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芘基妮男士内裤:卢勤告诉孩子你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9:29
 

第十七章 打开“我能行”大门靠什么--六种力量
  
  “我能行”是一种勇气。有勇气的人,能够抓住机会获得成功;没有勇气的人,常常让机会溜走,被生活淘汰出局

 

写在前面


  我要再次强调“我能行”三个字的重要性。

  你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吧。

  有一天,阿里巴巴看到四十大盗来到山里,冲着山洞喊了一句话,洞门就打开了,里面藏的全是金银财宝。等四十

大盗一走,阿里巴巴也冲着山洞喊,喊呀,喊呀,可是洞门就是
不开。为了得到秘诀,他悄悄地躲进酒桶,混入四十大盗的住处,终于知道了口诀。阿里巴巴独自来到山洞前,冲着洞

口喊了一声“芝麻芝麻,开开门”,洞门真的打开了。他把大盗抢来的金银财宝取出来,分给了百姓们。

  这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却给我们以启示: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库,那么打开这一座座宝库的秘诀是什么呢?

  你不必躲进酒桶也能够知道,是“我能行”三个字。

  所有的孩子心中都有两扇大门,一扇门叫“我能行”,另一扇门叫“我不行”。打开“我能行”的大门,你看到的

将是智慧、潜能、创造、自信;打开“我不行”的大门,你看到的会是愚昧、胆怯、保守、自卑。

  如果你能帮助孩子打开“我能行”的大门,那你便会给孩子比金山银山更为宝贵的财富。从“我能行”大门走出的

孩子,个个都能够抬起头来走路,遇到风风雨雨、艰难险阻,都能够勇敢地说“我能行”,从而克服困难,成为生活的

强者。面对挫折和不幸,面对成功和失败,他都能够自信地说“我能行”,而不会错过任何机会。

  相反,从“我不行”大门走出的孩子,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遇到一点点困难,他会立刻缩回头去说:“我

不行,我不行!”于是,他成了生活的懦夫,好机会也会擦肩而过。

  “我能行”是一种勇气。有勇气的人,能够抓住机会获得成功;没有勇气的人,常常让机会溜走,被生活淘汰出局

  “我能行”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可能品味到人生的快乐;而抱着消极的人生态度,多好的

事情也快乐不起来。

  那么,如何打开“我能行”的大门呢?

  印度作家泰戈尔有句名言:“用铁锤无法开启锁,惟有吻合那把锁的钥匙才能开启。”

  开启“我能行”大门需要六把金钥匙--也就是六种力量:赏识的力量,信任的力量,发现的力量,评价的力量,合

作的力量,创新的力量。

  六种力量--六把金钥匙,让我们来开启“我能行”的大门吧。


 

-
1.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成人赏识的眼光,能使孩子创出奇迹。

  在我生命的锦囊里,有一份妈妈赠予我的礼物--勇气。这种敢于自己说“我能行”的勇气,正是小时候在妈妈赏识

的力量的鼓舞下形成的。

  从小,家里人都说我勇敢,我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勇敢的人。星期天,妈妈带
我和二哥去公园玩。公园里有一座天桥很高很高,桥板又窄又长,两边围着护网。虽然如此,走上去还像走钢丝一样,

令人心惊胆战的。开始走天桥,我也很害怕。妈妈鼓励说:“你行,想上去就上去吧!”走上桥,我心里想着“我不怕

,一定能行”,一步一步地试,勇敢地走了过去!那种惊险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现在想一想,父母认为孩子“行”还是“不行”,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的确很大。父母的赏识与放手,对孩子发出的

是“我能行”的正信息,使孩子慢慢建立起“行”的意识;父母过度的担心和保护,对孩子发出的是“我不行”的负信

息,使孩子真的认为自己“不行”。

  孩子“行”与“不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小时候父母和老师如何看待他们--是为他们鼓气?还是给他们泄气?每

个孩子都有很多潜能,潜能的发挥与成人对他们的赏识分不开,投以欣赏的眼光,兴趣才有可能转化为特长,孩子就会

创造出奇迹。当然,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很重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才

