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街名商大厦:沙弥律仪要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51:32

目 录... 1

沙弥律仪要略(第一集)... 2

沙弥律仪要略(第二集)... 21

沙弥律仪要略(第三集)... 40

沙弥律仪要略(第四集)... 58

沙弥律仪要略(第五集)... 70

沙弥律仪要略(第一集)

1994/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2-01  

我们研究的方法,只讲经文;注解的部分,自己去看,看到有问题就提出来,没有问题我们就接着讲下面的经文。经文是顶格,注解是低一格,很清楚,很醒目。为了方便起见,大家都用数字把经文标示出来,以后我们提到第几段,大家一翻就都能够翻到。我们从第一段看起,第一段在第二面。我们这个本子没有印页数,页数在旁边,就是第一页后半段倒数第三行。

【一、梵语沙弥。此云息慈。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策。亦云求寂。】

这是第一段,在上面标一个“一”,就是第一段。“沙弥”是梵文音译,“梵语沙弥”,这是古印度话叫沙弥,翻成中国的意思有三个。这也是古时候翻经有一个例子,叫含多义不翻。这个名词里面有很多意思,不是一个意思,在中国这个中文词汇里面,找不到适当的字来翻,就用音译,然后再加以注解,是这么一个翻法。最普遍的意思是“息慈”,“息慈”怎么个讲法?底下注得很清楚,“谓息恶行慈”。恶是指世染,世间染污我们的心地,染污我们的思想见解,是指的这些,这些污染要把它断除掉。这个意思跟《无量寿经》里面,佛教给我们“洒心易行”完全相同,要把心里面的污染洗得干干净净,要把我们一切错误的行为都改正过来,这叫易行。这一句话是说的原则原理,它的含义很深,它的境界很广。特别记住,世间法染污了我们的心性,出世间法也染污了我们的心性,所以大乘佛法教给我们要超越世出世间法,不但世间法我们要远离,出世间法也要远离,这样才能够真正成就。

佛教里面,我们最常看见的是莲花,用莲花表法。我们看到塑造佛菩萨形相,站着的是站在莲花上,坐着的是坐在莲花里。莲花代表什么?代表出污泥而不染,就是表“息恶”的意思。水底下的泥沙代表六凡,就是六道;泥沙上面的清水代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六凡四圣就是十法界。莲花开在水的上面,这个意思就是说六凡四圣统统不染,所以学佛不能被佛法污染。

什么叫污染?分别、执着、妄想就污染了。所以现代学佛的人(不只是现在,古时候也不例外),世间法不染了,把它放下了,佛法放不下,在佛法里面起分别执着,就又被佛法染了。世间法不贪了,贪心放下了,贪图佛法。你们诸位想一想,世尊是教我们把贪心除掉,不是教我们换一个贪心的对象。你贪心还在,世间法不贪了,贪佛法,你说糟糕不糟糕!所以我们看到佛菩萨形相,看到莲花,就要想到世出世间统统不染,这个才叫做一真法界,才叫真正清净。

这几天我们正在讲《阿弥陀经疏钞》,在现在讲的这一段里面,莲池大师也把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说得很明白。这就讲到贤首的五教,天台的四教。在五教里面讲到圆教、顿教,这是真正的世出世间法都放下,这个息恶就统统都放下。天台四教的别教菩萨,在贤首五教里面讲终教,终教的“一心不乱”,虽然说放下了,但是这个能所还存在;换句话说,心还不是真正的清净。别教地上菩萨,初地以上才是我们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但是他还没有到圆满。讲到究竟圆满,包括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也要放下,这个息就息得干干净净,息恶才干净。可见得沙弥里面的意思,决定不是限于初发心,息恶讲到究竟是包括等觉菩萨,那才真正到清净无染了。

此地讲的世染,怕大家发生误会,说是世间法。什么叫世间法?什么叫出世间法?如果我们辨别不清楚,那就会误了大事!我也常说,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里面都没有的,中国文字充满了智慧的符号。你仔细看看“世间”这个字。“世”是指时间。世是三个十,三十年是一世,三十年代表过去、现在、未来;“间”是界限。世间跟世界是一样的意思,就是界限。这两个字的意思,“世”就是执着,“间”就是分别;换句话说,我们还有分别执着,就是世间。你学佛法,学大乘佛法,学一乘佛法,统统是世间法。因为你还有分别执着,把一乘佛法也变成世间法,所以你才被污染了。假如我们对一切法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了,世间法也是佛法、也是出世间法,出世了。穿衣吃饭,幼稚园小朋友念的“小猫叫,小狗跳”,给你说都是出世间法。如何出世间?超越了分别执着。要懂得“息世染”这个意思。否则的话,你虽然不被世间法污染,你被佛法污染,佛法也是世间法。所以你要是不懂佛法,佛法也是毒药,佛法也害人,这个意思一定要知道。

所以佛在般若会上说得很清楚,佛不但无有定法可说,佛没有说法。这个意思就是教你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法,不可以执着。你只能体会这个意思,意思明白了就好,意思也不能执着。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给我们学佛的基本态度,第一个“离言说相”。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这些言说不要执着。佛灭度之后,弟子们把佛的教训都记录下来,这就成为现在的经典,把这些言语变成文字,言语不能执着,文字同样不能执着。第二个“离名字相”,名字相是指佛经里面许多的名词术语。“沙弥”就是个名词,“世间”也是个名词,你体会到这些名字相里面的意思,你不能执着它。第三个“离心缘相”,那就讲得更深。换句话说,佛的一切法我们可不可以想一想、研究研究?不可以!研究研究就落到第六意识里面去了,就污染了,你被佛法污染了。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佛门常讲“依文解字,三世佛冤”,依照文字来研究解释,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喊冤枉,你把佛的意思搞错了。我也曾经说过,在开经偈里面“愿解如来真实义”,我说现在的人错解了,是“曲解如来真实义”、“误解如来真实义”。你看,如来不是喊冤枉吗?这就是不幸被佛法污染了。难!佛法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用它,不能被它污染,那你的学就学得踏实,就学得真的上轨道了。

学佛法不被佛法污染,一切佛法都要会归到自性,这个要紧。换句话说,帮助我们达到清净心,帮助我们开智慧,这个就是佛法。我们修学得不到清净心,不能开智慧,我们这个佛法就学偏差、就有错误了。所以“息世染”这个意思很深,范围很广,一定要搞清楚。否则的话,你就是受了沙弥戒,把沙弥律仪背得滚瓜烂熟,也是没有用的。你被沙弥律仪污染了,那多可惜!这个要知道。

“行慈”,慈是慈悯众生。众生在六道里面轮回,实在是非常可怜。六道里面头出头没,不知道事实真相的人多,太多太多了!只有佛菩萨、阿罗汉以上的人,他们看出这个真相,他看到了、见到了才知道苦,才晓得这桩事情之可怕。世间人懵懵懂懂,糊里糊涂,不晓的这个事实真相。诸佛菩萨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怜悯一切众生,要想方法帮助这些众生觉悟,帮助这些众生认识真相,帮助他们能够脱离苦海。这就是佛菩萨的事业,我们常讲“如来家业”。如来家业,就是如来的事业,事业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这个真的是大事。你说,世间哪一件事情比这个更大!

所以,出家不简单!古人常讲“出家非将相之所能为”。将是什么?三军统帅;相是什么?宰相。因为过去是帝制的时代,不可以讲皇帝,一般人富贵到了顶点的时候,文官是作宰相,武官是作统帅。出家这个事业,他们做不到!出家人的事业是要追随佛陀,要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是不能比的。所以,出家人是天人师!

我们现在出家,做到了没有?像不像?做不到,甚至于我们的行持还为非作歹,不如在家人,出家人这个下场就不如在家人。诸位冷静去观察一下,为什么出家人走的样子都不好,往往比不上在家人?台湾这些年来,在家人站着往生、坐着往生、预知时至的,我所晓得的就有十几个,我不知道听说的那就更多了。为什么?在家学佛只求往生,他没有担起这个如来家业。而出家人要担负如来家业,要尽心尽力唤醒在家人,唤醒这些迷惑颠倒的人,我们有这个使命,有这个责任。在家人当中,有身不出家心出家的,也担当起如来家业的,像台湾的李济华老居士,往生的瑞相非常好,他是“莲友念佛团”的创办人,第一任的团长;像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他们跟出家人身份没有两样,完全承担起如来家业。

今天我们馆长也是这个身份,也是担当了如来家业。没剃头,但是在我们眼中把她看作和尚。她的身体常常有毛病,我跟她讲:你那一身毛病我可以治,只要你肯听话,保险一身毛病统统治好。什么方法?头剃光了,什么毛病都没有了。她的头也就不会痛了,头痛就是因为头发没有剃掉。所以,我们这个小道场确确实实是肩负如来的使命。

特别是在末法时期,诸佛如来都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我们修学的是这个法门,弘扬传播的也是这个法门,我们要尽心尽力把这个法门在这一个时代发扬光大。我们认真去做,努力去做。我们晓得这个时代会有很大的灾难,虽然我们弘扬这个法门的人数不多,如果每一个人确确实实能尽心尽力自行化他,纵然不能把这个灾难化除,也能把这个灾难减低。所以要认真的修学,认真的去弘扬。不要做形式,不要做好看,那是没有用处的;一切要讲求实际,那就对了。这个是“慈济众生”。

另外还有两个意思,一个叫“勤策”,一个叫“求寂”,这两个意思都是属于自利。“息慈”是自利利他,息恶是自利,慈济是利他,所以这个意思很圆满,这个解释用得比较广。“勤”是精进,“策”是警策自己勉励自己的意思。“求寂”,寂就是清净心。所以,学佛的人不求别的,只求心地清净,不受污染;不污染就清净,污染就不清净了。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被佛法污染了。世间法要放下,佛法我们也要学习放下,也不执着。《金刚经》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非法是指世间法,法是指佛法,佛法跟世间法都要放得下。

我们今天不是圣人,也不是根性很利的人,业习烦恼非常深重。我们在佛法里面,只取净宗,只去执着净宗。因为完全不执着,我们现在做不到,没法子!只执着净宗,其他一切大乘经典我们统统放下,这样就好,这是我们现前这个程度、环境可以做得到的。坚决只持净宗三经一论或者是五经一论,在这上面下功夫,要下钝功夫,我们平常讲要下死功夫,死心塌地去修学。

注解里面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我们看第二段。

问:所谓发慈悲心,是不是等我们对所有的人心地都调整平等了以后才能发慈悲心?

