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招商学府1872价格:转发: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3:52:26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家长的无奈

 

论,所以即使面对年龄如父辈的经营者,我也毫不畏惧。尤其是通过实地访谈所积累的事实,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以大量的资料及积累的事实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之后,我才会向客户提出建议。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比企业的经营领导层更了解最近的现场实际情况,所以我根据足以印证事实的资料所做的提案,绝对让客户信服。” 大前研一写到:“在麦肯锡的两年中,我不知不觉就分析了将近两千件案子。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自己进行分析,后来发现凭我一人之力实在不堪重负时,才开始请客户从自己公司里调派约30名人员,和我共同组一个团队,进行相关的业务。首先由我提出假设,再请这些人员搜集可以印证假设的资料,然后再按我的指示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我以团队总指挥的身份,为他们安排求证的程序。例如:‘这个做完之后,再做那个。’‘如果分析的结果是这样,就进入A阶段,如果不是这样,就进入B阶段。’我就像一台空白图表的制造机,提出假设之后,就开始印制空白图表,然后指示团队中的其他人把图表上所有空白处填满。从‘纵轴是这样,横轴是那样’到‘请这样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所有数据的选取、图表的做法、分析法等等,我都一一下达指示。” 大前研一生动地说明了管理信息咨询公司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并且向团队集体研究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在处理信息,研究已经不是学院或研究所里的专门工作,日益成为一种现代工作方式。 现在许多高新科技企业都采取项目小组的方法来工作,大致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市场中遇到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企业会组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可能来自各个部门,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针对问题搜集事实和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围绕假设搜集数据,借助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验证假设,如果无法验证便修改假设再重复前面过程,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是典型的研究过程。如今研究的工作方式已经迅速扩展到各个行业,所以,尽快把学习变为研究,也是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为什么我国目前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只会做有答案的题目,而不会用研究的思维来解决无答案的问题,没有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研究本领。 考试成绩好并不算人才 奥数金牌崇拜,还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误区,认为考试成绩好就是人才,学历高更是人才。人们说到某个人是人才时,往往会说:他是博士或他是教授,至于这位博士或教授研究出过什么成果,却无人关心。我国传统也认为“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至于他金榜题名后做出过什么贡献,却无人关心,反正只要考试成绩好,学历高就是人才。据历史学家研究,我国历史上各朝的状元真正有大成就的极少。 其实考试成绩好和学历高,只能说明他善于考试,学了许多过去的知识,至于他会不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创新能力却是另一回事。有了好的考试成绩和高学历只是具备了做研究的基本条件,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没开始,这时他还算不上人才。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关键要把眼光放长远,要看他能不能做出实际的研究成果,成果评价才是靠得住的评价。 爱因斯坦就是本科毕业,而且还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但他做出的科研成果超过多少博士教授?毛泽东就是大专毕业,但谁能否认他是大人才?爱迪生连大学都没上过,但谁有他的发明多?奥数金牌崇拜、考试成绩崇拜、学历崇拜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了。 应当怎样对待奥数? 奥数弊端如此之多,那么应当怎样对待奥数呢? 当务之急是立即取消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学校不再給奥数学生开小灶,不以奥数成绩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而以全面和谐发展来评价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那些少数有数学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他们参加课外兴趣小组,适当做一些奥数题、参加少量的数学竞赛,但不可搞加班加点的强化训练,让奥数回归业余兴趣的正常状态。 国外学生参加奥赛都不做特别的训练,临时报名,像参加一场游戏一样去玩玩而已,全世界没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以举国体制去搏几块奥数金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争取那没多大价值的考试好成绩,那不过是一种虚荣。真正高明的教育,并不重视考试和竞赛,而是更看重学生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急功近利地指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出成果,而是給他们打下研究方法的基础,寄望于将来他们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美国人没获得过奥赛金牌,但却获得了全世界最多的诺贝尔奖,发明专利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这就是他们高度重视研究能力的结果。 此外,我国中小学应当立即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思维训练。本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规定研究性学习占15个学分,大大超过数理化的10个学分,这是适应世界潮流的举措,但因为高考制度不改,研究的过程也无法“考”,所以许多中学都把研究性学习做为装饰花边,上面来检查时做做样子,检查团一走立即取消,还是大力抓考试。这样的教改只会夭折,中国会被世界潮流越甩越远。 