能顺其自然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我所接触的学钢琴的孩子中,大多数孩子讨厌弹琴,只有极少数孩子喜欢,其中有一个云南的女孩对我说:“我

一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弹钢琴,因为爸爸妈妈爱听我弹。”

  女孩告诉我:“一天晚上,我正在家练琴,屋里静悄悄的。忽然,我一回头,发现爸爸妈妈都坐在床边静静地听我

弹琴,爸爸的眼里含着泪水。我害怕了,忙问:‘爸,您怎么啦?我哪儿做错了?’爸爸笑了:‘不,你弹得太好了!

爸爸和妈妈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刻是听女儿弹琴,你的琴声把我们一天的疲劳都赶跑了。’真没想到,我的琴声有这么大

的力量!有一次,我家来了客人,爸爸叫客人坐下来听我弹琴,还轻声说:‘瞧,我女儿弹得多好!听她弹琴是一种享

受!’客人听了一会儿,称赞道:‘真没有想到,中国21世纪的音乐家就出在你们家!’我听了,就觉得自己真成了

21世纪伟大的音乐家,更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感觉真是好极了!”

  女孩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在孩子对某件事萌发兴趣时,父母和老师不应是挑剔者,而应该是会喝彩的观众。对大多

数孩子来说,发展特长并不是为了搞专业,而是为了培养兴趣,提高素质。如果整天挥舞着“大棒”跟孩子较劲,还不

如不让孩子学。

  赏识,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挑剔、训斥、打骂也许能培养出画匠或琴师,但绝不会培养出艺术家!因为

天才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创造出来的,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人成为这个领域的拔尖人物。

  赏识从哪里来?来自科学的思维方式:永远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不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

同别人孩子比较。如果总用自己孩子的短处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你就永远没有成就感、自豪感,永远对孩子赏识不起

来。

  当然,赏识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故意装出来的。有个年轻妈妈听了我的课,决定改变自己的生硬态度,回家就笑

着对孩子说:“太好了!儿子你真棒!”孩子莫名其妙,马上过去摸摸妈妈的额头:“妈,您是不是烧糊涂啦?”

  第二天,这位母亲跟我讲起,我俩笑得前仰后合。孩子已经习惯于父母的指责、打骂,难怪对这种正面的激励觉得

那么陌生。

  每个人在情感上都是需要表扬和激励的,特别是孩子们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激励时,就会勇气大增,创造力也

会大大提高。有的父母认为严厉督促是好办法,其实大错特错,因为人不愿意总是被动地做事情。

  激励不仅对孩子有效,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效。

  我母亲就很善于赏识人、激励人。每次我父母过生日,姑爷们都主动带些好东西看望他们。妈妈的生日在桃子上市

的季节,我二姐夫最会买桃子,我妈逢人就讲:“我最爱吃二姑爷买的桃子,又大又甜又软,特别好吃。”我的先生最

会买鸡,我妈也总说:“他可真会买,又嫩又好吃。”我妹夫特别会炒菜,每次全家聚会,我妈妈一遍遍地夸他:“看

人家做的菜,比饭馆里的还好吃呢!”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大家也心情愉快地为老人做这做

那。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生活中,学会赏识别人,你也会得到很多意外的喜悦,你会觉得世界是多么美好。

 

 


-
2.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1)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在信任中长大的人充满自信。

  作为《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每当我走近孩子,听到他们议论各自的父母,总感到“妈妈”、“爸爸”对

孩子是多么的重要,他们多么期望父母能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朋友啊!父母的教诲,将影响他们的一生;父母的失误

,会贻误孩子的前程!


  于是,我一次次走上“家长学校”的讲台,把孩子的心声告诉天下的父母,但这毕竟有限。我也曾想拿起笔,写一

本书,让“知心姐姐”走进千家万户。但实在没有时间,每天要干的事情太多,写书的事只好排在“明天”,而“明天

”到来时,又和今天一样忙……

  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逼”着我拿起了笔。

  苦战两个月后,当责任编辑把精美的样书送来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本书是我写的。同事们也奇怪,问:“这么忙

,你什么时候写的?”

