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中学在山西排名:不能不懂的社交暗语.常礼举要.看一看没坏处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41:00
不能不懂的社交暗语 ,看一看没坏处的!
教你解读“肢体语言”
FBI戳穿谎言惯用九大秘笈
从声音来判断人
看看都是哪类人 从16个小动作看同事的性格
常 礼 举 要   讲记
-------------------------------------------------------------------------------------------------
不能不懂的社交暗语 ,看一看没坏处的!
1.去别人家做客,当主人的话可多可少,甚至经常劝你喝茶或提议看看电视时,你就该告辞了。人总是在感到无话可说时,才提醒别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再待下去,你可能就不受欢迎了。
2.正在对上司汇报工作,他的眼睛没有专注地看着你,或者他的手指不经意地在桌上扣几下,很可能他已对你的汇报不满意了。如果你进去时,他的脚正在桌子下无聊地晃动;你说话间,他的脚忽然停止了摇动,那他已对你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和一个新认识的人谈话时,他的双手总是在不经意间抱在胸前,那表明他还是对你有所防备的,所以,在让他相信你以前,最好还是谨慎为之。
4.在酒桌上,一个向你频频敬酒的人,不是有求于你,就是对你有敌意,所以你还是尽快分析一下,究竟自己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前者就赶快把话题引过去答应他,后者你就要装醉了。
5.一个人向你发出了邀请,你兴致勃勃地落实邀请时,他忽然顾左右而言他。其实,他的邀请不过是顺口一来的说法,你就不要追究下去了,除非你想让他讨厌。
6.发现你的失误没有告诉你,比告诉你要可怕得多,特别是两个人处于竞争的工作状态时。
7.一个面对你总是夸夸其谈的人并不是骄傲,他的内心恰好与他夸夸其谈的外表相反,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他的夸夸其谈不过是用来掩饰内心的自卑罢了。
---------------------------------------------------------------------------------------------------------------
教你解读“肢体语言”(掌握这些,就成“人精”了)
肢体语言是一种在各种场合、任何环境下交流具体信息的动作、手势和习惯的结合。如果你仔细听别人说话,并观察他们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你会知道他们是在撒谎呢,还是在说实话;他们是喜欢你呢,还是不喜欢你。你还会知道他们是心口一致呢,还是言不由衷。
下面随我来,全方位认识一下肢体语言,看的同时,可以回忆或设想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掌握了这些,你就成“人精”啦:
我们身体不会撒谎,你的身体会告诉你自己和别人的真实情况。手势、站姿和身体姿势都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都是你的身体想把某些压抑的情绪表现出来而发出的信号。每一个手势和动作都清晰地传达出你的真实感受。
倾斜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往往会朝他倾斜过去。这是你对他和他的话感兴趣的迹象。当你非常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身体会朝前倾斜,而双腿往往会向后缩。如果某人坐着的时候朝你这边倾斜的话,那意味着他正对你表示友好。当你不喜欢某人的时候,感到和他在一起很乏味,或者很不舒服的时候,你往往会向后倾斜。
模仿别人的动作
要想知道自己对别人是否有吸引力,只要看看他们是否模仿你的动作就行了。如果你们彼此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那么有可能其中之一或者你们两个人对对方都有好感。模仿别人的意思是你希望像对方一样。
前后摇晃
这种动作说明某人不耐烦或者很焦虑。成年人在不舒服的时候前后摇晃,或者很焦虑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烦躁不安
如果某人烦躁不安的话,说明此人正在暗示别人他感到很不舒服,或者某事让他很烦躁。或许他没有说实话,或者他想离开自己所待的场所。
偏着脑袋
把脑袋偏向一边说明此人很有兴趣,正在倾听你说的话。你已经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听你说话。
朝前伸的脑袋
朝前伸的脑袋表示一种迫近的威胁。就像往前伸的下巴一样,这是一种攻击性的动作,暗示某人正准备对眼下的问题采取一种进攻性或者有敌意的方法。
挠头
要不是头上有虱子或者头皮屑的话,挠头说明某人感到很困惑或者对某事没有把握。
耸肩
当人们耸肩的时候,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说实话,不坦率,或者觉得无所谓。正在撒谎的人往往会有快速的耸肩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耸肩不是敌意的,而是下意识里在努力表现得很镇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
站姿反应情绪
姿势反映的是你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看法。很自信的站姿往往是后背挺直,双肩向后打开,脑袋挺直,臀部收紧。姿势看上去很自信的人往往和朋友们在商业街闲逛的时候和出席社交场合一样觉得很自在。他们会很生动地用双手和手臂来帮助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另一方面来说,不同的姿势代表不同的情绪。
1、弯腰驼背的不振姿态
如果某人很伤心的话,他们往往会弯腰驼背,萎靡不振。收拢的双肩是顺从的表现,也是缺乏自信或者很沮丧的标志。据说这种人肩上的担子都很重。如果某人一直都保持这种姿势的话,那么就代表着逃避某种情况或者整个生活。也可能意味着此人对你或者你说的话不感兴趣。此人的身体不朝前倾,而是往后退——这是对争吵的一种逃避行为。
2、身体前倾的姿态
如果某人身体朝前倾,脖子往前伸的话,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在生气。下颌也可能朝前撅着,双拳紧握着。甚至肌肉都会很紧张。这是一种要进攻的姿势。如果某人走起路来匆匆忙忙,身体朝前俯冲,那么你就可以很快做出判断——此人在生气。
3、僵硬的姿势
有着军人一样呆板姿势的人经常在决策观点上很保守,很顽固。他们往往认为一件事情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这种人天生就很霸道。他们的神情常常很势利,态度也是那种“我比你强”式的。他们的脖子挺着,是典型的瞧不起人的姿势。他们欣赏整洁和秩序,很难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以外表现得很自如。
4、装腔作势的姿势
这样的人很做作,就像在摆造型,而且始终很在意别人是否在注意自己。他们在你的脸颊上亲上一口,或者在你的双颊上各亲一口,目的只是想知道有谁在看他们表演。尽管他们看上去是一副很势利、很傲慢的样子,其实他们很缺少安全感,很害羞,很自私。他们很自恋,认为生活就是以他们为中心而进行的。
5、内敛的姿势
别人不喜欢你或者跟你持不同意见的时候会有很多表现,身体也会这样。首先他们的姿态就会比较内敛,比如:脑袋和上身挺得直直的,同时,双手抱着膀子。如果他们是坐姿的话,双腿可能交叉在膝盖处。
6、中立的姿势
人们如果对你还没有什么看法,或者对某事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的话,他们就会在站立的时候把双手交叠放在自己前面。如果是坐着的话,他们会把双手交叉着放在膝盖上,双腿会交叉在膝盖以上,以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他们身体的一部分采取很坦诚的姿势,如:脑袋和躯干挺得笔直,双臂打开;而身体的另一部分却很收敛,如:双手放在膝盖上,十指不交叉,双腿紧紧地交叉在膝盖上方。
7、无聊的姿势
当人们感到很无聊或者对什么事情都无动于衷的时候,他们会先把脑袋转开,然后最终把整个身体转开。
十指会交叉在一起,而双手会安放在膝盖上。如果他们越来越觉得乏味的话,脑袋会偏着,而且常常要用双手来支撑。
很无聊的身体姿势通常会朝后仰,而双腿会伸得很直。如果此人是站着的话,双手会放在前面,十指交叉,脑袋偏向一边。
含义丰富的双臂
手臂的姿势有着很丰富的含义,它们会告诉你某人的情绪变化。通过理解不同的手臂姿势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手臂所传达的信息。
1、交叉的双臂
这是一种防御性的姿势,说明某人感到很不自在,希望能够保护自己。这也可能意味着此人正在疏离你。当某人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他往往会占据较少的肢体空间。
双臂抱在胸前的人如果说他们是用这种方法坚持己见、鼓舞自己的话,其实还意味着他们会拒绝你提供的任何立场。伴随这种姿势的还有紧张和不安。把双臂抱在胸前还非常明显地说明了此人想要掩饰什么。所以当你看到某人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的话,这意味着此人想撤退。胸部很丰满的女性或者感到不舒服的人常常也会采取这种姿势。
2、双手叉腰
如果双手放在臀部,肘部从身体两侧突出来的话,这意思是说“离我远点儿”或者“别跟我待在一起”。正如人类学家戴思蒙德?毛里斯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种“拒绝拥抱的姿势”。这也是一种非常自信、非常自立的表现。
如果某人想在社交场合把他人排斥在小圈子之外的话,他会通过把一只手放在臀部的姿势来传达出这个信息。
3、打开的双臂
双手紧扣放在背后意味着坦诚,有这种姿势的人其实是在暗示:他们无须保护自己。这种姿势是自信的表现。军人们在稍息的时候常常双手握拢,放在背后。他们是放松的,坦诚的,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
4、挥动的手臂
在很多地中海和西方文化中,挥动的手臂作为正常交流的一部分,是用来帮助表达谈话中某种观点的。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挥动的手臂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它意味着某人无法自控,非常情绪化,或者很生气。
流露感情的双手
双手如何摆放非常能够说明某人的情感状态。下面是一些手势的含义。
1、藏起来的双手
如果某人在说话的时候把双手藏起来的话———比如,放在口袋里———他可能在隐瞒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一些不想示人的、对个人很重要的事情。
2、愤怒的双手
紧握的拳头往往意味着此人不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无论你何时看到某人在说话的时候握着拳头,那么此人一定是在生气或者感到很难过。如果大拇指藏在拳头里的话,那么此人通常感到很危险,很害怕或者很担忧。在握拳的时候拇指相扣,就像双手环抱一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说话的时候用食指朝外指着,或者不停地快速动来动去,这也暗示了某人内心埋藏着怒火。
3、撒谎的双手
一个不坦率的人手部的动作通常缺少表现力。双手不是握着拳头,就是合拢,或者放在口袋里。注意某人在说话的时候手握得有多紧:越紧就意味着越紧张。
当某人抓住某样东西的时候,比如:一把椅子,看起来似乎要紧紧地抓住现实不放。爱自我控制的人往往很紧张,很缺乏安全感,其实他们真正想控制的是其他一些东西。因此,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就可能会撒谎,或者努力避免体验一些很强烈的情感。
4、诚实的双手
反之,当某人很诚实的时候,他的手掌通常是摊开的,手指是伸直的。这表现出了此人的坦率和对他人的兴趣。这是一种接受他人的手势,它意味着此人愿意结识你、并且欢迎你和你的意见。摊开的手掌还意味着你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反之,一个手背向外的人通常不太善于接纳别人,也不够坦诚,而且很孤僻,很保守。
5、固执的双手
如果你看到某人的大拇指是僵直的,而其他手指伸得直直的,或者握成拳头,这说明此人紧紧抱着自己的观点不放。要想一个有着这种手势的人接受你的观点,那是非常困难的。
6、不耐烦的双手
在桌子上轻叩手指或者把手在桌子上敲得咚咚响,这说明此人很不耐烦或者很紧张。还有就是,手里不停地拨弄东西,都说明此人很缺乏安全感,很紧张,很不安。说明这样的人没有自信,需要摸着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觉得自在。
7、有压迫感的双手
指甲断裂,爱啃或者撕去手上的死皮,双手绞在一起,不安地摆弄着什么东西,这些都是烦躁不安的表现。尽管人们内心的骚动不安可能在谈话中并不明显,可是以上这些无意识的动作都是人们感到有压迫感的时候爱做的。这些动作还可能意味着愤怒和沮丧。
8、感到很舒适的双手
如果某人感到很舒服的话,这种感觉可以通过他的双手反映出来。手部动作有力而又沉着,但是很流畅,一点儿也不机械。双手紧握放在脑后,或者双手叉腰都是在表现自己的安全感,这意味着他们感到很舒服,很自在。
9、自信的双手
一个很自信的人经常会有反映自信心的很多手部动作。十指交叉拱成塔状就是一种表现自信的手势。教师、政治家、律师,以及那些传播信息的人常常会有这种手势。人们在谈判的时候也有这种手势。
---------------------------------------------------------------------------------------------
FBI戳穿谎言惯用九大秘笈
招数1:不提及自身及姓名
美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韦斯曼说,“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比如你问你的朋友他昨晚为什么不来参加订好的晚餐,他抱怨说他的汽车抛锚了,他不得不等着把它修好。说谎者会用‘车坏了’代替‘我的车坏了’。”
所以如果你向某人提问时,他们总是反复地省略“我”,他们就有被怀疑的理由了。反过来说,撒谎者也很少使用他们在谎言中牵扯到的人的姓名。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几年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向全国讲话时,拒绝使用“莫妮卡”,而是“我跟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
招数2:反复问说谎者同一个问题
问一个人问题,然后等他们回答。问第二次,回答会保持不变。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留一段空隙。在这期间,他们的身体会平静下来,他们会想,“我已经蒙混过关了。”
在所有的生理反应消退后,身体放松成为正常状态。当你趁他们不注意再次问这个问题时,他们已经不在说谎的状态中了,他们不是恼羞成怒,就会倾向于坦白。如果一个人说:“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这件事了吗?”然后才勃然大怒,这多半是在欺骗。也可能对你说:事情是这样的,我还是对你直说了吧。”
招数3:说谎时眼睛会向右上方看
说谎者从不看你的眼睛——他们知道这句忠告,所以高明的说谎者会加倍专注地盯着你的眼睛,瞳孔膨胀。每个人都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批评,‘你肯定又撒谎了 ——我知道,因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这教会你从很小起就知道说谎者不敢看眼睛,所以人们学会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发觉。”实际上,欺骗者看你的时候,注意力太集中,他们的眼球开始干燥,这让他们更多地眨眼,这是个致命的信息泄露。
另外一个准确的测试是直接盯着某人眼睛的转动,人的眼球转动表明他们的大脑在工作。大部分人,当大脑正在“建筑”一个声音或图像时(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在撒谎),他们眼球的运动方向是右上方。如果人们在试图记起确实发生的事情,他们会向左上方看。这种“眼动”是一种反射动作,除非受过严格训练,否则是假装不来的。
招数4:说谎者从不忘记
在你的朋友身上试试,问他们两天前的晚上从离开办公室到上床,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在叙述过程中难免会犯几个错误。
记住一个时间段的所有细节是很困难的。人们很少能记住所有发生的事,他们通常会反复纠正自己,把思绪理顺。所以他们会说,‘我回家,然后坐在电视前 ——噢,不是,我先给我妈打了个电话,然后才坐在电视前面的。’但是说谎者在陈述时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因为他们已经在头脑的假定情景中把一切都想好了。他们绝不会说,‘等一下,我说错了。’不过恰恰是在陈述时不愿承认自己有错暴露了他们。”
招数5:声量和声调突变说谎者的声音还会不自觉地拔高
如果你问老公刚刚是谁打来的电话时,他突然开始像喜鹊一样说话,你得警惕了。说谎时音调升高往往是因为说谎者为了掩饰虚弱的内心。
招数6:真假笑说明一切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杰夫里·考恩正在研究测量疑犯接受审问时面部肌肉变化的机器。
“我们可以说出每块肌肉动了多少次,它们停留多长时间才变化的,受试者的表现是真实还是伪装的。”他解释说。
不过你不需要考恩的机器就可以发现撒谎的男友或者心虚的小姑娘,因为说谎者虚伪的微笑在几秒钟就能戳穿他们的谎言。“真正的微笑是均匀的,在面部的两边是对称的,它来得快,但消失得慢,”考恩说,“它牵扯了从鼻子到嘴角的皱纹——以及你眼睛周围的笑纹。”
“从另一方面说,伪装的笑容来得比较慢,而且有些轻微的不均衡,当一侧不是太真实时,另一侧想做出积极的反应。眼部肌肉没有被充分调动——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的‘恶人’冰冷、恶毒的笑容永远到不了他的眼部。”
招数7:真实表情闪现时间极短
人维持一个正常的表情会有几秒钟,但是在“伪装的脸”上,真实的情感会在脸上停留极短的时间,所以你得小心观察。一个著名的轶事是,美国保密局提供的胶片中,比尔·克林顿说到莫尼卡·莱温斯基时,他的前额微微皱了一下,然后迅即恢复了平静。
招数8:说谎时鼻子会变大
你知道说谎时你的鼻子会变大吗?你的身体在说谎时的反应是多余的血液流到脸上。一些人整个面部都变红了。这还会使你的鼻子膨胀几毫米。当然,这通过肉眼是观察不到的,但是说谎者会觉得鼻子不舒服,不经意地触摸它——这是说谎的体现。
招数9:撒谎的人老爱触摸自己
撒谎的人老爱触摸自己,就像黑猩猩在压抑时会更多地梳妆打扮自己一样。心理学家奥惠亚等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指示被实验者用谎言回答面谈者的提问,并分别记录刚刚下达指示后、撒谎前、撒谎时、撒谎以后等各个时间段里的非语言型行为,与不说谎时的行为加以比较。
刚刚接受指示后,被实验者撒谎的时候,回答变得更加简短,而且还伴有摆弄手指下意识地抚摸身体某一部位等细微的动作。人在撒谎的时候越是想掩饰自己的内心,越是会因为多种身体动作的变化而暴露无遗。
--------------------------------------------------------------------------------------------------
从声音来判断人
声音的力量是伟大的,声音具有无量意。
“春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木墓在未,角姓忌。夏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火墓在戌,征姓忌。秋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金墓在丑,商姓忌。冬水旺木相火死土囚金休,水墓在辰,羽姓忌。四季土旺金相水死木囚火休,土无墓库,宫姓忌。”以上是明代古籍《六壬神课金口诀》中关于五音论述的章节,可见,古人对音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古人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为什么说是“听”天下而没有说“看”天下?就是因为“听”是全面的,而“看”是不全面的。眼睛看得不全面,总有看不到的地方;耳朵听的功能却是不受方位界限的。人们就此总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了听的比看的要广泛。
下面就具体的对音的效用作一下广泛论述。
通于耳者为五音,乃中于宫,触于角,神于徵,章于商,宇于羽。甲为徵音,乙为羽音,丙为宫音,丁为角音,戊为商音,己为徵音,庚为徵音,辛为羽音,壬为宫音,癸为角音。
闻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商声,使人大方而好廉义。闻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与。闻羽声,使人恭谨而好礼节。
宫土音,君之象也。其姓氏有肖、张、李、赵、金等。角木音,臣之象也。其姓氏有马、郭、郑、邱、王等。商金音,民之象也。其姓氏有杨、朱、鲁、魏等。羽水音,征事之象也。其姓氏有韩、苏、曾、乔、林等。徵火音,物之象也。其姓氏有房、刘、宋、钟等。
宫声重大沉雍,商声坚劲广博,角声圆长通彻,徵声抑扬流利,羽声嘹蔼低先。宫商之声为平声,徵声为上声,羽声为去声,角声为去声。问平声如何分辨?以口内唇、舌、齿来调音,其分辨方法为:口在中间为宫音;口张为商音;舌缩却者为角音;舌拄齿为徵音;舌撮聚者为羽音。(辨音方法,见《资治通鉴》卷196“贞观十五年”胡三省注)
“宫商角徵羽五声阶名的由来,是一个渐变的进化过程:它们源起于远古先民呼叫、歌唱的实践体验和观察(与语言的生发同源);形成于巫觋文化中的(古天文学和人文意识)万物有灵观;成熟于周易和老子以来的阴阳对应、化合、联想和象数思想;鼎盛于以《管子?地员篇》为代表的三分损益法等数术推理……历经数千年,遂以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传统基本乐学理论之滥觞。”(《武汉音乐学院报》1996年第4期,胡企平)
声音是:修五行之造化,辨六腑之根苗;发五脏之驻所,汇诸灵而成音。《尚书》、《六韬》中皆有对声音的经典论述,说明声音对人很重要。声音无宫则轻,无商则干,无角则浊,无徵则缓,无羽则低。声干无财,声浊无文,声缓无权,声低无学。有声无韵,则命促运蹇。陈抟有言:“上士听音,中士望气,下士看相。”此为奥旨,不可不思。音为主,相为辅,一个人的声音可以弥补相貌上的不吉之处。
古代音学著作中,《切韵》(宋?陈彭年)和《广韵》为必读之书。此外,《吕氏春秋?适音》中有对音的专述:“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俗定而音乐化之矣。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这是在说音与社会的关系。
音对人的作用,古代早有记载。
三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劭,在其《人物志》中撰曰:“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主要意思是,声音的变化,集中表现于人的相貌表情之中。
《史记?乐书》云:“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正因为它能让人动荡血脉、调振精神,并且常常能使人开解心意。这就是有的人一听到某种声音就会产生流连欢喜的原因所在。中医里有用音来治病的方法,可惜时下已近于失传,只剩下现在所谓的音乐疗法了。
音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易学与古代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音的释义,古籍中有诸多记载。《说文?音部》:“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吕氏春秋?音初》:“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周礼订义?掌教》注及《易?小过》云:“单出曰声,杂比曰音。”《素问?五藏生成篇》云:“五藏相音。”………
五藏相音,明确地给出了五藏与五音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也是以音来判断和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
听声音就可以判断人与事物的状况或结果,听起来似乎很玄,但是在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大有人在!被尊为乐圣的师旷,能通过音来判断事情的结果。师旷,字子野,晋人也,生而失明。然博通前古,以道自将,谏诤无隐。尝为晋太宰。传其于乐无所不通,休咎胜败,可以逆知。“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已而果然。至于鼓琴,感通神明,万世之下,言乐者必称师旷。师旷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晋平公时人,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虽双目失明,却贵为晋国太宰。史有“师旷瞽而为太宰,晋无乱政”之高度评价。(师旷是真正的知音!)
很多现象的内涵,都是隐而不显但又不期而至的。知道了一个人的音在五音中的归属分类,就知道对应于五行中的哪一行,从而可以判定一个人的适应发展方向。每个人的五音音属都不太相同,音的五行也不一样。五音中音行相克的双方在一起共事,结果往往都不会遂人意,这就是音行的作用力量效果。一个说话发音为木音之人,如果入了火类的行业,终其一生也不会遂其志向的。为什么呢?木向火乡,如飞蛾扑火,自焚而已。所以,通音的人可以减少很多无用功,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人生质量。由此可见,知五音是多么重要啊!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已没有人真正懂得他的音乐了。为此古人有感慨云:“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这个知音就是原始意义上的五音,现在的意义已经泛化了。相互熟悉的人听到对方的声音就知道对方是谁,这是最常见的知音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失去了真正知五音的高深程度了。
音在医学上的特殊功用也是非常突出的。《难经》云“闻而知之谓之圣”,说的就是听音知病的境界!五音中,宫音出问题者,则相应的脾胃一定会出现病况;脾气不好、性情躁烈者,则角音一定有问题,相对应的肝胆也一定会出问题,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古代的上医听患者的声音,就知其病况。可是现在,极少有人能够真正听懂五音了,非常可惜!
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也都有其规律可循的。声音具有无量意——西方人的声音总体都比我们清亮,这也是东西方生活经济水平差距的音声规律判定的结论之一。
人的体相分五行与阴阳,音亦如此。当你能精确分辨出一个人声音五行的时候,就能达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的知音境界了。
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自然就会获得许多启示与乐趣。
-----------------------------------------------------------------------------------------------------
看看都是哪类人 从16个小动作看同事的性格
工作的时候,如果对同事和客户的性格能够有较多的了解,合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平常无意流露出的动作,可以表明那人的本性,虽然并不是百分之一百准确,但据斑竹看来,还是有一些小道理的,想了解一个人,不妨仔细观察一下他吧。
边说边笑:
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从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掰手指节:
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他们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喜欢钻“牛角尖”。对事业、工作环境比较挑剔,如果是他喜欢干的事,他会不计任何代价而踏实努力地去干。
腿脚抖动:
这类人总是喜欢用脚或脚尖使整个腿部抖动;最明显的表现是自私,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己出发,对别人很吝啬,对自己却很知足。但是很善于思考,能经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拍打头部:
这个动作是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这种人对人苛刻,但对事业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一般心直口快,为人真诚,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但守不住秘密。
摆弄饰物:
这种人多为女性,一般都比较内向,不轻易使感情外露。她们的另一个特点是做事认真踏实,大凡有座谈会、晚会或舞会,人们都散了,但最后收拾打扫会场的总是她们。
耸肩摊手:
这种动作是表示自己无所谓。这类人大都为人热情,而且诚恳,富有想象力,会创造生活,也会享受生活,他们追求的最大幸福是生活在和睦、舒畅的环境中。
抹嘴捏鼻:
习惯于抹嘴捏鼻的人,大都喜欢捉弄别人,却又不敢“敢做敢当”,爱好哗众取宠。这种人最终是被人支配的人,别人要他做什么,他就可能做什么,购物时常拿不定主意。
常常低头:
慎重派。讨厌过分激烈、轻浮的事,孜孜勤劳,交朋友也很慎重。
托腮:
服务精神旺盛,讨厌错误的事情,工作时对松懈型的合作对象会很反感。
两手腕交叉:
对事情保持着独特的看法,常给人冷漠的感觉,属于易吃亏型的人,稍微有些自我主义。
摸弄头发:
这是一个情绪化的,常常感到郁闷焦躁的人物。对流行很敏感,但忽冷忽热。
把手放在嘴上:
属于敏感型,是秘密主义者,常常嘴上逞强,但内心却很温柔。
手握着手臂:
保守派非理性的人,因为不太拒绝别人的要求,有遭致吃亏的可能。
靠着某样物体:
冷酷的性格,有责任感和韧性,属独自奋斗型。
到处张望:
具有社交性格的乐天派,有顺应性,对什么事都有兴趣,对人有明显的好恶感。
摇头晃脑:
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唯我独尊。他们在社交场合很会表现自己,对事业一往无前的精神常受人赞叹。
********************************************************************************************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二)在校
一、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二、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三、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四、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五、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
六、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
七、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三)处世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四、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五、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六、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七、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八、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九、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十、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四)聚餐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二、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后。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十八、不对人剔牙齿。
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二十、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二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五)出门
一、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二、见长者,必趋致敬。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四、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五、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六、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七、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八、不立在路上久谈。
九、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十、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十一、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十二、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十三、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十四、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十五、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六)访人
一、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八、谈话应答必顾望。
九、将上堂,声必扬。
十、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十二、饭及眠时不访客。
十三、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
十四、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
十五、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
十六、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七)会客
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三、每门必让客先行。
四、入门必为客安座。
五、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六、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七、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八、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九、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十、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八)旅行
一、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二、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三、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四、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五、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六、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
七、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八、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九、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十、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九)对众
一、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二、两人对谈,不向中间穿走。
三、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四、不横坐,不横腿,不扪脚。
五、不隔席谈话。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后方。
七、衣帽不加于他人之衣帽上。
八、不向人喷水吐痰。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喷。
(十)馈赠
一、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二、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
三、赠人物品,必谦必敬。
四、赠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丧庆寿例外。
五、平素赠物,座有他客,须避观听,远来及初晤,可不避。
六、受赠先略谦辞后受,称谢,逾日须往拜。
七、长者赐,不敢辞。
(十一)庆吊
一、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二、居丧不参加吉礼,只送仪物。
三、丧服不入公门,不观吉礼。
四、贺婚在众宾前,辞不谐谑。
五、临丧不笑。
六、里有殡,不巷歌。
七、饭于丧家,酒不赭颜。
八、佩会葬徽章者,礼终即卸去,不佩带他往。
(十二)称呼
一、初见面之人问姓,曰贵姓,问名,曰台甫。自说姓曰敝姓某,说名曰草字某某。
二、有亲戚世交者,应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称。普通称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称曰弟。老者长者,称曰老先生,自称曰后学,或称自名。
三、称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称自父母,曰家严,曰家慈。见朋友之父,称老伯,母称伯母,自称晚或侄。
四、称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称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见人之祖父祖母,称太老伯,太伯母。自称己名即可。
五、称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称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称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称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见人之兄弟,称几先生,或几兄,自称小弟。见人之姊妹,统称几姐,称自曰小弟(书款则称侍)。
六、称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称自妻,曰拙荆或贱内。见人之妻称嫂,自称己名(女子可自称妹)。
七、女子称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称自夫,曰外子。见人之夫称某先生,自以避免称呼为佳,如必要时,只称本人即可。
八、称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称人女曰令爱,或女公子。向人称自子,曰小儿,女曰小女。见人子称世兄,自称弟,称女曰世姐,自不称。
九、称人之孙及孙女,曰令孙曰令女孙。向人称自孙,及女孙,曰小孙,曰小女孙。见人之孙及女孙,称几公子几小姐。
十、称人或称自之已故上辈,统加一先字。如称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太夫人;称自之故父母,曰先严先慈之类。称人已故下辈不必另加字,只云「以前某兄」即可,称自故下辈,但加一亡字,或云「以前某某」亦可。
十一、称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称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见人之姑丈姑母,称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称老伯及老伯母。
十二、称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称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见人之舅父舅母,称谓仿前。
十三、称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称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见人之岳父母,称谓仿前。
十四、称人之内侄,曰令内侄。称人之甥,曰令甥。称人之婿,曰令婿。向人称自内侄,甥,婿,曰敝内侄,曰舍甥,曰小婿。
十五、称人之亲友,曰令亲曰贵友。向人称自亲友,曰舍亲敝友。
十六、称人之师,曰令师,生曰令高足。向人称自师,曰敝业师。称自生曰敝徒。自称师,曰夫子或吾师。称自曰受业,或曰门生。
十七、称人之长官,曰贵某长(院部厅局等)。称人之属员,曰贵部下或贵属。向人称自长官,曰敝某长,称自属员,曰敝同事或敝属,称其某姓某职亦可。
十八、称人之主人,曰贵上,称人之仆,曰尊纪。向人称自主人,曰敝上;称自仆,曰小价。
(附说)
一、称呼一事,本甚繁杂,各地习惯,直接见面之称,尤多不同,故难备载。本编仅录其对外交际通常用者。
二、亲戚之间,称呼甚为微细,每有错一字而贻笑者。兹编本为举要,专为常用,故不详载。
************************************************************************************
《常礼举要讲记》

书名:《常礼举要讲记》
作者:徐醒民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常礼举要讲记》:李炳南教授选辑,徐醒民老师讲述;比《弟子規》更詳細具體;礼仪教育首选教材;年輕人步入社會的礼仪必读书。
在线观看本书专题视频     下载电子书
购买本书正规出版物: 中华文化讲堂天猫店     京东网     当当网    卓越网
一、缘起
二、正文
常礼举要讲记
(子)居家
(丑)在校
(寅)处世
(卯)聚餐
(辰)出门
(巳)访人
(午)会客
(未)旅行
(申)对众
(酉)馈赠
(戌)庆吊
(亥)称呼
(附说)
一、缘起
礼节这件事,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就是极野蛮的民族,亦有他们的一套礼节。人与人交通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
自从一般人,不察实际,好奇务怪,起来反对礼教,硬说礼教是吃人的猛兽,主张把他打倒以後,大家就对礼节,存了轻视的心理,自己不去做,也不肯再去教导子弟。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决不是中国人单独的问题。行得通,行不通,却也不敢断定了!但是现在还是行不通。
请看今天客来了,明天访客去,这里来馈赠,那里请聚餐,东街庆吊,西街开会。仔细一考查,还是把那些礼节,一套跟著一套的排演。有人说这些事没有学过,谁能晓得。
那怕你不晓得,你只管不去做,过後请去听吧!七言八语,讪笑讥诮,丝毫不客气的,都发表出来了。什麼某人岂有此理,未曾受过教育、没有常识、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没见过场面、真讨厌、极可笑、远著他、少来往,一连串的这些名词,就都给你加在头上。你的前途,一切一切,也怕因此受到影响!
再看那些反对礼教的人,见了比他地位高的人,他也是脱帽鞠躬;见了外国人,也是去拉手;不经通报,你直跑进他的房里去,他也是不高兴;他送你东西,你不说谢谢,他也是不痛快。这真矛盾,为什麼他嘴里反对礼教,他还去拘泥这些形迹呢?可见他们是空倡怪论,自己也不能实行,专去欺骗他人,尤其是欺骗天真烂漫的青年人。深刻一点说,简直是损害青年人的社会事业发展!
我是在社会里碰过壁的人,也是吃过无限亏的人。知道没有礼节,万事行不通。我深恐青年同胞,不懂礼节,也免不了到处碰壁吃亏,特意检出通常用的几条来,贡献给大家,做个参考。要知礼节是不妨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一种光荣的徽章,是必要通达的!
