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广场:中国的老年人很悲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10:21
      中国的老年人很悲哀,这是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有人可能不信。你看那大街上的老头老太太扭秧歌跳舞,作健身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活的多快活。是的,有些老年人是老来幸福,儿女称心。有些大城市,社区活动,社会保障较好的地区可能这样。但广大的小城市和农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即使是这些表面看起来很幸福的老年人,其家庭生活的另一方面,情况也就不一样了。看一看其现状就知道了。
       先看看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些人子女较多,他们经历了建国前后的许多困难时期,为了培养子女长大成人,可以说吃尽了千辛万苦。困难时为了省下东西给子女吃,许多人挨饿受冻,甚至有时编造善意的谎言---不爱吃。但他们的今天怎么样呢?处境好的,是老伴都在的,可以相依为命,独立生活。无论是有四,五,六个,多则七,八,九个子女也好,在哪一个子女家也不能长期生活下去。七老八十,甚至九十多岁,有的有一个已经动弹不得,也很少有子女能够接到自己家中供养起来的,基本都是靠能动弹的老伴在伺候着。自己的亲戚,身边的朋友,单位的同事,都是如此。老来剩下一个的,那就惨了,男孩子老大的掌门人早已经不当了,剩下的老爹,或是老娘---大多数是老娘,今天这待两天,明天那待两天-----亲哥们儿,姐妹儿明算账,到时间接走,否则拿钱来。或者谁接过班了,谁多继承家底了,就得多承担点儿。有的老娘落实不了,只得自立门户,靠拾荒或打官司落实自己的生活来源。也有的找不了老伴却找了个多年的老姐们共同生活,相依为命。早年丧偶的呢,更难了,找老伴时,子女们得管着,你同意他反对,纠纷一大堆。到不能动了,更是算不清的帐。特别是又找老伴又有子女的,更是麻烦多多,被供养更难。 

      再看看五,六十岁的老年人。这些人大多是制造悲哀者也是在走向悲哀者。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立成长起来,从小到大也吃了不少苦头。小时候长身体阶段没粮食吃---营养不良,青少年学知识的时候---没书读,年轻时充满幻想---修地球,壮年时要大展宏图---下岗待业,买断,内养。这些人大多数子女较少,一到两个,最多三个,但是这些人却是许多个兄弟姐妹供养一对父母,因此就可以互相推诿,而他们自己却只有一两个子女,是从小就娇生惯养起来的。于是他们各自都是在忙着顾自己小的这一头而忽视老的那一头。退休了,内养了,下岗闲着了,仍然在帮子女忙活着。帮着作饭,帮着挣钱,帮着拉扯孩子,等等,等等。子女们也把他们当作生活的好帮手,因为他们还健在,可用。但是他们的悲哀还就在于谁也不愿意多点时间去陪陪自己已经年迈的父母,谁知道他们到了父母那个年龄会是个什么报应呢。
      我们再看一下他们从小就娇生惯养的一两个子女吧(当然这有些是社会造成的,当年计划生育的严厉政策奠定了这些结果),这些孩子从刚懂事儿时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期,有些事物连父母还没有弄清楚时他们却先适应了,加上父母知识,文化,修养,生活经历等等的先天不足,难以给他们很好的成长指导,养成了他们从小的孤独,自私,懒惰,不负责任,以我为中心。加上社会媒介偏颇的宣传,他们从小就学会了什么隐私啊,自尊哪,等等。在父母还正在为他们忙活的时候,他们还没有为父母作点什么的时候,就大言不惭的批评起父母来了,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父母还在哪些地方做的不够。自己不争气,还要怨天怨地怨父母,就是不怨自己。稍不如意,就和父母力争,甚至加以指责,根本不懂得对父母的尊敬,更谈不上尽孝心了。面对这么一代人,五,六十岁的这一代人,还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么?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代又一代,都在为小的那一头忙活着,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种动物越山涧那惨烈的一幕(大概是岩羊吧,记不确切了--权当之)。说的是一群岩羊被野兽追赶,到了一个悬崖山涧附近,羊群跨不过去团团转悠,情况越来越危机。突然,只见有一只老岩羊向着那山涧纵身一跃,快到半空时,后面的一只小岩羊也随之一跃而起,在老岩羊将要下落时,小岩羊在老岩羊身上再踏一步---老岩羊加速跌落崖底,粉身碎骨,小岩羊却完成了第二次跳跃,跨过了山涧,存活下来。接着是一幕又一幕惨烈的景象,种群得以存续。人也如此,子女得了病痛,有多少个作父母的总是想尽一切可能,走遍天下寻医问药,甚至献出自己的鲜血和器官。顾小的一头固然很重要,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丢弃老的,力保新生,有利于种群的进化。但人毕竟是有头脑有思想的,岩羊除了跪哺不能有别的报恩方式,但人却有许多的报恩方式和机会,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为自己父母的病痛和晚年生活做到尽心尽力呢?不要说拿出鲜血和器官(父母也不会接受的),当父母晚年将要走完人生之时,平时多一点照顾,能够多陪一陪,做到这一点的又能有多少?

 

  

 

     造成中国老年人悲哀的原因,表面看来,一是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缺失。过去那种几代同堂,从上到下,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这种家庭氛围和方式是世界各国都羡慕的,但中国人已经把它丢弃了。二是外部的现代文明还没有学到,外国人是把父母和子女看作是平等的,互相间是责任和义务,孩子十八岁成人之前后父母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父母老了,子女能做什么,大致都有他们的潜规则,社会保障也很好。中国的现状是父母在为子女差不多忙活一辈子,子女还没有为父母做点什么就要求和父母平等对待,甚至装大,形成了不伦不类的逻辑和潜规则,实质上是丢了传统,假装文明!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的,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么多年,政治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传统文化的提倡被忽略了,而现代文明又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好在这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和谐社会的观念,迈出了很好的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无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好,西方的现代文明也好,总应该在中国找到很好的结合。其实父母与子女乃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为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
      "百善孝为先",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很难想象他(她)会去真心爱别人。父母是给与其生命,抚育其成长的人,他(她)都不能真心去爱,还说爱这个爱那个,能是真的么?在这里我就要劝大家一句 ,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你很难和他们作朋友。因为父母都交不透他们,那么这个世界上谁还 能交透他们?只有那些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懂得尊重你(他们连父母都不敬还能敬你么?暂时敬你也是别有用心的),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铁哥们儿,铁姐妹儿,当然你自己也要做到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