  静下心来仔细一想,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赶出这本书呢?我领悟到:是信任的魅力!

  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能量。当受到信任时,他会觉得他的身后有许多人支撑着,

他有不负众望之心,就不会被任何重负压倒。

  一个人发现自身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别人的信任。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信任,希望大人“委

以重任”。为人父母者,最大的责任是重视孩子,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如果你不重视他们,孩子还是会用种种方式去“谋求”别人的注意。有的方式是正当的,例如认真读书,为集体做

好事;有的方式是不太正当的,例如扰乱课堂秩序,打架闹事,搞恶作剧等等。父母为什么不能够满足他们呢?

  信任不仅能激励人,更能教育人。

  有个女孩丢了50元钱,她知道是班上一个同学拿的,回家问爸爸怎么办,要不要告诉老师是谁。爸爸说,这样不

好,拿钱的女孩以后会抬不起头来。你要信任她,她会把钱还给你的。

  第二天老师问起这件事,女孩大方地说:“老师,我的钱找到了,是我不小心放错了地方。”

  课后,拿钱的同学把钱还给了她,十分感激:“谢谢你这样做。”

  我佩服这位爸爸。他看重的不是50元钱,而是—个活生生的孩子。50元可以害一个人,也可以救一个人。信任

可以唤回一个人的良知。

  做到对孩子信任,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一、相信自己--敢于批评自己

  真正相信“我能行”的人,是敢于批评自己的人。

  一个人不可能不做错事,尤其是小孩子,他们就是在知错、认错、改错中长大的。聪明的人做了错事,从来不赖别

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结果越变越聪明;愚蠢的人做了错事,老是找“客观”,怨天尤人,结果越变越蠢。

  有个聪明人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本子,上面写的是“我所做过的傻事”。每天晚上他都花点儿时间来自我反省,问自

己“我犯了什么错误”,“哪些事我做得不对,怎么才能改进我的做法”。每周,他都选一个缺点或一个毛病着力改正

,然后把每一天的反省做个记录。后来,这个人成为受欢迎的国家干部。这个方法你可以试试看。一个人能发现自己不

行的一面,也正是“我能行”的一种表现。

  二、信任他人--愉快地接受批评

  “我能行”的人,不仅能从表扬中获得力量,而且能从批评中获得力量。

  批评你的人,都是关注你的人,不管他是好意还是恶意。如果听到有人说你坏话,你先急着替自己辩解,那你什么

事都做不成了。听到批评,你可以做两件事。

  一是尽力去做好你应该做的事,用事实证明你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就无关紧要了。如果事情确实做得不好,

就是花十倍的力量来为自己辩解,也没有用。

  二是去和批评你的人交谈。当面听取意见,也许你会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如果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你也不必生气,

只“笑一笑”就行了,这是相信自己也是信任别人的表现。总之,当批评的雨点儿落下来,不必忙着打伞。

  三、他人信任--在信任中管教

  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充满自信,信任的力量正在于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假如你每天早上总是不忘提醒孩子带这带那,结果他偏偏丢三落四。孩子本来有能力天天学习,天天长进,天天完

善,你的“唠叨”却使他失去了自信。

  我去辽宁省营口市开办“知心家庭学校”,跟团市委书记曹爱华女士一见如故。她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儿,名叫格

格,刚上一年级。姥姥说她挺懂事,可就是有个坏毛病,每天早上不爱起床,得妈妈叫上好几遍。

  “爱她不一定要管她。”我对格格的姥姥说,“有空带格格去买一个她喜欢的小闹钟,让小闹钟叫她起床就行了。

告诉她,早上迟到了她自己负责。”

  我又把格格叫到身边:“早上自己起床,你行吗?”

  “我想我行。”格格说。

  “你愿意每天让妈妈叫你起床,还是愿意让闹钟叫你起床?”

  “闹钟叫好,多有意思呀!”