做为家长,不能等着高考和学校改革,更不能被学校误导,不要再逼孩子去上奥数班,应当尽力找到有研究能力的老师,大力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这才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做法。据专家研究,未来世界更需要右脑发达的人才,右脑主要具有想象、艺术、综合等功能,而传统学校主要培养左脑发达的人,左脑主要具有语言、分析、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快速被电脑代替,有远见的家长应当尽力矫正学校过于偏重左脑的教育,使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如果你今天不早做准备,未来社会发展就会惩罚你的孩子。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论,所以即使面对年龄如父辈的经营者,我也毫不畏惧。尤其是通过实地访谈所积累的事实,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以大量的资料及积累的事实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之后,我才会向客户提出建议。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比企业的经营领导层更了解最近的现场实际情况,所以我根据足以印证事实的资料所做的提案,绝对让客户信服。” 大前研一写到:“在麦肯锡的两年中,我不知不觉就分析了将近两千件案子。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自己进行分析,后来发现凭我一人之力实在不堪重负时,才开始请客户从自己公司里调派约30名人员,和我共同组一个团队,进行相关的业务。首先由我提出假设,再请这些人员搜集可以印证假设的资料,然后再按我的指示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我以团队总指挥的身份,为他们安排求证的程序。例如:‘这个做完之后,再做那个。’‘如果分析的结果是这样,就进入A阶段,如果不是这样,就进入B阶段。’我就像一台空白图表的制造机,提出假设之后,就开始印制空白图表,然后指示团队中的其他人把图表上所有空白处填满。从‘纵轴是这样,横轴是那样’到‘请这样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所有数据的选取、图表的做法、分析法等等,我都一一下达指示。” 大前研一生动地说明了管理信息咨询公司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并且向团队集体研究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在处理信息,研究已经不是学院或研究所里的专门工作,日益成为一种现代工作方式。 现在许多高新科技企业都采取项目小组的方法来工作,大致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市场中遇到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企业会组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可能来自各个部门,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针对问题搜集事实和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围绕假设搜集数据,借助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验证假设,如果无法验证便修改假设再重复前面过程,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是典型的研究过程。如今研究的工作方式已经迅速扩展到各个行业,所以,尽快把学习变为研究,也是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为什么我国目前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只会做有答案的题目,而不会用研究的思维来解决无答案的问题,没有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研究本领。 考试成绩好并不算人才 奥数金牌崇拜,还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误区,认为考试成绩好就是人才,学历高更是人才。人们说到某个人是人才时,往往会说:他是博士或他是教授,至于这位博士或教授研究出过什么成果,却无人关心。我国传统也认为“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至于他金榜题名后做出过什么贡献,却无人关心,反正只要考试成绩好,学历高就是人才。据历史学家研究,我国历史上各朝的状元真正有大成就的极少。 其实考试成绩好和学历高,只能说明他善于考试,学了许多过去的知识,至于他会不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创新能力却是另一回事。有了好的考试成绩和高学历只是具备了做研究的基本条件,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没开始,这时他还算不上人才。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关键要把眼光放长远,要看他能不能做出实际的研究成果,成果评价才是靠得住的评价。 爱因斯坦就是本科毕业,而且还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但他做出的科研成果超过多少博士教授?毛泽东就是大专毕业,但谁能否认他是大人才?爱迪生连大学都没上过,但谁有他的发明多?奥数金牌崇拜、考试成绩崇拜、学历崇拜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了。 应当怎样对待奥数? 奥数弊端如此之多,那么应当怎样对待奥数呢? 当务之急是立即取消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学校不再給奥数学生开小灶,不以奥数成绩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而以全面和谐发展来评价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那些少数有数学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他们参加课外兴趣小组,适当做一些奥数题、参加少量的数学竞赛,但不可搞加班加点的强化训练,让奥数回归业余兴趣的正常状态。 国外学生参加奥赛都不做特别的训练,临时报名,像参加一场游戏一样去玩玩而已,全世界没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以举国体制去搏几块奥数金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争取那没多大价值的考试好成绩,那不过是一种虚荣。真正高明的教育,并不重视考试和竞赛,而是更看重学生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急功近利地指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出成果,而是給他们打下研究方法的基础,寄望于将来他们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美国人没获得过奥赛金牌,但却获得了全世界最多的诺贝尔奖,发明专利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这就是他们高度重视研究能力的结果。 此外,我国中小学应当立即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思维训练。