(编者谨识)
二、正文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五、徐行後长,不疾行先长。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二)在校
一、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二、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三、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四、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五、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
六、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
七、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三)处世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四、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五、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六、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七、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八、於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九、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於人须求解,开罪於我应加恕。
十、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十一、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十三、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十五、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四)聚餐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二、入座後不横肱,不伸足。
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後食。
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盤顶心取菜取汤。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十、匙有馀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於他人。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後。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於狗。
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十八、不对人剔牙齿。
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二十、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二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五)出门
一、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二、见长者,必趋致敬。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四、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五、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六、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七、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八、不立在路上久谈。
九、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十、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十一、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十二、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於人,须随即称谢。
十三、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十四、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十五、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六)访人
一、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八、谈话应答必顾望。
九、将上堂,声必扬。
十、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後入者,阖而勿遂。
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十二、饭及眠时不访客。
十三、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後就座;及退,亦然。
十四、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後敬谨与握。
十五、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
十六、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七)会客
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三、每门必让客先行。
四、入门必为客安座。
五、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於长,介卑於尊,介近於远,同伦则介前於後。
六、敬茶果先长後幼,先生後熟。
七、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八、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九、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十、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八)旅行
一、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二、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三、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四、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五、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六、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
七、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八、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九、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十、入国不驰,入村裏必下车马。
(九)对众
一、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二、两人对谈,不向中间穿走。
三、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四、不横坐,不横腿,不扪脚。
五、不隔席谈话。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後方。
七、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
八、不向人喷水吐痰。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喷。
(十)馈赠
一、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二、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
三、赠人物品,必谦必敬。
四、赠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丧庆寿例外。
五、平素赠物,座有他客,须避观听,远来及初晤,可不避。
六、受赠先略谦辞後受,称谢,逾日须往拜。
七、长者赐,不敢辞。
(十一)庆吊
一、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二、居丧不参加吉礼,只送仪物。
三、丧服不入公门,不观吉礼。
四、贺婚在众宾前,辞不谐谑。
五、临丧不笑。
六、裏有殡,不巷歌。
七、饭於丧家,酒不赭颜。
八、佩会葬徽章者,礼终即卸去,不佩带他往。
(十二)称呼
一、初见面之人问姓,曰贵姓,问名,曰台甫。自说姓曰敝姓某,说名曰草字某某。
二、有亲戚世交者,应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称。普通称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称曰弟。老者长者,称曰老先生,自称曰後学,或称自名。
三、称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称自父母,曰家严,曰家慈。见朋友之父,称老伯,母称伯母,自称晚或侄。
四、称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称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见人之祖父祖母,称太老伯,太伯母。自称己名即可。
五、称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称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称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称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见人之兄弟,称几先生,或几兄,自称小弟。见人之姊妹,统称几姐,称自曰小弟。(书款则称侍)
六、称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称自妻,曰拙荆或贱内。见人之妻称嫂,自称己名。(女子可自称妹)
七、女子称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称自夫,曰外子。见人之夫称某先生,自以避免称呼为佳,如必要时,只称本人即可。
八、称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称人女曰令爱,或女公子。向人称自子,曰小儿,女曰小女。见人子称世兄,自称弟,称女曰世姐,自不称。
九、称人之孙及孙女,曰令孙曰令女孙。向人称自孙,及女孙,曰小孙,曰小女孙。见人之孙及女孙,称几公子几小姐。
十、称人或称自之已故上辈,统加一先字。如称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先太夫人;称自之故父母,曰先严先慈之类。称人已故下辈不必另加字,只云「以前某兄」即可,称自故下辈,但加一亡字,或云「以前某某」亦可。
十一、称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称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见人之姑丈姑母,称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称老伯及老伯母。
十二、称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称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见人之舅父舅母,称谓仿前。
十三、称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称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见人之岳父母,称谓仿前。
十四、称人之内侄,曰令内侄。称人之甥,曰令甥。称人之壻,曰令壻。向人称自内侄,甥,壻,曰敝内侄,曰舍甥,曰小壻。
十五、称人之亲友,曰令亲曰贵友。向人称自亲友,曰舍亲敝友。
十六、称人之师,曰令师,生曰令高足。向人称自师,曰敝业师。称自生曰敝徒。自称师,曰夫子或吾师。称自曰受业,或曰门生。
十七、称人之长官,曰贵某长(院部厅局等)。称人之属员,曰贵部下或贵属。向人称自长官,曰敝某长,称自属员,曰敝同事或敝属,称其某姓某职亦可。
十八、称人之主人,曰贵上,称人之仆,曰尊纪。向人称自主人,曰敝上;称自仆,曰小价。
(附说)
一、称呼一事,本甚繁杂,各地习惯,直接见面之称,尤多不同,故难备载。本编仅录其对外交际通常用者。
二、亲戚之间,称呼甚为微细,每有错一字而贻笑者。兹编本为举要,专为常用,故不详载。
常礼举要讲记
这堂课与大家共同研究《常礼举要》,这一本书大家都有了,小小的本子,这本书有一些同学已经听老师讲过。
所谓「礼」与佛家的戒律是一样的,要执持。佛家的戒律在家人当然马虎一点,出家的有定时的诵戒,为什麼要定时的诵戒呢?就是每诵一遍自己检讨自己任何事照著这个戒律做到了没有,它有这个意思。我们学礼也是如此,礼在五经里(现在讲十三经)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从国家到个人讲得很详细、非常多。这本《常礼举要》是从那边摘录出来的简单条文,虽然简单,但现在学起来都是实用的。老师给我们编这些条,都是看现在都能用得上的,就写下来,我们一边研究,一边就照著这样办。
《史记》孔子世家里最後讲到「赞」,他曾经说他自己到山东曲阜孔庙参观,那个时候是汉朝,他还看到孔子一代一代传下的学生,还经常在孔庙里研习礼:「诸生以时习礼其家。」这是司马迁在孔子世家赞里有这麼一句话。可见从孔子讲礼,一直到汉历代,以至於到清朝都是讲礼。我们今天也是这样,无论过去听过与否,现在讲的不必多,一条就是一条,按照这样做我们在社会上做事情或做学问,都有很大的帮助。就是拿修道来讲,我们听老师这麼讲过啊!懂得礼,礼就是秩序。办事和研究学问都要讲究秩序,拿现在来讲,一般是说科学的办事精神,名词不同,事实上都是一样的。现在来讲是科学的办事方法,科学的办事精神。对过去的中国文化来讲,就是讲礼,礼就是有条不紊,无论是在人事、自然界都是有条理、有秩序。古人讲的礼在十三经《礼记》注疏讲过,就拿天下来讲,天文、星象都是不乱的,若乱了,这星球碰那星球这还了得啊!这就是天地间自然的一种理。拿地球来讲,地球上动植物也都有组织、有秩序,我们人在天地之间,人为天地的三才之一,天地之中,人是主宰、是万物之灵,当然更要讲究礼。
因此,礼无论是自然是人生,都是自自然然的,不是勉强的。不遵守礼,才是不合乎自然,破坏秩序。礼是合乎自然,讲礼是遵守礼,那合乎自然的本末秩序就是合理,要瞭解这个大前题,所以《曲礼》上讲:「人有礼则生,无礼则亡。」一个人有了礼,懂得礼,依著这个道理做,他就能在天地之间,在人类社会,能够生存发展,如果没有礼的话,就很困难,在人类社会到处碰鼻子,招来很多的障碍,就是不在人类社会上,就是在荒郊野外,原始森林里,如西洋人所写的《鲁滨逊漂流记》在荒岛上,这也要讲究礼,为什麼?那是自然的,礼的包括范围很广,生活起居、一举一动合乎自然的法则,这就是礼。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这都是礼。
我们自己在生活上,若不讲究自然法则的话,就把自己身体各方面都破坏了,破坏自己。所以无论讲自然讲人类社会,都要讲求礼。我们修道的更要配合礼。这段讲过後,我们看《常礼举要》,这本书是一篇一篇按秩序编的,也是一类一类的分门别类。「常礼」所谓「常」,示礼、礼之大要,举共礼之大要。
(子)居家
日常在家庭里要注意哪些礼?因为五伦社会里,家庭为基础,怎麼知道家庭为基础呢?一切学都是从家里做起,我们现在讲教育,学校的教育固然很重要,家庭教育亦非常重要,家庭有良好的教育,他的本质就好,将来到学校到社会上,基础不错。虽然社会风气不太好,受了很坏的影响,但家庭教育好的与家庭教育不好的比较起来,究竟是好得多。基於这一点,所以一开始就讲居家的各种礼节,第一条就说:
一、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吾人的教育就是整个文化的整体来讲,孝是一个基本的伦常道德,所以一开始就讲为人子,做人的子女要怎麼样?要「不晏起」,就是早晨起来不要起得太晚,要很早就起来。「晏」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太阳已出来了。早晨的时光,太阳已出来,普通天刚刚明的时候没太阳的。太阳已经出来的话,时间就不早了,很晚了。二、就是直接的讲时间很晚了。无论那一个意思,讲时间很晚了就是不错。早晨不要等到父母都起来了,自己还没起来,等到父母在叫我们了,还不起来,这就不合乎礼了。
年轻人睡眠贪睡的比较多,尤其是十九岁、二十岁是最好睡的,最不知道醒,但依礼来讲,不能晏起。要训练,训练早就起来,起来以後,也不能一起床,自己把衣服一穿其他事就不管了。衣服和盖的被子,都要自己整理好,衣服除了穿的衣服穿好以外,还有睡衣,睡衣早晨起来不要穿了,不穿了也要把它折好,放好,每天放在固定的地方,被子也要把它叠好,每天如此。
军队里,男同学服过兵役的就知道,军队里受训的时候,早晨起来棉被都一定要叠得方方正正的,这样要求作什麼呢?就是训练我们做一切事要有秩序,有条理,不要乱,每天如此。拿现代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一个人的行为训练,一个人的行为训练不简单,无论是任何动物,行动的训练不是一下子就能训练得好的,是慢慢的,日久天长养成习惯,就会直接的反应了,能直接的反应,什麼样的行为就大致差不多了。
有秩序,长久这样训练的话,不知不觉身体就这样反应,这一点对我们修道念佛的,可是很有关系,我们为什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常这样的念呢?不念时心里也想呢?这就是「有」门入,从行为上训练起,一生的训练到最後,到临终那一念,那一念头到处跑不能管束自己,但行为训练到成熟的时候,就是到生死关头,直接的反应自自然然的就不会乱,一心不乱包括这个行为上面,这一点很重要。
因此懂得家庭教育的,从小孩子时就要这样长时地训练他,让他把衣服,被子摺叠好,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为什麼要自己整理呢?大人也可以替他办啊!不是大人办不了,而最重要的是要教育,让他养成办事独立的一种精神,什麼事情要自己办,这是一层。再者「晨昏必定省」晨起早晨,昏是晚间,《礼记·曲礼》中讲,「凡为人子」,人子之礼是什麼呢?「冬温而夏凊」。「凊」不是三点水,是两点水,一个青天白日的「青」字。「冬温而夏凊」是什麼呢?冬天要给父母所睡的床铺,内地的冬天或者是用暖壶或者用火炉,这火炉是特别捂在被子里的,外边很保险,放在里面很容易一下子把被子暖了。夏天呢?「凊」是一种清凉的,清爽的,夏天天气热,做子女的要把父母亲所睡的寝室的床铺,把他所用的垫子,席子抹得乾乾净净的,汗气没有,再把它扇得很凉爽,「冬温而夏凊」。
再来是「昏定而晨省」这个「定」字就是床铺上用的被子,夏天用的席子,要去检查,冬天的被子毯子,要把它铺叠好,夏天用的垫子要把它安置好,这叫做「定」,定就是安的意思,这是晚间的事情,一定要把父母亲招呼就寝了以後,再回到自己房子里边去睡觉,不能说父母还在那儿还没有睡,自己老早就跑去睡,这在古时候是不许可的,现在当然有许多已不大讲究了,老早自己就去睡了,其实「礼」应让父母亲先睡,睡安、睡好,一切都安然了,自己再去睡,这叫「定」。
晨呢?早晨要去省,省就是要到父母房间去看看省察省察,看看父母这一夜是否睡得好,早晨起来,再问父母有没有吩咐的事情,这都是必须的。在古时候的建筑,比如说中等以上的家庭,父母是一个房子,子女各有自己的房子,不在一起住的时候,早晨起来要更早,到父母房子里去问安,如果是贫寒之家,房子没有那麼多,这个时候也要知道父母习惯在什麼时候起床,这个时候到父母房子那里去省察,看看父母这一夜是不是睡得很安,这是「省」。定是指晚间讲的,省是指早晨讲的,为什麼这样做呢?小时候就这样训练,训练到习惯了,到自己有了年岁了,父母更年高了,年高更是要这样做。
现在很多人不这样做啊!在外国人常常有这个事情,大概在工商业社会,我们台湾现在也有这种事情了,子女读完大学以後,各人就业了,不能跟父母再住在一起,到别处去住了,这是没办法的。往往子女不住在家中,父母年纪老了,或者是有父母在一起,两位老人家互相还有个照应,如果是父亲先去世,或者母亲先去世,只有一位孤单的老年人,一个人守在自己的空房子中,往往有了病,死在房子中还不知道,不只是美国人,其他外国也常常有这种情形,往往死在房中好几天才被人家发现,为什麼呢?有些老年人不一定有病,但年纪高时,天气一转变,身体有点毛病,别人还没什麼注意,他一夜之间天气一变化,早晨就起不来了,往往有这种情形。所以,做子女的从小就要训练养成习惯,到了父母年纪老的时候,他就更要注意了,晚间要去给他铺好床,当然要观察他的身体是不是很好,早晨去看,重要的也是要注意父母的健康如何。
「晨昏定省」这是尽子女的一种孝道,古来人人讲「养儿防老,积榖防饥」,现在人觉得这句话落伍了,养儿怎麼防老,现在社会很多结构都改变了,然而所谓:「养儿防老」除了衣食的意义以外,还有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临终时,更需要子女来照顾,若子女不能照顾而送到医院,在医院不见得要子女来照顾,因为医生护士只是把他当病人看待,好多情况瞭解得不那麼周全,而子女看自己父母则情况不同,这都是要从小开始一点一点在行为上面去练习,去尽孝,这是一条。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这也是在《曲礼》讲的,这是从那里摘要出来的:「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有这几句话,我们就讲这两句。「坐不中席」,这是讲吃饭的,吃饭坐在桌椅之席位,这个自古以来到现在还是要讲,在家庭里面就要训练好,到社会上才知道何种席位在哪个位置,哪儿是首席,哪儿是次要的位子。家庭中不训练的话,父亲坐的位子,小孩子也上去坐,这一点不知道的话,将来到社会上也是不知道,人家修养好的放在心中不讲出来,这家子弟家教不好,如果有人不含蓄的话,马上就表示出来,这就教你难堪。社会上如此,佛家也讲礼节。在丛林寺庙中,正式的过堂那不必说了,就是非正式的过堂,普通的吃饭的席位也要讲究。出家有所谓戒腊,比如说你年纪比他大,但你受戒比他晚,戒腊就比他小,你就应该坐在比他次的位子。就有一位戒腊很新的沙弥,他忘记了就坐在首席的位子,其馀的就说:「你去年才受戒就坐到首席的位子,那我们坐到那里去?」在佛家的戒律讲得非常严格,你要看身分,主人坐在哪里,首要的客人坐在哪里,你都应该瞭解。
「坐不中席」是什麼呢?座位、桌子有方桌、圆桌两种,我把它画图出来给大家参考:
按照方桌子是这样的,按照号码,一号二号,分别是第一及第二客人坐的席位,家族是以辈份来序的,社会上则以年龄、道德来序,坐的位子就按照这号数次第,空的那个三角形是主人的位置,主人坐在最末的位置,方的是如此。圆的桌子是按照钟表形的,排的时候先当中的,一号是坐在靠房子里面的,背对门口的即是末位,这是中餐的坐法。西餐则不同,无论是四方或长方桌,男女主人是面对面,女主人在第一个位子,男主人在最末,两旁是客人,愈接近女主人那一边,位子就愈大,同时男客人是间隔坐的,中间则坐女客人。
按照中国的《曲礼》讲:「男女不杂坐」,男女不能间杂坐席位,应该要分开的,但西洋人认为男女杂坐是一种礼节,应该如此。所以中西文化正好是相反,我们没法批评人家,因为他一开始就是这样,所以现在吃西餐必须守西餐的礼,我们若不习惯他的西餐,不参加就是了,你要参加就得跟随那种礼。
所以说这个礼不论是中国或外国,规矩虽然不同,但是一定要遵守它,这个原则不是会变的,譬如吃西餐时,刀叉怎麼拿法,拿面包是拿哪一边的,除了饮料及酒可以端起来以外,盤子就不能端起来这样吃,人家会说你一定没吃过西餐,这都是礼。这里讲「为人子坐不中席」,在家庭中为人父母的就要告诉小孩子不要坐在主要的位子,因为主要位子在家中是父母尊长所坐的,你到外面作客,人家是正式宴会,他首要位子是主要客人,你是不是主要的客人呢?这个不瞭解的话,那你就不如礼了,会招来人家的笑话。
我们学礼只是个原则,「坐不中席」是一个原则,除了入席以外,其他凡是讲礼节的场合都要注意,譬如不是宴会,你到一位朋友家,有三、五位以上的客人,那你就要看房间的方向,愈在里面的位子愈尊贵,那你就要让在场那些年纪比你高的坐在里面,而你就坐在外面,还有现在一般集会的典礼,有台上或台下的,一般台下位子愈前面愈尊贵,而台上愈接近主席的愈尊贵,你不能一下就跑去说我跟主席坐在旁边,那就不行了,要坐到外面来,以此类推,「坐不中席」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行不中道」,在古时候,家庭中都讲究礼教,到一定的年龄,男女应该异路,女子有女子走的路,男子有男子走的路,所谓「中道」,不要走在中间,各有各的道路。如果家中只有一个路,这时候彼此走的时候都要靠边一点。在《礼记》中讲,所谓「礼」不是为某个人讲的,而从普通人到皇帝都要遵守,所谓「中道」古时候皇帝走中道,上朝时臣子只能走左右两旁,中间不能走,是尊敬皇帝。在家做子女的,他父亲在家中,就等於皇帝一样,所以称父亲为「严君」,中道是父亲所走的,做子女的不应该走中道,这也是尊敬长辈。
我们现在可取其精神应用在日常生活上,譬如在马路上,我们也要尽量靠边走,否则就很容易发生车祸。家中的门,也是靠边走,你让人家这都是礼貌。所以「行不中道」含有礼让的意思在上头。比如现在大建筑物都有电梯,人家电梯门一开了,你站在旁边有次序地进去,如果你不守秩序,在当中一站,等著进去,那人家怎麼出得来呢?你靠到一边礼让人家,就到处不会惹人讨厌,主要的意义在此,原则都是可以应用的。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曲礼》中说:「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就是说有事情离家到外面去,无论时间的长或短,都要禀告父母亲,因为告诉他以後,他知道子女到什麼地方去办事,什麼时候才会回来,这是一个;再者,一般所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出门时不能保证在外面一定能平安的回来,现在交通这麼复杂,就更难说了,所以告诉父母之後,到那里去,何时回来,父母瞭解了,在这段时间他知道你在什麼地方才放心。如果超过时间没有回来,他就可以打听,如果不告诉的话,做子女的让父母亲在家中著急,这是不孝。
就拿一个团体来讲,它都有管理的,比如说到外面旅行,也要受带队的人指挥,你不能随便地不告诉他而单独地行动,出门时要禀告,再推广来讲,比如说要出远门,或者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才能回来,这不但要告诉父母,也要告诉尊长,向他告辞,这是一个礼节。
再说「反必面」,是指作子女的,按时回来了要去见父母,看看父母的颜色、健康状况是否安好,等於「晨昏定省」一样,「反必面」是必须要注意的。一则就自己来讲,看看父母是否和原来一样,再者就父母来讲,回来时禀告他,让他安心。为什麼呢?做子女的不知道,你自己有了子女,做了父母时,才能体会到做父母的心理,子女年纪小当然不必说,就是年纪大,成年了,在父母眼中,你还是小孩子,他恐怕你一举一动还是毛毛躁躁,恐怕在外面有疏忽的时候,发生事故。
就拿到外面郊游来讲,年轻人喜欢冒险,登山玩水那里都有勇气去,可是这在「礼」上就不许可。「父母在,不登高,不临危」,父母在世时,你不能攀登很高的地方,也不能去危险的地方,因为万一发生危险时,父母的心里会怎麼难过?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应该要替父母著想,不能为所欲为。「反必面」就是回来时要告诉父母,使他心里安心,所以「礼」并不是要限制人家,让人觉得这样做很麻烦,而是一个人有了良知良能,他天性要如此,必然是这样做的;有些人不这样做,他是学坏了,违背了天然的理。
比如牛来讲,母牛养的小牛,母子常在一起,如果用人为的力量把小牛牵走,母牛会一直在叫。小牛也在叫,母子分开来,叫了半天,再把小牛带回来,这下可不得了,两个联合起来在一起叫,好不容易能会面了。高等的畜生都是这样,何况是人呢?他的天性就是如此。现在有些人学了坏风气,自己毫不在乎,可是想想看是愧作了这个人,应该如此吗?这是「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长者包括父母师长,比自己年纪大的,都是长者,还有同一个家族,他年纪比我小,可是辈分比我高,也是我的长者,或者是外戚,比如说你的年纪比你的小舅舅还要大,但他是你的长者,他给你东西,你也得跟长者一样看待,不能一手就接过来,必须两手接著才合乎礼。
这个「奉」在这里读作「捧」。两个字一样,两手捧著就是承受的意思。人家送东西给我,我两手捧起来承受,接受下来,所以这个「捧」就跟「受」字一样。「受」字楷书是这样写法,象形字上面是两个手,手爪子中间表示是一个东西,一个「冂」下面又是一个手,双手接才合礼。长者把东西交给我们,为了表示尊重他交付的东西,深怕把它掉下来,双手捧起来的话,表示把它承受得好好的,不要掉下去。
学礼要举一反三,我们从长者那里接受东西要用两手,当我们呈献东西给长者也是要用两手送过去,而且按照礼应该是齐眉,或者最低限度当胸拿高一点,比如说我们上香时拿过去,长者他负有教导的责任的话,马上就要纠正你的不对;在外面,这长者没有负教导你的责任的话,他在心中就会对你的父母师长不以为然,这种简单的平常的礼都不教。你看我们很细微的举动,就给父母师长招来侮辱,这是自己的罪过。
现在我们不管人家懂不懂道理,我们送东西给人家,照著规矩来,人家不会以为你怎麼这样落伍,都会对我们有好感。不但对长辈,对平辈也应该这样。总之,我们东西交给人家,授给人,「授」是教授的授,除了「受」字外,旁边还加个「手」字边,三支手,我们从造字里面想,更是要自己看重。尤其在现在常有颁奖,颁奖时是上面颁发证书、奖状或奖牌,他当然是长者。长者也要双手递过来,接的人更要用双手稳妥地接过来。若是由你颁发给人,则要稳妥地让他抓好了,你才放手。如果对方没接好,你就放手,那奖状在典礼场合中,这麼一掉下来,就很失礼了,掉下来的奖状是一张纸或一个木头牌子,也还罢了,若是大理石雕刻的,那就粉碎了,当时,谁难堪呢?所以从小对这些事情就要训练,一举一动,走路、手所交付的,所接受的都要稳重。
行为上的训练,做事一向如此稳重,自然地就习惯了一切的礼,而能一体万用。就拿写字来讲,从小就要练习一笔一笔的不要苟且,上了国中、高中就变了,到了专科、大学写得就不成样了,他一横一直都是波浪式的,画得让人看不出来。你平时写的字,让对方不瞭解,有时邮政划拨买书,对方看不懂住址是几巷几弄几号,可能把书寄到别处,你就无法收了。
再讲到现在一般的考试,普考、高考也好,你的字写得不正规的话,看卷子的先生一看就头痛,你文章写得再好,其他学科也答得很正确,他一看就不行,就算现在用电脑阅卷,你数目字写得不对,资料处理也就错了。所以,总要守住规矩,要从小到大训练不苟且,从写字到做人做事,一切都不能草率,这样做什麼事都一本正经,规规矩矩,你修道办事没有不成功的,这也关乎一个人的前途。同样去考试,你字写得比别人端正,他就比不上你。其他一切无不是如此,所以「两手奉接」表示尊敬、稳重,应用到日常生活上,则是一体万用。
五、徐行後长,不疾行先长。
这是走路时的规矩,你跟长辈一同到外面去,走的时候,你要在长辈的後面。「徐」是慢慢的,跟在他後面,你不能说长辈走得这麼慢,我跟在後面不耐烦,就超前走吧!我来引导他,我快一点,也许他就会更快一点吧!这就不对了,不能这样做。他慢是他的体力衰了,不能够快,你要耐心的跟他後面走。
在《曲礼》中也有讲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年纪比我大了一倍,以父亲的礼来对待他,「十年以长,则兄事之」年纪比我长上十岁,我就把他看成我的长兄、兄长。「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比我大了四、五岁,我跟他一起走的时候,所谓「肩随之」是可以并排,但也不能完全成齐的,你稍微比他肩膀後一点,所以「随」字就是你的肩随著他的肩,这比较宽一点。假如「长十年」兄长,「长以倍」比我大上廿岁,这样的话,我只能跟在他後面,而不能用肩随,是应该这样的。
对父兄是如此,在社会上对一般年长的人,我们也应该如此。礼是原则性的,比如上汽车或者火车,也应该让长辈先上,你在後面帮著扶持,避免他不小心跌倒。再如长辈骑车子,你也骑车子,和走路的原则一样,还是要跟在後面,不过有一个可以变通,这里是讲的跟长者到达某个地方去,那当然要跟在後面,假如不是同时出发,而在半路上遇到,你又有必要的事情,这就可以权变了,你可以跟他打招呼,禀告清楚,恕恕罪,有事得先走,取得长者的谅解,就可先走。若泥於呆板,反而觉得礼碍手碍脚了。
所以在五四运动那些人,也许自己不善读书,也许他故意找麻烦,他遇到这些地方就指出来告诉那些先生,你守礼就是有这些不方便的地方。其实哪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呢?「礼」是通乎人情,不是死板地那麼讲,死板板是不懂,没有彻底瞭解。所谓「徐行後长,不疾行先长」是两个同时出去,一起到某个地方办事,这麼讲的,原则是如此,还有变通的地方,这是要瞭解的。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无论古今中外,让人家坐是个礼节。站在那里总是侍候长者时,应守的礼。比如一国的元首,到他国访问,他都有侍卫长,你不能说元首到一个地方,站在那里,而侍卫长坐在那里,没有这个道理。一定是元首坐下来,侍卫长站在他後面。为什麼有站著有坐著呢?站在那里总是比较消耗体力,而坐著则比较安逸,坐著则不如躺下来更舒适。当然一般礼节,不能躺在那里,坐著比较合乎道理。所以有长者在场,他站著,我们身份比长者低,就不能坐下来。家中有客人来,对小孩来讲,客人都是长者,客人没坐下来,小孩也不能让他坐。
「长者来,必起立」,长者到我们家来,我们还是坐著不动,这当然不敬,外国礼节也是如此。如果洋人来了,我们坐在那里不动,他也会见怪我们:怎麼那麼傲慢,我来了,你动都不动。所以一定要起来招呼,表示欢迎、尊敬,这也是要慢慢地养成习惯,有客人来,他的举动不待教,自然就表现出合乎礼节了。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长者的座位,就古时来讲,国家中有皇帝的,大臣的座位;家庭中有家长经常坐的位子,它有一定的位置,家长坐在那里时,你不能在他面前跑来跑去。「踱」字本来的意思,是赤脚在走路,现在一般人讲是漫步,踱方步。长者坐在那里,我们大摇大摆地在那里旁若无人地走来走去,是不合乎礼的。
按照礼来讲,长者坐在那里,我们做晚辈的人,没必要时不要经过他面前,有事情时,要小快步地走过,小的快步走。「趋」字,《论语·季氏》篇,孔子的儿子叫鲤,「鲤趋而过庭」孔子在家中站在那里,孔鲤经过面前,「趋而过庭」不是漫步地走来走去,而是很快地走过去,这就是礼。
再讲到更重要的场合,在皇帝的座位前经过,更要注意,在朝庭中步伐走错了就失礼。官位再高,能力再强,连基本的礼都不懂,那就完了。宰相、大臣在朝庭中也有固定的位子,当皇帝办完事,经过大臣的位子,就是大臣不在那里,他走到空位子面前,也要表示礼貌,不能若无其事的没有一点表示。在古时,不但位子,就是君主所住的房子、宫门,大臣在外面马路上坐车经过那个地方,都要下车,表示礼貌,何况长者坐在那儿,你更不能旁若无人踱来踱去。
尊敬长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瞭解,办到的,所以古时的教育,从小洒扫、应对、进退都包括在其中。这些似乎都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办不到,因为他从小没有养成习惯,长大时就改变不过来了,好坏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由细节养成一个人的小节,小节就影响到大节、人格。细微的方面就是这个礼,慢慢地就养成一个真正的所谓君子,循著这方面去做,关乎一个人的前途,这是非常重大的影响。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这也是从《曲礼》中摘录出来的,在《论语·乡党》篇也有两句话说孔子「立不中门,行不履阈」。「履」是脚踏到面,「阈」就是门限,「中门」就是中间的门,古时正式的建筑都有三道门,这一家的主人都由中门出入,其馀的人由两边出入。朝廷中的中门,只有天子出入,臣子都是从两边。现在寺庙中也是如此,中门平时都是关起来,而从两边出入,从那边进,由这边出,这是有一定的。「立不中门」本来是讲三个门的,假如像现代一般家庭只有一个门,则取其意思为,在家中不能站在门口当中,而要站在旁边,以免挡住别人出;再如上下楼梯,也要靠边走,不能在当中走而挡住人家。
「过门不践门限」,你经过这个门,不要用脚踩门限,门限现在很少用,过去一般都有门限,就是门的下面有个木头横过来,跟地面是齐的,有的叫「门栅」比地面高一尺或二尺,它是活动的,可以放下来或拿起来,平常是放下的。所谓「限」是限制内外,有内外之分,也叫做「阈」。为何不践门限呢?注解皇侃疏有两层意思:第一,因为门限是高起来的,脚踩到门限上,身体提高了,这是一种自高的意思;再者,脚践在门限上,鞋底下有泥灰,把门限弄脏了,别人再过去时,古人都是穿长衣、长袍,拂在门限上,就把人家的衣服弄脏了,有这两层意思。
但是到了清儒焦循解释《礼记》时,又大不相同,他说门限在古时,从朝廷到一般人家,尤其是比较富贵之家,多半都有车子,放在房子中,出大门时,车子要开出去,门限就要拿走,不开车时,门限就放下来。开车时或有正式客人来了,门限撤除,就谈不上践门限的意思。拿这个就代表一个意思,这门限在朝廷来讲,是君主出入的通道,在家庭来讲,就是一家之主,家长出入的,为臣做子女的就不应该从长者、主人的通道出入,有尊崇长者的意思在当中。并不是说践这个门限。拿现在来讲,我们普通都没有门限,可以解释为,到人家门中,要先把鞋底擦乾净再进去,同样道理,到人家家里作客,不要把人家环境弄脏,「不践门限」广义的精神是如此。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曲礼》上讲,「立勿跛」,站的时候不要像跛子一样,我们普通人站著要两脚著地,很正直地站在地上,跛子因为一只脚坏了,只有一个著地,另外一个悬空起来无法著地,这叫跛子形状。一般人常常右脚站著,左脚伸出来,腿还弯起来,站起来就跟跛子一样,在仪态方面是不对的。我们男同学服兵役时,立正时两脚站得稳稳的,稍息时,两脚仍是平均地著在地上,这才正确。以前的稍息不是如此,右脚著地,左脚往前踏一步,可以轻松些,那就是跛。一脚跛著那种形状是随便的,尤其我们与人家谈话,或是见了长者,平时养成这种习惯,那就很失礼了,所以站的时候,要有站相。
坐呢?「勿展脚如箕」坐在那里,应将两脚自然地放在地上。「展脚如箕」则是把两脚分开分得很大,箕就是乡村里用竹子皮编成,畚土的畚箕,上面是小小的,到前面展开成很大的面积,我们坐在椅子上,如果把两脚斜斜地撑开来,就跟畚箕一样,这样展开来是很不雅观的,尤其是女生更不可以。再说,把脚撑很远,人家经过时一不小心就给绊倒了,所以坐时不要展脚如箕。
睡眠呢?不仰不伏,右卧如弓。《曲礼》中说「寝勿伏」,趴著睡叫伏,它只说不可以伏,但可以仰卧或侧卧,仰卧就是仰著身体睡,侧卧就是侧在一边,侧哪一边呢?它也没讲。我们老师比注解的高明,因为他这里讲「不仰不伏」固然不能伏,也不要仰,伏是不雅观的,仰更不好,因为在生理上来讲,我们的五脏是在前面,後面是脊椎骨,仰的时候五脏张开来,所吃的东西压在上面,除了吃的东西不消化,伤害肠胃以外,还有其他很多不好的地方。最好是侧卧,但不是左侧,而是靠右侧,依照生理结构来讲,靠右的时候,里面五脏很自然弯一点,不是很直,因为我们人的身体结构,稍微有一点弯,血气的运行很流畅,很合乎自然。
所以古人的养生学上讲,「立如松」,站在那里就跟一棵松树一样直;「坐如钟」,坐下来就像一个大钟在那里,稳稳当当的,脚、身体都很直的,「行如风」,走路就跟风一样,风是往前吹,是直的,走路就是一直往前走,跟风吹一样。「卧如弓」,睡觉时就像一张弓在那里。过去我们老师讲「卧如弓」的时候,他还曾经做过示范。靠右边卧,右手托腮,右脚打直,左脚稍为弯一点,靠近右脚左手附在左大腿上面,仪态很壮严,也非常合乎卫生。所以道家的睡觉就是这麼睡的,因为道家是练气的,这样睡的时候,气不会散,一个人睡眠时,最重要是不散气,而要聚精养气的。一个人的精气神是身上的三宝,晚上仰睡,精神一松懈,气一张开,精就流失了,往往有这个关系,所以,道家养生是侧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就同一个家庭来讲,同桌吃饭时,最好任何人都不要另外预备特殊好吃的东西,某个人专门在那儿吃一份好的,别人不能吃,养成一种不平等待遇的观念。做家长的这样吃,就暗示家庭的子弟,他将来做家长也这麼来,就不大好了。
当然,到子女成人以後,他来奉养父母的时候,那又另当别论。《礼记》上也讲「父子不同席」,专门叫父亲单独在一个席上,你弄好的东西,这是应该的,与这个不相关。这是指一家人在同一桌吃饭,或是有朋友,或是普通的宴会,所有吃的东西,都应该是大家一律同等的,你要专门预备某种最好的食物,一个人在吃,别人在看,这总是不大好,让人家觉得是不平等待遇。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吃东西不要挑剔,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或者偏食某种东西,做家长的要好好教导子女。第一层,就偏食来讲,吃东西要平均,营养要平衡,身体才能发育正常,否则缺乏某种营养的话,将来身体不会好。再者,即使在营养上没有关系,专挑好的吃,不好的东西就不吃,养成这种贪吃的习惯也不好,一个人应该从小就养成不要在饮食上这样挑剔。
《论语》中孔子讲过:「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读书人,其志向是在求道,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他都能乐在其中,因为他志不在饮食,他有更高的乐趣。当一个人有更高超的志向时,对於其他次一层的,他就不大注意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是要求吃得好,穿得美,专门在五欲六尘上讲究,你的道就不行了,不能说两者兼顾,这是自古以来都办不到的。
假如说我又讲五欲,又讲道,两者都兼的话,那是假的。凡是用过功的人都知道,他只要将兴趣放在任何一门学问或艺术上面,自然他对其馀的就淡薄了,这是研究心理学就会知道的。他对食这方面特别注重,他的兴趣就在这上面,不用讲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了,他就没有道。所以在佛家口讲「禅悦为食」,禅就是禅定,对於道上有了心得,能够入门了,兴趣在这上面就可以当饭,这是一点也不假的。
就拿我们现在念佛来讲,我们大概普通念佛或者做早晚课时,都是认为定下来,早晚课是定了,希望赶快把早晚课作完,等著要吃饭,看其他的书,或做其他的活动。这样念佛不行,要养成其馀的一切事情没有很高的兴趣,只有念佛才是最高的兴趣,我全天所做别的事情都是为了帮助我来念佛,我一天当中,念佛才是主题,你把心理或者兴趣一转变的话,念佛比吃饭还要有味道,这样念佛就差不多了,进步就很快了。反过来说,念佛也非念不可,但是比较起来,吃饭、吃好的东西兴趣较浓,念佛的兴趣较淡,如此要想解脱的话,就很难了,因为吃饭是五欲之一。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看到好看的东西,一引诱佛号就忘了,此乃道力抵不过五欲,所以儒家讲,不要耻恶衣恶食。子路是「衣敝縕袍与衣狐褐者立而不耻」,因此孔子很赞叹他,就是嘉许他的心在道上,其馀的都不注重。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也可以如是学,要把心中的境界转变过来很难,但是要转,慢慢转,习惯是渐渐养成的。
世间万事万物觉悟了就是佛法,如何觉悟呢?唯识学讲一个「转识成智」,我们的「识」都是迷惑的,「智」才是明瞭,要把迷惑的心,转成明瞭的心,就在一转念之间。「转」就是把世间万事万物一般人认为是这个样子,从一般人看起来,我们也是跟一般人一样,但是我们的内心自己知道与人不同,虽然我们也跟人家一样吃饭、睡觉,但是吃饭时,我们心理与人不同。
在寺庙依照戒律是持午,过午不食,但是现在一般都办不到,晚上还是要吃饭,他却讲不是吃晚餐,而是「进药石」就是吃药品。我们的肠胃从中午吃了午饭後,一直到明晨,这麼长的时候不吃饭,肠胃受不了,得吃饭,可是这不是吃饭等於吃药一样,这是有道理的。我们普通人三餐吃饭时,不把它当作饭,而很有兴趣的今天又吃什麼好,明天到菜市场去挑选最好的来吃,那兴趣就集中在这上面了。如果我们修道人把它当药石看就行了,吃饭是维持色身的,需要这个色身来养我的慧命,为了这个色身,我们要吃饭,喝水,在外人看来,我们三餐也吃,也喝什麼的,但是我们心中不是如此,这就对道不妨害了。所以,什麼都是在转念之间,一转念就行了。
十二、食时不叹,勿训斥子弟。
吃饭时,不要叹气,自己心情不好,吃饭吃不下去,对同席的其他人也会产生影响。再者,做家长的教子弟要看时候,在饭桌上不要训斥子弟,他高兴地在吃饭,你却在此时教训他,心中一肚子不高兴,勉强把饭压下去,气体与食物两相冲突,一定会出毛病。自己情绪不好,一面叹气一面吃饭,身体也会受影响。当一个人情绪不好时,体内的气体与液体都发生变化,比如心跳加快,血液流通也快,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印光法师《文钞》中提到一件实在事情,有位妇女在生气时,喂母奶给婴儿吃,结果婴儿竟然死了,检查结果什麼也没有,小儿只吃母奶怎麼会死呢?有位医生很高明,他想办法在妇女发脾气时,把奶抽出来,与平时不生气时抽出来的奶,分析化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奶中有很多毒素,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愤怒时,全身的细胞,血液都产生毒素,挤出来的奶都可以把抵抗力弱的婴孩毒死,可见得如果毒素存在自己的身体中,当然有不良影响,不良作用,所以有很多情绪在平时不发洩,在吃饭时才发洩,这是非常不合卫生的。
以上是居家的礼仪,一共十二条,从古至今都非常适用,大家瞭解後,最重要是实际照著做。
(丑)在校
这是讲在学校的事情,前面在居家的时候,开始先讲孝,然後讲一般最常见的,应该注意的事情。现在是讲在校读书时,应该遵守的一些礼节。
一、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这一条大家一定要这样做,因为国旗与国歌是代表国家的,向国旗敬礼,听见国歌肃然起敬,就表示敬重国家。有些学生在学校升降旗时,立正是立正,心中是否很肃敬呢?这就很难讲了。不但是外表站在那里,心中也应该宁静,专注在国旗上,唱国歌时就一心一意地专注在国歌上面。
二、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不但是在学校中,上下课时要起立致敬,就是在一般场合中,凡是要讲敬礼的时候,就要有鞠躬的动作,把腰弯下去,不要像一般的毛病,只是稍为点头,那是鞠项,而非鞠躬,表示一种傲慢。鞠躬是代表磬折,磬是古时乐器之一,磬字是弯下来的意思,磬折就是表示恭敬对方。自己弯下腰来,比人家低,表示自己的谦虚。如果你连弯都不肯弯,还是那麼挺直地站在那里,表示傲然看不起对方,我们不管人家地位再高,他要是那样做的话,就代表他不知礼。礼本身有个标准,我们按照它该怎麼做,就怎麼做。
三、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疑」是自己有怀疑的地方,「难」是自己有难题还不懂,要请问老师时,一定要站起来问,才合乎礼。当老师的人,如果学生坐著问,你也回答他,这不能说你对学生讲自由平等,而是放纵学生,放弃了教学上的一种责任。老师并不只是传授知识就够了,还要负责行为修养的指导,所以当学生不懂礼貌,坐著发问时,就得讲道理给他听,让他站起来问,教国文时固然如此,教其他学科时也是如此,一定要纠正他,做学生的也要知道这种礼节。
四、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走路时,遇见师长来了,要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等到师长走到相近的距离时,才向他敬礼或拱手。当老师问你的时候,你就对答,不问的时候,就可离开。这是就路面不宽,在交通状况许可之下,应该如此做的。如果是在通达大道,彼此距离那麼远,就不必了。有些学生明明看见老师,却装著彼此没见面,不打招呼,不敬礼就走了,这是不懂礼貌。
五、听讲时,应端正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跷足。
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时,应该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如果在操场或大讲堂中听师长专题演讲,而没有座位时,就要直立地站著,因为端坐直立时,才能聚精会神地注意听讲,对於师长也是一种恭敬。像佛家静坐用功时,就是让精神能够集中,端坐直立也是如此。
「不支颐」是不要用手把头撑起来,这表示自己精神萎靡,学习情绪低落,老师看见的话,讲课也会不够起劲的。「交股」就是一支脚放在地上,另支脚就架在它上面,这是非常放肆失态的举止。到别人家中做客时,长者坐在那里时,我们不能够「满足」。所谓「满足」是指坐在很後面,将椅子全部坐下去,靠著椅背很舒服,你对长者这样做,就是不够礼貌,应该要「危坐」坐在椅子一半,两条大腿悬空在椅子前面,这样一坐时,心理意识就不会散漫,随时都在注意长者有何吩咐。你还可以把腿叠起来吗?