  “我相信格格能管理好自己。那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2.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2)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有了闹钟就开始吧!”

  第二天,姥姥带格格买了闹钟。曹爱华后来告诉我,格格像变了一个人,不用大人管了,还说她能自己管好自己。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去发挥,孩子反而学会了管理自己。我告诉格格,每天按时睡觉
,按时起床,以后到了该起床的时间,不用闹钟叫也能自己醒。

  其实“不管”比“管”还难。不是孩子不行,而是自己要豁出去,要从心里信任孩子。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和家长在批评和惩罚之后,施以温情是必要的,这样等于告诉孩子,大人否定的不是孩子

本人,而是孩子的错误行为。所以,管教要有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结尾。


3.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1)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学会用发现的眼光,金子就在你身边。

  能发现千里马的人是伯乐,能发现孩子长处的父母是称职的父母。

  一位作家说过:“人人都是天才。”要让孩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帮助孩子去发现“我能行”、“我哪点最

行”、“我哪一点会更行”。我认为,让孩子“自我发现”比别
人发现更重要。“我能行”的认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没有笨孩子,只有潜能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

”,要使孩子明白这些道理,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做工作。

  我非常感谢我儿子中学的班主任。每次开家长会,她讲的只是哪些孩子成绩最优秀,哪些孩子进步最快,哪些孩子

“最有潜力”。我儿子有时也被列为“最有潜力”的那种孩子。

  实际上,这些“最有潜力”的孩子都是考场上还没有发挥好的孩子。老师不以分数论英雄,而真正是“以人为本”

,不仅让父母有面子,还让孩子有自信。孩子们主动去发现自己最强的地方,个个都挺自信。后来,我儿子终于发现了

自己与众不同的方面,就不断展示着他的“潜力”。

  谁会以自己的短处作为生存条件呢?人应当扬长避短,如果经常展示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认为他行,他就向更行

的方向努力;如果总是展示自己的短处,大家都认为他不行,自己就可能破罐破摔,影响自己一生的发展。

  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有很多父母,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个蠢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

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永远不会主动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的地方。

  有位父亲一连几天给我打电话谈论他的孩子,每次说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我问:“你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儿优点吗?

  他居然回答:“我告诉您吧,他一点儿优点都没有!”

  我生气了,对他说:“你不配当爸爸,你想好孩子的优点再找我吧!”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呢?

  请爸爸妈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金子。正像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说的那样:“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

的金子闪光!”

  发现孩子的优点要注意三条。

  一、发现不同点

  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不同”。

  爱迪生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正因为他有一位善于发现他优点的伟大母亲。

  爱迪生上小学时,学校买来了新教具,他很好奇,全给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老师对爱迪

生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

  “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

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是那么相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喜欢拆东西,实际上就是好奇心强,是智商开发的动力。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终于

成为20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可以说,没有爱迪生的母亲,就没有爱迪生的成功,是她发现了儿子的与

众不同之处,发现了儿子的才能,也保护了儿子珍贵的好奇心。

  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才能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

是无意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误区是,把孩子培养成一筒

“筷子”,戳齐了就满足了。这样做培养不出人才,更培养不出天才。

  二、发现闪光点

  武汉市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就把手高高举起。可叫他起来回

答,他又答不上来。

  老师课下跟这个同学聊天,问他原因。

  “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证明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

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

  老师了解了真情,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

举左手;如果不会,你举右手。”

  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就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

学习上变得很有起色。

  在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市教委主任罗友松讲完这个故事,会场上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他说,老师对学

生要多发现,多肯定,多赞赏,多表扬,多鼓励。

  孩子天天在长大,天天在进步。父母和老师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他,特别要善于发现后进孩子的闪光

点,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三、发现动情点

  孩子是人类最真诚的群体。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孩子的情感是细腻的,我们要与孩子为友,就要去发现孩子的真

诚,倾听他们真挚的声音。

  有个孩子对我说:“我妈过生日的时候,我送给她礼物。可我妈说:‘花钱买这些干什么?’我当时挺生气的,觉

得一份好心白费了。第二天,我发现我妈在仔细看我的礼物,我觉得挺高兴的,知道我妈还是喜欢我的礼物。她要是不

用那种口气说话就好了。”


 

3.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2)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我儿子正在大学读书,新年没回家,给我和他爸寄来了他画的贺卡:一只笑容可掬的黑猩猩,左手拿着香蕉皮,右

手敬着礼。

  我招呼他爸:“哎哟,你看你儿子画得多好啊!”

