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卡达吃紫甘蓝嘛:人教版小学自然第12册教案 - 辛集 - 药师佛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4:22:54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12册教案 [转贴 2006-05-13 21:37:40]    字号:大 中 小

12册自然

 

第十二册教科书共有16课,其中第9课是选学课。

 

一、在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四个单元;

1.光:指导学生认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色散、视觉的形成和近视的原因。包括第1、2、3、4、5、6课。

2.地球:在第十一册认识了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内部运动和地表变化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地球上的矿产,重点是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包括第7、8课。

3.生物: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进化、动物的驯化,以及人在生物的启示下的发明创造。包括第9、10、11课。

4.宇宙:在中年级认识了太阳和月球的概况的甚础上,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和月球的运动,昼夜、月相、日食、月食的成囚,以及太阳系和宇宙的构成。包括第12、13、14、15、16课。

 

二、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实验能力:

(1)学习一些实验操作方法,例如说明光反射和折射的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等。

(2)学习应用对比实验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规律或原因。例如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说明颜色不同的物体反光不同的对比实验、说明近视成因的对比实验等。

(3)学习用模拟实验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原因。例如摸拟眼球作用的实验,模拟地球自转、月相成因、日食和月食成因的实验。

2.思维能力:

(1)归纳概括能力:学习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光的传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分析综合能力:学习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认识一些自然现象或变化的规律。例如通过对日食过程中的多种现象的分析、综合,判断是哪个星球挡住了日光;通过对动物进化历程的分析、综合,认识动物进化的一些规律,通过对太阳系天体的分析、综合,认识太阳系的构成;通过对宇宙中天体数量、空间大小等情况的分析与综合,认识宇宙是无限的。

(3)推理能力:主要是类比推理能力,例如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推想照相机的原理和视觉的形成,从沉积岩形成的过程推想煤的形成,从日常所见的相对运动现象推想太阳视运动的成因,从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

3.想像能力:根据煤层中的树木化石及煤的成因示意图,想像煤的成因;根据古生物的化石或图,想像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的环境;根据教师的讲述及投影片、挂图等直观教具提供的形象,想像地球、月球、行星等天体的运动,想像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构成。

4.制作能力:制作小孔成像盒、简易潜望镜、土照相机等。

5.创造能力:指导学生模仿在生物启示下发明创造的例子,提出一些小发明的设想。

 

在德育方面,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教育:

1.通过讲述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国后矿业的发展、我国古今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天体运动、动物的进化等,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彩虹的成因、昼夜的成因、月相的成困、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等,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矿产的开采和利用、动物的驯化、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使学生体会到人可以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3.通过讲述人对宇宙的探索、生物的启示等,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三、本册课本课时分配:每课1课时。

 

 


第1课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以及小孔成像实验,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

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1)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电灯(或其他光源)、塑料管或直管,(2)小孔成像实验材料——纸盒、蜡烛、火柴、半透明白纸、胶水。

2.挂图或投影片:(1)各种光源的图片;(2)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照片,如手电筒光、汽车灯光、透过密林缝隙的阳光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是这学期的第一节自然课,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2.提问:(出示光源照片)同学们看图,说一说这些图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些图中有一个最突出的相同点,那就是图中都有一个发光的物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光。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光源

(1)谈话:1观察这些图,说出图中发光物体的名你。2还有哪些物体能发光?

(2)讲解: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能发光。同学们刚才举了许多,说得都很好。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类能发光的物体:天体发光,如太阳、星球,生物体发光,如萤火虫,还有我们身边的靠燃烧发光的,如蜡烛、煤、火柴,以及靠电能发光的,如电灯等。

我们将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讨论:镜子是不是光源?月球是不是光源?为什么?

2.指导学生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       通过观察和讨论对光的传播路径做出假设

1谈话:从光源发出的光,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你知道光向外传播时走的路线是直线,还是弯曲的线?

2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几张图(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太阳,手电筒、汽车灯等,射出的光是什么样的?

3讨论:以上现象说明光传播时走的路线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2)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1谈话;下面我们做个实验来证明刚才的假设。实验材料是灯和一根塑料管,塑料管是可以弯曲的。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如果管是直的,在管的一端看到了另一端的灯光,这说明什么?把管折成弯曲的,能不能看见灯光,为什么?

2实验:分组进行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用直管看灯光时怎样,用弯管看灯光时怎样。

4讨论:用直管能看到灯光,弯管看不到,这说明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5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和讨论研究,我们知道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我们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从光源发出的光向四面八方传播,有无数条光线,每一条光线都是直线。也就是说,从光源发出的光,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6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5页的填空。

3.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小孔成像的道理

(1)谈话:有很多现象是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孔成像实验。

(2)介绍实验材料和方法:(出示小孔成像实验盒)这是实验用的材料,它是由两个纸盒套在一起的,在一个纸盒底部扎一个小孔,另一个纸盒去掉底,粘一张半透明白纸当作屏。这两个纸盒可以抽拉,以便调整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实验时将小孔对着蜡烛,调整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观察屏上能否得到蜡烛的像。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各组说一说,你在屏上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5)讨论:我们都在屏上看到了蜡烛的像,它是倒立的,形状与蜡烛相似。你能用光的直线传播道理,来解释这个现象吗?

(6)教师小结:蜡烛光通过小孔射入纸盒内,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孔又小,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直射到屏的下部,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直射到屏的上部。这样,在屏上就会形成一个与蜡烛火焰相似、倒立的像。利用这个小孔成像的道理,只要将屏换成照相底片,就做成一架小孔成像照相机。

(三)巩固

谈话:我们今天学习了有关光的一些知识——光源的概念及光的传播路线。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光源?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


第2课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不同颜色物体反光不同的实验,以及光的折射实验。

二、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1光的反射实验——小镜子、乒乓球或小皮球;2颜色不同反光不同的实验——白色纸屏(或封底是白色的书),红、黄、蓝、黑、白色的纸,3光的折射实验——玻璃杯(在杯壁周围贴一半白一半黑的纸,在黑纸上竖着开一条直缝)、手电简。

2.观察材料:烧杯、水、铅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光的传播路线是什么样的?