「弯腰」呢?也不行,年轻人的腰杆要挺起来,挺直,弯腰表示精神懈怠。「跷足」是把脚提起来,它跟交股有关连,一交股,脚一定是跷起来的。在听讲时,这些动作都不许可。尤其在听经时,除了对讲经者是一种恭敬,不应该如此做以外,他所讲的经是佛说的,应该如面对佛一样的心情,端坐直立地谛听。万法唯心,你听的经就跟别人听的经不一样,别人听的经,是讲经的人在那里讲,有分别心。你如同对著佛,以不分别心听,所得之受用自然大得多。
比方说,一位权威的教授在上课,听的人是一种心理;若是普通教授,学生对他没信心,听起来又是一种心理;如果是位道德很高的善知识来讲,还没开始讲解,下面听的人,已收摄心理了,这又不同。所以问题是听的人心中恭敬的程度。比如我们修净土的,如果面对佛像就像面对真佛一样的恭敬,那麼我们看一次佛像就如同见一次佛,心中就清净一次,这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听经时,恭敬到什麼程度,收获就到什麼程度,如印光祖师讲: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受用,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受用,一点也不假。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有的学到百分之百,有的不及格,为什麼呢?也就是学习态度不同啊!
六、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是左顾右盼。
在一般考试中,都不许可这样,不守这个规矩是会被处罚的,即使没有处罚的规定,我们也不这样做。养成一种自然习惯,求学做事均应有的诚实态度。处罚的规定,是外来加上的,我们从自心这样做的话,当然比它更好。
七、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这条中注重的是「安」、「亲」、「乐」、「信」四个字,信其道的道是最高的目标。这两句是《礼记·学记》中所写,所谓「安其学」就是无论那一种学问,比如诗书礼乐,都要学得很好,能够学得得心应手,这就叫安。就拿学弹琴来说,开始时手指老是跟琴无法配合好,练书法也一样,看人家写的是非常好,也懂得这一笔应该如何写下去,可是手不听指挥,写出来的却不是那麼回事情,那就没有到安的程度。
《礼记》中说:学习分两种时候,一种是教学时,一种是非正式教学,在教学以外的时间,在此两者时,都要用心学。比如学琴,在课堂听老师讲解时,要用心练习,下课回到家中休息时,也要不断地练习指法;上书法课时,有笔、墨、纸,固然在练习,就是没有笔、墨、纸时,也经常在脑中想,一有空就以手当笔,对空练习一撇、一横、一直,虽然不是上课时,他的精神还是放在那里练习,这样日久天长的才能学得好。
再比如学诗,《诗经》中讲的鸟兽、草木、虫鱼,更多种博物都必须瞭解,所以在正式上课,老师讲诗讲完了以後,回家後还是要经常研究,如「舜华」,「睢鸠」等相关的学问,当你将这些事物学得很丰富时,你的诗就学得好,这叫安其学。再讲到学礼,比如讲穿衣的礼节,古时候衣服是代表一个人的身分,平时穿衣服代表身分,而丧礼祭祀时,服装又有一定的规制,丧服是按照亲等级而分为五服,这种服装制定很复杂,你要是学礼的话,就要把这些服装研究得清楚透彻,随时随地都要留心注意,正式上课时固然要学,课馀时间也心心念念在你所学的学问上面,把你的心理和所学的打成一片,融会贯通,这个才叫安其学。所以《学记》中讲「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拿这种学习的态度来学任何学问,没有学不成的道理。
而「亲其师」呢?有老师指导学习是最经济的方法,不必自己再摸索不出,有时自己研究许久还不能得到要领,而老师从旁给你指点一下,就豁然开悟了,所以亲近老师有这个好处。有时老师教的学生有很多,你不能常常去请教老师,那怎麼办呢?就得与朋友切磋。
「乐其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个友字则是包括朋友讲的,同学或者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交换学习心得,互相研究高兴地在一起相处,对学问的助益是很大的。
「信其道」呢?这个道字,可大可小,粗浅的讲,你学那一门学问,这个道就代表那个学问,所谓科学之道、国学之道、茶道、医道等,你学这门学问就要对它有信心,一定把它学得好,我们拿研究东方文化来讲,儒学的道,当然深奥得很,佛学呢?更是大道了,这时最重要是一个信字,相信这个道,我一定能够有成就,儒家讲:「舜也,予亦人也。」舜是人,我也是人,他可以成为圣人,我何尝不可以成为圣人呢?要有这个信心。
以佛家来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及药师佛,都是由凡夫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清苦修行而成就的,那我也是凡夫众生,当然也可以成就佛法,这个信心最重要,所以有了师长的指导,朋友的互相砥砺研究,加上我们的信心,就能够得到法喜。就拿念佛来讲,不管是在做早晚课,或者是平时有空,心中提起佛号时也好,我们都认为,念佛是我最接近道、最享受的时候,比世界上五欲六尘,任何的享受都好。全世间的大名大利归之於我,还不如我提起一句名号这样清净。在心中一切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提起佛号时,你就能够和这个佛号相应,那你就做到了安其学;不是这样,你这个安字就做不到,要安其学就必须先信其道,儒家与佛家的学问都是这样。
所以,这样研究起来,真是对我们固有的东方文化愈增进信心,西洋的一切哲学、宗教,不但不能跟佛家比,也无法与儒家比,儒佛这两个大道合起来修的话,更容易了生死,这种多生多劫以来,千载难逢的大道,能够在现今遇到,再不抓住,死心塌地的来求其成功,那麼多可惜啊!这一层,你别看那麼简简单单的,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果然照这样做,就有成就。
(寅)处世
前面讲孝顺父母,在家庭里面应该注意那些细节:在学校,应该注意的,除了遵守礼节以外,还有学习的态度,以及自修的方法,这个都是很切合实用的。那麼,今天就是讲处世,就是我们怎麼样在社会上和人家来往,这个要靠大学问。除了理论的知识外,还要靠经验、阅历。我们这里是这麼讲,但是要里面的内容啊,还是要靠大家随时注意。就是说,我们跟各种人物接触的时候,你要随时留意他的反应。人在社会上,士农工商各种类型都不同,职业不同,心理也不同,心理上不同,你跟他交往的方法也就不一样,说话也不是一样的,拿一种话跟任何人讲是讲不通。
在学校里说的是读书人的话,你到乡下跟种田的农夫讲文诌诌的话,他就是格格不入。你在商场里讲的话带到学界谈,这也是不行的,所以这个要多注意。这个是包括整个求学的问题。求学啊很难啊,譬如说我们老师,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希望我们都有成就。最低限度,我们拿古人注解的本子,我们自己能够看懂,能够有所辨别。这个辨别,是怎麼个辨别法呢?就拿《论语》集解来说,历代注解这麼多,如果不是老师指出要点出来,那麼我们很难选择。《论语》如此,其他的各经也是如此,都是这个样子。《礼记》、《春秋》、《书经》、《易经》、《诗经》,你翻开深入研究的话,笔墨官司打得凶得很呢。
汉、宋两派是最主要的学派。不但汉、宋不同,各家各派也不同,那多得很呢!我们怎麼选择法呢?大家可以这麼用功夫,自己先看了以後,再请老师讲,看老师怎麼讲法,和自己预备的对照一下。当然,没有听老师之前,自己预备。怎麼个预备法呢?看这麼多人的注解,讲法这麼的不同,怎麼个选择?有一个准绳、标准。
就我个人来讲,我看这麼多注解,根据学佛,根据学儒这几种,比如儒家讲五伦,五伦中「仁厚」是很重要的,不论讲哪一本书,不可以离开五伦。违背这个,则是不合理。老师讲过「真学问,从五伦起」,真正学问是从五伦发展出来的。所以,那一个注解与五伦忠厚之道相抵触,相违背了,那个就不要采取。比如朱子的注解,仔细深入研究,有些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在极微之间研究,从开始一直到後来,看它没有多大出入的地方,这个你就放心大胆地采用;在二者都不满意的时候,你还是根据你的宗旨,你的标准,再另外找材料、找证据。
再讲到儒家的《大学》与《中庸》,《大学》的「明明德」,《中庸》的「天命之谓性」,性命之学,性理之学,这个一切的注解不可与这个相抵触。所谓宋儒的注解,有些人批评他不好的地方,他也讲理啊!可是他辟佛,自己把儒家和佛家这两件事分开了,这个是不好的。道啊!圣人的道与佛的道相通,彼此皆可融通,要是一定划分界限,你所瞭解的道不是大道,这层是要从同中去求。
以佛来讲,佛家讲的是心性,不能违背心性(是慈悲),这些都是选择的时候一个标准。合乎这些标准,我们讲大概是不会太差的。我们看人家说的好像言之成理,若是研究到微细之间,可能就有毛病,这个毛病怎麼看得出来?那你得自己有个定见,这个定见是根据圣人来的,所以说依法不依人。有这个圣人的看法、法眼、圣言量,以这个做标准,那你看别的就不同了。
为什麽有些人,彼此做事得不到要领呢?他没有真正依据圣人的言论,圣人的道理。处世的学问,靠我们自己做很难,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有各的发明,研究也非常多,而且现在出版书籍非常方便,任何人把资料一剪,把它前後一编,就是一本书出版了,这样难免有过失。我们要根据圣人所讲的,配合自己对社会大众观察的心得,这一点要随时注意。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处世第一条,我们一看就明瞭了,不要说人家的短处,反过来说,不要说自己的长处。虽是这麼简单,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论语·卫灵公》那一篇里面,孔子曾讲:「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孔子自己讲,我对於人,对於一般人,我毁谤了谁了、誉是夸奖人家,我又夸奖了谁呢?毁,圣人是不会毁谤人的;但是夸奖人,圣人有时候有的,假如有所赞誉的,对某人有所赞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我所夸奖的人,一定是名符其实,实实在在的,不是虚伪恭维他。虚伪恭维他,圣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所以孔夫子不但不毁谤人,而且也不轻易地夸奖人。自己说自己的长处,那孔子更不必说了。孔子明明是圣人,他从来没有说自己是圣人。孔子曾与子路、颜渊这几位坐在一起谈天的时候,孔子叫他们「盍各言尔志?」你们说自己的志向。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所谓无伐善,就是不要自夸自己,也就是说,不要说自己的长处。所以我们看这句话这麼简单,为什麼颜老夫子讲这个?其他人却很少讲到这一点,子路都不知道讲这句话。
我们想想看,可见得真正不说自己的长处,是相当有修养的功夫,为什麼呢?普通人自己有了某种特殊的学问,特殊的技能,或自己在品德方面,比较高人一等,不知不觉当中,自己显露出来,有点自己夸奖自己的情况,一般人都有这种情况。所以在孔门当中,颜子在说他志向的时候,特别说出毋伐善,不要夸奖自己的好处。没有高度的修养,不说自己的长处难,不说人家的短处也难。我们在跟人谈话当中,也是不知不觉说著说著,就把人家的短处说出来。这个我们各位之间,平时没有留意这方面,就不知不觉。你念了这两句书,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天跟人家谈话当中,自己检点检点,是否有这种情形?或者自己警觉之後,还没说出口,就先提醒自己。不要在不警觉时,让不该说的话冲出口。
说人家的短处,说自己的长处有什麼不好?说人家短处,是妨碍人家,说自己的长处,是损了自己的德性。所以学佛叫人不要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他人,这个是不许可的,一个学佛的人自赞毁他就完了。他的功夫怎麼样?不但是没有功夫,而且还造口业,这个有因果关系。我们说人家一句坏话,人家不会不知道的。我们两个人在房间谈话,谈某某人的不好,人家不在这里,怎麼知道呢?不要这样想法。只要一句话出口,总之对方是瞭解的。所以《大学》里面曾子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无论是在心里,或是口里的话,要时时有这样的警觉。就如同有十个人眼睛在看我们,在监视我们,我们不能一点不注意。
如果给别人知道我们说人家的坏话,对方不管有没有修养,总是不太高兴,有修养的人放在心里面,没修养的人,他就要对你报复了,你说他一句坏话,他就要说你十句坏话。这样我们社会上遭遇的麻烦可多了,我们想做一点好事,人家也把我们破坏掉了。这个一定要注意,特别要防范这个事情。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家里的事是好事,是坏事都不要跟外人说。所以《礼记·曲礼》称谓「外言不入阃,内言不出於阃。」阃就是门槛的意思。古时候,妇女都是住在家里面,不出门的,是闺中的。这就是说,古时候,男子不在外面把家里的事往外面说。外面的事情呢?也不准许带回家来,跟家里妻子说。就是内外不要互相这麼说。为什麼不要这麼说呢?比如家务事,古人有一句话,「家丑不外扬」,家里有很多事情向外面宣扬,向外面说,总是不合适。你向外面说,人家也不能给你解决问题,毫无用处。
有时不但问题不能解决,反而引起更多家庭纠纷。所谓家庭之事,包括很广,有夫妻之间的事,家庭之间的事,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友爱、家里的财产,经济的问题种种。你把这些家庭的事跟外人讲,往往破坏自己的门风,让人家看轻你家里的家教。古时候家有门风,家有家规,家务事在家里有家长作主处理。
又譬如说,家里的财产,你把它说出来了,外面不良的份子,他知道你家的底细,家务情形都瞭解了,他就找出机会来妨害你家里的事情。再如家人的行踪,也不必让人家瞭解,男主人是什麼时候出门,什麼时候上班,主妇什麼时候上街买菜,什麼时候回来,这一天家里什麼时间没人,真空状态,或是什麼时候,我有一笔收入,这些情形一讲,小偷摸得清清楚楚,就选在这个时候偷劫,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所以这些事情不必跟外人讲。
再有,我们现在当然不能避免的,在古时候,妇女没有重大的事情,比如说,结了婚就是住在丈夫家里,非有大故,不能回娘家。大故是什麼?娘家有丧事,或是重大的喜事,可以回娘家。没有这种情形,出了嫁就是在夫家,娘家都不轻易回家,何况是到别人家走动的,所以很少出入。拿现在来讲,好像关在家里是不好的。其实关在家,有它的道理,她在家里,就是教育子女,子女从小就在家里受家庭教育,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到学校受学校教育,这当中是一贯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是一贯的。这一贯的教育,从父母到师长,他们所说的话,所表现的行为,所做的示范,都是好的。
这个人到了能够辨别是非的程度,然後才能看其他的书籍,接触外面的事情,他已经是定了型了,没有问题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里的事固然不必对外面讲,外面的事情也不用拿到家里来讲,讲给家里的小孩听到没有好处。外面社会的事情很多,罪恶的事、抽烟的事情、杀人的事情、放火的事情、很多很多。大新闻在家里一讲,听起来这是奇闻啊!但是在心理上就受了影响。儿童的心理像一张白纸,听了什麼,心理就有个印象,他就自己表演出来,就模仿了。
所以古时候,人心厚道、风俗淳厚,他在心志没有定型时,不让他与外面接触。当然现在就很难了,现在一点点大的小孩子就看电视,这就没办法了。小的不懂,大小孩子在外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回来跟小的讲,这是没法避免的,家长就要注意家庭教育,这要多费点心思,所以现在讲家庭教育很困难,外面的事情不在家里面讲,事实上办不到。现在哪一家没有电视,没有新闻报纸?这就很难了。这是上一段,家里的事不对外面讲,这是避免很多的麻烦。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第三条「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这话看起来也很简单,很容易瞭解,但做起来就不容易。口是祸福之门,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半就决定在口。今天我们老师讲《论语》的时候,他引用《易经》里面的:「躁人之辞多。」他老人家说,一个人说话太多了,他的前途不会乐观,而且寿命也不会太长。听了之後,当时一想,回忆我所接触的人,的确是如此,无论过去在社会上,在一般场合中,凡是碰到人自己就滔滔不绝,讲个没完的人,这就是烦躁之人。这种躁人,多半是前途不平,遭遇很多的挫折,而且想活到很高的寿命是不容易的。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我们老师讲不是纯粹的理论,是经过事实观察,和经验累积得来的。
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是四大假合,是因缘生法,因缘和合起来。这种因缘和合,在道家来讲,我们人身体有精、气、神三种要素,精力、气体、无形的神这三种。同样的人应该都是一样,为什麼有人寿命高,有的人寿命短。所以道家讲养生之道,要注重收敛,收敛自己的三要素。这种收敛,无论白天,或是夜间,他都讲这个用功的方法。
在夜间睡眠前面讲过,老师也提示过,不要仰著,不要张口,气吐得那麼大,这是不够卫生的。在白天也是这样,在白天没有必要的时候,要闭著嘴,用鼻子呼吸,很均匀、很调和、很柔和的呼吸,我们一个人心理不正常,很急促,或是运动後很急促呼吸,很不正常,那对一个人身体里细胞损失很多。所以在白天没有必要时,不要多说话,把呼吸调得很均匀。在做事的时候,心理也要很定,不要浮燥。有些人他一面做事,一面心里著急,有些人做心里不想做的事情,越是不高兴,越是在做,心身两方面都是亏本。在遇到人的时候,把心里面一股闷气发洩出来到处讲,这个受到的损失更大。一个人要是真修,要做到心平气和,心里很平,气也很和,在心理很柔和,在生理方面也不会伤气。
所谓这个口,话说得越少越好,说话不要多。说话的内容,无非是表达自己的心里,讲人、讲事,凡是牵涉到人与事,就关系到人的利害,关系事情的成败。这些话对人有没有害处?有没有好处?有修养的人,他的脑子稍为转一转就知道了。没有修养的人,或是一时没有注意,他冲口而出,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把人给伤害了!他自己不考虑。不光是说话,写文章、发表各种言论也都是如此,杀了人家,往往自己还不瞭解。对方知道了,人家要报复我们;有时候虽然对方不知道他受了损失,但有因果上的报应,我们也逃不了,我们一句话,损了人家的名誉、权利,让人受了损失,这个在因果上,我们还是要负责任。这个责任对方虽不知道,我们还是有过。
当然我们讲话时很小心,就有「福」了。福是什麼呢?我们说一句公道话。佛法布施里有无畏布施、有法施,都是要用口说的啊!法施讲一切道理。讲经说法,不要违背经旨。为了人家在那里受了恐怖,我们仗义直言,给人家解围,给人家壮壮胆子,在精神上给人家一个支援,这个我们也是一种功德,所以我们的口,看我们怎麼来用它。你用得好,就能替人造福,自己也有了功德。用得不好,就造了口业,妨害了人家,也害了自己。
在《论语·颜渊》篇里面有一章讲:「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焉?』」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君子讲质,讲本质,何必讲文呢?这个好像对人也没有损,可是他对人影响很大,所以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谈君子也!」可惜啊!老夫子你这话说君子,说错了。君子不是如此啊!君子是文质彬彬,不是只讲本质,而不讲文的。当然只讲文而不讲质,这个不好;但是只讲质不讲文,这个也不好。
所以一定要评论君子,话说出去,错了以後呢?驷马难追,子贡说「驷不及舌」。用四匹马拉著车子追,也追不上!所以一般就根据这句话,成为两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确如此。是非善恶,你一句话说出来就决定了,在《论语·子张》篇,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不可不慎也。」君子一句话说出来,说得好人家就说你有智慧,一句话说得不好,人家就认为你没有智慧,所以看看这个重不重要呢?言语代表一个人的心理,修养学问都在这个话里包含,所以说这个言不能够不谨慎。而且颜渊问仁於孔子,孔子也是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然後颜子请问其德目,条目有四条,其中一条就是非礼勿言,说话要合乎礼。礼包含很多,恭敬人家,不要损害人家,这个都是。凡是不合乎礼的话,都不能说。
再看佛家,佛法讲十善业,十善业的反面是恶业,你看看意三业,身三业,口四业。口是最重要的,它有四种业,这四种业仔细推敲看看,我们每天都表现出来。拿口业来看,现在人在社会上,一开口、一动笔,很有可能就犯上了口业,想想看是祸是福呢!他就种下了这个种子,所以我们这个口,是成就道业最重要的一环。
在《孔子家语》面有一个故事,孔子到了周家去观礼,观礼到后稷,也就是周家的始祖后稷庙,到了庙的门口,发现有了金人的塑像,这个金人塑像的口被封起来,很奇怪的,同时金人的背後,刻有几个字,也就是「铭」,这个铭写的是「古之慎言人也」,说明这个金人是个慎言之人,也就是对言语非常谨慎,可见周家在研究这个学问。古人讲这个礼,对於口非常注意,因此你无论讲佛法、讲儒家,都要「守口如瓶」,谨防口业,为什麼呢?儒佛两家都是要注重修道的,你修道,口不好好的修,这个道也修不了。所以我们平时无论说话做人,都要注意口,不要造业,一造业就是因果,不能背了因果。
我们说毁谤某一个人,固然是不可以,但你说了一句普通的话,虽没有针对一个特定的物件,特定的一个人,可是一句话说出来伤风败俗,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害了公众的心理,那这个罪过更大。现在做大众传播事业的人要特别小心,想做大众传播的事业,包括电视、报纸、广播从业人员,最好都要学过佛的人。他们都懂得因果,知道怎麼下笔,话在说出口之前,在写出去之前都要好好考虑,那麼这种传播的事业,风俗不会坏。
可惜现在用人,哪里能够像我们的理想,都能够懂得因果道理。我们这个莲社,受到古德的庇荫太大了,不管社会上风气如何,情况如何,有一分力量就贡献一分力量,所以老师常常讲有共业,有不共业。共业如何,我们尽量影响共业,影响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那麼最重要的是不共业,自己能不受外面坏影响,我们自己要有相当的功夫,再尽量地影响外面不好的环境。
四、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这都是人情世故,我们老师曾写过一幅对子,「人情练达是文章」,人情练达,通达人情世故,就是文章,就是学问。见了失意的人,他各方面都受到打击,很不得意,或者是破了财,或者是丢了势,或是种种不如意,你见了这样的人,应该说点让他得到安慰的话。相反的,你要是说自己很得意,人家破了财,你却说自己中了奖券,人家失意你自己高兴,人家丢了差事,下了台,你说做了大官,自己得意了,这是教人家不堪忍受的。我们读书、做人处世,就是要处处让人家受得了,假如我们自己处在那种境遇,我们看见人家尽说些得意话,表扬他自己非常得意,我们自己心里也很难受,为什麼呢?一个人总希望比人家高明。
你们大家研究佛学,《百法明门论》中提到很多,论中提到众生都有烦恼,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根本烦恼里有傲慢,随烦恼有嫉妒,你讲这些话都容易挑起别人的烦恼。所以我们见失意人说得意语,把人家的烦恼引起来,这是自己不太好的,有亏於自己的德、厚道。对方已是烦恼,我们再说这话,使他更増烦恼,我们就是恼害众生。佛教是慈悲,慈悲的精神就是儒家讲的仁,仁道、仁厚。无论是学儒学佛,都要讲忠厚之道,不要让人家听了起烦恼。
见老人不要说衰伤话。老年人,这个老师常讲诗的时候,男子悲秋,老人每逢秋天,天地之间的气象,人体与天地自然界之间,是息息相通,天地这个时候都是收敛,都是闭塞,身体也自然而然受影响,所以往往一到秋天,男子上了年龄,会有衰伤、悲伤的感觉。这种心情容易使然,向这种人我们再说一些悲伤、衰伤的话,更会使他哀伤。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是不错的,的确,你要看见七八十岁的人,和他说七十古来稀,对方听起来不好受,那就要变变方式,固然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口号,人生七十才开始,这话大不合道理,但说出来给老人家听听,也未尝不好。懂得道理的人,明明是不合理,但比听七十古来稀要好一点,这些话都是要注意。
五、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第五条「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交情浅的不可以讲深的,交是交朋友,交朋友不是一下子就很深。道家讲,儒家也讲。《庄子》里讲:「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交朋友淡淡的,像水一样。水的味道虽然淡,但却能细水长流,这是水的基本味道。「小人之交,其甘如饴。」甘是很甜的味道,浓得像酒,如酒一样浓烈,但那个味道不会长久。比如说再好的酒,放在外面不把它封起来,在外面风一吹,没好久味道就变没有了。
所以交朋友,一上来一见如故,三生有幸,真是不得了。可是过不了好久,情势一转移,彼此跟路人一样,甚至反目成了仇人。小人是如此,君子不是如此。君子就像是《论语·公冶长》篇所说的:「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久而敬之,是受人尊敬,为什麼善与人交?他知道交友的道理,开始的时候由浅入深,慢慢的交往越久,朋友之间的友情越是浓厚,越是尊敬对方。那麼这个交浅,朋友在刚刚交往的时候,交情还不是很深,一见倾心,把所有的话都跟他讲了,将来一旦朋友的关系不能维系的时候,或者将来做不成朋友,成了仇敌了,那麼你的毛病都给对方抓住了,这个不能不注重。
再说朋友之间劝善规过,是交友很重要的意义,朋友之间不能劝善规过,那要这个朋友干什麼呢。可是劝善规过也要有分寸,交情到什麼地方,就说什麼话,交情不到那个程度,虽然你是一番好意劝他向善,改除恶习,但他接受不了,往往认为你是在教训他。这就是《论语》所说的:「君子信而後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人往往有这种心理,所以没有到彼此信任度相当高,言语无丝毫隔阂之前,与人说话都要注意。不是所有该说的话,都可以不必考虑地说出来,在有些情况下,反而说出来没有效果,而且还会结怨。
还有现在学佛的人,一见到人,都希望把自己瞭解的佛法,能够与亲朋好友分享,希望他也能够学佛,即使这个出发点是不错的,但一定要观察对方的根基,他现在的程度如何?是不是对佛法有了一些好感,好感到什麼程度,是不是已经相信了?有好感时,你说的话是一种,开始相信时,讲的又是一种,相信到很深的时候,又是一种,那是大不相同。他程度还没到的时候,刚开始有好感,你就把很深的道理告诉他,又叫他去吃素,又叫他念佛,又叫他了生死,他还不知道生死,你就叫他了生死,他怎麼了法?你这麼呼噜呼噜把所有东西一下子教给他,当他受不了时,麻烦就来了,他感觉自己入不了门,一下子就不想学了,这是常有的状况。
所以佛为什麼要五乘说法呢?你一下子给他一大堆金刚钻,虽然是无价的珍宝,但是他受不了的。所以交浅不言深的意思,包括很多很广,包括自己的、彼此的私事,学问、道德等等,你要看对方跟自己交往到什麼程度,你说什麼话,否则不但是失了言,也可能失了人,这两种都有所失,就如《论语》所说的:「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个是交浅不可言深。
再来,「绝交不出恶声」,朋友之间绝交往往是有的,绝交是绝了原来交往的朋友。朋友是五伦当中的一伦,也是道义的结合,跟家人父子不同。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兄弟,这是天伦,是不会分散的。君臣、朋友这两伦的交往,则是以道义来维持,彼此志同道合,当然交情会一天一天维持下去。如果有任何一方违背了道义,对方当然要劝告他,但始终劝告不来,只好作罢,那就绝交了。绝交後是否和现在一样,两个人互相对骂一顿,或对打一顿,然後彼此也就不往来了?小人才是如此啊,小人彼此骂了一顿,三天之後又为利害而相互结合,又言归於好,好了一阵子以後,利害又冲突,又互相骂一顿,这不是君子之道。君子绝交是在不得已的时候,对方稍微有能够挽回的情势,他不轻易绝交,实在没办法挽回了再绝交,到了绝交时不出恶声,一句让对方听了有恶感的话也不讲,彼此也不过是淡淡的疏远而已。
在《史记》中记载,燕家大将军乐毅,燕国派他攻打齐国,攻下了七十多城下来,只剩下莒城、即墨二城没下,齐国固守在那个地方,乐毅的军队就围困在两城之外,齐家部队知道燕家大军,乐毅名将在那儿统帅,想突围也不简单,所以齐家就用了反间计,派了人到燕王那儿,告诉燕王说,你知道为什麼派了乐毅在那儿攻打我们齐国,开头那麼快连打了七十多个城池,现在只剩下两个城,他为什麼打不下来?而且在那里观守、观望,知道是什麼用意吗?使者就对燕王说,你这个燕军有个大将领,你将来的祸患不在齐国,而在你自己,言下之意,他这两城攻不下来,就是说他要倒戈相向,要降你的君位,这一听燕王就不得了了,赶快想撤换乐毅,把乐毅调回去。
乐毅一想,既然君臣之间有了隔阂,受了人家利用,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他写了一封书信给燕王,留一句名言:「古之君子,绝交不出恶声。」交情虽绝,但彼此不出恶声,好来好往,写了一封信之後,他没回去燕国,到外国去了,他把他自己的心迹和一番忠诚,说得清清楚楚,说明他之所以不能回去的原因,是他已经中了人家的计策。也就是说,君子之人他有修养,虽是到了绝交的时候,也不必说对方难听的话,这个虽是绝交,但君子厚道,总是希望将来对方听到了觉悟之後,还是能志同道合,还有馀地,这是厚道的话。
六、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侮辱人是不好的,无论什麼人,地位高、低,就是一个乞丐,你侮辱他,他都受不了。《礼记·檀弓》有一个故事,这个齐国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灾民,一个饥饿不堪的人走来,黔敖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喊著「嗟!来食」,这个人因为不肯接受,所以最後就饿死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上是给人家吃好的,但对方听了是侮辱他,他就不吃你的饭,不吃嗟来之食。明明是走几步路就死了,他也不吃,他不受这个侮辱。在历史上受到侮辱,再加好几倍报复给人家的很多。为什麼呢?儒家说:「士可杀,不可辱。」一个读书人,你杀他是可以的,你侮辱他是受不了的,这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不要侮辱人家。
现在民主国家作战,俘虏对方的降帅、士卒,你说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是就是不能侮辱,对别人快意侮辱的时候,你不知道对方什麼时候记恨在心里。遭受侮辱对一个有志气的人来说,会引以为终身最忍受不了的奇耻大辱,他将来有机会的时候,那种报复会让你受不了。所以不向人家随便开玩笑,有时玩笑是开不得的,这和污辱有连带关系。譬如你跟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开开玩笑或许无伤大雅,没什麼关系。可是这个人平时就是一本正经,没有幽默感,当你认为是在跟他开玩笑时,或许他当作你是在侮辱他,他就不能忍受,而且结下怨恨,这个在社会上是常常有的情形。
有时候我们说一个笑话,想引起彼此愉快的气氛,可是对方并不是这样想,造成他的误解,那我们又何苦呢?划不来。所以不要随便开玩笑。在历史上,《左传》记载两个国家办外交,那个国家派的外交使者是个跛子,只有一个眼睛,而这个国家相同也找了一个跛子,有一个眼睛的使节来迎接他,好像很有趣啊!可是後来人家记在心里,回来以後找机会,找个问题,派了军队就把你的国家灭掉。原来只是增加兴趣而已,开开小玩笑,可是後果那麼严重。
所以对方是个严肃的人,不管他是在什麼地位,你说话要小心,不可随便开玩笑,那是不行的。而且不论是任何人,开玩笑多了,就失之於轻浮,我们求学要注意庄重。《论语》孔老夫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总而言之,无论在什麼场合,庄重一点比较好,轻浮了不太好,轻浮的办不了大事,到紧要关头,还是要仰赖稳重一点的人。庄重的人他无论说话,无论做什麼事,说一句就是一句,做一件事是一件事,他不会轻浮。有时候为了缓和气氛,开玩笑是难免的,但是要注意节度,这一层要特别注意。
七、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这也是研究人的心理,残疾的人往往心眼很细,忌讳比较多,再一方面,残疾的人行动往往有所不便。比如,走路不方便要拄柺杖;或是眼睛不好,看不清楚;或是说话发音习惯不健全,说话不很流利,有接不上的地方,遇到这些人,应该怎样呢?无论是儒家、佛家都要讲究仁慈、厚道。因此遇到这些人,我们尽量给他帮忙,能够扶他一把,譬如遇到这些人他上车不那麼轻便,我们一定是让他先上,或是帮他上下车,他眼睛不好,我们也帮助他注意什麼的,有危险的地方请他注意,这就是存心厚道,所以要特别给予恭敬。
《论语·卫灵公》篇记载,孔子与鲁国的盲人乐师见面的情形,其所给予的特别关怀,令人感动:「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孔子在接待盲人时,特别的细心关怀,当师冕快走到阶梯或是座位之前,孔子都会预先提醒。当师冕坐下来之後,孔子立刻将在座的人,一一介绍给他,在座都有谁、坐在何处,俾其说话时有所顾忌,从这些细节都可以见到孔子的仁爱之心。
在《论语·乡党》篇也讲过,孔子见了这些人也要变色。所谓变色,这个很难讲,要自己细心体会,遇见这些人,在精神态度表现出一种关怀他,一种同情他,就是没有言语,用动作、表情让对方有一种感觉,感觉你对他一种亲切、关怀的味道,这些表现出来都叫变色,变变颜色。所以遇见这些人,要特别恭敬,因为他不是平常的人,他有某方面残缺的地方,特别需要人特别来帮助他、关怀他。有些医师刻意对患病的当事人隐瞒病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就怕人家说他的这个病很严重,无可救药,有些病人一听心里很难过,本来病只有六、七分,一听这个话就增加到八、九分。所以病人有时候不是因为疾病死的,而是被周围的人吓死的。
八、於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现在肩挑比较少了,过去肩挑小贩,都是推著车子,在菜市场里面,卖著水果、小菜,他一般都是从乡下运来的。古时候的市场与现在不一样,过去称为赶集,也就是每个月在固定的日子里,大家聚集到城市里来,另一个日子,又聚集到另一个地方去,凡是乡下的东西,通通聚在城里的市集去卖,这种赶集的方式,都是人老远地从出产的地方,把东西用担子肩挑到城里来,很不容易的,必须出很多的力量。所谓小贩他的本钱很小,从一个地方把东西买过来,再卖到另一个地方去,只赚一点点微薄的利润。另外还有苦力,过去乡下交通不太方便,往往雇车夫给自己拉车,雇轿夫给自己抬轿子,这些人真是苦力。
