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第四中学的历史: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0:28:06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

本册书的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  圆柱和圆锥  比例  确定位置  正比例与反比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统计 和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含有百分数的试题,初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的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比例的在关知识,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特征解比例。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6.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 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2.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积极情感。

4.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材教法与学法

教学的新知识仍然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础上编排的,利用百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广泛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初步认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组成比、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编排的,有助于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认识比例尺以及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数量关系,感受常量与变量,初步体会函数关系。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里,体验转化思想,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它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复杂问题变得比较简单。“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圆柱和圆锥都是平面与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在圆的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探索并应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发展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在方格纸上按规定的比画出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充实了图形变换的知识和能力。确定位置也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基础上理解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含义,还要利用量角、画角的技能和比例尺的知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发展方向感。“统计与概念”领域教学扇形统计图,是在认识圆以及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要求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统计图中各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利用已知的总数以及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各部分有多少,但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结合新知识的教学,编排三次实践活动。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一次是比较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边长的比与面积的比,发现面积的变化规律;还有一次是多种方法测量间隔较远的两地的距离。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新知识关系紧密,让学生在操作、探索、合作中扩展知识、增长才干。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中(\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生。

二、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可否认还缺乏方,案,范'文库欢 迎.您4采6集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材情况

教材总复习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习。根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习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习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习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

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习,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

四、总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引导学生力求达到:

1、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合理、灵活,具有一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学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图形实际问题。4、掌握所学统计初步知识,能正确方'案,范'文'库欢,迎您1采 集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方'案,范'文'库欢,迎您1采 集理解统计表(图)并能根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方'案,范'文'库欢,迎您1采 集地解答有关平均数问题。

5、牢固掌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正确方'案,范'文'库欢,迎您1采 集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实际问题,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

6、结合总复习,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44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知识点。

2、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综合计算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6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 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 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 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掌握计算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方'案,范'文'库欢,迎您1采 集计算。

4、 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3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5、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6、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 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时安排:

圆柱和圆锥                                7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                           11课时

总复习

数与代数                                 14课时

空间与图形                                9课时

统计与概率                                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时

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设想:

一、倡导愉快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愉快教育,就是兴趣教育。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课堂上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合理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技能,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采用一些数学游戏、竞赛,改变一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势,改进课堂教学,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兴趣。

    二、注重课堂管理,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老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强,主导作用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教与学配合就会默契,教学效果就好。为了活跃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开展个小型比赛,进行评比和表扬,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等等。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我认为练习题的设计要非常讲究,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另外,我认为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密度、有梯度,题型多样,既有基本练习,又要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题目,特别要注意变换习题的形式,进行对比练习以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突破教学难点。这样去设计课堂练习,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既可以照顾优生,又照顾了差生,使他们都能感觉到“吃饱了”

四、优先学困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课堂上优先提问学困生。这样做,给予了差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给学困生一个锻炼的机会,促使他们专心听课。2、优先批改作业。不管怎么忙?时间怎么紧?我都要按质按量批改好差生的作业,并及时纠正错误。3、优先辅导。学困生都比较自卑,一般不主动向老师问题目。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主动问他们:这节课听懂了没有?还有哪个地方不明白?或者用派对的方法,一个好生帮一个学困生。

一、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理数,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线段与角的画法,长方体的再认识.

具体要求及活动

第五章 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会用数轴的点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完善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经历确立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以及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

3.利用计算器对有理数的有关规律进行探究,并会使用计算器解决较为繁难的有理数计算问题。

4.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增强相互合作的意识,提高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1.理解方程和方程组的有关概念,能判别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

2.经历运用等式的性质和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在有理数的范围内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在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运用“化归”思想解二元一次方程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依次方程组,掌握“消元法”。

4.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初步了解字母“代”数的意义,经历将实际应用问题抽象为代数方程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认识方程模型,会用方程的思想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即列简单的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5.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能与解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类比,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6.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解一次不等式组。

7.通过实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并不对等式的模型有一个初步了解。

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1.理解线段、角的概念,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

2.掌握线段、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及线段、角、的和差、倍的画法。

3.理解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画法,会用尺规作已只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

4.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及相关的命题,并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5.直观与实验操作想结合,初步运用几何作图的基本语句说理表达。

6.通过线段与角的画法的对比学习,初步学习数学中的类比思想

第八章 长方体的再认识

1.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元素及特征,掌握长方体直观图的一般画法及其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长方体中棱、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观认识空间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认识线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并会用数学符号表示,知道一些简单的检验方法,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关心现实世界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中预(1)班总计38人,女生:15人,男生:23人。其中外省市借读8人,外区县借读4人,办居住证1人,留级学生一名且已办理随班就读。学生来源为附近生源,未进行择校考试。

通过上学期与学生的相处,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惰性很大,对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较欠缺。

