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表演串词:湿疹中医治疗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05:24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病因较复杂,常与人体质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瘙痒剧烈且又易复发,与“湿”关系密切。病名繁多。皮损呈多形性,病情错综复杂。多因风湿热虫毒引起,邪郁肌肤,以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渗出、糜烂、结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有局限与泛发,分急性、亚急性、慢性。诱因多为久居湿地、气侯变化、季节变化、嗜食烟酒、辛辣膏梁厚味。根据①皮疹色泽,②疮面干湿,③痒痛差异,④发病部位,⑤全身兼挟等辨证施治。治疗标本兼顾,内外并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既重视湿热表现,又重视脾失健运的根本原因。

一 分型治疗

 (一)急性

 临床上以湿热为主,分:

①挟风:泛发全身,迅速漫延、游走不定、搔痒剧烈,多为干性,少渗出或脱屑,皮疹多为丘疹、风团,风性上行,上部多见或下部迅速上窜头面部为风或挟风之兆。

②偏热:红、肿、热、痛、痒,斑丘疹,痒甚而流滋、腥粘或结痂,热胜则呈脓性分泌物。

③偏湿:搔痒、糜烂。渗液较多,黄水淋漓,病程缠绵难愈,多为水疱脓疮。

⒈湿热

①龙胆泻肝汤,脓疮加银花、连翘、蒲公英。

②黄芩、黄柏、苦参、白鲜皮、生地、赤芍、丹皮。

③泻心汤加银花、连翘、猪苓、地肤子、白鲜皮。

④野菊花、马齿苋、地榆、枝子、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萆薢,土苓、白鲜皮、蛇床子。病在上去黄连、黄柏加羌活、葛根、升麻;

发于下去黄芩、栀子加木通、滑石;热毒胜去蛇床子、土苓加连翘、丹皮、蒲公英。

⑤胆草、黄芩、栀子、连翘、黄柏、泽泻、茵陈、车前仁、槐花、生地、白鲜皮、地肤子、苦参。

⑥胆草、黄芩、黄连、栀子、车前仁、泽泻、木通、生地、连翘、槐花、甘草。搔痒甚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

⑦黄芩、栀子、银花、连翘、黄柏、茯苓、苡仁、车前仁、滑石、白鲜皮、地肤子。口干加生地、玄参、丹皮。

⑧生地、赤芍、丹皮、丹参、黄芩、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甘草。

⒉风热:

  ①桑叶、菊花、荆芥、防风、银花。连翘、牛蒡子、蝉衣、蛇蜕。

②风热挟湿:荆芥、防风、栀子、黄芩、连翘、赤芍、桑皮、木通、车前仁。痒甚加白鲜皮、苦参、僵蚕。

⒊湿重于热:

萆薢、土苓、苡仁、滑石、白鲜皮、地肤子、苦参、银花、连翘、黄柏、厚朴、白术。

⒋脾湿:

症状:Ⅰ皮肤黯淡、成片水窠、搔痒破水,后期脱屑、皮厚。Ⅱ脾胃症状。

①苍术、陈皮、茯苓、泽泻、藿香、佩兰、厚朴。白鲜皮。

②厚朴、陈皮、茯苓、木通、泽泻、车前仁、茵陈、黄柏。

③厚朴、陈皮、茯苓、泽泻、车前仁、猪苓、黄柏、枳壳、苡仁、白术。

④苍术、白术、苡仁、枳壳、厚朴、车前仁、泽泻、猪苓、马齿苋、苦参、当归、赤芍、白芍。

⑤挟风:党参、羌活、荆芥、防风、藿香、僵蚕、蝉衣、厚朴、陈皮、茯苓、当归、白鲜皮。体实去党参,体虚加白术。

(二)慢性

  ⒈阴虚血燥生风:

