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碧桂园联排别墅:五代麻衣道者正易心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15:58

正易心法

五代麻衣道者

易学病失其传久矣。姑溪太守李公出麻衣说,关子明传曰:吾得二书,不敢私诸己,今用广於人,或字画之讹,子其為我正之準窃,幸管窥不敢辞。昕夕瞻对,若祥光烂然,发乎部屋之下,信夫神物也。公得其传,明其道,又以传於世,盖将拯易学之病而还易之本旨,岂诵说云乎哉!公用心也仁矣。淳熙己亥三月丙寅,迪功郎新婺、浦江县主簿,程準谨书于左。

正易卦画

【上经三十卦共得十八】缺图

【下经三十四卦共得十八】缺图

【正易心法】『希夷先生受井消息』

正易者正,谓卦画。若今经书正文也。据周孔辞传,亦是註脚。每章四句者,心法也。训於其下,消息也。

羲皇易道,包括万象,须知落处方有实用(一章)。

落处谓:知卦画实义所在,不盲诵古人语也。如震得乾初爻,故雷自天之下而发。坎得中爻,故月自天之中而运。根得上爻,故山自天之上而坠也。巽、离、兑得坤三爻亦然。又六爻相应,如一阳生於子月,应在卯月。二阳丑应在三月。三阳寅应在四月是也。人事亦然。易道见於天地万物日用之间,能以此消息,皆得实用。方知羲皇画卦,不作纸上工夫也。

六画之设,非是曲意。阴阳运动,血气流行(二章)。

阴阳运动,若一阳為复,至六阳為乾。一阴為姤,至六阳為坤是也。血气流行若一六為肾,二為肺,三為脾,四為肝,五為心。始生屯,屯而為蒙,养蒙為需之类是也。卦画凡以顺此理而已。

卦象示人,本无文字,使人消息吉凶嘿会(三章)。

羲皇始画八卦,重為六十四,不立文字,使天下之人嘿观其象而已。能如其象焉,则吉凶应。违其象则吉凶反。此羲皇氏作不言之教也。郑康成略知此说。

易道不传,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复晦(四章)。

上古卦画,明易道行。后世卦画,不明易道。不传圣人,於是不得已而有辞学者,浅识一著其辞,便谓易止於是。而周孔遂自孤行,更不知有卦画微旨,只作八字说此,谓之买櫝还珠。由汉以来皆然。易道胡為而不晦也。

六十四卦,无穷妙义,尽在昼中合為自然(五章)。

无穷妙义,若蒙必取次於根,师必取次於坤,是大有旨意也。不止於贞,丈人吉。童蒙求我之义,合為自然。谓次根、次坤,非是私意。乃阴阳运动,血气流行,其所施皆自然之理也。

消息卦画,无止於辞、辞外见意、方审易道(六章)。

繫辞特繫以吉凶大略之辞而已。非谓六画之义尽於是也。如大有系以元亨,大壮系以利贞。此数字果足以尽二卦之义乎?要须辞外见意可也。辞外之意,如乾九二见龙在田,上九亢龙有悔,辟师之外不动,如地内趋变,如水无穷,好意如此,类不可概,举皆是辞之所不能该也。

天地万物,理有未明,观於卦脉,理则昭然(七章)。

卦脉為运动流行自然之理也。卦脉审则天地万物之理得矣。如观坎画,则知月為地之气。观离画则知日為天之气。观根画,则知山自天来。观兑画,则知雨从地出。观叠交,则知闰餘之数。观交体,则知造化之原。凡此卦画,皆所以写天地万物之理,於目前亦若浑仪之器也。

经卦重卦,或离或合,纵横施设,理无不在(八章)。

纵横谓若為诸图,或有二气老少之渐,或有三代祖孙之别,或有对待之理,或有真假之义,或有胎甲之象,或有错综之占,唯其施设,皆具妙理。无所往而不可,此所谓包括万象而易道所以大也。

乾坤错杂,乃生六子。六子则是乾坤破体(九章)。

乾三画,奇纯阳也。一阴杂於下是為 巽。杂於中是為 离。杂於上是為 兑。巽、离、兑,皆破乾之纯体也。坤 画,偶纯阴也。一阳杂於下是為震。杂於中是為 坎。杂於上是為根。震、坎、根,皆破坤之纯体也,若更以人身求之,理自昭然。

