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台服卡吗:夕阳之颠 佛国缅甸的无限风光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55:18

                                            

                                  夕阳之颠 佛国缅甸的无限风光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 缅甸清晨的太阳从佛塔间升起,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金子般的光芒。虔诚的缅甸人开始了他们忙碌的一天。让我们跟随新浪博主阿兹猫一起踏上这片东南亚神秘国度,一同欣赏其中的无限风光!  仰光大金塔的绝美落日  夕阳中,大金塔在天际中凿出优美的轮

    缅甸清晨的太阳从佛塔间升起,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金子般的光芒。虔诚的缅甸人开始了他们忙碌的一天。让我们跟随新浪博主阿兹猫一起踏上这片东南亚神秘国度,一同欣赏其中的无限风光!

  仰光大金塔的绝美落日

  夕阳中,大金塔在天际中凿出优美的轮廓,身后一轮火红的圆日,就这样静静地沉下去,面前的皇家湖,金黄色的云彩已将宽阔的湖面映照成金色,不久,“落日熔金”又转成了鲜红的彩霞,刹那天地间已被彩霞的红色笼罩,偶有鸟儿从无声无漾的湖面上飞过,时光在这里停下匆忙的脚步,让人心灵变得愈加平静,如这湖水般,纵使漾开细细的涟漪,久久飘荡…

 大金塔落日

  在缅甸的旅行中,猫猫拍摄过三次落日,分别在仰光大金塔,蒲甘塔林和曼德勒山,每个地方给人的感觉都不同,但都是同样的震撼,第一天到达大金塔的时候因为拍摄出家仪式,没有来得及赶往最佳落日拍摄地-皇家湖公园(Kandawgyi Lake),于是在第二天晚上提前到了那里,终于等到了绝美的大金塔落日场面。

 清洁仪式

  每天下午五点半左右,大金塔都要开始举行清洁仪式,妇女们拿着笤帚排成一行,向前推进,开始有节奏地清扫起地面,此刻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把这更像是宗教仪式的场面拍下来,难怪大金塔成为摄影师的最爱之地,很适合拍摄人文风光。

 皇家湖公园

  而皇家湖公园,几乎是所有的外国游客必到之地,这里不仅是欣赏大金塔落日的最佳地点,湖岸边那只妙声鸟造型的金碧辉煌的船舫——卡拉威宮民族宫更是一家带缅甸歌舞演出的传统餐厅。计算好了日落时间,第二天从勃固返回仰光后,我们便来到了这里。

  从镜头中看到湖里大金塔的倒影,湖中小岛上那高高的椰树,还有天空中一群一群的乌鸦飞过,如此安详宁静的地方,很难想象半个月前泼水节(即缅历新年)之际发生的炸弹爆炸事件就在这里。缅甸日落在摄影爱好者中口碑颇佳,这是一个金色的国度,除了它有着数不尽的金碧辉煌的佛塔,和在那片广袤的山间河谷中蕴藏的无数宝物,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缅甸绝美的日落。当燃烧了一整天热情的太阳,缓缓的坠入地平线,猫猫从未见到过颜色那么鲜红的夕阳,整个世界仿佛掉到了一瓶红色墨水当中一般,浓得化不开来,那一刻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夕阳如血”了。

  因此把缅甸称为“夕阳之颠”的国度很是恰当,缅人喜欢佩戴沉甸甸的黄金饰品,连传统的刺绣也是用金线一针一线描绘出来的,但是猫猫觉得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太阳般的光芒,这光芒有着日落之前已经达到的极致的美丽。

  拍摄完落日,在妙声鸟的船上欣赏了当地的歌舞演出,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圆月高悬了,似乎有些意犹未尽,大家决定散散步再回酒店,细心的导游陈小姐特地为我们找了一个可以看大金塔夜景的地方,在一家酒店的楼顶。夜幕下的城市比起白日里来要沉寂许多,缅甸是一个电力乏溃的国家,在夜晚除了像瑞光大金塔那样享有崇高地位的建筑,有被安装上彩灯继续发光的权利外,在缅甸你是绝对见不到华灯初上的景象的,即便是在仰光这样的大城市,居民区的用电都是限时供应的。大部分的缅甸人依旧习惯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日落便意味着一天的终局,难怪有人把缅甸戏称为“免电”,对于当地人日落之后,注定是一个长长的暗夜。