本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规定研究性学习占15个学分,大大超过数理化的10个学分,这是适应世界潮流的举措,但因为高考制度不改,研究的过程也无法“考”,所以许多中学都把研究性学习做为装饰花边,上面来检查时做做样子,检查团一走立即取消,还是大力抓考试。这样的教改只会夭折,中国会被世界潮流越甩越远。 做为家长,不能等着高考和学校改革,更不能被学校误导,不要再逼孩子去上奥数班,应当尽力找到有研究能力的老师,大力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这才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做法。据专家研究,未来世界更需要右脑发达的人才,右脑主要具有想象、艺术、综合等功能,而传统学校主要培养左脑发达的人,左脑主要具有语言、分析、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快速被电脑代替,有远见的家长应当尽力矫正学校过于偏重左脑的教育,使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如果你今天不早做准备,未来社会发展就会惩罚你的孩子。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论,所以即使面对年龄如父辈的经营者,我也毫不畏惧。尤其是通过实地访谈所积累的事实,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以大量的资料及积累的事实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之后,我才会向客户提出建议。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比企业的经营领导层更了解最近的现场实际情况,所以我根据足以印证事实的资料所做的提案,绝对让客户信服。” 大前研一写到:“在麦肯锡的两年中,我不知不觉就分析了将近两千件案子。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自己进行分析,后来发现凭我一人之力实在不堪重负时,才开始请客户从自己公司里调派约30名人员,和我共同组一个团队,进行相关的业务。首先由我提出假设,再请这些人员搜集可以印证假设的资料,然后再按我的指示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我以团队总指挥的身份,为他们安排求证的程序。例如:‘这个做完之后,再做那个。’‘如果分析的结果是这样,就进入A阶段,如果不是这样,就进入B阶段。’我就像一台空白图表的制造机,提出假设之后,就开始印制空白图表,然后指示团队中的其他人把图表上所有空白处填满。从‘纵轴是这样,横轴是那样’到‘请这样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所有数据的选取、图表的做法、分析法等等,我都一一下达指示。” 大前研一生动地说明了管理信息咨询公司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并且向团队集体研究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在处理信息,研究已经不是学院或研究所里的专门工作,日益成为一种现代工作方式。 现在许多高新科技企业都采取项目小组的方法来工作,大致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市场中遇到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企业会组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可能来自各个部门,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针对问题搜集事实和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围绕假设搜集数据,借助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验证假设,如果无法验证便修改假设再重复前面过程,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是典型的研究过程。如今研究的工作方式已经迅速扩展到各个行业,所以,尽快把学习变为研究,也是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为什么我国目前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只会做有答案的题目,而不会用研究的思维来解决无答案的问题,没有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研究本领。 考试成绩好并不算人才 奥数金牌崇拜,还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误区,认为考试成绩好就是人才,学历高更是人才。人们说到某个人是人才时,往往会说:他是博士或他是教授,至于这位博士或教授研究出过什么成果,却无人关心。我国传统也认为“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至于他金榜题名后做出过什么贡献,却无人关心,反正只要考试成绩好,学历高就是人才。据历史学家研究,我国历史上各朝的状元真正有大成就的极少。 其实考试成绩好和学历高,只能说明他善于考试,学了许多过去的知识,至于他会不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创新能力却是另一回事。有了好的考试成绩和高学历只是具备了做研究的基本条件,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没开始,这时他还算不上人才。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关键要把眼光放长远,要看他能不能做出实际的研究成果,成果评价才是靠得住的评价。 爱因斯坦就是本科毕业,而且还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但他做出的科研成果超过多少博士教授?毛泽东就是大专毕业,但谁能否认他是大人才?爱迪生连大学都没上过,但谁有他的发明多?奥数金牌崇拜、考试成绩崇拜、学历崇拜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了。 应当怎样对待奥数? 奥数弊端如此之多,那么应当怎样对待奥数呢? 当务之急是立即取消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学校不再給奥数学生开小灶,不以奥数成绩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而以全面和谐发展来评价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那些少数有数学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他们参加课外兴趣小组,适当做一些奥数题、参加少量的数学竞赛,但不可搞加班加点的强化训练,让奥数回归业余兴趣的正常状态。 国外学生参加奥赛都不做特别的训练,临时报名,像参加一场游戏一样去玩玩而已,全世界没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以举国体制去搏几块奥数金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争取那没多大价值的考试好成绩,那不过是一种虚荣。真正高明的教育,并不重视考试和竞赛,而是更看重学生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急功近利地指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出成果,而是給他们打下研究方法的基础,寄望于将来他们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美国人没获得过奥赛金牌,但却获得了全世界最多的诺贝尔奖,发明专利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这就是他们高度重视研究能力的结果。 