你向肩挑小贩买东西,跟他讨价还价,雇车夫、轿夫之类的苦力,你还跟他讲价钱,给他很少的酬劳,都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人都是出卖他的劳力,赚的钱很少很少,你尽量地讨他的便宜,我们想想,究竟有能力买他的东西,能够雇他,说明我们的经济状况比他好多了,能够多给一点,就给一点,不要讨他的便宜。拿现在来讲,虽然不是肩挑,他用交通工具,运到菜市场来,可是他终日在市场里卖东西,在那儿餐风饮露,夏天太阳晒得这麼热,冬天风又吹得冷,我们住在家里,夏天有冷气,冬天门一关,暖和和地,想想他在市场那样辛苦,我们买个东西,还要贪他的便宜,这个心就是不仁。
我们要处处存养厚道,养不忍之心!那麼不但是对做小生意的人有好处,对於我们自己也是在存养厚道。所以印光祖师在文钞里常常提到,我们买东西时,对小买卖不要还价。当然,如果发现两处卖的价钱实在相差很多,我们也不必还价,下次到别处买比较便宜的就可以;但是如果二边的价钱相差不了多少,贵一点其实也没什麼关系。
九、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於人须求解,开罪於我应加恕。
这个也就是厚道,帮助我们修道。佛法修菩萨道,第一个要布施于人,施恩於人。儒家讲的道理很高深,一个人要体天地之仁。天地的雨露,让万物都能长生,我们人有能力的时候,要效法天地这种大德。看看人家过不下去了,我们要尽量地帮忙人家,救济人家,这是施恩。施恩是不是说我有恩於你,你将来一定要报答我呢?不是的。我们给人家好处,当下就要忘记。
不但我们读书人如此,大家看历史,韩信在少年没得志时,穷得没有饭吃,在河边钓不到鱼,正饿得不得了的时候,河边有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洗衣妇女——漂母,送了一碗饭给韩信吃,而一饭救活了韩信的命。离开前韩信向漂母说出了感激的话,将来我发达的时候,要怎样的报答你。漂母听了就生气著说,你把我当成什麼人,我送这碗饭给你是希望将来你报答我吗?不是如此啊!我只是看你现在受苦而伸手救济,不是求报答的。我们想想看,那个时候,一个河边洗衣服的妇女,都明白施恩不求报的道理,当然韩信後来还是报答了他。
在施恩者来说,自己不要求报;但是另一方面,受了恩的人,无论如何点滴都必须回报。韩信到後来发达的时候,用千金报答人家,古人都是如此。古时候的风俗是很浓厚,他从小就是这样学。对人有恩,我要报恩;对於天地生长五糓,也思报恩。五糓当然是人种的,但如果没有天地,天不下雨,土地没有泥土,这个五糓长不起来。所以我们吃的五糓,虽然是自己用劳力种得,但在吃的时候感谢还是感谢天地的恩德。这种报恩之心,对任何人都该如此。我们受之於天地,受之於父母,受之於朋友,一切一切的,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在社会上任何有贡献力的人,都对我们有直接、间接的恩德,想到这里,才知道我们欠社会人群的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我们可以回报给社会人群的却非常少,想到这里感觉非常惭愧,所以无论我们做哪一个行业,都要思兢兢业业地来报答所有人。
至於「开罪於人」是难免的,我们智慧不到,考虑不周,不免有得罪於人的时候,当我们有意无意说的话,让人家听了受不了,伤了人家的心,或是我们做了有损害对方的事,事後知道自己不对了,一定要求解。不要把这个解看得那麼单纯!我们说话向人家道歉,有时候人家还不愿意接受,所以除了用言语外,还要用行为,用事实证明我们不是有意要伤害他。这个解字,就是化解这个结的意思,让被我们所得罪的人,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
十、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这里就是跟佛家所讲的一样,「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十一、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有些人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凡是任何事情都要事先有准备。《中庸》上讲:「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任何事情你事先有预备,这事情办起来,就一定能够成功,如果没有预备是不会成功的。在有些情形下,我们看到某人临时事情一来,他没有事先想到,也能把事处理得很好,这是什麼道理呢?其实并不是临时靠他的天才,而是平时他有很深的修养功夫。日积月累有很多办事的经验,临时事情来了,他可以应付自如,可以处理得了。这告诉我们,无论做事求学都要用心,随时都要预备临时突发状况。
平时需养成静的功夫,遇到任何问题要冷静下来,稍微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要怎麼办?怎麼处理?有很多事的决断往往在一刹那之间,不可能让我们用长时间来研究、分析,所以在那一刹那间,心里要沉著,要镇静。这种沉著、镇静,都是靠平素修养练习来的。譬如说平时面对任何问题,都是拿做学问的态度来看,不是只看一个面,要从好几个方面来看,所以临时遇到紧急问题要处里的时候,就不会只看一个平面,而是可以看出一个立体,那麼临时处理的时候就会镇静,不会慌乱。
再来,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逞能,我们不能说什麼事都做得到!虽然做不到,但一定是尽力想办法帮忙。千万不要好大喜功,承诺超过我们能力范围以外的事,如果我们勉强去做,往往会招来不好的後果。譬如朋友有一件事需要有人帮忙,当然我们有能力帮忙最好,如果没有能力却答应了他,对方天天指望我们办好,可是到时候我们实在是办不到,那不是耽误人家吗。假如我们不是轻易就答应他了,那他还可以另外再找别人!就不至於耽误他的事了。所以自己有很大把握可以办到的,才可以答应人家,这并不是做事不热心,也不是对朋友讲道义,事实上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古语说「轻诺者,必寡信」!一个人轻易的答应人家,什麼都没问题,结果最後什麼都有问题,那就不好了。
十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是长在地上的,在种瓜的田里,为什麼「不纳履」呢?履是鞋子,如果我们走在瓜田边,走著走著累了,想休息一下,把鞋子整理整理,这就不行了。因为你说是在穿鞋子,但人家远远看,以为你弯腰下去,是想偷他的瓜,所以瓜田不纳履。至於李是在树上,我们走过李树下,或走过桃树下、杏树下,上面结著就是果实,这时你把帽子扶正,人家远远一看,好像你想伸手摘他的李子,你说我明明是要把帽子扶正,可是别人会想,你为什麼别处不扶,恰好在李树下才整冠呢?这理由辩解不清,所以这是要避嫌疑的。古诗有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前面二句是讲,君子对一切事都要防患於未然,不让自己处在嫌疑的情境之下。君子是一个读书明理之人,他一举一动都要防患未然,想到将来的後果。
面临有嫌疑的时候也很难居处,有时候连圣贤都很难避免。孔子与弟子厄陈蔡时,在面临绝粮之际,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米,请颜子煮一锅粥饭,正在煮的时候,忽然屋上掉了一片土块,颜老夫子看到土块掉下来,赶紧把它捞起来,而捞起来的粥丢掉实在很可惜,於是颜子就把粘了土块的粥饭给吃了,这一幕正好被子贡看到,他以为颜夫子平时很有修养,到了危难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居然失了节,修养就不到了,我们大家都还没吃,他就先吃了。於是到孔夫子那里去告状,孔子说:「别慌,你看事情不要这样冲动,我来问问他。」孔夫子好意思直接问吗?当然不好直接问!他跟颜子讲:「粥煮好了,我们先祭祀吧,等祭祀过後我们才吃!」颜子说:「不可能了,今天不能祭。」孔子问:「为什麼今天不能祭?」颜子才把原委讲出来。在祭礼当中,凡是祭祀的东西,必须是事先没有尝过的,凡是尝过就不能祭祀,因为刚才掉灰尘下来,虽然不是存心先吃,可是但也算是尝过了,所以不能再祭神了,孔子这样一听才瞭解事实真相。
这椿故事是在《孔子家语》里面。《礼记·曲礼》是曲曲折折的意思,要通人情世故。所以礼仪当中,礼有揭疑的意思。凡是有怀疑、嫌疑的时候,假如不讲礼,专讲法律,凡是拿法律来问一问,那多尴尬,多伤感情,而且也办不到的事情。可是如果一味地不好意思问,始终存在心里面,那也不行!所以委曲婉转,非常善巧方便的一问,很轻松地就把问题给解开了。从这件事我们知道,圣贤之间难免都有这些嫌疑,何况我们普通人。我们日常处在社会、处在团体,随时都会遭遇嫌疑问题,甚至家人父子之间。在过去历史上,皇帝往往跟他的太子之间也有很多嫌疑。大家读读《左传》就知道父子之间,往往因为皇后、妃子间的挑拨,就把父子间一点嫌疑事情挑拨起来。
所以瞭解这一条是原则性、是一个比喻。我们社会上到处是瓜田李下,例如我们拜访朋友,敲朋友家的门,如果没有人在家里,而他的门正好没锁,只是虚掩著,你只能在门边喊喊人,不能够进去。要是进去了,将来他家里面有东西丢了,那你的嫌疑很大,说不清楚。在过去抗战时候,军事行动最忌讳让一般人知道,有些人不瞭解随便问,别人会以为你在打听军事行动,以为你有什麼企图,是不是替敌人来试探我的行动,这种情形都是有嫌疑的。所以瓜田李下特别是告诉我们要避嫌疑,处世很难,自己要随时注意,要懂得礼。礼教导我们明瞭人情事故,让我们不要处於嫌疑当中。
十三、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理智,因为理智是讲公道的;凡是感情都是偏向私人的好恶。假如我们在公家做事,一切都要依法令规章来办理,要是遇到自己的好朋友来接洽公务,我们应该热心地为他讲清楚,这是应该的,可是不能超过法令的范围以外,如果超过了,那就是偏重感情,违背了理智。理智是让我们替一切人平等办事,而感情则是专门替自己要好的人办,这时候公共的事务反而被我们摆在一边,这是不行的。不过人情也不能不讲,假如说替亲戚朋友办事,不妨害大众,当然可以。如果妨害到大家,这种事绝对不能办,人情也不能讲。这个是主要原则。
十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这在《论语》大家都听过的,理论都知道,可是这是个人修持问题。遇到境界时我们是否能依照这样去做?不论大小事,譬如说人家托我们办,我们感觉能力办不到,而且又很为难,那这件事我们就不能让人家办。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最好不要交待别人去做,学道的人,凡是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要自己动手。曾经有一位住在大坑的杜老居士,好像比我们老师大一岁,他在七、八十岁的时候,一切饮食、住、行都还是自己照料,那麼大的年龄,还自己换洗自己的衣服,什麼事都自己办,这有他的道理,这就是惜福。
富有的人,他不雇佣人,一切都自己做,这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假如一切的事都叫人去办,等到福报享尽了,就换人家叫我们办了,尤其在现在的社会里,有本领而不得志的人很多。同样的在外面做小差事的一些人,你认为他是替我做帮佣,我就应该让他做,可是他的能力办不上,我们也不能勉强!有些人身体不好,就是因为平时动手太少,一个人手也不做,脚也不动,身体不会好起来,其实自己多做事,跑跑腿多好呀!自己的事情我们尽量自己办。有些事实在是办不到的,当然也要请人家帮忙,这个社会是讲互助的,人家有事需要我们帮忙,我们要帮人家,因为有些事也需要人家的协助。对於自己能力不足的事,需要人家帮助一臂之力这是可以的。否则的话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个讲恕道,凡事都要设身处地替人家著想。
十五、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造门是登门,是到人家家里去,我们有事求教人家,不能打个电话叫人家到家裏来,这个是不行的。固然朋友之间,不能这样做,就是长官对部下,在办公室里只办公事,不能要求部下替你办私人的事情。如果有事请托,你还得到他家里去。不过对於感情非常融洽的朋友,不必到他家里去,在见到时,当面跟他拜托也可以。按照古礼,凡是我们有事求教於人,包括学问、自己不懂的事情,或是请托别人办事,要求人家来讲解,都是要专程去拜访。事情愈大愈是要慎重,你看自古以来,愈是这样谦虚慎重,愈是能够得到人才。周家有八百多年的天下,周文王到渭水去礼请姜太公,并亲自为他驾车,以高规格的礼节来礼遇他。刘先主三顾茅庐,三次诚恳地求教於诸葛孔明。历史上我们看到只有以真诚的态度求教於人,人家才会推心置腹地给你分析,并给你贡献意见。假如自己很轻慢,人家会敷衍就算了。
这个处世学问很广,事情也很多,不过这十五条,每一条都这样做,那麼在世间上就可以明哲保身,无论乱世,还是太平盛世,身心都能处得平安。一个人想得到身心平安是不容易的。乱世固然不必说,就是在太平盛世时,人与人之间都难免有相害,互相闹意气的,特别是有学问的人、读书的人,很容易闹意气的,东林党党祸都是这麼来的。看看情势不对,我们不必参加这个。所以读书人,什麼事都要看情况,能够说我们就说,不能说时也要免得激起对方反对的意见。
最近有些人主张,中国文字要从原来由上到下,由右到左,变成由左到右的横写。似乎从左到右横写的那一派胜利了,现在规定横写都可以从左到右。另外还有人主张,不但横写要从左到右,直写也可以从左到右,有些人说最早甲骨文上的文字,就是从左到右写的,这就是理论根据,其时甲骨文是用来占卜的,有特殊的写法。像是易经乾卦的六横,并不是从上往下写的,它是从下往上写的,所以占卜的写法不一样。
後来又有人说,唐朝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是直行从左到右写的,好像振振有词,可是文化大学有个姓史的书法教授,写篇文章说《大唐中兴颂》原本的写法不是这样,这个是有心人伪造的。颜真卿是大书法家,他不可能有这样奇怪的写法。现在偏邪的说法太多,不懂礼的人,你跟他讲有时也讲不通。中国经典的书写方式,最大多数还是从上往下,从右到左,十三经、二十五史以及现在一般通用书籍,无一不是如此,不能因为找几个特殊的例子,就否定最大多数行之最久,最有习惯的方式。我们学处世学了十五条,看看社会上这些情形,我们力量能做到的,要尽量做,做不到的,我们省一些气力。社会上一个是明哲保身,再进一步是能够转移社会风气,看自己力量如何,都在这几条当中,能够办得到,要尽力去做。
(卯)聚餐
这章是聚餐礼节,在一般社交场合聚餐的机会非常多,无论是普通的宴会或者喜事,都免不了有宴会,外交上当然就更不用说了,凡是在社会上与人接触来往,这个应酬是免不了,有这些应酬就该懂这方面的礼节。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第一条说明座位问题。在前面我们已经把座位还划出来,中餐有中餐的席位,西餐有西餐的席位。上座照例要让给长者来坐,有些人不懂得,自己坐在上位还不知道,那就太欠缺礼了。所谓长者,要看当时情况,譬如说这一席所坐的人如果是家庭,他以辈份来计;如果不是,一般是以年龄来看;如果在机关,则是以职位高下来区分。譬如说市长的年龄只有四十几岁,而市政府的职员有五十几岁的,那你不能按照年龄来算,你跟他同席吃饭,他是长者,这是看当时的场合。就一般都是普通朋友,一切都不认得,不是家族,不是公务机关,是普通的一般亲友,按照年龄也有高下的,谁比谁大,这个也要推让一下。
二、入座後不横肱,不伸足。
把座位安排好了,长者坐上位,其馀按年龄身份,除一个上座以外,还有次要座位不同,按照身份坐定。入座後无论坐在哪里,个人在个人的座位,不要横过来。肱是上肢,坐定後两只手不能横放著,你把两手一横,旁边的人就无法坐了,吃饭时不能妨碍人家,所以不能横肱。再来是不能伸足,古时候的饭桌像是日本式,摆在塌塌米上的低矮桌子,我们坐在席位上,假如你把脚一撑开,撑到对方那里去,别人就坐不了了;现在的餐桌虽然比较高,但脚也不能伸出去,这一条提醒我们,吃饭时要注意身体姿势,也是提醒我们,随时顾及到身边人的感受。
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做为宴请宾客的主人,在客人都入座之後,要为客人斟酒或是上茶,然後把菜上齐了,主人照例要先拜客,再举酒敬客。古时候的礼节是要拜客的,现在不必拜了,因为礼要从俗。虽说拜客可以免,但是做主人的,一定要先举杯敬客。敬完之後,凡是做客的要致谢辞,主客当然不一定要致谢辞,但其他陪客可要致谢辞,这是应有的礼貌。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後食。
这一点是另外一条需要注意的事,这时看席位是在什麼场合,如果是在外面餐厅宴请,或是主人请你到他家,从外面包席、叫外卖送到家里,致谢时不必特殊表示。如果是主人亲自做菜,这就是很隆重的宴请,这个时候作客人的首先要向主人致谢,然後再开始享用。在《礼记·曲礼》中,就有讲:「主人亲馈,则拜而後食。」「亲馈」就是主人亲自做的菜肴,客人要先拜了再吃。「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这是《曲礼》讲的。因为主人亲自做菜,一方面是辛苦,再另一方面是特别敬重这个客人。在家里面做子女的,对於父母长者,都必须亲自弄饮食,自己才放心,你要叫家里佣人做,有时候还不放心!亲自做表示你对这件事情最敬重,最慎重。我们对待客人亲自做,那客人表示你特别看得起他,所以作客人的,必须要特别来感谢。
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请客的惯例,古时候都是有一个主要客人叫正客,除了主客之外,譬如说某人要出远门了,我们给他饯行,或是他从远地回来,要给他接风洗尘,这个人就是正客。要是只请一个人不大合适,所以就要同时请几个陪客,但陪客也不能随随便便的请,那可不简单,要是请的陪客和正客相处不好,交情不够,话也谈不出来,那请这些陪客来的场面也不太好。因此所请的陪客必然是跟正客私交很好,在一起谈得投机,这样的人可以做他的陪客。最好同时请几位,这样一起宴会,主客就非常融洽。这时候主人当然要敬酒,主人先举杯敬客,敬毕了之後,一般人不知道,陪客等主人敬完了酒,先别急著动,你要是好心好意要多礼回敬,那失礼了。要看看谁是主客,谁是陪客,主人当然不讲,在主人的立场,他讲这些人都是客人,不过只要看看当时所坐的座位,就可以辨别出来了。坐在第一个重要位子的,他就是主客,正客。
当主人敬完酒之後,要让主客先回敬,这是应该,在正客回敬主人时,陪客再随著敬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抢先敬。不过做正客的,也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主人敬酒了之後,我就不回啦,那就失礼了。所以说参加一个宴会可不简单啊!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形必须瞭解,譬如说,我们这一席跟年高德劭的正客敬酒,其他席或许也有主人派来的代表,在酒过三巡之後,那些客人都要到主要席上敬主客,到这时候你是这席上陪正客的陪客,他们来敬主客时,主客当然是站起来,拿起杯来接受;这个时候陪客不能站起来,要是你站起来,他是要敬主客呢?还是敬陪客?这个是不合理,所以你要坐在那里不要动。一般人可能不瞭解,人家来敬酒,我们还坐在这里,好像不对。其实我们要清楚,他不是来敬陪客的,而是敬主客。如果是主客吩咐,因为你在席上做陪客,他认为你的地位很重要,敬正客後,也一一敬了陪客,也有这种情形,那麼这时候做正客的他交待了,大家就一起来,不要一个个来,这是在主客吩咐之後,大家才可以起来,如果不吩咐,你仍要坐著不能动,这是事先要瞭解的。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主人照例在每一道菜上来时,都要先举杯向客人敬酒,敬了之後请主客举箸夹菜,这时候当主客的人,不能只有自己举筷子而已,要请大家一起来,一起举箸。当然喝汤举匙同时,也要大家一起来,这是平等的,主客必须要懂这个礼貌,不能自己以正客自居,要大家同举,这个各位将来都有机会,现在虽然都还年轻,以後一眨眼年高德劭,成了长者时,要注重这个礼。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在席间用筷子夹菜的时候,无论菜有多少盤,都夹向自己一方的盤子,离自己比较远的,不要绕过去夹,要是从左边、右边、後面,从那一边都会侵犯到人家,假如人人都是这样横过来,互相侵扰或者是筷子打架,那怎麼行呢?同时不要站起来,这桌子很大,菜离我很远,我坐著搆不上,於是就站起来伸手过去,这是不许可的。不过现在很多餐桌,当中有一个圆盤可以转动,往往可以避免这种情形。但有一些人,虽说桌子能转,但不懂礼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失礼的状况,例如说在上菜时的规矩是,新上的菜要先放在正客那里,先请正客举箸夹菜,桌子那麼大,菜还没到转到你这一边时,如果我们等不及你站起来夹菜,这也是很失礼的。
八、箸匙不向碗盤顶心取菜取汤。
筷子或汤匙不要向碗或盤中央取菜、取汤,这个是为什麼呢?因为礼让,顶心中间的菜是要礼让人家的,你先吃靠近你这一边的。赴约是一种礼,不能说要吃个够本,没有吃到好像很吃亏,其实少吃就少吃一点,《曲礼》讲:「共食不饱」。拿现在来讲,参加宴会不要多吃,因为很容易就吃过量,一吃过量回到家,肠胃消受不了,所以在宴会上,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明明可以有两碗的饭量,就只吃一碗,保留一点才不会过量。饮食过度在年轻时也许感觉不出来,年龄稍大一点,胃没有弹性了,多吃一点点,胃就发生障碍。一旦胃不好,各种毛病就跟著来,所以老年人不必勉强,不必劝他多吃。古时我们对客人要努力加饭,现在不要了,不能免强人家多吃。礼貌上当然还是要礼让,适可而止,在宴会上不能贪求,如果说好吃的我们尽量取,然後向中间、两边去取,甚至在取的过程还要侵犯人家,这都是不合适的。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公食之器,就是宴会上摆在桌子中心,大家共用的公筷、公匙,一道菜旁边摆一套,大家一起用这一套食器,把菜夹到私人的碗里,再使用私人的餐具进食。以卫生的角度来讲,在家里最好都有自己专用的杯子、碗筷等食器,每一餐所煮的菜,最好这一餐就把它吃完,如果吃不完要预先分出来。再者要提倡用公筷、公匙,否则东西很容易坏掉,因为筷子与口中的唾液接触,再去翻搅盤里的菜,有时我们口膜的细菌,沾到饭菜里,天气一热它就繁殖得很快,菜往往就很容易变味,在自己家里都要这样注意,何况是和公众在一起吃饭。
一堆人吃饭如果不用公筷、公匙,例如里面还有一些生客,我们不知道对方身体健康状况如何,有没有传染病?一不小心就容易交叉感染。还有,公食之器无论是筷子、匙子,也不能在碗盤里面翻来覆去的搅,这是讲究卫生。再加上个人有个人的口味,所以不能在盤子里翻来覆去,大家都在找好吃的,你找好的,他也找好的,大家不守礼,这样很不卫生。家庭有小孩子的,从小就要训练,如果没教,让他养成坏习惯,长大纠正不过来就麻烦了。
十、匙有馀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舀汤的公用汤匙子,舀了汤之後,要把它的馀沥汤水完全倒净了以後,才可以再到公器里面舀。有些餐厅汤菜上来以後,公食里面都有大汤匙子,不需要用各人的匙子舀,服务人员会先给你分好,一人一碗,如果不是事先分好,除了私用的匙子以外,另外要预备一个公用匙子,舀过来放在自己碗里,然後再吃。到人家里做客,也应该这样。有的人家讲究卫生,准备了公匙,我们就必须使用公匙来舀汤,用好了以後仍再放回汤碗里去。如果主人没有预先准备,那又另当别论,不管是哪一种情形,还没有倒完的馀沥要倒乾净,当然要倒在自己碗里,倾乾净了以後再舀,从公食器当中舀出来的汤,不要直接放到嘴里,要放到碗里再吃。在《曲礼》也有这样一条要注意的,喝汤不能把自己汤匙子放在公器里面舀来舀去的,要注意这些事项。
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你已经夹菜,放在自己碗里吃不了,或夹错不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想把它再放回去,这个不行的,谁叫我们不看准了再夹!这个不可以的。所以《曲礼》里面讲「勿返鱼肉」,自己夹的鱼、肉,不能再送回去。除了你自己夹的不能送回去外,还有一种情形,主人以公筷敬菜,已经夹到你碗里了,你不能说这个我不要,又夹回去,那样不卫生,也不礼貌。
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於他人。
倍是加倍,你无论是用筷子或是杓子,无论是菜、是汤,有些人对於一般的菜可以礼让,对於自己喜欢的菜,人家夹一份,我要夹两份,这是不行的。譬如到餐馆里面,有时候上来的菜份量有限,如果一席坐十个人,这道菜有十二份,一人一份就剩两份,我们不能因为喜欢吃,把剩下的两份占为己有,因为别人可能也喜欢吃啊!此时剩下两份,就让它剩下来。如果数量没有限制,在各位客人都吃过了以後,下一道新菜上来了,那麼你对这菜特别爱好,可以多吃点没关系,什麼都可以通融的。礼虽然说不能倍於他人,但是在大家都吃过的情况下,这盤菜还有剩,快要被端下去了,此时大家都不吃,我也不敢吃,那剩的这些菜也是浪费,不是那样拘泥的。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必须要注重那个礼节。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在《曲礼》有句话「勿乍食」,乍食《曲礼》的解,汉儒所解的舌与口做声,菜放在嘴里,是试验味道,要尝尝辨辨这味道,这味道是好是不好,为什麼不可以这样呢?你这样一辨味道好像嫌主人菜做得不好,好,你尝一点,不好,你不吃了,不可以这样,你不可以拿到用口用舌这样乍一乍,乍了主人一看你这个举动,心里一想我这菜做得不好,让客人试验试验,主人心里就不大好受了,所以不要乍食。食勿响舌,就是勿乍舌。咽勿呜喉,就是自己的风度,吃菜喝了汤,按照自己的份量,细嚼缓咽,嚼得很细很烂,然後缓缓的吞下去,如果不细嚼又不缓咽,糊乱一下喝汤,喝汤一喝一杯一嘴咕噜,喉咙响了,那让主人或者是其他客人听到都不是滋味,看起来也不太文雅,不太斯文。
吃的时候,不要让喉咙有声音,喉咙有声音既不雅观也不卫生,怎麼不卫生呢?譬如吃荤菜的人,有时候鱼肉里面有骨有刺,当嘴里的份量少时,肉里细的碎骨,在嘴里嚼的时候,很容易被察觉,你不会把它吞下去;假如口里放入的食物很多,没有细细的嚼烂,就囫囵吞下去,可能就把喉咙刺破了,有这种情形。还有无论是荤席、素席,有种汤刚烧上来时浮著一层油,看上去冷冷凉凉的,没冒热气,这是因为油把热气蒙住的缘故,这时候汤匙一舀,往嘴里一大口吞下去,这个就麻烦了。那个滚热的汤,就会让你的舌头受不了,喉咙薄薄的膜也很容易烫烂了,所以在宴会上往往很容易喉咙出了毛病,这个都是要注意的。
平常如果没注意吃饭的习惯,吃东西时就像古人所形容的「狼吞虎嚥」,像豺狼吃东西囫囵吞下去,像老虎吃东西,连小动物的皮毛骨头一起吞下去,那种吃相多难看啊!既难看又危险,在人家那里做客吃餐饭的时候,把身体吃坏了,多划不来!所以吃的时候养成习惯,咽勿呜喉,缓缓的,要试验试验,最好舀汤,不要舀滚烫的,要有这个经验,要稍微让热气散开,到嘴里面先喝一点,不要一匙子都喝下去,喝一半或喝四分之一,浅含在嘴里,看舌头受不受得了,在平时就要如此,无论在家或在外做客,当这样的习惯养成之後,到别处去做客时,才不会如此,一切都是平素养成的。
饮食可以说是烹调方面最讲究的,大家一起吃饭,实在在卫生方面比较不注意,吃饭礼仪方面,在《曲礼》讲得很多,可说是人人都晓得吃,但是人人都不会吃,所以聚餐这一项写得特别多,看起来似乎是小事情,实在中间存著大道,假若这些威仪都能做到,实在可以考验我们这个道是否有进步,吃饭可以考验出来,可以体会出来。这些考验要教小孩,他可以一样一样做到,但是不一定立刻可以体会出大道来,学佛的人如果能够再去体会它,就会体会出很深的道理出来。
我们老师讲饮食,把学食先讲求味美,把中国吃饭的道理在那食序里面写进去,可见吃饭方面很不简单。尤其中国的出家人,很注意吃饭的规矩,到寺里看过堂里那一种严格,好像这一餐饭把人拘束得不得了,实际上一顿饭吃下来以後真是卫生,虽然拘束一点,可是真卫生。这在其他场合里面很少看到,过去在军队里面比较讲究,入伍时会教吃饭的规矩,军队的主官叫士兵也注意这个,可见这事情的重要。我们学过佛的,再来看这些地方,体会应该比一般人多,要再细细玩味,有很多味道在里面。我们就算有些体会,很多事情我们还是有所欠缺,即便照这个完全做到了,那个味道也不见得体会出来,还是要多体会些。
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聚餐就是饮食吃饭,普通人认为吃饭还不容易!可是不讲就不知道,我们把《常礼举要》看一看,就知道当中有很多事情必须要注意。拿我们过去与这里一对照,才知道过去也曾发生过很多毛病。这一条就是说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公食就是众人在一起吃饭,大家同席有很多菜,无论宴会是否为正式的,只要几人同席就是公食,公食照说不应讲话,孔子曾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最好不要讲话。讲话有什麼不好呢?因为这个嘴已经用在吃饭了,同时再讲话。有些人年轻不知道,尤其是年纪老的人,一边吃饭一边在讲话,很容易把舌头或是腮咬破了,常有的事情。除此之外,最不好的是吃饭时高谈阔论,嘴里的口水飞出来,飞到菜盤里,这都是不合乎卫生的。大家注意观察,吃饭谈话时,假如有一道日光照进来,嘴里喷出的水分看得很清楚。所以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以不说话为原则。
这只是讲原则,不能说一成不变。在宴会当中,大家如果都不发一语,那也显得太过沉闷,宴会中总是要说几句话,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就要谨慎小心,避免唾沫到菜碗里去。现在一般馆子里,有些人一边吃饭一边喝酒,喝得醉薰薰的,又是猜拳,又是喧哗,我们冷眼旁观,晓得菜里面不知加了多少味道。所以必须要讲话的时候,不要高声,以对方听得到为原则,口最好是不要对著菜碗,这一条要遵守的。
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後。
人难免有咳嗽的时候,要用手或是手帕把口遮起来,这是可以的。这里讲转身向後,是最妥善的办法。咳嗽时喷口水的力度,比讲话更厉害,有些人连咳嗽、打喷嚏,不但是把口沫喷出来,连口里的饭菜、菜屑子、饭渣子,统统喷出来,那全席的饭菜还能吃吗?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於狗。
叱就是叱责,大声来吓唬狗。「勿杖狗,勿叱狗」,讲的是我们到主人家里去作客,主人家有狗,当吃饭的时候,狗有时候会跑到桌子底下,或是座位旁边,好像要我们拿东西给他吃似的。作为客人的不要叱责它,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打狗还要看主人。你叱责主人的狗,等於对主人没有礼貌。在《礼记·曲礼》里面有另外一个角度的讲法,「尊客之前不叱狗」。这是就主人方面来讲的,尊客是有客人来的时候,作为主人的,不要叱责狗。因为这样会让人联想,我来了你家,你是否正好借题发挥,用叱责狗的方式来表示对我的不欢迎!恐怕引起客人心里的怀疑。
根据这个原则,客人来了不但不叱狗,就是家里小孩子闹的话,也先不要责备,因为你骂小孩的时候,客人心里会发生怀疑,这都是要注意的。「不投骨於狗」,是说在吃饭的时候,有些人把肉吃掉了,骨头不能吞,就给狗啃一啃吧!这个不可以的,为什麼呢?一则照郑康成的注解,主人供给我们吃的东西,我们作客人的,一律都要把它看得很珍贵,很敬重。如果把骨头丢给狗吃,就等於看不起主人的供给,有轻贱的意思,这是古时候的讲法。再有一点意思,我们老师讲过,假如有两条狗,你丢一块骨头下去,就可能引起纠纷,两条狗争著打架,呼噜呼噜叫的时候,这一顿饭就不能再吃了。你想想看,场面多麼难堪呢!对主人也是不好。
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作客人吃饭的时候要先量力,饭量有多少就盛多少,要把它吃完,如果留下来,那就浪费掉了。不是给人请客如此,就是在自己家也应如此。在寺庙里出家人吃过饭後,还要在碗里面倒入开水或茶,用筷子涮一涮,然後把水喝下去,在我们一般人看饭粒吃完了,应该是好了,但出家人爱惜五榖,吃东西时一点点都不浪费,这是培养自己珍惜物质。不管怎样富有,物质总是有限。我们自己够了,还有很多人不够,要培养爱惜物质的心理!不敢处处浪费,其他穿衣吃往都要节俭。
居家就是「勤俭」两个字,辛勤劳作就是开源。节俭就节流,居家能把握开源节流,这个家庭将来不会受到困难,这是居家有道,自己、小孩都养成这个好习惯,到外面作客也是!虽然有时我们看别人不是如此,只有我们吃完後用水涮过再吃下去,不甚利便,但最低限度碗里不要有剩,要把它吃完。吃多少就取多少,这是养个人的美德。
十八、不对人剔牙齿。
不对人剔牙齿,在《曲礼》里边,讲毋刺齿,刺齿就是剔牙。为什麼毋刺齿呢?据郑康成的注解,我们一个人的嘴除了说话,吃饭必须要动之外,平常最好不要动。虽然是讲话、吃饭,嘴巴的动作也有礼貌的。有受过教育的人,吃东西的时候嘴巴是闭著的。无论是饭是菜,放在嘴里细嚼缓咽,一方面比较不显得粗野,再来也合乎卫生。
不但是吃饭时口要注意,同样的说话的时,无论是笑、是讲,嘴巴也要有一定的仪表。平常口不要随便开,讲口的容止,止就是止住,就是口不要常常动,假如一群人同桌吃饭,我们拿著牙签叨在牙缝中刺来刺去,口张著很大,人家看起很不雅观,而且给人心理上不舒服。因为齿缝里面有很多菜渣子,一点一点往下剔,让人家看了饭都吃不下去,这一层心理作用是要注意的。所以观乎仪表,不要让别人心里不舒服,这就是礼貌,就是处处替人著想。
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作主人的一定要等菜都上完,客人全部吃饱,看到大家筷子都放下来了,这个时候你才起来。如果还有客人没有吃完,你不能先起来。如果吃到一半主人先起来,那麼懂得礼的客人,他不管吃饱没吃饱,也必然要跟著起来,主人起来就等於是辞客的意思,所以主人不能先起来。作主人必须如此,而作客人也是这样,在被邀请的客人当中,有主客与陪客之分,在席上作主客的人也要观照所有陪客是不是都吃好了,还有一个客人还没吃完,主客就不能起来,你起来就失了礼。
在旧式的婚礼中请客宴会,也有个主客,通常都是年高德劭的长辈,或者是家族中辈份年长的长辈,此时主客所坐的席位,位於正当中最里面一席,其馀的客人都看得到这一席,此时坐主要席位的主客,就要看全部的客人是不是都用完了,如果还有一个还没用完,主客就不能起来。因为主客一起来,其馀的客人也都得站起来,这是礼。不过现在有些地方不知道这个道理了,大家认为请来的客人应该都是平等,各走各的,不过我们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不管人家懂不懂,我们一定要遵守,这样才不会失礼。尽管最大多数人不瞭解,但万一其中有人瞭解的话,他看到你失礼,心里对你的看法就打了折扣。
一般作学问,无论是写字或是说话,引经据典都不能错误,不要认为现在错的人很多没有关系,一百个人当中哪怕有九十九个人不懂,其中有一个人知道的话,这就不行了。所以一切的礼,一切的学问,不论人家知不知道,就应该尽其在我,我们自己知道了,就一定要照著去作。
