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贝尔全明星2:印光大师开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2:22

       〖推荐〗印光大师对不能往生之疑的开示

        http://bbs.jiexieyin.org/dispbbs.asp?boardid=2&id=48732&star=3

        印光大师对不能往生之疑的开示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复朱德大居士书

        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则可。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与佛不相应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

———复何希净居士书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

———复倪慧表居士书附录

        问:印祖文钞:“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上说,“于自善根,不能生信,以此因缘,于五百岁,住宫殿中,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两者是否冲突?

        大安法师答: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

        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到清净心啊,我临命终时可能这一念不在阿弥陀佛上啊,我怎么能往生啊,我业障深重啊,你老是天天这样暗示。要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这个老是觉得自己不能往生,你还真往生不了。你这个一念怀疑是对佛的不可思议威神愿力的怀疑,你信不及,所以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哎呀我能不能往生啦,我业障深重啊,我功夫不行啊,什么什么的。你一天到晚,这样这样的。这不能往生,这个印祖讲的话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听祖师的话,包括善导大师说:一个真心念佛的人,作得生想,一定要天天作:我一定往生,我一定能往生,决定往生。

        由于这个往生不是自己傲慢,我有什么功夫,是由于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不忍我在这里轮转,一定要令我往生,是阿弥陀佛的力量令我往生。我是相信阿弥陀佛故,才决定相信我自己一定往生,是这样的事情。

        那么印祖这个开示是非常精要的,对治众生的很多知见上的不正。这个跟《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所说是没有冲突的。讲边地疑城有两种,一种是对佛的四种智慧,不可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能相信,不能生信,但不是说他一点都不信,他只是信不及,中间可能还有怀疑还有后悔,但是他断断续续还在念,由于这样的因缘,阿弥陀佛还慈悲不舍这样的众生,临命终时佛力加持,让他往生。

        由于他的疑心没断,由于他的一念疑惑心,在西方净土它所变现的是一个两千里的宫殿,他住在宫殿里面也是莲花化生,也是各种资生用具自在如意,如忉利天这样的福报,但是在那里面不能见阿弥陀佛,不能听闻法,不能见菩萨声闻众,这是一种不能信他。还有一种不能信自,不能信自就是,对自己本具的无量光寿性德产生不了信心,但是对阿弥陀佛他有一定的信心,当他信自不足的时候,信他肯定会打折扣,但是他认为阿弥陀佛还是能解决他的问题,所以他这里是“于自善根不能生信”,但他还能念佛,愿意去,觉得这个世界很苦,以此因缘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地疑城,所以这是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有一定的怀疑,但是对于往生这个事情他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的,而且他还是在断断续续地念,阿弥陀佛能加持他。你象印祖讲的他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这个疑,就使他与阿弥陀佛的加持产生了绝缘体,把他隔开了,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在他身上就由他的疑障把它隔开了,就不能往生了。

         以下是王柏龄居士(法名慧常)在《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一文中,所记录的印祖对他的开示:   

        是年(民国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什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由是常生自信,我决定往西方,我决不再分段生死,我已是西方人。尔后凡作事动念,均以西方人况比:彼土圣众,有是行乎?有是念乎?不合者忏去,决不稍事容留。

———摘自《印光大师永思集》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php?tid=71454&pid=687308&page=1&extra=page%

印光大师开示:为什么我们要专修净土?

      印光大师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瞋痴,必须惑业净尽,方能了生脱死。或者烦恼尚有一毫未断尽的,生死还是不能免,况全未断者乎?这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干到彻底才可。
     

    唯有念佛一法,是如来普应群机而说的,亦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成就的。无论上、中、下根,皆可修学。即烦恼惑业完全丝毫未断的凡夫,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实行,念佛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一得往生,生死就可了脱了,所以说是最超胜的。
     

   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而去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我并非说其他的法门不好,实在是因为法门有契理不契机的,有契机不契理的。唯有这个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理机双契,不可思议。尤其是在末法世中,更为适合众生的根性。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为什么念佛求生西方,叫做横超法门?古人有个譬喻,拿来解释,就把我们具足惑业的凡夫,比做一条虫,生在一根竹里最下的一节。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这个虫子,要想出来,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竖出的,一个是横超的。竖出的,是自下至上,一节一节的次第咬破,等到最上的一节咬破了,才能够出来。这是比修别的法门,定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出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这许多的品数,就比做一根竹子的节数。那虫向上直钻出来,就叫做竖出。
     

    例如一个断见惑的初果圣人,要经过七生天上、七生人间的长久时劫修习,才能证阿罗汉,了生死。二果,亦要一生天上、一反人间,才能证四果。三果,欲界思惑已尽,还要在五不还天,渐次修习,才能断尽思惑,证四果。这才算是出三界的无学圣人。如果是钝根的三果,还要生到四空天,从空无边处天,以至非非想处天,才能证四果。这竖出的法子,是如此艰难久远的。
     

    横超的,就是这条虫子,不向上面一节一节咬,只向旁边横咬一孔,便能出来。这样的法子,比那竖出的,是省事得多了。念佛的人,亦复如是。虽没把见思烦恼断除,但能具足信、愿、行的净土三资粮,临终就能感动阿弥陀佛来接引他生到极乐世界去。到了这个清净国土,见思烦恼,不断而自断了。何以故?以净土境胜缘强,无令人生烦恼的境缘故。如此便得三不退,一直到破尘沙无明,成就无上菩提,何等直捷简易的事!
     

    所以古人说:“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今且拿一段故事来证明这个竖出艰难的道理,大家且静听听。唐朝代宗大历间,有个隐士,叫做李源,舍宅为慧林寺,请圆泽禅师为住持。后李源想要去四川朝峨眉山,因约圆泽同去。圆泽欲由长安经斜谷,陆道去。李源要自荆州入峡,由水道去。两人意见不同,各有所以。
     

   李源不知圆泽之事,圆泽了知李源之心,恐到长安,人或疑伊想做官,便由荆州去。一天乘船到了南浦地方,因滩河危险,天未暮即停舟。那时有一妇人,身穿锦背心,负罂而汲。圆泽一见了他,便俯首两眼流泪。李源问道:“自荆州以上,像这样的妇人,不知有多少,为什么生此悲感?”
     

    圆泽道:“我不欲从此路来者,就是怕逢此妇人,因为她怀孕三年,还未分娩,就是候我来投胎。现在见了,已是无法可避了。请君少住几日,助我速生,及葬吾山谷。三天之后,请来看我,我就对君一笑,以为凭信。十二年后,中秋月夜,到杭州天竺寺外会我。”说完了,就更衣沐浴,坐脱去了。
     

    李源后悔无及,只得把圆泽葬了。三天之后,就到那家去看,果然妇生男孩。因把详情告诉她,并要求和小孩见面,果然一笑为信。李源因兹无意往川,便回洛京。及回到慧林寺,才晓得圆泽在未行之先,已经把后事都嘱付好了,因此越晓得他不是平常人。
     

   过了十二年,李源就如约去杭州,到中秋月夜,就在天竺寺外等候。果然月光之下,忽闻葛洪井畔,有牧童骑牛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李源就晓得是圆泽的后身,就上前问道:“泽公健否?”牧童答曰:“李公真信士也。”便略叙数语。又唱道:“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乘牛而去。
     

   如是看来,能晓得过去、未来,和有坐脱立亡本领的圆泽,还不能了脱生死,逃避胞胎。何况我们具缚凡夫,一点本事也没有,如果不念佛求生西方,要想了生死,是做梦亦做不到的。有人说:“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道理,不是很好吗?”殊不知见性成佛,是见到自性天真的佛,叫做“成佛”,并非是成福慧圆满的究竟佛。
     

    为什么呢?因为宗门下的人,工夫用到开悟的时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来是和佛一样,所以叫做“见性成佛”。但他的粗细烦恼,丝毫尚未断,不过能常自觉照,伏住烦恼,举动就和圣人相近。假使是失了觉照的工夫,伏不住烦恼,那造起业来,比他人更要厉害。
     

    因为他的烦恼里头,有开悟的力量夹杂着,就变做狂慧,所以造业的能力,也异常的猖獗。这样不但没有成佛的希望,而且还要堕落三恶道。所以已经开悟的人,更要加工进修,时时觉照。等到见思烦恼断尽了,方是了生死的时候,并非一悟便了。
     

    类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禅师,因为悟后未证,仍不免轮回之苦。覆辙昭然,是不可不知的。若说真成佛,更加差得很远了。福慧圆满的究竟佛,是怎样成呢?据台宗来说,一个断尽见思惑的圆教七信菩萨,修到十信的时候,才把尘沙破尽。再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四十一个位次,每破一品无明,就升进了一个位次,得一分三德秘藏。
     

    这样次第,到了最后的等觉地位,才把四十一品无明断尽。再断一品无明,再进一位,才能成就福慧圆满的究竟佛。像这样子,的确不是轻易的事情。大家晓得这个道理,就不会误解了。
     

    又有人说:“我们各人的自性,本来是一尘不染,清净湛然,就是净土。自性本来不生不灭,亘古亘今,不迁不变,就是无量寿。自性本来具有大智慧光明,照天照地,就是无量光。如果离了这个本有的自性,另外要有个净土可生,阿弥陀佛可见,那就是头上安头,无有是处。”并且认为这样,就是“禅净双修”的道理,亦是错的。
     

    因为这样的话,完全是偏于禅宗,对净宗是完全不适用的。何以见得?因为禅宗是不教人生信发愿,也不教人念佛,只教人参究话头,求明心见性。就说是离了自性,没有净土可生、弥陀可见。话虽不错,但终是偏于理性的见解,不能和事相融通,亦就和事理无碍的净宗隔别,所以说不是禅净双修。

修净土人,专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大家要明白的。还有密宗“即身成佛”的话,纵然听起来,是如此动人,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如此快便。“即身成佛”的意义,是说密宗工夫,修到成功的时候,现身就可成道。然而这样成道,不过是了生死而已,勉强说做“成佛”,或亦可以。如果是真的当做成了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的佛,那就大错特错了。

    譬如一个小孩子,剃下头发,人人就叫他名“和尚”。或是受了三坛大戒的比丘,亦叫他为“和尚”。或是在丛林里头做方丈的,亦是叫做“和尚”。但如上的“和尚”,勉强亦可说得。如果是当做真的“和尚”,亦是不对的。就事实来讲,是要有道德学问,能够有使人生长法身慧命的力量,才算是名符其实的“和尚”。

    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当中,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人是即身成佛。再要到了弥勒佛下生的时候,才可算又是一尊即身成佛的佛。在这个释迦灭后、弥勒未来的中间,要再觅个即身成佛的,无论如何,亦是不可得的。即使释尊重来应世,亦无示现即身成佛的道理。

    在前清康熙、乾隆年间,西藏的活佛到临终的时候,能晓得死后要去哪家投胎,叫弟子们到时去接他。且在出胎时候,亦能说他是某某地方的活佛。然而虽有这样本事,也还不是即身成佛。何以知道呢?

    因为如果真是即身成佛的,自然就能像释迦佛那样的,能说各种方言,一音说法,亦能令一切众生皆能会得。何以西藏的活佛,中国的语言,他就不懂呢?如此一件小事,就可证明他不是即身成佛了。何况后来的活佛,死时亦无遗言,生时亦无表示,都是由人安排,拈阄而定的,那更是不必说了。又修密宗的工夫,要成功,也是很不容易。如专求神通速效,不善用心,且还有遭遇魔事的危险,还不如念佛的来得稳当。

    民国十七年,上海有一皈依弟子,请我到他家吃斋,便说他家有个亲眷,是学佛多年的女居士,学问亦很好,已有五十多岁了,可否叫她来谈谈?我说可以的,于是就叫她来。等到见面的时候,我就对她说:“年纪大了,赶快要念佛求生西方。”她答道:“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我便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下劣了。”

  她又云:“我要即身成佛。”我又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高尚了。何以那个清净世界,不肯往生,偏要生在此浊恶的世界?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亦非汝我可以做得到的事。”像这样不明道理的女居士,竟毫不自量的口出大言,实在是自误误人的。

    还有两个要求生华藏世界的人,有一天,那个害了毛病,这个就去看他。后来因见他病势不对,就赶紧的叫他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大家亦在旁边助他念。过了一刻,就问他:“看见什么境界没有?”他答道:“没有。”这样的问过两、三次,都说没有。到了最后一次,他就说道:“娘来了。”唉呀!这个问他的,才晓得他们如此靠不住了。因为在他的心里,以为念这样的佛号,和这样的希求,应当要看见华藏世界才对,为什么反见娘来的阴间境界呢?

