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专卖店展示设计:心理决定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9:10
     

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些人心里笼罩着沉重的阴影,或抑郁孤独,或嫉妒猜疑,或喜怒无常,或无端恐惧,或顾虑重重……我们将其称为心理阴影,或叫心理失衡,它对人们的生活是有害的。

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主要由人的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决定。人的认知能力是心理平衡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而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又影响着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着人的心理平衡状态。

人的认知能力通常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基本因素,它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生理学研究表明:从30岁左右开始,人体脑细胞数量开始减少,60岁以后更加明显。脑细胞的减少带来一系列的衰老症状,从而也导致了认知能力的衰退。

目前发现的心理失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灰色心理:“灰色心理”一词源于美国。美国社会医学专家经过调查发现,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闷不乐、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灰色心理”。中年人为什么会患灰色心理疾病呢?因为中年人在生理上已由旺盛期进入缓慢衰退期,并开始感受到现代生活、工作的快节奏,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心理开始出现偏差。

2. 抑郁症:有资料表明,抑郁症是造成全球精神疾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的速度增长,全球现有1%的人遭受此病折磨。在我国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固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抑郁症患者日益增多。

3. 情绪饥饿:情绪饥饿与否和人的生活状况有很大关系。清贫者由于整日为油盐操劳,思想有所寄托,不致缺少情绪体验。所以,情绪饥饿常产生在生活富足、闲散舒适、无所追求的人群之中,他们长期无所事事,精神毫无寄托,缺乏亲情安慰,常处于情绪起伏的不健康状态,久之则心情抑郁,疾病缠身。

4. 信息膨胀:社会发展至今已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社会,信息量的增加,使人精神负担加重,心理障碍加大。对现代信息的接受,超过了心理的承受能力,就容易造成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发生现代信息膨胀综合征。

造成人们心理失衡有许多原因,社会变迁过快、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观念的更新等,都会使人们走进失落的世界。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心理失衡使思维正常运作,走出心灵的误区。

1. 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人的生命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是人类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

2. 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从而改善人的情绪和抑郁心理。同时还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3. 保持心情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提高应变能力,将众多信息予以分类归纳、综合判断、分析研究,使其条理化。这样就可避免信息饱胀感和互相干扰感。

4. 适当变换环境。人在一个过于安逸的环境里反而容易诱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亦可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5. 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得失成败。这样可减少心理失衡。

6. 善良。一个善良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天使,而天使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一个深受别人爱戴的人,每天都能生活在欢乐和幸福之中,即便有不好的心情,也会在别人的关怀中变得开心起来。因此要想把自己的心理保持在一种健康状态,首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7. 宽容。宽容不仅仅表现的是自己的胸襟和气度,更是一种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不犯点错误,如果你都斤斤计较,那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在宽容别人的时候,也要学会宽容自己,毕竟自己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凡人。

8. 乐观。拥有乐观精神的人永远都是年轻的,不管他的实际年龄有多大,总是给人一种青春的气息,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在眉宇间透露着一股永恒的气质——永不言败。

9. 淡泊。每个人都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也终归是要赤裸裸的离开这个世界,不管你想带走什么,都是一种徒然。追逐名利,只会让你的心灵陷入一种困顿,而这种困顿也最终将让你的生活充满悲伤。因此我们要追求一种自然而常态的生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对心理平衡也有专门的研究,当然,那时候不叫心理平衡,而叫“养心术”。

养心之法历来颇多,德、仁、易性、哲理,皆能养心。

1. 德,核心是做善事,故有积善成德之说。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这是以德养心。

2. 仁,乃孔子的思想核心。具体可以概括为有谦逊、尊敬之义的“恭”;有宽容、宽大之义的“信”;有勤勉之义的“敏”;有仁爱、宽宏之义的“恕”;善待父母的“孝”;有忠诚、竭力之义的“忠”等。若要仁,心境必须豁达和宽松。这是以仁养心。

3. 易性,即通过学习、娱乐、交谈等方法来排除内心的悲愤、忧愁等不良情绪。古人所说的“取乐琴书,颐养神性”、“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音乐、绘画、对弈、垂钓等,都可以起到培育情趣,陶冶情性的防病治病作用。这叫做易性养心。

4. 哲理,即以哲养生,此可谓高层次的养心之法。其重在掌握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它与德、仁相辅相成,异曲同工,是道德品质、气质修养、文化水平、经验阅历的集中体现。用哲养心已不仅仅是做事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养生防病的前提。

除了上述这4种“古典”养心法外,还有比较通俗的“七少”养心法,即:少怒、少欲、少色、少食、少言、少卧、少坐;“八法”保平衡, 即:不对自己过分苛求,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之内;不对别人期望过高,不能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发怒时尽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打球和唱歌;能伸能屈,
当原则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无需过分计较小处;向别人倾诉烦恼,把抑郁埋于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忘却烦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事,这样可以减轻精神负担;不要处处与人赛争,以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另外,“自嘲”也是保持心理平衡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