大金塔下的缅人出家仪式

  仰光大金塔,这座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宝塔,是缅人内心晶莹透亮的象征,此刻,一队盛装的队伍正在顺时针绕着溢彩流金、熠熠生辉的金塔行进着,队伍中的顶盖金伞下,三个七八岁到十来岁左右的男孩子格外引人瞩目, 原来这里正在举行缅甸人的剃度出家仪式, 对男孩子来说,从此便可以“成人”了,受到社会的尊重,是一件荣耀的事。

 大金塔

  作为“佛塔之国”第一大城市的仰光,无数佛塔中最著名的是大金塔(SHWEDAGONPAYA),位于市北圣山,居全城最高点。缅甸人将它称作“瑞大光塔”,“瑞”即“金”之意,“大光”是缅甸的古称。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后,为报答缅甸人曾赠蜜糕为食而回赠了八根头发,佛发被迎回缅甸,忽显神力自空中降下金砖,于是众人拾起金砖砌塔,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作为缅甸最神圣的佛塔,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遗物: Kakusandha佛的杖,正等觉金寂佛(Konagamana)的净水器,迦叶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

  下了飞机在酒店休息了一下,将近四十度的高温,让我们只能选择在下午五点以后出门,来到大金塔的门口,主塔四周环墙,开南北东西四处入口,我们从南门进入,入口处的房间主要是用来存放鞋子,这是在缅甸旅行特别的地方,上塔脱鞋、进庙脱鞋、进家脱鞋…,反正穿双拖鞋在这里行走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赤脚走进专为游客准备的电梯,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光脚爬上70余级大理石阶梯,抵达大塔的台基平面,猫猫的小脚丫一接触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立刻跳了起来,地面滚烫,估计有五十多度吧,于是只好跳着找阴凉地儿了。

  不过看到当地人神态自若地行走在塔间,很显然,赤脚对于缅人已经很习惯了,缅甸人绝大部分是佛教徒,家家都有神龛,进屋前脱鞋,是一种特殊的佛教思想,也是公认的习惯,除保持室内卫生之外,也是对佛祖的虔诚崇敬,在缅甸,穿皮鞋和其他运动鞋类的人极少。就是到缅甸访问的外国元首,上大金塔也一律要脱鞋 (据说唯一例外的一次还是邓颖超来访,考虑其上了年纪而且威望高)。

  大金塔一片金光灿灿,晃得人有点睁不开眼,大金塔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巨钟,用砖砌成,高百米的大塔塔基为十字折角形,饰以无数水平线脚,总周长达435米,塔内供奉着一尊玉石雕刻的坐卧佛像和罗刹像,刻工细腻,端庄秀美,外设4门,每座门前各有一对石狮,四周环围着64座姿态各异的小塔,全塔上下通体贴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据说共用黄金7吨多!在塔顶的金伞上,还挂有1065个金铃、420个银铃,上端以纯金箔贴面,顶端镶有5448颗钻石和2000颗宝石,总算明白什么叫“宝塔”了。

  大金塔塔下的四角都有缅式狮身人面像,像前当地人正在往汉白玉佛像上洒水沐浴,猫猫也过去舀水洒在上面,以示敬意。在大金塔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口古钟,一口重约 40 吨,一口重约16 吨。古钟色彩斑斓,是 1741 年和 1778 年由两个在位缅王捐建的。缅甸人视西北角的古钟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认为连击三下,就会心想事成,如愿以偿。 

  人们围绕着佛塔做着各种佛教活动, 一队打着佛教旗帜身盛装的队伍开始鱼贯而入,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姑娘走在队伍的前面,围着大金塔顺时针行进,原来这是在举行剃度出家的仪式。缅甸的剃度一般有3种形式:单独一家一户做剃度;几家几户联合起来给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门、街道、学校或集市为单位给孩子做剃度。举行剃度仪式的前一天下午,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行仪式。