    自此以后,他才回头来修净土法门了。要晓得华藏世界,是要分破无明的法身大士,才能见得、生得的。其余就是断尽尘沙的菩萨,亦没有分的,何况是具缚凡夫呢?就是华严会上,已证等觉的善财童子,普贤菩萨还教他和华藏海众,以十大愿王,回向极乐,以期圆满佛果。可知净土法门,是无机不收的。所以我常说,九界众生,舍念佛法门,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念佛法门,下无以普度群萌,就是这个缘故。譬如天下的人,个个都要吃饭,亦个个都要念佛的。  

    奉劝诸位,不要不自量力,打出格的妄想。总要老老实实的念佛求生西方,才不辜负如来说这个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的总持法门,及不枉费十方聚会,在此灵岩清净道场的殊胜因缘。望大家珍重!
http://www.folou.com/thread-36399-1-2.html
 [推荐]法照大师 亲见文殊菩萨 示以念佛法照大师 亲见文殊菩萨 示以念佛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莂。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此系法照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二大圣所开示者。五台,乃文殊应化之道场;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草堂清之后尘,尚不能得乎?(续)致广慧和尚书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php?tid=71453&pid=687323&page=1&extra=page%

自力佛力,其义云何? ------印光大师

问,自力佛力,其义云何,愿垂明诲
答,律教禅宗,最初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出生死。若教理不明,则盲修瞎炼。若非得少为足,便是著魔发狂。纵使理明功深,亦颇断惑。倘有丝毫未尽,依旧不出苦轮。直待惑业净尽,方可出离生死,尚去佛地甚大悬远。更须历劫进修,始可圆满佛果。譬如庶民,生而聪慧,读书学文,多年辛苦。学问既成,登科入仕。由其有大才能,所以从小渐升,直至宰相。官居极品,再无可升。于群臣中,位居第一。若比太子,贵贱天渊,何况皇帝。毕世为臣,奉行君命。鞠躬尽瘁,辅治国家。然此相位,大不容易。半生勤劳,通身能耐。到下场头,不过如是。若学问才能,稍不充足,则不能如是者有百千万亿也。此是自力。学问才能,譬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位至宰相,譬修行功深,断惑证真。只可称臣,不敢作君。(臣决定不敢作君。臣欲作君,除非托生皇宫,为皇太子。修余法门,亦可成佛,但与净土较,奚啻日劫相倍。读者须善会其意,勿泥其词。然依华严末后一著,等觉菩萨,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正与托质皇宫,为皇太子,意义相齐。净土法门,得华严一经,遂得如大海之横吞万川,如太虚之总摄万象耳。猗欤大哉。)譬虽出生死,尚未成佛。学问不充,不能如是者甚众。譬惑未断尽,不出生死苦海者甚众也。念佛法门,纵不明教理,未断惑业。但能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决定蒙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生西方,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即此一生,定补佛位。此是佛力,又兼自力。谓信愿持名,是自力能感于佛。誓愿摄受,垂慈接引,是佛力能应于我,感应道交,故得如是。又若深明教理,断惑证真,则往生品位更高,圆成佛道更速。所以文殊普贤,华藏海众,马鸣龙树,诸宗祖师,皆愿往生也。譬如托生皇宫,一出母胎,贵压群臣,此是王力。迨其长大,学问才能,一一充足。便能承绍大统,平治天下。一切臣宰,皆听诏谕。此则王力自力,兼而有之。念佛法门,亦复如是。未断惑业,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便出生死。犹如太子初生,贵压群臣。既往生已,惑业自断,定补佛位。犹如太子长大,承绍大统,平治天下也。又已断惑业,如马鸣龙树诸宗祖师,已登补处,如文殊普贤华藏海众,皆愿往生者。犹如昔镇边鄙,不堪承绍。今居东宫,不久登极也。祈尽捨旧习,于此法门,极生信愿,专精修习。则无尽烦恼,不难顿断。无量法门,自然证入。其圆成无上佛道,度脱无边众生,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尚勉之哉,尚勉之哉。
                       ―――摘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四》

 

----------

如就刑戮,一心求救,念佛往生

作者:净空法师    文章来源:净空法师《晚蜻集讲记》   

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

——天如禅师

  这是天如法师教我们时常有这样高度的警觉。“刑戮”是什么呢?就像是被绑到刑场里面去,要杀头了。这要命啊!你心里头恐惧;这时候要求救,会一心求救。所以往往死刑犯,在执行死刑的那个时候,他念佛往生,是真的往生了。什么原因呢?他那个时候念佛的心恳切真实,没有一点妄想。不要以为他一生作了许许多多的罪业,那是另外一桩事情;他临终念佛之恳切、一心,是我们平常人比不上他的。在大藏经里面阿阇世王,这个人在世的时候,就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说的,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五逆十恶他统统都做尽了,这个罪业报在阿鼻地狱;他到临终时,地狱相现前,他心里生了大恐怖,这个时候他心专、心诚念佛求生净土,他真的生净土了。他生到西方净土是什么样的品位呢?在我们想来——还不是下品下生。世尊告诉我们,他是上品中生。不得了啊!由此,我们才真正明白,往生西方净土是两种人:一种是平时念佛,积功累德而往生的;另外一种人是造作许多罪业,临终忏悔求生净土的。忏悔往生的品位就看他忏悔的力量、忏悔心的真诚。他要是完全真诚之心,那个品位一下就提得很高,像阿阇世王有那么高的品位,真是我们一般人无法想像的,那是忏悔的力量而生的。一个人在遇到极大灾难的时候,往往他的心能专能诚。

  “若在狴牢”,“狴牢”就是监狱;人坐在监狱里面也是想求救。或者是“怨贼所追”,怨家债主在追逐,在要命,这是在逃命的时候。或是“水火所逼”,遇到灾难了。这个时候“一心求救”,专念一句阿弥陀佛。“愿脱苦轮”,往往在这个时候成就了。新加坡对许多死刑犯,现在还用吊刑。有些死刑犯接受、信仰佛法,上断头台的时候,念阿弥陀佛,真的往生了,那个瑞相非常之好。通常吊刑都是七孔流血,但是他们上吊台之后,面目端庄,火化的时候有舍利;舍利非常之好,我看过的,放在手上像宝石一样,丢在地下声音非常清脆。不可思议啊!这是新加坡李木源居士的功德,他是专门到死囚犯里头,劝他们念佛求生净土的。那些死囚听了这个法门之后,死心塌地专修,人一百八十度完全改变,连监狱里头的典狱长见到他们都不能不佩服;家里人去探监的时候,都劝家人念佛,不要为他们伤心,他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很多啊!

 