二十、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宴会完毕,大家都吃好了,主人要谦虚地表示慢待,没有把客人招待好。而作为一个客人呢?要向主人道谢。中国的礼和外国不同,在外国作主人的,在客人吃好了以後,问客人吃得怎麼样?如何?表示自己的菜作得多麼好,自己感觉到值得骄傲。这样的国情跟我们不相同,他有他的道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不是如此,虽然是很好的宴会,很好的菜,我们还是谦虚的讲粗茶淡饭、薄酒!而在外国,你跟客人讲粗茶淡饭,客人就不高兴了,观念上相反,很多是不能相通的。
二十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整个宴会结束了,主人要进巾进茶,不是一吃完就散席了。吃完以後出来餐厅,还要到另外一处,譬如出来到客厅,再上毛巾、茶水,这是必须要的礼貌,然後整个宴会才算是有始有终,才不失礼。这些规范我们把它推广开来看,从入席、让座到宴毕这些过程,我们要随时留意,这当中很不简单,有些看起来很容易,可是自己参加宴会的时候往往就忘记了,所以平时要训练有素,随时照这个作。学而时习之,这就是时时练习,照上头学习、练习。
(辰)出门
下面讲出门,我们无论在社会上作事,或不在社会上作事,都要出门。一出门有应该注意的事情,当中包括礼节,交通安全等种种需要注意的。一共有十五条。
一、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这里讲穿的衣服,戴的帽子。衣冠是一个名词,古时候为什麼讲衣冠?因为当时的人出门,必然要戴帽子,就是不出门,有客人到我们家里来,我们见到客人,就要把帽子戴起来。古时候懂礼的人都是这样,不管是读书人家里,或者一般不读书人家里皆是如此。在家里我们穿的衣服很随便,但有预备一套出门用的衣服挂在家里,平常没有出门的时候,这个衣服放在那里也是有作用的,一旦有客人来时,要赶快把衣服穿起来招待客人,客人来访当然穿恭敬的衣服,他对主人恭敬,主人也穿相对的衣服,穿戴整齐,也尊敬客人,这就是衣冠。
现在讲衣冠,当然不必讲求华美,个人经济情况不一样,经济允许的可以买质料很好,衣服可以讲究,经济情况不太好,就不一定穿很好的质料。质料好不好没有关系,但是要穿得很整齐、清洁,衣服常换洗,不要脏了还穿出来。一件衣服其实可以穿很久,最重要的是整齐,一定要注意。古时候物质艰难,不像现在科学发达,经济比较富裕,一件衣服总是穿得年岁比较久一点,尤其质料好,比如皮衣服、丝织品,那些是真正的丝织品,不是人造丝,一件丝织品穿得很久的。但是普通人家,皮衣服、丝织品的衣服,是不容易的,那麼布料子衣服也行。布料衣服你要穿出去,人家也不会笑话的,懂得道理的人,也不会批评,就是衣服穿旧了把它补起来,洗乾净还是可以穿!弘一大师他的一件海青大袍子补了一百几十个补在上面,可见他老人家爱惜物力之彻底!我们当然不必那样子,穿得整整齐齐,乾乾净净的就可以了,你出门这样子就不会失礼。
二、见长者,必趋致敬。
出门遇见长者,或是年龄比我们长,或是辈份比我们高,或是有道德学问的尊长,必然要趋进!趋是走得很快,比如长者在前面,距离我们还有几十公尺那麼远,我们就要快点走到长者跟前去,向长者致敬,在《曲礼》里面这麼讲的,「遭先生于道」,在道路上碰到先生,这个先生包括老师,或是叔叔、伯伯,父亲要好的朋友,父执这一辈的,都叫作先生。在路上遇见这样的先生,就要「趋而进」,很快得走上前去,「正立拱手」,走到适当的距离,对著先生恭恭正正站在那里拱手,「拱手」就是抱拳。「先生与之言,则对」,长者见著我向他致敬的时候,如果他有话要问,要跟我们说话,就让长者把话说完了,我们再有条不紊来答复长者;如果长者「不与之言」,只是给我们表示一个礼,他也不问语,那麼「则趋而退」,我们致敬致完了就退下来。
在现在来讲,也有例外的,在马路上我走这边,先生长者走那边,马路车辆很多没办法跑过去,那就不必趋前。当然如果没有车辆,或是红绿灯正好开了绿灯,有这个方便的话,可以穿过去,交通安全还是重要的,你硬是要跑去向长者致敬,中间有很多车子往来,彼此都不方便。但情形许可的话,则必须要这样作。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在《曲礼》里边是这麼讲的,「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城是指城墙,登上城墙时不要往下指这个,指那个,同时也不能够呼唤,不能喊什麼人,什麼人。这里讲登高,是指在城里边讲的,不是指高山。现在市区里面没有城墙,但是有高的建筑,意思是一样的。读书不能「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就不能变通了。比如说在建筑物二楼的阳台上,往下高呼,街上人那麼多,不知道你在上面发生什麼事,下面的人一听到呼喊,都要跑上来了,所以登高不能呼。还有在任何一个高处一指,下面那些人不知道你究竟指的什麼,车辆来往得那麼多,你这麼一指,大家都停下来,这时交通就阻塞了。
还有这个「不招呼」,我们认为,下面那麼多人,其中有个是我的朋友,我向他招呼一下,下面那麼多人,谁都发生怀疑了,究竟是招呼谁啊?给你这一招呼,大家就乱了,恐惑了,你在上面这麼一招呼一指,就把人家的秩序扰乱了,这是不对的。
四、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这是指一般人,当然我们学道人不会抽烟的,正在走路的时候,不能够一边走一边吸烟,这样是失了仪态,做外交官的人,不管他会不会吸烟,在正式外交场合里面,他不会吸烟的。除了衣冠整齐以外,他手里拿著什麼东西,都有他的礼貌、规矩。如果这个外交官手里还拿著烟卷,那这个外交官就完了,把国家的礼丧失了。至於一般情况,现在公共场所很多都是请勿吸烟,在电影院里不能吸烟,在一个大的礼堂里面,也不准吸烟的。在路上人来人往那麼多,一边行一边吸烟,在规矩上也不许可,除了仪态不好,还有吸烟的味道让不吸烟的人闻了难受;而且烟头的火苗如果没有熄灭就随手乱扔,也会造成危险。
还有不嚼食物,一边走一边吃东西,拿个香蕉,拿个橘子吃,这个普通人家都不许可,我们是修道的人,边吃边走那不像话。有些人他不但边走边吃,还随吃随丢,自己不知不觉,这种习惯养成了,往往是失了礼自己还不知道,别人看起来,非常不雅观。现在还有一种毛病容易犯,就是吃槟榔,边走边嚼槟榔,很不好看。政府现在呼吁不要嚼槟榔,本来槟榔可以当药治,是一种药,我记得在《饮食须知》里有一部书叫《学海类编》,记载槟榔是在南方产的东西,用得好可以治很多毛病。但台湾很多人拿它当零食吃,在口里嚼,吐出来的水红红的很难看,同时根据医生研究,这个东西吃多了会引起口腔发炎,严重的形成口腔癌,这是不好的。
除了这个以外,现在还有口香糖,一般学生边走边嚼的狠多,这个也不行!习惯不好,尤其在公众场所,很不雅观。还有人喜欢吃东西,你在吃的时候,会引起周遭人的食欲,让人家垂涎三尺,这都不好。一个懂礼的人,饮食有节制,有定时、定所,也有一定的地方。不但在马路上,你就是在家里吃东西的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吃,你单独享用也不好,在公家机关或是在学校里,同事在那里,你单独拿东西吃,很不恰当,所以这个都是要平时养成。
再者,在路上边走边唱歌,现在很实行,尤其唱流行歌,这个也不好,懂得礼的人,他自自然然就不会这样。一般讲旁若无人,他眼里看不起别人,我行我素,这种人太放肆了,一个知礼,能替别人著想的人,他走在路上既不吸烟,也不唱歌,他自己知道节制,不肯在路上,或是公共场所做这些事。凡事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人他不考虑,不会替别人著想,就是自大无礼。唱歌也是如此。不管自己歌唱得好不好,不考虑别人,这就是狂妄。我们讲礼,这些都要守住。
五、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我们乘车子见到长者,无论是叔叔、伯伯这一辈,或是老师,凡是比我们这一辈大的,都是长者,见到长者就要下车,表示对他的尊敬。见到幼者,幼者是他比我们年龄小,或是辈份小的,我见到他只要是认识的熟人,虽是不要下车,但还是要打个招呼,颔首,跟他点点头作礼。在《曲礼》里面曾经这麼讲,「君子式黄发,下卿位,入国不驰,入裏必式。」式黄发,式就是古时候车子前面一个扶手的地方,一根横的木头,当乘车子的时候,有时必须站起来,这时候手可以扶著那根横木。所谓式就是乘车时必需站起来,手扶著车前面的横木,然後鞠躬作礼,这叫做式。黄发代表年纪老的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面讲「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一般年轻人黑头发,到了年纪老的时候,头发变黄了。见了黄发的老年人,一定要在车上起立作礼,鞠躬作礼。
下卿位是遇到大夫的位子在那里,不能只有式,还要下车。而入国不驰是指到了国内,虽然不要式,也不要下车,可是车子不能跑得很快,恐怕把人压到了。入裏必式,你到乡里一定要式,跟式黄发一样。论语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这乡里的人,一定有道德学问之人在当中,所以车子经过时,就要表示礼貌,不然就太倨傲了,看不起人了。
这里所讲的君子,指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国君,国君出来的时候,见到老年人,都要站起来鞠躬!在车上式黄发。而下卿位是指他从朝廷里边,乘车上朝时,经过朝中卿大夫的位子,必定要下车,才过那个位子,退朝的时候,也必须如此,经过那位子後再上车。所以我们晓得,式黄发是敬老,下卿位是尊贤,尊敬贤能的人。所以我们乘车子见到长者,我们不是国君,更应当要下车,光是在车上表示礼还不够。不过现在也有例外的,如果乘的是公共汽车,那你就不能下车了。
还有如果是自己开车,前後都有车子在马路上鱼贯前进,容不得你把车子开到旁边来,下车向长者作礼,这个也没办法,在能下车的情况,必须要下车,比如说骑脚踏车的人,那就方便了,在路边看见长者,我们就要下车。可以办得到,一定要这样子作,这就是礼敬长者,培养敬老尊贤的德,同时在社会上也提倡这麼做,风俗就淳厚了,我们一个人带头作,别人观摩了也照作,社会风气就好起来。
六、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我们到外面办事情,出去的时候,要让家里的人知道,预计什麼时候可以把事情办好回来。到了夜间一定要回家,否则家里人会担心哪!如果有时候参加会议,开会的时间延长了很久,或因为交通问题,或是事情没办好,事先能预料到夜间赶回不来,这个时候一定先打电话回家,先告知家人,让家里的人放心。尤其是作子女的,外出时父母总是一直望著,哪怕是比预计的时间超出一点,家里面就著急了,因为不知道你在外面发生什麼事情,所以古人讲,「慈母望子,倚门依闾!」靠著自己大门口看望,然後不但是自家的大门,甚至还走到闾,也就是巷子的口,在那里一直望著,可见父母担心到什麼程度!瞭解这种情形,一定要谨守时间,到时间一定要回家,就是不能回家,临时也一定要打个电话。
七、车马繁杂街区,不招呼敬礼。
市区里面车辆很多,在这种地方不必招呼,也不必敬礼,就是遇见长者也不用,要知道事情是讲原则,它有变通的地方,你在这些车辆繁杂的地方,就是遇见长者你不招呼,长者也不会见怪,反而你一招呼的时候,会引起更多的麻烦,别人也不知道你是在招呼谁,会扰乱人家的视听,所以这个时候不必敬礼,也不必招呼,这是有关交通秩序的问题。
八、不立于路上久谈。
我们在路上遇见了熟人,你站下来三言两语表示礼貌就分手了,向这样的情况是有的。可是一旦遇见老朋友,好久不见了,一见面谈得比较久,可是路上来往那麼多人,那麼多车子,你在那里就阻碍人家的交通,所以在路上不要站在那里久谈。
有些人的毛病是,喜欢谈得没完没了,这非常使对方受不了,因为社会上一切都讲究时间,讲究秩序,我们认为都是好朋友,一见面就抓住人一直讲,说不定他有很重要的事情,或者跟人家有了预约了,你跟他喋喋不休,对方又不好意思马上拒绝你,等你这段话说完了,他也把时间耽误过了,所以既妨碍交通,又耽误对方时间,所以在路上不能久谈,这是一个原则。同样的道理,老师在过去曾经讲过,就是我们到人家家里拜访,当辞行出了门口,也不必站在那里再多谈了,根据这个原则,多方面都要注意。
九、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在交通规则中这些一定要遵守,走路时骑楼下是最安全的,慢车道上最好不要走,摩托车横冲直撞的非常危险,更不可以走马路中间,走在快车道上。另外什麼情况下才能穿越马路?有斑马线的地方,遵守红、绿灯的指挥,大家虽然都知道,但仍有很多人不能遵守。还有一种情形,在没有红绿灯管制的时候,只有斑马线,通过马路时要特别小心,不要认为在斑马线上,可以放心大胆地慢慢走,在国内汽车驾驶素质不像国外,外国的汽车一定是让人的,你在斑马线上行,车辆也停下来让你。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习惯,汽车驾驶老远就在按喇叭,你得赶快通过。有的甚至不按喇叭,一呼啸就过去,所以要先看清左右,尤其不能跟汽车争路,与汽车争路,这是最容易发生危险。
十、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走路时步伐要稳重,大家平常没留心,看相的人把这个看得清楚,例如看流转相法,麻衣相法,我小时候看流转相,麻衣相,相书里面写得清清楚楚,一个人他说话,眼睛怎麼看人,静态的时候,看人的五官、四肢、手掌等,动态的看一举一动,眼睛怎麼看,言语怎麼说,头怎麼动,相书里都有,一举手一投足,步伐怎麼迈出去,都看得出来。这个人贵、贱、气质,看他的走路就看得出来。不但相书上看相如此,作领袖的人也要会看,清朝曾国藩用人,选一个年轻人,准备把他培养出来成为一个将材,要先看一看他是否可以有成就大器,他著了一篇《冰鉴》,字也不多,里面说的都是经验之谈,蒋介石特别介绍那本《冰鉴》,还作了注解。
在军队里边上校升少将,要看他的步伐,有不对的就不行了,一般讲贵人走路就是很稳重,一步一步稳重的很,人走路就代表他办事、做人的精神,走路脚前後都要落地,有轻浮的人,用脚尖走路,後跟提起来,这个人做事是不会可靠的,也不会踏实。佛经里边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有什麼样的心里,表现出来的动作,就是心生法。然而动作也影响心里,我们走路、言语一切一切都要注意稳重,这也是在训练心里。
走路时张胸闭口,张胸是抬头挺胸,不要低著头、驼著背。修道人不必装得挺得很高。但要自然地心胸张开来,不要闭塞起来,很自然的平直张开。此外走路的时候要闭口,口不要张开,因为走路已经用力气了,口再张开你气体出得多,会伤气的,这就不合卫生。照道理讲,走路就不能够讲话,也不能吃东西,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一边讲话,是不合乎卫生的。古代行军的时候,尤其在晚间,嘴里面要放东西,就是衔枚疾走,不讲话,口里不吐气,不会损元气,腿力可以持久而不会疲乏,走得又快又好。
「目向前视」,眼睛要看著前方,不要低著头,很容易发生危险,要看清楚前面路上有没有障碍物,地下有什麼小动物,都要看清楚!所以要向前视,眼睛就代表心,你眼向前视,心里也跟著往前,注意力也在前方,行动也自自然然跟著心意走,含有这些道理在当中,所以要细细研究。
十一、遇妇女老翁,应尽先让路让座。
出门除了自己注意安全,注意礼貌,还要同情别人,尤其现在市区里面交通非常拥挤,对老年人、小孩子,还有妇女要多关照,妇女身体究竟比男子要弱一点,尽量在路上要让让步,不能争,坐在车子上就应该让座,老年人当然必须要让,妇女带著小孩子,穿高跟鞋,或者提著东西的,都比较不方便,应该要让座。
十二、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於人,须随即称谢。
到一个生疏区,总是难免要问路,如果人家问你,当然要尽你瞭解的,很详细的告诉人家,有时候在我们认为很简单的路,对於陌生的出外人可能就不大容易了,有一次我找一条路问了好几次,附近人都还不知道,很多小路也不大容易找,要体恤别人外出,尽可能清清楚楚地告诉人家,老师不是常常讲,他初到台湾来,问人路的时候,人都很热心,还会跑很远带他到那一条街。现在是很难遇到这种情形。但是最低限度我们要给人家讲清楚。
另一方面我们问人家路,问路於人,人家告诉我们,我们随後就要向人家道谢,这是应该有的礼貌。在问的时候也要注重礼貌,人家是个女子,上了年纪的,你称呼他一声太太,或称一声女士都可以的。现在一律称小姐,这是从外国学的。那麼男子称呼一声先生,不能出口就问人家,一个称呼都没有。不管是人家问我,还是我们问人家,我们希望人家告诉我们比较清楚一点的,那麼人家问我也是一样,假如我们自己不懂,不能随便告诉人家,让人家路走错了,这个罪过,不是很大的罪过,最低限度,耽误人家的时间啊!
我初到台中市来,我找一个地方,建中街,建中街是靠近教师会馆附近,那我在精武路那边去问,有个人他是很热心,他说建中街在哪个地方我知道,就一指,指到什麽地方?指到北屯路方向,好像接近相似地址那里;还画著图,从哪里转。一转不是,半天的时间过去了。所以这个自己要知道清楚才能跟人讲。假如自己不清楚,也要向人家道歉,自己不知道,请他再问别人,这就可以了;不能说是不清楚,让人家多跑冤枉路,那不好。
十三、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礼包含的事情很多,出门事事都要小心,没有家庭的,有亲戚朋友在这个社会里面,对你都很关心;有家庭的,出门时家里的人,全都替你挂念,在外面不能遇到任何危险,所以什麼事情都要小心,不能粗心大意。「古庙」,在深山里面那些破旧的寺庙,里边可能藏有歹徒,你不是他们一夥,也不是他们敌对的人,那一派黑道人物藏在那里边,机关在那里就怕被人看破,你到那里面去的,最低限度他要不害你,也把你抓起来,深怕你看破後,到外面宣传,造成他不能自保;再坏的就杀人灭口。
「两人不看深井」,现在井没有了,古时候一个村庄有好几口井,井很深,上面有一个栏竿,叫井榦(gàn) ,井榦大概有半人高,有的人很好奇,从外面往里边看,看井下有多深,但两个人时你就不能看,这也是安全问题,一个人看可以,三个人也可以,就是两个人不能看,为什麼呢?人与人之间的利害,或是私人之间的恩怨,自己不知道严重性往往是有的,假如对方有恶意,或是这个人希望得了他的财产,在你看得出神的时候,他一把把你推到井里去,神不知鬼不觉,法医也验不出来。
同样的,两个人到悬崖上往下看也要避免,中年以上的人,利害关系就是复杂,总要注意一下,古时候平剧有演,夫妻为了有什麼隔阂,在坐船的时候,乘他不备,就一手把他推到水里去,这一情形都有的,同样的这一个原则,现在坐电梯,或是机关里边,你身上有财物,或者你是单身女子,一个人最好不要同另外一个生人,一起去陌生之处,会发生很多麻烦。即使你是一个男子,别人跟你一起进电梯,也可能是进来抢夺的。尤其现在这种情形太多了,随时都要注意,要是真的遇到抢夺的人怎麼办呢?在外国暴徒往往要你先举起手来,遇到这种情形,你最好手立刻举起来,有的人以为把钱拿给他就好了,手伸入口袋拿钱,对方误会你要掏什麼来对付他,就先发制人,一枪就把你打死,你看多冤枉,所以「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这是一个原则。
十四、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古时候骑马,经过乡村里的木造桥,一般这种桥都是不很宽,想从这座桥过去最好先下马,否则很危险,为什麼呢?因为你骑的这个马,未必是良马,良马那过桥没问题,《周礼》上讲良马有八种德性,其中之一就是过桥,或是过险路,它自己知道小心,不会伤害主人的,这种马很少!普通的马不小心,一个脚没有踩稳,就会翻到桥下去,古时候过桥,或是过山上的险道,往往多很翻下来,如果能下来牵著马,就能顺利通过,等过桥以後再骑马。
那麼「过渡莫争船」呢?这个渡船与现在乘的船不相同,所谓过渡是从江河上横过去,专门把人从这一岸运到那一岸,坐这种摆渡的水船,不能争著上下船,因为很容易会重心不稳,摇摇晃晃的,要是有秩序,很稳重的上船,就不会发生翻船的事故,还有要注意船载重量是否超过了?否则也会发生意外。
现在虽然桥都很宽,也没有人骑马了,但是骑车与开车也是一样的意思,也要注意安全。如果桥不是很宽,或者正在拓宽的时候,它也可以通行,只不过这时候要特别小心。还有走到巷子里,路面宽度不大,在加上转弯的地方,都要特别注意。船有时候还是用得到,也一样不能疏忽。
十五、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手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车子、船只都有窗子,老式的飞机窗户也可以打开,但是飞机一飞,窗就关闭了,现在新式的飞机,窗户则是密闭的状态,不会有问题。我们在这些交通工具上面,不能把手伸到窗户外面,因为非常危险,手很容易被障碍物打中。
还有不能随便涕痰,吐痰不但不雅观,也很不卫生,受过生活举止教育的,在公共场合就不会随地吐痰,平时自己要随身带卫生纸或手帕,有痰时包起来放在口袋里,平常痰可以不咳,有时候遇到感冒,不能随地把它丢掉,这是一般公共卫生的常识,守这个礼到外面去,不会让人家厌恶,随便吐痰叫人家看见了,心里很厌恶的,「涕」是从鼻孔里面出来的,吐涕也很令人厌恶,同样道理,公共场合最好不要抽烟,有很多不抽烟的人,闻到烟味也是受不了。
总而言之,让人不舒服的事,在旅途上尽量少做,出门这十五条,能够注意到,那麼出门的时候,保证是逢凶化吉,如果好管闲事,没有礼貌,就很难讲了,这个都是要注意的。
(巳)访人
一个人免不了有访问人家的时候,访人一定有其目的,没有事情何必要访问人家呢?这当中也有很多应该注意的事,瞭解之後照上面做,如不照做也没有用处,果然照做的时候,主人会很愉快,自己目的达到了,事情也办好了。彼此皆大欢喜,两相方便;反过来说,如果不遵守访人之礼,不但把人家耽误了,自己的事情也妨碍了,留给人家不好的印象。
一、先立外轻轻叩门,主人让入方入。
到人家的家里去访问,不能说不管有没有人,我们就推门而去,这个不行的,人家的房门锁著,我们固然推不开,就是门没有锁,我们也不能推,要轻轻的扣门。而现在一般家庭有门铃,只要按一下铃子,里面人就听到了,就会来应门。我们按门铃也要注意,注意轻轻的按一下,主人不会听不到的,有些人深怕里面的人听不到,按的很用力,而且还不放手,里边人真是就像发警报一样的,给人第一印象就不好,说不定主人心脏不好,或者有小孩正在睡觉,给你这麼一来的话,把人家小孩吵醒了,让人家不大愉快,所以要轻敲门、扣门。
就是主人在家里,你不敲门就推门冲进屋子,主人会认为你没有礼貌,常有的礼貌你不懂。人家要欢迎你、接见你,都会措手不及。一般人平常在家里都穿便服,夏天有些人甚至不习惯穿长衣服,都穿短衣服,你扣门或按门铃,他在门里边知道外面有人来了,他可以有个预备的时间,把能够见客人的衣服换上。
这时主人必须先答应,请客人在门口稍待一下,他把衣服换好,有个预备,彼此不失礼。反过来说,一推门就进去,是男主人就罢了,要是女主人衣著不整齐,那彼此怎麼办呢?这都是不相宜的事情。再有,有些人临时到隔壁邻居家去了,门也没锁,这个时候正好你来了,你推门一进去,他家正好没人,你就走进去了,就是要好的朋友,等主人回来发现了,你怎麼交待?万一他家将来丢了什麼东西,你的嫌疑就避免不了。所以这种种问题都要注意,这是到人家住家的房子里面去。
现在公家办公的机关、办公室,也不能随便进去,如果有机密的公文放在那里,都不能到里面去看,就是门敞开著也不能进去,如果你进去了,将来机密洩露,我们就脱离不了干系,就是这个原则。一般家里面先扣门,主人要是在里面,答应了之後才能进去,进去以後还有其他应该注意的事情,到人家家里去不能左顾右看,现在一般人不注意,总觉得看看有什麼不好,《礼记·曲礼》讲得很清楚,就不能随便看,懂礼的人看客人一进门,左顾右看,他就知道你这个人没有受教育,把你看轻了。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这个是按照次序来的,经过扣门主人请进以後,有时候主人不见得单独在家里,他里边可能还有别的客人,知礼的主人当然要一一把先来的客人,介绍给後来的客人。後来的客人要一一向他们作礼,须一一为礼,这里没讲作什麼样的礼,就按照现在通行的礼,通行握手礼是就握手,鞠躬礼就是鞠躬,按情况来决定。如我们信佛普通就是合掌,假如先来的客人不学佛,就不必用合掌的礼,用普通礼,或握手,这礼从俗。
过去讲敬礼的时候,也曾经提示过,学佛的人对佛行跪拜礼,与拜祖宗一不一样呢?老师说不一样,我们对祖宗就是跟在世时一样,我们拜祖宗按照平常行的跪拜礼,一般世俗的礼节来行;拜佛的时候就按照佛家的礼,不是执著一成不变的,所以一一为礼也是这样的。「辞出时亦如之」,事情讲完了,我们不必待很久的时间,应该要辞出去,而出去之前,必须要跟原来屋子里边的客人一一行礼。
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除第二条是讲见到其他客人的礼貌,第三条也是,既然见有别的客人在那里,也许他们正在商议事情,而我们去的时候就不能干扰人家。我们看到主人跟别的客人谈话正投机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久坐。如果我们来的是办事情,跟主人要商讨事情,有的不能让别的客人知道,这个时候就可以请主人先到另一个地方,我们把所要讲的事情,要商讨的话,说完了以後,就可以告辞了。那样主人也感觉很方便,其他客人也不感觉为难,这就是礼貌,处处与人方便。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凡事都有两面,第三条讲你是後来的客人,见到别的客人原来在那里,应该守这个礼。可是另外一方面,假如我们是先到的客人,我们跟主人在谈话,事情也已经谈完了,这个时候见到有别的客人来,我们就要替人家想,他来当然有事情,尤其现在大家时间都很忙,他办事不见得就愿意让我们知道,所以这个时候,见到别人来,我们就赶快辞出,向主人告辞。
有些人对这两条都不太注意,後面来的客人见到前面的客人,也是坐下来大家一起谈起来了,谈得摸不著边际,事情也没办,其他客人的时间也耽误了,我们自己的事也没做得了,主人当然也有自己的事,我们在那里谈半天,主人不好意思下逐客令,偏偏我们又不识相,那主人对这个客人,下次就不敢领教了。我们到人家家里作客、办事情,不要让主人感觉这些麻烦。
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到人家家里作客,无论是坐姿、站姿,都要注意。在大陆上,老年人教训小孩你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站都要端端正正的,《礼记·曲礼》讲「立必正方」。比如说你去拜访一个人,或是见到尊长,对他讲话时,总是把正面对著他。你不能一边对他讲话,一边脸朝其他方向,这是失礼。
「不倾听」,倾是耳朵对著他听,主人跟他讲话时,你用耳朵对著人家听,一方面表示我们的耳朵听觉不好,再一层表示你嫌弃他声音太小,让人心里产生抱歉之感,一个人仪态总要注意,听话时用耳朵对著人家,就是失态,所以佛家讲仪规,戒律是戒律,戒律之外还有行、住、坐、卧,这些在一般的仪表上也要讲,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都是要注意的,一个人要是不庄重,在言语行动上都可看出来,言语行动一轻浮,就影响一个人的做事能力,为什麼呢?一个人心里和外表,都是诚於中形於外,凡读过中国书籍,这些情形一般都瞭解,四书五经念的懂一些道理,就看得出来,这个人将来前途如何,替你办事是不是很确实,是不是敷衍,都看得出来。
「不哗笑」,哗是哗然,很高兴的大笑。老师常常讲,现在社会上推行人与人见面要微笑,见著人表示微笑,既然一般人都这麼推行,我们也不必说这是不对!但是最低限度,见著自己尊长,或是最敬佩的有道德学问之人,都不应该一见面就笑开了。见面这个礼,晚辈见长辈应该是正色严肃,笑就表示自己跟长辈是平等的,不但把他看成平等,而且还像古人所讲的狎昵,好像彼此很常开玩笑,所以见到尊长不能随便笑,当然也不能绷著脸,好像生气的样子,要和颜悦色,严肃当中有尊敬,这个讲起来很难,自己慢慢体会,总有一番诚意表现出来,对长辈如此,对一般亲友,最好也能够如此。
虽然见面可以笑,但是古人也讲,不是哄堂大笑,哗然大笑,古人讲笑,笑不启齿,不露齿,牙齿不能露出来,这个就是有一个分寸,不失仪表。哗笑表示这个人很狂妄、放肆,尤其三、五人以上时,高声笑起来,就表示旁坐无人,很容易得罪人,瞭解礼貌的人一看,印象就不大好了。
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去作客不要带小动物,一般人学外国人养狗,自己觉得很心爱,到哪里就带到哪里,这不大合适。人家家里的东西,有一定摆放的秩序,狗带到别人屋子里去,乱闯乱闯的,说不定碰到花瓶、茶杯,给人一碰打碎了,都是很尴尬的;还有动物的脚很脏,人家家里地板擦得很乾净,你把人家地板都弄脏了,这也不合适。假如再解小大便,那怎麼办呢?这都是要预防的。
所以出门不要带动物,万一要带也要栓在屋子门口,古时候送人家东西,譬如送一只鸡、送牛、马的,不能送到堂上,所谓大雅之堂。普通人讲「不能登大雅之堂」,鸡犬这些东西,不能上大雅之堂,你送人家是在上堂之前,跟主人先讲好,放在堂下,另外一个地方,不能带到堂上。比如送马,可以带个马鞭子,以此代表马呈送给人家,这在过去是讲得很清楚的。
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我们去作客,在主人房子里面,所谓室内,在古代室与堂不同,堂比如现在的客厅,规模比较大,除客厅之外,通常有一个书房,还有卧室,不是很亲密的朋友,主人不会领他参观卧室,一般泛泛之交,你到人家里商量事情,都是在客厅里面,有时在书房里,我们是读书人,客厅里边也放有书籍,这些东西千万不要自己去动,尤其是信件,不要自己翻开来看,不论古今中外都讲究这个,人人都有他私人的事情,大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所以私人的信件,文书不能看。就是到人家商店里面拜访主人,你不是去买东西,这时候店里的商品也是不能自动拿来看,这些原则是一致的。
八、谈话应答必顾望。
跟主人谈话,或是其他一般人交谈,不管在任何地点,谈话的时候总是要看著对方的眼睛,《曲礼》上讲,我们的眼睛要平视,看对方的眼,你看高处表示骄傲,看不起他。古人讲「白眼看青天」,眼睛长在头上就是骄傲,这是不可以的,如果往下看也不合适,上次老师讲,我们低头看不合乎道理,应该是稍微往上看一点,表示有一种仰慕的态度,仰而亲之、仰而亲之,稍为往上一点,对於长辈,好像「高山仰止」,不能低下头来听,好像满腹忧愁,有心事。
往侧面看也不行,表示心不在焉,心不在焉的跟人家谈话,也是失礼,我们不但跟人家对答的时候,要顾望人家,要用心倾听,就是跟人家握手的时候,也要看著对方,很多人在大众场合,客人来握手,一边握手,一边望到其他地方去,那也不大合适,所以谈话应答的时候,一定要顾望,顾望就是代表心、眼、手一致。
九、将上堂,声必扬。
这是《曲礼》的两句话,进人家房子之前,当然是先在外面叫门,主人答应了我们才能进去。古时候建筑跟现在不同,进了大门还有庭院,然後是堂屋,现在的房屋都比较简单,一进大门就是堂,进门的时候,声必扬,扬就是说出话来,进门的时候,声音稍微用力一点,好让屋子里边的人能够听到,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譬如说原来各种东西摆著,没有什麼秩序,或是访客刚刚离开,刚喝过的茶水还没有撤掉,桌子也还没抹乾净。这个时候让主人有时间,可以稍微处理一下,有时候也可以整理一下衣服,不要让人措手不及。《曲礼》说「将上堂,声必扬」,注解提到「足以戒人世」。戒就是警告大家,叫人家知道,提醒人家有客人来了,让家人作一个适当的预备。
十、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後入者,阖而勿遂。
作客时主人叫请我们进去,大门不管原来是开著还是关著的,都要保持原来的样子。譬如说门原本是关著的,我们进去前固然必须先扣门,就是门开著的,我们也不能直接进去,也要扣门。假如门原来是关著的,主人是为我开了,那麼我进门之时,就要顺手把门照原来的样子关起来;如果门原来是开著的,就不必把它关起来,还是让它开著。
假如跟我同来的不止一个人,还有两个客人鱼贯而入,第一个、第二个进去了,轮到我是最後一个,也要按照门开亦开,门阖亦阖的原则。原来的第一、第二个进去的,不能关门,他一关的时候,後面的人就进不去了!虽说不要关门,但必须要有一个表示,在第一、第二个进去的时候,都要做「阖而勿遂」的表示。阖,就是把门稍微动一动,做一个关门的姿势,然後才走进门,到了最後一个人,他就知道这个门是要关的,因为走在前面的人,已经做了一个关门的表示,我们在最後的人,要顺手把门关起来,所以「阖而勿遂」就是指在前头的那几个客人,要作一个关门的姿势,不要把门全部关起来。
这点说起来简单,可是不提醒,还是有很多人没注意到,往往小地方不注意,就让客人觉得不大方便,尤其是不同的季节,有的主人习惯把门窗打开,有的主人则习惯把门窗关起来,各人不一样。而照理上来说,应该是客从主意!作客人的一进门,就把主人的家,当作是自己的家里一样,照我的意思办,那就失了客人的礼貌。主人要凉快,而我们把门关起来,让主人不舒服,这就不行。
如果是主人无论在什麼天气,就是习惯把门窗关起来,或者是他的习惯,或者是他身体上需要,尤其现在脑中风很多,他的身体亏虚,要是能细细的注意调养,不致於一下就发作了,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风吹,一般门窗大开反而关系不大,反倒是门留了一点点空隙,这小小的风是最糟糕的。还有窗户也是一样,主人原本将窗户全部关起来,而我们一进去,不好意思全部打开,於是只开了一点点缝隙,结果这一点点缝隙比全部打开的力量还大,风从缝隙灌进来,跟水流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看长江三峡的水为什麼那样厉害呢?它就是两岸合在那里挡住,当水经过那里遇了阻碍,发挥出的冲力也最大。
一般风吹进室内,当窗户开的越大,它的冲击力就越缓,当缝隙很小的时候,全部的风力集中在那里,一次冲进来,这个力量最厉害,年轻人被那种风一吹也容易感冒,何况是老年人,他原来身体亏虚,或者有高血压的话,一下就中风,这是最厉害,所以我们作客,拜访人家,到主人家里去,这些事情都要考虑到,也许人家身体不好,懂得这个道理,他把门窗关起来,我们去不但把门打开了,也把窗户打开了一点,小而言之,人家说我们不懂礼;严重来说,可能会让人家发生不幸,究竟这责任谁负呢?这道德责任我们负担不了!所以古人讲礼,固然是礼貌是仪表,还是要讲这些层面。
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到人家里去访问,跟主人谈话,把事情谈完了,当然就走,还有要注意主人在欠伸,欠,就是在打呵欠,伸,是发出「哎」这个声音。人打呵欠就表示气力不够,昏昏欲睡了,有打嗑睡的情形,表示他的精神不够了,他才打呵欠!一般人要想睡才打呵欠,坐在那里很疲倦了,身体很难支持了,这是自然反应,身体自己来调剂,此时作客人的,当看见主人有这种表现时,就知道要告辞了。
有时候当主人一直望望钟,或看看手上戴的表,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主人心里另外有事,或跟别人有预定,在什麼时候需要见面,谈另外一个事情,总而言之,必然是主人有一些时间受到限制,时间到了他才看钟,看表。古时候没有钟表,这《礼记》里有这麼一句话,「视日朝莫」。古代房子有空隙,或者有墙缝、有院落,古人看太阳光的影子计时,依著早上、中午、下午太阳光影照的角落,知道什麼时候吃三餐。一定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跟看钟表差不多。
「蚤」,指的是早晨,「莫」是暮,就是黄昏,这是古字,看那个太阳是蚤是莫,你作客人的,看见主人眼光落在那里,就等於是看钟表一样,就要注意时间了。还有主人是年纪比较长的老人,他手里拄著拐杖,当他不时提一提拐杖的时候,也表示现在时间差不多了。还有,古人还一个礼,比如说客人一进门,主人最起码的礼貌是倒一杯茶,这杯茶除了知己的朋友,一边喝茶,一边谈天之外,一般普通的、新见面的朋友,或是纯粹办事情,没有什麼深交,当主人倒杯茶的时候,并不是马上喝,而是先放在那里,等事情谈到差不多了,主人讲请用茶,这时就等於事情完了,可以走了,一听到请用茶,客人当然可以预备喝茶,然後就称谢,向主人道谢辞行。
不能说茶喝下去了,希望主人再跟我倒一杯。我再谈一个时候,主人会认为这个客人不识相。现在当然很多人不懂这个礼,但是还有懂的人,假如主人懂得这个礼,而我们不能遵守,那就失礼了;当然熟人是例外的,不必这样。这个一本小册子里边,包容得很广,我们照著做的时候,无论到哪里,让人家彼此都方便,多麼好呢!
