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不用谢:多修通往群众心中的“高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49:30
多修通往群众心中的“高铁”  | 2011-1-18 10:27:00 1 推荐     仰望建设中的京沪高铁,仿佛看到一条巨龙在空中无尽地延伸,再想想时速350多公里的列车在云端风驰电掣,那情景真会让我等国人心中不断涌起“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
    前不久看到报道,京沪高铁在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综合试验中,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同样有报道,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时速最快、投入最大,中国高铁气吞山河的世界第一是一个又一个,让国人的自豪感满足了一回又一回。高铁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所催生的庞大经济活力的见证。
    然而,人毕竟不能靠自豪感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实需求。国家强大了,老百姓却不富裕,从长久来看偶尔的自豪感肯定敌不过载道的埋怨声。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不能只是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不发达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无论如何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小国,一个名符其实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要通过高铁来证明中国一下子跨入强国、大国行列,其爱国之情溢于言可以,但如此大规模地见诸行,未免过犹不及了。
    作为一个门外汉,我最自然的反应是,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是否经过充分的论证?投资决策是否合乎程序?同样的投资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对社会的推进作用谁大?以前看过关于美国救不救市的报道,出不出手不是总统和财长说了能够算数的,他们的这一重大问题由总统提出,提交国会讨论通过。反观我们每年7000亿的投资,铁道部说了就算数,真让人惊叹我国部门决策能力强、效率高了。想想我们全国每年的教育预算、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分别才1万多亿元,而且教育投入占GDP比重迟迟达不到国际平均水平。与其它方面的大手笔相比,我们是不是太过重视路桥机场以及大型场馆等有形工程建设了?说句玩笑话,形象工程的建设我们是不是上瘾了吧!
    我们经常做那些花了大价钱而只有小众享受的事。建设了高速公路,却用收费站把通行成本弄得居高不下,运费都摊进物价里让普通老百姓承担。建设的高铁也是如此,武汉到广州的铁路是农民工南下务工的交通要道,其中普通列车是他们出行的主要方式。武广高铁通车后一下子将13对普通列车停运,公众惊呼“被高铁”,因为对于外出打工和返乡过年的农民工而言,他们不缺时间,缺的是钱。一位网友说:“我是在深圳打工的农民工,我还是宁愿花100多块钱坐7个小时的火车,而不会花700块钱去坐一个小时的高铁。因为辛辛苦苦一个月赚来的钱一个小时就花掉了,心疼!”另外,不仅想坐普通列车的群众“被高铁”,只具备修普通铁路的地区也“被高铁” ----据说诸如贵阳到南宁等地的高铁都在当地领导的积极争取中。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而又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北京上海之间、武汉广州之间修建高铁,尚有现实的客流支撑和经济意义,在地广人稀、处于发展的“追赶期”的中西部就是典型的领导“要高铁”了。
    有专家把高铁建设定义为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认为建设高铁是中国当前拉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可是这也支柱、那也战略,有了政绩、有了光彩,却没有老百姓的实惠,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就像把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率是保住了,可全体人民都成了高房价的受害者。
    我们的工作,都是着眼于老百姓长远利益的,但不能长时间忽视他们的眼前利益。当年我们党发动文盲半文盲的农民起来闹革命,肯定不是靠讲大道理,一句“打土豪、分田地”就说服了千百万人。你承诺分田地,才有人跟着你打土豪;你要大家拼却生家性命去打土豪,但说将来再给你分田地,那是不会一呼百应的。一套一套的理论远没有一片一片的面包来得实在,空头支票更不如脚下的土地靠谱。当年苏联要大炮不要黄油,军事力量全球数一数二,老百姓却没有面包吃,最终导致垮台。修建高铁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让群众得到实惠,从短期来讲要让人坐得起、坐得方便、坐得心情舒畅,从长远来讲则要成为真正的财富,而不能像人们说的“建起来是GDP、拆掉了是GDP、修修补补还是GDP”。 相比高速公路,农民更需要通乡通村公路;相比水库大坝,农民更需要田间水利;相比雨后春笋般的大学,农民更需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为了群众,就不能违背群众意愿,更不能以发展的名义,搞损害群众利益的形象工程。
    连接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城市的京津城际高铁,造价已经算低的了、客流量也算高的了,居然爆出每年巨亏7亿的消息,其他的“高铁”如何不得而知。于是有专家指出:像铁路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靠国家投资的,不能看短期的回报,可能在铁路刚建成的若干年之后,都不能收回成本;一条高速铁路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根本不是区区的车票收入能比的,铁路带动的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比车票收入不知要大多少倍了。既然如此,反正“不能收回成本”,也不考核收不收得回成本,我想能不能将高铁票价定得低些、再低些,让该坐的、想坐的老百姓都能坐上高铁,这才是惠及民生的两全之道。
    不可否认,以高铁为代表大项目、大工程是我们发展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发展需要有付出、有痛苦甚至有牺牲,但这种牺牲的代价必须有更宏观、更长远的考量。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还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众多宏伟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而能让老百姓又好又快地得到实惠,又要尽可能减少拆迁、征地等阵痛,这样的“高铁”才修到了老百姓心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