-------

南无――从归命到归元

(大安法师2005年6月讲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德法师,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晚上我们讨论第三讲《南无——从归命到归元》。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意义非常地深远!信愿行三资粮在这个六字里面完整具足。南无——这是梵文的音译,包含着多种含义。有礼拜的意思,有恭敬的意思,有救我的意思,有归命的意思,有归元的意思。在这种种的意思里面,祖师们拈出“归命”,一心归命——南无!
  归命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凡夫众生最看重的是生命,现在我们都把这至重的生命交托出来,交给阿弥陀佛。表示我们至诚、至信、至恭敬到极点的这个心。但要把这个生命交出来不容易啊。首先它要建在“信”的基础上,如果我对你不了解,对你不相信,我怎么敢把生命交给你呀?我们世间上的人生了病做个外科手术,对那个外科医生还要仔细地了解一下,他这个人医术怎么样?能不能认真负责?毕竟在手术台上几个钟点我是把生命交给他呀!如果他正好是我的冤家对头,被他害了一把怎么办呢?如果他不认真负责留个线团,留个剪刀在我的肚子里怎么办呢?如果他是个江湖医生用一把菜刀给我做手术怎么办呢?不能轻易地交托的!我们现在要把生命交托给阿弥陀佛,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要认识所要交托的这尊佛,他有没有大慈悲心。如果我交给他,他不仅要有大慈悲心,还要有大威神力量。如果我交给他,他尽管有慈悲心,没有力量解决我的问题呀!这个交托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在我们的信心过程当中,“南无”的真正的实现,是非常不容易的。既然我能把生命交托出去,我就相信了他。相信他为了什么?为了他能帮助我解决生死问题。所以这个“南无”包含着“信”,也包含着“回向、发愿”。法藏菩萨经过无央数劫积功累德的修行,把六度万行的所有功德凝聚在这句名号当中,这是法藏菩萨在因地上的行。法藏菩萨愿满成阿弥陀佛,具足万德的阿弥陀佛名号投到我们凡夫修行的因心,我们就全面地接纳了佛果地上的功德。就好像一个孝子接纳了他的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一样。所以,这就是“行”!“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信愿行”具足。“南无”的获得,来自于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建立一种生命的交托。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南无”的信心,怎么样才能够建立起来?净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为弥陀再来。他用悲心、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五部九卷的净宗著作,尤其是《观经四帖疏》诠释《观无量寿佛经》,解释上品上生章圆发三心——至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圆发三心即得往生。他在诠释深心的时候有一段话,对我们建立真正的信心有启发意义。善导大师解释这个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这个心不是浮泛的,是契入到我们灵魂深处的,深切的信心。这个深信之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涵:第一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这是第一个深心;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救度我等,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这两方面意义的展开是善导大师信心获得的心路历程,亦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获得信心的必由之路。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深信,决定深信,就是内心认知上决定无疑,没有任何犹豫。自身就是我们这一期业报所感召的假合的身心,这一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罪恶是指我们的念头无不是罪、无不是恶。由这个罪恶的念头所显发出来的身、口、意三业都是罪恶。由这个罪恶之因就必然导致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苦果,尤其是三恶道的苦果。无量劫以来,这个旷劫以来,我们也曾经发过一点道心,想离开这个苦不堪言的轮转。在这个过程当中轮回,常没常流转,常没就是常常在生死苦海当中沉没下去,就是三恶道,偶尔伸出头去三善道,时间非常短暂,马上又下去,就在这个无量生死的漩涡里面流转不已。虽然曾经有点道心,想修行靠自己的力量断见思惑,没有这个力量,所以没有出离三界六道轮回这个缘。缺这个缘!虽然我们具有佛性,虽然我们在轮回当中,真如自性没有减少一点,这是从理上说。然而事相上我们却是无明烦恼、迷惑颠倒非常地厚重。如果离开了诸佛从悲心建立的这个强缘,我们永远不可能从这个生死苦海当中超拔出去。佛种从缘生!没有这个缘,没有他力的强缘,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一点,要深刻地认识我们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认识自己很不容易,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很不错,我很清净,我是一个善人,我很有功德。我们的眼睛常常是看别人的,这样不是,那样不是,很少回光返照自己。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状况,要了解自己很不容易。本人原来也是学点佛,也是不知天高地厚,总认为也还有点知识文化水平。然而我真正觉得自己不行啦,来自于一次百万佛号的佛七。在1999年,中国内地都在谈论世界末日,诺查丹玛斯等等预言。报纸上也在讨论这些问题,我看了这些觉得讨论没有必要,赶快找个地方念佛,要有点把握。这时正好有一个寺院的当家师邀请我到他所在的寺院去。我就跟他两个人一块来念百万佛号,一个人一间房,送饭过来,不看书,不讲话,一天十万声佛号,十天一百万。这是隋唐之际盛行的一种修行方法。我就利用暑假的时候去念,这一念才发现自己真的不行。第一天,你不精进修行还不觉得怎么的,一旦你想念佛的时候,障碍马上就来了。第一个障碍就是昏沉,哎呀!云山雾罩,上午从来没有打瞌睡的现象,怎么一念佛就打瞌睡。有时候瞌睡到念珠在手上刚念几分钟,“当”的一声,念珠又掉到地上了。有时候拜佛,再抬起头来就不知道什么时间了,昏沉得很厉害。所以第一天只念了四万声佛号,这么可怜。但是我当时想怎么会这个样子?我就下了个决心,无论怎么样,必须要把这个百万声念完,哪怕念它两个月,我也要把它念完。这样昏沉的时候就警醒,用冷水洗洗脸。第二天能够达到六万,第三天到八万八,以后八万八比较稳定,念了十三天,才把这个百万念下来。在这十三天当中,有一个收获,原来在念佛过程当中能很清醒、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念头。平时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在打些什么妄想,这个六字洪名一念过来,就在我们这个无明黑暗的内心投下了一个探照灯啦!一个光束,我们透过名号的光明才能够知道这一念是淫欲的念头,这一念是瞋恨的念头,这一念是嫉妒的念头。甚至把原来遗忘得一干二净的事情全部翻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自己内心的念头是那样的罪恶,没有一念是清净的。才知道《地藏菩萨本愿经》说的,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呀!原来以为这句经文是讲别人,我自己很清净,原来就是讲自己。善导大师这段话我读了很多遍原以为是讲别人,是概念上的。通过我这十三天念百万佛号我才知道我自己就是罪恶生死凡夫。那种妄想杂念像激流水,内心浑浊像黄河水的状态,我们靠什么力量能够解决生死问题?无望啊!所以我们对自己这样的妄想杂念的这种绝望,才有一颗谦卑之心、才有惭愧之心。这时我们就会想到阿弥陀佛对我们是多么地重要!阿弥陀佛是见证到我们妄想、杂念、烦恼重重的众生,不能解决问题,他才为我们发愿的,才为我们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才为我们——实际上就是我!一对一的,才为我建立名号的。所以在绝望的时候,我们从狂妄无知的自力就跳上了他力。这时阿弥陀佛对我们就太重要了,所以就有第二个决定深信,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就是来救度我们的。他的四十八愿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只要相信他,把生命交托给他,他就可以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对于这个没有一丝的怀疑。这样由于前一个决定深信认识到自己是个罪恶生死凡夫,我们才真正地产生了惭愧心啦!由于我们认识到阿弥陀佛慈悲不舍我这个罪恶的凡夫,能够令我解决生死问题,才真正地生起了感恩之心。由这两者才构成了净土法门信心的本质内涵。当我们这一念从自力向他力的跳跃,就是净土信仰的本质性的跳跃。跳跃过去,就好比由一条鱼变成了一条龙。因为我们绝望之后寻找救度的这一念的至诚心,就能感应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因为他四十八愿十劫以来早已成就,就等待着救度我们。就好像我们在一个绝望的峡谷,自己想爬上这个陡峭的山壁,爬不上去,爬不上去等待的就是死亡。由于对自力爬上去,绝望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有没有一个他力、外在的援助令我们解决问题。这一念的转过来,我们当下发现原来旁边就有一根绳子,你紧紧地抓住这根绳子,马上就出去了,到达妙高峰顶。风光无限,就在当下。
  善导大师对这两种深信的诠释,恩德宏深。然而我们没有真正认识自己,认识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两种深信我们看了以后还是浮光掠影,入不到心里去。所以下面,善导大师有一个水火二河白道的比喻,非常精辟形象地把我们信心获得的过程以及如何护念这个信心表达出来了。善导大师是这么表述的:有一个人,他忽然发心要修行,这样他就从东面往西走。在这个过程当中,在中路的时候有两条河,南面一条河,北面一条河。南面的那条都是火,叫火河;北面的那条河是水河。南北两条河从东向西,宽度只有一百步。有一条四到五寸的白道,在这两河中间。这个人从东往西走的时候,忽然后面有群贼和恶兽在追杀他。这个人就逃命,赶紧往西面跑,跑到迥无人烟的地方,忽然看到这两条河,一条是火河,一条是水河,深不可测,两边一望无际。后面有追兵在追杀,他就想朝南面或北面去逃跑,但殊不知南面北面也有恶兽毒虫在包抄,把他挡住,三面受敌。三面受敌这时候他就害怕,你看这时候怎么办呢?退又不能退,退了后面有群贼在赶他,向两边跑也没有机会跑,都在包抄他。如果不跑,停下来,三面群贼众兽都把他围剿。所以往回跑也是死,往旁边逃也是死,住下来也是死。这时候对他来说只有一条可能突围的生路,就是在水火二河中间的这条窄小的白道。他想现在已经别无选择了,走这条白道说不准还有逃生的希望。所以当他生起这一念的时候,就听到东岸有一种声音发出来,告诉他:仁者,你决定循这条白道走,能够死里逃生。如果你住下来,必死无疑。这是东岸的声音。这时候又听到西岸发出声音,非常柔软的、非常慈悲的声音告诉他:仁者,你放心走在这条白道上,我会保护你,不会让你掉到水河火河里面去。这个行人一听到两岸的声音就生起了信心,开始走在这个白道上,因为白道并不宽嘛,一百步。这时他刚走几步的时候,后面的那些贼啊,群贼和猛兽就跟他含笑诈亲,含着笑好像他的亲人一样地说:你不要往前走了,这是险路啊,必死无疑,你快回来吧,我们都是你的好朋友啊,好亲戚啊,对你都很好啊!但这个人听了没有动摇,还是一心一意走在这条白道上,很快就到了西岸。一到西岸很多很亲热的善友都在迎接他。那些群贼,毒兽,恶兽对他无可奈何,望洋兴叹!他是庆快平生。
  那么这个比喻表达了什么意思呢?这个人从东往西走,表明我们凡夫在这个滚滚红尘当中忽然有一念想修行,想出离生死。你不修行还好,一修行就有障碍了,这个群贼猛兽就代表五阴、四大、各种魔障,起来追杀,要杀你的法身慧命。不让你修行,追杀,这个修行人就跑,跑到迥无人烟的地方,说明他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都是恶知识,没有一个真善知识。孤独啊!这时候他在面对三面种种夹击的情况下,在这个东岸他没有援助的力量,这时候突兀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两条河,以及两条河当中的白道。这两条河就代表我们修行人内心的烦恼。贪欲之心就像那个水,贪爱如水;瞋恨之心就像那个火。就在我们贪瞋的烦恼当中有一条白道,这条白道就是愿往生的心,愿往生西方净土的心。这条白道不是自己得到的,是阿弥陀佛十劫以来的呼唤,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的慈悲愿力在我们的念头里面,在我们的内心,铺设的一条白道。本来这条白道是康庄大道,在我们凡夫用四大、五蕴一接纳过来,就变成了窄小的四到五寸的狭小的道路。那么水河和火河宽度只有一百步,表明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解决生死问题,一百步代表一百岁。唯有当他对住在这里要绝望,靠自己力量没有办法对治烦恼的时候,才生起想循着白道走的念头,愿意依靠他力去往生。这时候就能听闻到东岸的声音,发遣他由这条白道路突围出去,这就代表着释迦牟尼佛的遗教。虽然释尊灭度了,但净土法门的经教还流传在这个世间,所以发出的声音就像空谷传响,能够让他听闻到。西岸慈悲的声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呼唤,他护念一切众生,说你不要害怕。因为行人不敢迈上白道,害怕掉到水火二河。每天水都浸漫在白道上,每天火都烧在白道上,是这么一种状况啊。他很害怕,阿弥陀佛告诉他,你不要怕,你只要走上去,我不会让你掉下去,那个样子好像一个母亲,当她的小孩学走路的时候,小孩如果他靠自己不敢走,不敢站起来,只有在地上爬,他才有安全感。那不能老是爬呀,所以母亲总是鼓励他,站起来,你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小孩看到母亲慈爱的、鼓励的、亲切的、给他安全感的眼神的时候,他才会迈出他的步子,摇摇摆摆地走。那他真的要倒的时候,母亲的手就上去了,把他扶正,不让他摔倒。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护持就是一个慈母对婴儿的护持。我们只要走在白道上,只要信愿持名,就不会被我们的内心的贪瞋痴三毒的烦恼淹没。弥陀名号的清净光对治我们的贪欲,弥陀名号的欢喜光对治我们的瞋恨,弥陀名号的智慧光对治我们的愚痴啊。所以行人对两土世尊发出的声音,产生了信心,他才勇敢地走在这个道路上,当后来群贼诱惑他的时候,他不听,勇往直前,很快就到了彼岸,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得未曾有,欢喜异常。