答:发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现在就要做。如果等自己心地平等之后再做,那就变成小乘了。现在就要做,就要帮助人,尽心尽力去帮助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的时候不要着相,不要求人家报答。我们布施人家的恩惠,不求报答,我们的心就清净;也不要去记挂“我做了多少好事,我帮助了多少众生”,你的心就被污染不清净了。所以佛教给我们“三轮体空”,要做,尽量做,做过就忘掉了,不要去执着,这样子心会清净。

第二段在第三面,我们看顶格:

【二、律仪者。十戒律。诸威仪也。】

这是讲到沙弥的戒律了。沙弥戒一共有十条,这十条在佛法里面,特别对出家人来讲这叫根本大戒,必须要遵守的。大家一定要晓得,初学的人要受根本戒,老修的人也要受,阿罗汉、辟支佛要遵守,菩萨到等觉菩萨还是要遵守。不可以说他当了比丘,做了菩萨,这个沙弥律仪可以不要受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好像盖房子一样,盖房子先打地基,然后盖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盖到第三层,下面两层可以不要了,行吗?没有这个道理。所以,根本戒是从初发心到成佛都要坚固的受持,这个要知道。换句话说,菩萨戒可以不要。我盖房子,第三层可以不要,下面还有两层,我还可以住;比丘戒可以不要,我底下还有一层可以住,你要懂得这个道理!当了比丘,不要沙弥了,就好像我住二楼,底下一层不要,你马上就完了,就垮掉了。明白这个事实,你才晓得沙弥律仪的重要性。

说实在话,我们能够把这十条做好,比丘戒、菩萨戒搁在一边,可以不必要。不要去当假比丘、假菩萨,有名无实,那是自欺欺人。我们重实质,不搞形象。持戒念佛,就能达到上上品往生,你真做到了!受了菩萨戒,未必能往生,为什么?假菩萨,不是真菩萨。这个要知道,要明了,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认真老实去修行。

沙弥有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威仪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生活规范。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遵守哪些规矩?哪些原则?这个二十四门就是规矩,就是原则。但是这些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在世的时候所定的,现在时间已经隔了三千年,我们现在在台湾地区,那时是古印度。所以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了,一切想法、看法跟从前人都不相同,我们如何了解律仪的精神,明白它的道理,然后把它应用在现代人日常生活当中,这就对了。好像法律一样,连宪法都不例外,每隔几年要修订一次,为什么?时代不一样了。有些定的条文,在那个时候适用,现在不适用了,必须要加以修订。

根本戒是超越时空,不能变的。根本戒只有四条:不杀生、不淫欲(对出家人讲)、不偷盗、不妄语,这四条叫根本戒,超越时空,无论在哪个地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不能变。其他的可以因时间、地区、生活习惯不同,遵守它的精神原则,在条文上可以做修改,这个在中国称之为“清规”。像唐朝时候,马祖道一和尚提倡建丛林,这是提倡大家共修;百丈大师立清规,这个清规就是戒律的本土化,戒律的现代化,使戒律的精神、原则不变,应用在现代人的生活当中。这是大规模的为中国人制定了一套新的戒律,我们大家都能遵守了。百丈到现代差不多也有一千四百年,我们现在的情形跟一千四百年前又不相同了,所以我们每一个道场、每一个寺庙都有“常住公约”,都有个规矩。这个都是属于戒律的现代化、本土化,适合于我们这一个道场大众在一块共修的规矩,立一个规矩。

就台北市而言,每一个寺庙规矩不尽相同,每一个寺庙的“常住公约”也不尽相同,适合我们自己修学的环境,这个都是属于律仪,所以一定要懂得。不懂得这个事实,这个律仪我们就行不通了。所以我们读它、研究它要了解它精神之所在,要明白它的原理原则。

【上篇戒律门】

沙弥律仪分两个部分,上篇是讲戒律,下篇是讲威仪。底下先讲戒律门。戒律是根本,因戒得定;威仪是帮助是辅助戒律的,就是日常生活规范。

我们要认识清楚“戒”跟“律”这两个字,在这一面倒数第四行,“戒是禁戒,律即法律”。“戒”指的是禁戒,就是禁止,佛教给我们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你应当做。所以戒律里面又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止持,一类叫作持。佛教我们做的,我们要去做,不做就犯戒了。佛不准我们做的,我们就不能去做,这叫持戒。不准你做,你去做了,犯戒了;教你做的,你不做也犯戒了。所以戒律有这两种,一个是禁止的,一个是教你去做的。“律”是你犯了戒之后,等于是来审判你这个罪轻重,那就是法律,用律法来断定你所犯的轻重,这个叫律。

底下这一句讲“防非止恶曰戒;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什么叫戒?防非止恶。什么叫律?处断轻重,开遮持犯,这是律。你只要把这两句记熟就可以了。

此地要说明一下“开遮持犯”。每一条戒律都是活的,持戒的方式不一样、不相同,这个要知道。这是佛对于一切众生根性不同,开遮持犯的范围、浅深、广狭都不一样。正如同我们教学生,我们对于小学生管的就很严,为什么?因为他不懂事,不严格的管教,他就会出事情,就会受到伤害。对中学生,他的知见渐渐开了,所以在管理规矩上稍稍开放一点。到大学生,他有能力辨别是非了,懂得利害了,对于管教的范围就更为开放了。

佛的戒律也是这个道理,对于初学的这些凡夫,管得很严很紧。在我们佛法里面,像小乘教就管得很严格,非常保守;对于大乘人来讲,就比较开放。为什么?大乘人有智慧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善恶你自己有能力辨别,那就开放很多。等到你明心见性,见思、尘沙都断掉了,无明也破了几品,那就入了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到那个时候这个戒律、持戒真正到清净圆满。

清净圆满还持不持戒?还持戒,那就是我们常讲的“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他入那个境界,自自然然不犯过失,没有过失。事相上,菩萨还要这样认真执持,这是做榜样给初学的人看,就是前面讲的行持。他已经到了事事无碍,为什么还要这样子持戒?做给初学的人看,让初学的人看到菩萨都持戒,那我们不持戒不行!否则的话,菩萨都不持戒,我们持戒干什么?给初学的人起了反作用、反效果,那就不是慈悲了。所以佛菩萨也持戒,持得很严,这是做给初学人看,要懂得他们确实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们那样做,那是行持。恶,人家已经断尽了,已经没有恶了,他那是属于行持。

“开”是开缘,缘就是讲条件,在某种条件之下可以开戒,开戒不是破戒。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佛教你禁止的,你开了,那叫破戒。如果在某一种条件之下是合情合理的,你这个戒破了,那不叫破戒,那叫开戒。开戒没有罪,不但没有罪,还有功德。佛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上举了一个例子,《法苑珠林》、《诸经要集》中也有引述。当时有一个国王,国王的脾气很大,好像为了厨师做的菜不好,他吃了不中意,他要把这个厨师杀掉。夫人那天正好是持八关斋戒,看到这个情形,为了救那个厨师,那天特别化妆得很漂亮,劝国王去唱歌跳舞,就希望国王把这个念头转移,把这个事情忘掉,所以那天她的八关斋戒全都破掉。那是不是破戒?她是为了救那一个厨师,为了救一个人,她那样做属于开戒,不但戒全破掉没有罪,还有大功德。那一段文说得很详细,我记不太清楚,可能这些注解里面都有,讲八关斋戒这一桩事情。所以要懂得什么叫开缘。如果没有开缘,自己想要找一个机会,那就错了,那就是破戒,那就不是开戒了。所以,这个开遮自己要有智慧去判断。

昨天晚上,一个老朋友请我吃晚饭,我不知道他过生日,冒冒然然去了。不过也不错,我昨天带了几本《无量寿经》送给他,祝他无量寿,也很好!他在抗战期间遇到一桩事情,他们一共三个人在南京从事地下工作,被日本宪兵发现了。日本宪兵就追他们,他们逃到南京中华门外的寺庙,那个寺庙正好在做法会,他们三个人跑进去求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很有智慧,马上叫他们剃头,穿上海青,跟大家一块念佛。所以日本宪兵队追来之后,怎么找也找不到这三个人,他们三个人就这样保全了性命。

胜利之后,想想老和尚的救命之恩,他们就到南京办了一桌非常丰盛的酒席请老和尚,表示一点谢意。老和尚也来了。来了之后,他们这才一想和尚是吃素的,这些都是鸡鸭鱼肉搞了一大堆,都是荤菜,真的是好菜好酒。没想到这个老和尚真是了不起,老和尚居然坐下来,什么也不问,就跟他们举起酒杯欢欢喜喜的在一块吃,使他们衷心佩服,很受感动。这叫开缘,这叫开戒,不叫破戒。老和尚没有心没有意,但是他晓得他们是诚心感激,并不是有意去捉弄出家人,因此满他们的愿,让他们心生欢喜,这是一个开缘,这个一定要懂得。

有许多在家的同修,自己学了佛,发心吃素,可是家里人不学佛。受了菩萨戒,可不可以煮肉类这些东西给他的父母吃?所谓切肉这都犯戒了,这是没错。你供养父母,父母还没有相信的时候,这是开缘,这不是破戒,你要从这些地方去感化你的家人。你要感化他,首先要家人对佛法有好感,对佛法生欢喜心,你才能感动他。你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告诉他“你吃众生肉,将来你要偿命的”。你愈说你的家人愈烦恼,愈说脾气愈大,不但不能教化他、感化他,反而造许许多多的口业,这就大错了,这个就没有智慧。你一切都能顺从,他们会感觉佛教好,佛教真好!隔一段时期慢慢去感化他,要用智慧。时间的长短,就看你的善巧方便,也看你家人的善根、福德。所以要有耐心,要有方便,这样做才对,自自然然他们会回头,会向善。万万不可以我学佛了,就跟家人敌对,那就错了,完全错了。

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第一句就是孝养父母。所以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要有耐心去感化你的家人,决定不能够对立。在他没有了解没有明白之前,他要什么统统可以随顺。在随顺里面,我们有耐心、有智慧、有方法慢慢把他转变过来,这就对了。这才叫真正的孝养!

遮是禁止,决定不能够违犯。所以懂得开遮才会持戒。应当开的时候不开,也叫犯戒;应当遮的时候不遮,也叫犯戒。可见得“持戒”这两个字,谈何容易!死在戒条里面,不是持戒,戒律条条都是活活泼泼的。你要不懂这个戒律,不懂佛为什么列这条戒,用意何在,道理何在,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怎样去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顺境、有逆境,这个境界差别太多了,在这种非常繁琐复杂的环境里面,怎样用这条戒?那就是开遮了。开遮是你都能搞清楚,能够活活泼泼的应用,应用的非常圆满,自利利他,那才叫持戒。所以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死在戒律里面,那叫持戒。你恰恰弄相反,搞错了。

我刚才举的例子,老和尚随着大家也吃肉也喝酒,他们都受到很大的感动,对佛法生起真正的恭敬心,晓得这个出家人的伟大,出家人了不起,他们十几个人都被度了。如果这个老和尚是一般人讲的持戒观念,这是酒,这怎么可以!掉头而去。是,没错,自己好像很持戒,可是使一般人对佛教产生恶劣的印象,拒绝排斥的印象,那就错了!所以,“开遮持犯”非常的重要,不懂就谈不上持戒,这是一定要晓得的。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问:请问是不是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

答:对,“开遮持犯”,现在你了解、重视它,然后每一条戒里面都会讲到。先要把观念建立起来,晓得持戒绝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讲的持戒,那个持戒持的结果会把佛教在这个世间消灭掉了。

问:没有受戒没有问题,一受戒回来问题一大堆,请问应该怎么办?

答:对,所以《沙弥律仪要略》要认真去研究,一定要明了。你这一部东西明了了,人家来问你这些问题,你都能够解答,而且晓得在什么场合当中,自己应该怎么个做法。

沙弥律仪要略(第二集)

1994/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2-02  

第六页第四段:

【四、是故沙弥剃落。先受十戒。次则登坛受具。今名为沙弥。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学。便拟躐等。罔意高远。亦可慨矣。】

我们修学,无论是经、律、论或者是祖师的语录,会学的人知道在这里面撷取重要的开示,就像弘一大师摘录《晚晴集》一样,将经论语录里面针对自己毛病习气的教训抄录下来。每一个人抄的也许都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的习气不相同,哪一个习气最重,这一句话是针对我这个毛病来说的,我就抄录下来,自己常常看看,常常用它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叫真正修行。戒律里面对治习气的开导最多,所以我们读这个经跟注解要知道节录,自己节录抄在一个小册子上,那叫真正修行。

这一段里面是说初出家。“剃落”,就是剃发、落发的意思。一出家“先受十戒”,这个就是前面所讲的佛门里面入新生的教育,学做出家的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十戒,还有后面二十四门威仪。二十四门威仪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遵守的规矩,就是生活规范(规矩、模范)。有了这个修学基础,然后才能够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前面跟我们讲过沙弥戒修学的期间是五年,现在的受戒(三坛大戒),一次就受掉了。在从前不是这样的,从前这个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是隔很长的时间,不是一次受的;受了做不到,那不等于就是教你造罪业吗?所以沙弥戒学了五年,学了很像样,很有个规矩,五年之后才可以去受具足戒,就是比丘、比丘尼戒。应当再隔三年,这才求受菩萨戒。比丘戒做得很好,再把心量扩大,行菩萨道,这是正确的。就好像我们读书一样,沙弥是小学,比丘是中学,菩萨是大学,它是三个阶层,一定是有相当的距离,不可能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一次一起念,没这个道理!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

“次”是第二个阶段,这才“登坛受具”,“具”就是具足戒。这一句是告诉我们,行门是有次第的。

“今名为沙弥”,就是讲我们目前现在刚刚剃度出家,这是沙弥。

“本所受戒”,“本”是本分,“受”是必须受持这一本经上所讲的戒法,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