此外,我国中小学应当立即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思维训练。本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规定研究性学习占15个学分,大大超过数理化的10个学分,这是适应世界潮流的举措,但因为高考制度不改,研究的过程也无法“考”,所以许多中学都把研究性学习做为装饰花边,上面来检查时做做样子,检查团一走立即取消,还是大力抓考试。这样的教改只会夭折,中国会被世界潮流越甩越远。 做为家长,不能等着高考和学校改革,更不能被学校误导,不要再逼孩子去上奥数班,应当尽力找到有研究能力的老师,大力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这才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做法。据专家研究,未来世界更需要右脑发达的人才,右脑主要具有想象、艺术、综合等功能,而传统学校主要培养左脑发达的人,左脑主要具有语言、分析、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快速被电脑代替,有远见的家长应当尽力矫正学校过于偏重左脑的教育,使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如果你今天不早做准备,未来社会发展就会惩罚你的孩子。                                  奥数是什么?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论,所以即使面对年龄如父辈的经营者,我也毫不畏惧。尤其是通过实地访谈所积累的事实,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以大量的资料及积累的事实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之后,我才会向客户提出建议。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比企业的经营领导层更了解最近的现场实际情况,所以我根据足以印证事实的资料所做的提案,绝对让客户信服。” 大前研一写到:“在麦肯锡的两年中,我不知不觉就分析了将近两千件案子。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自己进行分析,后来发现凭我一人之力实在不堪重负时,才开始请客户从自己公司里调派约30名人员,和我共同组一个团队,进行相关的业务。首先由我提出假设,再请这些人员搜集可以印证假设的资料,然后再按我的指示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我以团队总指挥的身份,为他们安排求证的程序。例如:‘这个做完之后,再做那个。’‘如果分析的结果是这样,就进入A阶段,如果不是这样,就进入B阶段。’我就像一台空白图表的制造机,提出假设之后,就开始印制空白图表,然后指示团队中的其他人把图表上所有空白处填满。从‘纵轴是这样,横轴是那样’到‘请这样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所有数据的选取、图表的做法、分析法等等,我都一一下达指示。” 大前研一生动地说明了管理信息咨询公司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并且向团队集体研究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在处理信息,研究已经不是学院或研究所里的专门工作,日益成为一种现代工作方式。 现在许多高新科技企业都采取项目小组的方法来工作,大致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市场中遇到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企业会组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可能来自各个部门,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针对问题搜集事实和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围绕假设搜集数据,借助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验证假设,如果无法验证便修改假设再重复前面过程,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是典型的研究过程。如今研究的工作方式已经迅速扩展到各个行业,所以,尽快把学习变为研究,也是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为什么我国目前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只会做有答案的题目,而不会用研究的思维来解决无答案的问题,没有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研究本领。 考试成绩好并不算人才 奥数金牌崇拜,还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误区,认为考试成绩好就是人才,学历高更是人才。人们说到某个人是人才时,往往会说:他是博士或他是教授,至于这位博士或教授研究出过什么成果,却无人关心。我国传统也认为“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至于他金榜题名后做出过什么贡献,却无人关心,反正只要考试成绩好,学历高就是人才。据历史学家研究,我国历史上各朝的状元真正有大成就的极少。 其实考试成绩好和学历高,只能说明他善于考试,学了许多过去的知识,至于他会不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创新能力却是另一回事。有了好的考试成绩和高学历只是具备了做研究的基本条件,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没开始,这时他还算不上人才。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关键要把眼光放长远,要看他能不能做出实际的研究成果,成果评价才是靠得住的评价。 爱因斯坦就是本科毕业,而且还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但他做出的科研成果超过多少博士教授?毛泽东就是大专毕业,但谁能否认他是大人才?爱迪生连大学都没上过,但谁有他的发明多?奥数金牌崇拜、考试成绩崇拜、学历崇拜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了。 应当怎样对待奥数? 奥数弊端如此之多,那么应当怎样对待奥数呢? 当务之急是立即取消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学校不再給奥数学生开小灶,不以奥数成绩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而以全面和谐发展来评价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那些少数有数学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他们参加课外兴趣小组,适当做一些奥数题、参加少量的数学竞赛,但不可搞加班加点的强化训练,让奥数回归业余兴趣的正常状态。 国外学生参加奥赛都不做特别的训练,临时报名,像参加一场游戏一样去玩玩而已,全世界没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以举国体制去搏几块奥数金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争取那没多大价值的考试好成绩,那不过是一种虚荣。