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电影:梁实秋和夫人程季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19:45

"民国文林"的婚恋情爱故事[返回版块 - 婚姻加油站]

为一笑离线

级别: 北海新人

  • 发帖89
  • 去看看TA的帖子

显示用户信息 

2009-11-20 只看该作者 



他与闻一多先生是几载同窗好友,曾被冰心誉为最象花一样的男子,但又被鲁迅痛斥为一条乏走狗,作为反动文人多年躺在语文教科书上,三十年翻译了完整的萨翁全集,一生反对“工具文学”、“武器文学”、“宣传文学”,提倡自由主义文学,晚年谱写了轰轰烈烈的黄昏恋曲,他是梁实秋。


梁实秋(一)


   梁实秋与程季淑是包办婚姻。1921年秋的一个周末,正在清华读书的梁实秋回到家中,在父亲书房桌上发现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程季淑,安徽绩溪人,年二十岁,1901年2月17日寅时生”,他马上意识到这是父母为自己选的未婚妻。
  
   当时的新潮青年是闻“包办”色变,但梁实秋对此却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去问大姐,大姐告诉他已陪母亲过去看过程小姐。“双眼皮大眼睛,身材不高,腰身很细,好一头乌发”,大姐还告诉他,程季淑的头发覆盖着前额,她怕下面遮掩着疤痕什么的,就假装夸奖“你的头发梳得真好”,一面掀起头发偷看。梁实秋赶紧问:“有什么没有?”大姐答:“什么也没有。”
  
   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梁实秋直接打电话找程季淑,要求见面。程季淑声音柔和清脆,一下子就震住了他。
  
   程季淑出身名门,但遭际坎坷。她的祖父曾官至直隶省大名府知府,父亲是家中长子,在北京经营笔墨店。
  
   1921年冬,梁实秋与程季淑初次约会。第一次见面双方都是朴素的学生样子,互相都很满意。于是开始了定期约会,中央公园、太庙、北海、电影院。当时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还未成风气,在公园里人们大都对他们投以惊异的目光,不三不四吹口哨的也大有人在。第二年程季淑换到一所小学工作,梁实秋常去等她,女学生们就聚集在会客室窗外窥视。后来抗战时期梁实秋到天津,住在同学罗隆基及其妻王右家家里。王右家以美貌著称,一聊才知道,程季淑当年是王右家的老师,这群偷看的学生里就有王右家。1923年梁实秋清华毕业,要到美国留学,而这时由于两人经常约会,程季淑所在学校有人看不顺眼,结果害她丢了这份工作。
  
   1923年,梁实秋结束了8年的清华生活,按照学校的要求打点行李准备赴美留学。这一去对两人将意味着几年的离别。程季淑是一个温柔、贤惠、识大体的女性,在他们一生相守的每一道坎上,她总能理智地掂出轻重缓急,总能在关键时刻帮梁实秋做出正确的选择。她的这种美好品质,使梁实秋终生受益,也是他始终对她敬爱有加的重要原因。当时她与梁实秋立下了三年后结婚的誓言。清华的官费留学期限是五年,但满三年也可回国。在美国留学时,梁实秋对好友冰心说:“我在上海上船以前,同我的女朋友话别时,曾大哭了一场。”这个女朋友就是程季淑。
  
   梁实秋留学期间,北京这边还发生了一点儿风波,程季淑的叔父们向她的寡母下通牒,要把她嫁给某部一个科员,梁实秋赶紧让父母央人出面正式提亲,这样两人的事情才算公开。
  
   1927年2月11日,学成回国的梁实秋与程季淑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举行了婚礼。婚后十几天,两人仓促赴南京。等他们来到南京,时局已很乱,只好抛掉煞费苦心经营的新居,跑到上海。在上海梁实秋编《青光》副刊,每晚发稿后匆匆登楼,恨不得一步跨回家。程季淑问他:“你上楼的时候,是不是一步跨上两级楼梯?”“是的,你怎么知道?”“我听着你“咚咚”的脚步声,我数着那响声的次数,和楼梯的级数大体相符。”
  
   程季淑这时已怀孕,梁实秋便不让她出去工作。从此,程季淑从一个新式的职业女性退回家庭,开始了一生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生活。他们的小家庭模式,是过去的才子佳人们所梦寐以求的,丈夫在外谋生养家,妻子在家掌管家事,夜晚在灯影里,或红袖添香夜读书,或互相依偎喁喁细谈,共同分享各自的乐趣与苦恼。
  
   在青岛大学待了四年之后,梁实秋应胡适之请,于1934年回到北平,任北大外文系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这时一家三代大小十几口住在一起,男女佣工就有六七个,程季淑成了全职的“管家婆”,而梁实秋则安心做他的工作和翻译。
  
   1937年7月28日,北平陷落,梁实秋觉得自己早先的政论很可能招致灾祸,而且有朋友暗示他已经上了日军的“黑名单”,上上之策是逃离北平。可岳母已是年老体衰,不堪奔波之苦。他和程季淑权衡几日,决定他一人先走,待局势稍缓,再作打算。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这一别竟长达六年。1943年春天,程季淑的母亲病故,当她和孩子们带着大堆行李站在梁实秋面前时,两人均泪流不止。程季淑时年43岁,眼角已见皱纹,耳旁已有白发。梁实秋既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热忱为国事奔走,又不忘著译耕耘,眉宇间也露沧桑。正因为这一次的分别,自那以后的三十余年,无论天涯海角,两人始终相偕相行。1949年到台湾,程季淑一直默默地跟随丈夫,支持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与梁实秋同甘共苦。
  
   1973年,梁实秋与程季淑卖掉台湾的房子,迁居美国西雅图,与女儿梁文蔷一起生活,准备幸福地安度晚年。他们私下里商量再过两年多50周年金婚庆祝的计划,然而1974年4月30日,程季淑不幸突然去世,上午10时多两人手拉手到附近市场去买一些午餐的食品,市场门前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程季淑,送医院急救,手术后未能醒来。在进入手术室前,她对梁实秋反复说:“华,你不要着急!华,你不要着急!”
  
   妻子去世后,梁实秋写下了《槐园梦忆》一书,寄托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槐园梦忆》最后写的那首诗这样写道:“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梁实秋和夫人程季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