很可惜,“愚者茫乎不知”。有许多人戒受了,三坛大戒都受了,戒是什么不知道。形式上受了,实际的内容完全不了解,所以这是有名无实。“狂者忽而不学”,“狂者”是一般狂慧,狂慧是指什么?这个小小戒不重要,纵然知道一些,他也不肯去照做。“便拟躐等”,一个是愚,一个是狂,狂妄!没有认真去修学,这就躐等了。躐等就是他去受比丘戒、受菩萨戒了。第一个阶层的修学没有修好,就要去学第二个阶层、第三个阶层。第二个阶层是比丘戒,第三个阶层是菩萨戒,他就要统统去受了,这就是躐等。“罔意高远”,这个就是俗话讲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所以,经上讲“亦可慨矣”,“慨”是慨叹、感慨。真正明白的人,看到这个现象,非常的感慨。

因为这个本子没有另编页码的次第,还是用原本,原本一面是二十行,前面十行,后面十行。我们就用二十行做单位来说,比如第十一行,就是第二面了,我们用这个方法,大家容易找。

注解里有两句很重要,我在此地提醒大家注意。请看第六页第二十行,就是最后一行,从第三个字看起。“学记云,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这是《礼记·学记》里面的一句话,跟前面讲的意思完全相同。“幼者”就是初学,初学要守规矩,没有意见,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一定要循规蹈矩按照顺序来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我过去跟老师学,在跟他之前,我跟章嘉大师学过三年,老师都不承认,全部都要作废,重头学起。原因是什么?你过去学过的,你有一个标准,我们俗话常讲“先入为主”,他有个成见在,听到老师讲的跟章嘉大师讲的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就会起疑惑,就要发问。所以老师说:你前面所学的我不承认。换句话说,只有听老师说的,没有怀疑的地方,从前学的不承认,全部作废,老老实实乖乖的听话就好,这样才能成就。

目前有困难,因为现在是自由、民主、开放,没有人能够限制任何一个人,所以就学得很多、学得很杂。听到老师讲的,他总有个比较,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初学学什么?不是学教。教是可以讨论的,佛法是主张研究讨论,希望你发生问题提出来研究。可是初学不是在学教,不是在学解,初学是学定、是学清净心。换句话说,心里面有疑问、有分别、有成见,你的“定”决定得不到,所以目的是在此地。我们佛法初学一下手就是“定”,戒是手段,因戒得定,目标是得定;得定之后,就会开悟。从前儒家教学也是如此,它的方法也是修定,所以儒家的小学教学的宗旨就是得定。

现在我们很少听说了。过去我在念小学、念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老师常常在一起聊天,我们还听到老师讲某一个学生有悟性,还听到这个说法,现在好像听不到了。悟性就是跟心地清净的人讲,他能够有体悟,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开悟,有小悟、有大悟,这才有真正的效果。心愈清净,悟性就愈高。沙弥戒律是佛法的小学,修学的宗旨在“定”,是帮助你修清净心。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佛法叫他做“法器”,也就是说他有资格接受佛法了。由此可知,沙弥这五年完全做预备功夫,这是佛法修学的基础,佛法修学的准备,佛法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做这个基础的教育。基础奠定之后,你听经会开悟、会领悟,你参禅会得定,你念佛会得一心。我们现在学教的不会开悟,参禅的不能得定,念佛的不能得一心,原因是什么?就是躐等,基础没做好,你才晓得基础的重要。

我们要想将来有成就,自己有成就也能够帮助别人,自行化他,那我们的基础一定要非常踏实,这个要靠自己努力,自己觉悟,自己认真的去修学。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像从前有老师那么严格的督促管教,整个社会进入到民主、自由、开放,所以对于基础教育是愈来愈困难,完全要靠自己的善根。自己有善根,自己明白这回事情,自动自发,已经不能再靠老师的督导。老师看到你能够自动自发,当然很欢喜,他会全心全力帮助你;不能自动自发,那也无可奈何。这个要知道。

再看第七面第十行,最后一句,“佛藏经云”,这是佛经上说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这是讲修学的次第。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这是按照顺序、按部就班的来修学,这是佛的弟子。听佛的话,尊重老师的教诲,尊师重道,这是佛的弟子。

佛法传到中国之后,隋朝、唐朝的初期,小乘曾经兴盛一个时期,时间很短、不长,以后小乘法在中国就没落了。现在在中国,小乘的成实宗、俱舍宗已经变成历史名词,没有看到小乘的道场了。在唐朝初期还有,以后就没有了。可是小乘经典在大藏经里面可以说相当的完整。因为现在南传的小乘三藏,把它跟中国大藏经里面小乘经比对一下(我没有做过这个工作,有人做过,他们来告诉我),只比我们小乘经典大概多了五十几部。换句话说,五十几部那个分量就太少了。小乘经论的经很短,差不多有一、两千部;一、两千部的经典,只差了五十几部。由此可知,小乘经典我们翻译得相当圆满。但是这些小乘经现在没人读了。我们学习小乘是基础,当然用不着完全去读这些小乘的经典。大乘分宗派,小乘也可以选读。过去我们在台中求学,老师也选了十几种小乘经典教导我们,那就行就够了。像你们现在念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就是小乘经,小乘经里面可以选一些来读。

小乘在中国没落有它的因素存在,这个因素是从前人念中国的儒家道家、孔孟老庄这些书。孔孟、老庄里面所说的,确实不亚于小乘;换句话说,被我们中国的儒家、道家取而代之。所以从儒、道入佛法,就不要从小乘学了,直接就入大乘,是这么一个道理。

从前寺院里面的藏经楼(现在叫图书馆),那个经不仅仅是佛经,儒家的经,道家的经,统统都有。所以从前世间念书人到哪里去念书?哪个地方藏有那么多的图书供他读?寺院。我们读《范仲淹传》,读《义田记》,讲到范仲淹的历史,先生在年轻做秀才的时候,就是在寺院念书。寺庙里面收藏有很完备的图书,几乎那个时候读书人所需要的这些典籍,在寺庙里面都可以找到,所以藏经楼是图书馆。出家人都念过儒书,儒家的东西都念过,道家的东西也都涉猎过,诸子百家他们都通达了。在寺庙里面念书,不但可以很方便找到书籍,如果有疑难的问题,也可以请教法师,法师们世出世间法都通达,可以辅导他,可以帮助他。所以寺庙就是学校,跟现在不一样、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小乘在中国会没落的道理。

可是到了现在,儒家书又不念了,道家我们也不念了,又瞧不起小乘,一学佛就入大乘,在大乘里面混了一辈子,有什么成就?要说成就,那真的就是清凉大师所讲的“增长邪见”,这是清凉大师说的话。今天我们说得好听一点,他的佛学常识很丰富,帮助他辞令,帮助他写文章。除此之外,对德行、修持、清净心、智慧,他完全没有。所以往往我们看到学佛,无论出家在家,不通佛法的时候,人还很老实、很虔诚;懂得一点佛法的,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这就错了。不但学佛错了,学儒也错了。你看儒家说得很好,“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的学问从哪里看?心平气和,这个人有学问。写得一手好文章,讲得天花乱坠,心里面贡高我慢、嫉妒、嗔恚,这个人有没有学问?没学问,那是皮毛!你要问世出世间法为什么修学会学成这个样子?基础失掉了,没有能够照着这个基础去修学。

从前儒家的小学,就是学前清陈弘谋编的《五种遗规》,过去我曾经教大家念过,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古时小学教育的教学宗旨确实是修定。我们在台中的时候,老师选择这本书给我们做修身必读的参考书。过去我们买了很多《五种遗规》,买了二、三十本,一个人一本,从前都曾经发过,现在《五种遗规》也不见了,我看书架上这个书都没有了。

你要不好好的教导小孩,他那个小头脑也会胡思乱想。怎么样教他修定?当然不能教他去盘腿打坐,小孩坐不住的,可以教他背书。背书叫修定吗?背书他就不会胡思乱想。所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一部一部教他背,不讲解的。从前七岁到十二岁是小学,小学学的东西是洒扫应对,完全学怎么做人、怎样说话。小学教育是德行、言语,一举一动要有规矩,说话要有分寸。所以经过那样一个训练,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很像大人,他有威仪,一举一动都像个样。这是生活教育,从小养成。“少成若天性”,小时候培养成的,就像天赋一样。从小培养生活教育,怎样侍奉父母,怎样对待兄长,人伦关系搞得很清楚,辈分分得很清楚,懂得礼节,这是社会秩序、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真正的基础。除这个之外,就是读书,读书要背诵,老师只教句读。因为古时候的书没有标点符号,念的时候老师给他圈句子。你看我们现在这个《四库全书》里面,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念的时候老师用红笔圈句子,教句读。因为以前的书不像现在有分段落,有标上小标题。好像我们这个《无量寿经》它分四十八段,每段都有个标题,从前没有,这是后人做的。所以老师教句读,再督促他背诵。

从前念书的标准,念十遍还不能背的,就不能教了,他承受不了。那怎么办?每一个人天赋都不一样,从前上课的时候,天赋好的、根性利的、聪明的,每一天给他上的分量多一点,可以给他念十行、念二十行。二十行是一面,我们这个一页就是二十行。这二十行念十遍的时候,他一定会背,这就是他的能力可以教二十行。十遍不能背,那就减少,教十行。十行再不能背,就教五行。五行再不能背,教三行。用这个方法。所以,往往一个老师教十个学生、二十个学生,每一个人念的行数不一样,看他的能力。假如他要是五、六遍就能背了,这是天分好的,老师要督促他背一百遍,要大声的念出来,这个样子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笨一点的,天赋差一点的,一定要念到十遍才会背的,老师要督促他念两百遍。所以根性比较愚劣一点,要勤快、要多背,所谓“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会,我要用十遍的功夫,勤能补拙,老师督促他的遍数。

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在上课之前要把前面的功课再背一遍,才上今天的课程。所以天天都要温习前面的,天天都要背前面的,把前面所教的统统背一遍。这本书上到最后了,前面的还是要背一遍,才给你上新的。所以他天天背书,心里面记着。书是决定不讲的,没有意思,小孩不懂这个道理,他的目的是训练“定”,训练记忆,用这个方法。

大概到十二岁的时候,天分好的,读十三经,读诸子,诸子是选择的;还有历史这一部分,就读二十五史,二十五史不可能全读,也是选择的;或者是读《纲鉴易知录》,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大纲;天分高的有基础的就读《通鉴辑览》,统统都是念背,在七岁到十二岁当中全部完成。你问他某一句话在哪一本书里面第几页第几行,他都知道,真的背得滚瓜烂熟。他不打妄想,他心是定的。所以从前古人在十二、三岁时,心很清净很定,就是用这个方法训练的。

现在难了,环境太坏了,现在小孩都去看电视、打电动玩具,你叫他背书,不可能的。“大家都去玩,叫我一个人背书”,他才不干。现在环境不一样,跟从前教学环境比差得太远了。你就晓得古人为什么会开悟,为什么会证果。现在人很聪明,一切环境比从前都好,为什么搞几十年都不能开悟、不能证果,你把这些统统看明白,你就晓得毛病发生在哪里。古人尊师重道,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老实念书,老实背书。所以小学阶段是学定。

学慧,慧是什么?读,读得很熟,这叫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先是无知,统统都念熟了,我什么都不懂,光是念得很熟。古时候的学校没有中学,小学再上去是太学,太学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大学。小学结束,十三岁就入太学了。太学里面教什么东西?讲解、研究、讨论。譬如讲解四书,研究讨论四书,没有背诵,完全是讲解。古人讲“读书乐”,真快乐!讲解就是老师带着这一群学生,每一天去游山玩水,“有事弟子服其劳”,老师坐车,学生要给老师推车,准备些酒菜,一路上旅行。为什么?老师、学生那些书都背得滚瓜烂熟,大家不要带书,讲到第几章第几页,一面走一面研究讨论,去旅行玩个两、三个月,这个课程就教完了。从前读书乐,不像现在这么苦!他就分成这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背书,第二个阶段讲解。小孩的时候不懂事,专背;十三、四岁智慧开了,可以研究讨论,这个教学法确实比现代教学法高明太多了。

民国成立以来,把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法废弃了,采取西洋的,这一下子坏了!根本智没有了,后得智就更不必谈。根本智是无知,后得智是无所不知。从前的教学法,你看童子十几岁没有到二十岁的(二十岁是行冠礼),参加国家的考试,中举人的、中进士的(举人是省考,进士是国家考),往往派出去做官,十几岁就做县长,就去当县太爷了!人家把政治办得有条有理。现在十几岁是小孩,什么都不懂!教育制度方法不一样,所收的效果就不相同。

在台湾,做“总统纪念歌”的张龄,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过去我讲经的时候,夫妻两人每堂课都来,从来不缺席,现在这两人都过世了。张龄居士十九岁当县长,在民国年间做县长,恐怕他是最年轻的。这是教授的教育不相同,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明了从前的儒佛教育好,太好了!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中等天赋以上,可以说都会有成就。废弃、不按照这个规矩,不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定要守规矩。

我们现在是不是要从小乘学起?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是要从这里打基础。所以我教大家念四书,我对净宗同修定了七门课程。七门课程里面,三门是我们本宗的,《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要解》、《普贤行愿品》,这是五经里面选出三个最重要的。我这个选择跟夏莲居、黄念祖不谋而合,我们事先没有商量过,我选这个,他们也是选这个。另外加了四种,这就等于是小乘的经论,小乘经我选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另外,中国的儒家我选的是四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这些合起来,总共有七种。儒、佛、大小乘统统都有了,分量不多,真正从这七门深入,我们这一生受用就足够了;然后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成就!