真正高明的教育,并不重视考试和竞赛,而是更看重学生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急功近利地指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出成果,而是給他们打下研究方法的基础,寄望于将来他们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美国人没获得过奥赛金牌,但却获得了全世界最多的诺贝尔奖,发明专利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这就是他们高度重视研究能力的结果。 此外,我国中小学应当立即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思维训练。本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规定研究性学习占15个学分,大大超过数理化的10个学分,这是适应世界潮流的举措,但因为高考制度不改,研究的过程也无法“考”,所以许多中学都把研究性学习做为装饰花边,上面来检查时做做样子,检查团一走立即取消,还是大力抓考试。这样的教改只会夭折,中国会被世界潮流越甩越远。 做为家长,不能等着高考和学校改革,更不能被学校误导,不要再逼孩子去上奥数班,应当尽力找到有研究能力的老师,大力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这才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做法。据专家研究,未来世界更需要右脑发达的人才,右脑主要具有想象、艺术、综合等功能,而传统学校主要培养左脑发达的人,左脑主要具有语言、分析、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快速被电脑代替,有远见的家长应当尽力矫正学校过于偏重左脑的教育,使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如果你今天不早做准备,未来社会发展就会惩罚你的孩子。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论,所以即使面对年龄如父辈的经营者,我也毫不畏惧。尤其是通过实地访谈所积累的事实,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以大量的资料及积累的事实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之后,我才会向客户提出建议。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比企业的经营领导层更了解最近的现场实际情况,所以我根据足以印证事实的资料所做的提案,绝对让客户信服。”

     大前研一写到:“在麦肯锡的两年中,我不知不觉就分析了将近两千件案子。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自己进行分析,后来发现凭我一人之力实在不堪重负时,才开始请客户从自己公司里调派约30名人员,和我共同组一个团队,进行相关的业务。首先由我提出假设,再请这些人员搜集可以印证假设的资料,然后再按我的指示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我以团队总指挥的身份,为他们安排求证的程序。例如:‘这个做完之后,再做那个。’‘如果分析的结果是这样,就进入A阶段,如果不是这样,就进入B阶段。’我就像一台空白图表的制造机,提出假设之后,就开始印制空白图表,然后指示团队中的其他人把图表上所有空白处填满。从‘纵轴是这样,横轴是那样’到‘请这样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所有数据的选取、图表的做法、分析法等等,我都一一下达指示。”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大前研一生动地说明了管理信息咨询公司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并且向团队集体研究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在处理信息,研究已经不是学院或研究所里的专门工作,日益成为一种现代工作方式。

     现在许多高新科技企业都采取项目小组的方法来工作,大致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市场中遇到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企业会组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可能来自各个部门,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针对问题搜集事实和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围绕假设搜集数据,借助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验证假设,如果无法验证便修改假设再重复前面过程,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是典型的研究过程。如今研究的工作方式已经迅速扩展到各个行业,所以,尽快把学习变为研究,也是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为什么我国目前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只会做有答案的题目,而不会用研究的思维来解决无答案的问题,没有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研究本领。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考试成绩好并不算人才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奥数金牌崇拜,还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误区,认为考试成绩好就是人才,学历高更是人才。人们说到某个人是人才时,往往会说:他是博士或他是教授,至于这位博士或教授研究出过什么成果,却无人关心。我国传统也认为“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至于他金榜题名后做出过什么贡献,却无人关心,反正只要考试成绩好,学历高就是人才。据历史学家研究,我国历史上各朝的状元真正有大成就的极少。

     其实考试成绩好和学历高,只能说明他善于考试,学了许多过去的知识,至于他会不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创新能力却是另一回事。有了好的考试成绩和高学历只是具备了做研究的基本条件,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没开始,这时他还算不上人才。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关键要把眼光放长远,要看他能不能做出实际的研究成果,成果评价才是靠得住的评价。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爱因斯坦就是本科毕业,而且还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但他做出的科研成果超过多少博士教授?毛泽东就是大专毕业,但谁能否认他是大人才?爱迪生连大学都没上过,但谁有他的发明多?奥数金牌崇拜、考试成绩崇拜、学历崇拜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了。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                              应当怎样对待奥数?

 

     奥数弊端如此之多,那么应当怎样对待奥数呢?