①生地、玄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

②生地、当归、川芎、赤芍、玄参、麦冬、荆芥、防风、蒺力、胡麻仁、首乌、乌梢蛇。

③生地、当归、玉竹、白芍、苦参、乌梢蛇、茯苓、苡仁、泽泻。

④当归、白芍、赤芍、丹参、鸡血藤、茯苓、苡仁、泽泻。后期可佐健脾益气之品党参、黄芪、白术、淮山等。

⑤当归饮子:荆芥、防风、黄芪、生地、当归、白芍、首乌、蒺力、乌梢蛇。加天冬、全虫。

⑥育阴润燥、养血润肤、除湿止痒:麦冬、天冬、生地、熟地、女贞子、旱莲草。玄参、当归、赤芍、白芍、桃仁、红花、丹参、首乌、白鲜皮、泽泻、茯芩、苦参。

⑦血中灼热、养血宜慎辛温——养血活血、凉血散风:当归、川芎、生地、白芍、丹参、银花、连翘、薄荷。

久病湿疹,扶土以调升降,脾虚挟湿,升阳益胃汤:六君子+黄芪、黄连、泽泻、白芍、羌活、独活、防风。

湿热郁结日久,顽固性皮损糜烂、渗液、搔痒无度,祛风解毒止痒全虫方:

①全虫、牙皂、皂刺、枳壳、黄柏、苦参、白鲜皮、灵仙、槐花。

②全虫、牙皂、皂刺、枳壳、苦参、灵仙、槐花、荆芥、蝉衣、蒺力。

顽固性湿疹寒湿病:温补脾肾透邪方,表为卫虚营寒,里系脾肾阳虚,以真武汤、五苓散、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用:

白术、白芍、茯苓、泽泻、猪苓、桂枝、附片、黄芪、生姜、大枣。

二 经验方

⒈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湿重宜温化,热重宜清利。萆薢渗湿汤加减:萆薢、苡仁、黄柏、丹皮、泽泻、赤芍、滑石、甘草。加①宣肺:桑皮。②清肝:胆草、柴胡。③清心:栀子、黄连。④健脾:陈皮、厚朴。⑤燥湿:半下、苍术。⑥通腑:大黄、枳实。

⒉乌梢蛇、僵蚕、蝉衣、蜂房、丹皮、赤芍、苦参、土苓、千里光、白鲜皮。

⒊一般用苦参、白鲜皮、地肤子、木通、车前仁,如见红肿糜烂、渗液多可加入解毒燥湿之品,病久脾虚者加白术、淮山。

⒋银花、僵蚕、蝉衣白鲜皮、地肤子、苍耳子、木通、车前仁、苦参。①偏热加黄柏胆草、土苓②偏湿加萆薢、泽泻、苡仁。③血热去苍耳子、地肤子加生地、玄参、丹皮、蒲公英。

⒋治分急慢,红肿、水疱、糜烂、渗出以湿热为主,用龙胆泻肝汤;若黄水淋漓,仍以大量利湿加清热药,若结痂或沿皮糜烂,仍需用祛湿药,但忌用散风药(湿热为患,慎用散风药),若仅以红粟、搔痒、抓痕此为风热,以清热凉血散风为主。慢性病病程缓,疱形肥厚、黯淡、脱屑,多为脾湿,除湿胃苓汤((除“湿”贯穿疾病始终,“止痒”慎用散风药)

⒌慎用虫类药(蜈蚣、全虫等),因有毒,应掌握配伍、剂量、疗程:①多燥宜配养血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②多咸寒,宜配辛温活血之品川芎。

三 外治

⒈湿敷:急性渗出多、大片糜烂,黄柏、黄连、穿心连、马齿苋、生地榆,任选一样煎水凉敷。

⒉渗水不多:粉剂、油剂。无渗液:二妙散、炉甘石洗剂。

①青黛60、黄柏末60、煅石膏末60、麻油100擦敷。

②青黛150、黄柏末310、煅石膏末310、炉甘石末180、五倍子90麻油适量外擦敷。

③黄柏末100、牡蛎粉200、青黛15,植物油调敷。

④渗液少或慢性湿疹,以粉剂、散剂、洗剂皆可。          

⑤丘疹为主:三黄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