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折纸大全 图解:万古江河(自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11:04

许倬云:万古江河(自序)

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上,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波涛汹涌,有时看到平川缓流,终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

  假如用河流为比喻,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如黄河、长江。黄河、长江,源头相距不远,都在巴颜喀喇山区,一向北流,一向南流。这两条大河的水系,笼罩了中国的大部分疆域,然后殊途同归,倾泻于太平洋的黄海与东海。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两个地理环境,呈现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黄河九曲,夭矫如龙,先是昂首北上,接着俯冲南下,然后迤逦向东,倾注大海,带走了万仞黄土,铺散在千里平原,天玄地黄常为中国宇宙的本色。黄河带给中国肥沃的土壤,也挟来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难。中国人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也积聚了文化的创造力。因此,本书封面以黄河为象征。

  只是长江水系,支流复杂,多姿多采,也许更近似文化长河的变化景象。

  长江源自巴颜喀喇山下的涓涓细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袭夺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纳沱江、岷江、嘉陵江,汇集了藏边甘青的灵水,始成洪流。从此,大江东流,在冲破大巴山的拦阻时,奔腾叫啸,两岸峰高及天,神女雾掩,巫峡云遮,藤萝垂碧,滩险水急。江水又东,出峡之势,直泻千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于是浩荡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东,一路收容湘资沅澧,以及赣江、清江带来的南方雨流和汉水带来的中原黄土,更有雍容广大的气象:星沉平野,月上东山,远树近山,江渚沙洲,美不胜收。自此东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见山影。过了南京,遂与海通,广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进退之间,或则江水积淀成洲,拦江截流;或则江流冲刷,裂岸崩石。终于大江倾泻入海,一时还不能与海水融合,俨然是蓝色大海中的一条绿色潮流。有大江带来的水流,挟来的数千里泥沙,海洋始能成其大。百川朝宗,天下众流都在五洋七海中泯合,无所区别!

  中国文化从源头的细流,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为洪流,奔向大海——这一大海即是世界各处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

  本书是为这一代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也就是中国文化成长发展的故事,及对于这一过程的解释。在这一故事中,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都不断变化:由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这一“自己”与“他者”之间的互动,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经历了数千年,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终于成形。

  本书叙述的故事,因此是一个主角与场景经常转变的曲折历程。正如广场上的活动,可能只是几个人之间的谈话,逐渐吸引了附近别人的参与,经过几度转折,竟聚集为不少的群众,讨论的主题也可能远离了原来的谈话。当然,这样的譬喻,究竟还是太简单,不足以形容文化史的复杂性。

  本书各章的标题,得益于梁任公先生《中国史叙论》中所述的观念,将中国文化圈当作不断扩张的过程,由中原的中国,扩大为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以至世界的中国。凡此阶段,因为我们的时代已与任公的时代不同,举凡中国文化史的史料、中国历史的知识,以及其他文化历史的研究,于最近百年来均有长足进展,是以本书不仅有自己设定的断代,于各个段落的界说也有自己的认知,而毋须受任公历史观念的约束。

  既然本书是以中国文化圈的发展为主要着眼点,其不同于一般中国通史的内容在于不以政治体为界定中国文化圈的断代标杆。因此,本书完全与中国传统正朔纪年的理念脱钩,是以公元纪年划分为几个大段落。公元纪年,只是为了约定俗成的方便。这些大段落的起讫,也只是取其年代的整数。文化演变是逐渐的,不能刀切豆腐,干净利落地切断演变线索,是以,本书于叙述历史事件的变化时,稍有超前落后若干年,逸离断代的情形。

为此,本书的前半(第一章至第五章),以公元1500年为断代下限,此时正是全球经济体系成形的前夕。后面三章,叙述的则是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五百年。这五百年间,中国体验了没顶的惊险,也学习着弄潮儿冲浪的功夫。这是占人类社会四分之一人口的庞大族群,以数千年积蓄的能量,投身演出的五百年悲喜剧!