  这是信心获得的从因到果全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有几个启示。首先在娑婆世界,被这种群贼、猛兽三面包抄的时候,彻底绝望的时候,他才会产生对他力的信心。也就表明我们一般的人一修行就靠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我能解决问题,谁知道一弄的话,好多障碍都来了。唯有对自力的完全的绝望,他才有一念求往生的善根出来,这一念善根出来,两土世尊的加持马上就在我们身上体现。如果没有这一念向他力的求助,这就是我们怀疑嘛,怀疑就是障碍。虽然释迦本师、阿弥陀佛慈悲地呼喊,但是在我们怀疑的众生身上不能产生作用,他听不到,他感受不到。所以骄慢的众生、怀疑的众生不能闻到这个法,不能依照这个法去做,不能获得从娑婆世界的东岸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西岸的大利益,这是我们获得的第一个启示。
  第二个启示,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配合得非常默契,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发遣众生,你们都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断地发遣,对岸的阿弥陀佛就来接引摄受,不能派了以后没有人去接,必须配合着来作佛事。释迦牟尼佛就像慈父,阿弥陀佛就像慈母,来共同完成度化众生的工作。折摄并用,释迦牟尼佛用折服的手段,阿弥陀佛用摄受的方法。这个配合《观经》缘起,就很默契。韦提希夫人遭受儿子杀父囚母的厄运,顿然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极强的厌离心。不想停留在这个阎浮提啊,所以哀请释迦牟尼佛宣说往生净土之法,要求生无忧恼处,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她所求的也是我*什么力量往生呢?怎么得到正定呢?释迦牟尼佛就顺着她的提问说出了前十三观,从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楼阁观,这些观一一说出来的时候,韦提希夫人一听还是很难办啦,很难观成,所以内心不安,就在第七观讲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观想,韦提希夫人还不能对往生产生决定信心。所以内心惶恐不安,就在这个时候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我在这里要为你讲述去除你内心的忧愁、烦恼不安的妙法了,你要注意听,那么这个妙法是什么呢?一说完,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西方三圣就现在空中,发出炽盛的光明。韦提希夫人一看虚空现出了西方三圣,顶礼膜拜,当下得到了无生法忍。这无生法忍不是断惑成了法身大士,而是她得到决定往生的信心。由于阿弥陀佛的光明传达的信息告诉她,你只要深信切愿持我的名号,决定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全凭他力,易如反掌。所以韦提希夫人接纳到这种光明传达决定往生的信息,她是悲喜交集,顶礼膜拜啊!得未曾有。所以她的信心,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释迦牟尼佛一说这个,虚空马上现出西方三圣,配合得是非常非常地默契。善导大师注解这个非常认真、卓越,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配合就像那个郢匠。这是出自《庄子》的一个典故。郢是当时楚国的首都,做木匠的叫匠石,手艺非常地精湛。他的朋友郢人鼻子上有一点白粉,在鼻尖上。这个匠石操一柄非常锋利的斧头,旋转得很快,然后哗啦一下,把他鼻端的那个白粉劈了下来,鼻子没有一点的损伤。这个郢人面不改色,心不跳。他们能相信到这个程度。以后郢人去世了,匠石不敢再玩这个了。因为其他人不可能这么配合,只要他当时动一个念头、稍微动一下,他的鼻子就没有了,是这样配合、默契到这样的程度。
  所以我们真的要感谢此土的释迦牟尼佛,彼土的阿弥陀佛,一个派遣一个接引,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佛,他的报身是谁啊?他的报身还就是阿弥陀佛呀。《无量寿经》中描述西方极乐世界有种种的莲华,一一宝华,有无量百千亿叶,一一华,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诸佛。这些佛现往东方教化众生,安立无量众生于无上正真之道。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这是唐译,无量寿如来会经文告诉我们的。莲华所放出所显现的佛到了东方来度化众生。娑婆世界就方位来说不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东方吗?这样说来释迦牟尼佛何尝不是西方莲华光中显现的一尊化佛呢!我们每天念赞佛偈,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而且在获得这样的一念信心,领悟到两土世尊的发遣和慈悲呼唤的时候,走在这个道路上,总有一些人来干扰,哎呀,念佛有什么好啊,又不能解决问题,烦恼这么重,你不断烦恼怎么往生呢?善导大师的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这个法门带业往生。贪欲如水,嗔恨如火,我们每天就生活在这个水深火热的烦恼中。我们不可能说把烦恼干枯,好大摇大摆地过去,没有这个水平。我们在烦恼里面有一个愿往生心,有一条白道,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决定的希望。所以那些人说,非要清净心才能往生,非得有禅定才能往生,非要这样才能往生、那样才能往生,这都是不符合经义的。凡夫众生就是烦恼很重,然而阿弥陀佛慈悲不舍我们。往生的条件就是信愿持名。在信愿持名的过程当中,我们工夫得力,能够逐步地工夫成片,乃至事一心理一心,是不求自得的,但是绝对不可能作为往生的条件。能达到的工夫比较深,往生的品位高嘛,往生更有把握嘛,往生本身就是信愿持名。
  这些信心,都是很难的,它需要智慧。《无量寿经》佛非常感慨,人有信慧难啦!人有这种信心的智慧实在是太难了!我们一般人总是站在凡夫的立场去看待佛的能力,以生灭心去测度如来的境界,如来的境界也成了生灭的状态。以有量的心来测度阿弥陀佛无量的神通智慧,就南辕北辙。这些都是信心不足,比如有的同修问,临终接引,这个念佛人临终阿弥陀佛也来接引,那个念佛也来接引,那阿弥陀佛忙得过来吗?他就把那种我们凡夫的知见测度如来的境界。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能普应一切念佛人。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念佛,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应化身来接引他。不是说阿弥陀佛当下从西方极乐世界十万亿佛刹土之遥远的地方过来,而是非常微妙的感应,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我们常常用水中月来比较。水和月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天上那轮月亮在那个地方,地上有水才能映在水里面,如果地面没有水,那就不可能映出月亮。或者水浑浊也映不出来,或者说有很清澈的水,但上面没有那轮月亮,它也不会映现东西。所以这个水就代表我们众生信愿持名的心,这个月亮就代表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正因为我们有至诚愿往生的这个心,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就在我们内心显现出来。所以十九愿是临终接引愿,这一愿告诉我们,十方众生只要他能够信受念佛法门,执持名号,积累众多的善根福德,阿弥陀佛在临命终时,带着菩萨圣众围绕着这个念佛行人旁边,接引行者的神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只要临命终时,这一念感通了佛力,那么这个十九愿就法尔自然地显现出来,就好像这个电视台的电波已经在虚空,已经在当下,我们的电视频道正好接对了,音声图像马上就显现出来,是这么一种关系。它在整个法界当中,是无作妙用、法尔现前的,你只要感通,它就现前,不是说佛从西方极乐世界赶过来接引你。
  还有一个观点认为:临终一定要这一念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这一念如果不在阿弥陀佛上,就往生不了。这个说法听过去好像有点道理,是不是真的这么回事情呢?我们来看一看圣言量,以及祖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吧,不要去自立章程!
  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里面,有一位梦庵居士,他是印光大师的弟子,是从云南过来的。有一天他到苏州报国寺去拜谒印光大师,当时在座的有几个人,他就讲出了当地发生的一件奇怪而且真实的事情。说有一辆客车,上面载了四十多个乘客,晚上开车。这个司机呢,一不小心,车从桥上翻到了江里去了,司机带乘客全都葬身江底。第二天早上有很多营救者前去抢救,岸边有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她坐在石头上,如醉如呆的样子,幸存下来了。别人问她,哎,你怎么坐在这里,你是不是这辆车的乘客?她说是这辆车的乘客。所有的人都葬身江底,你怎么在岸上?身上还没有湿。但是一问三不知,这个妇女什么都不知道,她就坐在了岸上。当地的报纸都做了报道,这很难解释,所以梦庵居士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印祖,请印祖来解释。当时印祖没有讲话,在座的人也是听听,奇怪啊,奇怪啊!奇怪一下也找不到下文都回去了。等到傍晚的时候,印祖就让侍者递给了梦庵居士一个纸条,这个条子上是很简短的几句话。印祖是这样写的, “这个女人命不该死,盖是佛天鬼神预先把救她的方法准备好了,想必如是!”你看这个女人命中是不该死了,所以就有这些善神来帮她的忙。当这个车子要冲到江底的时候,她就被一种力量扬到岸上来了,扬出了这个汽车。如果这时候她靠自己的力量去要救自己的生命,那是没有办法的。她就被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扬到了岸边,身上都没有湿。但怎么扬过去的,她都不知道。印祖这个解释太好了,太妙了,他把一种奇异的秘密说出来了。而且印祖当时还说出另外一个事情,说有一个寺院正在开法会的时候,很多居士都参加,都带着小孩去。当时寺院里面有一口井,有一个居士带着他的孙子,大概七八岁。那个孙子就在井口玩,这一玩不小心,嘣的一下,掉到井里去了。然后,大家就赶快捞啊捞,井里一点东西都没有。哎呀,他的父母,他的全家非常悲痛,你看看,掉到水里,都没有反应,连尸体都捞不出。结果回到家一看,唉!小孙子睡在自家的床上,全身都是湿的。那么这个事情,当时一下子也很轰动啊。所以,他的父母为感谢这个井,立了一块碑,上面刻“圣井”二字。
  这些事情奇妙不可思议,但是确实存在。我们再看第一个公案,那个女人不该死,佛天鬼神预先把救度她的方法准备好了,所以她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即将死难的问题,却被善地巧解决了。
  那么我们想想,阿弥陀佛呀,在法藏菩萨的时候,五大劫地思惟四十八大愿。为什么要五大劫,这么长的时间呢?是由于他要考察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根机、特点,要平等普度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安稳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的种类都是不可思议的,他不仅要度人道的众生,蜎飞蠕动,三恶道众生都要度啊——要了解种种众生的根机,种种众生的特点,种种众生的好乐。所以须思惟五大劫漫长的时间。大愿建立之后,由愿导行,又经过了不可数不可数无央数劫的积功累德,来圆满大愿。阿弥陀佛早已把稳妥往生的这桩大事为我们准备好了,连佛天鬼神把命中不该死的人,都救度好,难道阿弥陀佛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不会把我们安稳往生的种种事情考虑周全吗?往生这桩事情,难道是我们有能力往生吗?这完全都是阿弥陀佛令我们往生啊。所以临终我们是哪一个念头,难道它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吗?佛经常讲,当这堵墙或者这棵树,常常向西面倾倒,那么它倒的时候,无论怎么样都是往西面倒嘛。所以,净宗经典当中讲的,种种往生西方,你固然正念现前,如入禅定,当然,异香满室,瑞相昭著,往生品位很高,但是不能把这个一刀切的。只要平时有过信愿持名乃至一昼夜,临命终时,如梦睡去,他也是往生哪,难道他在睡梦当中能够这一念就是阿弥陀佛吗?
  我们来看看经典,往生这桩事情哪,实在是完全靠阿弥陀佛啊!看汉、吴两译《无量寿经》里面,讲到中辈和下辈往生的时候,谈到了“边地疑城”的情况。只要众生能够昼夜念佛一昼夜的工夫,底线哪。然而他这种人中间忽然还后悔了不相信了,想一想,西方极乐世界哪能存在,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不相信了,而甚至连善恶因果的法则都不相信了。由于不相信,他原来可能吃素,现在该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都干了。所以这样的人他临命终时,就是疾病缠身按他自己的业力一定要下三恶道。就是对这样的,要下三恶道的苦难众生,阿弥陀佛,这时候开始了他慈悲的救度。就让他在睡梦当中,阿弥陀佛在他梦中显现,让他看到佛像,让他看到西方净土的庄严。那么这个众生在梦中看到,忽然醒悟:哎呀!原来阿弥陀佛西方净土还真的是有啊!你看我当时没有后悔多好啊!他就生起这一念心。生起这一念心,他就开始念佛,以这种后悔的心念佛。诸位同修啊!都能往生哪,但由于他是这样的怀疑的心,往生到西方净土,在莲华当中不能出来。但是莲华里面,所谓的“边地疑城”嘛,莲华很大啊,两千里呀。里面也是七宝池,莲华化生。也是念头一动,衣食自足啊,他的快乐就像忉利天啊。无非是他五百年时间不能见佛,不能闻法,不能见菩萨、声闻,无非是这个。一旦在莲华见不到阿弥陀佛,他就会反省自己,反省还不是他的能力,这时候阿弥陀佛仍然对他进一步加持,佛光照射进去,这位“边地疑城”往生者,就循着这阿弥陀佛的光明反照自己,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原来问题就出在疑根未断,这时候他以忏悔心忏悔疑根,从莲华里出来。圣言量啊!当我们看到这些经文的时候,真的是万修万人去啊!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愿力,彻底的慈悲才在这里面体现出来了啊!哪里说非得你要怎么样,你要怎么样!难信哪!真的,我们的信心建立之后,这个念佛法门,它是安乐法门,这个信心是让我们得到安心啦!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在当下,我们只要接纳了这种救度,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信心,作得生想哪!于是我们心就安哪!有安心才有安乐啊!修念佛法门一定要得到安心,要得到安乐,若我们修了若干时候,还是我能不能往生啊?哎呀!大概我不能往生啊!我哪能往生啊?我业障深重哪!啊!我又没有文化呀,人家有文化修很高妙的法门,我是没有办法,打坐又坐不住了,看书、看经又不懂,就凑合凑合着念佛吧!这都是不了解呀!你能够老实念佛,颛蒙念佛,就是大善根哪!
