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学生运动会:金匮肾气丸方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0:39:51
金匮肾气丸可补阴之虚,助阳之弱。方名肾气丸者,因气属阳,补肾中之阳气也。方中有六味地黄丸(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以滋肾水,又含附子、桂枝壮肾中之阳。
中医所说之“肾”不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肾,中医是按照功能给肾下定义。中医认为,一身阴阳皆根于肾;肾主骨生髓,与生殖发育密切相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皆属肾阳不足之表现。

阴中求阳,少火生气

方中药物配伍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阴中求阳”;二是“少火生气”。

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脏,含肾阴肾阳,阴阳互根。所以,凡肾虚之症,必有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但其临床表现有偏阳虚或阴虚的不同。金匮肾气丸是为肾阴阳两虚、肾阳虚偏重者而设。肾阳虚者得之,可收“阴中求阳之效”,肾阴阳两虚者得之,则有阴阳并补之功。

肾气丸中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用附子、桂枝壮肾中之阳,用阴中求阳之法,以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方中温补肾阳的附子、桂枝与滋补肝肾之阴的六味地黄丸用量之比为1:12.5,附子、桂枝用量不足全方的1/8。从而体现了“少火生气”的中医理论,也说明本方意在徐生肾气,而不为速壮肾阳。

方药:干地黄240克,山药、山萸肉各120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0克,桂枝、炮附子各30克。

用法:将药物混合研细,炼蜜和丸,每丸重9克(含药量约4.5克),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下。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现代更有片剂、口服液等剂型可供选用。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症状为:腰酸脚软,肢体畏寒,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尺脉沉细。

补阴之虚,助阳之弱

抗衰防老,增强免疫

从东汉末年至今,肾气丸对补肾方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许多补肾名方都由此而来,如宋代钱乙六味地黄丸、严用和加味肾气丸、十补丸,明代张景岳右归丸、右归饮等。宋代以后多认为肾气丸具有阴阳双补的作用,是驻颜延年,抗老防衰之良方。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改善微循环、类性激素样作用,对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有改善作用。

肾阳不足,辨清可用

本方治症的主要病位在肾。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肾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其基本效用是改善水液代谢,调畅小便。应用肾气丸应具备的基本症状是:腰酸脚软,小便不调,舌质淡胖,尺脉沉细。临床多用汤剂,灵活加减。

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现多用肾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征、腰痛、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肺心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属肾阳不足者。

【注意事项】如有咽干、口燥、潮热、盗汗、舌红苔少等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状者不宜服用。

附:金匮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的比较 1、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在药物药物成份上有相同之处,但在处方、功能、主治等方面均有不同: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的代表与基础方剂,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共六味药组成。它是其他地黄丸的组方基础。
金匮肾气丸——也称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附子、桂枝而成。
药性区别:
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为主,偏于补阴,配方比较温和,用于治疗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现代医学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
金匮肾气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意在补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滋补肾阴,促生阴液;阴阳并补,本药还配伍了牛膝、车前子以清热利尿、渗湿通淋、引血下行,治疗水肿涨满、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等肾阳虚水肿症状。

2、壮腰健肾丸——主要成份为:狗脊、 金樱子 、黑老虎根 、桑寄生、 鸡血藤 、牛大力 、菟丝子、女贞子等。它与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的区别是重在补肾、兼有祛风、通络作用。主要功能是: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膝软无力,神经衰弱,小便频数,遗精梦泄等。

3、十全大补丸是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组成。
主要功能为温补气血,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症。
近年来,有人认为它有抗贫血、升高血压、抗衰老及抗肿瘤作用,因此具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