十二、饭及眠时不访客。
访人的时候要替人著想,无论什麼时候,主人总有他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尤其在现代工商业社会,时间比什麼都宝贵。在差不多的时候,比方说一般人平常都有工作,吃饭或是睡觉的时间,大多数不能够再见客人了,假如此时候还要会客,那真是太忙了,而我们讲周公一饭三吐哺,那又另当别论,普通人在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扰。还有睡眠时间,也不要去访问人家。
我们拿现在来讲,吃早餐後有的人要上班,路远的早餐大概六点钟左右就必须吃,不到五点钟就要起来,吃饱饭再赶到办公的地方。总而言之,在早晨上班之前,最好是不要访问人家,早晨除了吃饭、洗脸,还有很多事要做,拿学佛的人来讲,还要做早课,这早课不能不做!这时又占一段时间。中午多数是在十二点左右吃,一般丛林大概在十一点到十一点半左右,过午不食,这段时间也最好不要访问人家。假如普通人他习惯十二点钟吃饭,如有要紧的事,在十一点钟还可以去访问,但也不能谈话谈得太久,谈太久是耽误人家吃饭。晚餐大致是六点半到七点钟,个人情况不一样,既是访问某人,对他三餐的时间要瞭解。
下面讲睡眠的时间,现代睡觉的时间和过去不同,过去人吃了晚餐後,一、两个小时就睡眠了。现在则不然,假如我们到图书馆听经,大约六点半就要吃饭,听经回来已经十点钟了,还要洗洗澡什麼的,已经十一点,十一点自己还要看点书,差不多就是十一点半到十二点了,这个时候,当然不可能再去访人了。按普通来讲,大概超过十点钟以後,如果不是很紧急的事情,十点钟以後,最好不要访人。原则上吃饭、睡觉的时候,不要去访问人家,还有办公的时间访问也是不合适,这个要注意。
十三、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後就座;及退,亦然。
晚辈去见长辈,就叫「晋谒」。晋是往上,谒,是拜谒。指晋谒长官或是辈份长的尊长,长官是就机关公务来讲的,尊长就不是机关的了,或是亲戚、家属、师生关系,或是社会上与父亲同辈的「父执」,还有一看年龄比我们要长得多的,这都是尊长。无论是长官、尊长,见面的时候要先鞠躬。见到长官的时候鞠躬敬礼,在後面一条会讲到,我们不要先伸出手来跟人家握手,但见到晚辈则可以,长者遇到晚辈可以先伸手来跟晚辈握手。
做晚辈的要先跟人家鞠躬。长官或者是尊长让我们就座,然後才就座。辞退的时候,也是这样,要先鞠躬敬礼,然後再辞退。如何应对辞退,现代一般人不懂了,在学校里也没讲,所以不但是小孩,连很多从外国留学回来的硕士博士,也不见得瞭解。他无论见到什麼人,都不知道进退的分寸,为什麼呢?他们只知道一般人讲学者啦!学人的习气,学者就是研究学问,我只懂得研究学问,其他的不必讲了,过去是讲「书生本色」读书的人啊!就是为人处事,做人做个君子,那是书生本色,言行一致。这是表示礼。「礼」愈是读书人愈是要懂得这个道理,因此,这条我们知道之後,就是很简单,在日常和长辈或者晚辈见面的时候,都应该注意。
十四、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後敬谨与握。
在社交场合握手时,要先让长官、尊长、妇女伸手,这个都是表示尊重。西洋的礼貌是尊重妇女的,但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尊重妇女,不是这样讲法,中国人对妇女表示的礼,在形式上不同。古时候男子没有跟妇女行握手的礼,因为男女授受不亲,甚至东西还不能以手亲自递的,可以先放在桌子上,然後再间接拿起来,哪里还能握手!现在一般都西化了,就形式上来讲,西洋人对这方面是注重的,譬如上车让妇女先上,在一条窄路上,让妇女先走。而即使是西洋式的,也有它的道理。那麼,例如我们冒然地伸出手来,妇女不跟我们握手,怎麼办呢?自己不是很尴尬吗?这事情要注意。
「然後敬谨与握」所谓「敬谨与握」是指,无论长官、尊长、妇女,他先伸手出来,那当然我们就伸出手去跟他握手,在他伸出手来,我将要伸手去的时候,先要向对方鞠躬,鞠躬敬礼然後再握手,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假如普通人,当然就是不必这样。
十五、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以久坐闲谈。
假如要访问这个人,他是公务员或者教员,要先和他约好,问清楚上班的时间,有话见了面,简单扼要的讲完就可以了。访问的时候,不能让人家耽误了公事,这是最主要的。公务员上班的时间,大约是早晨八点钟,下午多半是一点半钟,有的是两点钟,这段时段大约都不大合适久谈。如果没必要的事,就不必访,有必要的事情才去访。当老师的人也是一样。
无论是公务员或教员,在中午都有休息的时间,这段时间非常紧凑,有的人中午有休息的习惯,或是休息、静坐十分钟。古代人中午是没休息的,孔老夫子讲:「宰予昼寝。」认为那是朽木不可雕也,现在当然观念上改变了,很多人中午都休息,这又另当别论。一般人白天要上班,晚间有其他的活动,比如,我们学佛的人要听经,晚间都是很迟才睡眠,有些人到深夜才能休息,一天的时间拉得很长,跟古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古时候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没有这麼复杂,工作的时间没有这麼长,所以他中午不休息可以。我们有事去访问人家,不能够坐得很久,闲谈很久。除非问明对方没有其他事了,那麼谈谈也未尝不可。除此之外,谈的事不在道中,只是人我是非,那谈了有什麼用,那就不要多谈。这一条是有正当的事要办,去访问人家时,不要妨碍人家上班、休息的时间,话说完了就应该离开。
十六、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我们去拜访主人,主人正好不在家,这个时候或者留下名片,或者如果他家里有留言牌,在上面写几个字,我什麼时候来访问,表示你来访问过了,当主人回来时,就知道我们什麼时候曾经来的,有些什麼事情,有时候是礼貌上的访问,或者有要事办理,种种不同。写在名片上面,让主人瞭解一下,这是必须要的。
访人一共有十六条,果然都能注意到这几点,去拜访人家时,就不致於给主人添什麼麻烦,自己也不失礼,可以说对彼此都好,可是我们仔细检查检查,一般人在这方面犯了很多,如果我们是学校的老师,在上课时要随时注意的告诉学生,不要犯这些过失。如果对方不是学生,当然不能以教学的态度来告诉人家,否则人家就会反感。礼是自己约束自己,不是来要求别人,自己知道了就去做到,不要纠正人家,要纠正的话,只限於自己的子弟,自己的学生,这是需要的,别人我们不能讲。
(午)会客
前面「访人」是作客时应有的礼貌,这里讲的是作主人应有的礼貌。当有客人来访问时,做主人的也要懂得一般的礼节,客人来了我们当然要到门外去接待、欢迎。这里还要视情况不同而调整,若是同住在一个地方的,比方都住台中市,那麼你走到门口迎接就可以了;若是远路来的客人,我们知道他什麼时候来,最好是在下车的车站欢迎。有的客人怕主人这样远路欢迎他,刻意不告诉抵达的时间,那当然就从便了,也不必勉强。如果知道时间的话,就要做到这一点。
这是讲专程来拜访的,还有顺便来拜访的,情况不一样。专程来的固然应该如此,若是顺便拜访,情况又不一样。常常你在家里,原来不知道有客人要来访,突然外面有人敲门了,就有人来访问了,这也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就要跑到门外去接他。
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见先致敬」见到客人,先要向客人致敬,致敬的时候,如果是熟客,常见面的或者原来就认识的,不管是好朋友,或者是一般的泛泛之交,只要是认识的人,都叫熟客。熟客要「道寒暄」,所谓道寒暄,不是一见面就问:「你来干什麼啊!」不能这样讲,看看这「寒」字,是寒暖的意思,普通人见面先问最近寒暖情形,讲「寒暖」是不在正题上。中国人见面向来问天气如何?吃了没有,这就是寒暄。还有请问您老人家现在可好,问一下他的健康状况,这都是寒暄。道了寒暄後,才引起访客来访的来意。
既是熟客,请他进门寒暄几句,前面说过客人应守的礼节,懂礼的客人来访的时间不会很久,谈话也不是漫谈,他会简单扼要地把来访的意思说明。而生客道寒暄呢?从来不认识的人来访,首先要请问他,「姓、字、住址」。因为这是生客,原来不认识,要请教他「尊姓」,一般人讲「尊姓大名」这不对,「尊姓」可以,但不可以讲「大名」,要说「字」,字是字,名是名。为什麼不能请教他的名呢?因为长辈才能叫晚辈的名,平辈不能叫名。前辈叫他的「号」,叫他「字」,所以是请教他的「尊姓大号」或是「贵字」。
还有请问住址,我们不能直接说:「你住那里?」跟问案子一样,当然不可以的,要善巧方便地问:「您从什麼地方来的?」他当然会告诉你。先问清楚生客姓、字、住址,客人知道礼,你请他号,他会把名字告诉你,不会把号告诉你,因为来往社交上,彼此见面都是讲名字,公文书、身份证上都是记载著名字,不是记载号。这是见面的礼,现在还有一种情形,你在家里可能会有推销物品的,你一看也知道,他不必你主人经过许多过程来问,推销员自己就主动就告诉你了,这也没关系,一看就知道。这所谓「生客」,他不是来推销物品,纯粹是来拜访的,当然要这样问,这是必须的,问了之後,无论熟客、生客就迎他入门。
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可见是跑到门外来见客,那麼到了门,自己先快走到前面,走在前面干什麼呢?准备给客人开门,进去之後,给客人关门,这是你给客人的服务,尽主人的礼貌。
三、每门先让客先行。
现在的建筑跟过去不同,过去的房屋,还有好几道门,按照《礼记》汉儒的注解,说是天子有五重门,诸侯有三重门,大夫有二重门。到了清朝有些儒者考据说,不论是天子诸侯大夫,都是有三重门,其区别在於门有大小、有宽窄,这个不同,比方天子之门很宽大,诸侯门比较次一点,大夫的门又次一点,其实都是三重门。诸侯大夫都是有位的人,一般人没有位,一般读书人与其他普通人家也有三重门。所谓「每门必让客先行」,到大门时就是「及门先趋」,必先趋为他开门,开门後让客先行,客进了门以後,若门原来是关著的,再把它关起来;然後再陪客人往里走,走到第二个门时,又让客先进门,客人也让主人,大致都是主人先走,为什麼呢?因为做主人的应该在前面作引导,引导客人进去,虽是走在前面引导,但每经过一道门的时候,在礼节上要先让客人进门,这就是:「每门必让客先行」,要请客先进门,这是做主人的道理。
四、入门必为客安座。
进门以後要给客人预备好座位,请他坐在客人的位子,客人的位子是什麼呢?一般家庭里面,有主位,有客位,客位依餐式的不同而有别,西餐是主人坐在上位,中餐是客人坐在上位、主人坐在下位。一般不是宴会,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主人也应该让客人坐在上位。上位位子怎麼定呢?比如说拿这房子来看,进门的时候,位子愈接近外边这个门的,位子比较低,愈接近里边的位置比较上。主人请客坐在上位,不是只有长辈、平辈如此,就是晚辈也应如此,你是他机关里的长官,或是尊长,他是你的部下或晚辈,他在机关里面要听你的指挥,可是他到你家里来,他是你的客人,那麼就要让他坐在上位,这个我们老师在讲书的时候,讲过多少次的。
前清时做府台大人的,县官到巡府办公室去见他的时候,当然行跪拜礼,但到巡府家里,私底下去见他的话,巡府还要出门迎接,到他家里面的时候,他还叫你坐上位,出来的时候,还要把你送到门外,因为你是他的客人。一定要为客安坐,在《曲礼》里面讲了很多。
此处第四条跟第三条有连带关系的,第三条说:「每门必让客先行」。在《曲礼》说:你引导客人,从大门往里边走,一道一道的门走,那麼就拿三道门来讲,走了第一道门当然要让,第二道门又要让,让到第三道门叫「寝门」,正寝之门,就是说过了这门,那就登堂入室。所以这个「寝」不是睡眠的地方,而是在堂屋的後面,前面有前庭,前庭之後有堂屋,堂屋之後才有寝室。寝有门,就是第三道门,到了寝门的时候,主人请客人稍微在门外停留一下,自己到里面去把座位安好,然後再出来请客人。
不过这句话古时候注解就有好几种说法,有一种讲法是说,主人到寝门之前,主人先去安座,安座好了,然後出来请客人进去,这个手续比较麻烦。清儒考据了以後认为,这一句应该一直念下来:「主人请入为席。」主人请客人等一下,自己到寝室里面,为他安席,「然後出殷客」,「出殷客」不是表示有实在的行动,而是说话的语气。这一句话并不是说请客人等了以後,自己实实在在的进去,真正把位子铺好了,自己再出来,不是指行动,而是指言语,因为客人来事先是知道,座位事先都安置好了,所以到了寝门不要请等,预备位子表示慎重的意思,表示对客人的礼貌,再进去检查一下,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这时懂得礼的客人就会说:「不必,不必了」。下面讲:「客固辞」,一再地说「不必了,不必了,这进去就行了」。所以「曲礼」中间曲曲折折的,无非是表示这个礼。讲到人情,当中分析起来,虽不是这麼简单的,但也不是那麼的麻烦。第四条讲客人入了门,现在一般建筑不见得有三重门,甚至只有一门,一进门就到客厅了,进到里面,你就为客人安排好很尊、很高的位子,坐得很舒适,这一条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五、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於长,介卑於尊,介近於远,同伦则介前於後。
假如「室内有他客」,主人的家里已经先有别的客人在了,现在又有客人进来,假如这些客人都认识,当然不用再介绍了,若客人之间彼此不认识,做主人的就应该给客人介绍,你不介绍的话,彼此不认识,话不好谈,按照中国的道理来讲,彼此都是客人,都是要好的朋友,应该互相认识,再说认识後谈话也比较融洽,所以这是第一个原则,要给其他客人介绍。
介绍也是有礼貌的,「先介幼於长」幼与长是就年龄来讲的,就是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先介卑於尊」表示地位的尊卑,大家族中有辈份排行,有的辈份高反而年龄低,这种情形是把卑的介绍给尊的人。「介近於远」对一般的客人来说,有住在近处的,也有远路来的客人,我们就把近处的客人介绍给远路的客人,这就好分别了。还有同伦,就是彼此的年龄、地位、身份、辈份尊卑等都相等时,也就是平辈的人,怎麼介绍呢?就依来访的先後来介绍,也就是「介前於後」,把先到的客人介绍给後到的客人,这是介绍的次序。
从前讲礼节的人,自然知道这样介绍,可是现在知道这个规矩的人不多,所以研究了「常礼」之後,就一定要照这样去做,没有照做就等於没有用,这不但是背诵的问题,而且要真正做到。
六、敬茶果先长後幼,先生後熟。
客人来了最起码的礼貌要倒一杯茶,再弄一点水果,或是糖果,茶、果这一类是少不了的,敬茶果的时候也要注意,先敬长辈,年纪长、辈份长的尊长,然後敬比较幼一点的。还有「先生後熟」,先敬生客,後敬熟客,这是敬的先後次序问题。还有主、客之间也要分清楚,老师讲过,老师到莲社来,我们招待远路来的客人,同学拿毛巾、茶来了,这时候老师我们所尊敬的,在我们认为要先敬老师,这就错了,老师这个时候是主人,在这里是招待客人,所以我们必须把毛巾跟茶先敬客人,客人敬过了以後,再敬主人。这是讲纯粹主人敬客人,而客人之间也要分长幼、生熟。不但敬茶果如此,在宴会上敬酒也如此,要知道吃饭时大有文章。不懂得敬酒,往往在宴席上得罪客人。他坐在这个位子,次序颠倒了就不行。
七、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不管客人他是长辈还是晚辈,到你家里来作客,就要请他坐上位、上座,主人自己就要坐下座,把茶果端来以後,就是举杯,举起茶杯,「让客」就是请客人喝茶。这是最普通的,注意这一个礼节。
八、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客人访问完了要辞去时,做主人的不能坐在家里不动,或者只是送到门口就停止了,必定要送客致敬,假如同样是住在台中市,那麼送到门口,等客人走远就差不多了,如果客人是远方来的,不是住台中,而这客人又是专程来拜访你,当客人走的时候,你要把他送远一点。要是在乡村的话,你要把客人送到乡村以外,比如住在村庄东边,客人往西边走,这个村庄还有许多家族,那你就要陪他把这个村庄走完,送到村庄以外上了大路为止。
如果村庄一走出来就是个路口,那麼送到路口上就可以了。可是送到路口之後,客人一走就转身回来也不合适。必得站在那个地方看一段时间,当客人走的差不多远了,这个时候你再回来,中国文化就跟西洋文化不同,西洋文化不讲究这个,他送到门口就完了,中国文化友情是非常厚的,朋友好不容易见一次面,见面之後又分别,要表示感情,必须送远一点。
九、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远方客专门来访问你,那就不是普通的交情,我们要必须要备饮食、寝室,并且要引导厕所、与沐浴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中国有句古话:「宾至如归」!归就是归家,客人到我们家里来,要让他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一切都习惯舒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还有晚上休息的地方,寝室,这必须预备的。有的家庭有客房,如果没有的,临时可以腾出来。也有些客人不必住在主人家里,他知道主人家里房子不够,他可以住旅馆里面。家里如果没有房子可供客人住宿,主人必须事先预订旅馆。
这一条是指住在主人家里,要事先预备饮食、寝室,另外要告诉客人厕所在什麼地方,设施如何使用等,要引导他知道。普通人家朋友从远方回来,我们说给他「洗尘」,这个尘就是灰尘,请他吃饭也叫洗尘,也就是一路风尘仆仆,客人受到一路的风尘,所以让我们为他洗尘以後,使他感到一身轻松,所以是借这个名词,表示我们对客人的盛情款待。这是做主人招待客人,最起码要注意到的这几个层次,饮食起居这些事都给客人预备好了,让他一切都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方便,这是尽到主人应有的责任。
十、远方来客,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客人来时我们要到驿站接他,客人离去,也要把他送到驿站。所谓「驿站」就是车站,车站有远有近,比如在你家门口就有一个汽车站,这个时候你送到他到车站就可以了。假如是坐火车,也要送他到火车站。
下面说「望车开远始返」,火车开动,我们要站在那个地方,望著车子开远,等火车看不见了才回来。所以必须买一张月台票,在月台上送他上车。古人送别就是这个情形,大家都念唐诗,李太白送孟浩然,他说从黄鹤楼江边乘小船,慢慢由近而远,一直到看不见人了,只看到帆船的影子,後来连帆船的影子也看不见,被山挡住了,他还在看江水流向天际的情况,这就是他对朋友的那一种交情!还有汪伯琦,他住在山上,把朋友从山上送到山下,然後自己再回住的山上去。这个都是古人守礼,也是朋友的交游之道。
现在一般人时间都没有那麼充裕,也做不到那个样子,但最低限度,把朋友送到车站,这个可以做到的,做主人的在招待客人时,从见面入门,为客人介绍、敬茶果、让座、然後送客,知道这几条,大概也就差不多了。对客人可以说是尽到地主之谊,礼貌上也是可以说得过去。
(未)旅行
下面是旅行,旅行也有规则,也讲求礼。
一、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一个人要到远地方去,一定要向至亲好友辞行。所谓「远行」,古代和现代观念有点不同。古时候我们由台中到台北去,这就是远行,因为古代没有火车,没有高速公路,用的是人力车或走路,光是路程就需要走好几天,到那个地方还不是短时候就回来,或者是办事,或者做生意,必须留一段相当的时间,这就是「远行」。现在当然交通很方便,从台中到台北几个小时就到了,不算什麼远行。
假如你要离开这个地方,不是几天就回来,得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那也算是远行。过去在大陆上,从这个省份到那个省份地方广大,没有车辆,就是坐汽车横跨几个省份,也要半个月之久,这就是远行。在这种情况之下,至亲好友要向他辞行,所谓「朋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不是泛泛之交,因为我们认识的人太多了,在机关里边同事那麼多,要是每个人都要辞行的话,那怎麼办得到呢?
此外要祭祖,出远门的时候,要祭祀家里的祖宗。现在一般小家庭,也应该供一个祖宗牌位。在内地还是这样的,一个村庄里面同样一个姓,会专门建立这个姓氏祖宗的宗词,除宗祠以外,他还有一个祖庙,供最近几代的祖宗,还有呢造房子时,内地有四合一的房屋,这种四合一的形式,四周都是房屋,中间有天井,在後面的正中,照例有供祖宗的位置,先所供的是已过世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等,大概这几代,这几代以上的就供到村庄的祖庙。再远的就进到祠堂里面,全族共一个祠堂,好几层的,无论多少代数,都供到里面。
这里讲祭祖,隆重一点是到祠堂去供祖先。现在没有那种情形了,大致一般家里,四合一的房子也不多见了,所以家里必需供一个祖先的牌位,你要远行前就要祭祖,祭了之後,再辞别自己的父母亲。祭祖辞亲表示孝道。祭祖是中国人的礼,中国古时候没有其他宗教,佛教不是中国的,是从印度传来的,研究宗教的人认为,在佛教没传来之前,墨家是宗教,其实墨子相信有鬼神,应该说起来,不算是一个宗教,不过他有宗教家牺牲服务的精神而已。那麼儒家注重慎终追远,其实也不是宗教,宗教是现代的新名词,固有文化没有「宗教」这个名词。
中国文化维系我们人类道统、精神的,就是靠祭祖,这是孝道。孔子讲「祭者得福」,祭是祭自己的祖宗。然而「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不是自己的祖宗而祭他,这是谄媚的行为,当然是祭自己的祖宗。为什麼出远门要祭祖?希望祖宗在天之灵保佑他,在外一切平安,有这个道理。辞离自己的双亲,让双亲知道我们所去的地方,所以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必要到远方去,要让父母知道你到那里。所以有辞亲的礼,祭祖宗要拜,辞亲也要拜,这是远行一定要这样。
二、到达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你到了远方去,都得拜访有关人士,包含得很广。比如说你到那地方去做生意买卖,走江湖更是需要,人家说:「江湖愈老,胆子愈小。」你有通天本领,那个地方有关的上下人士,都是事情成就的关键,任何地方都不要小看,说不定有江湖的老前辈,隐姓埋名在那儿,你不知道所以要打听好当地有些什麼人。你要先去拜访他,
拿现在选举来讲,选举也不简单,选举有人拿钱买票,但买票也不见得就成功,也有很多不买票成功的,这就是礼的关系。有关人士拜访礼貌到了,就能够得到支持。所以到远方去,当然要事先瞭解那一个地方的人,问有关人物如何如何,一到那个地方就先去拜访,向他请教,这是应有的礼貌。人就怕骄傲,一骄傲就觉得,凭我的才能到这小地方来君临天下,一切都听我的,其实不见得,就有人不听,就是做官,作官在古时候是官家派的,皇帝派下来的知府、知县,到地方作官的时候,我们以为地方上一切以他为大吗?如果那个地方的有关人士,他不去拜访,这些人就会给很多的阻碍,很多事就没办法推行。
上海过去有个文人杜月笙,大家都知道的,上海那麼大一个地方,他任何官也没作,但是任何地方他都清清楚楚,例如某某大官身上挂的贵重东西丢了,不知什麼时候丢的,找杜月笙,他一句话,说什麼时候、什麼地点归还,遗失东西的人到时候,到那个地方,人家把东西送到他口袋里,他还不知道,跟玩魔术一样。那个时候抗战,上海是一个沦陷区,你找警员没有用,无论是哪一道人物,没有人不找他的,那一类人物都掌握著地方上的资源,他一句话就没问题。这个就是有关人士。
所以无论做什麼事情,必得要谦虚。在那个地方,他是有关人士,一切都瞭解得清清楚楚。就是我们学道,大家都知道都是在台中讲,在老师的道场,你到远路去讲讲看,远路你怎麼讲法呢?不是这麼简单的,远路实实在在我不敢去讲。
三、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旅行回来的时候,要去拜谒原来出门辞行的亲友,拜谒时要略送土物。土物就是该地的土产,到高雄去可以带一点当地的土产;到国外也有地方的土产。东西不在多,一点表示礼貌就可以了。比如从国外旅游回来,带一包小糖果,就代表那个地方的产物,这是表示心意。
四、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就另一方面来讲,你的亲友也有远行的,他要到远方去,来向我们辞行。既向我们辞行的话,那我们就要去送行。要打听他什麼时候、乘什麼交通工具,是火车站走呢?还是飞机场走?总之要有送行的表示。在送行前,或是送一些礼物,或是给他饯行,就是设宴。这是对於辞行的人应有的礼节。
五、远方客来拜,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远方来的客人,专程的来拜访,在见过面以後,我们作主人的,就要去答拜他。除了回拜之外,还可以设宴给他接风,接风就是设宴款待远来或归来的亲友,其实就是请他吃一次。
六、旅人归来拜,须请回拜,或设宴洗尘。
这里讲「旅行归来」,这个旅人必然是原来住在这里的,到外面旅行,现在才回来,他归来的时候,前面讲过「归来必谒亲友」,他来拜访的时候,我们也要回拜,或者设宴来给他洗尘。就是旅人回来,在旅途上受一些风霜灰尘,现在给他洗尘的意思。儒家最注重就是伦常团聚,无论亲戚、朋友就是伦常关系。天伦当然不必讲,就是朋友团聚,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分离是不得已的,谓佛家讲「爱别离」苦,所谓爱别离就是感情好的,友谊很好,不能不离开,两方面都感觉到不愉快,所以辞亲表示对分别的郑重其事,当回来时也要告诉亲友,完全在於敦厚亲友的伦常关系,。
所以自古讲礼和现在大不相同,现在知礼的人还常注重,有些不注重礼的,来就来了,去就去了。有些人走了好久,後来朋友才知道。「某人怎麼好久不见面」,後来一打听,才知道他已经离开此地很久了。这个都是受了现代风气影响的关系。
七、受人之送行及饯别,到达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要远行之前,我们向亲友辞了行,亲友也给我们饯别,这一些礼彼此都做到了,那麼饯别之後,到了目的地还要一个个「函谢」,写信回来时,也不能够一封信把所有的名字都包括在内,大家传阅,这个不大合适。要一人一封信,报告自己已经抵达,告诉大家那个地方的情况如何,让这些人能够放心。再者感谢他们的关怀、饯行,这是必有的礼节。
八、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我们从远方回来,或者从远方来到这个地方,亲友为我们接风、洗尘。这个时候我们要还席。什麼叫还席呢?人家请我们,我们照样要请人家再聚会。这就是借接风、洗尘还席,增厚交情。古人讲五伦之中,父子、兄弟、夫妇是天伦,不能分开。现在有不孝儿,实在不能教化,做父亲的就在报纸上登个广告,与他脱离父子关系,实际上无法脱离,天伦怎麼脱离呢?兄弟也不能脱离兄弟关系。古时候有休妻的礼,没有离婚的规矩,没有这个法,休妻那是非常严重的,那不是普通的事情。除此以外,夫妇结了婚是百年好合,是终身的,也跟天伦一样,何况有了子女之後,那更是不可分离了。现在有了子女,他意见不合还是要离婚,现在不能谈啦!