我们选的《了凡四训》跟《感应篇汇编》,这两部书就是代替戒律的。当然现在大家肯发心学《沙弥律仪要略》,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这是好事。依这一本《沙弥律仪要略》去修学,换句话说,《感应篇汇编》跟《了凡四训》我们就可以舍去了,这一样东西可以代替那两样,我们认真在这个本子上学习。

可是《感应篇汇编》跟《了凡四训》这两部书希望大家要精要熟,为什么?能够帮助一些在家同修,可以普及到社会。特别是《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都是中国人写的,中国人看中国人的东西总是特别亲切,愿意受持,这个我们要理解、要明了。所以印光大师没有在戒律上推动,他就是用《了凡四训》、《感应篇》向广大的社会来推动,收到很好的效果,使一般人明了因果,深信因果,断恶修善。

《了凡四训》是教你认识因果,深信因果;《感应篇》是教你断恶修善,《感应篇》上所写的就是善恶的标准。换句话说,这两部书的宗旨,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沙弥律仪要略》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像这些要紧的句子,我们记几句就行了,常常拿这几句反省、检点,这是真正修行。我们再看底下第五段经文:

【五、因取十戒。略解数语。】

因为前面这个道理是佛家教学的标准,佛家教学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标准取十戒,简单加以解释,所以这是“略解”。莲池大师作略解,弘赞大师详细加以解释,所以增注是弘赞大师作的。弘赞大师是清朝人,怕我们看到略解还不能够体会这个经义,不晓得从哪里下手,所以他详细给我们注解。我们看看莲池大师作的略解很薄,没有几页,看到这个增注就注得很多。顶格的文都是莲池大师写的,就是略解,低一格是弘赞大师的增注。

【六、使蒙学知所向方。】

“蒙学”是初学。我们初学的人晓得修学的方向,知道修学的宗旨,晓得从哪里下手,这的确是非常重要。

【七、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违犯。】

这个文非常要紧,这三句话很重要。“好心”是真正发心,“出家”为了生死,为度众生,这是好心出家。不是逃避现实才出家的,不是在这个世间受了种种折磨,所谓消极。这不是,好心出家是积极的,对于佛法有相当程度的明了、觉悟。在世间种种行业里面,我们选择这个行业,我们知道所有一切行业里面,这个行业最殊胜,它是觉悟的行业,是了生死出三界的行业,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了生死出三界,这个行业是最伟大的行业,是最积极的。我们发心从事于佛教教育工作,绝不是消极,绝非逃避社会现实,世间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把佛法看错了!看走样了!

当然确实有不少是为了逃避社会现实而出家,给人造成了许多的误会,这些我们就不论。我们自己为什么出家的?我们明白,我们发现,这个教育好,有价值,应当把它发扬光大,可惜没人做!没人做是大家不知道,不了解,不认识。我们明白、了解、认识了,我们自己就应当把这个担子挑起来,认真努力去做,要把它做好。我们为这个出家的!

发这个心出家,那你一定要尊师重道。我们读这一本书,莲池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弘赞大师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在这儿对我们的教诲,我们要尊重。我们要敬老师,要尊重他的教诲,要细心的去体会研究,依教奉行,这就是尊师重道。所以要“切意遵行”,以恳切的意志,遵守奉行。“慎勿违犯”,不可以违背,不可以违犯老师的教诲。再看第八段:

【八、然后近为比丘戒之阶梯。远为菩萨戒之根本。】

这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基础不好,第二个阶段没指望了,第三个阶段那更不必说了。所以这个阶段修好了,才可以接受比丘戒;比丘戒修好了,才可以受菩萨戒。它是三个阶层,三个梯次。我们真修,不重形式。所以大家好心出家了,“我要赶快去受三坛大戒,马上就做菩萨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一辈子做沙弥都不是耻辱,我们是真的,我们是真沙弥,你们是假菩萨,不一样!所以老老实实在基础上下钝功夫,这个才是真实的。底下一段说:

【九、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庶几成就圣道。不负出家之志矣。】

这就是次第,次第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们的基础是戒、定。沙弥律仪就是修戒、定的大根大本。这个戒、定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里修,在起心动念处修,这叫修行!不是每天拿着念几遍叫修行,不是的。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面修戒。戒就是守规矩,一切做得如法。如何修定?在这里面修清净心。刚才跟诸位说了,二十四门威仪就是生活规范,也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对人、对事、对物。

文字上虽然讲“事师”,是对老师;跟一切经上讲,我们是对佛的。佛是代表大众,《普贤行愿品》上讲“礼敬诸佛”,诸佛是谁?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不但有情众生是诸佛,无情众生也是诸佛,桌椅板凳、植物矿物统统是诸佛。有情众生有佛性是诸佛,无情众生有法性也是诸佛,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所以《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用一个佛来做代表,我们对佛最恭敬,对一切的人也是同等的恭敬心,对事对物决定没有差等,同一个恭敬心。

这个地方讲的二十四门威仪,就是日常生活规范。它讲的是“事师”,老师,就跟《普贤行愿品》讲的佛是一个意思。我们对老师尊敬,同样以尊敬老师的心对一切大众、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你才会学佛!对佛、对老师恭敬,这些人不是我的老师,我对他可以轻慢一点,那就错了!你的定怎么会得到?你的清净心怎么会得到?所以经上讲的佛、讲的师是代表,这就对了。

这是表明次第、顺序、修学的目标,我们靠这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都在“戒”这一个字上,依靠这个方法才能得定、得清净心、得根本智。得到定之后,然后就可以听经,可以参禅,可以念佛,可以广学多闻,成就自己的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先要得无知,然后才会得无所不知。这个顺序不能颠倒,颠倒了,根本智没有了,后得智完全没有了。不能把邪知邪见当作无所不知,这是大错特错!无所不知是正知正见,这个要知道。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这个东西不要讲多,要紧的是真正体会它的意思,明白我们应该要怎样去做?怎样去学?那个利益就得大了。

沙弥律仪要略(第三集)

1994/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2-03  

请看第九页第十段。第九段注解里最后的这一句,就是昙一律师说的这一句话,“三世佛法,戒为根本,本之不修,道远乎哉”,这一句很重要。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常常听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实实在在不容易,实实在在是大幸。这个经上常说,像开经偈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古德所谓“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因缘”,这些话说得一点都不假。但是一般人往往很粗心、很大意把它看过,没有在意;换句话说,完全没有体验这一句话的真实,这一句话的重要。如果真正明了了,他一定会非常珍惜这一生,这一生也就是我们破迷开悟了生脱死的一个机缘、一个机会。机会我们遇到了,如何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真正了生脱死?一定要依教奉行。如果是自以为聪明,自己要搞一套,那是枉费功夫,也就是前人所说的狂妄、愚痴。不能够相信的,这是愚痴;相信而自以为聪明要另外搞一套的,那是狂妄;这两者都是失败的因素。

昙一律师这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三世诸佛”是过去、现在、未来。“戒为根本”,这个地方这个“戒”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一定要认识清楚。广义里面最重要的是遵守老师的教诫,也就是我们古代所讲的“师承”。如何学?初学一定是跟一个人学,你才会有成就,这是学一家之言。一开头就学很多,固然有成就的,那个成就的都是天才、是再来人,决定不是凡夫。我们在历史上看,一开端就是广学多闻成就的,在历史上大概只有永嘉禅师一个人,永嘉是天才,他一开头就听很多法师讲经说法。永嘉以后,永嘉以前,我们都没见过,他真的是一个天才。他去见六祖,六祖给他印证,当时问题就解决了。一印证,他就要走了。六祖留他一晚,跟他说:你为什么走得这么快?住一晚上。因此他在曹溪住了一晚,这是禅宗很有名的“一宿觉”。这个人是再来人、是天才,我们学不得。我们不是那种身份,没有那个资格。所以一定要老老实实跟一个人学,学一家之言。

现在善知识难遇,我们跟谁学?谁是真正善知识?谁有能力教导我们?我们心里面服谁?假如不是自己心目当中最景仰的人,他就是成了佛再来了,你跟他一辈子都没用处。那个人什么都不通,道德学问都没有,但是你对他非常尊重、非常敬仰,你跟他学,你会成就。由此可知,一个人修学的成就,老师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修学的态度,决定自己能不能成就。

佛经里面有一个小故事,这也是个事实,发生在古印度。有一个出家人想求阿罗汉果,另外一个出家人知道了,跟他开玩笑,“我可以传法给你,我传给你,你要办好酒好菜来供养我”。这个出家人就真的把他的衣钵行囊都卖掉,准备一些好酒菜来供养他,请他吃饭。吃完之后,开玩笑的法师坐在房子当中,叫他蹲在房子的一个角落,拿个皮球在他的头上打一下,说“你证得须陀洹果了”。这是跟他开个玩笑,打他一下,其实他真的证得。好,再换一个角落,又打他一下,说“你证得二果了”。四个角落都打完了,说“你证得阿罗汉了”。这个出家人立刻磕头,谢师的恩德。开玩笑的法师说:我是跟你开玩笑的。这个出家人说:我真证得了!