  这个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智慧很猛利的,就像舍利弗啊,文殊师利菩萨。为什么《阿弥陀经》要向舍利弗来宣说?智慧第一啊,唯有智慧第一,才能当下担荷,没有怀疑啊!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要修一行三昧啊?唯有以文殊的根本智才能把这句名号提起来,专心念佛得一切种智,往生西方净土。这是上根利智啊。还有一种就是不入眼的愚夫愚妇,唉!他听到以后,他就相信了,不加怀疑。反正我没有文化,我不行,我就靠阿弥陀佛嘛!如果我行的话,阿弥陀佛对我没有作用嘛!是不是啊?这是愚不可及啊,这种愚才是大智啊,大智若愚啊。我们要承认自己不行哪,我们承认自己是怯懦无力啊,离开了阿弥陀佛,必然是灭顶之灾啊。所以我们把生命交托出来,就交给阿弥陀佛,您让我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我就交给您。你能交出来,就是大智慧,就解决大问题了。就是我们交不出来嘛!啊,到了关键时刻,阿弥陀佛会不会救我呀?他真的会有那么慈悲吗?他真的都是每天如母忆子天天想我?他跟我什么关系?你看有时我自己的父母都不大想我,为什么阿弥陀佛会想我啊?不容易啊!这里要深刻地了解到心佛众生等无差别啊。由于阿弥陀佛证到了空性,由于阿弥陀佛现量地了知一切苦难的众生与他同体,所以有一个众生受苦,阿弥陀佛如箭入心,他必然要去救度啊,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啊。他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爱护如同独生子,如罗睺罗啊!为了救我们一个众生,随形六道啊,我们在阿鼻地狱,佛也到阿鼻地狱去救度我们。所以我们跟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关系啊?而且阿弥陀佛能够成佛,从法藏菩萨能够成佛是以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只要信愿持名能往生作前提的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念佛的行人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法藏菩萨就不能成佛,现在他已经成佛了,所以我们念佛也一定能往生啦!是不是这个?由于我们跟阿弥陀佛是同体,阿弥陀佛成佛证到了什么?就证到了我们凡夫介尔一念的心体嘛,然而在我们凡夫众生的每一个念头当中都有无量的菩萨成等正觉嘛。《华严经》告诉我们当毗卢遮那成佛的时候,他的内心就能见证到十方一切众生一同成佛啊,同体呀。那么阿弥陀佛在他十劫以前,从法藏菩萨完成了四十八大愿功德的时候,他就法尔自然地成为阿弥陀佛。就在成为阿弥陀佛的瞬间也见证到一切众生必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只不过是,我们凡夫往生有先后啊。若已愿,就已生啊,若今愿,就今生啊,如果今生不能发愿的话,那就属于当愿啦,未来当往生的范畴。无论是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十方一切众生最终决定都能往生成佛,无一遗漏的。我们这些事情能不能相信哪?它是需要智慧啊。我们要站在佛的大慈悲、大平等、大智慧、大威神的状态中去了知念佛法门啊。所以这个信心的建立,善导大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取得信心的心路历程。单刀直入,直接展示念佛法门信心的本质内涵。
  然后到了蕅益大师,他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那么这种解释也非常好,展示了念佛法门,横与一切法门浑同,竖与一切法门迥异的特点。我们来简单看看这个信自,信自不是说信自己,是说信自性。我们的自性含裹虚空法界,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具足无量光寿,这叫内重已灵。我们完整地具足如来的一切智慧德相,然而我们无明烦恼太重,所以我们要仰靠信他,来把自性的宝藏显发出来。信他一般是从信事相入手,信释迦牟尼佛宣说念佛法门真实不虚,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真实不虚,这是一方面。若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个“他”就是阿弥陀佛果地上的他力,跟我们自性的力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我们要靠着他力,佛地果地上的境界,把我们因心的性德显发出来。声声佛号唤醒梦中人,声声的佛号把我们自性的如来藏性开发出来。而且阿弥陀佛的他力跟我们自性的力,是交融一体的。所以念佛法门,当我们全身心靠他力的时候,实际上他力就是自性的力。念佛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自他不二。当我们能念佛的心光跟阿弥陀佛名号当中果地上的光明,交融互摄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能划清楚哪个是你,哪个是佛呀?生佛一体呀!所以“信自”是内重已灵,“信他”是外慕诸圣啊。
  “信因”、“信果”,这个“因果”的法则体现在世间,也体现在出世间佛法。出世间又体现在通途法门和念佛特别法门,通途法门断一份惑证一份真,念佛法门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它超越了一般的“因果”法则,是以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全体的功德,接纳过来作为我们众生当下的功德。这种接纳就好像一个儿子,他本身很贫穷,但是他有个大富长者的父亲,只要建立了父子的继承关系,他骤然地从一个白衣,一个穷子,成为富豪。是这么一个“因果”的关系。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为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积累了无量的财富,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就是我们本有的,无论是法上,亲缘上,都能够接纳的遗产。现在我们不能信受,接纳不了,就枉作客走他乡的打工仔。实际上我们就不仅是西方极乐世界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啊,我们要深信这一点啊。这个“因果”的法则是不可思议的。
  然后要“信事”、“信理”。信事要事相上相信二有啊,距离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刹遥远的西方是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彼土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而且他跟我们具有密切的关联哪。阿弥陀佛就是在娑婆世界以转轮圣王的身份,舍家弃欲,行作沙门的,在这个世间称性发出四十八大愿,跟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甚深的缘分啦。所以我们在苦难的时候,在欢喜的时候,在无奈的时候,冲口而出的就是阿弥陀佛。事相上要承认他是有,决定是有;理上要了解我们介尔一念含裹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不在我们心外。当我们在西方净土莲华绽放,见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是见到自性。如果我们华开见佛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才对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才有一个现量的确证。现在我们凡夫的妄想心里面是没有办法谈自性和唯心的。我们跟阿弥陀佛是同体关系,阿弥陀佛就像大圆镜智,我们就像摩尼珠,然后这个摩尼珠的光可以在这个大圆镜中显现,大圆镜中的光也可以在摩尼珠中显现,是交融互摄的。我们就是阿弥陀佛心内的众生,阿弥陀佛就是我心中的佛,是这样亲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每一声的念佛,阿弥陀佛当下呼应哪,一呼一应是当下的,因为是同体嘛,交融嘛。这些信心的内涵,很多很多啊。
  所以我们怎么样建立信心?一般来说,从信心建立来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顿信,顿然相信。就是一个我们此世的念佛行人,宿世曾经修过念佛法门呢,曾经跟阿弥陀佛结下甚深的法缘。在这一世,一个偶然的机会,听闻到念佛法门,听闻到六字洪名哪。就像《无量寿经》说的那样,衣毛为起,泪即出啊!整个汗毛都竖起来,泪流满面哪。当下契入啊,这是他宿世有念佛的因缘哪。所以信心很难说,如要通过研究、通过第六意识思维逻辑求证来进入,那是很难的。有时候是非常情感化的啊,宗教体验的进入,似乎谈不出理由,闻即信受。
  还有一种信心就是渐信,渐渐地能够去信仰。如果不能当下契入的话,我们首先就想到对佛的信心,对释迦牟尼佛的信心先建立起来。释迦牟尼佛不会说假话,他教我们不要打妄语,他更不会打妄语。他千经万论地都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于是,虽然我一下子很难接受,但由于是佛说的,我就先接受它,这是就人起信。然而是就法起信,这个念佛法门是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是阿弥陀佛慈悲建立的,而且是历代的西天、东土祖师遍览《大藏经》为我们选择出来的,不断烦恼带业往生,横超三界,殊胜的妙法。我们从这个契入,就发展信心。但往往有些比较自认为自己很有些水平的人,他要遍览《大藏经》,对各宗各派要有一个分析比较,料简,才能够决定能不能相信,能不能修行它。如果这样就太辛苦了,实在来说,我们在法上要相信历代祖师大德早已为我们遍览《大藏经》的选择。而且这个六字洪名就像一个灵丹妙药啊,现成的中成药啊。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危重病人,是一个需要赶紧抢救的病人。那么这样的一个病人,如果碰到一个良医给我们开了方子,给我们拣了药,最好的方法是赶紧服用啊,才能够抢救这条命啊。如果这个良医开个这个药方在这里,你还说,哎!你等一等,我还要了解你这个方子对不对啊,开的是什么药啊,剂量怎么样,药性怎么样,药走什么脉络啊,等我把这些情况搞清楚之后,我再来服用你的药。等到这时候你还没有搞清楚,就呜呼哀哉了!所以赶紧服药才能起死回生哪。我们是这么一个状况。
  还有一种渐信的方法,就是这个信心,它属于智慧的范畴,那么智慧跟福德是有关系的,当我们智慧不够的时候怎么办?先去修福啊!你看《观经》里面,韦提希夫人,当她要求往生净土的时候,实际上她这时候信心智慧还不够,所以佛给韦提希夫人教示,实际上韦提希夫人是末法众生的代表。你先去修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啊,奉事师长啊,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的福,小乘的福,大乘的福,等你的福修得比较厚实了,那这个福就能够转化,福至心灵哪。福到了心就灵光,灵光就有智慧,有智慧你就相信了嘛!能相信你就契入弥陀大愿之大海嘛!契入弥陀大海,你就解决问题了。所以修福很重要啊,要修福。你看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很有福啊。他一出生的时候,地下的七宝宝藏都起来了,称他为善财。因为他历劫以来修得很厚的福德,所以他在逝多林一见到文殊师利菩萨就开根本智啊。般若智慧现前,根本智。然后文殊师利菩萨为了开发他的后得智,让他一生成佛,才让他南询一百一十一城,参访善知识啊。那么善财童子最后的智慧还是在普贤菩萨座下,以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是大智慧。然而善财童子第五十四参就是阿弥陀佛哪,导归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新加坡的居士有善根很厚的,当下闻即信受,上根利器。中下根的要多行、多修点福啊,比如慈善事业。这两天我也参观了一下,老人院啦,这些困难的人,行种种福报。我们居士林吃饭哪,来闻佛法,这都是在修福。修福很好,正因为大家修了很多的福,今天晚上才能够在这里讨论念佛法门,这是很不简单的一桩事情。还能在这里讲自力,他力,讲认识自己、认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缘起,这都不是一个很简单的因缘哪。“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哪,“已曾供养诸如来,是故汝等闻斯义”哪。所以我们啊,就能够了解到通过信心把我们身心交托出去,归命。当我们交托出去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归元。归元就是归到我们的自性本源,归到父母未生以前的本地风光。这个归元具体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全体的依正庄严,就是我们的源头,就是涅槃,常、乐、我、净。生命当中,最稳实的依靠,寄托安立涅槃,常、乐、我、净,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自性,就是我们本源。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自性的无量光寿,观世音菩萨就是自性的慈悲,大势至菩萨就是自性的智慧,净土的声闻,就是自性的真谛,净土的种种菩萨就是自性的俗谛。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就是我们自性的万德,所以我们要透过对我们现在身心的交托,也就是无我相,交托的过程就实现了无我相。没有我相,就没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于是,我们的空性显发出来。我们交给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大慈悲,我们接纳了这个慈悲,不堕在空性里面,也如同佛的慈悲,来修一切善法,才能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像阿弥陀佛那样地建立净土庄严普度九法界的众生,大家就是妙音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 

