是「谷氨酸鈉」,但同樣可歸入味精類。
化名味精要認清
  食物標籤上,擁有味精結構的物品很多,大家可從標籤查證:
  .Monosodium Glutamate                   .H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水解植物蛋白)
  .Hydrolyzed Protein(水解蛋白)     .Hydrolyzed(水解)
  .Plant Protein(植物蛋白)               .Plant Protein Extract(萃取植物蛋白)
  .Sodium Caseinate(鉻蛋白酸鈉).Calcium Caseinate(酪蛋白鈣)
  .Yeast Extract(萃取酵母)               .Textured Protein
  .Autolyzed Yeast(自溶酵母)          .Hydrolyzed Oat Flour(水解燕麥粉)
  以下是含有味精成份的添加劑名稱:
  .Malt extract(萃取麥芽)                  .Malt Flavoring(麥芽味料)
  .Bouillon(精,如雞精)                   .Broth(高湯)
  .Stock(上湯)                                    .Flavoring(香料)
  .Natural Flavoring(天然香料)       .Spices(辛辣味料)
  .Natural Beef or Chicken flavoring Seasoning(天然牛肉/雞肉調味料)
  不同人對味精的耐受能力有別,反應亦有別,較多人感到口渴,亦有感到渴睡和皮膚敏感,通常在進食一定量的味精後就會產生類似的反應,在運動、飲酒後進餐而吃到味精,反應會較快。
  專家相信,幼童和長者進食味精所產生的問題較大。由於幼童腦血管的屏障未完全發展成熟,進食味精後,容易令腦血管內谷氨酸鈉的水平上升,產生刺激反應,至於長者,則因為身體機能退化,以至如糖尿病、高血壓和中風等疾病的影響,破壞了腦血管屏障的運作。目前,相信味精和一系列神經退化疾病有關,包括柏金遜症、老人癡呆症等。
  基本上,存在於天然食物的谷氨酸,對身體並無損害,而經過工業生產過程製造的人工游離谷氨酸則是一種毒物。同時,利用鹽酸所製成的味精,其最後產品含有致癌物。
人造甜味
類型:
阿斯巴甜(Aspartame)
應用:健康食品,如低卡路里汽水、低熱量甜品和小吃
問題:
   
這是最普遍的一種人造甜味物品,亦是目前常吃的代糖,由兩種氨基酸和甲醇合成。縱然不少衛生部門接納它的安全性,但有不少研究發現它和癌症、神經毛病有著關連。曾有動物研究發現,低劑量的阿斯巴甜可引發淋巴腫瘤和白血病。不少人在服用阿斯巴甜後有副作用,較明顯的反應是頭痛。
類型:Acesulfame-K
應用:主要用於烘焗食品、口香糖、凝膠甜品、飲料
問題:
   
比砂糖的甜味強200倍,經過不少實驗顯示,可致動物患上癌症。
類型:Cyclamate
應用:主要用於「健康」食品
問題:
   
早在1970年代已在美國應用,當時的實驗顯示,會令動物患上癌症,故一度被禁止使用,然而,後來其他實驗卻又指出,該產品不會直接致癌,但可能增加其他致癌物質的殺傷力,同時,它亦有損睪丸。
類型:Saccharin(糖精)
應用:主要用於「健康」食品、汽水、包裝食物
問題:
   
較砂糖的甜味強350倍,除用於所謂「健康」食品,亦作為餐桌代糖使用。然而,不少研究均指出,該種產品會導致動物出現泌尿系統膀胱癌,而其他實驗更指出,它能引致子宮、卵巢、皮膚、血管,以至其他器官的癌症發生。另一些實驗則顯示,它會增加其他致癌物的破壞力。
類型:Stevia
應用:主要用於粉狀的健康補充劑
問題:
   