什么原因?印祖讲的“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一个人的成就是在自己的真诚,老师差一点没有关系。我们中国俗话也说“有状元的学生,没听说有状元的老师”,老师是个秀才,学生中状元了,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道跟学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就是轻慢心,不恭敬。诸佛如来在此地,你对他不相信、轻视、不尊重,你都得不到。你对愚人、恶人尊重,你在他手上能够成就道业。

所以善知识在哪里?善知识在自己的真诚恭敬之求,一切人都是善知识,《华严经》五十三参明白的为我们显示出来。五十三参里面,实际上就是教给我们社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你以真诚恭敬求法的心去跟他们接触,都能提升你菩萨的位次。你去看看五十三个是些什么人?里面有外道,我们今天听说是外道就轻视、瞧不起,错了!佛法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真诚心。五十三参教我们“历事炼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在这个里面修我们的清净心、平等心,成就无上菩提。

所以善恶境界、善恶的境缘无一不是善知识,我们自己心清净了平等了,所有一切人、善恶境界都是佛境界。佛眼里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眼里看佛菩萨都是凡夫,这是事实。我们塑佛菩萨的形相,不学佛的人对他们一点也不恭敬,认为他们是泥塑木雕的偶像。所以凡夫眼里看佛菩萨都是凡夫,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什么时候你成佛了?你什么时候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你就成佛了!看一切众生心都清净,善人心清净,恶人心也清净,没有一样不清净,你得清净心了!修行要在这个地方修。

此地讲的“戒为根本”,这个戒是广义,不是狭义,一定要遵守老师的教诫,遵守老师的方法。老师如果真正有智慧、有善巧,他会知道的,他也不会无理的约束你、要求你,这是不可能的。古人老师对学生约束,一般原则是五年。但是五年也不是一定的,可长可短,完全是看学生修学的成就。学生根利,时间缩短,像刚才举的永嘉禅师,永嘉禅师只要一天,他不要五年。六祖大师还有许多学生跟他三十年的,你看《坛经》里有三十年不离开老师的,他也未必是根钝,有些虽然已经开悟,为报答老师的恩德,不愿舍弃老师而去,这种情形也有的。当然有根器比较钝的,跟老师时间比较长。所以这五年并不是固定的标准,时间是可以延长,可以缩短,完全看成就。换句话说,不成就就不能离开老师,成就了随时可以离开老师。

如何才算成就?在禅宗是“明心见性”,这才算成就;在教下是“大开圆解”,这才算成就;净土法门是“一心不乱”,这才算成就。严格的讲,这个标准净土宗是最低的。因为禅跟教里面的标准都必须要断烦恼、要破一品无明才算成就,证得四果罗汉都不算成就。你们看佛的经典,佛的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证得阿罗汉果的,还不可以离开老师。为什么?没见性。阿罗汉只是成就九次第定,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没有断尽,无明没有破,不能成就,要跟着老师。佛的菩萨弟子当中,那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他们可以离开老师,标准在这个地方。见了性之后,可以代佛教化众生,可以去教化一方,哪一方跟你有缘,你就到哪一方去,“佛度有缘人”。没有缘,你去也是白去,佛度有缘人!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记住,“戒为根本”,要从根本上去修学,那就对了。

我劝大家学一部经,学一部经就是跟一个老师学。我在台中是以李炳老作老师,但是他不认为是这样的。他老人家很谦虚,他看我们是同学,他年长一点,学的时间比我们长,来辅导我们,他不敢以老师身份自居,这是他的德行。他教诫我们以印光大师为老师,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换句话说,我们是先后同学的身份,这样在一块相聚。你看人家多谦虚!我们比不上老师,怎么敢以老师身份自居?李老教我学印祖,当然印祖是了不起,大势至菩萨再来的,这哪里会有错?决定没有错。

但是我们今天的修学,依照老师所讲基本的原则,我们选一部经,依一种注解,这个注解是谁作的,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师,那就没有错了。直接依经,那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专学《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老师。黄念祖居士为《无量寿经》做了一个注解,黄老居士是我们的同学,他是我们的学长,为我们搜集了许多珍贵的材料。不过不能依照那个注解讲经,依照那个注解讲经,你决定失败。《无量寿经》我讲过很多遍,你们仔细听我所讲的跟他的注解相比,我没有采用过他的注解。他那个注解对初学的人有用处,我常说那是《无量寿经》的大辞典,无论在名相上、在义理上都有许多参考资料,他是集古大德对《无量寿经》的解释,性质跟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非常接近。江老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也可以把它看作是《金刚经》大辞典。

我们学《观无量寿佛经》,善导大师注解那就不一样,他不是集各家大成,他是自己确确实实有独到的见解,那个不一样。大家都晓得,善导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在中国历史上,弥陀化身的有善导大师、永明延寿大师、丰干和尚,这三个人在历史上几乎是确定的。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的注解就是阿弥陀佛亲自注的,这还会错!所以我们要学《观无量寿佛经》,我们就依止善导大师,做善导大师的学生。

我们研究《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有两个注解,一个是莲池大师的《疏钞》,一个是蕅益大师的《要解》。学《疏钞》,专攻《疏钞》,莲池是老师;学《要解》,就专攻《要解》,蕅益是老师。在近代,《要解》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宝静法师的《亲闻记》,我们把圆瑛、宝静看作学长,辅导我们,我们以蕅益为老师,这还会错!我们真正找到善知识,真正找到老师了。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依慈云灌顶法师的《疏钞》,这个本子我们印得很多。《普贤行愿品》我们依清凉大师的《疏钞》,清凉、宗密是老师,决定不会错。一生专攻专修,这样才能成功,不要学第二种。我所讲的这些,提供你们做参考资料,帮助你们深入理解,一定要一门深入,依教奉行,这才管用。

一定要晓得,每一部经包含“教、理、行、果”四个部分。第一个是“教”,教是文字,我们常讲消文,文字能够通达没有障碍,这是教,这是修学的第一步。第二个是“理”,它里面所讲的理论,要明白它所讲的道理;理论明白了,你的信愿自然就有了。第三个是“行”,要把理论变成我们的思想行为,把它的教训变成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依据、根据,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持,就是你所学的这一部经。换句话说,你学《无量寿经》,你就变成无量寿佛;你学《阿弥陀经》,你就学成阿弥陀佛;你学《普贤行愿品》,你就是普贤菩萨;你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你就是大势至菩萨,这才叫学,学得跟他一样!我们像不像个佛?像不像个菩萨?在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这样学才叫“戒为根本”,才叫从根本学。所以这个戒是广义,而不是狭义。这是学一家之言,在一部经上下手,我们是同一个宗派、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虽然学的经不一样,方向目标完全一致,我们以“六和敬”为基础,大家在一起共修,共同学习,彼此互相勉励,互相切磋琢磨。

古德讲经、宣讲,我们不敢。我在外面讲经,从来不敢说讲经,我是修学报告,我用这个心态。我们同学互相在一起,每一个人把自己的修学报告出来,大家在一块共同的研习讨论。我报告《无量寿经》,你们都听到了,等于《无量寿经》的内容你们都明白了;你报告《阿弥陀经》,我们也听到了;这样本宗的经典我们统统都学了,但是我发挥在一部经上。我听了五经一论,我在外面做研习报告的时候,把所听到的都会集在《无量寿经》上做会报。你学《阿弥陀经要解》,你把在五经一论所听到的融会贯通,统统都在《要解》里作会报。我们这样把经义把修学介绍给大众,推荐给大众,使听到的人能欢喜接受,我们的修学就成功了。

我们冷眼观察,今天这个世界学佛的水准,中国大陆最高。从传到大陆这些书本跟录音带你就能看出来,他们有选择,他们有比较。有很多录音带送到大陆去,他们听了一遍,就告诉你:这个录音带你以后不要带来,我们不要听了;这种书我们已经看了,以后不要送来,我们不要看了。从这些地方就知道,他们学佛的水平比我们高!我们学东西学乱了、学杂了,他们头脑清醒,清醒的头脑容易辨别。我们今天不容易辨别,搞太多、太杂、太乱了,辨别的能力都丧失掉了,非常可惜!实在讲,我们不如人!这个地方要注意。第十段讲:

【十、若乐广览。自当阅律藏全书。】

“若乐广览”,“乐”这个字念去声,念“药”,是爱好的意思,你喜欢广学多闻。“自当阅律藏全书”,因为这个地方莲池大师给我们介绍的非常简略,是介绍大纲,大纲的好处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容易做到。如果你对戒律有兴趣,深入研究的话,那当然要律藏全书;也就是三藏经典里面的律藏,那个内容就太大了,太丰富了。

这是前面一段的引言,也就是现在一般书籍的绪论,引言到这个地方就圆满了,末后一句就是引言的总结。十一段以后,我们可以把它看成这本书的正宗分,就是正式给我们介绍了。

【十一、后十戒。出沙弥十戒经。佛敕舍利弗。为罗睺罗说。】

“后十戒,出沙弥十戒经”,这是讲这个《沙弥律仪要略》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莲池大师是有根据的,就是从《沙弥十戒经》里面节录出来的。就像我们现在看经节录精华一样,这是《沙弥十戒经》的精华录,莲池大师为我们节录出来的。这个本子不是完整的《沙弥十戒经》,是从里面节录出来的。这个节录是为了便于修持。

“佛敕舍利弗,为罗睺罗说”。《沙弥十戒经》不是佛说的,是舍利弗尊者说的。罗睺罗出家是依舍利弗为和尚,所以在僧团里面佛是他的师公,他的师父是舍利弗,罗睺罗在僧团是这个身份,他的辈分很小,这个我们要知道。这一段的历史,弘赞大师也节录了一些。这个注解是弘赞大师节录的,大家看看,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问,不问我们就把它省掉过去了。接着看底下十二,就是十戒了。

【十二、一曰不杀生。】

十戒里面第一条。戒律有两种,一种是纯为自利,另外一种是自利、利他两者具足。自利戒里面第一条是不淫欲,利他的第一条是不杀生。不杀生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大慈大悲。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没有大慈悲,就不能够圆成佛道。所以要想成佛,要从慈悲心修起,修养自己真实的慈悲心。自利,不淫欲是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决定能超越三界,了脱生死。

佛说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三界流转?就是淫欲,淫欲是三界六道的根本。古德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要往生净土,念要一,一就是一心不乱;到一心不乱,没有不往生的。这个爱欲不断,生死轮回就不能够超越。诸位要晓得,不但不能超越,三界你只能在欲界,色界都不行。色界是五欲都断了,“财、色、名、食、睡”这五条都没有了。但是他不是真断,真断就出三界了,他是伏断,他有定力,他在定功里面把烦恼伏住,不起现行,不会起心动念,他的定功伏住了,所以他可以生到色界,生到无色界。如果这个念头伏不住,修得再好还是在欲界。欲界最高的是他化自在天。

所以要懂得自利跟利他。为什么佛这第一条是不杀生,有的戒经第一条是不淫欲,他的重点不一样。所以沙弥戒是菩萨、是佛的根基,自利利他,第一条不杀生,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注解有一个简单解释。“断命曰杀,有情曰生”,这是说得很清楚了。“生”指的是有情众生,有情众生就是动物,所有一切动物我们要对它有慈悯心,不可以杀害。基督教《新旧约》里面,耶稣基督他也有四条戒,跟我们这个四重戒非常相似。第一条是不可以杀人,那个范围就很小了,人不可以杀,其他的动物没有包括在里头。其次的不邪淫、不偷盗、不妄语,这跟我们在家五戒都相同。我们五戒里的不饮酒,他们没有。我们说“不杀生”,他说“不可以杀人”,差别在这个地方。

【十三、解曰。】

下面是解释。

【十四、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

【十五、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

【十六、但有命者。不得故杀。】

这是讲不杀生的范围。你看看多简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点你们大家要学习。特别在这个时代,科技发达,资讯发达,人与人之间接触非常的频繁,因此言语文字要求简单,愈简单愈好,愈简单愈受欢迎。不可以长篇大论,啰哩啰嗦,要知道节省人家的时间。所以东西要要求“简、要、详、明”,简单、扼要很详细也很明白。你看这几句符合简要详明。我们在外面讲经报告的时候,都要知道简要详明。

它的范围,上至“诸佛圣人”,圣人是指阿罗汉以上的,所以这个范围很宽。小乘初果以上都称为圣人。有初果已经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三不退里面证得“位不退”,他绝对不会再退堕成凡夫。我们在经上看得很清楚,虽然没出三界,他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不管能不能遇到佛法,他都成就。遇到佛法,他成声闻,证阿罗汉果;遇不到佛法,他成辟支佛,成独觉。所以他绝对不会到第八次,他一定是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证果,这是圣人,决定不会堕落三途。所以初果是预流,从这个以上都称之为圣人。对圣贤供养,那是大福报!怎么可以杀害?

圣贤以下的,对我们恩德最大的是老师。这个地方的老师,就是我们常讲的“和尚”,他是我们的“亲教师”,我们的佛法是跟他学的,这是亲教师。师的恩德超过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这是一生的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的恩德是帮助我们恢复了法身慧命,所以老师的恩德在父母之上,这是师恩!