《金刚决疑》——憨山大师著

金刚决疑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明 曹溪沙门憨山释 德清  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二字,解者都以坚利能断为义,此泛说也。然西域实有金刚宝。此宝最坚不可坏,且能坏一切物。谓取此宝以喻般若,能断烦恼。此虽近理,总非佛意,特寻常宿习知见耳。
  盖般若,此云智慧,乃是佛的心,所谓佛智慧也。波罗蜜,义云到彼岸,乃指此心极尽处也。今题云金刚般若波罗蜜,标此经所说,特显佛一片金刚心耳。且金刚心乃佛修因证果之本心。今出世教化众生,全用此心。今教菩萨以金刚心为本修因,为入大乘之初门,故特示之以断疑也。以此心不是世间众生常情,故举世不能知佛。且佛原不是世间人,而今平空走到人间来,则人人见而生疑矣。及其日用行事,件件不与人同。说话不同,规矩不同。事事法法,与世间相反,故动而见疑。宜其诸天魔王皆欲害,调达阿阇皆要杀,而一切人皆生谤也。故曰:我出世间,一切天人阿修罗外道魔王,皆当惊疑,是也。不但天人生疑,即弟子中上首如迦叶等,举皆疑佛。以所说法,乍空乍有,乍是乍非,或赞或斥,或奖或呵,全无一定之言。而诸弟子,闻者皆疑而不信。故曰,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上首尚乃如此,则新学可知。以佛所说法,难信难解故。然佛出世,一番说法,则今已三十年矣,弟子犹且怀疑而不信。是则佛之含冤,盖已久矣。今日幸喜空生,有些见处,窥见世尊一斑,忽生赞叹。故世尊因其疑而决破之。乃披露自己一片金刚真心,表白与他,使其了悟不疑。令诸闻者,群疑顿断。故此经,乃佛的示自心,以断弟子学佛者之疑。不是说般若能断众生烦恼也。如其不然,但看经中一一皆是空生之疑,疑佛之心。佛表此心以破彼疑。何尝说以智慧断众生烦恼耶!故此经题,单是法,非以喻也。但断得弟子疑,就断得众生烦恼。此经一味只是断疑生信为主。以学道之人,以信为本,以疑作障。故疑有三种:谓疑人、疑法、疑己。疑人谓认人不真。即如弟子闻佛说色身法身,大身小身,不知那个是真佛。此疑人也。且其说法,方才说有,却又说空。方才说空,却又说不空。以其言不一,故最可疑。此疑法也。或有闻而能信,不疑于法。又见其法大,则疑自己根小,不堪领荷,不能修行。此疑己也。今此经中,三疑都有。佛随空生所疑处,即便逐破,顿断彼疑。所谓疑悔永已尽,安住实智中。此经之旨也。
  此经,此方解者极多,都不合佛意。独西域天亲菩萨,以二十七疑分经,极是。但意出于圣人,而论传此方,已经翻译。且译人有巧拙不同,言不达意,反生滞碍,使学人难省。此微妙幽旨,非口所宣,一落言铨,便成渣滓。况著粗浮文字,何以达妙!此注述之难于描写佛心,不无救颦之丑。即如世人作行状,但可述事,不能传神。此其难也。故今决疑解,妙在先得空生之疑为主。若疑情全露,则佛破疑之说,不待解而自明矣。故此解先出疑,在本文之前。节节按迹而破之。忘言领悟,自得其宗。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此是佛住世说法仪式。诸说备释,此不繁衍。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此是佛住世家常过活。日用处动容,与众一般,更无别奇特。只是就里一点,与人不同,知之者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解﹞如来住世日用寻常,与人一般。就里一点不同处,人人对面不知。今日忽被空生勘破。故叹曰希有!嗟乎!如来与诸弟子,周旋三十年矣,一向不知佛行履处。不知,故作等闲放过,只道与众人一般。所以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若不是空生觑透,则终无知佛者耶。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解﹞此空生叹佛希有处。正是亲见如来此一片苦心也。菩萨乃学佛之弟子。即昔在小乘中,初发大乘心者,乃空乱意菩萨也。一向佛为护念此辈,更无别意,只是要付嘱此心耳。护念者。以佛出世本愿,只欲令一切众生与佛无异,人人成佛,方尽此心。但众生德薄垢重,心志怯弱,不能担荷。如婴儿一般。佛如慈母之护念婴儿,则无一息放下。种种周悉,调护爱念。故如保赤子。所谓护念,只欲一切众生直至成佛而后已,故曰付嘱。然不敢明言,但密密方便而将就之,故曰善。经云:我以无量无数方便,引导众生,欲令一切众生,皆悉到于一切智地。是谓护念付嘱。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解﹞此空生特问安心之法也。以初在小乘时,单肯自度,不肯度生。故心小。今蒙如来二十余年,多方淘汰,激起度生之心,故名大心众生。为菩萨。要令下化众生,将以上求佛果。此辈自肯利生,故曰发菩提心。此空生已信佛心矣。但见初发大心菩萨,未悟实相真空,与前所取偏空,二者难辨。以前小乘涅槃,可以取著安住其心。今既舍前空,而未得真空。所谓进无新证,退失故居,名空乱意。以一向执著名言,习气未忘,要有住著。又执著一定有佛果可求,将谓求至佛果,便是住处耳。且要上求佛果,必欲下化众生。众生度尽,方得成佛。而今满眼看见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无量无边,几时能度得尽!众生不尽,如何得成佛果。以求住之心急,故此心不安,不能降伏。故空生特为请安住其心,降伏其心之方法耳。然空生已见佛心而叹希有矣,且开口单问此二语者,何也?以众心各谓世尊今日是已成之果矣,故我见世尊如此日用安心自在。即今初发心求佛果之人,其心不定,当如何安住,如何降伏耶?此问意也。安心者,如二祖侍达磨,乞安心法。磨云:将心来与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磨云:与汝安心竟。然在祖师门下,一言便了,所以为宗。今世尊便说了许多安心之法,婆心漏逗,所以为教到底只是个觅心了不可得。故四祖以前,皆以楞伽印心。至黄梅六祖,皆以金刚印心。故此经文非文字相,不可作言语文字看,全在离言之妙。其经中,凡言于汝意云何,皆反征其疑也。以众心随语起疑,虽未吐露,而心已动念,谓之意言分别,正是名言习气耳。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解﹞空生所问。意谓发心菩萨,不得似佛这等安心自在,将谓若求作佛,必须像佛日用行履一般,方才是佛。我观佛心如此安闲,而菩萨心不得安住,如何降伏使心安耶?佛答意云菩萨要求心安作佛,不必别求,只如汝会得我护念付嘱之心,其心自安,亦不必别样降伏。故云如汝所说,但得心安足矣,更何降伏耶!只当如此而已,故云如是。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解﹞唯然者。空生直信佛心无疑矣。已见佛心似不必说,但诸菩萨未领其旨,更欲乐闻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解﹞此佛指示安心之方法也。义在下文。前问安住降伏二事,今只许说降伏,不言安住者,以凡夫二乘,一向执著住处,此名言习气也。今趣进大乘者,先要遣此习气。以众生涅槃,俱非实法,皆不可得,但以名言为体耳。名言既舍,习气顿空。其心不待降伏,而自安恬寂灭矣。故但教降心,不言其住者,恐引习气。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佛不以实法系著于人,故不言住。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解﹞此世尊直示安心观法也。然菩萨发心,所求者佛果,所化者众生。二者而已。所以于心不安者,以未见众生如故。满目都是众生,何时方得度尽。众生不尽,则佛果难求。转见长远,因此其心不安。而汲汲不休,故求降伏此心。今佛教以度生之方,以观察无我为主。且菩萨所见众生之多,难尽度者,以有我相,则见人相。人人相对,则三千界内众生何限!且生生不已,宜怖其难尽也。殊未见众生本自如如耳。然众生虽多,总十二类。纵有无量,亦只十二。就十二类一一观之,收于胎卵湿化四生而已。四生之内,不过色心二法而已。在色则不过有色无色,论心亦不过有想无想。纵到极顶,则止于非有非无。如此十二,则尽众生界矣,又何多耶。况十二类,名为众生。众生色心,本是假合。既为假合,则众生本无。众生本无,但妄见有。茍以本无而观众生,则众生本自如如。众生既如,俱成寂灭。即此尽皆令入无余涅槃矣,又何难哉。净名云,一切众生毕竟寂灭,不复更灭。如此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其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本无我故。以有我则有人,有人则有众生寿者。但有此四相,则不名为菩萨矣,何言度生。是故菩萨度生当观无我。无我则无人。既无我无人,则众生界自然寂灭。众生寂灭,则佛果非遥。又何怖其长远耶。是故菩萨当观无我。下文云: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真菩萨也。
﹝疑﹞佛教菩萨度生,以布施为本。其所施者,皆众生也。今众生皆空,则所作布施,谁为受者。故下文答云,菩萨布施,不必著众生相。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解﹞此破著相之疑也。空生因闻众生皆空,则疑。谓众生既空,则菩萨布施,无有受者。以六尘非有,众生本空,故云应无所住。此教不可著众生尘相也。又伏疑云:若不住相,何以有福?故下答以离相之福更大。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解﹞此破著相之疑,示以离相妙行也。然菩萨布施,专为求福。若求福之心著相,则福不大。故世尊权指离相之福更大,使其安心。然著相布施,局于有相。而众生之相,一微尘耳。纵能获福,其福几何!今若正施众生时,不见有施者受者,亦不见有所施之物,如此三轮皆空,无相可住。不住相之福,其福不可思议矣。故以虚空喻之。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解﹞此结示安心之法也。前问心不能安住,故须降伏。世尊教以降伏之方,只是以观无我为主。无我则无人,人我两忘,则自心寂灭。自心寂灭,则一切众生皆寂灭矣。众生既寂,则佛不必求。此则驰求心息,取舍情忘,内外皆空,一心不动。是则名为安心之法,故结云如。
﹝疑﹞前以布施作福,下化众生,只为上求佛果。今既众生相空,三轮体寂,是则因为虚设矣。无相之因,何以上求有相之果乎?况现见如来身相宛然,不是无相之因可得。此以相见如来也。故佛破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解﹞此直指无相妙行也。空生由闻无相之因,遂疑此因,不能求有相之佛果。是以相见如来也。此乃著佛应化之相,未见法身真体。世尊征破见相。空生领旨。故佛直告不可以相见如来。以如来所说之身,即法身也。故云非身。然法身亦非有相,即于诸法相上,见其非相,即见如来矣。不是如来法身,舍诸法之外,别有一相状也。此则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明矣。
﹝疑﹞若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此义甚深,难信难解。遂疑。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解﹞此直示佛之知见也。由前空生初执有相之因,佛以不住相布施破之。复疑无相之因,不能契有相之果,盖执佛有相状也,佛以法身非相破之。是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明矣。如此,则因果俱空,人法双泯,此义甚深,难信难解。故疑问佛,不知可有人,能信此法不?颇,犹可也。言说章句,即指前无相因果之说。佛答谓岂无其人。但信此法者不是寻常之人,乃是持戒修福者,方能信耳。此人亦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盖从无量千万佛所而种善根者。所谓久种深根,乃能信耳。此等大根众生,即一念信心,我悉知见其所得福,已无量矣。此无相之福,胜过有相所求之福。明矣。何故契无相者,能得多福耶?盖此众生。无复我人众生寿者之相矣。不但无此四相,即一切有无诸相,悉皆空矣。故云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以此众生,心不取相故,一切皆离。茍一念取著法非法相,即著四相。以不取相故,心境皆空,得福殊胜之若此耳。此是如来真知见力。故我教菩萨,不应取法非法相。何以故?以一入此法,则人法皆空,顿离诸取,便起诸有矣,岂细事哉。故我常教弟子,当舍法也。然舍法即舍情,情忘则智圆矣。故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疑﹞空生因闻佛说佛非色相,法不可取。遂起疑云,若佛与法,二皆无相,是无佛无法矣。争奈现见佛成菩提,现今说法,何以言无。此疑佛自语相违也。故下按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解﹞此双遣佛法知见也。空生心中才萌有佛有法之念,所谓意言分别也。含而未吐,佛逆破之。故召而诘之曰:于意云何?谓汝意下作何分别耶?且佛菩提,果有所得耶?如来果有所说法耶?此审而诘之,以勘其意。空生领旨,故陈其悟。谓已解佛说,原无定法,即是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此空生深领如来不取之旨。不但如来,即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有差别故,故非可取。此开权显实之意,已露一斑矣。
﹝疑﹞空生已领无佛无法之旨。但不知契无为者,如何得福殊胜。故下如来以离相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解﹞此以无相之福,以显无相之法为最胜也。空生已悟无相之理。但不知契无相之理,得无相之福。此福如何胜彼有相耶?故佛先以有相布施,较量其福,不如持四句偈之福殊胜者,以一切诸佛,皆从此般若而出生故。故云,般若是诸佛母,所以福大。如俗所云,母因子贵故也。是则般若乃是能出生佛、法者。而般若本非佛、法也。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疑﹞既法无可说,佛无可成,俱不可得矣。且世尊昔日,为我等声闻,说四谛法,乃是法也。我等依之而修,是得果也。我等依涅槃而住,此有所住也。如何世尊一切皆非。此大众意言分别也。故世尊逆举小果,逆问空生,而代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解﹞此的示无住真宗也。大众因闻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则进取无可住矣。争奈世尊昔日,教我声闻,令离生死,安住涅槃,非无法无果可住也。而今世尊何以言佛法皆非。此小乘未忘名言习气,执有实法,难入般若,故多起疑。世尊假空生之悟,为众旁通,故举昔果逆征之曰。于意云何,谓于汝意下如何也?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入,逆也。谓逆生死流也。然言逆流,但约不入六尘名为逆,非是实有此可逆,有彼可入而住之也。斯陀含,此云一往来。谓有欲界一品残思,但只消一来欲界断之,则从此长往矣。此亦非有来往实住处也。阿那含,此云不来。谓永不来欲界受生。如此而已。亦非有不来之处可住也。阿罗汉,此云不生。以见彼诸法,一切皆无,实无诸法,一心不生。如此而已。亦未尝作念,我是阿罗汉。亦非有住可之罗汉地也。若阿罗汉自己作念,认著我是罗汉,此则与众生知见一般,即著四相矣。空生以己验之。即如世尊每每称我得了无诤三昧,又赞我是人中最上之人,又说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蒙世尊如此极口称赞,然我自忖己心,并不曾一念生心,执著我是离欲罗汉也。若我有此念,世尊则不说我是乐寂静行者。以我而观,昔日涅槃元无住处。足知如来菩提,必无可住之理矣,复何疑哉。此决佛果有住之疑。下决佛定有成之疑。
﹝疑﹞闻上开示。佛果无住,明矣。既果无所成,争奈现见如来,从燃灯受记。是则佛定有成。既有可成之佛,岂无可住之果。下答以无所得。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解﹞此示究竟无得之旨也。以闻无住之谈,已悟菩提无住。遂疑菩提虽无住,而佛果必定是有成。若佛无成,如何传授。故世尊逆问空生而决之。以燃灯佛虽云授记,但印契此心而已,实无所得。若有所得,则燃灯必不与我授记。
﹝疑﹞菩提无住,佛果无得,如此,则不必庄严佛土矣。而世尊何以教我行菩萨行,庄严佛土耶?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解﹞此直示安心之法也。空生疑谓佛既无成,涅槃无住。若如此又何须庄严佛土耶?执此疑者,谓度生之行,实要庄严佛土,如修寺一般,此执相之愚也。故世尊逆问空生,菩萨果有庄严佛土不?空生领旨。答言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何以明之。然而佛土者,净土也。且此净土,岂可以七宝累砌而为庄严也。以众生所见秽土,乃恶业庄严,种种苦具。在诸佛所居净土,但以清净觉心,净彼诸染,染业既空,则土自净。是以清净心而为庄严。然此庄严,非同彼也。故曰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此看来,菩萨庄严佛土,不假外来,只是自净其心。心净则土自净。故曰,但应如是生清净心而已,不必别求庄严也。
﹝疑﹞既云清净,如何生心?佛言:清净如何生心。但不当生六尘染心而已。非有清净可住而生心也。所谓执谢情忘,净心自现。故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三祖云:莫逐有缘,无住空忍。此为无住生心安心之法,妙不过此。故六祖一闻,言下顿悟。
﹝疑﹞既不庄严佛土,是无佛土也。且千丈大身之佛,又何所居耶?此疑报身必居实土。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解﹞此示法身真土也。因闻佛土非可庄严,遂疑报身必居实土。若不庄严,向何居住。佛以法身非身破之。意谓非土之土,常寂光也。非身之身,乃法身也。法身非相,真土无形。然身既不可以相见,而土又何可以庄严耶!此从离六尘相,离心缘相以来,所破群疑,直至身土皆空,心境双绝,始是般若极则,以显法身无住之理。故开导至此,理极忘言。但有信此法者,其福无量。故下较量福德。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解﹞此以喻法显殊胜也。说四句之福,胜河沙七宝者。以此法,乃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以此四偈,即法身全体故。如佛住世,与弟子宣说无二故也。前显法身已圆。群疑顿破,言忘理极。故空生领旨,遂请结经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解﹞此指归般若实际也。空生领悟,般若全体已露,更无余法,故问结经名。世尊但告之曰: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意谓此法无名,但此心耳。又问如何奉持。告以即以此心奉持此法。以心本非心,而法亦非法。故曰般若即非般若波罗蜜。前未闻此法时,其心未安,故初请降伏。以所知所见,满目尘镜,生佛迢然,净秽殊途,取舍异趣,故其心不安,难以降伏,特起种种疑情。初疑众生难度,则告以众生本空。又疑佛果难求,则告以佛不必求。次疑布施难周,则告以三轮空寂。次疑佛土难严,则告以心净则严。次疑报身无寄,则告以法身无依。到此空生伎俩已穷,群疑冰释。佛心已尽披露,无复遗余。所以闻者心安自降伏矣。故问结经名。世尊不以实法赘人,但名此心而已。故以此结之。下文乃单示法身极则,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须具金刚眼,始得极尽相应。故空生感悟流涕,赞叹难量。似久客还家,宜其见慈母而生悲泣也,直至不可思议而后已。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解﹞空生已悟法身之理。遂疑法身非相,谁当说法。此计法有所说也。故佛征诘。乃悟身既非身,法亦无说。
﹝疑﹞法身非相,然非相即堕断灭。断灭无相当于何处见法身耶?众有此疑,故佛征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解﹞此示诸法虽空,不入断灭也。闻说法身非相,遂疑堕断灭。断灭则无处觅法身矣。世尊示以尘尘刹刹皆法身也。故诘之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答言甚多。若以微尘世界而观,则满目尘境万象枞然;若以非微尘世界而观,则一道虚间,真空冥寂。所谓寂灭灵虚,寄森罗而显象。纵横幻境,在一性而融真。所以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华,无非般若。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要见法身,须具金刚正眼始得。故曰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疑﹞所闻法身非相方名为佛。若非相是佛,即今现前三十二相之佛岂非佛耶?此认化身为真佛也。下以法化一体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解﹞此示法、化冥一也。莫谓有相非佛。即今三十二相,本非有相,相即非相,则应身即法身矣。到此三身一体,身土皆空,理极情忘,言词相寂。故但赞叹能契此理,转教之者其福无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解﹞此显法空胜益也。世尊显理已极,群疑已破,四相顿空,我执既亡,法身独露。故世尊较量布施恒沙身命之多,不若深心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其无相之福真不可量矣。空生全领此旨,感激未闻,故涕泪悲泣赞叹希有。此正前云善护念善嘱付者以此故也。