     当务之急是立即取消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学校不再給奥数学生开小灶,不以奥数成绩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而以全面和谐发展来评价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那些少数有数学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他们参加课外兴趣小组,适当做一些奥数题、参加少量的数学竞赛,但不可搞加班加点的强化训练,让奥数回归业余兴趣的正常状态。

巧只是数学的细枝末节。数学本身是充满了魅力和美的因素的,数学需要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本质上是一种哲学,甚至有人说它是哲理诗。而哲学是最需要宏观、抽象、严谨、超脱、系统的视野。数学中欧几里德几何学呈现的演绎推理体系、归纳法呈现的归纳推理方法、微积分以运动和极限观念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各种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过程,这些思维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才是终身受用的内容。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奥数式的解题技巧里,其实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思维之美,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哲学内涵和广泛应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正道,才能真正热爱数学。而奥数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细枝末节上去,而忽视主干,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根本性误导。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奥数做的是有答案的题目,这些题目连问题都算不上。做奥数题根本不用学生提出问题,题目是出题老师出的,学生只要按照解题套路把题做出来就是了,只不过奥数的解题套路更复杂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力,而解奥数题却需要学生思维入套,这与想象力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是最反对奥数的,这位获得过菲尔滋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这样评价奥数:“奥数题都是事先有答案的题目,只不过让学生钻更多的套去找到那个答案,这没多大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从没有答案的现实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丘教授在浙江主办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竞赛,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然后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这种没有现成答案的竞赛方法,就与奥数竞赛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写到:“因为新经济不像牛顿力学,套个公式就可以算出答案。新经济不但是个体系复杂的世界,更是一个所有问题都无解的世界。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都是有答案的,因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事实上是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的。” 长期做有答案的奥数题,也属于从未接受过思考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想上更多的套套。真正的思考是像科学研究一样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设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当今和未来最需要的思考方法。 全民奥化 从奥数的狂热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界即存在制度误导(如奥数获奖免试升学制度),也存在更深层的思维误导,比如认为知识学得越难、题目做得越多、考试成绩越好便越是优秀学生。在这样的双重误导下,奥数日益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形成了一条龙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时间,现在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更可怕的是,现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奥赛,更荒唐的是,英语竟然也有了奥赛,叫做“奥英”!看那趋势,今后出现“奥画”、“奥歌”、“奥钢琴”、“奥小提琴”、“奥机器人”、“奥足球”都有可能,众多的乐器考级、声乐考级、各种职称考试不就是奥化的前奏吗? 看来中国人今后从小到大将被全面奥化!当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时候,我国却在全民奥化,从幼儿园就开始全部钻到考试的套套里兜圈子,而且越兜越难,越兜越离想象力创造力越远,这种空前的民族精神自杀简直比纳粹的毒气室更可怕!杨东平先生说奥数比黄赌毒还害人,真没说错。 全民奥化背后深层思维误区是我国大众太迷信“考试”了,中国大多数人都有考试人格,长期在考试环境下长大,已经习惯了,甚至不觉得越来越摧残人的考试有什么不正常。其实这种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大学录取只看考试分数的方法是千年科举制度的全面复辟,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倒行逆施! 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了4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精心研究和探讨,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2061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科教学的做法,而是要求师生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把学习变成了研究。 这个计划要求: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化地、系统而理性地提出把学习变为研究,而且从幼儿园就开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研究,古老的学习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巨变。 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知识经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教”,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地学”,学校不再像工厂那样批量式地生产相同模式的学生,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师生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老师上课也无法满堂灌了,因为“课”已经没法“讲”了,教室变成了师生围绕课题讨论的研究室。相应地,评价体系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你对“研究”的过程怎样进行考试?又怎样打分?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推动了评价方法的改革。 学习一变成研究,有关学习的一切方面都变了! 从此,学校、教师、教材、教室、管理方法、评价方法、上课方法、自学方法、培训方法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就是把“考”的文化变成“研究”的文化。 把学习变为研究,就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你追我赶,尽快把教育体系变为研究体系,可我国却在全民奥化,还在迷信考试。人家从幼儿园就开始研究,我们却把奥数考试延伸到幼儿园;人家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综合研究能力,我们却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尖子上培养畸形人,完全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危言耸听。 