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搬运工:不要叫别人老作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9:34
最早的“作家”是管理家务的意思。此语入书见于《三国志·杨戏传》:“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晋书·食货志》载:“(汉)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蓄。”这说明自三国至晋代“作家”系指“治家”而言。汉桓帝没登基时过着清贫生活,是因不善治家理财,才弄得没有什么积蓄。

  “作家”一词具有今意可能始于唐代。据宋王谠《唐语林》卷五记载,唐宰相王缙经常给人写碑志,有一次,有人送润笔费给王缙,却敲错了门,敲到隔壁他哥哥王维家去了,王维就开玩笑地说:“大作家在那边。”王缙可能是因为老婆管得紧,只好自己找点零花钱吧,要不王维也不会调侃他。没想到,以后爬格子的人都被冠以了作家的称呼。明代诗人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唐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秦晋之人也。”这说明盛唐时选列出来的“作家”以陕西(秦)、山西(晋)人居多。

  美国的《纽约时报》说老子是世界古代作家之首,也就是说老子是天下作家的祖宗。春秋时楚国人老子著《道德经》,李忠吾先生在他的《厚黑学》中说:“先秦诸子源于老子。”其后就要数编篡《诗经》的孔子和创造离骚体诗歌的屈原了。

  我查找了许多资料,发现在古代,除了诗人以外,作家并不用于日常称呼。关于“诗人”称呼在古代史料中随处可见。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清袁枚《随园诗话·尹公作诗》:“海宁诗人杨守知,字次也,康熙庚辰进士。”而对于其他文体的写作者,只称作者,如《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文选·三国魏曹子建与杨德祖书》:“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或将写诗作文的人通称文士,如《文心雕龙·才略第四十七》:“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乐毅报书辨而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唐韦应物有诗《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中国目前的作家称谓来自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享受国家待遇的专业作家,二是与作家协会签约的合同作家;第三种就是作协会员。当然也有例外,王朔,据说不属于任何协会,但是绝对的作家。即使是作协会员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一直在写的,一种是从前写过现在不写的,还有一种是从来就不写的(一般是作协官员)。作家其实是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剧作家、评论家等等的通称。

  作协机构有三级:一是中国作协;二是省、市、自治区作协(含各行业作协、延边自治州作协);三是地市级作协(少数地方有县级作协)。一般来说,只有省、市、自治区作协(含各行业作协)以上会员才能称作家。地市级以下成立作协必须有中国作协会员三人以上(没见过具体规定,因此各县作协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中国恐怕是世界上作家最多的国家。中国作协会员有八千九百多人,各省、市、自治区及行业作协会员多在二千人左右,仅这两部分全国作家人数不下五、六万。而且中国是为数不多的拥有专业作家(也就是拿国家工资的作家)的国家。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非要加入什么协会的人才能称作家,那古时候的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的作家身份又是谁赋予的?如果不规定一下,凡是能码几个字的人都称为作家合不合适?我个人以为,是不是作协会员无关紧要,要让人觉得你是个真正的作家,最有说服力的便是作品。

  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作家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称号。但今天的作家已经不那么吃香了,以一则广东笑话为例:有小孩不爱读书,其母亲就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孩子,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只有去当作家。”在有些人眼里,只有作家是最没本事的,除了码字别的什么都不会干,码字又很难赚得到钱,多数出书还要倒贴钱。

  我妻经常开玩笑说我,作家作家坐在家里。除了静静地坐在家里写作,我真的没什么地方想去。

  但是,有一种老作家,千万当不得。明末小说《醋葫芦》第二十回云:“老作家者,穿窬打洞之贼中老手也。”后来讥称那些剽窃者为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