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电器活动2016:越楚 : 南方人赛龙舟并非喜欢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28:28

越楚中人 博游八极

http://blog.sina.com.cn/gyb258258

个人资料 越楚 

南方人赛龙舟并非喜欢龙

(2007-10-25 05:44:00)  标签:

人文/历史

越楚

博游八极

  (新浪读书首页、文化博客首页[悦读]推荐)

南方人赛龙舟并非喜欢龙

   

    越楚絮语古代南方人赛龙舟并非喜欢龙,而是对龙的一种恐惧、排斥、贬损与征服。龙舟的原始“角色”不过是人死后的“迎魂舟”或曰“归魂舟”,相当于今天殡仪馆的灵车,在鸾凤的指挥下运送亡灵升天。

   

    中国南方自古就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尤其盛行于吴、越、楚,或祭祀屈原,或祭祀伍子胥,或祭祀曹娥,或为去邪祟、攘灾异,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表达着人们内心的一种良好愿望。

    古代南方稻作民族大都地处水乡,大约在七八千年前就形成水上祭祀的风俗。赛龙舟实际上是水上祭祀的遗俗。 而龙舟一词,最早大概见诸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中的“飞龙”也是指龙舟。

    但古代南方人赛龙舟并非喜欢龙,而是对龙的一种恐惧、排斥、贬损与征服。

    龙在古代南方人心中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怪物。《汉书·地理志》等记载的古越人“断发纹身,以避蛟龙”,说的就是古代越人在自己身上刺些龙纹,以便在水中作业时“人龙混杂”,使蛟龙误认为是同类而不加伤害。《续齐谐记》则说屈原投江后,楚人祭奠他的物品都为蛟龙所窃,楚人便改用蛟龙最害怕的五色丝及练树叶包成角粽祭奠屈原,于是形成端午食粽之俗。可以说,南方人对龙的崇敬是出于一种惧怕心理,因而很少有南方人把龙当作吉祥物或视作至尊神灵加以崇拜。

    本博《“龙凤呈祥”的千年误解》一文中曾说到:在以凤鸟为图腾崇拜的古代南中国,龙的地位一直很低,它只能充当神使鸾凤的随从、座驾或奴仆。屈原的辞赋中,凤与龙各出现过24次,但凤充当的是神使,龙只是凤的坐骑。如“驾八龙蜿蜒兮,载云旗之委蛇”,“驾者”是鸾凤,龙则是“马拉车”的角色。

    南方人对龙的这种恐惧、排斥、贬损与征服心理,使龙舟的原始“角色”定位不过是人死后的“迎魂舟”或曰“归魂舟”,相当于今天殡仪馆的灵车,在鸾凤的指挥下运送亡灵升天。

    这绝非信口开河。古时南方水乡多以舟楫代步,人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将会回到云水之间的“雁鹅村”,故需有迎魂之舟渡之。于是便形成一种迎魂舟与迎魂鸟的葬俗,即鸾鸟祖母将在人死时派鸾鸟使节——迎魂鸟迎接人的灵魂去“雁鹅村”,而那迎魂舟的角色就只好委屈龙去充当了。西汉贾谊曾在长沙作《服鸟赋》,写的便是这一风俗。

    出土于长沙楚墓的两幅《人物御龙图》帛画,实际上应该是“亡灵升天图”,一幅中可见鼓翼舞爪的鸾凤神气地指挥着龙驾牵引亡灵之舟前行;另一幅中则是亡灵坐着龙舟向天国进发,而鸾凤则站在龙尾上充当舵手,驾驭那龙舟前进。马王堆西汉古墓中的飞衣帛画,所描绘的是亡灵正在骑着双龙上升天界,而那鸟灵则悠闲地监护双龙升天。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一种“坐死”风俗,即老人临终之前,由家人移至中堂,坐在一匹象征龙(迎魂舟)的白布上,白布从屋顶伸出,寓意上天之路。

    赛龙舟的盛行,自然与纪念屈原有关。相传屈原投江后,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大家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而实际上应该是人们按习俗用迎魂舟(龙舟)送其灵魂归葬。

    吴地(江苏一带)龙舟竞渡纪念伍子胥,浙江一带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都离不开迎魂舟之古俗。

 (新浪博客人文/历史最热文章每日TO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