粤乾与坤,即是阴阳、圆融、和粹、平气之(十章)。

凡阴阳之气,纯而不驳,是為乾坤。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正谓此也。因知能尽乾之道,是為圣人。能尽坤之道,是為贤人。

至於六子,即是阴阳偏陂,反侧不平之名(十一章)。

乾健、坤顺,阴阳之纯气也。一失健顺,则不平之气作。而六子生,观画象可知。庄子曰:阴阳错行,天地大骇。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乃块,正谓此耳。由是六子非圣贤,比特眾人与万物而已,然由破体鍊之纯体乃成。

健顺动,入陷丽,止说非特乾坤六子训释(十二章)。

非特训释盖谓不可专於八字上取也。当求之於画象。健谓三画,纯奇是顺。谓三画纯。偶是动,谓一阳在二阴下是入。谓一阴在二阳下是陷。谓一阳在二阴中是丽。谓一阴在二阳中是止。则一阳在二阴上是说,则一阴在二阳上是凡,有所训多见於画象。如闔户谓之坤,则姤之初爻。是闢户谓之乾,则复之初爻是。

坎、兑二水,明须识破,坎润、兑说,理自不同(十三章)。

坎乾,水也气也。若井是也。兑坤,水也形也。今雨是也。一阳中陷於二阴為坎。坎以气潜行於万物之中,為受命之根本。故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盖润液也,气之液也。一阴上彻於二阳為兑。兑以形普施於万物之上,為发生之利泽,故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盖说散也。形之散也,坎兑二水,其理昭昭。如此学者依文解义,不知落处,其能得实用乎?自汉诸儒,不得其说。故真人发其端,又论且以井卦观之,本是泰卦初爻易五是為井,则知一阳生而為坎水也。故月令云:仲冬水泉动、仲冬一阳生,至仲秋乃云:煞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信乎?水之為乾水也。道家有炼丹井,海外女国无男,窥井即生。医经无子女,男服循井即生。其為乾阳皆可明验。若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又曰:地气上為云,天气下為雨,此兑之所以為坤水也。

钻木凿井,人之坎离,天地坎离,识取自然(十四章)。

乾天也。一阴上升於乾之中為离。离為日,则日本天之气也。坤地也。一阳下降於坤之中為坎。坎為月,则月本地之气也。日為天气,自西而下,以交於地。月為地气,自东而上,以交於天。日月交错,一昼一夜,循环三百六十度而扰扰万绪起矣。是為三百六十爻。而诸卦生焉。坎、离,日月天地之中气也。仲尼特言水火而不言日月者,日月其体也。水火其用也。言其用而不言其体,盖欲其设施之广而无碍也。学者不悟,但求之於钻木凿井之间,所失亦益甚矣。又论月上於天,日入於地,男女构精之象,一往一来,卦画有中通之象。此所谓观於卦脉,理则昭然也。又谓理既昭然若山者,自天之坠也。传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又曰:星陨為石,推此意则山自天坠无疑。而世曰山者,地之物。以所见者,言之耳。至月风雷雨,皆自地出也。而世曰:月、风、雷、雨天之物,亦以所见者言之耳,世之所见如此。苟徇其所见,则是天地万物皆所不晓,审知易者所以穷理尽性也。学者其可不留意邪!

八卦不止,天地雷风,一身一物,便具八卦(十五章)。

八卦文王繫辞,周公爻辞,皆未尝指明其物象、以见八卦,不止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无所不统也。是故凡天下之所谓健者,皆乾也。顺者皆坤也。动者,震也。入者皆巽也。陷者皆坎也。丽者皆离也。止者皆根也。说者皆兑也。一身一物,便具此八卦之理。然宣父止以八物云者,特举其大者為宗本,姑以入易以便学者耳。

卦有反对,最為关键。反体既深,对体尢妙(十六章)。

世虽知有反对之说,不能知圣人密意在是也。盖二卦反而為二对、而為四。既列序之,又以杂卦推明其义者,以為天下之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其实一体也。别而言之,其代谢循环,特倒正之间耳。未始有常也。然反体则诸卦皆是对体,则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而已。此八卦与诸卦不同,在易道乃死生、寿夭、造化之枢机也。其体不变,故曰对体尤妙。