夫妇、父子、兄弟就是天伦,家族的关系。家族以外就是君臣关系。君臣,拿现在是公务员,机关领导与部下的关系,就是君臣关系,这是职务上的关系。还有朋友是道义的结合,朋友他既不是天伦的关系,也不是职务上的关系,他是道义之交。朋友注重交,所以称朋友至交。这个交包括彼此互相研究学问、修道,或是在事业上彼此能很接近,愿意作朋友,这就算是交了。朋友之义在交,如果不交,就不称为朋友。就这个「交」字来讲,旅行到外面去还要辞行,还要送行,到了外面之後,经常还要有书信往来,不要失去连络。这是朋友的可贵。所以朋友有接风、洗尘、还席,这个都是连络感情。
九、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境就是一个地界,《礼记》上的礼是周家定的,讲的就是孔子那个时候,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天下有很多国家,这个人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一入边境就要问他的「禁」,禁就是一个国家法令、规章,都必须要问明,不问明就不知道这个国家的法令,不小心就会犯了他所禁戒的事情,假定以违警罚法来说,各地都不同,南方有南方的,北方有北方的,因各地的特性不同。到了一个新环境之後,不能一下子犯了人家的禁忌,那是不行的,一定要入境问禁。
入国是问「俗」,古时候国都有城墙,你入了城要问他的「俗」。「俗」是的风俗习惯,这也是每一个国家都不同的。不瞭解这个国的家风俗习惯,就往往违反了风俗。小而言之被人笑话,大的就会遭遇人家的排斥。所以先到一个地方,总要把那个地方的习惯搞清楚,这就是礼,礼有不同的习惯。送礼是表示礼节,无论婚、丧,或是什麼庆典,要瞭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礼怎麼送法,应该送什麼,都有习惯的,往往我们认为这是礼,在人家看起来不是,那就坏了。所以必须要问俗。拿礼金来讲,你送人家这个数目,是多是少没关系,人家注意的是这个数字,不但中国人有忌讳,外国人也常有,他有特别喜欢的,也有讨厌的。外国人有时候,不喜欢十三号,你说何以然呢?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一发生这种事,好事也被大家认为是凶事,要打听清楚。
「入门问讳」就是无论到远方或到近处,到人家家里去拜访人家,必须先问讳,讳是什麼呢?比方你拜访这个主人,他家里的老年人,他父母亲的名字,祖父母的名字,这叫做讳。现在不讲求了,做儿女的有时後介绍「我是某某人的儿子」,首先把自己父亲的名字都说出来了。在古时候不是这样,古时候称父母名字,都是叫上下,家父上某下某,不是一下就直接把名说出来。别人也不能够当面说人家父亲的名字。
在《礼记》上讲的讳,一般是父母长辈还在世时,要求还比较宽一点,可是去世以後,就一定要讳。《礼记》上注解,父母死後一百天,叫做「足哭」,事情办完了叫足。从死那一天起百天之间,做子女的随时都哭,没有定时的。过了一百天以後,就不能如此,不能说想起来就哭,应该有一定的时候。从百日足哭以後,父母亲的名字就要讳了,绝对不许人讲。你入他的家门,要是提到人家已经过世父母的名字,就犯了大忌讳。因此作客入门前先要问问讳,问去世父母亲的名字。究竟怎麼问法呢?当面问当然是不可以的。当面问主人答也不好,不答也不好。所以要先问「介绍人」,就是主人派他家里的人,或佣人或是家里其他的人出来,看看是什麼访客,可以先问这个人。还有最好在拜访之前,就打听他家里有那些讳,应该忌讳那些事。
十、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本来这一条是讲皇帝的,古时候做皇帝是一国之君,他无论是乘车或骑马。「入国」就是在城市里面,「不驰」就是马不能骑得很快,因为都市人马来往很多,马走得很快容易撞到人。所以古注讲,入国不驰是爱护民众。一个国家的领袖,乘了车出来都不能够走得很快,何况一般人。所以现在一般人在都市里边,车开得很快,都是不合乎礼的。交通规则规定什麼样子的汽车,在城市里边开什麼样的速度,违反了这个规则,在古时候就是失礼。古时候讲礼治,现在则是违反交通规则,警察就找你开罚单,遵守交通规则也是讲礼。
还有「入村里必下车马」,到了村庄乡里,无论是乘车或骑马,必然要下来步行走过去。《论语》里面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要看这地方小,十几家的村庄,说不定有高人在里面,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在这里隐居。我们经过这个地方,就要尊重这个地方,假如我们还是傲然地坐在车上,一直冲过去,懂礼的人就在後面讥讽了。老师讲了好几次,在内地村庄里,有些人照样骑车、乘车,後面人家就讲嫌话了。所以这个「不驰」「下车马」既是遵守交通,也是守礼节。
旅行一共有十条。从辞亲到回来,以及在外面注意的事情,保证我们都能遵照这些礼节去做,到哪个地方都会非常愉快,受到宾至如归的礼遇。反过来说,我们到外面去,不按照这个礼,无论在本地或是远方,必然都会遭遇到很多麻烦。这些麻烦其实都是在自己找的。自己小事注意到了,环境就好,没注意到,环境就不好。佛家讲「万法唯心」,「心」字广泛得很,我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把这「心」字用到了,都是在这当中。「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一生做任何都非常谨慎,任何事情他都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事,这个事都写在曲礼里边,曲礼就是曲曲折折,曲尽人情。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时表面看不出来,心里很微细的,必得从微细中去领略,不是粗心大意能够体会出来的。要把一句话说好不容易,一句话说出去没有分寸,让对方听起来就发生误解,这就找出麻烦来了。说话让人家误会,往往解释不清楚,这都关乎我们这个心思用到了没有。我们怎麼样用心呢?所以讲这些礼,提出这些原则,有了原则,根据老师所开示的举一反三,处处留心去体会,就能转逆境。一个人处的环境好坏,完全在乎自己。尤其是受教育愈高的,往往在这方面注意得很少,这个不行。一个人受的教育越高,办的事情也越大,这个礼若不注重,就会坏了大事。
普通小事遭遇阻碍失败了,还没什麼大关系,你办的事多了,有关众人的事情,如果遭到人家的反对,给人家破坏了,损失就大了,这个损失是自己没有通达人情事故所致。在社会上真正的君子很少,君子之人是公私分明的,你跟他个人之间有不愉快的事,他可以放在一边,处理公务的时候,他能不受影响还是照样去做;但一般人就不是这样了,普通人都是把公私加在一起,个人之间有不愉快,在处理公务的时候,他就跟你过不去,因私害公。
所以我们处人处事,无论如何自己总要谦虚,想得周到。在社会上碰钉子比较多的人,他可以体会出一点。也有些人就是年纪老了还不觉悟,他个性很倔强,什麼事都坚持己见,别人意见他不能采纳,自己犯错,还是照错的去做,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人没办法教他,劝告也没法劝告,他碰的钉子再多也不觉悟。我们瞭解这种情形,自己就不要这样子,随时要发现自己的错误。常常拿这几条原则自己对照,我们是不是合乎这样子?在人情方面,礼节方面都要做到,做得不够时自己要补救。
不过有些情况,也不一定必须这麼做,譬如说讲接风、洗尘,原则上是要做的,要诚诚恳恳的表示,但是朋友确实不喜欢,不愿意接受饯别,那也不能勉强,我们的诚心诚意表示到了,他不能接受,我们也要随顺,不能说我一定要拉你来,请一餐饭,这样也不好。当朋友从远方回来的时候,也要诚恳地来给人家接风或洗尘,但是人家实在不愿意,那也就算了。
凡是总是要尽到礼貌,礼貌尽到了,看对方的好恶如何?我不一定就要固执己见,非要这麼做不可,这样反而违背礼的原则,礼是讲什麼?讲曲礼啊!曲礼是曲曲折折,不是那麼一成不变的,是原则性的,这还是靠我们自己多多留心就是了。
(申)对众
凡是三人以上就叫「众」。我们处任何一个场合,只要有三人以上,都是「对众」。在群众当中,我们应该表示什麼样的礼貌,这个也非常重要,不懂这个道理,往往遭来很多人的讥讽。
一、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当甲乙这两个人正在谈话时,我们就不要把人家的话岔开来,或者跟甲,或者跟乙讲话。因为这两个人可能正在讨论重要的事,或是私人的事情。我们第三者插进去,妨害两人的谈话,这是很不好的事。假如我们自己,正在跟某人谈话的时候,突然有第三者进来插话,把我们之间谈话讨论的事打断了,我们感觉这个人合不合道理呢?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二、两人对谈,不向中间穿走。
这里讨论到两个人在那里面对面地谈话,或者是坐、或者是站的情况。《礼记·曲礼》讲:「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离」字不当离别讲,离就是两,两个人对坐在那里、或是站在那里,或者谈话、或者不谈话,只要两个人对面坐著、站著,不要去打扰他们。还有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去。在房子里面,假如说两个人对坐,当然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去;但是如果在路上,两人对面站在那里,你要通过这个路,他们妨碍了你的通行,是不是要从他们两人中间穿过去呢?也不要,这个时候我们绕过去,从他们背後过去,如果从面前过去,就是妨害他两人。
就另一方面讲,礼是双方面的事,假如站在我们的立场来讲,我们不能和任何人站在道路上面对面的说话,妨碍人家走路。礼是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别人不对不要紧,我们可是管不了别人,尽管他不对,也不要去从他们中间穿过去,也不要纠正人家,「你怎麼站在这里?把路挡住了。」这都是不可以的。我们还是自己尽自己的礼貌,绕过去就可以了。
三、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在众人相聚的场合,或是公共场所,我们可不能很大声在那里讲话、喧哗,旁若无人在高谈阔论。有一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愈是在公共场合,愈是提高嗓门讲话,其实在公共场所不是不能讲话,例如在火车上,同行的两人要说话的时候,无论什麼情况,以对方听得清楚为原则,声音不要说得很高。你这声音一高的时候,有的人需要休息,怕人家吵他。有些人不瞭解这一层道理,故意把自己得意的事说出来,譬如我中了奖券,或是学校里考试得了高分,一筐一筐地说个不停,这些事情人家听起来是不是够腻的了。表示这个人好表扬自己。又喧哗,又扰乱别人的视听!
所以我们常常说:「语惊四座」,这一句话说出来惊动四周的人家,都听这个人来讲,然而说的是什麼呢?不正经的话固然不可以说,就是谈道,也不要高谈阔论。谈道也是彼此听得清楚就好了,我们声音谈得很高,是故意借这个机会,想让所有人接受我们的说法,其实这会引起人家的反感。我们事事要自己反省,如果在火车上、车站或其他宴会上,某人在那里左一声上帝,右一声救主,我们听起来作何感想?这就太没修养了。在他以为这样可以宣扬主的道,也是自己对教的一番好意,可是别人感受不了,也让别的宗教徒起反感。
礼貌都是互相的,事事自己考虑清楚。你在大众场合,不是必要的话,尽量保持安静。因为公共场合,那麼多人聚在一起,可能已经很吵了,喜好安静的人都会感到不耐烦,而如果我们再高声谈话,那秩序就更不好了,让人家更受不了。所以不高声也不喧哗,免得扰乱别人的情绪,这是应有的礼貌。
四、不横坐,不横腿,不扪脚。
我们坐的凳子就要坐得端端正正的,有些人把身体横过来坐,这样叫「横坐」,那就不合礼了,也不雅观。还有「横腿」,把腿伸到长条凳上去,这个也不行。既不能横坐,也不要横腿。古人坐的话要求端坐,《礼记》上讲,对尊长坐的时候,还不能「满坐」,就是把椅子坐得满满的,靠在椅背上坐得很舒服。在长辈面前这样满坐是失礼的。应该要「半坐」,坐椅子的一半,古人叫做「危坐」,也就是「正襟危坐」,坐得肃然起敬。这当中有随时听候长者吩咐的意思,危坐时人比较容易站起来。你泰然坐在那里已经失礼了,尤其再这样横坐、横腿,那更不像话了,不但对尊者、长者,不能够这样,就是同辈在一起坐,也不能够这样。平常在家里就要养成习惯,到外面做客的时候,就不会不知不觉地把腿拿起来。腿拿起来一横,别人看起来会觉得失礼了,自己还不知不觉,一定要自己多留心。
还有「扪脚」,扪是摸的意思。有些人坐稍微久一点,就把鞋脱下来让脚透透气,最常见的是坐火车,或坐汽车,再更进一步,把袜子也脱下来,用手在那里把脚丫子扳过来扳过去。我们这个脚穿了鞋,空气闷在里面,一旦把它脱下来自己也受不了,这个气味不好,你如果坐车上把鞋子脱下来,让别人闻了难受,这一股味道往鼻子一冲不好,所以不能扪脚。不能把鞋袜脱下来,用手摸这个脚。我们做任何事情,讲这个礼,处处要替别人著想。
假如我们座位旁边的人,也来这麼一下的话,我们感觉如何呢?我们受不了人家这样做,我们也不能这样。所以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什麼事都要反省,事事反省都来不及了,有时候还有考虑不到的,还是小毛病很多,经常不断地犯!尤其在公众场合,或者是坐车子,吃饭的时候,那更不得了。许多人同席吃饭,我们把鞋子脱下来,一下子脱鞋,一下子又扪脚。用手去摸摸脚,然後再去夹菜吃,别人看了怎麼吃得下去。
五、不隔席谈话。
参加宴席、宴会的时候,我们不要「隔席谈话」,顶多与旁边这一席的人小声交谈,不要与相隔比较远那一席的人谈话,那样谈话一定要提高声音,才能谈得起来,当你高声谈话的时候,一定会妨碍别人,那对方跟你谈呢,还是不谈呢?他跟你谈,声音要放很大,若是不谈,那你已经问话了,这也不好。现在一般的宴会的桌子都很大,圆桌谈话的时候,原则上话还是不要多。有必要谈话时,最好只跟左右谈。与对面的人距离那麼远,也就不好谈了。假如说与对面谈话,他对著你,你对著他谈,这个中间随著谈话言语,飞出去很多口沫,往菜里面落,那菜里面就是五味俱全了!所以不要隔席谈话。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後方。
你坐在那里,不要把椅子的後方掀起来。一个单独坐的凳子,正常情况在坐的时候,椅子四脚都是落地的,但有些人不如此坐,他故意把椅子後方两根脚掀起来,你这样坐雅观不雅观呢?也许你自己滑跌倒了,也许人家从後面一绊跌倒了,这都不好。
七、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
我们或到外面旅行,或在餐厅里宴会吃饭。尤其在冬天,外面穿的衣服比较多,譬如风衣、大衣等,进餐厅後要把外衣、帽子脱下来,餐厅里面照例有一个挂衣服的地方,最理想的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挂钩,如果没有那麼多位置,当我们看到人家的衣服已经先挂上去了,就不要再把自己的衣帽加在上面。或者人家把衣服折好放在凳子上面,我们就不可以再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放在别人的衣帽上,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说「你把这放在上面好了」,那就没什麼问题,如果是生人或是普通交情,当你把衣物加在上面时,他会不高兴,因为个人有个人的习惯,有爱好清洁,他的衣服乾乾净净放在那里,我们的衣帽戴得脏了,再加在他的衣帽上,他就不高兴了。
再者,人都有一种脾气,不愿居在人下,衣帽也不愿意居在人下。所以大家要留心,例如参加宴会、喜事,有签名礼簿,大家都是认识的朋友,所以参加的人名字都是签在最下面的。再来有人开画展,来的人都互不认识,这时候大家都签在上一层。由此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心理,都喜欢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不愿意写在下面。既是一般人心理是这样,我们就要自己谦卑,处在下面,不要居在人上,居在人上就跟人起冲突,这就是不好了。小事如此,大事也是如此啊!凡事你只要谦让,让人一步的话,什麼事都做得通顺,不会有什麼阻碍的。
所以圣人制礼,教我们让人,实际上还是对自己好,大家都礼让的话,这个社会团体多麼和衷共济,多好呢!非得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竞争,就跟现在竞选一样,大家就这麼争,实际上风气是如此!大家也不能不竞选,制度就是这样,民主时代要竞选,可是现在这种方式,六、七十年前的人看到这种情况,是受不了的!
老师讲在前清的时候,乃至於到民国初年,对日本抗战的时候,在家乡内地所见到的,还没有选举啊!地方上的乡长,当时叫「连保主任」,连保主任下面,现在叫村里长,当时叫「保长」,保甲啊!当时实行保甲法,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行的保甲法,保长相当於现在的里长、村长;甲长相当於现在的邻长。保长、甲长大家都不愿意当。大家互相推荐,彼此都是让的。乡长也是很谦虚的,乡长是政府派下来的,也不是选的,派的都是有资格、有能力的人,整个风气不跟现在一样。
现在有了选举制度,我们请那时候的人到现在来,他一定不愿意选举,现在选举都要自己宣传自己,宣传还不算,还要拿钱出来。拿钱不是这麼简单的,拿钱买票还要找对人。所以我们处在这种风气,你叫孔夫子到现在来,教他老人家来选举,他也没办法。民主时代一个人有一张票,这张票是选民拿在手里面,他选什麼呢?当然是认识的人,如果没有认识的,他怎麼选法呢?所以完全靠竞选人自己尽量宣传自己,尽量表扬自己,用尽各种方法。所以,现在很难,风气是这样。但我们不管风气怎麼样,瞭解了之後我们守住自己的本位,把事情做好。
人家好戴高帽子,我们就让人家戴,不要把帽子加在自己头上,这样到任何地方,我们不会受人家的轻视。时代虽然如此,尽管个人都愿意宣传自己,但在另外一方面,也都不愿意听到自吹自擂的人,听起来都不大高兴。这是矛盾的时代,既不愿意听人家自我表扬,而自己又免不了要表扬自己,看这多麼矛盾的事。
八、不向人喷水吐痰。
喷水、吐痰这是不好。什麼情况下喷水?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在大众场合,含一口水来对大家喷。但是有一种情况,过去一般人有漱口的习惯,喝一口茶在嘴里面咕噜咕噜,然後往地上吐,也不顾公共卫生。过去往往有犯这个毛病,还有吐痰也是,过去随地吐痰的现象很普遍,往往嘴里有痰就随地吐,既不卫生又不雅观。
还有在团体生活中,早晨起来漱口刷牙,大家在一起漱口时,当漱口水漱下来时,应该要小心,有些人往下吐的力道很重,「呸!呸!」吐下来的时候,往往喷到站在旁边人家,把人家的衣服也弄脏了。或者水龙头开得很大,哗!水一冲下来,到处水花四溅,溅到人家的衣服,水龙头应该小小的开。这种人都是属於「狂者」,不能够小心,不能够考虑到对方的人,到处就受人家讨厌,让人家不高兴。
有些人他知道痰不可吐到地上,也知道把痰吐在手帕,或卫生纸上,可是吐痰的方式也要注意,人家在吃饭,你哗地吐出来,人家听声音就不高兴,因为吃饭的时候,总是往喉咙口里吞,一听到你在吐的时候,心理就不好受,起反感吃不下去了。还有一些上年龄的人,喉咙里面习惯性的,不管有痰没痰,一进门的时候,就「嗯!嗯!」好像有痰,这样连嗽几声,别人听起来也不好受。所以,在习惯上要尽量改善,让人家看起来顺眼。假如这些事情没有顾虑周到,会增加人家不好的印象。
所以,喷水固然要不得,吐痰最好也不要,有痰的时候尽量找无人之处,不要把吐痰的声音让人家听到。还有讲到喷水,现在走在路上,有些人洗车子,往往你走到那个地方,他用水在那里冲车。还有油漆店的喷漆,他也不顾往来的行人,把行人道就当作是自己的工厂。你走到那里,他正好把漆喷过来,喷得你满身都是。还有些人怕来往的汽车,把灰尘扬到店里边去,所以经常往外洒水,可是要洒水之前,要在没有人的时候才往外洒,这些地方,都是要顾虑到人。所以既不能向人家喷水,也不能向人家吐痰,让人家产生反感。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喷。
这一条讨论到跟人家谈话的时候,向人呵欠的情况。我们前面讲,去访问人家时,看到主人呵欠,表示主人的精神疲倦了,这个时候应该向主人请辞,不能再继续谈了,假如主人昏昏欲睡的时候,一边和你谈话,一边打著瞌睡,勉强打起精神,这很难受的,做一个访客叫主人这麼难受,心里也是不安的!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无论我们是否做为主人,在任何场合,只要跟朋友亲戚或者是熟人谈话时,最好不要打哈欠!你一打哈欠的时候,懂礼的人,就不能跟你谈话了,他心里会想,你太疲倦了,不能再谈下去了,他就要结束谈话。有些人习惯哈欠,说几句话呵欠就出来了,他也不是真的精神疲倦,就是有这种小毛病,这个小毛病要改。
还有人习惯咳嗽,咳嗽和呵欠的习惯都是不好的。还有舒伸,有些也是习惯性的,坐不到多久就「嗨!」舒伸起来,这个舒伸就叫做「欠伸」,欠是呵欠,伸是把手伸开来,真正疲倦的时候,当然是情有可原,但习惯性的舒伸就不可以,这样让对方看见了,会以为你是有意下逐客令。
还有打嚏喷也是一样的,咳嗽是从口里面咳出来,嚏喷是同时从口鼻里面冲气出来,如果正好对面有人,我们这麼一冲出来,口里微细的唾沫,可能就会喷到人家的脸,人家有修养的人,他不肯拿手帕出来擦乾,故意装作没有喷到脸上的样子,但是他心里很难受。有的不懂礼的人,唾沫一喷到脸上,他马上拿卫生纸、手帕擦乾,对方看到你在擦的时候,心里多难受啊!所以这些情况我们尽量避免,当自己实在要打喷嚏的时候,把口捂起来,或是转身对外,不要对著人家。
对众一共有九条,就是处处不要教人讨厌,让人有一个好印象。也是原则性的,根据这些原则,凡是教人家起不好印象的,我们尽量避免去做就行了。
(酉)馈赠
赠送东西给人家,包括吃的、用的东西,以及钱财等,都叫馈赠。赠人家东西是一种礼,这种礼在一般没有研究之前,总觉得送人家东西都是好的,当中没有什麼学问,然而把这几条看过後,或者是诸位有机会研究《礼记》,就知道这当中很不简单。我们送人东西要遵循礼,人家才接受,礼貌不周全或是不合於礼,人家可以拒绝不要,到时候一番好意,因为送得不对,反而变成害事。
一、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礼记·曲礼》讲:「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然後接著讲:「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一段即是上面那两句话,我们也要瞭解个大概,所谓「太上贵德」,这个德听老师讲《礼记》也听过了,我们固有的文化,最高的是道,道下面次一等的是德,再次一等是仁,再来就是义。仁、义、礼。
道、德、仁、义这四个字都不讲条件,那就是说,我们帮助了人家,或给人家任何好处,做了就做了,该做的我们就去做,对自己来讲是礼之当然,不要求对方将来怎样报答我,道、德、仁、艺是这样的,下面再来即是礼,礼尚往来,即是讲礼。人与人之间,我有礼往,你有礼来,彼此於是来往,这个就是情份。一天一天加厚,这就是《曲礼》所讲的「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什麼叫做「太上」呢?古注讲是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但也有人讲这也不尽然。固然在上古时代,人情都是很纯厚的,讲施是可以,不必讲报答。可是到三皇以下,以至於到了後代,也是有些道德高尚的人,做了有道德之事,不希望人家来报答他,这也是有的!在历代有一些高人、隐士,我们看《高士传》,那些修道的人也是有的!所以有人主张,「太上」是指就人来讲,不必就时间来讲。若就时间来讲,周家以前有,那周家以後就没有了吗?周家以後还有,不过少一点就是了。
就人来讲,凡是这种人,他的德性最高,布施而不求报答,拿佛家来说,布施讲三轮体空,这就是行无漏法。有漏呢?我们做一点好事,就希望将来对方给我们报答;或者他不希望对方回报我,但也希望这份功德做出去,将来有一种好的报应,这个都是希望报答,是有漏的。在佛家来讲,古时候这种人当然特别多,在後代甚至是末法时代,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这些人,不过是这些人不大出名就是了。真正的修行人,他布施讲三轮体空,不然生死怎麼了呢?无漏功德怎麼讲法?因此「贵德」贵重的是德,道、德、仁、义这个德,德是不讲求施报的,事情做出去了,就做出去了,但是这种人不论在古今中外,究竟是少数。
教育立场来讲,总是以社会当中最大多数人为主体,社会上多数是中人,上智下愚都是居少数。「太上」的人,这是上智,很少。所以儒家讲礼,「尚往来」、「务施报」,有施就有报,因此讲「礼尚往来」。既是讲礼尚往来,礼就注重有往有来,如果别人送礼给我,而我不往,没有报答别人的礼,或者我以礼往,而别人不再回答,这统统不合礼,也就是「非礼也」。圣人所以制定礼,就是叫人家守住这个礼,一步一步的往上追求。礼这阶段如果还做不到的话,那再来就要讲「法」了。
法是讲权利、义务,有义务就一定要求权利。例如国家有法定明文规定,私人之间可以订立契约字据,想想看「法」这样做的话,礼的精神就没有了。礼是不必讲权利、义务,都是出於自动,基於人的情分,自愿彼此交往。如果就「法」方面来讲,就只有法律条文规定,那人家还要钻法律漏洞,还有很多人不能遵守,所谓「犯法」,那社会风气就一天一天的薄了。所以,圣人讲礼是道德的最後一道防线。所以子夏问诗,孔子答「绘事後素」绘事後素,後来悟到礼後乎?这个礼是到最後的,换句话说,如果不讲礼的话,那整个道德都不能维系了。
因此礼尚往来,就中国文化来讲,这是必须要讲究的,在今日之下,不管人家懂不懂得,守不守,我们自己都这样做保准没错,人家就是不懂礼,我们还是照礼的要求去对待人家,人家心里也受感动,人都是有良知良能,他所以不明,是因为没有受到教化,没受到圣贤教育。当人的良知遇到有礼之人这样待他,他自然会受到感动,所以在古注里面讲,这是一个基於本性,真实的情感发挥出来的,丝毫不勉强。例如我们受人家的恩惠,人家不讲,我们自己心里总要记得,找个机会就要报答人家,这是报德还本。
中国有一句话讲:「饮水思源」,我们喝了这杯水,要想到水的来源,那麼在社会上,一来一往,与人交往,都能这个样的话,这个礼就没问题了!这一条在这一大段当中,是个原则。瞭解这个原则,我们才知道为什麼要讲礼,跟人家来往,都是出於人的天性,必须如此,人的心才会安,没有这样,人的心总是不能安。
二、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
赐人,这些字眼我们总得要知道。凡是赐给人家,是年龄地位比对方高,或辈份高一点,才讲赐。说是这麼说,但真正送东西给人家时,就不能说:某某人赐。可不能这样讲,你就是长辈的时候,送给晚辈,也不能说赐,这里是为了说明才这麼讲的。你以长者的地位,赐东西、送东西给晚辈的时候,你不能讲:「哦!你自己来拿吧!」或是「我送什麼东西给你,你什麼时候自己来取吧!」这个不合乎礼。为什麼不合乎礼呢?因为我们讲礼,无论任何一个人送东西给对方,对方总要表示辞让,辞让一下子,然後再接受下来。
你叫对方自己来取,人家总是不好意思来拿,叫人家感觉为难。尤其你在长者的地位,你叫他来拿,他不来拿就是违背你的意思,来拿又不好意思。这很为难的,因此不要叫人家自己来拿,你可以自己,或是请其他人送过去。我们读《论语》都知道,孔子在鲁国的时候,鲁国那些大夫,或是鲁君,送东西给孔子的时候,他都是送过来的,就是「不曰来取」这一条。
「与人不问所欲」呢?我们送东西给人家,现在也受西洋风气的影响,这是难免的,世界各国一开放,每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都互相在影响,我们要完全拒绝外来是没有办法的。人与人接触,看到别人的样子,就自然地想去模仿。西洋人要送人东西之前,会去问对方喜欢什麼,喜欢吃什麼!外国人是这样的。既然你问我喜欢吃什麼,我就告诉你,我喜欢吃巧克力,或是其他什麼汤,什麼水果,照他所说的买送给他。
在中国就不是这样,中国自古以来,东西送过去以後,对方都是推辞不好意思要。现在你问对方喜欢吃什麼,想要什麼东西,人家会碍於出口,很难讲出来,这是一层意思。再一层意思,真正遇到有些不懂礼的人,好!你问我所需要的,我就把需要的讲出来。这时候对方要的东西,也许和你准备的不相合,那你怎麼办呢?你预备送他的东西他不要,他要的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不是麻烦吗?还有,对方所需的东西价值很大,你拿这个钱买不起,譬如需要一架飞机,好啦!你送他一架飞机吧!你不能送,那又何必事先问呢?你问了总是想要满人家的愿望。
这有种种道理在当中!我们送人家东西,当然希望人家对这份东西很爱好。也能够符合他的需要,对此我们不妨事先多多观察,事先从旁瞭解,不必当面问他本人,这个都可以办到。如果说他是吃素的,我们送他荤菜,这就不大合道理了,这个平常都知道,是不是呢?类似这种情形,我们就必须事先有个瞭解,再根据观察,送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这就可以了。所以送人家一件东西,不在於钱花的多少,如果对方不喜欢你送的,就是花了钱很多,对方都不稀罕,没什麼大意思。你钱花得很少,但对方一看,觉得很满意,很能合他的意,所以送东西很不简单。大原则是不能问人家你喜欢什麼?这个不可以,我们就中国的礼,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含蓄、谦让,心里的意思,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这个国情与人心,和外国人大不相同。
三、赠人物品,必谦必敬。
我们赠送人家物品,无论是什麼样的东西,就算人家再怎麼需要,或者我们是在救济他,无论如何,赠送的时候,都要非常谦虚,非常恭敬。中国人凡是懂礼的,他都知道这个,尤其是读书人,都有一种傲骨,就是人穷志不穷,因为他志不穷,遇任何事情都是不肯低头,都是方方正正的,你对他没有礼貌,他还是不屑於低头。中国过去不仅是读书人讲礼,就是不读书的人,他也知道礼貌,送人东西也知道表示恭敬、谦虚,总是说我这个礼很浅薄,不知道值不值得送。绝对不能说,我这东西多麼高贵,多麼好,送给你啊!这也是外国人那一套,中国人不这样。
假如来这样一套的话,中国人他就不接受了。在《礼记·檀弓》里面记载,齐国黔敖这个人是不错的,他看见齐国年荒收成不好,就预备很多食物在外面,普遍供应人家吃,这个事情在今日下很难得,他既有钱,还肯这样布施给人家。可是有一个饿者,饥得路都走不动了,黔敖一看说,哎唷!赶快来吃吧!赶快来吃吧!那个饥饿的人一听,觉得对他有一种很轻视的意思,掉过头来就走了。就是不吃「嗟来之食」。「嗟」就是一种叹息,可怜的声音。黔敖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下就对他道歉,那个饥饿的人还是不接受,还是不吃,走了几步就倒在地上死了。
所以要做好事救济人家,也要礼貌周全。我们佛家施食还要念咒,做一切事还要念咒来让他得到真正好处,这是救济贫困,是自己在种福田,不是可怜对方,这个都有道理。要是轻视对方,存不恭敬的心里,本来有十分功德,这下子就打对折。如果对方不接受呢?我们的功德就没有了。这是要知道的,必得要谦要敬。
四、赠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丧庆寿例外。
我们赠送人家的东西,无论吃的、用的,都叫物品,这个物品外面必得用包裹包装起来,也许我们在食品店里买来的东西,已经用礼盒包装好了,外面还要用个红纸把它包起来,这个叫做包裹。为什麼外面再加一层?让人家看这不是一个礼物,而是普通的东西,这样送到人家里去。这个礼很麻烦,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很复杂,你送人家礼,在你认为很单纯的,是联谊性质,没什麼其他的用意。但是,接受人他心里,或者他邻居,或是当时在场还有别人,也许会引起很多其他的猜测。如果他是公务员,那麼你送礼去的话,本来只是纯粹私人的联络感情,与公务没有关系,但别人一看,某某人又送礼来了,是不是利用职务之便,感觉总是有点不安。
要避免种种怀疑和猜测,这种的误会并不是送的人,或接受礼的人,而是避免外人看见了,作出种种不当的猜测。你把东西外面包裹起来,别人看见了,也没觉得有什麼,所以讲人情世故,这就是人情世故。但是有例外的,「婚丧庆寿例外」,譬如结婚、丧事,或是作寿。此处作寿不是现代一般人所讲的,四十几岁,五十几岁也作寿,做了大官,五十岁也作寿,其实在古礼,我们老师一再讲,六十岁还勉勉强强,一般这个年龄都还不作寿的,七十岁才可以。
在中国来讲有上寿、有中寿、有下寿。上寿就《庄子》里面所讲的一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相差二十年,到了六十岁,一个花甲子可以算是寿了。他的标准比较低一点。在《左传》注解里还高一点,上寿一百二十岁,中寿一百岁,下寿八十岁,依这个标准来讲,八十岁才能够作寿,想想就是不以高标准,我们折中来讲,七十岁的时候才是寿。
这里讲结婚、丧事、庆祝及作寿,送礼物可以不用避人耳目,人家不会猜测的,它是公开的受礼,公开送礼。除此以外,礼物总要避讳一点,免得彼此都有麻烦。送人的也要避嫌,譬如你是在公家机关工作,逢年过节的时候,你准备一份礼物,预备送给与公务无关的人,纯粹是一个亲友,可是你这份礼物在公家机关里面提进提出,人家一看,某某人一定是想送给某某长官的,巴结长官。这不是招来误会吗?你在外面买东西,直接送过去就好了,何必要提到机关来呢?