谈话: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了障碍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1)认识光的反射的概念

1实验:我们先用小皮球(或乒乓球)做实验,将球轻轻斜着抛向课桌或地面,观察球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桌面或地面,会发生什么情况;再做一做镜子反光的实验,这个实验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做过了,今天再做一遍,仔细观察太阳光射到镜面,是怎样反射的,与球遇到桌面或地面时的情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汇报:汇报实验情况,并说一说光与球在前进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小结:同学们刚才说得都很好。球在前进过程中遇到地面,会反弹起来,我们画一个图来表示。太阳光射在镜面上,也会发生像球一样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碰到各种物体都能反射,只是反射光的情况有所不同。像镜子这样表面非常平的物体,能把光反射到同一个方向上,因此反射光比较集中、很亮,表而不平的物体也能反射光,但反射光比较分散敷、没有镜子反射的光亮。

(2)认识反射光与颜色的关系

1谈话:下面我们来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2实验:将白色纸屏立在桌上,先分别用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的电光纸对着阳光,使光反射到纸屏上,观察反射光的颜色有什么不同;然后再用白纸和黑纸做这个实验进行对比,观察哪种颜色反射光的能力强。

3汇报: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4小结;不同颜色的电光纸反射光的颜色就不同,红色电光纸反射光的颜色是红色,黄色电光纸反射光的颜色是黄色……白色比黑色反光的能力强。

5讨论:根据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解释房间的墙壁为什么大多涂成白色的。

2.指导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1)谈话:前面我们研究了光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镜子、电光纸等障碍,发生的反射现象,这些障碍都是不透明的。下面我们未研究光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较厚的透明物体,会发生什么现象。

(2)观察:先观察一半插在水中的铅笔是什么样的。

(3)汇报: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这时不做结论。)

(4)实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教师讲清楚实验用仪器的情况)。实验分两步做,先让手电筒的光通过黑纸上的缝,斜着射入杯中,观察在白纸上通过缝隙透过的光的位置,并在白纸上做个记号;然后向杯内倒入水,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遍,观察这次从缝隙透过的光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5)汇报:学生汇报实验情况(学生边说,教师可以边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6)讨论:杯中加水前后,光的前进方向会改变,这说明什么?

(7)讲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透明的物体——水时,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折。玻璃杯壁很薄,可以忽略,实际上光从空气进人水、玻璃等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8)讨论:现在我们来讨论插在水中的铅笔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铅笔看起来好像断了一样。

(三)巩固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1什么叫光的反射?光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反射?

2什么叫光的折射?光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折射?

3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光。这种说法对不对?

4表面是什么样的物体,反射光亮?

5各种颜色的物体,反射太阳光有什么特点?


第3课     平面镜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左右相反,并使学生了解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由实验现象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初步学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3.通过制作简易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准备

1.观察材料:平面镜。

2.制作材料:简易潜望镜制作图纸、配套的小块平面镜,胶水,硬纸板。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上节课我们用小镜子做了光的反射实验,这节课我们仍然用小镜子研究光的知识。同学们说一说,在生活中小镜子有什么用。

2.              讲述:这种镜子表面非常平,我们叫它平面镜。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平面镜。

(二)学刁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的道理

(1)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到,我们每天都要照镜子,为什么从平面镜中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呢?

(2)讨论:

1在漆黑的房间里,你能看到平面镜中的像吗?

2同样还是在漆黑的房间里,打开手电筒,只将光照射在平面镜前的物体上,这次你能看见镜中的物体的像吗?

3综合以上两项,说一说平面镜成像的道理。

(3)小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从物体上发出的光,或从物体上反射的光照在平面镜上,平面镜又把光反射到人的眼中,人就能看见镜中的物体的像了。

2.指导学生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原物体完全一样吗?

(2)观察:1站在镜前,举起右手行队礼。观察镜里的像举起的是右手吗?

2将一本书放在镜前,从镜中看到的像有什么特点?

(3)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1人举起右手,镜子中的像举哪只手?2书上的字在镜中成了什么样?3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4)小结: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知道平面镜里的像都与原物体左右相反。(指导学生做书上的填空)

3.指导学生了解平面镜的用途

(1)谈话:平面镜很有用。你能说一说平面镜都有什么用吗?

(2)下面我们来了解两面平面镜组合在一起的用途。

1首先让两面平面镜镜面相对,你站在中间。观察镜中的像,你看到了什么?

2将两面平面镜按书中的方法放置,还可以在低处看到高处的景物,这就是潜望镜。

(3)解释潜望镜是怎样看到高处的物体的。

潜望镜的两个镜面相对,与水平面成45度角。高处景物反射来的光先照到上面的镜面上,被反射到下面的镜面上,再被反射到位于低处的观察者的眼中,他就看到了高处的景物。

4.指导学生制作简易潜望镜

(1)讲解:下面我们就来自己制作一个简易潜望镜。(教师边讲制作步骤,边演示)1将制作图纸贴在硬纸板上,沿外轮廓线剪下;2用小刀刻出上、下两个窗口;3用小刀刻出插平面镜的小口(教师也可以改进一下图纸,这样可以省去此步,直接将平面镜贴存在做好的纸筒上。);4沿虚线折叠,用胶水粘牢;5固定平面镜,注意一定使两个镜面相对。简易潜望镜就做好了。

(2)学生动手制作。

(3)用自制的潜望镜进行观察。

(三)巩固

谈话:我们今天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道理,以及平面镜的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1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2平面镜有什么用途?3潜望镜有什么用?设想它能用在什么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上制作未完成的,请继续做完。

2.用自制的潜望镜观察窗外的景物。(方法是:将潜望镜放在窗台上,人蹲在窗台下。)


第4课      凸透镜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知道凸透镜所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

能力——由一组实验现象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机。

3.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凸透镜及其支架、纸屏、蜡烛、火柴。

2.制作材料:凸透镜、纸盒、胶带、剪刀、半透明白纸。

3.挂图或投影片:凸透镜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提问:

(1)放大镜由哪几部分构成?