六十四卦,皆有取象,其為名义,无不反对(十七章)。

易之取象,世所知者,数卦而已。如颐,如鼎,如噬咳之类是,殊不知易者,象也。依物象以為训,故六十四卦皆有取象。如屯象,草木。蒙象,童稚。需象,燕宾。讼象,饮食。师象,军阵。比象,翼戴。家人象,家正。睽象,覆家。餘卦尽然。一入诸卦,名义无不反对。如噬咳以贪饕,賁以节饰,履以蹈艰危,小畜以享尊富,临以出而治人,观以入而处己,丰以富盛,旅以困穷,自餘推之,其名义反对,无不然者。但未知思索以精之,则云有不取象有不反对者,此学易之大病也。

诸卦名义,须究端的,名义不正,易道悬绝(十八章)。

易卦名义,古今失其正者,二十餘卦。师、比、小畜、履、同人、大有、谦、豫、临、观、噬咳、賁、无妄、大畜、颐、大过、渐、归妹、丰、旅、中孚、小过是也。盖师以正眾,比以兴王,二卦以武功创业,汤武之卦也。同人穷而在下,大有达而在上,二卦以文德嗣位,舜禹之卦也。履以阴德而蹈艰危以致小畜之安,富人臣之事也。无妄以阴德而践灾眚以致大畜之喜,庆人君之事也。临以阳来宜出而有為。观以阴生宜入而无為。谦则止在象后而存义。豫则动在象前而知几。中孚则始生,小过则夭折。颐则成人而养生,大过则寿终而丧死。渐以正而进,归妹以说而合。噬咳以贪而致罪,賁以义而节致。丰以得所归而富盛,旅以失所基而困穷。凡此二十餘卦,其名义显然见於画象,反对有不可掩者,如此当諦观之也。大传曰:开而当名,苟名义不当,则一卦无所归宿也。故曰易道悬绝也。

卦之中,凡具八卦,有正有伏,有互有参(十九章)。

正谓上下二体也。伏谓二体从变也。互谓一卦有二互体也。参谓二互体参合也。与本卦凡八卦谓一卦,具八卦也。然一卦何以具八卦,盖一卦自有八变,如乾一变姤、二变遯、三变否、四变观、五变剥、六变晋、七变大有、八变复乾是也。因其所然,以见天地万物,理无不通也。庄子论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死反入於机。万物皆出於机,入於机其一节论变化之理,无所不通如此。

六十四卦,唯乾与坤,本之自然,是名真体(二十章)。

太初者,气之始,是為乾。太一者,形之始,是為坤。皆本之自然,无所假合也。故其卦画纯一不驳,倒正不变,是名真体。

六子重卦,乾坤杂气,悉是假合,无有定实(二十一章)。

六子假乾坤以為体,重卦合八卦以為体,若分而散之,则六子重卦皆无有定体也。若今天地清明,阴阳不杂,则六子何在?六子不交,则品物何在?以是知人间万事,悉是假合阴阳一气。但有虚幻,无有定实也。

卦义未审,须求变复,不唯辞合,义实通明(二十二章)。

变為一爻之变,复為一体之复,即复变之辞而观之自然之义,无不与本卦?合。以见阴阳之气,如蒙上九曰:击蒙。变為师上六则云:小人勿用。屯初九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变為比,初六则云:有孚。比之无咎此一爻之辞合也。如大有上体复需有饮食之燕,下体复晋有昭明之德。升上体复姤,姤一阴升下体复,复复一阳升此一体之义合也。苟卦义未审,能以此求之,自然明矣。

古今传易,舛讹為多,履畜八体,最為害义(二十三章)。

按卦序当先履而后小畜,今小畜在先,则二卦画象反对,文义谬乱而不可考。又以八卦本对八体,独闕其鼻,乃以巽言。股股即系是也。若股可言,则又遗其肱。且与羲皇八卦不相应也。兹盖传者,舛误耳。能不害义乎?试辩之一柔,自姤变同人。同人变履,履变小畜,小畜变大有,犹之一刚,自复变师,又变谦,又变豫,又变比,皆自然之序不易也。今谦既在豫上,则知履不当在小畜下。尝密探宣尼述九卦以履為用九,谦用十五,复用廿四,皆龙图大衍定数。则履在小畜上,為第九卦也明矣。又履与无妄对义,既以大畜反。无妄而居下,则知小畜反,履而居下无疑矣。今序卦非宣尼旨,失其本真也。八体乃根為鼻,巽為手,耳。传曰:鼻者,面之山也。又曰:风能鼓舞万物,而手之所以舞也。盖乾為首,坤為腹,天地定位也。坎為耳,离為目,水火相逮也。根為鼻,兑為口,山泽通气也。巽為手,震為足,雷风相薄也。此羲皇八卦之应矣。其理昭昭,但学者承误效尢见不高远,其失至此真,人閔之故,开其眼目。