  我丈夫过来看了看:“哼,不好好念书,净画这个!”


  话音刚落,我就发现贺卡上有一行小字:“爸,请不要说‘不好好念书,净画这个。’这可是我业余时间画的。”

  我俩都笑了。我说:“你看儿子对你的语言掌握得多准确!”

  家庭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细微小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闪烁着真诚和爱的情感。善于发现它,是使我们

走近孩子并与之沟通的法宝,也是我们教育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法宝。


4.评价的力量--你真棒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家长会能不能将”告状”变为“报喜”?

  有位父亲对我说,他最怕开的会是孩子学校的“家长会”。“我们在外面挺辉煌的,可一走进教室就只有低着头,

谁叫咱儿子不争气呢!有一次我去开家长会,老师瞪着眼冲我说,别瞧您是个干部,可您儿子那德性!当时有个地缝我

肯定钻进去!”


  许多孩子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我爸。”

  我的一位朋友曾向我介绍过美国学校的家长会。“美国的家长都很重视家长会,再忙也要赶去,这点跟中国相同。

不同的是,美国学校的家长会是家长和老师一起分析孩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特长,有什么个性,怎样去发扬优点,发

展特长,培养个性。”

  这番话令我耳目一新。仔细想想也真是,我们的家长会能不能把“告状”变成“报喜”,把“挑毛病”变成“发现

闪光点”,把“成绩大排队”变成“特长研讨”呢?

  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就会发现孩子不一般的优点;用赞美的口吻评价孩子,就会在孩子心中荡

起一股股激流。当我以“知心姐姐”的身份面对孩子们时,我会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然后用十分惊

讶和肯定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我相信,“知心姐姐”的评价对崇拜“知心姐姐”的孩子来说,

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评价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能力。

  一、自我评价--正确看待自己

  在一次中队干部改选中,有一名男生大胆走上台,对同学们说:“我这个人优点有三条,一是爱帮助人;二是能团

结人;三是爱动脑筋想办法。我的缺点也有三条,一是爱发脾气;二是有时粗心马虎;三是上课爱做小动作。我希望能

有机会为大家服务,希望大家投我一票。”他的真诚引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当选为中队长后,他干得十分出色。

  无论是谁,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坚信“我能行”的人,并不是没有缺点和短处,而是善于发扬自

己“行”的一面,同时敢于正视自己“不行”的一面。

  有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听别人批评自己就受不了,甚至因为一两句话而轻生。这样脆弱,常常是因为从小被娇

宠惯了,不能辩证地看待自己。其实说你有优点,掩盖不了你的缺点;说你有缺点,也否定不了你的优点。

  二、评价他人--正确看待别人

  所谓正确评价别人,是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并且对人做出公正的评价。作为一个孩子,不可能什么都好,没有一点

儿缺点;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好,没有一点儿优点。我们不能“盲人摸象”,摸到一个局部,就认为是全部。

  家庭是我们教育孩子正确全面地看待别人的启蒙学校。比如爸爸评价妈妈:“是个热心人,但比较粗心。”妈妈评

价爸爸:“很稳重,但爱挑剔……”这样的评价会让孩子从小有这样的概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

人。那些老在家里说三道四、讲人家坏话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都会是心胸狭窄、爱搬弄是非的人。



5.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1)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学会与人合作,是成功的开始。

  合作,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合作能力。“我能行”的含义,并不

是“只有自己行,别人都不行”,恰恰相反,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长补短走天下”。正如北京光明小学刘校长

总结的:“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合作大家行。”


