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敌7精英兵种排名:旅德专家解读中国大陆N年不遇干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10:32

旅德专家解读中国大陆N年不遇干旱

2011-02-16 19:54:13

浏览 12535 次 | 评论 32 条

 

旅德学者、著名国土规划专家王维洛博士,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历史上,中国经常发生干旱,但持续几年的干旱才称得起大旱,历史上每次大旱都引发农民起义。而当局称目前大陆的干旱为百年、千年一遇,是人为的歪曲干旱程度。他认为当局夸大干旱的用意在于:媒体炒作得越严重,越能显示当局的领导有方,能“战胜老天、战胜自然灾害。”

王维洛先生从几个方面解析了大陆的干旱。他谈到,中国大陆在毛泽东时代大办水利,投入的资金规模很大,建了近10万座水库,但破坏了生态环境,水库又没有质量保证。虽然当局的水利政策是失败的,但从来不认错。毛泽东时代所搞的“中国农田的60%是‘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现在却不见了。他指出,当局在实现减免农业税的同时,向农民收取灌溉庄稼的水费,大陆是唯一向农民收水费的政府。在历史上,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也从来没有向农民要过水费。河里的水,农民用来灌溉,不要钱。只有现在,中国农民第一次必须交水费——用沟里、河里的水浇地,都要收费。农民是要算成本的,且中国的农业状态用水量是很大的。山东的一个农民曾说,他两次浇地,一亩地一次要交80元水费。

而现在中国一些地区的农村还没有通自来水。为什么“建国60年了,农民还没有用上自来水?是中国缺钱?缺管子?还是缺技术?这些它都不缺。当局的官员做官想的只是显政绩,而只重GDP的增长。” 他表示,大陆当局年年炒作干旱,干旱的所有说法和数据临空捏造,且在每次大灾过后都称粮食又大丰收了。永远都在宣传上把大灾演变成它的功勋。

中国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个特点。相对来说,中国的降雨条件比较好,总的降雨量比较多,也比较均匀的。还有一个优点是:中国的降雨量和农业生长是同步的。夏天、秋天时降雨偏多一些,冬天降雨量较少,和中国的农作物生长基本是同步的。但缺点是:在一年中降雨分布不是太均匀。这决定了在中国历史上,洪涝灾害出现比较频繁,但大旱大灾并不是很频繁。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往往是几年不下雨,才会大旱。大旱发生后,皇帝会赤身把自己绑上,向老天请罪,说是由于他没做好,才造成天下大旱。古代的皇帝都说自己是天子,就是老天的儿子,他和天是相通的。老天会用灾害惩罚他,示意他做的不对。因此天子就要请罪,皇帝给老百姓做个榜样:乞天保佑,风调雨顺。

现在,中国一部份地区3个多月不下雨,但不能形成大干旱。中国农民想抗旱、给农田浇水,现在做不到了,这些干旱的多数原因是人为的原因。现在主要在长江以北出现干旱,也涉及到江苏、安徽一带,和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中国大陆当局称是百年、千年不遇的干旱,这和气候条件不符合,是有意歪曲。其次,当局的报道里说“无有效降雨”,而不是说没有降雨。中国大陆当局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雨分成有效降雨和无效降雨的。所谓的有效降雨是说,雨下到地上能看到水在地上流的;如果雨下到地上全都被地吸收了,没有形成径流,就被当局称为无效降雨。

比如说目前北京干旱,但北京的高尔夫球场里还是绿油油的,看不出来干旱。北京国家大剧院5万平方米的水池里,水还是满满的。当时西南干旱时,朋友去昆明,说农村的地方水都没了,但昆明的宾馆游泳池里水什么的都有,在宾馆住得很舒服。

王维洛表示,中国大陆办水利可以分两个时段: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即“前30年”、“后30年”。“前30年”毛泽东提出的“大办农业、大办水利”的思想统治中国,当时建了很多水利设施,毛泽东当初说把农业摆在第一位。而现在中国大陆当局的政策是把房地产摆在第一位。现在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水库数量,统计在册的有8万多座。加上没有统计在册的将近有12万多座水库。每条河流上都有水库,有的城市如北京有80多座水库,而有的省有千座水库。这些水库的库容量相当大的,它可以把中国一年的降雨量全部装进去,可以满足中国一年的需要。但是有一个条件:水库应该是安全的。当局对老百姓说,它的水库又能抗旱,又能防洪。能防洪时必须把水库的水都放光了,来迎接洪水;能抗旱的时候,水库里的水必须是满的,否则水库是没用的。那么人运作的时候,是否和老天下雨是同步的?是否能满足要求的,实际上在中国大陆,就不是那么回事。

大陆当局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本来在大自然的状态下,水应该储存在浅层地下水水层里。以前没有供水设施时候,中国是用水井的,靠的是浅层地下水。天下雨了进入地层。因为地面的植被比较好,地下水保护的好,水就存在下面,打井满足人的需要。现在把水存在水库里,水库不安全的话,就是损失。例如家里没有自来水,天下雨时居民在家里用缸来存水,如果缸是不牢的、漏的、或者马上就要破的,居民就不敢用它来存水。2010年福建、海南岛、吉林、江西、湖南等地都发生水库溃坝,造成洪水灾害的悲剧。中国防总要求把水库的水全部放干净,为了防洪时不要再溃坝,那么水库的水都放光了。到了9月份,洪水期过去了,想要给水库蓄水了,老天不下雨,水库的水就很少,就满足不了抗旱时水库里有水的条件。所以,首先是中国的水库大坝质量不好,不安全;其次是人为的东西和老天的东西发生冲突。例如山东,当地在维修水库时把水放掉,而旱灾来来临老百姓要水,水库无水。