  本书既以文化发展为主题,应当同时论列文化内容及文化外延。在文化内容方面,本书 
 
 
将于日常文化、人群心态及社会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灵关怀。中国的正史,一向是帝王将相、圣贤名流的记录。近世新出版的通史,仍不能摆脱以政治史为纲之旧习,日常生活部分少见着墨。本书转移叙述的重点,并不是轻视朝代更迭、国家兴亡,以及各时代的典章制度、嘉言懿行。凡此项目,史学界前辈均已有过叙述。本书之另有着重,其实也是为了补苴一般通史的空白。

  今日读史的读者,不同于旧时,在这平民的时代,大率受过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对历史有兴趣。他们关心的事,当为由自身投射于过去,希望了解自己何自来,现在的生活方式何自来。本书在此等处着手,既为了针对读者的求知欲,叙述日常生活及诸种心态观念的来龙去脉,也是为了这些事项本身的演变有其漫长的过程、丰富的内涵,值得史学工作者探讨。

  中国文化,本有内华夏、外诸夷的传统。近世以来,民族史学与民族国家的建构同步进行,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现象,近代中国史学不能自外于这一潮流。于是,中国人的历史观承受上述两项因素,每每有中国文化自我中心的盲点,以为中国文化既是独步世界,又是源远流长。中国史学对于中国以外的事物,大多不大注意,甚至于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史实,也往往存而不论。本书呈现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接纳多元的复杂体系——这样的形象,与中国文化中心论的观点颇为不同。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

  本书为了弥补自我中心观念造成的缺陷,于文化圈的内外关系,特加注意。在这一主题范围,本书不仅注意中国文化放射于其他文化的影响,也将注视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域外文化曾有过的影响。本书目的,除学术兴趣外,也不辞冒天下之不韪,拟对国民自大心态的偏差,尽规劝谏诤的努力。如前所述,今日的世界已渐为一体,任何地区的居民都必须与其他社会或其他文化的成员,有所交往。过分自大,难免自蔽,于己于人,均非健全正常的心态。为此,本书将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在每章中特有专节讨论。

  除了文化交流现象以外,本书也将有专节,比较中国文化及其他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定现象。比较研究,可以有助于了解文化发展中,哪些是历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老子说,知人为之智,自知为之明。所谓知己知彼,没有可作为参考的比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本书各章都有中外文化比较的专节,其所以选取各该历史现象为比较的主题,并不意味该一时代只有这一现象值得注意,却毋宁是选取一项,当作标本而已。

  大致言之,本书于史前部分,并不设定“中原”观念,而于历史时代所谓的“中原”,也常有不同的定义。在空间上,“中原”是移动的,可由秦汉的黄河中游及关中,扩大为中古时代的华北,再移转到近古时代的东南,以至近代的沿海。而且,“中原”作为讨论中国文化史的观念,也与讨论政治史的内涵不同。

  中国文化,若作为一个文化圈,则在每一个时代,都可以超越政治或地缘定义的“中国”。最堪注意的,则是中国文化于中古以来,俨然是东亚许多地区共同参与的一个文化体系。本书第四章以下,于中国文化系统的讨论,即有不限于中国地区的理解,其中若干中外比较,是为了解释中国历史发展之特点,讨论他处史实则是为了陈述时代背景。

 总之,今世所有的文化体系,都将融合于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我们今日正在江河入海之时,回顾数千年奔来的历史长流,那是个别的记忆;瞩望漫无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应予合作缔造的未来。万古江河,昼夜不止。谨以此书,向千百代的祖先,献上敬礼!