我们世间的老师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世间老师排的位次是在父母之下。不像佛法,佛法将老师排在父母之上。我们过去在大陆,大陆每一个人家都供祖先牌位。贫贱富贵都一样,任何人家一定会看到他家供的祖先牌位。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大陆也不供祖先牌位了。在江南祖先牌位是写的“天地君亲师”,是这么供的。亲是父母,师是供在亲的下面,这个供法是对的。因为世间老师没有帮助我们出三界,没有帮助我们离开六道轮回,这个师的恩跟父母是平等,但是我们还是把父母摆在第一。佛法的和尚那不同,他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这个恩德不是父母能做得到的,不是世间老师能办得到的,所以这个师摆在父母的上面,这个都要注意到。

师下面是僧,僧是出家人,是传承佛法之人,虽然没有直接教我们,他能够教化一切众生,帮助众生了生死出三界。所以这个“师僧”,师是亲自指导我的和尚,没有指导我的那些出家人,他们的德行、能力、使命跟我的和尚没有两样。虽然没有直接教导我,我对他也尊敬。再下来就是“父母”。

圣人有世间圣人,有出世间圣人,这里解释得很好,综合里面的意思,我们可以用四句话就全都包括了,“行有德,心光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心地清净光明,言行有德(标准是道德),这四句话把注解里面的意思就统统包括了。注子里面,诸位要细细的去看。

我们看第十五段,“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说一个上,再说一个下,这当中就统统都包括了,当中省略了。“蜎飞蠕动”是小虫,像蚊虫、蚂蚁这些微细的昆虫。它虽然是小虫,它也有神识,它是一个众生,那也是一条命!只是它业障重,堕落在畜生道,变成小虫。它在畜生里面所受的生死次数多,这是业报变现的。我们要晓得,蚂蚁、蚊虫也能成佛,它这个报受尽了,它会转到人道里面来,我们也不能够轻视它。

在戒经里面,杀业的结罪有轻重不同。比如前面所讲的佛菩萨圣贤、师僧父母,杀害这些人,这个罪极重,不通忏悔,没有办法忏悔,这是五逆罪。在戒经里面告诉我们,五逆罪的果报是在阿鼻地狱,那要出来就太难太难了!真的要经无量劫,这个要知道。像杀害这些微细的小昆虫,犯这个罪是可悔,可以忏悔,这个罪就轻,不像前面那么重。换句话说,对我们恩德愈重的人,你要犯了杀害,那个罪就愈重。一切众生对我们关系最轻最薄的,这个罪也就轻。

杀害诸佛菩萨圣贤,这个圣贤包括世间圣贤,结罪是结到阿鼻地狱。这不是属于我们个人,我们跟他也没有什么往来,他对我也没有什么恩德,为什么杀害会那么重的罪?因为他是一个社会、一个地方所有大众的典范,他在这里能使这个地方转移风俗,净化人心,这个功德就大了。所以世出世间圣贤,他的功德非常大,所谓“人天眼目”,大众的幸福,社会的安全,靠他教导。对他的杀害,这个罪就重,所以他的结罪是从众生身上来结罪。

佛为三界导师,所以害佛的罪是最重最重的!佛是大圣人,实在讲他的福报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没有人能够杀害佛,不可能的。所以有“出佛身血”,这是恶心向佛,等于杀害佛一样,那个罪都是阿鼻地狱。

诸位要知道,我们虽然无意杀害小动物,罪过很轻,可是它会不会存着将来报复的心?这是确实有的。我们误杀人,将来也会被误杀。你们念安世高翻译的《八大人觉经》,你们看看安世高的传记,安世高前生曾经误杀人,不是有意,是误杀的,这一生还要去还命债,也被人误杀,确实一饮一啄都有因果,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不留意。

你想要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这是要严持戒律,要大悲清净,才可以做到。否则的话,生生世世怨家债主,他怎么不找你麻烦?所以真正修行人,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些事实,要逆来顺受。遇到逆境,遇到逆缘,晓得我过去生中对不起他,今生对我的折磨是应该的,你以清净心、柔和的心来接受,我们这笔帐了了、清了,以后就没有了。如果心有不平,这个怨愈结愈深,那个麻烦就大了。今天我们就研究到此地。

沙弥律仪要略(第四集)

1994/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2-04  

我们看第十六段,“但有命者,不得故杀”。“有命”,注解里面“命”的定义是指六根六识相续而生,这个叫命。换句话说,此地所指的就是动物,而不是植物。植物没有六根六识,只有动物才有六根六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指这些。凡是动物,“不得故杀”,着重在这个“故”字,故是故意去杀害它,这个就是犯戒了。如果不是故意的,那就有开缘,所以这个地方着重在这个“故”字。换句话说,在某种条件之下可以杀的,就不是破戒;有的时候不但没有罪,还有功德。下面是讲杀害的手段,也举了很多的例子:

【十七、或自杀。】

自己动手。这是无论用什么手段方式,只要是自己动手的,都是属于“自杀”。

【十八、或教他杀。】

“教他杀”是命令,像家里面的主人叫家里的佣人、仆人去杀生,这是用命令叫僮仆去执行。这个杀业的责任是下达命令的这个人,虽然他没有亲手杀,他下达命令,确实杀业是他的责任。所以下达命令的人,他有罪,执行的人有过,罪跟过不同,罪就重。过是什么?他是执行命令,他不得已,不是他有心要杀,这里面有差别。譬如法院执行死刑,法官是判决的人,执行的人是服从命令。判罪的法官如果是冤枉一个人的话,那他有罪;但是在执行的人来说,他有过。为什么?他是执法的人。法官要是正直,没有冤枉,他没有罪,执行的人也没有过。所以这些地方都必须要明了。这是“教他杀”。

【十九、或见杀随喜。】

看到杀生,虽然不是自己杀,也不是自己执行,见到杀生这个事情生欢喜心,这个都是属于破戒的。佛门里面,佛菩萨见到众生纵然是有罪被处死刑,罪有应得,菩萨也生怜悯心、也生悲悯心。如果生欢喜心,这是有失慈悲,与慈悲心有抵触。所以律里面判罪有轻重不等,这跟我们现在世间法律的判刑、量刑相彷。

【二十、广如律中。文繁不录。】

在戒律里面,对于轻重差别说得很详细。此地的“律”是指《沙弥十戒经》以及比丘戒、菩萨戒,这些大律里面讲的杀法、结罪轻重、心境不同,说得很详细。底下一段:

【二一、经载。冬月生虱。取放竹筒中。暖以绵絮。养以腻物。恐其饥冻而死也。】

“经载”,这是佛经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冬月生虱”,现在我们生活环境改善,卫生设备好,像这些寄生虫比较少见。佛法常说契机契理,“机”实际上就是说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人事环境。我们生活环境里面,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能够适应一切大众,这是正确的,这样佛法可以顺利推行。虽然理上是没有问题,契理,可是不契机,会引起大众反感,会引起大众对佛法的排斥,那就错了。所以佛法在世间传播,诸佛菩萨也是委曲求全才能够行得通。

佛法有五乘佛法,前面四种都是委曲求全,恒顺众生。真正的法,就是“唯有一乘法,无二又无三”。但是一个人的造诣有没有那么高?没有那个境界,你跟他说一乘法,他不能接受。所以能接受大乘跟他讲大乘,能接受小乘跟他讲小乘,不能接受小乘,可以接受人天,那你就跟他讲人天法。现在这个社会连人天法能接受的人都不多了,现在的人要的是什么?要的是名闻利养,求的是名闻利养,讲的是贪嗔痴慢;换句话说,这一种心行在佛法里面很清楚,这是三恶道的心行。所以真正能够讲人天,已经非常的难得。这是我们一定要了解事实,要认清楚环境的状况,我们应该怎样来修学。

劝导众生,像这些戒经都不宜给初学的人看。为什么?初学的人看这个他一定排斥,他要杀生,他要吃肉。你跟他讲不杀生、不吃肉,又跟他讲罪这样重,他马上翻脸就走了。所以老师一生教学,不劝人受戒,不劝人吃素,这才能接引广大的群众。换句话说,如果一定要重视戒律,一定要重视素食,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离开了。这是大菩萨的善巧方便,等到他进了佛门,他逐渐了解了,他自然就去做了。所以老师一生劝人学佛,劝人皈依,不劝人受戒,不劝人吃素,不劝人持午,这些对初学都是非常难接受的。像这一段里面所讲的,就是很难叫世间人接受的,而且容易引起一般知识分子对佛教的排斥。所以我们必须要晓得,在某些场合当中要回避,这些不提就好了,但是自己一定要明了。

【二二、乃至滤水覆灯。不畜猫狸等。皆慈悲之道也。微类尚然。大者可知矣。】

“乃至滤水覆灯”,这个在现代社会里面也不需要了。现在我们饮水,大家都知道饮食的卫生,水都要过滤,不必要用滤水囊,滤水囊没有现在的滤水器滤得干净。“覆灯”,怕晚上有小虫、飞蛾看到这个油灯,接近灯光,往往被烧死,所以灯要用灯罩,这也是慈悲心。现在都用电灯,不用油灯了。

“不畜猫狸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劝人不要畜养宠物。现在外国人、中国人有很多喜欢养宠物的,为什么不要养这些宠物、这些动物?因为这些小动物它们会有杀生,绝大多数这些宠物都是肉食,我们人吃素了,还要给它准备肉食,这是有伤慈悲心。同时你养了宠物,你必须要用精神、用时间去照顾它。我们现在连念佛的时间都感觉到不够用了,哪有时间去照顾这些宠物?这个要晓得。

一般养宠物,实实在在不外乎两种心理,一种是养着玩的,看到很可爱,很好玩,养着玩的;另一种,有些年老的人,他的精神没有寄托。像我们在美国达拉斯四二二对门那一家那个老人,他差不多养了一百只猫,养那么多!他是精神上的寄托。可是那个猫身上会带着跳蚤,我们到达拉斯去住,多多少少都会被跳蚤咬到。过去还听说有人一身都被咬的,这是害自己也害别人。

“皆慈悲之道也。微类尚然,大者可知矣”。所以学佛的人应当要晓得这个道理,我们爱护动物,但是不畜养动物。对动物都保护它,对于人当然更会产生慈悲心。我们看二十三:

【二三、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复加伤害可乎。】

这是大师感叹,现代的人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的慈悲,怜悯一切众生;这个慈悲心没有了,再加以伤害它,这就错了。可是现在的社会,如果听到我们还念这些东西,一般人会耻笑,说我们太落伍了,头脑太旧了,这是迷信!他们有没有说错?当然说错了。可是你要记住,大家都错那就对了!这是真话。大家都这么说,他们认为那是对的,就认为我们是错的。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我们自己做,但是决定不要要求别人去做。你要求别人做,那你就错了;你自己要做了,那你也错了。自己要学佛,依教奉行,我不必要求别人要依教奉行,这样佛法在世间才能顺利的推行发展。这个要晓得。

我们美国那个道场,每一次办大型活动之前,一定找个杀虫公司,在我们的房间、院子做一次彻底的消毒。这个看起来是杀生。不错是杀了不少这些小动物,蚊虫、蚂蚁、蟑螂、跳蚤等,的确杀很多。原因在什么地方?那是为了佛法能够顺利在美国推行。外州人到我们这里来打个佛七,这些小动物要是传播一些传染病,他病了回去,我们怎么对得起人?下一次还有谁敢到这个道场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在做这个事情之前,你们自己一定要晓得,三天之前要在这个地方念佛、念往生咒给它回向,叫它搬家。三天之后,我这个地方要来杀虫,喷杀虫剂,请它搬家。如果更圆满的,一星期之前做一次,三天之前做一次,做两次。我们的心真诚,它真的会搬家,确实有感应。虽然它搬家了,我们这个事情还是要做,为什么?邻居看到了,知道我们很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外面人到我们这里来参加法会很安心,这个事就对了。

戒经里面讲的清净比丘,过去住在山上搭个茅蓬,外头找不到工人,搭茅蓬也是自己做的,要砍树做建筑材料。砍树,要在三天之前诵经念咒,祭祀树神,请他搬家。当然树上还附着有很多寄生的小动物,也要请它们离开,三天之后我们来砍伐,这个就对了。这个就不是无故,预先我已经通知、已经告知请它搬家。通常我们诵《阿弥陀经》、往生咒、念佛给它回向,我们给它授三皈,用放生的三皈,“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用这个。

【二四、故经云。施恩济乏。使其得安。若见杀者。当起慈心。】

这四句,我们要努力的去学习。前面两句,我们看到有缺乏的要帮助他们。现在在一般开发中的国家,大概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至于有缺乏,可是精神生活非常的缺乏,我们要帮助他们。物质方面缺乏,现在社会有很多慈善机构在做,这是需要有相当的财力与人力才能做得到。我们这个团体人少,财力也不多,我们今天所能够做的,只是在精神生活方面,特别是布施佛法。佛法当中,我们经过这么多年去观察、去体会、去学习,才真正明了净宗的殊胜。我们介绍给别人,当然是以最殊胜的东西介绍给别人。总不可以我自己学最好的,把次一等、再次一等的送人,这是对不起人。如果他不能接受,我们也不必勉强,你喜欢修学哪个法门,我们也赞叹、也鼓励。

不可以说我这个法门第一,你那个法门第二。佛法的正义是门门都第一,没有第二的。你看《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哪一个圆通章说是第二?没有,门门都第一。这个就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真的。可是众生的根性不相同,虽然门门第一的法门,有一些法门我们学不来,得不到结果。学不来,得不到结果,对我个人来讲它就不是第一了。个人能够真正得到好处,真正得到成就,这个法门对自己来讲是第一。像药店里面卖的药,几百种、几千种的药,那个药都是第一,都能治病。对了症,那个人也第一;不对症,药是第一,那个病人得到这个药不是第一,这个一定要懂。

净宗虽然是普被三根,我们在经上读到,如果不是多生多劫修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个法门他不能接受,他一定会排斥的,这些事实我们都应当明了。我们能够接受这个法门,喜欢这个法门,这是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我们介绍给别人,别人不能接受,我们清楚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佛菩萨都不能度,我们操什么心,着什么急?