  现代社会需要富有合作精神的人。有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玩,慢慢地,

孩子养成孤僻的性格,很不合群,长大以后常常因为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而陷入苦恼之中。

  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就一定要让他从小学会与人合作。

  一、学会与人合作,就要真正认识到别人很重要

  与人交往,一定要尊重人、看重人,使对方觉得他在你心目中很重要。

  我想起一个故事:在纽约街头,一个乞丐打扮的人在地摊上卖铅笔。一个商人从他身旁经过,把一枚一元的硬币丢

进放铅笔的杯子里,匆忙踏进地铁。但他停了一下,又转身回来,走到卖铅笔人跟前,从杯中取走几支铅笔,并很抱歉

地解释说,他匆忙中忘记取走铅笔,希望这个人不要太介意。他还说道:“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是在卖铅笔,而且上面

都有标价。”说完,他赶下一班地铁走了。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聚会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员迎向这个商人:“你

可能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也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我自尊的人。我从前是个卖铅笔的乞丐

,直到你那天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你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潜能,也要了解别人的潜能。你尊重了别人,别人

也会尊重你、看重你,这样,你和他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你的事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二、学会与人合作,就要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

  一个人只有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他才会得到很多朋友。有的父母只要孩子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其他的事情一律

不许过问,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只关心自己的习惯,只要求别人满足自己,至于别人有什么困难,他们并不去想。他

们享受不到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的乐趣。长春市一名13岁的少年,只因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便以死来威胁

父母,一周内竟然三次服药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抢救脱险。

  一个作家要想写出畅销书,一定要对读者感兴趣;一个艺术家要想赢得观众的掌声,一定要对观众感兴趣。

  一位叫哲斯顿的大魔术师,40年中到世界各地去演出,共有6000万人看过他的表演。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

他始终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他总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这么多人来看我的表演。我要把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

们看。我爱我的观众,我爱我的每一个观众。”

  孩子终究要走上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和人打交道,只有对自己工作的对象感兴趣,才能焕发出一种热情

,一种创造力。

  三、学会与人合作,就要给予别人诚挚的关怀

  人与人之所以成为朋友,正源于他们之间相互惦记,相互牵挂。

  一次,我去宁波采访,当地一群《中国少年报》小记者听说了,先跑来采访我。一个女孩问:“我们有苦恼找知心

姐姐,知心姐姐有苦恼找谁呀?”

  诚挚的问话,一下子热到我的心里。我当了那么多年“知心姐姐”,经常听到孩子向我倾诉自己的烦恼,却很少有

孩子关心我的烦恼。我激动地对她说:“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我烦恼的时候,一是靠自己的好心态,更多的是靠朋友。

”被人关爱的感觉真好!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信阳人民广播电台做直播节目。节目结束后,刚从直播室里走出来,早已等候多时的12岁的

林辰扑了过来,一声轻轻的“知心姐姐,我真的好想您……”说得我两眼噙满了泪水。林辰是大别山一只勇敢的“小鹰

”,她从小患白血病,一直遭受着病魔的折磨,做了几次骨髓穿刺,但她都表现得十分坚强。三年前做大手术,在她一

再请求下,医生准许她把《写给年轻妈妈》一书带进了手术室。她说,她是靠着“知心姐姐”说的“我能行”战胜病痛

的。

  我与林辰交谈时,一位年轻的妈妈手捧一本纪念册请我留言。我搂着小林辰说:“你想个词,我来写。”林辰深思

了片刻,说:“知心姐姐,就写‘遇到困难都说我能行’吧!”

  “好,好……”我连连夸赞着。

  这时,又一个笔记本递过来,我把目光投向林辰。林辰思考了一会儿,凑到我的耳边轻声说道:“栽个跟头爬起来

,说声‘太好了’。”我听出来了,这是我书中的一句话,她竟然记得这么牢!