  缅甸人80%信仰佛教,缅甸男人一生中有两件大事: 第一是出家,第二是结婚。俗话说“缅甸三样宝,和尚是第一”, 在虔诚礼佛的缅甸社会,和尚当仁不让地属于“一等公民”。男孩子长大成人要出三次家,一般在5岁到15岁首次出家,没出家礼佛会被人瞧不起,缅甸全国有寺庙5万多座,僧侣总能保持在40万人以上。这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因为缅甸人一生中都有出家的经历,比如16岁以前进入寺庙见习,20岁左右再度出家。出家一次,可以是几天、几个月、几年,也可能是终生。出家当和尚是缅甸人的宗教义务,是答谢父母为自己所做牺牲的方式,也可能是遭遇烦恼或做出重大决定前的一种修身养性。 

 出家前的男孩子被装扮成小王子

  送孩子出家在缅甸像节日一样隆重,事关信仰,仪式搞得非常隆重,要遍请亲朋好友,摆上数天的宴席。如果是一般的家庭,往往是一个村子有适龄孩子的人家,共同筹资举行盛大的仪式,吹吹打打送孩子出家,参加仪式的人穿的如同唱戏一般,还有一些轿啊、扇啊、伞啊一类的道具,十分热闹。他们往往会到离家较近较有名气的一家寺庙进行礼佛活动,如果家境较好,就带着孩子到仰光大金塔进行礼佛,当然是最大的功德。

  正式举行剃度的当天上午,要在鼓乐的伴奏下乘专车到大金塔转一圈,再进寺庙给孩子剃发,穿袈裟,听戒规,然后布施斋饭。人们给将要剃度的孩子戴上王冠,穿上王服,肩披彩色绶带,骑上高头大马。有人给牵马,有人撑金伞,队伍浩浩荡荡。接着依次是载有吉祥大鼓的车、骑在大象背上顶盖金伞的三藏经保护神、手持僧用八宝器的剃度小孩子的父母、手捧槟榔盒和花盒的姑娘、缀满准备布施给僧侣的各种日用品的如意树等。孩子身穿白衣、头戴佛冠、描眉涂眼,装扮成王子模样,据说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因为他在成佛之前是乔达摩王子。

  到达寺庙后,孩子们会接受高僧的剃度,父母站在两旁,用布接住削落下来的头发。无论老少,披上僧袍后都会接受人们的磕头祝贺。在缅甸,双亲给出家的儿子磕头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只不过这隆重的场面着实让猫猫吃惊,为了这个仪式,缅甸人家里肯定要攒不少钱,将来的婚礼又得花费不少。看来在缅甸当父母,压力也不轻啊。  

 家长们集合在一起

  第三天,家长们要集合在一起,请法师在临时搭起的彩棚里诵经。家长跪坐在地上,手里拿着小壶或水,一边听经一边把杯里或壶里的水一滴滴地倒于盘子里或地上,叫作“分福”,意思是给孩子做剃度所积的功德不可自己独享,要大家分享,晚上一般要请来剧团唱戏,通宵达旦。孩子剃度以后,一般在寺庙里当一周、两周、一个月或几个月小沙弥后可以还俗,有的则从此皈依佛门,成为佛家弟子。

  在缅甸人的心里,佛是主宰自己一生的神,自己的来世全靠今天的修行和对佛的贡献,所以,缅甸人可以委屈今天的自己,也要把来世供奉的体体面面。自己住的可以是茅草房,但省下的钱一定要为佛修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城镇的路可以破破烂烂,但佛塔一定要修得美丽壮观,于是在这个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赤着脚,在简单生活与来世的荣光中来回穿梭。

 

 瑞达良卧佛头枕多层宝盒,面目慈祥

  缅甸娇媚大卧佛

  面容祥和的大佛,双眼呈半睁的状态,头部则躺卧在宝盒之上,注视着盘跪在地的虔诚信徒,相传是仿照佛祖释迦牟尼半卧讲道的形态所建,不过细看下,卧佛都有一双迷人的眼睛,安详中甚至带着丝许媚态,却是别处看不到的。缅甸似乎盛产卧佛,而且一个比一个巨大,然而最有名的却不在仰光,而是在另一个古都-勃固。

