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苏迪糖果乐园图:西方媒体如何看中国国家宣传广告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21:02
西方媒体如何看中国国家宣传广告片? (2011-01-21 11:50:39) 标签:

敬一丹

美国人

广告片

西方媒体

时代广场

杂谈

西方媒体如何看中国国家宣传广告片?

 

张放

 

 

一闪一闪的,全是微笑的脸,每60秒为一个单位,就准备这么一直闪烁下去,直到情人节结束。中国国家宣传广告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成功面世,并开始闪耀下去。这一行为引发国人一阵议论,也当然受到西方媒体的注意。国人的很多评说,并没达到“众说纷纭”地步,而是有点异口同声地、或隐或现地告诉其他没听说此事的国人听者,俺们现在牛逼了,俺们现在被代表了,俺们的代表们,现在正扬眉吐气地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按60秒为一个单位,正在朝美国人笑呢。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就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然后由国家有关宣传部门买单。很多博文评论的腔调,十步与百步的事儿,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但西方一些评论者和著名博主在评说此事时,话就说的不那么在听,有些话听上去,与中国宣传部门所要求的,或者所希望要求的,相去甚远。看得出来,他们内心并不存恐惧,就一阳光下的孩子似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他们中明眼人首先评论说,这则广告片,更像是在用温柔的方式,教训美国人应该如何重新认识当今的中国人。这则广告片,是在向美国人传递一种信息:今天的中国人,那活得是相当地幸福。而并不像美国人心中所想象的那样,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天的中国人,那真是畅所欲言,心情舒畅。而并不像某些西方对中国不怀好意者所描述的那样,没有人权,没有自由。

 

还有的西方媒体人则说,这则广告的重要目的,似乎是要修正美国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的“并不全面的理解”。但接着,他们就这样说,假如中国宣传部门试图通过这种办法,还加以修正的话,那这宣传部门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了。

 

因为他们认为,这则并没有任何实际内容的广告片,根本不能产生解惑效用,反而给美国民众徒增了更多的困惑与不解。

 

他们认为,无数美国人并不像熟悉奥普拉和拉里金那样,熟悉中国的敬一丹们。他们也根本不认识刘欢,他们也从来没听说过什么火箭专家孙家栋。美国人因为太把自己当做世界中心,所以,他们只关注麦克-杰克逊,关注嘎嘎lady,关注美国科学家们。很难想象敬一丹和刘欢等人的形象,会在美国人眼中,起什么积极促进作用。另外,多数美国人还只停留在区别到底谁是单眼皮谁是双眼皮的亚洲面孔上面。

 

其实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就好像今天的北京人,也包括在北京取得落户权的外地北京人,从来都很把自己当作全国中心,而把北京之外的地方,都叫作“地方”,并基本上加以不关注。也很像上海人,只把眼睛盯住洋人,因为他们历史上就喜欢拍洋人的马屁,而只把其他地方,甚至北京都称作“乡下”,并根本上加以蔑视一样。

 

假如把美国人比喻成北京人上海人,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地方人”与“乡下人”经过几十年努力,发了,成了暴发户,居然把他们当地的土特产,作为骄傲的本钱,拿到北京人和上海人面前作广告。由于有种天然牛逼心态作怪,被广告打动的可能性,可能真的是大打折扣的。

 

所以,美国媒体人就直接指中要害地说,一个有着所谓14亿人口56个民族5000年历史的中国,现在想通过60秒为一单位的循环微笑,来展示自己的另一面,的确让人会产生巨大困惑与不解。

 

还有的美国媒体人感到困惑和不解的是,这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广告片,怎么能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情人节,连续播放8400次?它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真是一群笨蛋美国人。这个问题,连中国的小学生都能回答得出来,却在美国人那里,遭遇不解。可能真是文化差别使然?鬼知道。

 

当然,对这则广告片最反感的,并不是上述的美国媒体人与博主们,而是生活在广告板周围那些时刻求变的美国民众。他们认为,8400次的莫名其妙的微笑片,对他们来说,恐怕是不小的精神折磨。

 

以“连番轰炸”方式,给美国人上课,教训美国人,中国人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多么自由多么%¥的方式,到底有没有用,已经不言自明。美国人有些大惊小怪了。反观国人,却都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国人早就习惯了这种“连番轰炸”方式,处“连番轰炸”而不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