(2)放大镜除了有放大作用,还有什么作用?(聚光作用,即将平行光会聚一点。)

(3)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

(1)讲述:像放大镜的镜片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做凸透镜。

(2)板书课题——凸透镜。

2.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凸透镜有放大和聚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个组都有凸透镜,右手拿着凸透镜的柄,左手拿一张白纸,使凸透镜一面朝向窗外的风景,另一面朝向白纸,左右移动凸透镜,调整凸透镜与纸的距离。你发现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1在纸上看到了什么?(窗外物体的像)

2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彩色的,比实际的物体小……)

(4)讨论:以上实验说明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5)教师小结:实验说明,通过凸透镜可以在纸屏上得到物体的像。凸透镜的这种作用简称为“成像作用”。

(6)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3.              指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讲述:下面,我们要用蜡烛、凸透镜、纸屏做个实验。试一试,怎样在纸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实验结果:

1蜡烛、凸透镜、纸屏怎样排列,才能在纸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2蜡烛的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与蜡烛相比,是大还是小呢?(希望实验结果有比蜡烛大的像,也有比蜡烛小的像。)

(4)讲述: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通过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但有大小不同。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是大像,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是小像?让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研究。

(6)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结果(先让学生汇报,然后引导学生将他们的发现条理化,并板书下来。)

(7)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凸透镜成像大小是有规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指导学生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

4.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凸透镜除用作放大镜外,还有什么用途?哪些器材上安有凸透镜?它们门有什么作用?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照相机的构造示意图。

(3)讨论:

1照相机的哪个部分装有凸透镜?它有什么作用?

2照相时,哪部分相当于实验中的纸屏?哪部分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

3在底片上形成的像应该是什么样的?(倒立的。在照相机取景器中看到的是正立的像,这是经过平面镜的再次反射形成的。)

4照相时,怎样使物体或人的像大一些?为什么?

(4)讨论:放映幻灯时,怎样安装幻灯片,放映出的图像才是正的?为什么?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门研究了凸透镜的作用及用途。

2.提问:

(1)凸透镜有几种作用?

(2)凸透镜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

(3)老花镜片是凸透镜,应用的是凸透镜的哪个作用?

(4)放电影时,要使屏幕上的图像再大一些,应该怎么办?

布置作业

制作一个土照相机,做照相游戏。(制作方法参考课文第15页的内容。)


第5课   眼睛的科学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眼睛怎样看见各种物体,近视的原因、以及保护视力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做“眼球成像”及“近视眼病理”的模拟实验)。

3.向学生进行关于眼的卫生保健教育,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蜡烛及烛台、凸透镜(2块,凸度大小不同)及支架、纸屏、火柴。

2.挂图或投影片——眼球的构造、视觉成因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凸透镜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3)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2.谈话:

(1)凸透镜成像的作用,不仅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还与我们的眼睛有密切的关系。你猜有什么关系?

(2)关于眼睛你有什么问题?

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眼睛的科学(板书课题),重点是眼睛怎样看到各种物体。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眼睛怎样看见各种物体

(1)认识眼球的构造

1谈话:要知道眼睛怎样看到各种物体,首先要了解眼睛的构造。你认为眼睛由哪几部分构成?它们各有什么用?其中哪部分最重要?

2讲解:眼睛外部是眼睑(眼皮)、眼睑边长有睫毛,眼睑内是眼球。眼睛最重要的部分是眼球,眼睑、睫毛都是保护眼球的。下面我们重点观察眼球的构造。

(出示眼球构造图。)

3观察:

眼球是什么形状的?

从图上看,眼球由哪些部分构成?

晶状体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4讲解:

眼球是球形的。

眼球的外部是眼球壁,眼球壁有好几层,内层是视网膜。视网膜由很多感光细胞组成,像照相底片一样,既能感知光的强弱,又能感知光的色彩。视网膜通过视神经与大脑相连。眼球的前部有一个小孔,叫瞳孔,外界的光通过瞳孔进入眼球。

5观察:两个同学相互观察对方眼睛的瞳孔。

6讲解:瞳孔后面是晶状体,晶状体是透明的,外形很像凸透镜,通过肌肉与眼球壁相连。

7讨论:

外界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通过晶状体后会怎样?(成像)成像在什么地方?(视网膜)

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眼睛的构造像什么?(照相机)哪个部分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哪个部分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8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眼睛很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外界物体能在眼球内形成像。人有了这架“照相机”才能看见周围各种物体。

(2)认识视觉与光的关系

1讲述:眼睛所以能看见周围各种物体,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系。

2讨论:

在漆黑的屋子里,你能看见周围的物体吗?怎样才能看见?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果学生不能很好解释,可以进一步启发:在没有光的条件下凸透镜能成像吗?眼球内能成像吗?)

由此可以知道,眼睛所以能看见各种物体,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眼睛才能看见各种物体。

(3)综合视觉形成的原因

1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眼睛所以能看见周围各种物体,是什么原因?

2讲述:

眼睛所以能看见周围各种物体,一是在眼球内有能成像的构造,二是必须有光。

(出示视觉成因示意图。)

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球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2.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的原因及预防近视的方法

(1)讲述:健康的眼睛才能看清周围的物体。如果眼睛受了伤或有了病,特别是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有了病,人就看不清、甚至完全看不见周围的物体。例如少年儿童的多发病——近视,就是由于晶状体有了病。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模拟眼睛看物体的

实验。

(2)实验:

1讲述:每个组都有大小相同、凸度不同的两块凸透镜,先用凸度较大的透镜实验。让蜡烛通过这块凸透镜,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学生分组实验。

3讨论:在这个实验中,哪几个部分相当于眼睛?它们分别相当于眼睛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相当于眼睛看的物体?

4讲述:使物体离“眼睛”远一些(将蜡烛向外移),观察“视网膜”上的像有什么变化?

5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像变得模糊)

6讲述:换用凸度较小的透镜,观察“视网膜”上的像怎样?

7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像又变得清晰)

(3)讨论:

1通过以上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2在以上模拟实验中,凸透镜表示什么?透镜凸度的变化表示什么?(晶状体凸度的变化)

3由此可以推想,人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有什么变化?(或问:由此可以推想,为什么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4)讲解: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睫状肌)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6)讨论:如果总是近距离看书写字,久而久之,会带来什么结果?为什么?