  来缅甸之前,了解到距离仰光八十公里处有一古都-勃固(BAGO),公元1369年孟族(MON)第六代王頻耶宇迁都于此地,勃固王朝因而得名。1539年勃固王朝为东吁王朝所灭,再加上伊落瓦底江的改道,现在的勃固只是残喘于仰光阴影里的一个小镇,唯有那椰林里的十几座庙塔在展示着往日的繁华。

  这里是通往缅甸的圣迹—大金石的必经之处,那是一块金叶覆盖的巨型砾石,在Kyaikto山上一处断崖绝壁边沿上摇摇欲坠却始终滚不下去,据说有着神奇的法力,朝拜者如潮,但打听了一下,发现这是个考验佛教徒虔诚的地方,从勃固前往除了要开4个小时的车外,还要从Kinpun徒步11公里,游客可以先坐皮卡车后步行,但从下车处也需再步行45分钟才可以到这座宏伟的佛塔,如此辛苦到达跟前,竟然规定只有男人才被允许走过横跨深渊的小桥,来到巨石旁边,猫猫一听就放弃了。

 

 瑞达良卧佛

  于是我们的勃固行,就以瑞达良(Shwethalyaung Buddha)卧佛为主了。从仰光到勃固的公路是全缅甸唯一一条高速公路,路况还不错,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瑞达良卧佛寺前,卧佛在东南亚和南亚的佛教国家很常见,只是缅甸的卧佛一来数量多,二来体型庞大。由于要脱鞋,大家索性光着脚下了车,走在沙粒地上很扎脚,后来每天都要脱鞋,脚底板也就没那么敏感了。

  原本露天的卧佛,现在有了个栖身处,那是一个轻钢结构主体的天棚,四面通风,入口处是一七重飞檐玲珑塔,两边各有一巨狮石像守候,旁边的相思树总是撒了一地的花瓣。庙内的大卧佛塑于公元994年,期间原庙毁于数百年战乱,卧佛被遗弃淹没在荒芜丛林中数百年之久,1756年勃固受外族侵略,当地人无力抵抗,遂将卧佛深藏地下,直到1881年,英国人修建铁路时才再现于世人面前, 这是下缅甸重要佛教胜迹之一。

  卧佛巨大无比,足有55米长,高16米,光那描金镂银的脚掌就长7.7米,凡人立于侧感觉渺小如沧粟。卧佛由整块石雕成,洁白如玉,着金色袈裟,眉眼生动,微笑斜卧于宝榻,头部枕在层层宝盒之上, 佛容慈祥,壮观中只会令人心平气和,沒半点畏惧,可惜的是在维修中,除了头部均裹满了草垫。猫猫绕到臥佛背后,发现后面还有一列佛祖取得民心并战胜魔鬼的浮雕故事图,是勃固自古流传下來的佛祖典故,卧佛上面的天花板上写满了捐献者的名字与金额。有意思的是佛像背后,是一对对当地情侣很喜欢的约会处,当然,佛的背后,大家只能规规矩矩地谈心聊天了。 露天卧佛  勃固还有几处露天的卧佛,烈日下我们顶着将近四十度的高温,站在卧佛脚下,蓝天下卧佛高枕无忧,似乎比“睡”在寺院里的更加惬意。猫猫犹豫了一下,没有脱鞋上到平台上,估计那里的温度会把猫爪烤熟的,卧佛的眼睛很有意思,从头顶方向看,佛陀是微笑的,从中间看,面容是安详的,而再站到脚那边來看,表情却是庄严的。说起卧佛的形象,在《大唐西域记》中: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收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之后,便“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感叹大觉世尊将寂灭,众生福尽,众徒悲戚,释迦牟尼便“右胁卧狮子床”安慰大家,这情景便是后来的卧佛形象。 四面佛

  除了大卧佛,勃固的巨型四面佛(Kyaik Pun)同样很壮观,有说是由十四世纪的达摩西提王(Dhammazedi)所建,亦有说其实是由当时皇宮内的四个宮女捐钱而建,四人还发誓一世不嫁侍佛,但后来其中一人却毁约嫁了人,当时其中一面佛像便裂开了,后来重修才得以恢复原貌,但这个佛的眼睛就和其它三个不一样了,看来眼睛真是心灵的窗户。这四尊高三十米的巨型坐佛矗立在蓝天下,神态肃穆怡然,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蒲甘塔林