画卦取象,本為特物,见於日用,无所不合。(二十四章)。

羲皇画卦,非谓出私意,撰成一易道於方册上以诲人也。特以顺时应物,则以见於日用之间耳。以麤跡言之,如以钱上六纯字乾也。六纯背坤也。差互六子也。若反则未胜,至纯则乾坤成矣。又如优人呈伎壮者,任其难六子也。老者敛其利,乾坤也。此皆理之自然,即此理以察其餘,则是行止坐卧纤悉。举天下皆易,无可拣择者,但百姓昏昏日用之而罔觉矣。

中爻之义,足為造化,纳音切脚,其理则一(二十五章)。

纳音甲為木,子為水,甲子交合,则生金。切脚如德為父,红為母,德红反切,即东字卦体亦然。上体為乾,下体為坤,交错乃生六子,即中爻二、三、四、五也。二、三、四、五,造化之气参互成卦。如屯中有剥,蒙中有复,凡此一卦,每具於四卦中,皆得祸福倚伏之象。如屯、比、观、益中皆有剥、蒙、师、临,损中皆有复是也。

反对正如、甲子乙丑,有本有餘,气序自然(二十六章)。

大凡一物,其气象必有本有餘。餘气者所以為阴也。本其阳也。如十干甲乙。乙者甲之餘气也。丙丁,丁者丙之餘气也。如十二支。子丑,丑者子之餘气也。寅卯,卯者寅之餘气也。卦亦由是。坤者乾之餘气也。蒙者屯之餘气也。讼者需之餘气也。比者师之餘气也。且乾而后坤,屯而后蒙,需而后讼,师而后比,虽故有其义然。其所以相次者,皆其餘气也。自然之理耳。学者不悟,谓圣人固以此次之,是未知反对关键之键也,失之远矣。

每卦之体,六画便具,天地四方,是為六虚(二十七章)。

初爻為地,上爻為天,二爻為北,五爻為南,四爻為西,三爻為东,天地四方,每卦之体皆具此义。是為六虚。大传变动不拘,周流六虚正谓此耳。学者不悟,谓六虚天地四方,乃六画也。殊不知六画乃天地四方之象,此之谓纸上工夫,不知落处也。

乾坤六子,其象与数,乾坤之位,皆包六子(二十八章)。

象谓坤卦,上中下加三乾画,便生三男。以乾卦上中下加三坤画,便生三女。乾坤之体,皆在外。六子皆包於其中也。数谓若画乾数三,巽离兑四,震坎根五,坤六,坤数六,震、坎、根七,巽、离、兑八,乾九,乾坤之策,皆在外,六子皆包於其中也。此象之自然有不可得而容心者。

爻数三百八十有四,以闰求之其数?合(二十九章)。

爻数三百六十又四,真天文也。诸儒求合其数而不可得。或谓一卦六日七分,或谓除震、离、坎、兑之数,皆附会也。倘以闰求之,则三百八十四数,自然?合无餘欠矣。盖天度或赢或缩,至三年乾坤之气数始足於此也。由汉以来不悟,惟真人得其说。

二十四爻,求之八卦,画纯為叠,是為闰数(三十章)。

一岁三百六十,而爻数三百八十四,则是二十四爻為餘也。以卦画求之,是為叠数。何以言之夫?既有八卦矣。及八卦互相合体,以立诸卦。则诸卦者,八卦在其中矣。而别又有八纯卦,则其合体。八卦為重,复而二十四数為叠也。是以三百六十為正爻,与每岁之数合。而三百八十四,与闰岁之数合矣。则是闰数也。岂惟见於数,亦见於象,人知之者,盖鲜矣。

一岁之数,三百六十八卦,八变其数已尽(三十一章)。

乾、姤、遯、否、观、剥、晋、大有,八变而复乾,则天之气尽。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八变而复坤,则地之气尽。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八变而复震,则雷之气尽。根、賁、大畜、损、睽、履、中孚、渐,八变而复根,则山之气尽。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八变而复坎,则水之气尽。离、旅、鼎、未济、蒙、谦、讼、同人,八变而复离,则火之气尽。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咳、颐、蛊,八变而复巽,则风之气尽。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八变而复兑,则泽之气尽。凡此八卦,各八变,八八六十四数,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气无餘蕴矣。是為一义。