(6)讲解:如果总是近距离看书写宇,晶状体的凸度总是比较大,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日子久了,肌肉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再看远处物体时,肌肉不能放松,晶状体的凸度不能变小,成像就会模糊,就成为近视了。

(7)讨论:知道了近视的原因,应该怎样预防近视?为什么?

(8)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学习可以知道,人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全靠晶状体凸度的调节;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晶状体凸度变大,失去调节能力,成为近视眼;要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是看书写字时眼睛不能离书本太近,时间不要太长,休息时注意远眺。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眼睛的一些科学知识。

2.提问:

(1)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什么?

(2)说一说眼睛是怎样看见周围各种物体的?

(3)说一说眼睛怎样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4)为什么长时间看书后“远眺”能预防近视?

布置作业

思考:老花眼是什么症状?老花眼是眼的哪个部位有病?

 


第6课    彩虹的秘密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认识彩虹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根据色散实验推想彩虹的成因)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三棱镜、喷雾器等。

2.挂图或投影片——彩虹、七色光名称图。

学生准备:厚纸板、白纸、细线、针、颜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彩虹。

(2)这是什么?(彩虹)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

(2)       彩虹多在什么时候发生?

(4)关于彩虹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1)讲述:为了弄清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三棱形的透镜,叫做三棱镜。拿起三棱镜,让阳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在白墙或屋顶上照出不同颜色的光。有的学生可能说出现了彩虹。)

2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它们像什么?

3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

(4)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种色光的名称。

(5)学生指图复述七种色光名称。

(6)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7)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通过三棱镜后能使七种色光散开成一条彩带。

(8)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2.指导学生认识彩虹的形成

(1)讲述:也许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空中没有三棱镜,阳光怎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到院子里,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在院子里、向阳处进行)

(3)汇报实验结果:

1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有彩虹)

2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4)讨论:

1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2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5)讲解: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6)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7)学生复述彩虹的成因。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彩虹的成因。

2.提问:

(1)太阳光是一种单色的光吗?它由哪几种色光构成?

(2)使用什么仪器能使太阳光分散成七色光?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4)在瀑布前面(课文第22页彩图)和喷水池上面常看到彩虹。这里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5)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布置作业

1.制作:照课文第22页的插图,在圆形白纸板上涂色,制成七色板。(也可以先在白纸上涂色,再贴在厚纸板上,剪成圆形。)在纸板中间扎2个孔,穿线,打结。

2.实验:手握双线两端,先使纸板旋转,然后向两旁拉伸,使七色板快速旋转。观察有什么现象?

3.想一想,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第7课    矿产(一)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能源矿产的种类,认识几种金属矿石,了解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的用途。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某些矿石的特征。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岩石及矿物标本——花岗岩、无烟煤、烟煤、石

油、赤铁矿、黄铜矿,以及当地常见的金属矿物标本。

2.挂图或投影片——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如果有

标本,此图不必准备)、煤和石油的用途。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花岗岩。)

1.提问:

(1)这是什么岩石?

(2)花岗岩有什么特征?它是由几种矿物构成的?

2.讲解:矿物的种类很多,做铅笔心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制炸药用的硫磺......都是矿物。矿物大多埋藏在地下,也有的露在地表。通常人们把聚集在一起的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板书课题)这节课的目的是学习一些关于矿产的知识。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

(1)能源矿产的种类和性质

1讲解:矿产的种类很多,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矿产,需要将矿产进行分类。矿产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按形态(固体、液体、气体)分类,可以按颜色特征分类,也可以按用途分类。在自然课里,我们根据矿产的用途,给大家介绍两类矿产。

2谈话:有些矿产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你们知道有哪些矿产吗?

3讲解:煤、石油、天然气都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取暖、做饭、发电等,人们把这类矿产叫做燃料矿产或能源矿产。(板书“能源矿产”)

4讲述: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无烟煤、烟煤和石油,

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学生观察。

6汇报观察结果。

7讲解:

无烟煤是深黑色的,表面光泽强,很硬,燃烧时无烟,火力很强,多为家用。

烟煤是漆黑色的,表面光泽较弱,比无烟煤软,燃烧时有黄烟,火力也很强,多用作取暖、锅炉、发电、蒸汽机车的燃料。

石油是深褐色或青褐色(根据标本实际颜色描述)的油状液体,有明显的特有的气味,遇火能猛烈燃烧。

天然气是蕴藏在地下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遇火能猛烈燃烧。有的家庭用的管道燃气就是天然气。

(2)能源矿产的用途

1谈话:煤、石油、天然气不仅是燃料,还有多种用途。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用途吗?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煤和石油的用途。

3观察:

煤有什么用途?

石油有什么用途?

4讲解:

把煤提炼后,可以得到煤气、煤焦油和焦炭。

煤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能猛烈燃烧。用煤气做燃料,温度高,火力猛,污染少。目前,家庭和工厂用的管道燃气有的就是煤气。煤气还是多种化工原料,用它来合成橡胶、化肥等工业品。

煤焦油是一种黑褐色的很臭的油,但用途很多,可以用来合成塑料、合成纤维、杀虫剂、糖精、染料、药品、炸药等多种工业品。

焦炭是灰黑色的、有小孔的固体,与煤相比杂质少,是冶炼钢铁不可缺少的燃料。

由于煤有这么多的用途,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

石油一般不直接用作燃料,首先要送到炼油厂去提炼。经过提炼,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凡士林、沥青等多种产品。

石油气加压后可以成为液化石油气,装在金属罐内,作为家庭和工厂用的燃料。石油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它来合成塑料、化肥、人造纤维等多种工业品。

汽油、煤油、柴油是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飞机、轮船、坦克的燃料。

由于石油有这么多用途,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

5讨论:

你以前知道煤、石油有这么多用途吗?

当你知道了它们有这么多用途时,有什么想法?