  手指之处必有浮屠—蒲甘塔林

  “手指之处必有浮屠”,人们是这样形容蒲甘佛塔之多的,而每座塔都有属于它们的故事。在蒲甘,多数日子里寺庙的数量比游客还多,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攀到一座空无一人的寺庙顶部或者独自端详一面残破的壁画。

  蒲甘,已经有半年多没有下雨了,干燥的大地上, 随便一辆马车经过,都会扬起一阵尘土, 在中央平原的泥路两边,大丛大丛的仙人掌,让人难以置信曾几何时,蒲甘也曾是绿树成荫,参天蔽日。

  我们选择在五点以后出来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下午近四十度的高温行走在毫无遮掩的土地上,按导游的话来讲,就是“会死人”的。这片与吴哥窟相媲美的佛教遗址,各个时期建造的佛塔集缅甸建筑之大成,错落散布在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 River)东岸的平原上,万座佛塔如今只剩两千有余,场面依旧十分壮观。 蒲甘最著名的佛塔之一 Htilominlo Pahto

  蒲甘,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所在地,这里最初是由19个村落汇集成的小镇,古称“阿利摩陀那补罗”。公元849年,频耶王在蒲甘筑城,建城门12座,并挖护城河相围;1044年阿如律陀王在这里创建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包括缅、掸、孟等民族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即蒲甘王朝,从此开始成为历代蒲甘王朝的京都。这个11-12世纪缅甸文化和宗教中心,当时,阿奴律陀王笃信佛教,他在征服缅南部直通王国时曾获32部《三藏》经、300名高僧和技艺高超的工匠多人,于是他开始在蒲甘大造佛塔,在以后的250年至皇朝没落为止,一个国王紧接一个国王在富饶的依洛瓦底江边,不断的建造佛塔及寺庙达万余座,故蒲甘也被称为“万塔之城”,美和伟大就这样日渐形成。

 蒲甘唯一的一座印度教寺庙

  或许过分的投入,即是衰败的开始,正如历史上任何奢华的皇朝。国王一声令下,砍下的树木都用来喂砖窑,才烧出火红色的砖块,再铺叠成信仰的种种姿势,而失去根的土地,泥土流失,绿意绝迹,人们自然遗弃这块土地。当然更直接的理由是,1287年忽必烈的入侵,结束了蒲甘皇朝的统治,一个皇朝就剩下落寞而华丽的背影。惨遭无情战火的蹂躏,加上1975年可怕的地震,经过一番修补,蒲甘佛塔外貌无损和屹立不倒的只有两千余座了,却没有一座是雷同的,圆顶的、尖顶的、无顶的,走进寺里,又是另一种感觉,大小的砖石或横或竖或平地而起,堆砌成宏伟壮观又庄严的佛像。

  一块砖一棵树,这万千塔林背后是万千棵倒下的树木,不正是修佛庙才造就了蒲甘如此干燥的天气吗,不禁感慨宗教力量的强大,竟然连自然界的气候都可以改变。然而蒲甘王朝建塔艺术也达到了巅峰,几乎集缅甸建筑艺术之大成,里面的佛像也是千姿百态,无一雷同。现存的著名佛塔就有百座之多,如建于1144年的大冰瑜塔、蒲甘最高的寺庙达比纽塔,最大的佛塔达玛雅吉塔等,最后一个是一位残暴的君王所建,这位君王完活儿后杀死了所有工匠,为的是确保再无此技艺的人留传于世,蒲甘史上最大佛塔的纪录就是这样保持的。还有更多记不住名字的中小型佛塔,以群加编号名命,方形、圆形、扁形、条形……

  走进MANUHA,一个外形成方,内藏卧佛的佛塔,它于1059年由Manuha王建造。里面有四尊佛像,三尊座佛分别高46英尺、46英尺和31英尺,而一尊卧佛更长达91英尺。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容纳佛像的寺庙非常矮小,我们不得不在卧佛面前侧身而过,自卧佛的头部进入,从脚部走出,空间有让人窒息的感觉,是因建造者曾是被俘虏的孟族国王,他以这种手法,巧妙抒发出对被囚生活的不满。再看那佛陀,半眯着细长的媚眼,薄薄的唇上被点上艳丽的红,门外的一缕光射进,令佛像栩栩如生。自这个妩媚的卧佛塔,我们开始了蒲甘寻找佛塔的一天。

