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怎样看gif图片:“余秋雨们”的半休克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23:12
“余秋雨们”的半休克疗法                                                              刘仰 (2011-02-19 )       我是不是有点红眼病,见别人发财就不舒服?今天看到一条报道,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终于要发行挂牌中小板了。本来这只是一个普通消息,但是,西历2009年时,人们就证实,余秋雨大师是徐家汇商城的第十大股东,一旦下周完成上市,余秋雨就成为身价过亿的富豪了。我很眼红吗?我很仇富吗?我很文人相轻吗?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不断这样问自己。其实,多拷问自己也没意思,我也不知道别人看了这篇文章会怎么想,我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动机也没意义。

    我认为,一个作家通过写作能赚大钱,是值得我羡慕和学习的,我也想那样赚钱,没必要嫉妒别人。即便一个作家不是靠写作赚钱,例如靠演讲、书法、办学,甚至其他与文化无关的商业投资,只要合理合法,都没必要指责。多劳多得这项基本原则,对于社会形成奖勤罚懒的风气是有好处的。之所以要说余秋雨大师的过亿身家,是因为他的这笔巨额财富来得有点让人看不懂。

    媒体介绍,西历2001年,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徐家汇商城”)还叫“上海六百(第六百货,本人注)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六百”)。在那之前,“六百”将企业的一部分股份分给了本企业的职工。但在西历2001年发生了一个变化,六百决定解散职工持股权,并将职工持有的24.5%的股权转让出去。据报道,余秋雨就是在那个时候以241万元买下了82.5万股,每股2.92元。此后8年间,经过股改和历次增股,余秋雨的持股数量增加到现在的518.6万股。据估算,徐家汇商城上市后的股价可能在30元以上,因此,余秋雨仅在徐家汇商城的资产就达到1.7亿元左右。10年时间,从240万到1.7亿,增长70倍,确实很可观。

    其实,如果是一个正常的投资行为,我倒觉得余秋雨的投资挺成功,应该值得羡慕和学习。然而,要说它是“正常”,多少有点难。问题一:“六百”当年为何解散员工持股权?失去持股权的企业员工是如何处理的?问题二:余秋雨为何能接手企业职工股?他既不是该企业的员工,也不是该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如果从公平、透明的角度说,那时候全上海能够拿出240万元的人肯定很多,全中国更多。为何偏偏余秋雨有了这个“优先持股权”?问题三:徐家汇商城的前身“六百”是国营企业,在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它由公变私的股价是否合理?是否只是按资产的当时价格“不亏不赚”地卖掉?还是“贱卖”?还是有合理溢价预期的?第六百货我还比较熟悉,地处徐家汇黄金地段,以前经常去那里购物。如果是一个私人老板把他的商城、企业卖掉,不管他卖多少钱,我都没兴趣过问。但是,这是一家国有企业,股份制差不多等于把国有资产私有化了。这样一个过程中,那些令人看不明白的暗箱操作,就值得我们追问。

    把国有资产变为私有,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主流经济界一个强大的潮流,一批海龟精英把国有资产私有化当成经济发展、经济活力、自由经济、市场经济的必然。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曾经宣称:为了达到私有化、市场化的目的,有点腐败也没什么,腐败是推动私有化的动力。但事实上,这个过程在中国多少还有点羞羞答答,尤其是与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私有化相比,中国的这个私有化过程的确不如俄罗斯来得猛烈、来得彻底。苏联解体后,美国专家、智囊为俄罗斯设计了一套改革方案,总名曰:休克疗法。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国有企业分掉,分给每个人。从道理上说似乎也说得过去,原来是全民所有制,现在分给大家,就变成相对平均化的私有制了。然而,这个分家产的行动下一步是,当大笔资金进入,三下五除二地把每个人手上分到的股份一收购,原先的国有资产就落到资本家手里了。至于收购价格,总有很多办法,也没有公正的交易,等你活不下去的时候,等某些人把企业的效益故意搞的很差或亏本的时候,收购价格也就很低了。

    休克疗法给俄罗斯带来剧烈的阵痛,诞生了一批内外勾结的寡头,给俄罗斯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与俄罗斯不同的是,没有让美国人直接来搞休克疗法。但是,中国的爱美精们却用了稍微不同的办法,试图达到与俄罗斯同样的结果。我生造一个词,叫做“半休克疗法”。如果说休克疗法是公开的抢劫国有资产,半休克疗法就是悄悄地转移。当转移渐渐完成之后,人们发现中国的贫富差距加大了。再回过头一看,像余秋雨这样现在的大股东,他的资产原先就是国有的、企业职工的,这不正是加大贫富差距的原因吗?为何“六百”当初要解散职工持股权?如果那些股权还在员工手中,余秋雨名下的1.7亿资产,不就分摊到很多职工头上吗?贫富差距不就缩小了吗?原先“六百”的职工,就算穷得凑不齐240万现金,他们在“六百”多年的劳动又算什么呢?难道就因为某一个特殊的人,拿得出一笔钱,就可以让钱主代替民主?

    其实,写这篇文章拿余秋雨说事,并不是想同余秋雨过不去,而是想说,在爱美精把持的主流经济学界竭力鼓动私有化的这些年里,诞生了很多个余秋雨。相比来说,余秋雨大师并不算致富最快、最猛的。本人去年在博客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国企改制的一个经典案例》,内容是说原先国营的江苏牧羊集团在西历2001年改制后,国有股比例只剩不到5%,其余大部分被5位管理层的大股东占据。某股东出资50万,4、5年之后暴涨300倍,资产达1.5亿。这个案例比余秋雨更经典。去年本人之所以写那篇文章,是因为该股东的资产据说“被迫”低价转让后,南方系的媒体纷纷为这个“民营企业家”叫屈,本人则质疑他财产所得的正当性。此外,前几年还有一事,某大型国企低价转让了某国营保险公司的股份,被几个神秘的自然人购入,其中一个24岁的女青年,顿时成为该保险公司的大股东,资产数百亿,而她的父亲不过是个司机。

    在爱美精大力推动的私有化、股份化、国企改制过程中,类似“半休克疗法”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实际上是很严重的。当年郎咸平先生就是为此而与顾雏军分庭抗礼,事实证明,郎咸平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是正确的。然而,国内某些力主市场化的爱美精却在说,为了实现私有化,腐败也是“次优选择”。这样一种强大的主流,还能挡住腐败吗?因此,我认为,余秋雨在徐家汇商城所获得的巨大资产,应该受到严肃的质疑。这并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爱美精们在中国社会推动私有化、“化公为私”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腐败问题。余秋雨如果行得端、坐得正,我想他应该能解释清楚,不会像当初捐款事件那样,再次闹得满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