大家常常听到“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无缘不是跟佛没有缘,佛跟一切众生都有缘。无缘是什么?是说他的缘还没有成熟。他的缘没成熟,佛度不了他,佛来跟他讲,他不接受,他不听。“佛度有缘人”,有缘是什么?他的缘成熟了,跟他讲他欢喜信受,这就是有缘,缘成熟。所以有缘无缘是讲缘是不是成熟。没有成熟的,帮助他,鼓励他,希望他能成熟;已经成熟的,劝他念佛求生净土;没有成熟,帮助他成熟,这就对了。没有善根,帮助他种善根。他能念一句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的像,见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所谓“落在八识田里面,永为道种”,这就是给他下了种子。我们这样做就是度了他,这一生不能成熟,纵然多生多劫之后,他这个种子会起现行,会起作用。所以学佛的人念念都是帮助众生,这个是菩萨道,这个就是此地讲的“施恩济化,使其得安”。

我们印了许多“阿弥陀佛”的贴纸,目的就是在此地,让这一切没有善根种子的,给他种善根,给他下种子。已经在修没成熟的,不相信这个,他修任何一个宗派,依任何经典,我们都赞叹。这个赞叹当中,劝勉他,以他修学的功德,求生净土,决定得生。《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最后一段经文,就是说所有一切读诵大乘的人,他要能够回向往生,统统得生。所以净土法门非常广大,绝不是只修净业的人才能往生。学禅的人也能往生,学密的人也能往生,学教的人也能往生,统统都可以往生。它的条件就是“信、愿、行”,你相信,愿意去,临终时一念十念就行。

但是修行有一个原则,无论修哪一宗哪一派,无论念什么经,念什么佛菩萨名号,都要念到一心不乱,这个要知道。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求一心不乱;念观音菩萨,还是求一心不乱;念地藏王菩萨,也是要求一心不乱,那就对了。一心不乱是能生的因,西方极乐世界是所生之果。所以一念回心统统就得生,这叫功夫。这个一心就是清净心,禅宗里面叫禅定,教下里面叫止观,有这种功夫,有这个能力就行。这是对于其他宗派的修行人,我们有义务要告诉他们。

注解里面有两句,“财施能令身安,法施能令心安”,这是把布施的因果都说出来了。注解引《杂宝藏经》里面的一段公案,这一段公案要仔细去看,在讲经的讲席上可以引用,这些都是事实。此地说的是经典上的,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类似这样的因缘果报也不少。所以这些因果的书,在这个时代要多讲,这一类的东西大家很喜欢听。特别是对于年轻人,学生的时代,俗话常说“先入为主”,他能够多读这些感应的事迹,因果报应的事迹,将来长大在社会上,起心动念有所戒惧,这就好了。如果这些因缘果报能跟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那就最好,真正令人信服,使人家相信。布施这个事虽然小,如果心地清净慈悲,功德很大。戒经里面引用这些故事很多。

古人有把这些东西搜集在一起,便利我们参考,这就是《经律异相》,《经律异相》都是搜集经典里面这些因缘果报的故事;还有一部书叫《法苑珠林》。所以讲经的人要在讲席中穿插故事,穿插公案因缘,这两部书里面就搜集得很完整,这是古人做的工作。在中国历史上,记载这些因缘果报的教训也很多。历史是可以相信的,不是随便写的,没有事实决定不能够记载。前人也有把它汇集起来,就是《历史感应统纪》,好像现在也有单行本印出来,《历史感应统纪》很好,这是过去的。现代的,报纸上、杂志上凡是有这些事情,你可以把它剪下来,这是现代的。举比喻,当然愈近愈好,愈是现代的,现代人一点怀疑都没有。过去的,经就是经典做证据,史有历史为证据,确确实实,这个不是随便说的,都足以取信大众,让我们深深明了因果报应。

【二五、噫。可不戒欤。】

这一条是莲池大师对这一桩事情非常感叹。注解里面引用《大智度论》,佛说杀生有十种罪,杀业重的几乎常常都有,这个也都是些事实。我们今天就读到此地。

沙弥律仪要略(第五集)

1994/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2-05  

翻开第十七面第一行当中,注解“大论云”,通常我们在古人注疏里面看到这个字样,多半是指《大智度论》。有的时候写的是“智论”,那就很明显是《大智度论》;有的时候写“大论”,这个“大论”也是指《大智度论》,这个我交待一下就行了。在《大智度论》里面,佛说杀生有十种罪,这个很清楚,不必细说。我们看第二十六段:

【二六、二曰不盗。】

这是十戒的第二条。我们这个课程必须在农历年前要圆满,农历年后我们时间就不多了。所以注解的部分诸位自己去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问;要不问,那我们就统统都过去了,就不读了。所以自己一定要读,这里面有难字要查,要把它注音注出来。我们这个短短期间等于是导读,带着你们来读;深入研究是你们在日常生活行持当中去体验,一定要把它变成我们现代的生活,这个戒律才行得通。我们不可能开倒车,不可能恢复到古时候那个时代,也不可能依照古人那个方式,这个要知道。注解是古人所注的,经典讲的都是原理原则,超越时间,越超空间,我们要体会它的精神,知道它的原则,然后才晓得如何非常适当的很圆满的用在自己生活上,这叫真正的持戒。下面解释:

【二七、解曰。金银重物。以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

佛法说的不盗,要用最简单、最明确的解释,就是“不与而取”。这都是指有主物,这个物有主人的。主人没有给我们,我们随便就取了,这就是盗。实在讲这个盗戒非常微细,无论这个物品是贵重的或者是贱的,“金银重物”是贵重的,“一针一草”是贱的,都不可以不与取。

下面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分别给我们说明不盗的一些禁戒,这是讲佛门。

【二八、若常住物。】

什么叫“常住物”?常住就是我们道场里面所有的,这是常住物。常住物,凡是出家人都有分。要用常住物,应该怎么用法?从前的方式要做羯磨。羯磨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开会,大家都同意了,我们就可以取用;大家不同意,那就不能取用。所以我们要用常住物的时候,要得大众的同意。通常小事情要大众同意,那是太啰嗦了。尤其是大的寺院丛林,住几百人几千人,召集开会那就很琐碎、很麻烦。于是乎丛林寺院的主席,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住持,我们图书馆的馆长,他就可以代表大众来处分。当然小事情他就能够决定,大的事情他也要召集全体来开会。譬如我们道场不动产的处分,这是大事,他一定会召集大众来开会。平常柴米油盐、一针一草这些小事情,他就可以全权代表大家来决定,这个要知道。

盗常住物,那个罪过就非常之重,因为结罪不是向一个人结罪,他是向整个僧团结罪。尤其这个道场要是十方道场,那个麻烦就更大了,罪过就最重。但是现在十方道场几乎没有了,挂个名说是十方道场,实际上依旧不是十方道场。十方道场,那是任何出家人都可以去挂单的。现在道场出家人去挂单可不容易,这也是时代趋势。从前的人人心厚道、淳厚,社会有秩序,社会安全,发心出家的都是善心。现在这个社会作奸犯科的太多了,出家人里面也不整齐,如果来了一个破坏道场的,那这个事情就麻烦了。

在这个末法时期,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魔的子孙都出家了,现比丘相,进入僧团破坏佛法。这是佛当年在世,魔王波旬向佛说:我将来要破坏你的法。佛说:如来正法,任何人没有办法破坏。魔说:等到末法时期,你法运衰的时候,我叫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现比丘相来坏你的佛法。佛听了之后,一句话不说,流眼泪。“譬如师子虫,还噬师子肉”,这是波旬的子孙,不是佛的子孙,是来坏佛法的,这是我们要提高警觉心的。所以在现前这个时代要进入僧团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

因为现在出家情况跟从前不一样。从前出家是要经过国家考试的,真的是品德兼优,而且考试是帝王主持,所以从前出家人受到社会的尊重,它有道理。你在一般的德学一定有进士这个程度,还要加上佛法,考试及格,皇帝颁发一个度牒给你,你拿到这个度牒才有资格出家。你跟哪个寺庙哪个法师有缘,说:我想出家。他先问你:你有没有度牒?有度牒,可以替你剃度;没有度牒,不可以收,那是犯法的。出家的人帝王肯定承认,你可以做我的老师,你可以代我教化老百姓。所以出家人叫帝王师,受到社会的尊重,皇帝的尊重。在那个时代,出家人犯法,不用世间法律来制裁,僧团里面用戒律来制裁。

清朝顺治皇帝废弃度牒制度、考试制度,以后出家人程度就不齐了,有很多犯罪的没有地方跑,就出家了。现在出家人的素质一落千丈,我们决定不能够用从前那个标准来衡量。所以现在这个道场不能作为十方道场,是有它的道理,有它历史渊源的。我们这样做没有做错,人家到我们这里来挂单,要到我们这里住几天,一定要观察。假如他的来历不明,我们最好不要收留,古人常讲“请神容易送神难”,为了我们道场安全,一定要很慎重,这个要知道。远来的,招待他吃一餐饭可以,不留他住。住在这个地方的一定有关系,有我们很熟的人介绍,就可以住个几天。这个事要知道,这个不犯戒。这个时代跟从前那个时代不一样了,佛法契机契理,机是现前这个环境,一定要知道现前的环境。

【二九、若信施物。】

“信施物”,就是信徒们供养常住的。供养常住,还没有分给大家,这个物是信徒的、是信众他们的。还没有分的时候,那是属于信施物;虽然供养我们,我们分给大家了,那就是底下讲的“僧众物”。

【三十、若僧众物。】

“僧众物”,已经分给每一人,这是个人的。这些我们统统都要清楚,都要明了。底下还有三条,不是属于僧团的:

【三一、若官物。】

“官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属于国家的、社会的、地方政府的,我们今天讲一切公共的设施。公共设施都是人民纳税来设置的。我们举一个小的例子,像公用电话,公用电话是政府设施,或者市政府做的,或者区公所做的,都是人民所纳的税来做的。这个如果要是盗窃的话,结罪就是跟全市人民结罪,那个罪就很重。凡是公物一定要爱惜,你不爱惜都有罪过,这个一定要知道。

我们平常讲修福,积功累德,从哪里做?爱护常住物,爱护公物,公家的东西比我们自己的东西还要重要。我们自己的东西搞坏了没有什么关系,要晓得公家东西是道场的东西,是十方常住的,我们怎么能对得起这个十方的出家人。公共设施,我们要是不谨慎不小心把它弄坏了,怎么对得起全市的市民。你能够这样想,自然就生恭敬心,自然就很小心很谨慎,这就是我们修福,就是在积德!