當中發揮甜味的化學物質名為「stevioside」,比砂糖的甜味強100倍,它提取自一種生長於巴西和巴拉圭的植物,雖然從天然物質提取,卻不等於安全。目前美加,以至歐洲的官方衛生組織,均不批准這產品用於食品工業。實驗顯示,大量應用該產品,會導致動物的精子數量下降,另一些實驗顯示,它會引致產下細小胎兒的問題。其他實驗則指出,這產品會影響細胞免疫力,加劇患上某些癌症的危機。同時,大劑量使用此產品,更會阻礙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影響細胞把食物轉化為能量的機制。
人造色素
  顧名思義,是以人工製造出來的色素,而非天然存在於自然界,一般用於營養極低的食物,如糖、汽水、凝膠甜品。通常應用了人造色素的產品,亦意味該食品內不會採用新鮮水果或天然材料,各種各樣人造色素產生很多不同的問題,其次,一般相信人造色素和兒童過於活躍的表現有關。
類型:藍色1號
應用:飲料、糖果、烘焗食品
問題:
   
現階段進行的研究不多,估計有致癌危險
類型:藍色2號
應用:飲料、糖果
問題:
   
其中一個大型研究指出,該染料引致動物出現腦腫瘤
類型:綠色3號
應用:糖果、飲料
問題:
   
198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它與膀胱癌的出現可能有關。這種色素並不常用
類型:紅色3號
應用:包裝車厘子、糖果、烘焗食品
問題:
   
根據198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該種色素會引致動物出現甲狀腺癌腫瘤。
類型:黃色6號
應用:飲料、香腸、烘焗食品、糖果、凝膠甜品
問題:
   
其中一種最廣泛應用的色素,有研究顯示它會引致動物腎上腺和腎臟出現腫瘤,另外,這色素亦含有幾種致癌物。它亦可能引致敏感症發作。
防腐劑
類型:Propyl Gallate
應用:植物油、油類製品、雞湯湯底、口香糖
問題:
   
由於此物質會延緩了人體分解脂肪和油份,加上它通常會和另外兩種抗氧化劑(BHA、BHT)一同使用,這兩種屬於致癌物。研究顯示,這物質會導致動物罹患癌症。
類型:亞硝酸鈉
應用:用於精製肉類的防腐、調色和調味,包括煙肉、火腿、香腸、午餐肉、煙燻魚、牛肉
問題:
   
工業精製肉類都下亞硝酸鈉,因它令肉類保持鮮紅色,同時亦會用於風乾的臘肉上。這種添加物會在肉類上形成致癌物亞硝胺,尤其是煙肉。曾有不少研究關於小孩、孕婦和癌症患者進食含亞硝酸鹽肉類的問題,雖然未有肯定證據顯示進食煙肉、香腸和火腿會導致癌症,但仍建議孕婦不要食用這類食物。
人造脂肪
類型:
氫化加工植物油、部份氫化加工植物油
應用:脂肪、油類、人造牛油、餅乾、油炸食物、烘焗食物
問題:
   
液態狀的植物油,通過氫化加工可製成半凝固狀態,然而,進行氫化加工的植物油會產生「反式脂肪」,一種被認為會導致心臟病的物質。氫化植物油包括植物牛油、起酥油和煎炸油,大部份包裝食品如餅乾、薯片,都採用部份氫化植物油,而不少連鎖快餐店,都用這類型煎炸油來炸薯條、雞翼、魚柳,令食物含「反式脂肪」,部份國家如丹麥、澳洲,已禁用。
類型:Olestra
應用:作為脂肪替代品,用於薯片、餅乾
問題:
   
這種油類物質可以生產出帶有油脂感覺的「低脂」小吃,但用這物質製造不能稱作「不含脂肪」,因它含有不能消化的脂肪。這物質的最大問題在於,它會吸收來自蔬果的脂溶性類胡蘿蔔素,這些均為有利人類對抗罹患癌症、心臟病的營養素。同時,它會亦令人體產生各種反應,如腹瀉、腹部痙孿、胃脹等,種種症狀有時會變得很嚴重。
膨鬆劑
類型:溴酸鉀(Potassium Bromate)
應用:麵包、包點
問題:
   
採用了多年的添加劑,作用在於令麵包膨脹,增大體積,特別是西式麵包,造到外層脆,內裡軟的效果。然而,據實驗研究,溴酸鉀會導致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