二、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习惯,作业规范,通过努力,实现目标: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 期末统考时各项指标力争达到区平均水平。

 

三、具体实施计划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5.1有理数的意义1

5.2数轴1

5.3绝对值2

5.4有理数的加法1

第十周

“五一”节

第二周

5.4有理数的加法1

5.5有理数的减法1

5.6有理数的乘法2

5.7有理数的除法1

第十一周

6.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

6.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6.8二元一次方程1

 

第三周

5.7有理数的除法1

测验

5.8有理数的乘方2

5.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第十二周

6.9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3

6.10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

6.11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

 

第四周

5.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

5.10科学记数法1

复习与小结2

单元测验

第十三周

6.11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7.1线段的大小的比较1

7.2画线段的和、差、倍1

7.3 角的概念与表示1

第五周

6.1列方程2

6.2方程的解1

6.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2

第十四周

7.4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1

7.5画角的和、差、倍1

7.6余角、补角1

复习与小结1测验

8.1长方体的元素1

第六周

6.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1

 

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测验

第十五周

8.2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1

8.3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1

8.4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2

8.5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1

第七周

6.5不等式及其性质2

第六章复习

第十六周

8.5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1

复习与小结1测验

 

第八周

第五章、六章复习

第十七周

总复习

第九周

期中考试

第十八周

期末考试

 

四、认识与思考:

1)针对不及格学生存在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的缺点要加强思想教育及补课工作,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自己的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这样双管齐下,提高数学成绩。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课的习惯、做课堂练习的习惯、作业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现象如审题不清、书写马虎、解题跳步、不规范等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对现在的学习还是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受益非浅。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在考试中把会做的、该得的分全部拿到手,讲究学习的有效性方面下一翻功夫。

3)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及课本内容的教学。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与习题都是经过精心选编而成的典型题目,课堂教学中应该用好这些题目,充分挖掘这些例题、练习与习题的功能。本次期末考试的一些题目就是直接选自课本的练习或由课本习题稍作改编而成。继续抓牢基础,加强对试题的研究,在基础题、常见题目的教学中要注意通性通法,给学生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在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难度。这不是说让学生去做难题、偏题,而是教师精心选择以巩固基础为主,并能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题目,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进行练习,提高优良率。

5)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能力,下半学期重点要抓好学生的预习习惯,时间保证至少40分钟,预习本体现三大内容“概念整理、例题重做、小试牛刀”老师并批阅。

6)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真正由“学会”变为“会学”。惟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成绩,使学生受益终身。

五、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1.自1995年毕业至今一直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教过四届初中毕业生,每一届学生毕业考和升学考的成绩总体都不错。当然为了适应新形势时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会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沟通关系方面我有足够的自信心。

2 除了规定的课堂教学时数外,我会在年级组的统筹安排下,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外时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

3 “新基础”教育教学理论,“二期课改”精神,经常看一些数学教学方面的资料(如《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参考》等书籍),一些习题集,还通过网络、区教研活动主动收集一些市、区的教学信息、教学资源、学习同行的教学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等。我觉得自己的研究能力还比较薄弱,与教研组同事之间能经常地沟通、交流,但与外界的沟通能力自我感觉非常有限。

4 每学期开学我总是把图书馆里这一学期的教学资料全部借来(如:《数学同步训练与提高》、《一课一练》、《周周练》、《名校试题集》等等,以便自己在出试卷时有更多的选择,让学生能见到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的练习册是教科书相配套的,分A册与B册,每上一节新课,都有相应的习题作为学生的作业,现在B层与C层学生手中有一本《课课练》(使用一年),一般在周末时布置。教辅资料是经教研组论证,家长同意才买的。

5 单元练习卷一般情况下由任课教师精选题目自己命题,有时也会用一些比较适合的课外练习卷(有引进的也有购买的)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如期中、期末复习时用。

6 测验与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与辅导,基本上是年级统一安排的,在与年级工作取得协调的前提下,本学科的培优补差是有点有面,从点到面,全面铺开,与学校和年级的工作节奏是一致的。

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目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教学的实践令我深深地感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深化学科的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益大有裨益。

1、利用课件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是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抓住学生对电脑、网络等新鲜事物甚感兴趣的心理,因势利导,课前精心设计制作课件,创设情境,化动为静,化虚为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数学学习上来。

2、利用课件,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

4、利用计算机工具,自主创作,培养学生实践与创造能力 。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为我们培养创造型人才开辟了新的天地。

