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海贼王副船长:婴幼儿感冒发烧千万要慎用抗生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01:13

婴幼儿感冒发烧千万要慎用抗生素(转帖)

(2010-09-15 12:37:50)转载 标签:

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婴幼儿感冒发烧千万要慎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得了感冒后容易哭闹,非常心疼,于是给宝宝服用抗生素,以求早些治愈。很多人患感冒后,为尽快消除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常服用抗生素,有时甚至用一些抗菌作用较强的高档抗生素如克拉霉素、西力欣片等,其实,这是不对的。

    感冒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以发热、咳嗽、流涕、鼻塞为主要症状,病程短,且多数不治而愈。如未并发细菌感染,服用一些对症治疗的抗感冒药或解热镇痛药即可减轻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有不少人感冒时不吃药,只是注意休息和饮食调节,同样可以达到治愈感冒的目的。

    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其突出的症状是发热,而且常为高热,甚至出现高热抽风。由于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一般来说不宜应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感染起作用,对病毒感染无效,既不能缩短小儿感冒的病程,也不能预防其并发症。但是,如感冒久治不愈,就有可能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使用抗生素呢?小儿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耳炎、副鼻窦炎、气管炎、肺炎等,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提示可能有细菌感染发生,如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增高,此时方可应用抗生素。此外,对怀疑有细菌感染的年幼体弱儿及重症患儿,也要应用抗生素治疗。

    需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抗生素一定要按疗程用药,不可用药后见病情有所好转,就停用了。这样往往会引起病情反复。滥用药物后患无穷,胡乱服用抗生素更是危害身体健康,因此感冒发热时要根据病情的变化,以及治疗是否需要,来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种类、剂型、剂量。切不可给孩子擅自乱用抗生素。

 

医学界流行一句话说,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而中国正好相反。世界军医会议召开期间,美国陆军卫生部长问我国的一位博士,听说第三代头孢在中国谁都可以买,到处可以开,是这样吗?在美国这是不可能的。美国对抗菌药物控制很严格,定期考核医生的抗菌药知识,不及格者将停止其处方权。

  目前,中国的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专家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该院每年销售收入排序前3位的药物均为抗生素。2001年,15种最畅销的药物中抗生素药品就占了11种。此外,静脉注射已经成了滥用抗生素的新途径。每天1000个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患者里,有将近2/3会接受静脉注射治疗。儿科医院静脉应用抗生素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1996年注射用抗生素消耗金额占全部抗生素消耗金额的比例为46.7%,而2001年上升到53.6%。

据统计,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国一年就多花费7亿多元。

 

 

 滥用抗生素对儿童最有杀伤力

 

  国家规定:从2004年7月1日起,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销售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专家认为,抗菌药是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品之一,滥用抗生素对各种年龄的人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其中儿童是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
  滥用抗生素后果非常严重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每年销售收入排序前3位的药物均为抗生素。2001年,15种最畅销药物中抗生素药品就占11种。此外,静脉应用抗生素呈现逐年增多趋势,每天1000个呼吸道感染门诊患者里,有将近2/3会接受静脉注射治疗。
  滥用抗生素对各种年龄的人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其中儿童是滥用抗生素恶果中的最大受害者。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儿童身体里面细菌耐药率增高。由于儿童体内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而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杀灭人体正常菌群的危害性,很容易残害或潜在残害儿童身体器官。例如: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此外儿童滥用抗生素,最恶劣的影响是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即人首先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经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真菌感染。
  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王霞芳告诉记者,90%以上的儿童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由细菌引起的感冒只有10%左右,比如扁桃体发炎、肺炎等。在西方,感冒、发烧到38度以上才适当使用抗菌药,一般情况下,发烧在38度以内的病人可以不吃药,只喝水、休息、洗热水澡。而在中国,孩子一感冒、发烧就用药,往往头孢、消炎药等一起用,长期滥用以后就没有疗效了。专家建议,发汗、解毒都能帮助孩子退热,38度以下不必使用抗生素;38度以上,适当使用退热药;如果出现39度以上,可用西药。平时咳嗽的话,可用糖浆等中药,多喝水、多休息。
  医院滥用抗生素也将监管
  目前,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目前本市抗生素使用比例中,80%在医院,而20%在零售药房。
  目前,国家卫生部正在拟订《加强抗菌药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和《加强抗菌药处方使用管理办法》。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也将出台《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对医院药房和医院药剂进行统一管理。
  据悉,目前卫生部医政司正在起草的《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明年上半年有望露面,这是国内第一个为某类药品制订的指南,也是卫生部首次用行政命令去控制医生对某类药品的使用。本文摘自教育文 摘)WWw.eDUZhAI.NEt
  采编自:解放日报