2.指导学生认识金属矿产

(1)讲解: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例如从铁矿石里能提炼出铁,从铜矿石里能提炼出铜,从钨矿石里能提炼出钨......人们把这类矿产叫做金属矿产。

(2)讲述: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金属矿石,观察它们在颜色、光泽、硬度、结构等方面有什么特征?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结果。

(5)讲解:

铁矿石有多种,我们观察的是赤铁矿石。赤铁矿石是赤红色,表面光泽较暗;多呈块状,表面有鱼子状或豆状颗粒;比较硬,用小刀一般刻不动。

铜矿石也有多种,我们观察的是黄铜矿石。黄铜矿石是暗黄色的,表面有深色斑点,有金属光泽;多呈块状;不太硬,用小刀能刻动。

……

(6)谈话:

1你还知道哪些金属矿产?

2咱们这个地方有什么金属矿产?

3金属矿产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7)讲解:金属矿产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提炼金属。将金属矿石放进高温炉中冶炼,除去杂质,就可以得到金属。金属是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材料。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矿产的知识。

2.提问:

(1)你认识了哪几类矿产?

(2)什么叫能源矿产?常见的能源矿产是什么?

(3)什么叫金属矿产?举例说明。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煤、石油的形成、开采的书籍。


第8课    矿产(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矿产的形成及开采方法。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据煤化石及有关资料,推想煤的形成过程。

 3.通过讲述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矿产的悠久历史、建国后矿业的发展、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贡献,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解矿产的用途(第7课)和矿产不能再生,向学生进行保护矿产资源教育。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标本——煤层中的植物化石。

 2.挂图或投影片——煤的形成、煤矿的露天开采、煤的地下开采、石油开采(井架、海上平台等)、古代炼铁、古代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煮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类矿产?

(2)什么是能源矿产?什么是金属矿产?

 (3)矿产大多分布在什么地方?

 2.谈话:关于矿产,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了解矿产的形成和开采。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矿产的形成

 (1)了解矿产的一般成因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矿产大多分布在地下,各种矿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有的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例如铁矿、铜矿等;有的是在岩石风化、沉积等地质变化七过程中形成的,例如煤、石油等。

 (2)了解煤的形成

1讲述:下面,我们重点认识煤是怎样形成的。据观察,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层一层的,大多夹在砂岩、页岩等岩层中;煤层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

 (出示标本或挂图——煤层中的植物化石。)

2观察:这是什么化石?

3讨论:

 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煤可能是由什么变成的?

 (出示煤形成过程示意图。)

 这是一幅煤形成过程示意图,参考这幅图,推想煤是怎样形成的?

4讲解:煤是古代的植物变成的。二三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在湖泊和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砂覆盖起来,时间久了,泥砂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经过亿万年,就变成了煤。覆盖在植物上面的泥砂则变成了砂岩和页岩。

 煤层大多埋在很深的地下;但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地层有升有降,使得有些煤层埋得较浅,甚至暴露在地表。

5学生复述煤的形成过程。

2.指导学生认识矿产的开采

 (1)露天开采

1讲解:矿产开采有不同的方法,埋藏得比较浅的,可以露天开采。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露天铁矿。

3讲解:这是露天铁矿开采的情景。首先用掘土机挖开覆盖在矿层表面的土石,然后用钻在矿层上打眼,装炸药,靠炸药的爆炸力把矿层炸开,成为一块块的矿石,便可装车运往冶炼厂了。

 (2)地下开采

1讲解:埋藏得比较深的矿产,需要开凿矿井,在地下开采。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煤的地下开采。

3讲解:

 这是在地下开采煤的情景。首先在地面开凿一口竖直的或斜的矿井,直至煤层,有的矿井深几十米,有的矿井深达几百米;在井口的井架上安装能提升重物的卷扬机,卷扬机下面连着像电梯一样的“罐笼”。人乘罐笼下到井底,开凿通向周围煤层的“巷道”,在巷道地面铺设铁轨,直到煤层;用爆破的方法或用采煤机将煤开采下来,用车将煤运到井口下,再利用罐笼提升到地面。

 现代采煤也有利用水力的方法。用高压水枪把煤层破碎成煤块,然后用高压水泵把煤、水一同抽到地面,再设法把煤、水分离。

 (3)钻井开采

1讲解:石油、天然气虽然也埋在地下,却是另外一种开采方法。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石油的开采。

 3讲解:在经勘探确认有石油的地方,首先用钻机向地下打井,直到油层;然后在井中安上管子,依靠地下的巨大压力使石油、天然气喷出地面。如果地下压力不够,就用机器把石油抽上来。采上来的石油可以装油罐车运走,也可以通过地下管道运送到炼油厂。天然气

 则大多通过管道运送到工厂或居民住户。

 3.了解我国的矿产资源

 (1)讲述: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世界上已知的一百多种矿产在我国都已找到,其中钨、锡、铁、铜、锰、煤、石油等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2)谈话:联系你们在社会课学习的知识,说说我国什么地方有大的钨矿、锡矿、铜矿、铁矿和石油矿。

 4.了解我国的矿业历史和发展

 (1)讲解:我国开采、利用矿产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利用煤作燃料冶炼铜铁。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古代炼铁。(或看课本中插图)

 (3)讲解:我国还是世界上发现、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凿井取天然气作燃料煮盐。

 (4)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古代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煮盐。

 (5)讲解:本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在勘探、开采、利用矿产方面发展迅速,特别是石油方面。我国以前一直是个缺少石油的国家,石油产品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理论指导下,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由一个缺少石油的国家变成了能出口石油的国家。

 5.向学生进行保护矿产资源的教育

 (1)谈话:我们门已经知道矿产用途很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又不可再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门应该怎么办呢?

 (2)讲解:我们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决不能乱采乱用。为此,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矿产资源保护法,对破坏矿产资源者要绳之以法。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矿产的形成和开采方面的知识。

  2.提问:

 (1)矿产的开采有几种方法?

 (2)为什么说矿产资源是不能再生的?