  临走,林辰送我一个漂亮的小瓶子,里面装满了彩纸折叠的小星星。“这99颗小星星是我亲手叠的。有人说,第

99颗星是幸运之星……”林辰说着,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而我却被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听我的好友潘琳说,林辰的表哥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差几分没有考上,情绪有些低落。林辰及时给他打去电话:“哥

,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看我,没有机会考大学,我都没难过。”妹妹的话让这个19岁的大小伙子感动得不知说什

么好。

谁是有魅力的人?林辰小朋友就是,那些会关心人的孩子都是!



6.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心态的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方面都在呼唤创造性人才,各种类型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将在社会发展中起主

导作用。


  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有强烈的好奇心、有顽强的毅力、有勇敢的进取精神。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创新与心态--我能做得更好

  什么是创新的心态?《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里,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扰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烘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并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穷人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儿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觉得好新鲜,“我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于是答应了他。

  穷人从路边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

  “你总得放点儿盐吧。”厨娘给了他一点儿盐,又顺手给了他点儿豌豆、薄荷、香菜,最后还把一些碎肉末也放进

汤里。

  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聪明的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掉,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给我一锅肉汤。”那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因此,伊索在故事的结尾说:“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会成功。”这是创新思维的根本。

  创新在于找出新的改进办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找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要相信“我能做得更好”。有了这种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脑活跃起来。如果只想“不可能

”、“办不到”、“没有用”、“我不行”等,那么创造的大门就关闭了。

  人的心态决定人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你能做多少,要看你想做多少。

  怎样培养孩子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呢?

  失聪女孩周婷婷的父亲周弘,创造了“赏识成功教育法”。我曾亲眼目睹周弘对一个四岁聋童的启迪式教学。

  戴着助听器的女孩在画画。她画了一个人,头小小的,身子却大大的,拿给周弘看。周弘惊讶地说:“你画得可真

好!真好!只可惜头小了一点儿,要是再大点儿就更好了!”

  女孩马上说:“我还可以画个大的。”不一会儿,又一个小人出现在纸上,头大大的,身子小小的。

  周弘看了看,兴奋地说:“真不错,头长得很快,只是身子又小点儿了,会支撑不住的。”

  女孩说:“我还可以画个合适的。”又一个小人在她笔下出现了,头和身子的比例正合适。

  仅仅20分钟,奇迹创造出来了,一个四岁的聋儿在周弘的鼓励和赏识下,打开了智慧的大门。

  周弘说:“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个内涵。不

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是父母教育的失职和悲剧。”他认为:“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

该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小生命而自豪!”

  周弘的可贵之处在于,相信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总能看到光明,并给孩子以希望。有

这样心态的父母,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二、创新与兴趣--我很喜欢做

  正当我写“创新”这一节时,儿子放假回来,我和他探讨,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那必须先培养兴趣!小孩的创新主要来自兴趣,而兴趣主要来自游戏!”儿子不假思索地说,“打个比方,我小

时候跟小伙伴‘拍洋画’,我老拍不过人家,就白天黑夜地琢磨,想方法,找窍门,这就是创新!再比如搭积木,今天

搭座房子,明天就搭座桥,后天还要搭个城堡,这也是创新!今天超过昨天,明天又超过了今天,改变现状的思维就是

创新思维。这种创新为什么不累呢?因为这是游戏,有兴趣!依我看,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就要放手让孩子玩!”

  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的。游戏中可以发现孩子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如果父母因势利导地去培养强化这种兴趣,就可

以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遗憾的是,今天父母的眼睛往往只盯着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而这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一次,我在冷饮店里看见一个小孩用吸管喝酸奶,喝着喝着吸管堵住了,小孩很着急。站在旁边的妈妈马上弯下腰

,夺过酸奶瓶:“我来弄!这还不容易!”真可惜,一个让孩子展示“我能行”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妈妈换一种方式会怎样呢?比如凑到孩子身边,用好奇的眼光看着酸奶瓶的吸管:“哎呀,刚才不是好好的吗?现

在怎么吸不上来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妈妈自己千万不要动手,只是看着孩子。孩子的好奇心很自然被激发出

