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字头一个生:悠悠美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28:29
        玉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是难以用金钱量度的;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正因为如此,所以国人很早便把玉用作了装饰品,这从一些史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玉质饰品中即可窥之一斑。古人认为玉是光荣与幸福的化身,身份与地位的标识以及刚毅与慈爱的象征。从商代妇女墓中出土的玉猪到清代乾隆帝的玉鼻烟壶,我国历朝历代玉的精品选出,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我国传统玉文化发展的脉络与各个时代玉制品的精彩特征。国人如此钟爱玉,使得一些外国人也认为玉是中国人的“国石”。

 

  国人为什么会把玉看得如此珍贵,究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首先,从玉本身来说,它是矿石中的高贵者。玉的模样好看,色彩丰富,有草绿、灰白、葱绿、墨绿、明黄、乳白等色,并且色调深沉柔和,有一种特有的温润光滑质感。同时,玉的韧性强,比玻璃更能经得起敲打,还耐雕琢。利用玉的这些特点,便可将玉雕成形态各异的动物、花卉、楼阁、人物等工艺品和装饰品,而玉的特性又赋予了这些工艺品以细腻、滑润、含蓄及幽雅的美,使它们变得人见人爱。

  再有一点就是我国古人迷信,认为玉有防妖避邪的功能,因此他们用玉做杯、碗、碟等使用之,做簪、镯、戒等佩戴之。一些王侯甚至死后还要裹上金缕玉衣,以求尸身千古不朽。古人还相信玉有仁、义、智、勇、洁这五德,故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也常以玉来比喻美好的东西,这又给了玉一种人文美,使其成了超越其自然属性的“山岳精英”。

  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对玉情有独锺:战国时,为了一块“和氏璧”玉,秦王甚至提出以十五座城池向赵王换之,遂演绎出了脍炙人口的“将相和”千年美谈。历代帝王将相行使权力的大印多为玉雕的,在这里,玉又成了权力的象征。在古代,有钱势的人死后,有口含玉蝉,手握玉蝶或玉羊(以墨玉雕的黑羊最为华贵),以防阴间邪气侵身的习俗。清代宫廷中收藏的玉器堪称集历代之大成。这些玉器小到手中把玩的扳指、玉坠等,大到气势恢宏的山水大作,无不做工精美,价值连城,它们的用料涉及到了白玉、黄玉、翡翠、玛瑙等各个品种的玉。清代宫廷玉器中极品甚多,如“秋山行旅”高一点三米,是乾隆时历经四年才完成的大手笔,而玉雕“东坡田”、“白菜烟烟”如今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我国能形成历史长达数千年的玉文化以及国人喜玉敬玉的文化习俗之物质基础便是我国地下有着丰富的玉石资源,它们遍布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其中最著名的四大玉产地为新疆和田、陕西蓝田、辽宁岫岩与河南南阳,这中又以和田产的和田玉最为上乘。此外,像寿山石、鸡血石、田黄石等名贵的石头我们也不妨称之为玉︱︱它们中有些也是价格惊人的,像民间就有“一両田黄十两金”一说。其实玉和石之间本无严格的界线,玉也可以被说成是好的石头;一些石头也可称之为玉,如汉白玉等。

  如今,穿越了数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已走进了改革开放的年代,而我国的玉文化也仍在继续发展;人们因而对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玉资源的地下储量却是有限的,所以今天的玉石产量已大不如古代了。例如和田玉的年产量在清乾隆年间为八千担,可是现今却仅为一千五百公斤,约合三十担。产量的低下又导致了玉的价格猛涨。还以和田玉为例,仅这十年,其价格竟涨了近千倍。

  时下,为了保护玉资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禁止非法采挖、严禁破坏玉资源的许多法律法规,并且在玉的加工中倡导“美玉不琢”,尽量保持其原始形态与天然美的做法,以减少玉料的耗费。虽然如此,但地下的玉却总有采尽的一天,到那时,玉价的上涨恐怕就没个边了。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季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