  最后,撰成此书,许多观念得自一生师友与学生的启发,一并致谢,恕不能列举了。撰 
 
 
写过程中,汉声同人,尤其吴美云、汤世铸两位费力最多,甚感。曼丽时加鼓励,本书书名,即是她想到的!
  读书网址:
http://book.sina.com.cn/nzt/his/chinesehistory/index.shtml

精华内容摘要:

用江河比拟中国文化的发展

  ——摘自《万古江河》自序

  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上,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波涛汹涌,有时看到平川缓流,终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

 
 
 
  中国文化从源头的细流,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为洪流,奔向大海。——这一大海即是世界各处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

  今世所有的文化体系,都将融合于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我们今日正在江河入海之时,回顾数千年奔来的历史长流,那是个别的记忆;瞩望漫无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应予合作缔造的未来。万古江河,昼夜不止。

  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摘自《万古江河》第一章第1节

  总而言之,中国的世界既封闭有开放,各地区之间似乎分隔,实际上却又联合。正好像在中国这个巨大的舞台上,各个角落的演员们以各自的声音唱出多变的旋律,有牧人的胡笳,猎夫的号角,高地的芦笙,船夫竞渡的鼓声,田间低沉的中音,山上高亢的唱腔,有时夹着狂风暴雨与浪涛,有时则伴随着江南的和风细雨或山地的松涛瀑布,诸音杂陈,但最后却交织成为一个最复杂、最丰富的交响乐。这个交响乐是这个地区“人类喜剧”的一幕,这一台戏在这个舞台上已演出一万年了。

  “三代”的起源

  ——摘自《万古江河》第二章第3节

  如果由上述角度看历史,则夏—商—周三代嬗替的秩序,毋宁是周人的历史观。“夏”之地位提升为三代统绪之首,未尝不可能是由于周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几个古国之中,特别表彰夏人的地位而造出“三代”之说。其中缘故,可能是周人自居为正统,向古代投射为三个连续的朝代;可能是西周已亡,可以将三代当作一贯的朝代系列;也可能是春秋时世不宁,时人遂投射其理想于遥远的过去,缅想一个已离去的好时光。例如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即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

  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摘自《万古江河》第三章第9节

  两者相较,中国经济体系,一旦编织成形,可以扩张,却难以裂解。如果分裂为几个地区性的网络,仍会回到整体大网。因此,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时,经济的重新整合,常早于政权的统一。罗马则不然,地区性的经济网络是构成庞大交换网络的成分。地区网络与地区网络之间,可以彼此来往,无须依赖一个固定的交通网,也无须依赖固定的资源供求。因此,罗马的庞大经济体系,一旦破裂,其中个别的成分,没有再求重整的迫切需要。

  中古佛教发展的背景

  ——摘自《万古江河》第四章第3节

  中古时代,佛教的发展,当是逐渐“本土化”,终于完成了外来文化移植的过程。大致言之,第一个阶段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间的对话,将两者扞格之处,取得调和与适应。第二阶段则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茁壮为华化的佛教。

  在南北朝时,中国的北方是胡人建立的政权,与佛教同是由外面进入中国;北方的中国知识分子转化为据守坞堡的地方大族,儒家已失去“官学”的政治支持。于是,佛教的僧侣无所顾忌,颇有挥洒余地。至于南方的政权,也受制于地方势力,没有庇护旧官学的力量。凡此,都使一个外来宗教有了发展空间。

  宋代知识分子的地位

  ——摘自《万古江河》第五章第5节

  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士大夫一旦束带立朝,终身不得摆脱公务员的身份。以苏东坡为例,他一生负盛名,入仕之初,即为社会公认是宰相之材,但是仕运不顺,除了一度担任“知制诰”的学士(皇帝的秘书),终生在贬逐之中,甚至最后远贬琼密。若在别的朝代,他大可辞职高蹈,像陶渊明一样,不再在宦海沉浮。然而,宋代士大夫未有如此的自由。是以,宋代儒生出身的士大夫,虽受空前绝后的优遇,却也是依附政府豢养。

《西游记》及《金瓶梅》

  ——摘自《万古江河》第六章第8节

  然而《西游记》及《金瓶梅》毋宁是浪漫主义和批评现实的创作,实与铺陈故事的小说,根本性质并不同类。《西游记》以丰富想象为手法,讽刺嘲弄世俗生活中的乡愿行为及观 
 
 
念,其思想根源多重,隐喻的层次则兼包儒、道、佛三家。在万历年间已经流行的《金瓶梅》,作者为谁至今未有确论,但该书以俚俗语言,描述男女关系,也暴露官场与士绅的腐败生活,实是十分有反叛精神的文学创作。

