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vas3是什么意思:调控楼市让更多人不能买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30:52

假如有一天我有幸被北京的某家媒体录用,于是决定卖掉上海的房子举家北迁,投身火热的首都新闻事业的话,我将被告知:我没有资格在北京买房,除非我一家人租房住满了5年。

与各地陆续推出的住房限购令相比,2月16日出台的北京市落实“国八条”楼市调控细则在其他地方大同小异,最为引人注目的区别就在于北京市明确提出,非本市户籍家庭(不管现在有没有房)在北京购房,须提供连续5年以上缴纳社会保险及个人所得税的证明。这看起来延续了去年底饱受诟病的治堵方案的思路,换句话说: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首都北京不欢迎外地人前来工作和生活。

在大约两年前新一轮的楼市调控呼之欲出的时候,我曾经撰文指出,从当时强调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导向来看,不管它对楼市的实际效果如何,低收入市民是否满意和感恩戴德,在客观上它将进一步提高户籍的含金量,从而加深城乡间的鸿沟,使舆论多年来一直不懈呼吁的消除城乡二元壁垒、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变得更加不可能。当时我始料不及的是,两年后,就连完全商品化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充当将人们从城市赶回乡下的工具。而这一切,都是在楼市调控的旗号下展开的。

无论北京市还是其他地方的相关决策者,其实都是出于无奈——房价实在太高了,眼下的头等大事是遏止它进一步上涨,否则难免要出乱子。但我觉得,到了目前这种病急乱投医、方寸大乱的时刻,我们似乎有必要问这样一个问题:房产调控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想稍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给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当然是为了让老百姓住得更好。我从来就不否认,当前老百姓不能住好的主要矛盾的确是房价太高,因此,必须对楼市进行调控。也就是说,打压房价是手段,让老百姓安居是目的。然而,现在看来,许多地方的决策者已经迷失在楼市调控的过程中,把遏止房价当成了压倒一切的目的。为此,只要采取的措施有助于遏止楼价,哪怕直接损害老百姓的居住权益,他们也在所不惜。

依据这种逻辑,要我说的话,能够让房价跌下来的“公平”的政策其实还有很多。比方说,从现在起规定一户北京家庭只准拥有一套住房,第二套及以上的在规定期限内如不出售的话就予以充公,比方说充作保障房之用。这样一来,准保市面上的房产抛盘向潮水一样放出来,何愁房价不跌?

不要以为我在说笑,这就是河南省林州市在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时遵循的指导思想。本来,节能减排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更有质量。不过,当完成节能减排的指标变成了头等大事以后,林州市的老百姓就不得不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天瑟瑟发抖了。当然,林州的情况还有更复杂的地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那里还有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我在这里就不深入探究了。照我看,林州的政府还是太仁慈了,它应该规定当地老百姓一律不准吃喝拉撒、工作学习……总之,没有了人的一切活动,节能减排指标就易如反掌了。

这种将实现一个目的的手段当成目的本身,进而反过来损害最初所要实现的目的的吊诡过程,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叫做“异化”。在今天的中国,类似的异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其中最为老百姓所痛恨的是所谓“GDP崇拜”——发展经济原本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现在的真实情况是:为了GDP可以逼死活生生的人!

同样真实而残酷的现实是:调控楼市本来是为了使更多人买得起房,而如今北京(和其他城市)的做法实际上是让更多人不能买房!

我不至于认为林州市或北京市的相关决策者会不懂我上面讲的那些浅显道理,我也很理解他们自己时刻面对的“异化”了的政绩考核体系。他们就像那些被应试教育折磨得快发疯的可怜孩子们,当他们的上级拿着铁板一块的减排指标或房价指数来决定他们的乌纱帽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制定出在大冬天里断供的供暖政策和让人们不能买房的房产政策,就像那些目的是要造就栋梁之材实际上却把祖国的未来培养成废物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