  只要上佛塔就必定要脱鞋, 不过佛塔内生动的佛像足以弥补猫猫赤脚走在滚烫的地面上的痛苦, 一个同伴实在忍耐不住,掏出创可贴贴在脚上,结果由于隔热,踩在滚烫的地面上比赤足更热,一副痛苦不堪的表情。好在只要跳到阴凉的地方,温度立刻下来了,猫猫沿塔内甬道拾级而上,来到顶端,这里凉风阵阵,舒服多了,还可以饱览“万塔之城”的壮观景象。

  在蒲甘地区的佛塔,并不都是由官方建造的,在明卡巴村附近的佛塔,大部分都是由僧侣终其一生的积蓄建造,并埋自己的骨灰于塔下。因此,经常是新塔矗立在旧塔林中,而新佛塔规模普遍较小,有些甚至到了小巧的程度,多少破坏了原有的环境。虽然缅甸政府为了加强保护,佛塔与佛庙范围内的民宅,全都要搬离,否则佛塔掉了一块砖头就立刻有人盘问。但事实上,整个缅甸没有一处为世界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的第二和第三条对蒲甘古城来说是致命的:当地政府和人民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及该遗产专案环境的协调及对不协调状况的克服程度,而蒲甘塔林恰恰是“修旧如新”。  

  对于蒲甘人来说,这是他们的文化,没有必要为世遗标准改变。把毕生所得用于侍佛,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捐献一座佛塔,或者将一座旧塔修葺一新,宁肯自己住草蓬,也要让佛住庙堂。可以想象,当年那些僧侣在垂垂老矣的时候,时常点算自己的积蓄,和工匠们或者寺院的有关人员商量着自己能够埋在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和式样的佛塔之下,估计他们生前是能够看到自己的佛塔建好的吧?我想他们当时的心理中,安宁和期待也许会超过对死亡的恐惧,这也许就是宗教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吧。


 

 

瑞西光塔

  蒲甘第一塔:瑞西光

  瑞西光塔(Shwezigon Paya),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头建造的佛塔,它的古老和规模是蒲甘其它寺塔不可相比的,这里距离蒲甘老城最远,也是猫猫来到蒲甘后第一个拜访的寺院。本来缅甸的游客就少,五月份蒲甘的游客更是少之又少,此时阳光十分刺眼,赤足走在滚烫的地面,四周一片寂静。

  灿烂的阳光下,眼前的瑞西光塔似乎是小号的仰光大金塔,同样的金光灿灿,同样的精美无比。瑞西光塔是阿奴律陀王(1044—1077)时期开工修建的,1087年由他的儿子江喜陀王完工,算起来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它是历史上第一座缅甸风格的佛塔,内珍藏着佛祖的一颗佛牙和一些佛骨,所以是蒲甘地区最受崇奉的塔,和仰光大金塔并列为缅甸的四大圣塔。

 卖花的妇人

  本着“修旧如新”的原则,瑞西光塔经过多次重修,到处金碧辉煌,古朴沧桑感全无,不过样式和四周建筑还是保持着原有的形状,比如三个平台的踏脚板是雕刻传统戏剧场面的绿色木板,塔的每侧有一方形铜亭,内有4米高铜立佛像。江喜陀王在塔的入口两侧竖起两块大的孟文碑铭柱,据说买张金箔贴在塔下的浮雕上会带来庇佑,不过猫猫只看到一个卖茉莉花的老妇人,看着她苍老的面容,猫猫掏钱买了两串芬芳的花朵,一串戴在脖子上,另一串则敬献给了佛。