  马戛尔尼事件

  ——摘自《万古江河》第七章第8节

  从那一个转变的关口,欧洲发展了现代世界的主流文明,中国则还没有觉察世界正在改变,依旧沉溺于天朝上国的自大。1792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华,希望建立外交商务关系。乾隆将英国使团,当作海外小国远道朝贡,拒绝英使提出的通商要求。失望的英国使团,并未达成奉使的任务,却看透了中国君主的无知与自大。这一使团中,有一个随行的少年,颇蒙乾隆喜爱。数十年后,这个少年已是英国的议员。在鸦片战争前夕,这位少年时曾来过中国的议员,即明白地表示:中国已经老朽,已经不堪一击!

  近代中国的高等学府

  ——摘自《万古江河》第八章第5节

  近代中国的大学,几乎全部在大都会地区。北京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辅仁、北师大;南京有金陵与中央大学;天津有南开;上海有交通大学、圣约翰、东吴、同德、同济、复旦、光华;武汉有武大、文华;广州有中山、岭南;重庆有重大;青岛有山东大学;厦门有厦大……这一名单几乎列举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好的高等学府。五四运动,由北京诸大学发动,影响遍及全国。北京崇尚西方学问,南京崇尚国故,南北学派的辩论,曾是中国学术界的大事。上海的大学最为注重西洋语文;上海的医学院,也是中国医学教育的重心。交通大学培训的工程学科人才,是中国近代建设的主力。中国近代的学术界,其研究的成果与培育栽培的人才,都从这些都会区,辐射于全国,又从全国吸收了最有潜力的青年学子,不断扩大了读书人的阵营。  
《万古江河》后言

(2006-07-16 13:06:50)

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中国文化经过了无数的起起伏伏,这一文化圈的中国人也体验了无数的悲欢离合。返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为此中国人遭逢外来异质文化时,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文化体系。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西潮冲击下蹒跚颠簸;中国人也因之对于自己的文化传承,由怀疑而至扬弃。中国文化几乎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实际上,在19世纪以前,中国人自诩为天下之中,中国人的历史即是文明的历史。19世纪以后,中国面对世界,不能不接受现实,于是学校的教科书有了“外国史”或“世界史”,与“本国史”或“中国史”成为两个平行的课程。自此,“内”与“外”、“自己”与“他者”,截然划分,竟似两个对立体;如果中外有所接触,大致又经常是两者之间的对立,甚至是彼此的冲突。19世纪以后,中国在国际交往上所经历的挫折与屈辱,造成了中国人自卑与虚骄的复合情结,更强化与深化了上述中外隔离冲突的心态。

然而,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加速进行的时代。世界各地区之间,将难有区隔。中国曾经自成局面,俨然东亚天下的中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俨然有自己的过程。其实,中国从来不能遗世而独立;中国的历史也始终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在今天,如果中国人仍以为自己的历史经验是一个单独进行的过程,中国人将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也不能清楚地认识别人。中国人必须要调整心态,从中外息息相关的角度,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别处的人类。我们人类曾经同源,经过扩散于各处后,又正在聚合为一个共同的社会体。各处人类曾走过不同的途径,又终于走向共同的方向。我们曾有过自己的历史;这些独特的历史,又终究只是人类共同历史中的不同章节。