数成於三,重之则六,其退亦六,是為乾坤(三十二章)。

夫气之数起於一,偶於二,成於三,无以加矣。重之则為六也。然三少阳也。六太阳也。三春也。六夏也。此乾之数也。是為进数。其退亦六。三少阴也。六太阴也。三秋也。六冬也。此坤之数也。是為退数。三画為经卦,六画為重卦者,凡以此而已。

凡物之数,有进有退,进以此数,退以此数(三十三章)。

大抵物理,其盛衰之数,相半方其盛也。既以此数及其衰也。亦以此数,若一岁十二月,春夏為进数,秋冬為退数,昼夜十二时,自子為进数,自午為退数。人寿百岁,前五十為进数,后五十為退数。以至甲為进数,乙為退数,子為进数,丑為退数,细推物理无不然。世儒论教,但衍為一律,殊不明阴阳、进退之理,惟真人独得其说。

凡具於形,便具五数。五数既具,十数乃成(三十四章)。

凡丽於气者必圆,圆者径一而围三,天所以有三光者,以其气也。凡丽於形者必方,方者径一而围四。地所以有四方者,以其形也。天数三,重之则六。地数五,重之则十。何谓十?盖有四方,则有中央為五。有中央四方则有四维,复之中央,是為十也。非特地為然凡丽於形,便具十数,皆若此也。

大衍七七,其一不用,凡得一数,理不动(三十五章)。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掛一而不用。不用之义,学者徒知一為太极不动之数,而不知义实落处也。何则一者数之宗本也。凡物之理,无所宗本则乱,有宗本焉,则不当用。用则复乱矣。且如轮之运,而中则止。如輅之行而大者,后如网之有纲,而纲则提之如器之有柄。而柄则执之如元首。在上手足為之举,如大将居中而士卒為之役。如君无為而臣有為。如贤者尊而能者使。是知凡得一者,宗也,本也,主也,皆有不动之理。一苟动焉,则其餘错乱,而不能有所施设者矣。

策数六八,八卦定数,卦数占卦之理自然(三十六章)。

八卦经画二十四。重之则四十八。又每卦八变,六八四十八。则四十八者八卦数也。大衍之数五十者,半百一进数也。其用四十九者,体用之全数也。五十除一者,无一也。易无形埒是也。四十九有掛一也者,有一也,易变為一是也。一不用者,数之宗本也。可动也,用四十八者,取八数变以占诸卦也。一变為七,七变為九,此之谓也。今筮者於五十数,先寘一於前,乃揲之以四十九。或先去其一,却於四十九数中除一而终合之,是二者皆全用四十九数。曾不知本卦之本数也。以致误寘一於八卦数中,遂有五与九之失也。且以揲之寄数,但论其多少,而五与九,则无损益於多少之数,而於阴阳正数亦自无碍,揲法不取正数,而取其餘数,盖从其简便也。简便谓一见多少,即知正数阴阳多少。若待视正数,则烦难矣。又多少之说,无所经见。知古人但以记数也。大传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谓大衍数。本五十而止用四十九,则其一已先除矣。更无五十全数分而為二,以象两谓止於四十九数。中分而為二也。掛一象三掛谓悬,谓於四十九数中,悬掛其一而不用也。筮法一揲得五与四,四谓之三,少得九与八,八谓之三多二揲,则五与九已矣。但得三箇四,亦谓之三。少得三箇八,亦谓之三。多方初得五与九也。而老阳之策,三十六。老阴之策,二十四。及次正得四与八也。而阴阳之策数如前,则是五九。固无损益於多少之数。而於阴阳之策,正数亦自无伤也。因知四十八数,而误用其九,断然而明矣。或者又谓揲法,得奇偶数,殊不知二揲则五与九已尽。所以观其餘数,而不观其正数,特以从其简便也。