(已前领悟。)
(已下陈情。)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解﹞此印契佛心入佛知见也。若空生辈诸小乘人与诸众生皆执相之徒也。即佛出世以来二十余年,所说诸法未曾离相,恐生惊疑,故窾而教之,多方淘汰,至今方始露出本心。何以故?以佛本愿,欲令一切皆趣大乘究竟之地故。今将引昔小乘发大乘心,特以此金刚心地为本修因,故先用此心断彼群疑,令生正信。故此般若乃入大乘之初门,为菩萨发觉之初心,所谓护念付嘱者此心也。以小乘弟子一向未闻,而今始闻之。从昔未解,而今始悟之。如失乳儿忽遇慈母。所以空生一闻感激涕零,宜其然也。故赞叹希有。前叹希有,乃忽尔觑见世尊此一片心,尚未备闻其说。今蒙世尊吐露,重重逐破,消尽群疑,此真希有之心也。盖从昔已来所未闻者,诚希有之法也。空生自陈已悟。又激发同辈意谓我闻而悟自谓希有矣,若再有一人闻而能信自心清净如此者,则实相现前,诸妄消灭。此人亦自希有之人矣。何以故?以离相之法最难信解故也。且我辈亲见如来。虽是难信,然闻佛妙音,即信解亦不难。若佛灭后去圣时遥,后五百岁,五浊恶重,魔强法弱之时,能信此法者,甚为难也。茍有能信者,则为第一希有之人也。何以故?以此人能离四相故。然四相本是如如,了此即见法身矣。故曰:能离一切相,即名为佛。此真希有也。世尊闻说乃印许之曰:如是,如是,诚如所说。以此法大机小,闻者皆生惊疑怖畏故也。茍闻而不惊疑怖畏者,甚希有也。以我所说,不在言故。故曰:即非第一,是名第一。
﹝疑﹞前言布施,乃六尘受用之物,外施也。一向难舍已舍,即舍亦要求福,世尊已教不许住相,已说无相之福更大。既而又说,不但七宝布施,不比无相之福。即将恒沙身命布施之福,亦难比之。以身命内施也。故空生遂疑谓外施可忘,身命难舍,如何能舍耶。世尊逆知其意。故特说忍辱行以破之。割截身体而不嗔恨,则我空矣。此是当机疑意如此。其经中密意,乃世尊密破菩萨我法二执。然我执即五蕴身心,且此五蕴身有假名,有实法。前破假名,今以割截身体验破五蕴实法也。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解﹞此破五蕴实法,结答云何应住之问也。空生一闻身命布施,不达五蕴本空,遂疑而不信,甚以为难。谓外施七宝,不住于相,犹可能也。若舍身命,则不能矣。不舍身命,则我相未空。既然著相,难契真空,故世尊特说忍辱之行。当歌利王割截身体之时,若我四相未忘,则生嗔恨矣。所以不嗔者,以达五蕴本性空故。所谓割水吹光,湛然不动者,以离一切相也。是故我教菩萨当离一切相发菩提心者,不应住于六尘生心,应当生无所住之心也。此结前文总会离相之旨,以答云何应住之问也。又示之曰:若心有住,则心境俱妄,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不应住于色相而行布施者此也。然菩萨既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当如是布施,方为妙行,不可执著别生臆见也。以如来说一切相,皆是真如。说一切众生即是真如。所以前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故结示云诸相即是非相,众生即非众生。
﹝疑﹞既云不住于相,则一切皆空。空即能证之智亦空无体矣。无体之法,安可作因而取果耶?答意诫令但当谛信佛言,是如来自证境界,决不虚妄。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解﹞此结令谛信也。空生闻佛所说因果皆空,疑谓果空则不必用因。因空则不能得果。今因中行施,况不住生心,则无实果可证矣。世尊诫以但当谛信佛言,不必多起疑念,以如来所得之法非实非虚,不可以执著之情而求之也。以此破之。
﹝疑﹞不住相布施生心,即此不住生心。何以得合般若?下答破。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解﹞此示无住之益也。有住之心,属于无明,为心境障故。如人入暗,一无所见。无住之心诸障尽撤,人我两忘,如日升天,朗照万象。故此无住之心,即真实般若,佛所证者,此心而已。
﹝疑﹞且此无住之心,纵是般若,如何能契佛心?下答破。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解﹞此示心佛平等也。空生之疑将谓己智不能契合佛智。佛意般若无文字,文字即般若。然我说此经,即全体般若。但有人能信受者,则为妙契佛智。而佛以本智,了知其人无量功德矣。此一念顿契佛心之功德,纵使一日三时以恒沙身命布施功德其福固多,但不若有一念信心,随顺般若而不逆者,可谓善入佛慧矣。其福更大。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下赞般若殊胜)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解﹞此赞般若独被上上根人。前屡言著四相故粗,今言著四见故细。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解﹞此赞般若法身常住。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此赞般若有离障出缠之益。不但灭罪,且得胜果。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解﹞此赞悟般若者,一念顿生佛家。生生世世,永不离佛。故此功德最为殊胜也。后世末法之中,有能信者,其功更大。以此般若之德,不可思议,故果报亦不可思议。从初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以来,通破凡夫中大心众生修菩萨行者所执之疑。然所执我法二执有粗有细。已前破粗二执。以所执五蕴身心为我执,我所作为缘尘六度之行欲求菩提者为法执。然此二执,皆著相故。是破初发心菩萨未悟般若者之疑,但意显下不见有众生可度也。此后乃破微细我法二执。是已悟般若之菩萨,但执有能证之智为我,有所证真如为人,能证能悟为众生,证悟未忘潜续如命为寿者。而此四相最极微细,故为微细二执。所谓存我觉我。故向下发挥但标我字。若破此我执,则上不见有佛果可求也。经文与前问同意别,观者应知。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解﹞从此以下,征破微细我法二执也。经初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者,以初发心菩萨,乃凡夫中大心众生始发度生之心,故种种著相,以依著自己五蕴色身修行。其所行布施,乃执著六尘粗物而求福果;其所求菩提,乃执著化佛色相之身;其土乃宝物庄严之土。种种所行,皆不离相,故去般若远甚。空生起疑,被佛重重破斥,直至一切色相皆离,方契真如般若实智。而空生已悟,大众疑消。此经文不可思议。已前半卷皆此意也。其所破我依凡夫见起,即五蕴色相之我,其四相皆粗。今此经文以下乃是破已悟般若之菩萨,但能证之智未忘,以此执著为我,此是存我觉我之我,乃微细我法二执,四相皆细,故此经中标出一我字为首。但云我应灭度众生,更不言布施,是知功行已圆,唯有生佛之见未泯耳,故前粗后细。问:然此细智为我,而又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与前问意同者何也?答:此问住,盖此菩萨已离五蕴,但习气未忘,故于真如智中亦求安住。且急急欲求菩提,执谓菩提有所住处。求而不得,其心不安,故问降伏,此求佛之心未安,以生佛之见未泯,不达平等一如耳。问同意别。故世尊破云发菩提者,当作此观:我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以众生本自如如,不待更灭,若执有灭度,则著四相,非菩萨矣。此不见有众生可度也。然生佛本来平等,若众生既无可灭,而此中实无有法,可容菩萨发心求菩提者。何以故?以众生本自寂灭,即是菩提,又何容其更求耶,此不见有佛果可求也。
﹝疑﹞既无实法可得菩提,且我所悟之般若岂非法耶?即世尊于燃灯佛所,因得此法,乃得成佛,岂非得菩提耶?何言无法可得?故下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解﹞此示菩提无得,以破执佛之疑也。空生疑佛于燃灯佛所,实有法可得。世尊展转逐破妄计,正显实无一法可得。
﹝疑﹞谓般若之法,乃成佛真因。今云无法,则无因矣。无因如何得菩提果?下以法身不属因果破之。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解﹞此显法身不属因果也。空生不达法身真体,不属因果,乃执定如来有修有得。故佛以无所得破之矣。犹恐不悟,乃直示之曰:何故言菩提无所得耶?以如来者,非色相之称,乃是诸法当体如如之义耳。且诸法本自如如,岂假修为证得耶?故我说菩提实无有法容佛可得。宗门谓向上一路三世诸佛不许觑著,觑著则眼瞎,以此中无你取觅处故也。如来菩提并无甚奇特,但于诸法不起断常颠倒见耳,故言无实无虚。以一切法,皆非法故。若知大身非身,则知诸法非法。
﹝疑﹞因闻实无有法容其发心,遂疑云以我有此度生之法,方名菩萨。既无有法,何以得菩萨之名耶。下以无法无我破之。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解﹞此示法身无我例破菩萨微细二执也。空生执有法度生方名菩萨。世尊告以实无有法以遣法执。恐疑无法度生如何庄严佛土,故世尊示以常寂光土不假庄严,以遣住心破我执。此二无我也。茍不达此理,则非真菩萨矣。故云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疑﹞若菩萨不见众生可度,无土可净,如此如来要五眼作么?下约知众生心为眼,非实有五眼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解﹞此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空生疑佛具五眼,将谓有法可见,有世界众生当情。世尊告以所具五眼非眼也。但约见众生心为眼耳。且如恒沙世界,无量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者,以众生乃如来自心之众生。故众生凡动一念,即如来自心动也,如何不知不见耶。又疑众生心有生灭,如来心亦生灭耶?故世尊言此中众生心本自如如,了无生灭。与如来心寂灭平等故。如来众生湛然不动,绝无生死去来之相。所谓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故三际求心了不可得。
﹝疑﹞世尊一往破执,谓无土可严,无生可度。恐空生闻而转计,将谓生土皆空,则布施无福,亦不必修矣。故世尊以无福之福,其福甚大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解﹞此示无相之福也。空生执著有相布施,将谓实有福德。殊不知能施六尘本空,则所得福德非有。故世尊以福德无故福德多破之。所言无者,非绝无也。以心量如空,故得福益大。
﹝疑﹞空生因闻不许住相度生严土,遂起疑云:且度生严土乃成佛之因,所感万德具足庄严之果。今云无生可度,无土可严,是绝无因也。又云:无菩提可证,是无果也。因果皆绝,是无佛矣。即今现见如来具足色相,又从何而有耶?故佛以不应具足色相见如来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解﹞此破执报身色相之见,以显法报冥一也。具足色身者,万德庄严报身佛也。以多劫度生庄严佛土,感此果报以酬因故,如来说具足色身,且此报身本法身也,故云,即非具足色身,法报冥一,故云是名具足色身。此破所见之相,下破能见之见。以报身即法身,故无相可见。智体如如,故见病消亡,境智冥一,故法身自显。凡言是言非者,皆遮救之辞也。恐落是非窠臼,故左右遮之遣之。故如来说法本无可说,但遮护众生之心病,不容起见,遣其执情,令不住著,如此而已。学者应知。
﹝疑﹞空生闻说佛本无相可见,遂疑既无身相,谁当说法?故佛以无可说破之。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解﹞此破报身如来有所说法之疑也。如来出世本无法可说,但就众生所执之情,随宜而击破之,唯一字而已。凡曰非,曰不,乃遮止之辞。以遮止众生之妄想耳。正是护念之意也。故曰:是名说法。
﹝疑﹞空生已悟法身之理无说无示。以此法甚深。但未来众生,不知可能信受不?故起此疑。向下以无众生破之。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解﹞此示生法一如,以破众生见也。空生妙悟法身,已能信能受矣。第此法甚深,不知可有众生于未来世,能信此法不?此空生生灭之见未亡,故起未来众生之见。世尊答以众生本如,与法平等,何有未来之相耶!以众生如如,三际平等,此实般若究竟之极则也。彼非众生等六句,谓众生本自如如,故曰彼非众生。以真如随缘而成众事,故曰非不众生。乃复释之曰:所言众生,乃是真如随缘,众法和合而相生。故云众生者,以假名众生。故如来说非实是众生,以非实有生,是故名为众生耳。
﹝疑﹞法身无相无法可得,如何言修一切善法,证得菩提耶?下以无得平等破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解﹞此破佛法见也。空生已悟法身清净,无法可得。翻疑佛说修一切善法而得菩提是有得也。岂如来菩提果无所得耶?佛言实无所得。以生佛平等,无二无别,即是菩提,如此而已。岂实有所证得耶。所言修善法而得菩提者,但以离四相而修。以修即无修,故得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名真善法也。
﹝疑﹞善法既非,何法为胜?下以达般若者,最为殊胜。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解﹞此赞般若离相之功最胜也。且修善法不得菩提,是则善法非殊胜矣,又以何法为殊胜耶?佛言达般若者,最为殊胜。三千世界中,有百亿须弥山,以七宝等此,可谓多矣。以此布施之福,不如达般若四句之福。以彼执相,贪求利益故。般若离相,故超胜无量,非喻可及。
﹝疑﹞空生闻前说生佛平等。然既平等则无众生矣,何言如来当度众生?是有我人之相也。下以人我两忘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解﹞此破佛有人我之疑以显法身真我也。所云生佛平等,平等则无佛无众生,何言我当度众生耶?众生人也,我度众生则有我矣。人我宛然则四相不泯,此正宗门所谓得到法身边,未透法身向上句也。故世尊以言遣之。故云勿谓如来我有度生之念。我有此念,即是凡夫。然如来说凡夫,尚非凡夫,岂可如来尚存我见耶!此则圣凡俱泯,一道齐平,般若玄旨,于斯极矣。
﹝疑﹞法身既非有我,报身不可以相见,即今三十二相,岂非佛耶?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解﹞此示应化非真,以显法身离相也。空生已悟法身无我,报身非相,是为真佛。遂疑现见三十二相是何佛耶?是有佛见也。世尊诘之曰:果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乎?空生执以三十二相必定是佛。世尊以转轮圣王破之。遂悟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世尊示之以离相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疑﹞空生闻说法报无相,应化非真,故起法身断灭之见,以不达法身真我故,佛以不断灭破之。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解﹞此破断灭见也。空生闻说当以离相见佛,遂起断灭见。谓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菩提。佛教之曰:莫作是念。若作是念,则说诸法断灭矣。然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但说知一切法无我而已。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过满恒沙界七宝布施之功德,以不受福德故也。所言不受者,非绝无也,但不贪著福德耳。所谓无作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世尊出世,说法四十九年,止说一无字而已。以九界众生,通执一切法有我,如来但以无字破之。此金刚正眼,直观向上一路。故宗门单传直指,唯从此入。
﹝疑﹞既言无我无受福者,则现见如来行住坐卧,岂非如来之我耶?此乃三身一异之见未泯,未悟平等法身故也。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解﹞此会归法身真际也。空生向以威仪动静者为如来。此特去来之见耳,如来岂有去来耶。至此执谢情忘,动静不二,如如实际,妙极于斯。但一异之见未忘,三身一体之义未契。故下以微尘世界破之。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解﹞此破一异见也。空生未契三身一体,故世尊以微尘世界非一非异示之。言微尘则非一,世界即非异。微尘聚而为世界,即异而不异。世界散而为微尘,即一而不一。由是观之,一异之相,了不可得。以不可得,故非实有也。若实有一异之相,即为一合相矣。一合者边见也,以合一即不能异,合异即不能一故。若微尘实有,即不能聚而为世界。若世界实有,则不能散而为微尘。愚夫以此为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不然,以离二边,故名一合。二边既离,即是不可说矣。但凡夫之人不能远离有无一异二边,贪著其事,故不能达三身一体,平等法身之理也。
﹝疑﹞既平等法身一切皆非即不可见,又何以佛说有四相见耶?故下伏破。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解﹞此破执有离相之见也。空生已悟平等如如法身之理。遂疑法身之体,既不可以相见,如何世尊说离四相之见耶?佛恐空生伏怀此疑,故诘之曰:假若有人言世尊说有四相之见者,汝谓此人解我所说之意不?空生遂悟佛意。答言此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以世尊说有四相之见者,非是实有相见可指说也,将为遣有相见者之执情耳,故曰非。此非字与诸非字不同。前屡言非,皆不是之义。今此非字乃遣绝之辞,谓遣众生心中所执之相见耳。非佛说有此相见,乃众生之相见耳。故曰是名。此是名二字亦与屡说者不同,宜深观之。盖一切众生迷倒于相见之中,所执坚固难破,故佛以金刚心智以逐破之,令见本智法身真体。初执见有五蕴身心及六尘相,故著相行施以求佛福德,世尊以无住破之。次执有菩提相,佛以无所得破之。次执布施有庄严佛土相,佛以无土可严破之。次执福德以感报相,佛以非具足色身破之。次执如来定有三身相,佛以应化非真、报身离相破之。次执定有法身相,佛以法身非相破之。次执法身定有实我相,佛以一切法无我破之。次执如来定有三身相,佛以非一非异破之。重重逐破,一切皆非,诸相销亡,一心无寄,理极情忘,直指法身实际。以所见之妄相既空,则能见之妄见亦泯。此真实般若究竟极则,直透法身向上一路。故佛诫之曰:发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到此始是真知真见真信真解,则永不起一切法相知见矣。斯则人法双忘,圣凡俱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举心即错,动念即乖。故复遣之曰:所云法相,亦非法相,始是真实法相,非妄见者可比也。般若玄旨,妙极于斯。
﹝疑﹞空生已悟法身全体,遂疑法身不会说法,其说法者,乃化身耳。且化身所说之法,不达法身境界。如何持此法者,得福德耶?以下化身所说,即真实法。以三身一体故。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解﹞此示化身佛说如如法也。空生疑化身佛所说之法,不到法身境界,如何得福?佛言:化身说即法身说,以三身不异故。即于此法能持四句,为人演说,其福最胜,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故,到此尘说刹说炽然说也。
﹝疑﹞法身寂灭,如何寂而能说?下示正观。以般若空寂,从假观入,从假入空,故名真空。以假即真故。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解﹞此入般若真空妙观也。以真空冥寂,藉假而观,若六喻观成,则真空自现。一往俱显理体,此则正示观法。诸修行人当从此入,法身真境,极尽于斯。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解﹞此结经常规也。凡所闻欢喜,必妙契于心,契则信之真受之切,而奉行不虚矣。http://www.folou.com/thread-79881-1-2.html