至于强势西方文化,在走向全球化的今日必须有“他者”提供不同的思想与行为,以弥补其数百年淀积的不足。世界各处的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圈覆盖的东亚邻人,在这一过程中,尝试不同方式的融合贯通,发挥了“他者”的观照与反省。这一现象的后面,正有长期蓄积的张力,于稍有可以发抒时迸出巨大的潜能。循此方向进行,今天的全球化现象,也许竟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振奋的大事。在各种文化相激相荡时,人类社会终于走向天下一家,其中各文化体系的精粹,将成为全体人类的共同文化资源。经过这一转折点,非西方国族重获活力,能与数百年来的“主流”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且由此对话弥补彼此的不足。我们盼望,今日科技文明、工业生产为手段的市场经济,以及国族范围的民主政治,能纳入中国文化的以仁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精神;能纳入印度文化众生平等的观念,以矫正人类的妄自尊大;能纳入伊斯兰文化对自然的尊重,以匡正人类浪费资源、毁坏环境的错误。这一重要的志业,有待全体人类的自觉与合作。人类过去彼此杀害的罪孽已经太多了。我们必须学会在互谅互信中,彼此扶助,相摛相将,完成人类文明另一次的重大突破。两千余年前的文明突破,几个主要文明先行的圣哲,为人类界定了存在的价值。这一次突破,是为了再度阐释那些圣哲界定的价值,使人类主宰了千万年的世界上,真的有了人类长久憧憬的新天新地,新的伊甸,真正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

在此时,中国人责无旁贷。巴颜喀喇山的雪水,在最近的未来必流入大洋。在彼此相通的海洋中,长江、黄河的水滴,将与别处的水滴混合。那时,中国的江水河水、印度河、恒河、尼罗河、波斯湾、红海、地中海、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刚果河……各处的水滴将在本来就分不开的大洋之中,难分彼此!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许倬云 来源:厦门晚报)  

这万古的江河

    (一)
  
  
   两个多月,终于读完了许倬云的《万古江河》,深深服膺于许倬云先生倾注在这本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中的学识。关于传统文化普及,大陆和台湾的文化界出版界都在不厌其烦地说。大陆这边可以看出一片泥沙俱下的态势来,《百家讲坛》自阎崇年与孔庆东起,定位于传统文化普及,提升国民素质。至易中天,仿佛已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关于易中天的争议尚未尘埃落定之时,于丹又横空出世,一路讲来,令人大跌眼镜,票房反而一路飙升。此女讲完《论语》又讲《庄子》,毁完孔孟又毁老庄,其“摧枯拉朽”之势巍为壮观。本来影响力已日见脆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位传播学教授的嘴下,更加令人不忍卒听。前日在天涯网站看到一帮博士联合签名抵制于丹对《论语》和《庄子》的胡诌八扯,看去,倡议者是中山大学的徐晋如。此君一篇《缀石轩诗话》,可谓当代古文创作之典范,此事由其倡议,庶几可谓不谬。再看图书市场上的历史读物,《明朝的那些事儿》基本照译自《明史》,言辞无味了无新意;安意如的三本古诗词小书一路抄来驾轻就熟,被人指出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拜出版公司的宣传炒作所赐,销量倒是一路看好,这位二十郎当岁的小女生,即使在图书市场上的成绩让诸位文史大家们相形见绌,其学问积淀人品修养却终究不能与诸位大家相提并论。
  
  
   与大陆的七荤八素一片混乱相对照,台湾的一些文化普及工作倒是做得颇令人期待。前些日子,台湾商务印书馆推出“典范人物”系列丛书,为中外历史名人作传,作者皆为各相关学科中浸淫多年的优秀学人。关于这套丛书,编者在前面写得明白:乃秉承王云五先生遗愿。此言非虚,每年的北京书会上,台湾商务都将本社历年出版的图书书目做成一本小册子,从中可看出台湾商务多年苦心经营逐渐积累壮大起来的雄厚的出版资源,其中一套“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丛书”更是包罗万象,令人击节。此外,还有如近年与清华北大两家大学出版社合作的台湾“汉声文化”,多年来致力于发掘和保护中国文化,从中国的古建筑、年画,到传承至今的各地民俗,都有大量的出版物印行于世。年前在北京有幸见到汉声文化的总编吴美云女士,言及自己所做的工作,吴女士与其下属的一位助手都说了相似的话:“我们的工作也许更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在此中取得经济效益的考虑反倒在其次了。”后来在《南方周末》上读到对《汉声》杂志的介绍,以及文中写到吴女士当年一点点地整理介绍传统文化的艰辛历程,乃知对于传统文化之保护与普及,实非易中天于丹等汲汲于富贵者或孔庆东之流的跳梁小丑所能为。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最初亦是由汉声文化公司策划出版的一本历史普及读物,在书的《后记》中,许倬云曾提及对吴美云女士的感谢,与此对应的,在与吴女士晤面时,她也曾说:“许倬云那本《万古江河》是被我逼着写出来的……”出版家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二)
  