 布置作业

 搜集当地的矿产,制作一个矿产标本盒。


第9课    动物的进化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条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古生物的外形恃征),

 想像力(根据古生物化石图想像古生物的形象)和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动物进化历程的分析,综合出一些基本的进化规律)。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自然事物(动物)从古至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古代海洋动物、甲胄鱼、总鳍鱼类、坚头类、蜥螈、各种恐龙、始祖鸟、鸭嘴兽等。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什么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根据化石可以知道什么?)

 2.讲述:人们通过对各个年代地层中动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古代的许多动物和现代动物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1)六亿年前

1讲述:在很早很早以前,地球上到处是海洋,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动物,只在海洋里有一些低等的动物。(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古代海洋动物)图中是大约六亿年前的海洋动物。

2观察:你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是什么样的?

3讲解:这些动物的身体构造都比较简单,大多有坚硬的外壳。其中有我们熟悉的三叶虫(在《地层》一课曾看过三叶虫的化石),此外还有古杯海绵……

 (2)五亿年前

1讲述:到了大约五亿年前,地球上仍然到处是海洋。此时,由低等的海洋生物演变出一种比较高级的生物。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甲胄鱼。

3观察:

 这是什么动物?它的样子像什么?(鱼)

 它与现代的鱼有什么不同?

4讲解:五亿年前,海洋里出现了最早的鱼类,叫做甲胄鱼。甲胄鱼外形与现代鱼相似,有头、躯干、尾;它与现代鱼明显不同是头部和躯干部包着硬的骨板,像古代战士的盔甲一样,所以称作甲胄鱼。甲胄鱼是鱼的祖先,早已绝灭。

 (3)三亿年前

1讲述:到了三亿年前,由于地壳的剧烈变动,许多地方的海水逐渐退去,形成沼泽。在干旱季节,沼泽地区水很少,甚至干涸,水中的鱼无法生存。此时,有些特殊的鱼类开始爬上陆地生活。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总鳍鱼。

3观察:总鳍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4讲解:

 总鳍鱼外形仍是鱼形,但胸鳍和腹鳍宽大有力,依靠这两对鳍可以支持身体在地上缓缓移动。总鳍鱼是从鱼类发展到两栖类的中间类型的动物。

后来又演变出一种适于陆上生活的动物——坚头类。

5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坚头类。

 6观察:

 坚头类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坚头类哪些地方像鱼,哪些地方不像鱼?

 7讲解:坚头类是古老的两栖动物。它的外形还有些像鱼,有似鱼的尾鳍,体表有鳞片;与鱼的不同是没有偶鳍,而有四肢,这是两栖动物的特征。

 (4)二亿年前

 1讲述:到了二亿年前,地球上陆地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很多地方变得干燥。这时,从古老的两栖动物中产生了一种更能适应陆地和干燥环境的动物——蜥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蜥螈。

3观察:蜥螈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4讲解:蜥螈是从两栖动物发展到爬行动物的过渡性的动物。

 (6)一亿多年前

1讲述:到了一亿多年前,地球上的地形气候稳定,植物繁茂。此时,爬行动物发展很快,其中的一支——恐龙成为当时地球上称霸的动物。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恐龙。

 3观察: 图中有几种恐龙?它们的外形各有什么特征?

4讲解:恐龙的种类很多。有的身体比较小,有的身体很高大(体长达二三十米,体重达四五十吨);有的是食草性的,有的是凶猛的食肉性的。我国很多地方都发现有恐龙的化石。

 (6)七千万年前

 1讲述:七千万年前,地壳剧烈变动,气候变冷,植物大量死亡,动物的食物减少。体形巨大、食量也大的恐龙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绝灭,有些爬行动物逐渐演变成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鸟类。最早的鸟类叫始祖鸟。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始祖鸟。

 3观察:

 始祖鸟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它的哪些地方像现代的鸟?哪些地方像爬行动物?

 4讲解:

 始祖鸟是鸟的祖先。它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像翼,足有四趾,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这些特征像现代的鸟。它口中有牙,前肢有爪,这些特征仍像爬行动物。因此,始祖鸟是从爬行动物到鸟的中间类型的动物。

在这个时期,还有些爬行动物演变成了哺乳动物,其中鸭嘴兽就是个证据。

5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鸭嘴兽。

6观察:鸭嘴兽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7讲解:

鸭嘴兽是现存而又古老的哺乳动物。它的嘴扁平,像鸭子,所以叫鸭嘴兽。鸭嘴兽体表长毛,用乳汁哺育后代,这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但它不是胎生,而是卵生,这是爬行动物的特征。由此可以证明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演变而来的。

地球上有了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动物之后,又经过了几千万年的发展变化,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形形色色的、种类繁多的动物。

2.指导学生分析综合动物进化的情况

(1)讨论:

1现在的动物是地球上原来就有的吗?

2在动物的历史上,先有什么动物,后有什么动物?把各类动物的名称,按照发展顺序填在课文第33页的表格中。

3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动物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例如在身体构造、生存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4促进动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讲解:

自然界的动物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不断发展变化来的。动物的这种发展变化叫做进化。(板书课题)

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逐渐演化出适应各种环境的动物。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进化的知识。

2.提问:

(1)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是本来就有的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2)说一说“动物进化”的含义。

(3)现在的动物将来还会变化吗?还会出现新的动物吗?为什么?

(4)地球上的各种植物是本来就有的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想的?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生物进化的书籍。


第10课    动物的驯化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野生动物是怎样被驯化为家畜家禽的。

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比较野生动物与驯化后的家畜、家禽有什么不同)和推理能力(从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推想野马、原鸡、野鸭的驯化过程)。

3.通过野生动物被驯化为家禽家畜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动物界是变化的,人不仅能利用自然还能改造自然。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野猪的驯化、野马的驯化、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人工饲养鹿。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自然界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进化的结果)

(2)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变化)

2.谈话:动物的种类很多,按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一类是人工饲养的。想一想,人工饲养的有哪些动物?