佛门也常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为什么出家人那么容易堕地狱?不知不觉,没有这个意识,没有这个概念,常常犯错!公共设施随便就损坏了,把公共设施看得很轻,自己的东西看得很重,这叫颠倒,这叫错误!一定要机警,一定要惜福。用电话,非不得已,不用。用的时候尽量节省时间,这是你惜福,这是常住物。没有福报,正法道场有护法神,你的福报享尽了,护法神迁单,你会在这个地方住不住,你会身心不安,我们道场不叫你走,你自己非走不行!什么力量?护法神在迁单。护法神迁单,这是花报,将来还有果报,麻烦透了!

我们道场是一个弘法道场,大家将来都有机会到外面弘法,不管是道场请你,还是居士们私人请你,人家接待你,对于人家家里的东西也要爱惜,像常住物一样,你才会受到别人的礼敬。要有慈悲,不要找人家麻烦,用人家东西跟用常住东西一样的仔细,这就对了。这像一个出家人,像一个持戒人。

我有一次在美国,也是到处弘法去旅行,馆长派悟照、悟行这两个人做我的侍者。这两个人他们的行持,居士们批评悟照轻福,不知道惜福,老打电话,打国际电话到台湾,拿起电话讲半个钟点、一个钟点,不像话!将来那个帐单送去,你想人家心里做何感想?这哪里像是个出家人?这个人很聪明,反应很快,我跟馆长都很欣赏他,馆长对于他的离开深感可惜,我们也希望他能留在这个地方,我们真不想让他离开,护法神迁单!从我们这里离开的,都不是我跟馆长的意思,我们都希望他能老老实实在我们这个僧团里面好好的修学,会有成就。偏偏不听,要走,怎么样劝他都留不住。所以我跟馆长说:不要难过,护法神迁单,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知道惜福,护法神迁单。像这些都在盗戒里面,你做得太过分了!所以,公家的东西要爱惜。

【三二、民物。】

“民物”,这是一般老百姓的东西。刚才讲了,我们到居士家里,接受他们的招待,他们家里所有的一切物品,我们要跟爱护常住物一样的爱护,这就对了。

【三三、一切物。】

“一切物”,属鬼神禽兽等物,一般讲没主物。其实不见得没主,不过我们看不见就是了。举一个例子,比如树,树是鬼神物。戒经里面讲,树木高度超过一个人的都有鬼神依止在那里。鬼神,他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树里,我们叫他树神。树哪有神?就是鬼神依附这个地方住。

从前出家人在山上搭个茅蓬,就地取材。所以你们要记住,出家人样样都要会。不要说这样不会,好像是表示自己清高,错了!洗衣服、煮饭、缝缝补补,连盖房子、搭个茅蓬,从前都是自己干的。搭茅蓬当然要砍树作材料。戒经上讲,砍树的前三天要到那里去祭祀,给他诵经、念咒,告诉他三天之后我要用这个东西做材料,请树神搬家,让给我,这就如法。这就是对一切物恭敬。

树木花草都有鬼神依附,所以我们对这些东西可以欣赏,不能执着,不能过分的去喜欢它。过分的喜欢,喜欢花的,来生可能就变作花神;喜欢树的,可能就变作树神。所以佛教我们对一切万物都要用一个平常心来看待,不要有嗜好,什么东西我们用它,不要有嗜好,要能够舍。凡是喜欢一个东西成了一种嗜好,麻烦就大了!出家人有些喜欢佛像,古董佛像非常有价值的,当作珍宝一样来收藏,不肯舍弃。来生到哪里去?佛像又不能生儿育女,佛像里面有寄生虫,佛像里面有老鼠。我们上一次在香港龙华寺的时候,佛像里面有老鼠窝。你要是过分喜欢它、舍不得它,你将来就变成这一类的。寺庙里面蟑螂、老鼠从哪来的?都是从前和尚舍不得,留恋这个地方,就变成这些。喜欢书的,书里面有蛀虫,就变成蛀虫了。这都是事实!

所以我们要把那个喜欢心,一心一意就喜欢阿弥陀佛,喜欢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对了。临终的时候,哪一个念头强,哪一个念头力量大,牵着你先去投胎,先去受生。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对世法必有贪恋,必有放不下一桩事,那个就是他要命的根源,不能往生的根源。所以样样放得下,样样可以用,样样不执着,丢掉的时候决定不会痛心,那你就得大自在了。这是把禁戒说出来了,下面再说偷盗的行为。

【三四、或夺取。】

“夺取”,一般人往往把它看错了,以为这不是盗,其实这是盗戒。譬如,现在搞建筑的简丰文,昨天他来告诉我:师父,今天晚上我不能来听经。为什么?我要去送红包。是不是甘心情愿的?不是的。不是甘心情愿的,非送不可,接受的人就是盗戒。可见这个范围之大!你高高在上,人家有事情求你,不得不送礼,并不是出于甘心情愿,都是属于盗戒。古时候人作官,两袖清风,决定不收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你才晓得盗戒的范围之广。凡是不是我甘心情愿的,但是不得已非送礼不可的,这个叫夺取,巧取豪夺,你不敢不送来,不敢不巴结。这都是盗戒。

【三五、或窃取。】

“窃取”,这是偷偷摸摸的,我们今天所讲的窃盗。

【三六、或诈取。】

“诈取”,用欺骗的方法得到的,都是属于偷盗。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做生意卖冒牌的假东西,不诚实,欺骗,属于这一类的,这都是犯盗戒。

【三七、乃至偷税冒渡等。皆为偷盗。】

所以这个盗戒之微细,很不容易持!有很多信徒受了戒之后来问我:师父,我们现在做生意,不偷税简直不能赚钱,大家都偷税,我们怎么办?当然最好是不要受戒。可是不受戒也不应该,那怎么办?我不得已,介绍永明延寿大师的办法。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偷窃,偷公家的钱财,干什么?放生。不是自己享受,这是替国家修福,替社会修福,这个偷盗是菩萨,这个不是盗贼,他没有罪过。为什么?我们国家不信佛法,不知道修福报。社会大众不懂佛法,不知道修福。我们窃取一点,替社会修福,替国家修福,这是菩萨心,这是永明延寿。这个可以。

如果偷税是为自己享受,那你的罪过就大了。因为税收是人民的,你要向全国人民忏悔,将来还债的时候,全国人民都有分,你要还到什么时候?这个事情非常麻烦!你偷一个人的,将来还债还一个人,好还!你偷盗全国人的,那个就麻烦了,那个真是很头痛的事情。所以盗常住物跟盗官府物,盗公共的东西,这个罪过一定堕阿鼻地狱。诸位要是偷的那个对象太多了,偷了一国的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我们必须要知道,必须要了解。

“冒渡”,后面有解释。我们翻开第十九面第十二行,“冒渡”就是假冒,这是我们今天社会上常常听到的仿冒,这是图利,就是侵犯别人的权益,这个都是属于偷盗。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它的范围非常之广,非常的细微。真正明了之后,他一定会非常珍惜常住物,非常爱惜公共的设施,把常住物、公共设施看作比自己的东西重十倍都不止。这个一定要晓得,这是真正的道理,真正的事实。不管你有没有受戒,你要犯了统统得罪,而且罪很重。下面举出犯盗戒的果报:

【三八、经载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僧饼数番。一沙弥盗众僧石蜜少分。俱堕地狱。】

这是出在佛经上的,我们看起来很小,后面注解里面写得很详细,你们自己去看。“经载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这个沙弥也算是个好心,盗七枚果供养他的师父。“一沙弥盗众僧饼数番”,他偷了几个煎饼。“一沙弥盗众僧石蜜少分”,石蜜是甘蔗糖,就像我们现在的冰糖,它是一块一块的像石头一样。“俱堕地狱”,你看就这么一点点小事情,微不足道,为什么有这么重的罪?你要知道,因为这个东西是常住物,是众僧物,不是一个人。你盗一个人的,没有那么重的罪,还债也容易,忏悔也方便。诸位要晓得,常住、众僧不只是我们这一个僧团,因为僧没有界限,尽虚空遍法界出家人就是一个僧团,所以那个“破和合僧”的罪重!

我们今天虽然在形式上,一般出家人进来的时候,我们不收容他,这是一个非常时期,临时的一个措施。真正好心的真正出家人,我们求之不得,欢迎还来不及。所以我们确实是真正的僧团,确实是十方道场,今天好像是战乱时期非常时期一个不得已的措施,为了保护我们僧团的安全才这样作法的,这是正确的。所以这是非常时期,非常手段。但是要记住,我们这个僧团里的一切设施是通十方,是通法界的,我们跟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你才晓得偷盗一针一草的时候,那个罪都是阿鼻地狱。

假如我们这个道场是私人建立的,是我传给我的徒弟,传给我的徒孙,所谓子孙道场,那这个罪过没这么重,那就轻。为什么?你这个道场是一个家庭,是一个家族,不是通十方,不是通三世,这个结罪不一样。

现在这个社会里面,子孙道场很多。我们这个道场不是子孙道场,这个道场是大众捐献供养的,不是一个人拿钱的,一个人作主的。台湾一个人的有,他自己家族有钱,他建立一个道场。虽然建一个道场,他也收信徒一切供养,那个里面的帐不晓得怎么个算法,我们也不会算,但是一定会算帐的。

所以十方常住道场是最为珍贵的,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我们道场感应事迹很多,但是我们不说,我们“会讯”上从来也不写。为什么?正法道场,不搞这些。现在很多道场用这些感应诱惑信徒。我们这里感应,有很多鬼神请求要到我们道场来,这个事情常常有。前年,还是大年初一,上午九点钟打电话要进入我们道场,我们这里供了牌位。这个事情我们都没有发表,都没有说。你说这个道场不殊胜,为什么抢着到这儿来?要求到这儿来?馆长说:为什么打电话给我?我说:你是主人,你答应才行。打电话给我,没有用!一定要找你,你答应他才可以进来。这一类事情很多。你才晓得这个道场确实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你不要认为那个门是开的,我们这里不同意,一般鬼神就进不来。要求我们同意答应他,供个牌位,他才可以进来,但是我们不说。一般道场有这么一些小事情都大肆宣扬,没有还要造谣生事,他的目的何在?希望信徒都来。凡是这些感应事,我们一字不提,只有少数常常到这儿来的知道,决定不宣扬。大家认真修学,将来都有成就。所以这个注解里面,自己要好好的看。我们看三十九段:

【三九、故经云。宁就断手。不取非财。】

【四十、噫。可不戒欤。】

要知道这个里面的利害,然后你才知道怎样修福、怎样惜福、怎样培福,你才会福慧双修。你不知道不明了,福慧双修怎么个修法?真的叫盲修瞎练。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这一段。

问:“若盗他经卷,计纸墨值犯罪”,好像罪不是很重?前面说“盗僧鬘物者,过杀八万四千父母等罪”,怎么差别这么多?

答:“盗他经卷”是你一个人的东西,那个罪就很轻。你这一本经多少钱,我只欠你这么多钱,我还你方便。但是常住物那就不得了了!常住物是什么?常住是每一个人都有分。譬如说常住这一本经十块钱,这是常住的,你盗了。常住有多少人?刚才讲了,我们这个道场是通十方三世,数不清!你欠每个人十块钱,你就还不清了。如果这本经是我个人的,你偷去了,你还我十块钱就完了。轻重就是这样差别。

所以常住物是决定不能盗,公共设施不能盗。你要盗公共设施的时候,如果是国家设施的,你跟全国的人结罪;台北市政府设施的,你要向全台北市人结罪,那个就很麻烦,那就重。所以盗一个人的东西很轻,盗常住结罪重。你看那个沙弥盗七枚水果,这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还堕地狱?因为那是常住物。盗常住物一针一草那个罪都重,个人就很轻,所以不可以盗常住物。这个公共设施决定不能偷,那个结罪都很重。一般人不晓得,不知道这个道理,自以为聪明,造作大罪业,将来果报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