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震惊英国的冤案:2011年02月12日:201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析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08:49
2011-02-12 12:22:59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74a236b0100p7tj [查看原文]

2010年高考语文

北京卷详析㈢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文言文延伸要点

①延伸的基础是读懂文言文,读懂文言文的关键是理解实词;

②在读懂文言文的前提下,做合情合理的分析、认识和判断;

③考试中,按题目要求方向,做清晰适度、表达流畅的延伸;

④备考时,可沿题目要求的方向再延伸,从而辐射写作领域。

10.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

【文本例一】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文本例二】(宋清)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考场示例]

    宋清对那些一时拿不出药款的人,也照样给上好的药材,而且他从来不去讨要这欠款,到年终还要把好多借据烧掉。一时看,他吃了亏。但是,那些受过宋清照顾的人,在自己当官条件改变之后,往往会加倍地回报宋清。宋清目光长远,最终获得了更得的收益。这就是“清之取利远,远故大”的一个实际例子。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经营一个企业,如果目光短浅,只追逐眼前小利,不去钻研技术、培养人才,那就难有长远的收益。反之,如果能够像宋清这样放眼长远,不贪图急功近利,而是提倡科研攻关,培养技术骨干,创立自主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企业的发展的巨大收益。

[再延伸备考示例]   

    《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在文章中有多处事例作佐证。

例如,文中说宋清对那些没钱的购买者,也都给好药,欠条堆积如山,却始终不去讨要。到年底,把那些无力还欠款的借条,干脆一把火烧掉。宋清经营药品四十年,欠条没有偿还的数以千计。可见他不计较眼前某一笔、几笔交易的亏损,是一种明确的理念,一种持之以恒的行为。药业不是经天纬地的大业,但也关系黎民健康,宋清如果不是目光远大,对从业责任有根本性的认识,无论如何不会在经商中不计小利。不计小利,正是宋清高远人生境界的反映。

又例如,宋清只采购、经营品质上好的药材,对药农,给予特殊的尊重和优厚的回报。对长安的医生和病人,宋清从来有求必应,因此得到普遍信任与赞誉。

宋清这种不计眼前小利的行为,带来了意想外的巨大收益。多年以来,被宋清焚烧掉欠条的受益者,有一百多人发达了,有的做了大官,有的管理数州,收入优厚,他们纷纷报答馈赠宋清。宋清美名远扬,收益巨大。“吃小亏占大便宜”,不可以是人生的追求,却可以是不追求中顺理成章的果实。

更重要的是,面对普遍赞誉和经济收益,宋清却没有半点狂妄。求助的人越多,他就做得越好。有的人遭遇困境,宋清对他们也绝不冷落,照样送给好的药材。这些人一旦重获重用,总会加倍地回报宋清。正因为宋清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变更,最终取得大富。

宋清“取利远,远故大”的理念及其带来的结果,也促进了我对现实生活的一些思考和领悟。

例如与我们最切近的高考备考。如果我们把目标只放在眼前,就会盲目陷入题海,就会听信八卦传闻,就会热衷于投机押题。如果把目标放远,认识到高考不是人生的目标,只是人生的手段;不是人生的终点,只是人生新的起点。我们就不会计较一次“模拟”考试的得失,不会追求左道旁门,就会把高考备考纳入自我素质提高的渠道,在素质提高的磨砺中,自然获得优秀成绩。把高考当作一次人生历练的挑战,一次自我充实的机遇,我们必然获得人生长远的收益。

又例如,在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中,如果只追求眼前小利,可能就会忽略环保、安全;甚至制假贩假,危害社会和国家,甚或在时髦口号的掩护下,以售其奸。我们需要从全体人类、整个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坚持真正的低碳生产,才能在世界和国家长远发展的蓝图上获得本企业的最大收益。

在这方面,温家宝总理是我们的卓越榜样。在汶川、玉树地震、南方冰雪灾害、西南特大旱灾等等一系列严峻时刻,温总理总是脚踏实地,亲临一线,指挥抗灾。他努力做好每件具体事情,从不计较个人的劳累和名利。正因这种一贯坚持,温总理才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戴。总理之所以能以一贯之,持之以恒,因为他心怀祖国和人民,从未让个人利益玷污心灵的圣殿。温总理赋诗明志:“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是啊,总理的高远追求,使国家民族长治久安,收益颇丰。

文言文断句要点

①考查范围是对浅易文言文的断句,所用材料多为独立文言语段;

②考查的实质是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断句是考查的一种表现方式;

③备考中,要以解读文本为主,断句标志为辅,将二者结合起来;

④考试中,要致力于对文本的解读,适当注意断句的一般性标志。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 学 射 矣 始 也 心 志 于 中 目 存 乎 鹄 手 往 从 之 十 发 而九失 其 一 中 者 幸 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 不 修 一 病 随之病 尽 而 法 完 则 心 不 期 中 目 不 存 鹄 十 发 十 中 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译文】

我尝试学习射箭,开始心里只想到射中,眼睛看着箭靶,箭随着手发射,十次有九次是失败的,其中有一次中的,也是侥幸的。

一个地方没有研究,一个毛病就出现了。毛病没有了,那规律也掌握了,则心中不用只想射中,眼睛里也不用只盯着箭靶,十次都是成功的。

[参考答案]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 射矣 /始 也 心 志 于 中 /目 存 乎 鹄 /手 往 从 之/ 十 发 而 九 失 /其一 中 者/ 幸 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 法 不修 /一 病 随 之 /病 尽 而 法 完 /则 心 不 期 中 /目 不 存 鹄 /十 发 十 中 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名句名篇默写要点