3.讲解:

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统称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可以称作家养动物。

家养的动物也有不同。有的只是经过短期的饲养,它们的形态、习性与野生的同种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人工饲养的鲤鱼、青蛙等。有的多年来世世代代由人工饲养,在自然界里我不到与它们形态、习性完全相同的野生动物,例如猪、羊、马、牛、狗、家兔、鸡、鸭、鹅等;其中猪、羊、马、牛、狗等哺乳类叫做家畜,鸡、鸭、鹅等鸟类叫做家禽。

家畜、家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野兽驯化为家畜

(1)讲述:

我们先来了解家畜是从哪里来的,例如饲养得很普遍的猪是从哪里来的。

家里养的猪确切说叫做家猪(出示家猪图)。自然界里原本没有家猪,只有野猪(出示野猪图)。

(2)观察:家猪与野猪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3)谈话:野猪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性情怎样?

(4)讲述:

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打猎生活,野猪就是当时猎捕的野兽之一。起初,由于打猎的工具很落后,多是木棒、石块等,捉到的野猪很少,人们经常饿肚子。后来,随着打猎工具的进步,有了长矛、弓箭等武器,捉到的野猪越来越多,一时吃不完,就把活着的小野猪养在用木头或石块围成的圈里(出示原始人饲养野猪图),供给它们食物,让它们继续活着,留作以后缺少食物时再吃。另外,还可以让它们长大后繁殖小野猪,不必再冒着危险到森林里去捕捉。就这样,野猪被人们一代代的饲养起来。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野猪不能到处乱跑,只能在圈里活动;人供给它们充足的食物,不需要它们自己去捕食。时间久了,它们的性情和形态都有所变化,例如变得比较肥了,不像以前那么凶猛了。另外,人们发现生下来的小野猪,在形态和性情方面与它们的双亲关系很大,因此,人们根据需要,总是选择那些性情比较温驯、体肥肉多的野猪繁殖后代。

这样,经过人工饲养和世世代代的挑选,饲养的野猪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它们凶猛的性情被驯服了;另外,它们身体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牙齿变短了,腰变长了,臀变圆了,腿变粗了。总之,与它们的祖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由体瘦肉少、性情凶猛的野猪,变成了体肥肉多、性情温驯的家猪。

(5)提问:

1现在你知道家猪是由什么动物变来的?

2野猪为什么能变成家猪?主要原因是什么?(人工饲养和人的选择。)

(6)讲解:像上面所讲的那样,按照人的需要,经过多年的驯养和选择,将野猪培育成家猪的过程,叫做驯化。所以,我们可以说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

(7)讨论:

1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那么马呢?

(出示野马驯化图。)

2野马与家马有什么不同?

3根据野猪驯化为家猪的过程,推想家马是怎样驯化来的?

4根据家猪与家马的由来,你有什么进一步想法?

(启发学生推想所有家畜的由来。)

(8)教师小结:家畜的祖先都是野兽,都是根据人的需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驯化而来的。

2.指导学生认识野鸟驯化为家禽

(1)讨论:

1我们已经知道家畜是由野兽驯化来的。那么家禽可能是怎么来的?

2常见的家禽有什么?你认为它们可能是由什么鸟驯化来的。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原鸡与家鸡、野鸭与家鸭。

(3)观察:

1家鸡与原鸡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家鸭与野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讨论:

1家鸡与原鸡的形态有很多相似之处,家鸭与野鸭的形态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说明什么?(原鸡可能是家鸡的祖先,野鸭可能是家鸭的祖先。)

2家鸡与原鸡的不同、家鸭与野鸭的不同,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启发学生推想原鸡、野鸭在人工饲养、人工选择中的变化过程。)

(5)教师小结:

家鸡、家鸭确实分别是由原鸡、野鸭驯化而来的,其他的家禽也都是由野鸟驯化来的。

在人工驯化过程中,它们只能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又有充足的食物,不可能也不需要到处飞翔,一代代总是这样,时间久了,它们的飞翔能力就差了,飞羽也没有祖先那么发达了。另外,在人工驯化过程中,人们总是选择那些肉多、下蛋多的原鸡或野鸭繁殖后代,一代代总是这样,时间久了,原鸡与野鸭的体形、性情都发生了变化,与它们的祖先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成为驯服的家鸡与家鸭。

3.指导学生认识驯化野生动物的意义和我国在驯化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

(1)讨论:

1人工驯化野生动物有什么好处?

2除了常见的家禽、家畜外,你知道现在人们还驯养哪些动物?

(2)讲解:

野生动物能为我们提供肉、皮、毛、药材等多种物品,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只靠狩猎的方法,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还会带来破坏大自然的结果。因此,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的方法是一种既有经济价值又能保护大自然的好方法。

现在,人们正在努力研究:哪些经济价值大的野生动物可以饲养,怎样饲养等。例如,人们每年需要大量的鹿茸、麝香等药材,还需要大量的貂皮做皮大衣。过去,多是靠杀鹿取茸,杀麝取香,捕杀野貂取皮毛。现在,我国人工饲养鹿、麝、貂已经成功,可以不必杀鹿取茸、杀麝取香、杀野貂取皮毛了。

总之,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是既能保护大自然又有很大经济价值的活动,今后必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动物的驯化的知识。

2.提问:

(1)家禽、家畜分别是由什么动物驯化来的?

(2)野生动物变为家禽、家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

(3)现在开始驯养的一些野生动物,过很多年之后,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4)通过学习(动物的进化)和(动物的驯化)这两课你知道了什么?(动物界是变化的吗?促进动物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布置作业

查阅、询问:稻、麦、玉米等农作物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吗?它们是怎么来的?(这些农作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的培育而成的。)

 


第11课    生物的启示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们在生物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船与鱼、锯与丝茅草、飞机与鸟、薄壳建筑与蛋壳、筒形叶桥与植物的卷叶、多镜头摄影机与昆虫复眼、雷达与蝙蝠、机器人、变色龙、壁虎。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讲述:我们知道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的许多本领令人惊叹羡慕。例如,鱼能在水中自由游泳,鸟能在天空自由翱翔,绿叶靠阳光、水、空气就能制造食物......在生物的启示(板书课题)下,人们发明了许多新技术、新工具。

2.谈话:你们对这方面的问题感兴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人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了哪些东西,以及怎样发明的。

学习新课

1.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

(1)了解几件学生比较熟悉的发明创造

1谈话:你们知道什么东西是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吗?它们分别是在哪种生物启示下发明的?