  瑞喜宫塔是蒲甘初期佛塔的典型代表,塔顶高耸,带各种装饰,塔周围有无数小塔和亭台,周围环绕着五十三尊高大的雕塑,包括狮子雕、摩迦罗雕(一种形似鳄鱼的动物)和蟾蜍雕,令人眼花缭乱。蒲甘的早期佛塔(公元850—1120年),深受印度佛教的影响,但在阿奴律陀王统一缅甸(1044年)后,由于利用在征服缅南部直通王国俘获的技艺高超的孟族工匠开始大修佛塔,因此受孟文化影响发展出了自己的特点。这段时间的寺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进门就是一个大殿,大殿里供奉着佛像;另一种类型更复杂一些,大殿有四个入口,中间供奉着四尊大佛像,每尊大佛像都背对着其他三尊佛像,窄窄的回廊围绕着四尊佛像。这些寺庙的杰出之处是完美的拱顶、外墙的雕刻和佛龛以及内墙的壁画,里面的大部分铭文是孟文。

  寺里不时有些小和尚从身边走过,抱着与他们矮小的身量不相称的大木钵,因为已经过了僧人的进食时间,猫猫掏出几块糖还有来之前准备的文具(尺子铅笔什么的),放在木钵上,小和尚露出腼腆的笑容表示感谢。过午不食是缅甸佛教的又一大特色,僧人们只有中午12点之前才可以吃饭,本来就是佛制戒律,并不是缅甸佛教的专利,但很多地方的寺院都不遵守(比如国内的和尚就三餐不误,听说有的还有夜宵),然而在这里僧人们真正实践了。

  佛教在缅甸已流传一千多年的时间,曾被尊崇为国教,缅甸人对佛的信仰和“佛化”的生活观念会给每个来访的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而缅甸人的平和、漠然和单纯也会让你有种感动,大多数缅甸人生活简单而平和,并不去追求达不到的完美境界,他们不急不躁、积德行善、以求来世。

原生态画面 蒲甘塔林晨作

  今天要早起拍摄塔林日出,五点半,我们从酒店出发,再次来到塔林,新蒲甘的道路是条柏油马路,并不宽敞,但还算平整, 这里的佛塔更加密密麻麻,它们如此坦然地座落在马路两旁,仿佛不再是古迹而是蒲甘最自然的树木。

 静候日出的人们,没有注意到身后天边那半个白色的月亮

  登上一座无人看护的高塔,和几个游客一起期待着那轮红日,天空还是鱼肚白,四下安静的佛塔像入定的老僧,而在晨曦的静谧中,似乎更能听到古塔中的诵经声和藏于其间的历史故事。由于阴天,正郁闷是否能有日出时,突然看到丛林中升起一些白色朦胧的雾气,好像是当地人生火的炊烟,白雾忽浓忽淡,矮矮的一层包裹着佛塔和丛林,让整个蒲甘的早晨更加宁静和神圣。

 红日

  时间一点点流逝,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正准备收家伙打道回府,突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跃出,很快便升了上来,有些惊喜,但发现机位并不算太好,而且日出时的雾霭浓重,给地平线上的佛塔增加了氤氲朦胧的气氛,拍了几张便下来了。清晨的蒲甘比白日里凉爽许多,既然出来了,就趁着凉快多转转吧,没想到却偶遇比日出更生动的景象:蒲甘农夫的田间晨作。

 耕牛犁地 晨耕

  原野上,看着农夫赶着牛车在田里耕作, 那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地方,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赠予的那份淡定与从容,外界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如此原生态的画卷在这个世界上似乎越来越少了吧。

永远的阿南达:蒲甘最美的佛塔

  蒲甘最美的佛塔非阿难达莫属,由当时的国王江喜陀王建于1090年,是蒲甘地区最精美、最辉煌的建筑,之后蒲甘的其他寺庙都纷纷仿造阿南达寺的建筑模式进行修建。寺院占地约百亩,呈正方形,以平衡和谐著称于世。我们从西门为进入,从西、北、南三方院门各有一长廊通往中心的阿南达塔。院子的中心矗立着一座方形白色金顶佛塔,塔高168英尺,塔底座呈十字架形,中央是一个印度式的正方形大佛窟,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门,外壁上有数千尊大小佛像和佛本生故事的彩陶浮雕。

 神兽

  在塔座之上屹立着50多米高的塔身,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塔身分层构建,层层向上,显得端庄壮美,尤其是四方加倒圆钟的造型堪称典范,金碧辉煌的塔尖(据说是镶金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现着夺目的光彩,主塔的周围环绕着许多小塔、佛像及各种动物和怪兽雕塑。虽然属于蒲甘早期佛塔,但由于造型新颖,无论在建筑工艺和材料上都大大超过了之前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采光和通风良好,兼之拥有大量的雕刻和壁画,实为缅甸佛塔之佼佼者,是缅甸早期寺庙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的杰作代表。