王维洛指出,中国大陆当局的政策是,干事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干完后不管不问。所以无论“前30年”还是“后30年”,水利投资在中国都是占优先地位的,投资规模一直很大,超过对教育的投资规模。如三峡工程投资前后4千亿,在建的水利工程还将近有10个三峡大坝的规模。“南水北调”工程投资是5千亿。但当局从来不管这些投资的效益、效果是什么。西南大旱时,当局称大旱的原因是工程设施不够、水库不够,还要造更多的水库。不认为是其政策上的错误。“后30年”和“前30年”,在政策上180度的大转弯:用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但从来不说社会主义不好;它也不说为什么要转弯。

中国大陆说,从2011年开始在4年之内一共要投入4万亿人民币,来建水利设施。这4万亿几乎相当于2008年应付金融危机时增加的投入。以为投入这些钱就能达到目的,其实是达不到目的的,因为要想达到好的效益,应该首先分析一下,什么地方做错了,那么才能针对错的地方予以纠正,哪怕少花钱也能做好。但其不分析成败得失,也从来不认错。

现在中国一些地区的农村还未通自来水,例如安徽阜阳颖上县的十八里铺镇的数万村民至今还在吃井水。为什么中国大陆当局建政60多年了,还没实现家家户户通自来水?王维洛表示,这就要了解当政的地方官员,他们坐在位子上想的是什么。当官的为了向上级显示其今年业绩增长了多少,如果做什么事情GDP能增长,官员就去做。如建大坝,能带来多少投资,他们就马上上马,因为GDP上去了,功绩就显出来了。如果给农民通自来水,GDP不增长,那么政府一分钱也不会出,因为官员没有情绪做这个事。当官的都想往上爬,爬不上去很痛苦,这就是在中国当官的难。但受害的,是最下层的老百姓。

王维洛指出,人们有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说话时用的都是中国大陆当局的说法、它的数据。比如2009年的华北干旱,当局称是百年一遇,还发出了建政以来最高的红色预警,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用过红色预警。当时实行军事管制,强制农民浇地。已经到这个状态,那时说的是百年一遇的干旱。2010年西南大旱时,3月份报道说最严重;但到4月份时就报道贵州、四川发洪水了,干旱又演变成洪灾了。年年不过是这些,但报道多了,人为的描述干旱的严重程度,说的越严重越能显示地方政府及当局的领导得力、有办法。今年的山东干旱二级、三级预警都没发。目前的状况,如果老天作美,下几场雨就没事了。

不过,第一年报干旱时,还可以分析一下原因;第二年就是炒剩饭,再下一年又炒剩饭。它又给你来这些东西。人们总结出的干旱原因,完全和当局说的干旱原因是两回事情。

比如云南省委的总结报告说西南大旱是工程性缺水,最后中央批下来几百亿,让它再多造水库。它的目的达到了,至于这几百亿是否投入到工程上,还是进了私人口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当局高调报道大陆的干旱,不惜夸大、歪曲干旱的程度,用意是想显示中国当地政府和官员作用:如果没有他们的话,那灾害就更不得了,就得绝收了,就得饿死人。干旱成了自我表扬、自我吹捧的道具,也永远是党和政府在救灾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和取得的伟大成果。在宣传上起到控制老百姓的作用,哄得老百姓满意,就感到够了。

谈到大陆干旱可能对中国粮食造成的影响,王维洛的看法是:大陆干旱地区3个多月小麦没有得到灌溉,今年粮食肯定不能丰收,但也不可能绝产,可能产量会下降。因为中国太大。中国人自己的话讲:北方不亮南方亮。山东受害的也是山东的某些地方,因不是全省、全国性的干旱。不论是西南大旱,还是2009年的华北大旱,去看一看中当牛的官媒报道,当时报道就说小麦绝产。但每次大旱之后,到了年底的时候,又说粮食大丰收了。在2009年华北大旱、2010年西南大旱,还说粮食大丰收。尽管遇到了这样的大干旱,粮食丰收的,好像干旱根本没有发生过。

但从国际市场看,中国粮食的进口量大大增加了,证明粮食丰收是虚假的信息。

最后王维洛概括他的观点是:在中国的气候条件下,几个月不下雨,应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百年、千年不遇的大旱。中国水利政策失误,特别是把重点放在了水库大坝上,而它又是不安全的,那么造成到用水的时候没有水;再有就是虽然免了农业税,但是向农民征收水费,就造成农民靠天吃饭的状况,因为买不起水。

这就是说,以前的投资都是作废的,将来的投资也是作废的。人为的导致大陆所谓的大旱,经过媒体炒作,最后当局又会让人们看到,在它的领导下战胜干旱,粮食取得大丰收。2010年的报道说连续7年粮食大丰收。2011年将再告诉人们,连续8年粮食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