 

 

什么是抗生素 ?

本文Tag标签:抗生素

    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3、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著,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6、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

    7、林可酰胺类: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8、多肽类及其它抗生素:本类抗生素结构复杂,按结构特征难以归类,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E、磷霉素、制霉菌素等。

    临床上还有一些广泛应用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及其它合成抗菌药物(痢特灵、甲硝唑、黄连素等)。

 

 

使用抗生素应注意哪些问题 ?

本文Tag标签:抗生素

    在临床使用的药品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如不加以注意,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多,对机体造成损害。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抗生素:抗生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所有细菌,只有使用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有效。因此应根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及结合有关化验结果正确选用抗生素。

    2、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各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缺点及应用指征,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采用口服给药,宜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有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口服后极少吸收入体内,故不能用口服法治疗全身性感染,但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对严重感染则应采用静脉给药。

    3、合理掌握剂量:抗生素的剂量一般可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但应根据患儿的生理、病理状态而适当调整。新生儿体内药物代谢的酶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肾脏、肝脏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较低,药物半衰期较长,因此出生1个月内宜按日龄调整剂量。肾功能减退时亦应根据肾功能受损情况调整剂量。

    4、掌握疗程:一般抗生素宜使用致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3—4天。如果急性感染在用药48—72小时后临床效果欠佳,可考虑调整用药。但应注意使用抗生素不可用用停停、停停用用,也不能过于频繁调换抗生素,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短时间内症状未见好转,就盲目认为该药不灵,而频频调换其它抗生素,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疾病的反复,延误治疗。长期使用抗生素则有导致二重感染的可能。二重感染又称继发感染,是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后的一种新的感染,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胃肠内敏感细菌被消灭,造成菌群失调,致使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引起继发感染。

    5、合理联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原理各不相同,作用环节不同,毒性反应也不一样,任意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合理联用,才能增加疗效,降低毒性。

    6、不能片面追求使用新药、进口药。抗生素疗效好不好,主要决定于细菌对所选的药物是否敏感,否则,再新再贵的药也无用。

    7、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有可疑现象,如皮疹、荨麻疹等,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减量或停药,或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需要强调的是切勿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目前将抗生素盲目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现象相当普遍,应引起广泛注意。

 

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无效的原因

本文Tag标签:抗生素/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无效的现象常有发生,在门诊也经常听见家长抱怨给患儿服用了抗生素后,一点未见效,强烈要求医生换用其它抗生素。要知道,其实抗生素只对敏感细菌感染才起作用,并非对所有感染性疾病都有效。

    抗生素对感染性疾病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病因引起的发热,如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热、肿瘤等,除继发细菌感染外,应用抗生素一般无效。

    2、每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抑菌或杀菌范围,这种范围在医学上就称为抗菌谱。如抗生素选择不当,致病菌与抗生素的抗菌谱不一致,即可导致抗生素无效。

    3、给药途径不当,用量不足,疗程不够,使得感染不能被迅速有效控制或引起复发。使用抗生素后一般要3天后才能观察出其效果如何。

    4、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所谓耐药性是指细菌与抗菌药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从而使抗生素的疗效降低或失去效用。

    5、缺乏细致的护理、未严格施行无菌操作技术及环境卫生方面的原因,导致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发生。

    6、患儿身体状况不好,如患者免疫防御机能差或丧失、营养不良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等,均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因此,当出现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无效时,应及时查找出真正的原因,不可一味怀疑药物不好,而轻易频繁调换抗生素。这样盲目用药肯定难以收到预期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