2讲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几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

3阅读:课本第37页。

4谈话:

课文介绍了几种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分别是什么?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船与鱼。)

船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鱼)

为什么说船是在鱼的启示下发明的?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锯与丝茅草。)

锯是谁发明的?他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

(丝茅草叶)

说一说鲁班发明锯的过程。

请你推测一下,鲁班在被丝茅草叶划破手时有什么想法?他怎么会想到要发明锯呢?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飞机与鸟。)

飞机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鸟)

为什么说飞机是在鸟的启示下发明的?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5讨论:船、锯、飞机的发明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6教师小结:通过船、锯、飞机的发明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当人看到某种生物的特殊本领时,常常会联想到人在生产或生活中的需要,然后就模仿这种生物的形态、构造、功能,设计制造出所需要的东西。

(2)了解近代人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

1讲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在生物的启示下,有了更多的发明创造。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薄壳建筑和蛋壳,

筒形叶桥和植物的卷叶,

多镜头摄影机和昆虫的复眼,雷达与蝙蝠,

机器人。

3讨论:

图中是些什么新技术?它们有什么用?

这些新技术分别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研制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4讲解:

鸟的蛋壳很薄,但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这与它的卵形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发明了表面弯曲、形如蛋壳的薄壳建筑结构,既坚固又节省材料。

有些植物的叶子很薄很大、很长,但能挺拔地伸展在空中。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植物叶子的边缘常是卷曲的,甚至卷成筒形,依靠这种形状,增加了叶的强度,使叶能挺拔生长。根据这种原理,人们发明了筒形叶侨,既坚固又节省材料。

蝙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蝙蝠能在空中、树林中、山洞里自由飞翔,捕食飞虫。是不是蝙蝠的视力特别好呢?据观察蝙蝠的视力特别差,不是靠眼来识别方位和周围物体的,而是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定位、识别物体的。它在飞行中,从嘴、鼻发出人听不见的声波——超声波,超声波能向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快速传播,遇到障碍就会返回,被蝙蝠的耳朵接受。根据声波返回的时间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蝙蝠就能判断前面有什么物体及有多远,是食物,捕捉;是障碍,躲开。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发明了雷达。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并测定方位的设备。雷达主要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显示器四部分组成。发射机通过天线向空中定向发射电波,电波如果在空中遇到障碍——飞机、导弹、云层等,就会反射回来,被天线接收,经接收机的放大、加工,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显示出障碍物的种类、方位、距离。雷达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事、天气预报等方面。

昆虫的每只眼睛由很多小眼构成,叫做复眼。它们在看周围的物体时,在眼里可以同时形成很多的像。人们仿照昆虫眼睛的构造,发明了多镜头照相机和多镜头摄像机,一次可以拍成很多张像。这在摄影、摄像以及其他方面有很大用途。

机器人是仿照人的器官及其作用的机器。机器人的构造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一是操纵部分,人根据需要,输人各种指令;二是电脑,将输入的指令加工、处理、输出,指挥机械部分工作;三是机械部分,通常包括动力、传动、工作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有的机器人具有人的外形,有的机器人看上去只相当于人的某一个部分,例如机械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做根多工作,比人做得更快、更精确、更好。

(3)讨论:根据以上发明的实例,你认为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要经过怎样的过程?

(4)讲解:

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通常要经过以下过程:

1明确需要:在生产或生活中,为了完成某种工作,需要具有什么功能的工具或设备。

2寻求启示:通过观察或在无意中发现,某种生物的构造或功能与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很相似,在这种生物的启示下提出发明的设想。

3设计制作:根据发明的设想精心设计,根据设计试制出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

4实验定型:经过反复实验、修改,完成发明。

2.指导学生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一些小发明的设想

(1)讲述: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怎样在生物的启示下提出一些发明的设想。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变色龙、壁虎。

(3)观察:图中是什么动物?它们的身体构造或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4)分组讨论:根据壁虎或变色龙的特点,提出一件小发明的设想,看谁的想法最奇特。

(6)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提出的设想,同时告诉学生,能够根据生物原型提出一些发明设想很重要,但发明设想还要经过反复的研究、实验才能成功。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人们是怎样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的。

2.提问:说一说,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通常要经过怎样的过程?

布置作业

观察周围的生物,试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一项生活所需的小发明方案。

 


第12课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据日月星辰的视运动推想地球的运动)。

3.通过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挂图或投影片——地球的自转(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地球的公转。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南天的星座(例如猎户座)在天空中是怎样移动的?北天的星座(例如大熊座)在天空中是怎样移动的?

(3)伴随太阳东升西落,发生什么现象?(昼夜现象)

(4)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交替、循环)

2.谈话:你认为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自转

(1)讲述:

关于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有的同学认为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形成的,有的同学认为是地球自己转动形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段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导入新课与学习新课联系起来。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讲,有几种意见讲几种。)

关于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两种不同的看法。以前,人们凭肉眼直接观察,一直以为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是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形成的;后来,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

 

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

(2)谈话:明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来联想一些熟悉的现象:

1当你坐在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会怎样?(向后移动)

2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怎样知道船是否在行驶?怎样知道船在向哪个方向行驶?如果看船上的物体能发现吗?为什么?

(3)讲解:当我们随同车、船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船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同时,通过观察车、船以外的景物的运动状况,可以判断我们乘坐的车船的运动情况。

(4)提问:

1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是静止的,这说明什么?

2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这说明什么?

3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快速地向后移动,这说明什么?

(5)讲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间相互运动的关系,推想地球的运动状况。

(6)讨论:

1通过观察,我们们看不到大地在动。据此能说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吗?为什么?(如果把地球比做宇宙中的一艘大船,我们便是这艘大船上的乘客,只看“船”或“船”上的物体,是不能判断地球这艘大船动或不动的。)

2怎样才能判断地球动或不动呢?(要看地球以外的天体的运动情况)

3通过观察可以知道,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现象,也就是说都在自东向西运动。这说明什么?(地球在自西向东运动)

4我们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总是循环出现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地球在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