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镜面处理:法国电影的永恒魅力-狂野的青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14:24
狂野的青春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儿子的到来就是为了反对老子,否则要儿子干什么?假如历史上的儿子们都顺从老子们的意愿,当今的人类也许仍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甚至围着树叶吃生肉(文雅的说法是“茹毛饮血”)。本单元的影片以青少年的反叛为主题,其他单元的有些影片也是以此为主题的,只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无法被全部编入本单元。

  让-维果(1905—1934)素有“电影界的兰波”之誉,让-维果的电影也经常被比作兰波的诗歌。兰波的诗歌充满对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以及对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的反抗精神,艺术上追求形式完美,具有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以“明确与含糊相结合”的手法深刻揭示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1982年版,第582页)。让-维果的电影既注重准确地捕捉现实生活影像,又不满足于机械地摹写现实,而是力争将现实影像升华到诗的境界,同时将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转化为可见的视像。让-维果电影的这些特征,可以说既得益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感的诗人气质,也得益于他既拍纪录片又拍故事片的经历。本次影展放映他的两部故事片。

  《操行零分》(Zéro de conduite,1933)具有明显的和激进的反对甚至颠覆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图,试映时曾激起轩然大波,资产阶级人士纷纷以学生家长的身份攻击此片的“反法国”性质,电影审查机构发布了禁映令(1946年解禁)。二战后,这部批判意义锋芒毕露的影片几乎成了表达反叛精神的电影作品的“新约全书”,甚至一些天主教人士也从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比如一位神甫曾经撰文反对当局禁映此片的做法,他的辩解是:这部影片攻击的是世俗学校!此片可以说是电影史上表现青少年反叛主题的先驱,不仅启发了法国新浪潮电影旗手的开山之作《四百下》(弗朗索瓦-特吕弗,1959)和英国自由电影主将的著名作品《如果》(林德赛-安德森,1969),而且在美国影片《无因的反叛》(尼古拉斯-雷伊,1955)和《死亡诗社》(彼得-威尔,1989)中也不难找到它的影子。

  《驳船阿塔兰特号》(L’Atalante,1934)问世之后经历了悲惨的命运。1934年4月25日,在为放映商举行的放映会上,这部影片被认为毫无商业价值。为了保证票房收入,负责发行此片的法国高蒙电影公司强行地把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驳船驶过》加进影片,甚至把片名也改成了《驳船驶过》,并且野蛮地删去了许多被认为多余的画面。然而,发行商的愚蠢删改不仅没有提高票房收入,反而招来了观众的嘘声。1945年,这部影片终于以原来的片名再度上映,原来的音乐和被删去的部分画面也得到了恢复,但是距离原版影片仍然有很大差距。直到1950年,电影资料专家和电影史专家才根据原始素材重新剪接了一个据称相当接近原作的版本。然而,所有这些对维果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在这部影片横遭删改和票房彻底失败的惨境中,让-维果于1934年10月5日去世。

  雷奥-卡拉克斯(1960年—,原名阿莱克斯-杜蓬)二十四岁时就拍出了广受好评的《男孩遇到女孩》,并被认为是新浪潮的年轻继承人。然而,他的影片摆脱了六十年代作者电影的自传体风格和七十年代作者电影的单一类型,具有风格重叠、类型交叉的特点。这个特点在他的下一部影片《坏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1988年,他着手拍摄《新桥恋人》,因超支而被迫中断,后经长期搁置才恢复拍摄,于1991年公映。这次拍摄经历使人觉得他是一个不好合作的导演。直到1999年,他才拍出第四部影片《波拉X》。在法国电影史上,很少有导演像卡拉克斯这样突然闯入影坛,然后以如此之长的间隔拍片。

  《男孩遇到女孩》(Boy Meets Girl,1984)是卡拉克斯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轻松愉快和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如果只用一句话复述这个故事,那就是:一天夜里,一个刚刚被女孩抛弃的男孩遇到了一个刚刚抛弃男孩的女孩。此片的独特创造性在于拒绝模仿别人的风格,导演手法简洁明快,两位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此片令人想起了新浪潮时期的电影作品,因为它新颖独特,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手法,导演认为创造不是模仿。影片中的不少优美场面证明卡拉克斯具有卓越的视觉表达才能,如果换成别的导演拍摄,也许得借助大量的对话进行表达。
 
  《坏血》(Mauvais sang,1986)是卡拉克?诺什和老牌明星米歇尔-比高利主演,获1986年的路易-德吕克奖。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匪徒死后,他的两个同伙要求这个匪徒的儿子阿莱克斯帮他们到一个实验室偷窃一种价值昂贵的疫苗,与这个线索交织的是阿莱克斯与一个姑娘的爱情。这部耗费巨资拍摄的影片实现了卡拉克斯认可的艺术愿望:既有谷克多的黑色浪漫主义印记,又有戈达尔的绚丽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将写实与科幻融为一体,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相互交织,大量采用了描写局部的特写镜头,并且将戈达尔式的剪辑风格推向了极致。

  《波拉X》(Pola X,1999)被认为是卡拉克斯迄今为止最为深沉的影片,讲述的故事如下:成功的小说家皮埃尔与母亲住在郊区的别墅里,并且即将与美丽的女友结婚,一切都显得平静而完美,然而,一张似乎在梦中见过的面孔突然闯入了他的世界……如同影片的开始场面(表现空袭轰炸的纪录片影像配以震耳欲聋的摇滚乐)宣告的那样,此片表现了作者(作家皮埃尔以及导演卡拉克斯)体内长期淤积的能量。本片是卡拉克斯的第一部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原作者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白鲸》的作者)。在艺术风格上,卡拉克斯越来越抛弃人为的技巧,大量运用实景和自然光。

  安德烈-泰西内(1943年—)的《野芦苇》(Les Roseaux sauvages,1994)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法国西南部一座小城市里几个中学生的故事,当时正值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爆发,大量法国归侨的涌入使这座偏僻小城也能感受到地中海彼岸的动荡风云。本片荣获1995年恺撒电影最佳影片奖,有的评论家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这部影片“不过是一部提供了表现寄宿学校的年轻人初识同性恋这一题材的第无数个版本的电视影片而已”,有的评论家认为它是“一部准确的、敏感的个人电影”(《世界电影动态》1995年第4期)。泰西内是法国电影界最固执的导演之一,总是毫不犹豫地探索新的创作道路。

  阿伯德拉蒂夫-凯奇什(1960年—)的《躲闪》(L’Esquive,2003)深入描写了巴黎郊区北非移民后裔的生活,以纪实手法表现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少年男女的恋爱经历。主人公是一个叫克里莫的十五岁的中学生,住在巴黎郊区的廉租房里,母亲在超市工作,父亲在监狱服刑。克里莫爱上了一个叫丽迪娅的漂亮女孩,然而这个女孩喜欢一种叫“爱情与偶然的游戏”。在同伴们的帮助下,克里莫试图向丽迪娅表白爱慕之情。本片导演凯奇什是突尼斯裔法国人,非常熟悉影片中描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