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加枫国际学校:白马寺的钟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12:11
   白马寺的钟声 爱书斋 收录于2011-02-09         关于白马寺的来历自不多说,汉帝夜梦金人,遂有白马寺,犹如邓小平同志在地图上画了个圈,遂有深圳一样,仅此而已.

       有寺必有钟,钟是寺院的标志之一,钟声从最初的作息信号演变成“钟文化”,可见宗教的力量.钟声使人宁静,钟声使人开悟,"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全唐诗》里共有四百八十多人写到钟声。也许,最有诗意和哲理深度的是晚钟、暮钟和夜半(写意非写实)的钟声.

      敲一个钟、击一声鼓,都有规定,不可随便。这是人天眼目,它代表规矩,代表时序,也象徵我们的想法、做法。

      佛殿东南角是一口明代铸铁钟,重二千五百公斤,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铸造,仍悬于殿内。上有铭文“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灵……”。“白马钟声”为洛阳八景之一,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和尚上殿念经,击罄撞钟伴诵,白马寺钟声悠扬数十里,城内东大街钟楼上的大钟也自能与之共鸣,反之,城内钟楼击钟,白马寺钟也自能共鸣。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都此寂,

但余钟磬音

    诗中那万籁俱寂中的悠悠钟声,千百年来一直令人心旷神怡、倾心向往。

       圆润洪亮,深沉清远的钟声,也被注入了“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的佛教含义。晨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家,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沉睡,要早起抓紧时间修持;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修炼人觉昏衢,疏冥昧。
      

     有一位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必须在早上和黄昏各撞一次钟。开始时,小和尚撞钟还比较认真。但半年之后,小和尚觉的撞钟的工作太单调,很无聊。于是,他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一天,寺院的住持忽然宣布要将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不用他再撞钟了。小和尚觉的奇怪,就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住持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也没有真正的用心去做。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即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小和尚听后,面有愧色,此后,他潜心修炼,终成一代名僧。
      

       其实不仅敲钟是这个道理,做任何事情,起心动念也就是存心尤为重要。敲钟的和尚为什么被主持免除撞钟之职?因为他把敲钟看作一件令人厌倦的劳作,为了敲钟而敲钟,没有把敲钟当作神圣的修炼之事,心中没有诚敬,就没有用心去做,没有用负责的精神去做,所以他撞出的钟声空泛、疲软。

      谚云:“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

      只有用心做好小事才能做成大事。这也验证了只有心念正了,行为才能走正的道理。

     钟声,大叩声澈云霄,不叩销声匿迹.在行脚人生的旅途中,人人都是红尘的行者,都需要有一座钟,敲醒我们心头的迷思,不再困守围城.

     

     说了这么多,不如亲自敲一下钟吧.付费10元,能击三响.怀着对佛教的敬仰,用力一击,好象满世界都是钟声,他穿越时空,跨过清,明,元,宋,越过唐,直至到汉,仿佛也见到了那位会飞的金人,再击,钟声好象穿破天俯,震碎地狱,唤醒所有痴梦人;三击,愿钟声带着我的愿力,祈求人民安居乐业,当然也包括史话的朋友:家庭和睦,平安如意!

        

2008-12-24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