 立佛

  赤脚走进门内,一尊高约十米的释迦立佛迎面而来,神态庄严,抿嘴含笑微微低头俯视着下方的芸芸众生。原来这里四面拱门内各有一高18英尺独木雕刻的佛像,分别用檀香木、柚木、松木和玉兰木雕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被公认为蒲甘最庄严美丽的佛像。(图文:阿兹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下一页 收藏到书摘:关于 夕阳之颠 佛国缅甸的无限风光 您有什么看法?请登录发表>> 已有0人评论 [推荐][] 相关新闻

  • 探访昆明“小人国”里的袖珍生活
  • 云南四大天体温泉
  • 汤唯新片拍摄地 腾冲绝美银杏村
  • 壮观虎跳峡
  • 第六届康巴艺术节香格里拉开幕
  • 夕阳之颠 佛国缅甸的无限风光
  • 怒江美女村 面红耳赤看男女共浴(图)
  • 云南一民间裸泳区遭曝光 裸泳者怕其消
  • 起航琅勃拉邦 时间正好
  • 云南红河:旱季哈尼梯田水如镜 山水画
推荐阅读
  • 九寨沟门票 九寨沟门票价格
  • 冬季旅游装备指南 冬天旅游注意事项
  • 祖鲁男子检查贞操方式很雷人
  • 丽江游攻略 玩转丽江无障碍
  • 普吉岛6日游:与人妖亲密接触
  • 郑州BRT详细地图 郑州地铁详细地图
  • 香港十大扫货地排行榜单
  • 宅男票选的20位性感女神
  • 动作彪悍的泰式按摩[组图]
  • 国内四大旅游艳遇地点全攻略
  •    上一篇:怒江美女村 面红耳赤看男女共浴(图)
  • 下一篇:第六届康巴艺术节香格里拉开幕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对 夕阳之颠 佛国缅甸的无限风光 的评论)图看天下更多旅游美图>> 河南旅游景区动态更多>>洛阳关林明年起恢复春节民俗庙会
洛阳关林明年起恢复春节民俗庙会冬游尧山优惠多   门票仅20元/人
冬游尧山优惠多 门票仅20元/人
  • ·洛阳关林明年起恢复春节民俗庙会
  • ·冬游尧山优惠多 门票仅20元/人
  • ·栾川伏牛山滑雪乐园将于12月15日盛大开滑
  • ·嵩山滑雪滑草场招聘启事
  • ·2010年河南鲁山温泉节隆重开幕
  • ·天瑞旅游公司建成精英营销队伍
中国旅游网络媒体联盟更多>>《中国摄影家》2011响沙湾迎春国际摄影周
《中国摄影家》2011响沙湾迎春国际摄影周云南省2010年度户外运动“金锁扣”奖揭晓
云南省2010年度户外运动“金锁扣”奖揭晓
  • ·河北旅游冬季大酬宾活动启动
  • ·宝中旅游·江西观光国际旅游社招商说明会
  • ·国家旅游局发布:2011年元旦小长假旅游市
  • ·《中国摄影家》2011响沙湾迎春国际摄影周
  • ·"2010年中国节庆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正式对
  • ·三亚文华东方酒店任命马静为市场销售总监
随机推荐
  • ·近千对双胞胎齐聚云南墨江双胞胎节[组图]
  • · 大理州博物馆
  • · 怒江大峡谷
  • · 巍宝山景区
  • ·探访昆明“小人国”里的袖珍生活
  • ·神奇美丽的梅里雪山
[郑 州] [开 封] [洛 阳] [平顶山] [安 阳] [鹤 壁] [新 乡] [焦 作] [濮 阳] [许 昌] [漯 河] [三门峡] [商 丘] [周 口] [驻马店] [南 阳] [信 阳] [济 源]网站简介 ┊ 信息发布 ┊ 法律声明 ┊ 旅游介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 1997-2010 商都网, All 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