《金刚经》劝持发隐——印光大师

金刚经劝持发隐

十法界凡圣生佛.虽则高下不同.苦乐迥异。而其心之本体.咸皆寂照常恒.不生不灭.灵明精妙.无变无迁。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者.此也。

须知此心.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而因果修证凡圣生佛.悉依此心而得建立。良以体虽不变.用常随缘.随悟净缘.则成四圣法界.随迷染缘.则成六凡法界。纵悟净至极.圆满菩提.安住寂光.迷染至极.永堕阿鼻.受诸极苦.其根身器界.固已天渊悬殊.而心之本体.悉皆了无增损于其闲也。果知此义.谁肯以可以作佛.具足法乐之心.枉令永作受生死轮回之苦众生耶。

金刚经者.一切诸佛.彻证即心自性之妙法.一切众生.究竟超凡入圣之捷径也。故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华严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是以此经.屡以住法著相为戒.以住法著相.纵有修习.总不出妄想执著之外.既全体在妄想执著中.又何由令如来智慧彻底显现耶。以故令发菩提心者.发心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而复不见一众生得灭度者。以无余涅槃.众生心本自具.但以迷真逐妄.遂成烦恼业苦.初非有失。既经指示.则返妄归真.即烦恼业苦.复成无余涅槃.今岂有得。约智名如来智慧.约理名无余涅槃.名虽异而体原一耳。由其心住实相.不住幻相.故内不见我为能度.则无我相.外不见人及众生为所度.则无人及众生相.中不见所得之无余涅槃.则无寿者相。四相既无.三轮体空.故得万行云兴.一法不著.所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等也。

布施.为六度万行之首.举其首而例其余.佛语善巧.不须繁词。如是则波腾行海.云布慈天.不矜不伐.行所无事.则上契如来果觉.下契即心自性.故得受持四三二一句者.其功德等彼十方虚空也。

世人不知在离相无住处著眼.遂谓此经破相.不知此经.乃示人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下化.兴无缘慈运同体悲之无上妙相也。须知佛法真利益.必由不著无住而得.欲不著无住.非竭诚尽敬不可.竭诚尽敬.乃修习佛法成始成终之要道也。

真达大师.欲令受持者咸发欢喜诚敬之心.乃请汪鸿藻居士楷书.刊印流通.并附功德颂于后.以期受持者.悉得前人所得焉。http://www.folou.com/thread-79949-1-2.html转贴

《金刚经》读诵方法

《金刚经》共修必读1、读诵《金刚经》必须尽全力做到:至心

一定要保证每一遍的读诵质量,不可一味贪多贪快而忽略了至心,至心才是真修行。怎么样算至心,简单讲就是读诵的时候没有杂念,只有眼前的经文;除此之外,还必须做到头脑清醒不昏沉。这样方才是基本的至心。
------------------------------------------------------------------------------------------------------ [转载] 念佛不离生活 在生活中念佛
念佛不离生活 在生活中念佛
“念佛不离生活,在生活中念佛。”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净宗行者会毫不犹豫他说:“求生净土。”那么求生净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求生净土的目的是为了享乐吗?如果求生净土的目的是为了享乐,那么净土宗就不是大乘佛教了。净土宗之所以称为大乘佛教,是因为求生净土,是为了亲聆弥陀教法,具足菩萨的大神通,而更好地普度众生,所谓“乘愿再来”,就是最好的概括。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往生净土的人均是莲花化生,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莲花虽然清净,但终究不离污泥,也就是说成就西方净土,不离人间净土。还可以说烦恼与菩提不二,出世与入世归一。这就是般若智慧。

  “念佛不离生活”,就是说念佛的人,学佛的人并不需要去另外找一个环境念佛、学佛。在家庭里、单位上,都不能降伏自心的烦恼,又怎么能够四海为家呢?莲宗祖师印光大师多次在书信中劝告一些居士不要出家,有一封信说:“如来说法,恒顺众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尽人伦,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是名为佛弟子,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受持《安士全书》,则知淑世之良谟。以净土法门谕亲,以净土法门教子及诸亲识。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我后。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尽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则可谓戴发高僧,居家佛子矣!”印光大师说得好啊!真正的佛弟子,怎么能从头上两根头发来论呢?重要的不是身体出家、而是心里出家。

  “在生活中念佛”,即是在生活中学佛,并非口里念佛即是学佛。印光大师说:“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若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一不实践,虽终日奉佛,佛岂佑之哉?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万丈高楼,必先坚筑地基,开通水道,则万丈高楼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坏。若或地基不坚,必至未成而坏。语云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学佛者亦复如是。昔白居易问鸟巢禅师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法,先须克己慎独,事事皆从心地中真实做出。若此人者,乃可谓真佛弟子。若其心奸恶,欲借佛法以免罪业者,何异先服毒药,后服良药,欲其身康体健,年延寿永者,其可得乎?”《金刚经》反复说明降伏自心的问题。念佛即是降伏自心的方法,人不念佛,则念贪嗔痴。如果在生活中起心动念处观照自己,那就抓住了问题的根,那才是真正的念佛。许多修行者,没有从根本着手。从根本上着手,即是从“观心”入手。有些人念佛很精进,数万,甚至百万,确实下了功夫,但一停下念佛,他的习性仍旧没有改,起心动念,仍旧是贪嗔痴。那么他念佛虽然念得很辛苦,实际上又有什么真实受用呢?他是不是在欺骗佛陀呢?要使自己起心动念都是佛心,那就只有真正学佛了。真正念佛,不是仅仅为了达到多少佛号。祖师说的话并没有错,只是因为时代变了,我们再也得不到古德的受用了,因此当今的佛七,许多也仅仅是徒有形式而已。在生活中念佛,就是在生活中学佛。不用打七,不用建道场,记住印光大师的话,从“克尽人道”修起。怎么“克尽人道”,那就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金刚经》不是一开头就说佛陀托钵乞食吗?这就告诉我们,修行并不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怎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十六个字就概括了修行的方法。“诸恶莫作”即是戒,即不做一切恶事,其范围不仅仅在五戒范围之内,例如五戒中并没有戒烟,但吸烟却是修行的大患。而有些戒,随着形势的变化,又必须有所变通。例如“五荤”(五辛)中大蒜能够治肺病,并有益于***,所以净空法师在《生活的艺术》中说大蒜可以吃,只不过不要吃得大多。并不是说从前不能吃,现在
就能吃了。只是因为人类的病痛越来越多了,连身体都保不住,怎么借假修真呢?再如喝酒,轻度的酒有益于血液循环和***,只有喝醉了才坏事,佛陀戒酒只是戒喝醉酒而闹事。再如杀生一戒,为清洁环境,保护家人***,伤及微小生命是难以避免的,只不过打扫之前,提前三天通知为好,并为念佛回向。这些事净空法师在《生活的艺术》中也有所说明。“众善奉行”即是定,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其心安详,自然入定。众善奉行即必须从家庭伦常做起,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一步一个台阶,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儒家讲的是怎么做好一个人,与学佛大有关系。印光大师说:“尽性学佛,可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可能尽性学佛。试观古今之大志大孝,与夫发挥儒教圣贤心法者,无不深研佛经潜修密证也。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以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伦常心性,而以佛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由是父子兄弟等相率而尽伦尽性,以去其幻妄之烦惑,以复其本具之佛性。非但体一,即用亦非有二也。”所以我赞扬《安士全书》立足于中国文化,纳三藏十二部于其中,大有益于世道人心,故作《安士全书白话解》。读懂《安士全书》,众善奉行就很容易成功,出世之基也就具备,求生净土只是迟早的事了。有了“戒”和“定”,自然就“自净其意”了,般若智慧也就开发了。“自净其意”就是清净心,就是般若智慧。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得清净心,要有般若智慧。念佛正是为了求得清净心,而光是口里念佛,这种清净心是求不来的。《华严经》说,“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今心所向皆无碍。若有欲得如来智,应离一切妄分别。有无通达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导师。”总之,念佛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一,不是二。没有入世之基,何有出世之果。所以真正念佛人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十六字去认真体会,必然能够很快获得法喜。

http://www.folou.com/thread-8366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