五行之数,须究落处,应数倍数,亦明特时(三十七章)。

天一生水坎之气,孕於乾金,立冬节也。地二生火离之气,孕於巽木,立夏节也。天三生木震之气,孕於根水,山高地厚,水泉出焉。立春节也。地四生金兑之气,孕於坤土,立秋节也。天五生土离寄戊,而土气孕於离火,长夏节也。凡此皆言其成象矣。天一与地六,合而成水。乾坎合而水成於金。冬至节也。地二与天七合而成火,巽离合而火成於木,夏至节也。天三与地八合而成木,根震合而木成於水,春分节也。地四与天九合而成金,坤兑合而金成於土,秋分节也。天五与地十合而成土,离寄於己而土成於火也。凡此皆言其成形矣。夫以五言相成,数虽儿童亦能诵,要其义实纵老壮亦不知落处也。是之谓盲随古人,何以见易乎?以至先天诸卦,初以一阴一阳相间,次以二阴二阳相间,倍数至三十二阴三十二阳相间,太元诸首,初以一阴一阳相间,次以三阴三阳相间,倍数至二十七阴二十七阳相间,此其理何在哉!以时物推之,自祖父子孙有眾寡之渐,自正二、三、四、五、六月有微盛之滋,皆数之所以明理也。应数见前说。

卦位生数,运以成数,生成之数,感应之道(三十八章)。

生数谓一、二、三、四、五,阴阳之位也,天道也。成数谓六、七、八、九、十,刚柔之德也,地道也。以刚柔成数而运於阴阳生数之上,然后天地交感,吉凶叶应而天下之事无能逃於其间矣。阴阳之位,有所无形在天也。刚柔则形而以其在地也。

一变為七,七变為九,即是卦,妄宜究其实(三十九章)。

冲虚经曰:易无形埒,易变而為一,一变而為七,七变而為九。九者究也。复变而為一,盖卦爻自一变、二变、三变、四变、五变、六变、至七变谓之归魂。而本宫之气革矣。更二变而极,於九遂复变為一而返本也。学者不悟经意,徒溺空泛说,失之甚矣。

名易之义,非训变易,阴阳根本,有在於是(四十章)。

易者大易也。大易未见气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易者希微元虚凝寂之称也。及易变而為一,一变而為七,七变而為九,九复变而為一也。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為天。重浊者下為地。冲和气者中為人,谓之易者。知阴阳之根本有在於是也。此说本於冲虚真经,是為定论、学者盲然不悟。乃作变易之易,是即字言之非宗旨之学也。唯扬雄為书拟之,曰:太元,颇得之。道家亦以日月為古之易字,盖其本阴阳而言也。

易道弥满,九流可入,当知活法,要须自悟(四十一章)。

易之為书,本於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何适而非阴阳也。是以在人,惟其所入耳。文王周公,以庶类入。宣父以八物入斯其上也。其后或以律度入,或以历数入,或以僊道入,以此知易道无往而不可也。苟惟束於辞训则是犯法也。良由未悟耳。果得悟焉,则辞外见意而纵横妙用,唯吾所欲是為活法也。故曰:学易者当於羲皇心地中驰骋,无於周孔言语下拘挛。

世俗学解浸渍旧闻,失其本始,易道浅狭(四十二章)

羲皇氏正易春秋,比也。周孔明易作传,比也。左氏本為春秋作传,而世乃玩其文辞。致左氏孤行而春秋之微旨泯矣。易之有辞,本為羲皇发扬。学者不知,借辞以明其卦象,遂溺其辞,加以古今训註,而袭谬承误,使羲皇初意不行於世,而易道於此浅狭矣。呜呼!

李潜【正易心法序】

麻衣道者,羲皇氏正易心法、顷得之庐山一异人。或云许坚。或有疑而问者,余应之云何疑之有?顾其议论可也。昔黄帝素问孔子,易大传世尚有疑之?尝曰:世固有能作素问者乎?固有能作易大传者乎?虽非本真,亦黄帝孔子之徒也。余於正易心法亦曰:世固有能作之者乎?虽非麻衣,是乃麻衣之徒也。胡不观其文辞议论乎?一滴真金,源流天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翩然於羲皇心地,驰骋实物外,真僊之书也。读来十年方悟,浸渍触类,以知易道之大如是也。得其人当与共之。崇寧三年三月九日,庐峰隐者李潜几道书。

戴师愈【正易心法跋】

五代李守正叛河中,周太祖亲征麻衣语赵韩王曰:李侍中安得久?其城下有三天子气。未几城陷。时周世宗与宋朝太祖侍行,钱文僖公若水、陈希夷每见以其神观清粹,谓可学僊有昇举之分,见之未精,使麻衣决之。麻衣云:无僊骨,但可作贵公卿耳。夫神僊与帝王之相,岂易识哉!麻衣一见决之,则其识為何如也。即其识神僊、识帝王眼目以论易,则其出於寻常万万也。固不容於其言矣。乾道元年冬十有一月初七日,玉溪戴师愈孔文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