  
   书的封面设计取自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黄河图》的一部分,滚滚大河一路东去,与作者在书中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段文采飞扬的比喻相契合:
  
  
  “假如用河流为比喻,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如黄河、长江……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两个地理环境,呈现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黄河带给中国肥沃的土壤,也挟来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难。中国人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也积聚了文化的创造力。因此本书封面以黄河为象征。只是长江水系,支流复杂,多姿多采,也许更近似文化长河的变化景象。长江源自巴颜喀喇山下的涓涓细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袭夺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纳沱江、岷江、嘉陵江,汇集了藏边甘青的灵水,始成洪流。从此,大江东流,在冲破大巴山的拦阻时,奔腾叫啸,两岸峰高及天,神女雾掩,巫峡云遮,藤萝垂碧,滩险水急。江水又东,出峡之势,直泻千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于是浩荡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东,一路收容湘资沅澧,以及赣江、清江带来的南方雨流和汉水带来的中原黄土,更有雍容广大的气象:星沉平野,月上东山,远树近山,江渚沙洲,美不胜收。自此东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见山影。过了南京,遂与海通,广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进退之间,或则江水积淀成洲,拦江截流;或则江流冲刷,裂岸崩石。终于大江倾泻入海……”
  
  
  与这段话相对应的,作者在正文中也采取了相同的叙述模式,从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进行观照,大致分为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初期发展,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最后是世界的中国。行文中不仅对于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娓娓道来,且时刻关注当时中国处在世界上的地位,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定位,如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流域古代文化之比较,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之比较,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国之比较,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西班牙之比较等,通过比较研究,道出了哪些是历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老子说,知人为之智,自知为之明。所谓知己知彼,没有可作为参考的比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由此,似亦可证作者在前言中所写到的:“本书目的,除学术兴趣外,也不辞冒天下之大不韪,拟对国民自大心态的偏差,尽规劝谏诤的努力。”
  
  
  语言的平实如话通俗易懂,是此书一大特色,所谓“真佛只说家常话”。在图书编辑的推荐语和作者的前言中都曾写道:这是写给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读本。行文中无一处直接引用历史文献,皆明白如话,偶尔也会看到作者笔锋一转处的幽默。在写到孔子时代的蔬果栽培时,作者列举了当时食用植物的种类,写道:“此中野生作物,种类颇多,大致均为主食的补充,不是主要植物。但是农业栽培食粮不足时,采集的食物可能占了相当比率。首阳山上的采薇人,不是只有伯夷叔齐!”当时看到这段,不由掩卷大笑。
  
  
  此书另一特色,便是其叙述重点,“在文化内容方面,本书将于日常文化、人群心态及社会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灵关怀。”“今日读史的读者,不同于旧时,在这平民的时代,大率接受过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对历史有兴趣。他们关心的事,当为由自身投射于过去,希望了解自己何自来,现在的生活方式何自来。”淡化了以往以政治史为纲的通史中的朝代更迭国家兴亡,没有了帝王将相圣贤名流们的“嘉言懿行”,道出的是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其中,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中并将带着祖先们的痕迹永远生活下去的一些日常琐碎:商周的青铜文化从何而来,古代的老百姓吃些什么、穿着如何,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有何异同,民间组织中从祆教明教到白莲教天地会青红帮直至太平天国义和团,是怎样影响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统统在这位著作等身的学者笔下向人们展现出来。从学术意义上来讲,也许,这部书亦可算是填补通史著作的一个空白了。万古江河——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水河水滚滚逝去,浪花不仅淘尽了英雄,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百姓。所以,许倬云先生在序言的最后写道:“万古江河,昼夜不止。谨以此书,向千百代的祖先,献上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