六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1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46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计算能力比较薄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依赖性强,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不爱动脑,有些学生随着小数相关知识的学习,反映出计算时丢三拉四,正确率不高。学生的观察力、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新的学期已经来临,为全面落实本学期数学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特制定本计划。
一、教学条件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属于中等,优等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错误大多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确实不够扎实,理解水平低,思维不够活跃。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遵守校纪班规。差生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作业敷衍了事;
2、有一些受思维的局限,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3、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惰性思想严重;
4、家庭因素:家长没有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为切实落实新课改,适应21世纪的需要,以新课标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改尽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并顺利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培养新一代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根据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三班共有学生69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32人。大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但是以前的知识也有遗忘,对于本学期的学习也有影响;少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还有一部分转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平。另外大多来自职工家庭,并多为独生子女。客观地说,这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这也使部分学生养成了吃苦性差,要求约束自己的能力较差。另有部分学生其家长为下岗职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因此,这些学生大多不能自觉遵守纪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所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仍是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赵帆、王凯、赵聪颖等生活习惯较差。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应在看到问题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联系、与孩子谈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回顾与整理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整理。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2、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

4、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

5、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6、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进度:

 

五、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实施的措施:

1、认真候领会新课改精神,努力钻研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积极研究学情,实施培优补缺工作,做到眼中有数;

3、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积极推行教改;

4、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换。

6、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7、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8、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9、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

10、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11、新知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学生充足探索和思考空间,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12、使用教材不依赖教材,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丰富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直观感知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师生共同收集社会生活中明显通用的实例,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

13、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二)应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二班共有学生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这些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2—13岁,他们天真活泼,精力充沛,遵守纪律,集体荣誉感强。多数学生对数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其中表现较好的有:李泊宣,吴成昊翠、高等,这些同学掌握知识灵活,接受能力强,课堂发言积极,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秀。另有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够较好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但他们不爱发言,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成绩良好。如:孙祥瑞、孙魏等。还有一部分同学基础知识较差,平时又不与其他同学交流,课堂上不善于发言,不能积极思考问题,学习不够主动,学习成绩较差。如:付瑞奇、宋森付瑞奇、宋森等。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和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学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方法与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

1.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1)把比例尺移到比例的概念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又便于学生运用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2)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相比。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的理解更好的判断实际问题中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那些量成反比例关系,即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或积一定来定义。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有鲜明的印象。(3)在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不同知识解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操作,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个形体时,都引导学生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使学生看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不仅对所学的形体特征加深了认识,对周围一些表面具有各种曲面的形体也提高了认识,此外,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也应适当加强实际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3.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每个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逐步培养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和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少安排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表要求太高。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得数学知识系统化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将要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这就要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         容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      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习、美丽的校园   

                  4      圆柱   

                  5      圆锥   

                  6      球、整理和复习   

                  7      统计表   

                  8      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 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     应用题   

                  12     量的计量   

                  13--14 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 期末综合总复习、考试

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1.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应经常研讨数学教学中的教材,开展互相听课的制度,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准备根据教材中的所需的教具与学具,为了学生能比较直观的观察,这样极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有利于教学。想方设法制作教具,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多制一些口算卡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可以反复的使用。

3.狠抓“差生”的转化,对于差生的学习不能放松,首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缺补差,使他们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水平。也可以让好带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七、个人成长发展计划:

1、 专业水平的提高。(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充实自我。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要求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金秋时节,承载着新的希望与梦想。此时,新学年开学的钟声敲响了。新学年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新的奋斗目标的呈现;意味着我接任一个新教学班级的开始。

  今年,我再一次接任了学堂完小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今年接任的这个毕业班(即六三班)全班共有29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3人,相比之下男、女生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总的来说总人数也不是很多,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各方面的素质都相对较差。所以今年的工作压力与工作负担都要比去年重。最为头痛的是有2个同学来自人人皆知的落后山村“转马路”。这2名同学均为男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家庭也比较困难,常常出现一整个星期都不到校学习的表现;这2名同学在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分别为15分、22分。可以说他们的学习基础已经落到了水底了。再加之他们经常缺课,一学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半都不到哦,如果是要能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话,可能才是一个未知数。此外,本班还有2名男生的学习基础相当的差,一位名叫周中良,另一位名叫刘应超(现改名为刘清),他们2人在五年级期末考的数学成绩分别是11分及13分。这2名同学都来自学堂一社,虽然他们不会出现缺课的现象,但由于是通校生回家吃饭,有时帮家里做些家务活,所以上课迟到在所难免,因此,这个班中的这4位同学要在最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恐怕只是一句空话了。其余的25人的学习基础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这个班中的尖子生少,全班29人中,在五年级期末考数学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只有4人。从全班的总体上看,这个班明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尖的图像。

  由于这个学期一开学就出现了学生大面积、大范围的生病发烧。缺课的同学较多,所以一开学就耽误了3周左右的学习新课的时间。因此,从第4周左右才能正式进入学习新课的正轨。针对以上种种班情,为了使六(三)班的学习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为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行之有效的进行,我预计教学计划大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习新课阶段。在第4至15周内完成。

  第二,复习考试阶段,在第16至20周内完成。

  以上是新学期为了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而拟定的大体计划,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可能会有变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出调整教学进度。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