关键都在自己,很多事情如此,所谓《曲礼》就是这样的。人的心里是捉摸不定的,在《书经》里面讲得好,「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我们自己一举一动,都觉得於心无愧,光明磊落可以对天,可是对天是可以的,天看得清楚,而人看不清楚!人看不清楚,他误会了,你就招来很多麻烦,闲言闲语是小事,但遇到重要的事情,由小误会就造成大误会,那障碍就来了。所以你懂得礼的时候,处处总得多考虑几次,为什麼包裹?有什麼作用?要多考虑。
五、平素赠物,座有他客,须避观听,远来及初晤,可不避。
前面讲过,我们平时赠送一个东西给人家,若是送到朋友家里,当然这东西要用包裹包装起来,你在送的时候,总是要有表示,假若当时对方家里没有别的客人在场,你当然可以直接讲,如果说主人家里正好有别的客人在,那这时候就不太方便讲,应该用一个适当的方法,或请主人到另外一个房间,把赠送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个都可以。总而言之,不要让在座的其他客人,知道你是在送礼,因为平素送礼总是有一些事情。其他客人知道你在送礼物,也许他没有带礼物来,他心里会想:我这麼空手来了,觉得很不好意思,很尴尬。所以这些人情,总是需要注意瞭解。
但有的时候可以「不避」,虽然在座有别的客人,也不必回避。那就是初晤的时候,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原来不认识,或经由别人介绍,或你主动知道某人,你非常敬佩的来拜访他,彼此新交情,现在初次见面。凡是初次见面在古礼来讲,总是希望表示一点点敬意,带一点东西意思意思,表示一番礼貌,这在接受的这一方,他也能够接受下来,心理上没有负担,因为你只是礼貌上「约定俗成」,风俗习惯就是如此,初次见面都要表示一点礼物,受者也是认为这是合理的。如果第一次送礼就很贵重,那对方不能接受,这个古书里面也知道,很多初次送重礼,古人都知道,无功不受禄!你没有重要的要求,不可能送这样重,所以他不敢接受。除这个以外,初次见面的礼貌,要送一点少许的,花钱不多的礼物,这个对方可以接受。像这里的礼,远来或初晤的送礼者,虽座有他客,也不必避讳,但其馀的则都要注意。
六、受赠先略谦辞後受,称谢,逾日须往拜。
有人来赠送礼品,不能马上就接受下来,总要略为表示一种谦让,「辞」就是不好接受的意思,总得把意思表达出来,表示自己不敢接受,但是要真不受的话,也是不行,老师常讲到,人家买东西来,你坚决不要,叫人家再提回去,这是很难堪的事情。这是纯粹就联谊方面来讲,如果说是有利害关系,特别与职务上有关系的,比如公家机关申请某事,对方正在办理这个事情,他就不能接受,受了万一将来出事怎麼办呢?除了那个以外,一般送礼只是一种纯粹的礼貌,价值也不太贵,略为辞了以後,你就收下来。
收下之後还要称谢,谢完了以後呢?过一个时候,所谓「逾日」,并不是第二天,指稍过一个时候,你再去回拜他,这就是所谓「礼尚往来」。一般交情是如此,假如交情已经很深厚了,有些是不拘常格,要看情况而定,这里只能讲个原则性的,懂得原则,实际上的运用要看各人,并以彼此交往情况加以斟酌,不是一成不变的。
七、长者赐,不敢辞。
第七条「长者赐,不敢辞」也是应该守的礼节。他是我们的长辈,既是我们的长辈,他给我们东西,我们不要辞,不要不接受。「辞」就是不接受,我们不要不接受,包括平素送的礼物,你就是陪长者在同一个席吃饭,长者挟了菜给你,你不要这个不好吃,我不要,那不行,你不能不接受,你就是不喜欢吃,长者送给你的话,这是他对你的一番厚爱,你要接受下来,这应有的礼节。
可是有很多人就不知道,长者送你什麽东西,哎呀!我觉得这位长者这麼大年纪,送东西给我,我没有东西送他,那我现在不能接受啊!怎麼样也不要,不能接受。那好了,在长者心里就觉得很难受了,他是一番对你很诚恳、很诚意,对晚辈的爱护,拿这东西表示他的一番心意的,你不接受它,违背了他的心意,讲到实际上的意思是这样。
至於讲礼貌,一般形式上的礼貌,所谓「辞而後受」前面所讲的,这是平辈的来往是这个礼貌,如果长者送东西给你,你也辞而後受,哎呀!不敢当,我不敢接受,虽然後来还是受了,於礼就是不合。为什麽?《礼记》里面注解,「辞而後受」这是「宾主平交之礼」,宾主平辈的交往,这个礼节,「非少贱侍宾之道」,少是年少的,贱指地位比较低的,少年人侍奉年尊辈长的人,地位低的人侍奉地位高的人,都不应该如此。他是一个你直属长官,他送一份犒赏的东西,慰劳的东西给你,那你就收下来。当然这情况要看这纯粹是犒赏的,价值不很大,不很多,与贪污无关的,与贪污有牵涉有关系的话,有营私舞弊的话,那另当别论,这个要分清楚。
在家庭里面,比如说,父母送你的东西,你跟父母还有什麽客气的,父母送东西,自己就是接受下来;另外一般长辈送东西给你,你以晚辈身分,对长辈也不要推辞。大恩,父母之恩,在社会上人家助我度过这个我无法度过的难关,这是一个大恩,虽然他不是父母,然而没有他的协助,问题解决不了,这都是大恩,遇到了这种大恩的时候,就不必说谢,为什麽?因为这个谢是不够的,报答不了这个大恩,所以就不讲,不能讲,那麼不能讲到後来怎麼了?到後来的话,虽是当时不能讲谢,你看中国人讲孝,子女对於父母,大孝终身慕父母,讲到大孝,虽是父母死了,有三年之丧,守孝三年,那不过是礼貌上规定是三年,三年之後还有永久的祭祀,终身都是思念父母,人受之恩惠恩德最大的就是父母。假若我们在社会上,得到别人很大很大的恩德,不是我们现在马上就能够,也不是我们能力,就能报答的,这都是大恩,这也是不能忘记。这不是当时所能报答的,这是有关乎长者送东西,我们就是从父母之恩,对待长辈应该如此,不必辞,受下来。懂得礼的长辈,会觉得你很有礼,很懂得礼。
这些道理,在今日之下,可以说我们不学,我们不会懂,实实在在的,我们在瞭解这个道理之前,我们自己犯过多少次错,没有守这个礼,我们自己犯了很多次,自己都不知道啊!现在我们知道了以後,就照样去做,你不管人家是很大年纪,他不懂这个道理,没关系,他送东西,他挚心送的,他虽然不了解道理,你收下来的话,也合乎他的心理,称心如意的,这也就合了礼了。
餽赠这几条大致是如此,讲得详细的地方,还有很多。懂得这些原则也就差不多了。
(戌)庆吊
下面是庆吊,庆吊就是各种礼,中国古礼有五种,所谓:吉、凶、军、宾、嘉。就是吉凶的吉,吉礼就是祭祀的礼,祭祀为什麽叫吉礼?因为父母之丧守了一定的时期,丧事办完了以後,满了一定的时期,然後定期祭祀,祭祀之礼,除了祭父母、祭祖先、太庙、祭山川鬼神都叫祭祀。
祭祀的意义,祭自己祖先、父母,这是报德还本。你报德还本,有恩报恩,这是一个好处,自己有德,当然行为表示出来有功德,得到好处。祭天地也是报恩,人在天地之间报恩,除了受父母之恩外,天地对我们的恩德也大。这都是报恩的,报恩就有好处,所以祭祀之礼叫吉礼,好礼。
再就是凶礼,凶就是丧礼丧事。军礼,国家军中一切礼,出兵、出伐,一切的礼,古时候也讲得很严格。宾是宾客,宾客是外交上的来往,国家的外交,一般人怎样去见客人、待客人,这是宾主之礼。嘉礼呢?就是结婚的喜事;五大礼。这里讲庆吊,拿这两个字,庆是庆贺的意思,吊是丧事,包括各种礼了。
一、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第一条「参加吉礼,不谈哀丧话,不戚容,不啼泣。」我们参加吉礼,本来五礼:吉、凶、军、宾、嘉,吉礼是祭祀,这里是顺著一般的讲法,指婚礼、喜事,一切的喜事,包括婚礼、祝寿。这都是吉礼。
甚至於在祭礼,比如说祭孔,这都是吉礼,你参加这些礼的时候都是好事,在这种典礼场合,你不要谈些哀丧的话。比如说我们参加一个婚礼,人家满堂挂著喜幛,新郎新娘喜气洋洋,双方家那里贺客盈门,我们心里就是有什麽忧愁苦闷的事,不要在这个时候发作、叹息,脸上的不高兴与愁容,忧恼苦闷也不要表现出来,因为这场合不对,这个是喜事场合。
人家做喜事,自古以来都要讨个吉利,我们参加的客人总是要一团喜气。不但要一团喜气,在喜事当中,你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比如说你在吃饭的时候,桌子上面摆著碗筷、碟子、杯子,那你举手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的,不能说一个不小心把杯子扫到地面上,哗啦,杯子跌碎了,人家主人要是小心眼的话,心里就会不太高兴,人家这是喜事,杯子打碎了不吉利。
在本省我不知道,在内地,喜事、做寿往往在宴会场合里面,他都是不愿意打破什麽东西,一切都是圆一个好。所以在这个场合之下,你处处行动言语都要小心,不要讲些不吉利的话。
参加祝寿的礼,报纸上刊出一些笑话,幽默的故事,画了一些漫画,我们参加寿礼,准是你到人家家里,甚至於你都讲个寿字,都一定是好的,那寿字不一定表示都是好的,那衣服就不能讲「寿衣」,这种情况就不能讲,人家在祝寿,你加上一个寿字,那就犯了人家的忌讳。
所以这些说话言词之间,总得要把它分别清楚,说那些不吉利的话,哀丧的话,对主人都是不太好的,失了礼。不能有忧戚的容貌面色,不能够显出不高兴,更是不能啼泣,啼泣一般都是不会的,有时正参加宴会的时候,家里报讯来有什麽突发事情,重大的不幸发生,如果不能克制的人,在庆贺场所,哇的一声哭起来了。你想,多难看啊!人家做喜事,碰到这种场面,怎麼办?在这种场合之下,就是家里遇到什麽事情发生,也要克制,不声不响的离开,告辞一下,然後出去再说,不能啼泣,破坏人家喜事的场面。
二、居丧不参加吉礼,只送仪物。
第二条「居丧不参加吉礼,只送礼物。」就是守孝的时候,守三年之丧,在居丧守孝的时候,穿的是孝服,就是现代不穿孝服,挂了一个丧事标志在身上,这个参加人家的吉礼不适合。为什麽呢?人家是祭祀、结婚、庆寿都要求取个吉利,遇到穿丧服,自己心情也不好,穿了丧服参加,人家看起来也不好。其实其他宾客是来贺喜的,看到一个穿丧服的人来了,人家到底是安慰穿丧服的人好呢?还是贺喜的好?这不调合,所以不参加为好。再就自己,就自己本人来讲,自己在居丧守孝的时候,要一心一意的,心心思念过世的父母。
在内地,凡是守孝的人,逢到过年过节,过年的时候,在内地都是套贴春联,那一般人都是用红纸写春联,写吉利的话;丧家这时候也贴春联,但不是用红纸,而是用蓝纸,写副对联,写的是什麽呢?最常用的是这麼一副对子,小时候常常见,念一两遍在脑中印象很深刻,最常见的一副对子就是说:「守孝不知红日出。」孝子在家里守孝,不但白天,夜间他还在那里守孝,思念父母亲,思思念念,不知道从夜间守到天明,天明的红日出来,他都不知道,可见他专心在那里思念。下联「思亲常望白云飞。」一心一意的思念过世的父母亲,在家里呆呆的望著天上的白云,飞来飞去的。所以这幅对联很能表达守孝期间,居丧期间孝子的心情。你想想看,一个孝子在家里居丧的时候,专心在那里守孝,他哪里还有心情到外面去参加人家的喜事?没有这心情。
至於人家办丧事,自己也不必去,自顾都还不暇,哪里有心情管人家呢?就是不必参加了。虽不参加,但有至亲好友吉礼、结婚、做寿等事,送帖子来了,只要送一份礼物过去,「只送仪礼」即可,人可以不必过去。在古代送礼还不算,要人到才算够交情,只送礼而人不到,这个交情还不够味道;反过来说,人到了礼虽薄一点,对方看起来安慰。亲自来了,这个味道是不同的。但是居丧期间,他送一份礼去,人虽没出席,对方也不会见怪,他知道礼可以这麼做的。
三、丧服不入公门,不观吉礼。
居丧期间,尤其父母亲新死,百日之内穿披麻带孝的丧服,那种丧服,不但不能入公门,就连普通人家也不能去,也不能去观吉礼,为什麼呢?要替对方著想,因为这穿丧服、凶服到人家里去,人家如果在办喜事,心里总是不大高兴,穿凶服去参加喜事,这个不好。
四、贺婚在众宾前,辞不谐谑。
我们去恭贺人家结婚,这是嘉礼。那在礼堂上,众多宾客前面,要讲话的时候,话最好不要多讲,万一对方要求,你就说些好话,千万不要在那个场合说不正经的话,也就是不三不四的谐谑话。现在结婚有正式的典礼,古时虽无正式典礼,却也相当隆重。有六礼成婚,前面不必说,就是到最後的迎亲,亲郎到新娘家把新娘接回来拜天地。新郎家里请的宾客,这个大礼是不得了的,贵宾满堂的时候,这种场合有时候要讲话,有些人不懂礼貌,在结婚典礼上说些笑话,笑话要有分寸,喜事场合当然是轻松,轻松而不谐谑,这要得体。
一般正式结婚典礼,要求贵宾致辞,几乎已经成一个风俗。有些不懂礼貌的,在这些致辞场合,要求新郎新娘报告他们的恋爱史,这下给难题了,这种婚姻大礼场合,是人伦的开始,男女结婚是人之大伦,男女双方的主婚人、家长,还有媒人、证婚人都在场的时候,你叫他们报告恋爱史,这就是不三不四的话,这新郎新娘怎麼个开口啊!
假如遇到受新式现代教育的,他真正来个报告,那家长多难堪!在这种场合,家长又不能制止他,那可是出洋相了,这种不可以。同样的宾客致辞时,讲一些不合礼的事,都是非礼的。你不讲则已,讲几句话,就是简单扼要,说些祝贺的言辞,话也不必讲得太长,那麼多众宾客大家都在等,一般的心理,这不是教化、施教的场合,简单扼要说几句祝颂的话就行了,务必不要谐谑而失去自己庄重,也使对方难堪。
五、临丧不笑。
临丧就是人家有丧事,发了讣文,我们去参加丧礼。无论到殡仪馆还是丧家家里,都是丧礼。去参加丧礼叫临丧,临丧不能有笑容,不能谈笑。古人都懂得这个礼,不会谈笑的,不但不谈笑,古礼凡是遇到至亲好友,有关系的人来报丧,见了面听到不好消息,当下就哭泣表示,那是诚心的哭泣。现在当然一般都不知道这个礼了,但最低限度,参加亲友丧礼,千万不能笑,笑就是一点同情哀悼的心情都没有。现在有很多人参加丧事,遇到一些彼此都认识的朋友,平时见面少,这种场合一见面:「唉!大哥,您老哥好久不见面了。」一谈起来,把丧事忘在一边,这时高谈阔论自己得意的事,海阔天空的聊,高声谈笑。这种情况就非常失礼。
参加这个场合,孝子的心情,我们要感同身受,即使不像孝子那样的心情,最低限度也要有一种同情,一种哀戚的表示,所以不能够笑。在《礼记》里面讲,不但是参加亲友丧事不能笑,就是对於陌生人的丧事,也是一样的,所谓「望柩不歌」,走在街上望了柩,出殡的棺材抬在道路上,我们远远望见了,虽然是不认识的,只要望见人家出殡,原来我们自己在路上唱歌,看见这个就不能再唱了。就是居家看见门外有出殡的,在家里也不能唱歌,尤其我们学道的人,学佛的人。
各位看看《龙舒净土文》,宋朝的王龙舒老居士,不得了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祖师老人家原先眼睛不好,後来看了《龙舒净土文》,才一心一意地学净土,所以《龙舒净土文》很重要。在净土文里面讲,我们念佛人,遇见任何不好的事,都给他念念佛。比如在路上走,看见屠宰的,动物将要被杀了,我们有能力就买下来放生,没有能力就念念佛替它回向,这都是很好。根据这个,凡遇到一切众生,受了悲惨的遭遇时,我们都给它念念佛回向。念念往生咒,这都是可以办得到的。遇见大灾难死亡很多,惨重的大凶案,我们也方便的给他念佛回向,都可以办到的,不必等到听经的时候再回向,听经的时候当然也要回向,临时培养自己同情众生遭遇的心理,修道人这样做,临丧更不可以笑,心理要在丧事上面。
六、裏有殡,不巷歌。
这个精神还是一样,同一个乡里,「有殡」就是出殡。所谓殡就是入了殓,包括停柩在丧宅,还没有葬,都叫殡。同里间有殡,「不巷歌」就是不要在巷子里唱歌,就是在家里唱歌,声音也要小一点。在巷子里唱歌,人家听到了还以为,哪来这个不知礼的人,在这里还在唱歌呢?别人就讲话了。所以郑康成注解是:「裏有殡,不巷歌」是助哀也。是帮助丧家一种哀恸。
七、饭於丧家,酒不赭颜。
内地一般人做丧事,都是请客的,发了讣文出去,定某日某时举行丧祭。亲友当中有的是近路,有的是远路来的,当然要送礼,举行丧祭後,虽是丧家,还是要请客吃饭,吃饭间当然也有酒,丧家虽是办丧事,还是要拿出平常的礼来招待客人,有饭也应该有酒,招待虽有酒,但是来参加丧事的客人,饮酒不能多饮,略为表示而已。所以这个酒不至於「赭颜」,「赭」微微的红色,泛了红晕,颜就是面貌,酒喝多了脸上一定发红。酒稍为饮一点点,不能多喝,多喝就表示作宾客来此,没有一点哀悼的心理,没有同情心。
《论语·述而》篇曾说:「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者之侧,就是在丧家吃饭的时候,不仅酒不赭颜,连吃都吃不饱。如果说非要吃得很饱,跟平常一样,还是照样吃喝,注解里讲,这就是没有恻隐之心!人家在丧事,可以说是哀痛得不可言状,做客人的哪里还有心情饮食!邻居家里有丧事,自己在隔壁也要克制,买房子你不要在殡仪馆、医院旁边,医院照例有太平间。并不是怕鬼,我们学佛人都知道,人死後不一定就变鬼,不知道转到那一道里去了。但是有一层要注意,根据儒家讲恻隐之心,佛家讲慈悲怜悯众生,像殡仪馆、太平间、火葬场,你住在旁边,新死了一个人,他家人在哀嚎痛哭,假如住在旁边,心里很难受啊!是这样的原因。
八、佩会葬徽章者,礼终即卸去,不佩戴他往。(此节系李炳南教授讲述)
此是现在话,你要是佩著会葬徽章去了,种种不一,百布或花等等,都有符号,在灵前表示有哀悼之心,要是行礼完了,只要孝子回来,就把所戴徽章摘下来,不可忘了带到别的地方,上谁家去都不高兴,人家又没死了人,你看台湾,不许带著这个上人家家去。咱家有丧事,邻居靠近的两家都拿一块红布用钉子钉上,为什麽?大家讲不上来,怕鬼魂走错了门。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地球上五千年是不会亡族的,以後可不敢说。孔家店要是永远打倒那就不敢说。要是孔家店打不倒,中国五伦存在著,是不会亡族的。
(亥)称呼
在社会上跟人来往,「称呼」是必须要有的学问,无论跟人见面谈话,都用得上。如果要考据每个称呼的来源,那就麻烦了,非常复杂。这里我们注重实用,懂得什麼人该用什麼称呼就行了。有些必要的名词,须得解释一下。
一、初见面之人问姓,曰贵姓,问名,曰台甫,自说姓曰敝姓某,说名曰草字某某。
我们跟某人原来不认识,第一次见面,见面的时候,问人家姓什麼,就是叫贵姓,问名呢?问台甫,自己说姓,就说敝姓某,说名字呢?说草字某某,草字是谦虚、虔诚的意思,一般都是这麼的讲法。
二、有亲戚世交者,应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称。普通称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称曰弟。老者长者,称曰老先生,自称曰後学,或称自名。
亲戚名分当然按辈份来叫,世交呢?世交最低限度,也是从父亲这一辈开始就有交情的,或者再早,就是祖父母,祖父母以上的曾祖父母,往往有的好几代下来,世交当然都有名分,父亲的这一辈份,就是称呼人家老伯,普通称人没有世交也没有亲戚的,普通称呼某某先生,或某老兄或某兄,自称是弟。如果是年纪老的,或者年纪虽然不老,但是比自己年龄长,可以称为老先生,自称後学,或者称自己名字,这都可以。
三、称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称自父母,曰家严,曰家慈。见朋友之父称老伯,母称伯母,自称晚或侄。
称呼人家父亲,加一个「令」字,令是美善的意思,令尊是父亲,母亲叫令堂。所谓令堂,这称呼怎麼来的?根据《诗经·卫风》里面两句话,「焉德谖草,言树之背」,谖又作萱。萱草名叫忘忧草,忘记忧愁,也叫作「宜男」,怀孕的女子常携带这个草,可以生男孩子,所以又叫作宜男;「言树之背」,「背」就是北边的堂屋,称作北堂,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哪里能得到忘忧草,把它栽在北边堂屋的北方,可以帮助忘记自己的忧愁。因此拿这草比喻母亲,种在北堂,北边的堂屋,因此称母亲也叫做令堂、令萱,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向人称自父母」对著人家称呼自己的父母,父亲叫家严,母亲叫家慈。见朋友的父亲称老伯,母亲称伯母,自称晚或者侄。即使对方年龄比自己父亲小,还是要称老伯,尊重人家的意思,比如普通来往的朋友,他年龄比我们小十几岁,我们照样称他老兄,这并不是以年龄来比的。所以我们的小孩见到他,当然应该称老伯,怎麼可以称叔叔呢?这个应该知道的。除亲戚、世交、结拜兄弟等有名分的,要依照名分称呼外,其他的应该都称老伯、伯母。称男的可以加个老字,伯母就不要称老伯母了,女子你称呼她老,是不大合适的。
四、称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称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见人之祖父祖母,称太老伯,太伯母,自称己名即可。
人家的祖父也加个令字,令祖公。祖母呢?叫令祖太夫人。向人称自祖叫做家祖,祖母叫家祖母。见人之祖父祖母,称太老伯,太伯母,自己称呼自己名字就可以了。
五、称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称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称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称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见人之兄弟,称几先生,或几兄,自称小弟。见人之姊妹,统称几姊,称自曰小弟。(书款则称侍)
「称人之兄弟」是令兄、令弟。向人称自己的兄弟,叫家兄、舍弟,一个字都有一个字的用法,家兄、舍弟,你不能说是舍兄、家弟,「舍」用的是比自己辈份小一点。兄、父母比自己长,加一个「家」字。称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称自己的姊妹,叫家姊、舍妹,上面这个字是要注意的。见人之兄弟,称几先生,看见别人的兄弟,大先生,二先生,大哥,二哥,自称小弟。称几先生,称几兄,自古以来都表示亲切的意思。比如说,我们念过唐诗,唐诗往往称呼某某的排行,魏十八、王十几,这都是表示一种亲切的称呼,称人家弟兄第几位。
见人家之姊妹,统称几姊,大姊、二姊、三姊、四姊、五姊,自己自称叫小弟。书款可称一个「侍」。「侍」是侍者,因对女子,比如人家的姊妹讲话,谈话可以称小弟,你写信或是写书法,人家把作品挂起来,写小弟在上面好像不太合适,应该用文雅一点。称个「侍」,就是自己谦虚,是侍从、侍者的意思。不但见人家姊妹要这样,比如我们老师,现在谁有他老人家年龄这麼高呢?他给一般女士写字,落款还是加一个「侍」字,这都是称呼上一个谦虚的意思。
六、称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称自妻,曰拙荆或贱内。见人之妻称嫂,自称己名,(女子可自称妹)。
称呼人家的太太,叫令正,或者是尊夫人,为什麼叫「正」呢?《周易》说:「女正位乎内。」女子他是在家里,处理家里的事,是正位乎内的,在家他处在正位,所以称别人的太太叫令正,或者尊夫人;向人称自己太太就叫拙荆或是贱内。贱内好懂,内是内人、内子,加个贱字,不是什麼高贵,是自己贫贱,要知道这个贱,不是指自己的太太贱,而是自己的贱。至於拙荆呢?拙是很笨拙的,荆是什麼呢?荆是一个树木的名称,质料不是很好。古时候女子头发上别的钗,在富贵的女子,别的金玉的宝钗,普通人家的妇女,钗也用很好的木料做的。而贫穷人家女子,所用的木料就不很好,是荆木做的。
在刘向写的《列女传》里,把汉以前历代女子,品德学问都非常高的编成传记。其中有一则是,东汉孟光的传记。孟光是梁鸿的妻子,梁鸿是个有学问,但家很贫穷的人,孟光则是很贤慧的女子,夫妻二人可说是相敬如宾,孟光头上所别的就是荆钗,用荆树做的,荆钗、布裙、布衣,用布料做的衣裙。後来凡是做丈夫的,对人家称呼自己太太,就叫拙荆,这是谦虚的意思。「见人之妻」与上面「称人之妻」不同,「见人之妻」是跟人家太太见了面,当面称她某某嫂,称嫂嫂,自己称呼自己名字,如是女子,见到人家太太,也是称嫂,自己则自称妹。
七、女子称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称自夫,曰外子。见人之夫称某先生,自以避免称呼为佳,如必要时,只称本人即可。
女子要称呼人家的先生,怎麼称呢?称「尊府某先生」,某是他的名字,「向人称自夫」,对别人称呼自己的丈夫,叫外子。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女子称丈夫为外子,丈夫称自己太太内子或内人。见人之夫称某先生,跟人家丈夫见面,当面称呼某先生,自己以避免称呼为佳,对人家丈夫,自称妹也不合适,所以可以避免称呼。必要时可称本人这二个字,也可以了。古时候,女子也谦虚一点,称妾,现在也不通行了,不能这样称呼了,古今名词变更很多,称本人就可以了。
八、称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称人女曰令爱或女公子。向人称自子,曰小儿,女曰小女。见人子称世兄,自称弟。称女曰世姐,自不称。
称呼人家的儿子,普通叫令郎,令是佳、好的意思。或称公子、贵公子。称呼人家女儿叫令爱,或女公子。向人称自己儿子叫小儿,这是现在普通的称呼方法。古时候还有称豚儿,犬儿,小猪啦!小狗啦!古时候都是这麼称呼,现在不必那样,叫小儿就可以了。女儿则叫小女。
「见人子称世兄」,见到人家儿子的称呼。世兄这个称谓要特别注意,多半是有世交的才如此称呼,不能随便称人家世兄。比如我跟人家父亲见过几次面,他儿子一来,就称呼他世兄,这也不好。世兄是有世交、有名份的,才称他儿子叫世兄,所以是有世代之交的才叫世兄。虽然是称兄,在习惯上懂礼的都知道,一称世兄,就是长辈称晚辈的称呼。普通人不晓得,也随便称平辈的人世兄,那人不懂也就罢了,对方要懂的话,他可以不接受,就是勉强接受,心里也不高兴,你以长者自称,这不礼貌的。
以为自称弟已经很客气了,不知道这个称呼代表你跟他父亲是同一辈份,称人儿子世兄,以为加个兄是很恭惟了。就等於现在学校里面,老师本来称学生们,称徒、称弟子,现在客气也称同学,这名词本来是同学彼此称呼,现在变老师称呼学生一个通行的名词了。既然这个名词被老师占用,同学彼此就不好称呼了,所以彼此称呼学长这比较恭惟一点,虽然你是同级还是要称学长。自称弟。称女呢?叫世姐,自己不要称了,你称人家世姐,自己再称弟,对女子称呼也不合适。
九、称人之孙及孙女,曰令孙曰令女孙。向人称自孙及女孙,曰小孙,曰小女孙。见人之孙及女孙,称几公子、几小姐。
称人之孙及孙女,那叫令孙,令孙女,令女孙。向人称自己的孙子、女孙?叫小孙,小女孙,小孙女。自己加个小字,总不会错。见人之孙及女孙,称几公子,几小姐,你跟人家的祖父有交情,他的孙子,孙女儿,女孙子,你跟他们见面了,还是称他二公子、三公子、二小姐、三小姐,还是这麼称呼,小姐、公子还是通称的。
十、称人或称自己已故上辈,统加一个先字。如称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先太夫人,称自之故父母,曰先严先慈之类。称人已故下辈,不必另加字,只云「以前某兄」即可。称自故下辈,但加一亡字,或云「以前某某」亦可。
称人或称自己已故上辈,自己已经过世的长辈,统加一个先字,先就是已经过世了,例如称呼人家父母,就是令先尊,令先太夫人这可以。称自己的故父母呢?就是先严、先慈。称人已故下辈,不必另外加字,只说是以前某兄,那就可以了。称自己的已故下辈,下辈加一个亡字,或云以前某某,就可以。「亡」读历史,读古人的书,叫亡儿、亡子、亡孙,这都是常有的。
十一、称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称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见人之姑丈姑母,称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称老伯,老伯母。
称人之姑丈姑母叫令故丈,令姑母,向人称自姑丈姑母,是家姑丈,家姑母。见人之姑丈姑母,称老先生,老太太,交情厚的,可称老伯及老伯母,就可以的。
十二、称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称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见人之舅父舅母,称谓仿前。
称呼人家的舅父舅母,叫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称呼自己的舅父舅母,是家母舅、家舅母,见人之舅父舅母,称谓同前。舅比如说是舅父舅母,现代也有个称呼,现代男子称太太的兄弟也称舅,大舅舅、二舅舅,现在也都这麼称呼。这里讲的是长辈,比如说自己母亲的哥哥,称母舅,大母舅、二母舅。哥哥有嫂、弟弟有弟媳,通称舅母。
十三、称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称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见人之岳父母,称谓仿前。
称人之岳父岳母,称令岳,令岳母;向人称自己岳父母,称家岳家岳母,见人岳父母,称声老伯、伯母就可以了。大家都讲岳父老泰山,泰山就是东岳泰山。为什麼称岳父叫泰山呢?因为在泰山上有一个峰,叫丈人峰,过去称自己太太的父亲为丈人。称人家太太的父亲也是称令岳或是泰山。至於岳母呢?有一个名称叫泰水,泰山有名字可以考察,至於泰水是怎麼考据呢?古人也没有考察出来,为什麼岳母叫泰水谁也不知道,我是这样想法,大概山水这两个字并称,有山有水,所以岳父叫泰山,岳母连带的也就叫泰水,这是没什麼根据的,也不知出在古人那一本书里面。
十四、称人之内侄曰令内侄,称人之甥曰令甥。称人之婿曰令壻。向人称自内侄、甥、婿,曰敝内侄,曰舍甥,曰小壻。
太太兄弟的儿女,都可以叫内侄,称呼人家的内侄叫令内侄。称人之甥叫令甥,甥是姊妹的儿子叫甥。称人之壻叫令壻。壻字写错了,应该是士字边,女儿的丈夫叫做壻,妻子称丈夫也可以称作壻,现在大部分通行的,就是女儿的丈夫。现在女子称丈夫,大都称先生而不称壻。只有岳父岳母称自己女壻,为壻,为什麼是这个壻呢?壻这个字就是长的意思,比自己女儿要长一点,是女儿的长,为什麼编个士字边呢?这个士字边是儒者、读书人,士人是儒者的称呼,士字边再加一个胥字,胥是有才能有智慧的一种称呼,一个人家选女壻都是选好的,他就是一个读书的士人,一个儒者,就是有才有智的好女壻,称为壻。所以这个字写边,要写士字边,不写女字边了。
另外,向人称自己的内侄,自己的甥,自己的壻,统统加一个敝字,敝是自己称呼,表谦虚的意思,和「令」字相背,称呼人家加个令字,自己称则加敝字。这个「敝」字本来不要那个反朋边,就是左边那个字,中间是个毛巾的巾字,加上四点,原来毛巾好好的,加了四点表示染污,或是破了四个洞,这个毛巾就变坏了,拿这个字比喻凡是一切事,不怎麼珍贵的,变成这麼一个字。这是自己谦虚,自己的事情叫做敝,例敝甥,舍甥,或者是小壻,这都可以的,中国的习惯称呼都可以。
十五、称人之亲友,曰令亲曰贵友。向人称自亲友,曰舍亲敝友。
称呼人家的亲友,叫做令亲或者叫做贵友,这是普通的称呼。向人称自己的亲友叫舍亲敝友。
十六、称人之师曰令师,生曰令高足。向人称自师,曰敝业师。称自生曰敝徒。自称师,曰夫子或吾师,称自曰受业,或曰门生。
称人之师叫令师。称人家的学生是令高足,或是令高徒都可以。向人家称自己老师是敝业师。讲到这里大家注意,称呼上面都对自己老师加个敝字,写文章时,千万不要把自己老师捧得很高,这个不大合适。为什麼呢?老师好,所谓名师出高徒,所以老师好,表示自己也好,有互相标榜的意思!所以写文章或跟人谈话,自己不要失礼,就是人家称赞我们老师多麼好,自己自然也不能拒绝,但也不能自己再加上赞美,很自然应付过去就可以了。千万不可以:「哦!你说我们老师好,那你还有很多没讲到,还有更好的,更值得尊敬的地方。」那好了,你这一讲话,人家就笑话了。
许多流行杂志都是这样,这是不懂礼,称自己的徒、生叫敝徒,自称师,自己称呼自己的老师呢?称夫子或者是吾师。民国初年,称老师还称先生。我们在家乡读书的时候,无论在学校或私塾里面,我们称老师一律称先生,现在也不通用了。这个名词被太太享用,太太称自己丈夫,称先生了。即使那样,中国的语言文字,自古以来变动很大,有些原来的意思,慢慢就不用了,先生这个名词就是这样。现在大家称老师,就不必用先生了。但有些人还是这麼称呼,比如说在阳明山的周邦道老师,他称我们老师还是称先生,礼谢先生,不是礼谢吾师,还是这麼称呼,按照古礼这个称呼是对的,懂礼是知道的。自己对老师称呼受业或者是门生,称徒也可以,称学生也可以。
十七、称人之长官,曰贵某长(院部厅局等)。称人之属员,曰贵部下或贵属。向人称自长官,曰敝某长。称自属员,曰敝同事或敝属,称其某姓某职亦可。
称人长官叫贵某长。他是部长,称贵部长;是厅长,称贵厅长;贵局长、贵院长等,都可以加个贵字,然後加一个职务的名称。称人之属员,他的部下叫贵部下,或者是贵属。向人家称呼自己的长官,叫敝某长,如敝厅长等;称自属员叫敝同事,敝自己是谦称,不好意思讲他是自己的部下,所以曰敝同事,或者是敝属就可以了。称其某姓某职也可以,现在普通人都称某先生,例如张先生、李先生,或者称他的职务也行,如张课长、某校长也行。
十八、称人之主人,曰贵上,称人之仆,曰尊纪。向人称自主人,曰敝上,称自仆曰小价。
「称人之主人」称呼人家的主人,古时候得用贵上。称人之仆人叫尊纪。尊纪是简称,本来是「纪纲」二个字。纪是纪纲,伦理纲常。《左传》鲁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秦国秦伯送了三千人给晋国,在魏国魏家有三千俘虏,送给晋家,说是给你作纪纲之仆。仆就是仆人,这仆人不是普通仆人,他是可以做纪纲的仆人。纪纲是维护法纪,也就是维护、执行制度。就是说这仆人可以给你办很多重要的事情。因此称呼人家的仆人,普通叫纪纲。纪纲再比较客气一点?纲字不要了,叫尊纪,来源是这样的。
自己是人家的仆人,在向别人称自己主人时,就称敝上;向别人称自己仆人叫小价。这个价字不要人字边也可以,古时候宾主见面,主人身边都带有仆人,仆人还是有分等的,有些不懂礼的仆人,只能在家里听候主人差遣、伺候主人;有才能的仆人,能得体地与人应对进退,这样的仆人才能带出去,这一个带的仆人就叫价,价就是价绍,是连络的意思,无论是国家或者私人,主人交流之前,彼此间会有一些联系或介绍的工作,中间就是由价来完成,上面加上小字,就称为小价。价字也是帮助的意思,以此来称自己的仆人。
(附说)
一、称呼一事,本甚繁杂,各地习惯,直接见面之称尤多不同,故难备载。本编谨录其对外交际通常用者。
最後说明一些附带的提醒。称呼的事本来就非常繁杂,因为各地方的习惯不同,直接见面的称呼,尤其多所不同,所以很难备载。就是说各地的习惯,实实在在有很大的差异。见面的时候称呼也不同,比如我们现在称自己或别人的祖父,叫做爷爷。但在内地,古时候爷字称父亲,不但如此,阿爷是大儿对自己父亲的称呼,江南、长江流域这一带,这个爷字,称父亲这一辈分,称伯父称叔父,伯父称大爷,叔父称二爷、三爷,是这麼称呼的;在北方,爷爷是对祖父的称呼。
例如在北方或在台湾,称父亲都叫爹。可是在江南这一带,爹爹是称人祖父的,例如老爹爹、某老爹,都是称人家祖父的。称呼各地不同,习惯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到一个地方,还是要特别注意。懂得这个,在称呼的十八条上,大致都能通用,照这样做就没有大问题。大陆内地地大物博,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称呼。古时候,一个省份或是二个省份,在春秋战国时都是一个国家,所以他的言语、风俗、习惯都有所不相同。在古时候有一本书叫《方言》,列出各地方的称呼,种种不一样,这里面只是录其对外交际常用者。至於其馀的还有很多,不必详细。那本书把各种称谓来源,考据得很详细,但现在研究不大适用。
二、亲戚之间,称呼甚为微细,每有错一字而贻笑者。兹编本为举要,专为常用,故不详载。
第二条附带说明,亲戚之间称呼甚为微细,中国讲五伦,除了家族高曾祖父到自己、子、孙、玄孙等九族以外,还有横向方面,也就是母系、妻系,女儿出嫁这一系,与儿子娶太太这一系等,这些都是亲戚。亲戚之间的称呼很微细,「每有错一字,而贻笑者」,错了一个字就留给人家很多笑话。这里所举亲戚间的称呼,也有举其要,不能详细的记载。
以上讲这麼多,还有共同的称呼。比如说最常见的,人家夫妻两个,我们要称贤伉俪。譬如写信、给人家祝寿,夫妇二人共同作寿,对方夫妻二个人一起称呼,就是伉俪,这是出於《左传》的典故。还有称人父子不能说是令父子、贤父子,不好这麼称呼,要称人家「桥梓」,称人家的父子「贤桥梓」。周公教成王时,由於成王是皇帝,要怎麼教法呢?他让自己的儿子伯禽,陪同成王学习,成王有什麼不对的话,专门教伯禽,打骂伯禽。
刚开始的时候伯禽与周公见面,父亲就先给他三棒,於是伯禽就去请教商子,商子很懂礼貌,很有学问,就告诉他,你跑到南边的山看看,再到北边的山看看,南山有很高大的桥木,北边有一颗梓树,树枝往下低垂。南山有桥高而仰,可从下面仰望,此父道也。为父之道,他就是高高在上,为人子者,应该对父亲有一种仰望。北山有梓,低而俯,北山的梓树,长得很低,头又低下来,这就是子道,为人子的应有的尊父之道。既是做子的,一切就是要听从父亲的教导。
所以後来称呼人家父子,就称桥梓。像这类称呼很多,只要自己留心,人家也许不知道这些称呼,可是将来,大家都有了年纪,年高德劭的时候,有晚辈来信请你跟他回一封信,或是人家请你赐给他一封墨宝,你落款的时候,就要注意,遇到这种情形的话,你要知道怎麼称呼,不能太俗。现在有很多字写得好,不知道怎麼落款,怎麼称呼,那就是美中不足。题款也是一种学问,这大家自己多注意就可以了。
这些名词要详细考据来源,很复杂,所以知其然就可以了。不是短时期可以把这些研究得完。但是有能力还是可以涉猎,万一人家研究,问这个名词,我们可以为人说明。中国文化普通名词里面,含有很多意思,任何一个称呼,都代表它重要的内涵。父子有父子的意思,夫妇有夫妇的意思。兄弟有兄弟的意思,都有意思。这个课程到这里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