研究:现代工作方式 我国教育界之所以“罢黜百科,独尊奥数”,背后其实有一种数理化崇拜。我国教育界严重重理轻文,迷信工业时代的分科教学模式,这从五十年代大学院系调整就开始了,热衷于培养理工科的工具型人才。当年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其文科极为出色,在院系调整中被调整为纯理工科的“工程师的摇篮”。奥数思维是和这种数理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通才,那种数理化崇拜已经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 “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我们现在也讲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制造业更多地转向服务业。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世界教育已经全面转向通才教育,可我国却把学生引向奥数训练,成为电脑时代最不需要的解题专家,这不是为国家培养失业后备队吗? 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工程师,他曾经进入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在他写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我是以新手和外行的身份进入麦肯锡,做起事来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发现做经营分析其实和进行科学研究没什么两样。”他发现在麦肯锡工作的程序是:“先分析客户提供的数据、业界的数据,再做成图表,提出假设,然后再搜集并分析可以让自己的假设成立的证据等等。” 当时大前研一年纪不到30,却要去給60多岁的企业领导人提建议,但他却充满了自信,因为“我所提的建议,都是经过无数的假设、验证、实验,才得到‘绝对不会错’的结

     国外学生参加奥赛都不做特别的训练,临时报名,像参加一场游戏一样去玩玩而已,全世界没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以举国体制去搏几块奥数金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争取那没多大价值的考试好成绩,那不过是一种虚荣。真正高明的教育,并不重视考试和竞赛,而是更看重学生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急功近利地指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出成果,而是給他们打下研究方法的基础,寄望于将来他们出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美国人没获得过奥赛金牌,但却获得了全世界最多的诺贝尔奖,发明专利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这就是他们高度重视研究能力的结果。

     此外,我国中小学应当立即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思维训练。本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规定研究性学习占15个学分,大大超过数理化的10个学分,这是适应世界潮流的举措,但因为高考制度不改,研究的过程也无法“考”,所以许多中学都把研究性学习做为装饰花边,上面来检查时做做样子,检查团一走立即取消,还是大力抓考试。这样的教改只会夭折,中国会被世界潮流越甩越远。

      做为家长,不能等着高考和学校改革,更不能被学校误导,不要再逼孩子去上奥数班,应当尽力找到有研究能力的老师,大力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这才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做法。据专家研究,未来世界更需要右脑发达的人才,右脑主要具有想象、艺术、综合等功能,而传统学校主要培养左脑发达的人,左脑主要具有语言、分析、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快速被电脑代替,有远见的家长应当尽力矫正学校过于偏重左脑的教育,使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如果你今天不早做准备,未来社会发展就会惩罚你的孩子。

杨东平按:刘伟系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已28年。他以数学教师的身份对奥数和“全民奥化”的批判性反思,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对“独尊奥数”背后的“考试迷信”和“数理化崇拜”的揭示,直入教育弊病之根柢,指向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可以说,这是在近期关于奥数问题的讨论中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研究最为深入的佳作,其以理服人的文风,尤其值得提倡。因此,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特转发此文。虽然文章稍长,相信看过之后大家一定不会失望,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奥数为什么成了公害? 刘 伟 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又曾经在中学教过十年数学,所以常常有家长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学奥数? 我一般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很喜欢数学,并且不觉得其它功课压力大,那么你可以送孩子去学奥数。但不要給孩子任何压力,也不必做很多奥数题,奥数竞赛考得好不好也不必在意,就当是智力游戏,业余玩玩就是了,跟孩子喜欢下棋一样对待。如果你的孩子并不喜欢奥数,那就千万别学。” 可是我发现,我的建议根本不起作用,大多数家长最后都会送孩子去学奥数,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給孩子极大压力,家长累,孩子苦,奥数真的成了社会公害。 这种公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觉得奥数公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诸多弊端和重大的思维误导。奥数问题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深入思考剖析,揭露出其中的重大误区,并尽快剜除这个毒瘤,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家长的无奈 许多家长跟我说,现在许多重点中学都根据奥数成绩来录取学生,奥数竞赛的得奖者还可以免试升入重点大学,如今升学竞争这样激烈,有这样的机会,哪个家长不竭尽全力争取? 他们说的是事实。我曾经在一所公立重点中学工作过,这所中学会聚了全国最多的奥数高级教练,甚至把国家奥数集训队总教练都高薪聘来了。这所中学每年录取新生时,都要偷偷地调查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有多少奥数获奖者,我就曾被学校派去一个奥数赛场,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把获奖名单用相机拍下来,然后私下和每个获奖者联系,鼓动他们来本校上学,并給他们许多承诺,比如让他们进重点班,为他们专门配备奥数高级教练开小灶辅导,免除学费,参加竞赛得奖后给予金钱重奖等等。全市几所重点中学都用这种办法争夺好学生,奥数获奖者成了各校争抢的香饽饽。这些获奖者有许多机会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比赛得奖后,许多重点大学免试录取。有些重点大学就在全国奥数冬令营现场录取获奖者。在这种大背景下,家长们怎能不对奥数趋之若鹜? 奥数之所以变成了公害,就是因为这种免试升学制度和开小灶造成的。奥数获奖者可以避开残酷的高考,还可以在重点中学获得众多特殊待遇,比别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得奖后学校还給重奖。本来公立重点中学已经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大大超过普通中学,可它还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奥数学生身上,造成了双重的不公平。 公立重点中学拿着纳税人大量的钱办教育,本应尽量维护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倡导“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怎么我们当今的公立重点中学却在千方百计地制造不公平,比两千多年前的观念还落后?