①考查范围为“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内容;

②考查重点是要求默写诗文中的第一流名句;

③备考中,要与熟读结合,与写作表达结合;

④考试时,要注意默写准确,注意关键性字。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①户庭无尘杂,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⑤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⑥山映斜阳天接水,                 。(范仲淹《苏幕遮》)

[参考答案]

①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②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⑤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⑥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古代诗歌鉴赏要点

1.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

2.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

3.答题时要扣住语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实;

4.泡诗和答题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

理解诗歌要点

①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释、作者和标点,确切把握诗歌中的重要形象;

②将诗句意思连缀整合。遇到不明了的意象,根据相关意象、相关诗句推断;

③把含蓄、跳跃的诗句“泡”开,变成散文、故事,或成为诗人的一篇日记。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 徂晖:落日余晖。②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 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译诗】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攀登上高山峰顶远望四海,天地之间是多么漫漫无边。

霜蒙盖各种景物一派秋色,风飘在苍茫大地分外凄寒。

荣华富贵被东流江水涤荡,所有的事情都付之于波澜。

白色的太阳掩映在余晖里,漂浮的云朵没有一定因缘。

高大梧桐上燕雀营造巢窠,矮小丛棘里却栖息着鹓鸾。

我看还是暂且回归而去吧,仗剑高歌行走的路太艰难。

客观题目要点

①题目主要是微观确切题目,是对古诗“一词一句”的解读;

②回答问题的基础是解读诗歌,而不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

③备考中,要逐项将诗句与选项相对照,强化聚焦比较意识;

④考试中要集中精力,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者确切误点。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参考答案]“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与诗歌前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所表达的感情不合。

简答题目要点

①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

②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

③备考中,不要盲目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要确切,作答尽量做到流畅、完美;

④考试中,从“语言”切入,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备考答案]

    诗人描述登高远望心头涌现出的对世事人生的苍凉感慨,诸多感慨凝聚到结尾一句喷发出来。这其中有世情难测、人情冷漠、荣华易逝的感慨;有世道黑暗,清浊不分,是非颠倒的愤懑。正因为世事如斯,诗人才“剑歌”出行,匡时济世,而“剑歌行路难”啊!这一句,百感交集,而最直接体现的是世事艰险,怀才不遇,投报无门的愤慨与失落之情。

 

我们反对高考备考中的“题海战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备考方式“以考代练”,将考试和备考混为一谈,盲目地以为单凭简单的大量做模拟题目就能“熟中生巧”,提高考试成绩。考试和备考有关联,但也有重要区别。考试是迸发能量,展示能力,以获取优秀成绩为唯一目的;备考是积蓄能量,强化意识,为获取优秀成绩作充分准备。

认识这种区别,对于语文学科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既非能力,更非知识,而是意识——对高考语文试题规律和答题思维规律的认识。

    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语文备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固有的语文能力得到最大比率的展示。正因为此,认识并强化试题规律的认识,最大可能地接近思维“自觉意识”就成为备考的关键环节。                                  

题海战术不能实现这种突破,因为对题海的盲目迷信,使教师和学生往往以“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其实,“参考答案”只是阅卷评分时的一种“参考”。有些“参考答案”并不正确,很多有严重缺陷。对“参考答案”的盲从,不但无助于形成、强化学生的“自觉意识”,反而会干扰、模糊学生的“自觉意识”。很多“参考答案”在阅卷中都要做校正、补充,甚至被推翻。

为改变以“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的语文备考惯用方式,这里引入了“备考答案”的概念。“参考答案”只是阅卷评分的参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可以理解,可以修正,在阅卷中也可以接受;但是不能照搬到备考中来。“备考答案”要力求准确、规范、严谨、精彩,尽善尽美。为强化备考的“自觉意识”,“备考答案”也可以做必要的变形和延伸。

有的同学问,“备考答案”到哪里去找?所谓“备考答案”,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和笔下。“备考答案”不能等待别人恩赐,靠的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和提高。备考中,可以将自己作出的“备考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取长补短,反复琢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我们永远追求真理,但永远不能穷尽真理。

有的语文教师说:“我是参考答案的坚决捍卫者”。是啊,作为教师,他们手里有模拟试题的“参考答案”,但是,在6月7日的高考考场上,我们的学生手里并没有“参考答案”,他们只有努力答得更好,最大可能地接近或者超越参考答案,靠的是备考的努力培养;更何况,这种努力还是重要的语段写作练习,更是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老师和每位考生不应该是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奴隶,应该是真理的坚决捍卫者吧?

“备考答案”承担的任务,不仅只是某一道题目的得分;它所瞩目的是学生备考过程中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语文素养和做人素养的综合提高。这是一种将语文应试能力纳入素质教育轨道,摆脱应试教育桎梏的尝试。我坚信,在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人不愿或不能给出恰切“参考答案”的状况下,这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教学责任和职业义务。

获得“备考答案”的过程,就是落实“一词一句一份题”总体思路,明确“动态、比较、判断”基本原则,锤炼“聚焦重要信息”意识能力的过程。这是促进语文学习回归“本色”的努力。因为,复习中的这一过程,必须排拒专业术语(梳理、解释语文)和方法套路(涂抹、包妆语文)对语文复习的扭曲,必须依托,因此呼唤学生知识、思维、思想、情感、审美和语言能力的积淀。而这积淀,源于平日的语文学习——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