来,他会想办法解决的。

  三、创新与进取--多留心生活

  创新并不神秘,有时候想办法把生活中不方便的事变成方便,就是创新。只要多留心生活,一点儿小事可能就是将

你引上成功之路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美国有个穷画家,名叫律薄曼。一天,他画得正起劲,橡皮找不到了,费了好大劲儿才找到橡皮,可铅笔又不见了。后

来,他索性将橡皮用丝线捆到铅笔的尾端。但用了一会儿,橡皮又掉了。为这事,他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好主意:

他剪下一小块薄铁皮,把橡皮和铅笔绕着包起来,就这样,带橡皮的铅笔诞生了。后来,律薄曼申请了专利,并把专利

卖给一家铅笔公司,获利55万美元。


  千万别小看孩子无意中的小发明。

  叶波是南京市凤凰街小学小有名气的“发明家”。这个女孩从小活泼好动,可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女儿屡屡“搞破

坏”而责怪她,这使叶波的创造天性有了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正是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发明了适合儿童使用的

“安全剪刀”,1999年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首批小院士,还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

天工,只在每事问。”好奇好问的孩子最有希望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全国,像叶波这样有成就的少年虽然还不多,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孩子却越来越多。浙江省少工委多年来一

直坚持开展“科学创意金点子”活动。

  比如:浙江省金华市育才小学陈俊苗同学想发明一种在夜晚发光的自行车车轮,使汽车驾驶员能够在黑夜里看见自

行车,避免交通事故。

  台州市路桥新桥小学康海军同学想发明一种“空间吸尘器”,把它安在教室里的一个角落,只要一按电钮,灰尘就

都被吸进去了。

  台州市黄岩红光镇中心校杨正同学很喜欢小动物,很想跟小动物交流。他想搞一种特殊的耳机,人们戴上它,能够

听懂各种动物的语言。

  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可谓“世界真奇妙”!

  但是,从一个创意的萌芽到变成造福于人类的产品,是要经历许多艰辛过程的。叶波的创意,首先得到父母的支持

,接着得到老师的指点,再加上她的努力,才最终获得成功。

  想让自己的孩子具有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吗?那就请你在家里开个“点子公司”,帮助孩子

管理好他想出来的点子,发展他的创意。具体地说,就是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一)一个小本子,封面写上“未来大发明家×××(孩子的名字)的发现”。鼓励他有了新发现,想到新点子,

就马上记下来。有创造灵感的人都知道,新的创意常常会不经意地冒出来。

  (二)一个小箱子(鞋盒也可以),上面写上“我的百宝箱”。把记录有创意的小本子和随手画的发现创意图、灵

感小卡片放在里面,经常翻开看一看,哪些创意有价值就保存好。

  (三)开始实施。实施计划上写着:“我能行!我不会后退!”然后开始动手。

  这样坚持下去,相信你的孩子将成长为善于创新的人。

  四、创新与失误--不怕孩子闯祸

  小孩子常常爱闯祸,这使家长大伤脑筋。其实,孩子闯祸,我们不必大动肝火,他们终究会长大成熟起来的。

  您知道可口可乐是谁发明的吗?就是一个闯了祸的年轻人。

  美国有个名叫尊本伯特的药剂师,研制了一种用来治头疼、头晕的糖浆。配方研制出来后,他嘱咐店员加水调配。

一天,小店员因为粗心,把苏打水当做了白开水,这一来,“糖浆”冒气泡了。小店员闯了祸很害怕,就一下子把它喝

了下去,觉得味道还很不错,便把这事告诉了药剂师。药剂师尝了尝果然挺好,后来他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配制出一

种口感很好的饮料,并把专利权卖给了一个饮料商。就这样,闻名世界的可口可乐问世了。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发明是在意外中诞生的。你如果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那么就不要害怕孩子闯祸

,更不要怕孩子失败。让孩子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努力改变现实,奇迹就会出现。

第十八章 帮孩子开发什么--六大财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大脑,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脑主要处理语言、逻辑、数学、次序,即所谓的学术性

活动;右脑主要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