人们能看到我国经济上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公平,但很少关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对孩子心灵造成的潜在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孩子(包括哪些奥数获奖者)长期在一个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能形成“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观念吗?没有平等观念,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吗?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从奥数中获利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奥数获奖者免试升入重点大学能算入升学率,还有极大的宣传效应,能彰显校长的“政绩”(而不是“教绩”),这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只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也和社会大众普遍看重升学率的心态密切相关。二是奥数辅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收取高额的奥数辅导费,学校还给予重奖,许多奥数名师收入极高。某市政府就曾经奖給国际奥数比赛金奖获得者的教练30万元,致使奥数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奥数教师越来越多。政府、学校、奥数老师三方共同努力,把奥数之风吹遍社会,还用制度来保障,家长怎能不就范? 一种制度如果和功利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迟早会走向极端,并成为摧残人的怪物,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科举制度把考试与当官发财的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最后变成了奴化人、摧残人的荒唐制度。如今我国许多学校把奥数竞赛(实际就是更难的考试)与升学和重奖联系起来,已经越来越荒唐和摧残人,已经成了如科举一样的社会公害。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常识,做学问也只有在非功利的兴趣引导下才能做出大成就,可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急火攻心下,家长只看重升学率,学校只抓升学率,政府只以升学率来评价校长,三管齐下,天网恢恢,孩子们在劫难逃,成为世界上最辛苦的小可怜,中华民族将来也必将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贫乏的可怜民族! 奥数背后的思维误导 可能有人会说:奥数获奖学生不是也得利了吗?奥数起码选拔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啊,給这些优秀学生一点儿特殊待遇也不过分啊。 问题是:奥数获奖者真“优秀”吗? 我曾看到过一家教育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全国历届奥数获奖者的发展状况,出人意料的是,奥数获奖者后来很少在科研或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被认为是数学尖子的学生,后来少有学数学专业的,基本没有在数学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甚至鲜有喜欢数学的。 这说明奥数获奖只給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就被扔了,他们也并不真正喜欢数学,奥数也没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今许多重点中学的奥数学生可以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副课,不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寒暑假和周末经常加班加点做奥数题。想想看,长期做那些偏题怪题,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谁会喜欢它?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正是那些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让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连对数学本身都没兴趣了。只要上了大学,他们马上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了,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我曾经认识一位家长,他当年是湖北省奥数尖子,曾经得过全国奥数一等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我问他奥数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没有?他说基本没有帮助,因为现在稍微复杂一些的分析计算都是电脑代劳了,电脑专家系统一秒钟的运算超过一百名奥数尖子的运算。工作中最有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说思维能力不是跟奥数有关吗?他说,奥数主要是做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只不过比别的题目绕的弯子更多而已,而且是有答案的题目,而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探索研究,更需要发散的创新思维,跟奥数的思路完全不同,所以当年花大量的时间在奥数上很不值得。他认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语言表达、写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探索研究能力、艺术修养上更好。他现在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因为他发现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可如今的奥数训练,恰恰就让学生把影响一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抛弃掉,用大量的时间来专做奥数题。 我还认识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儿子获得了国际奥数金奖,后被保送北大。他到北大后,发现北大很活跃,许多学生多才多艺,学生社团很多,可他因为长期参加奥数训练,只会做题和考试,基本没什么别的爱好,同学去参加各种活动时,只有他自己在宿舍孤零零地做题,跟同学们也玩儿不到一起,心理上日益孤僻。现在他妈妈很后悔,觉得中学时应当全面发展,不该把全副精力投到奥数训练上。 我的一位同事是全国著名的奥数高级教练,教出了许多奥数获奖者。但他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许多生活常识都不懂。他夫人只要出差几天,他家里就乱成一片,衣服脏兮兮皱巴巴,连吃饭都只能去饭馆。他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什么文体活动都不参加,生活枯燥乏味儿,儿子都很不喜欢他。 我所在的重点中学有一位获全国奥数一等奖的学生,学校把他当宝贝,重奖他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万元,宣传栏上登着他的事迹和照片,学校处处宠着他,他有毛病老师也不敢批评他。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上了老师才能乘的电梯,说了他几句,他竟然说:“你算老几?你知道我是谁?”,奥数文化竟然能把他扭曲到这种程度,真让人匪夷所思! 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奥数就是“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把学生引向畸形的解题“专家”。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有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奥数训练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窄化,使他们成为畸形发展的人,将来会給学生的发展留下长期的隐患,影响他们的终身幸福。 奥数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获不了奖,学学奥数也可以训练思维,也没什么坏处啊。 这是更大的误区。 我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我深知,数学的精华根本不在奥数解题技巧里,奥数解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