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4为什么会没有声音:赵本山不是“不高雅”而是“不成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22:20

赵本山不是“不高雅”而是“不成熟”

刁博2011年02月18日10:33           
在今年央视兔年元宵晚会上,对“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观众评选”的获奖者进行了颁奖。赵本山凭借小品《同桌的你》依旧蝉联了“小品王”的称号。

  虽蝉联“小品王”称号,但对他的质疑却依然像往常一样。他今年的小品也没少受别人的抨击。最讨众人喜的是他,最讨众人烦的也是他。这就是赵本山的小品与其他小品的明显不同。褒奖和批判同时加在一个人的身上,并非是有意给冠军挑刺的原因,也无需担心投票数据有猫腻。而是因为他的小品就像是一张试纸,将持有不同审美标准的观众一下就分开了。

  将赵本山有争议的小品和其他小品演员的作品放在一起即可看出不同。相比于其他人的作品,赵本山的小品在剧情设计上更容易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好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要立足于现实,深刻反映某种社会现象。赵本山近两年的作品中虽出现了捐助、孤儿等一些社会问题,但从剧情的发展、核心以及亮点上看,并没有将社会问题反映出来。给人一种装腔作势的做作感。

  托尔斯泰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没学过小提琴的人,拉出的琴声让谁听了都会觉得难听,但鉴别文学作品的好坏永远都不会这么简单。小品能够让观众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它里面的笑点能够让人“笑”,但“笑”绝不是辨别小品好坏的标准,更何况“笑”也并非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褒义词。讥笑、苦笑也是笑,这样的笑不是人们所希望的。赵本山让人烦的原因就是他将“笑”当成了小品成功的唯一标志。在这样的标准下,他的一些小品错误地将对不识字者、上当者等弱势的嘲笑做成了笑点。再加上一些小丑般的搞怪表情、滑稽动作当笑料,看似笑点多多的小品,实在是让人的表情有些僵硬。

  从托尔斯泰的角度看,赵本山的小品就像是没练过小提琴的人拉出的琴声。这种琴声不是每个人都能辨出好坏。所以,和赵本山一样将“笑”当成小品成功的唯一标志的人士,会投赵本山一票。觉得赵本山“不高雅”的人,会一年又一年地对赵本山口诛笔伐。其实,与其说“不高雅”,倒不如说“不成熟”。虽说赵本山上了近二十年的春晚,但一成不变的搞笑风格让他只是在初学者的位子上原地踏步,离艺术、文学差距甚远。

  不管是对谁而言,对赵本山话题的讨论永远都是有利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赵本山虽有着几十年的表演经验,也要积极思考各方人士对自己的评价。兼听才可见得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希望赵本山及其弟子们以后能够为大家创作出精彩的、深入艺术、文学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