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商业计划书:沈步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58:35

脸谱之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010-12-24 10:30:33
这两年,有个叫三国杀的桌面游戏,很是火爆。本人爱用曹操,皆因我用这个角色,若是胜利,多半是赢得豪迈,若是失败,也败得干脆利落。算得上是豪迈奔放,通脱爽利。若是在电脑上玩线上三国杀,每每动用技能,曹操都要来上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叹一代英雄也好,一代枭雄也罢,到了后世,任人摆布,连说的台词都不是自己原创的,果然还是编剧比较威武。(一)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段话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投宿吕伯奢家,吕伯奢不在家,他几个儿子欲置办酒席款待曹操,可曹操疑心太重,杀人满门,于奔逃间遇见吕伯奢,亦杀之,然后说了这段话。这个故事,几乎人尽皆知,以怨报德,大大的坐实了曹操的奸雄之说,丰满了他作为反面人物的形象。若只说这段台词,倒不算是罗贯中胡编乱造,确实也是有所出处的。东晋有个史学家,叫作裴松之,他出生的时候,曹操已经死了一百五十年了。可这不妨碍他给《三国志》写注,后人称之裴注。吕伯奢这一段,陈寿是没写入《三国志》的。可是裴松之本着学术精神也好,八卦精神也罢,总之在他的注里,引了关于吕伯奢这件事的三个版本,分别引自《魏书》、《世说新语》和《孙盛杂记》。其实这三本书,一本比一本写的更像小说,关于曹操杀人的原因,都说的不太一样。《魏书》说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们要抢东西,曹操正当防卫。《世说新语》说吕伯奢不在,他儿子们以礼相待,曹操心疑,杀人全家。到了《孙盛杂记》,说曹操听到食器的声音,以为别人要图谋他,就杀了人家一家,临了凄怆道:“宁我负人,勿人负我!” “闻其食器声”,“既而凄怆曰”,这就像小说的情节和描述了,无怪乎罗贯中要用《杂记》里的这一段来大张演绎。但是这三本书,都没提曹操路遇吕伯奢,又杀了吕伯奢这件事。本来小说家好制造故事,以推动情节进行,丰满人物形象,倒也无可厚非。可偏偏吕伯奢杀与不杀,成了世俗民间对曹操这个人评判的重要依据,如此一个误会,越传越大,前后数百年,这是曹操冤的地方。吕伯奢这个事儿,比裴松之更接近曹操的蜀人陈寿,不知他是觉得不实还是不重要,总之没写在《三国志》里,后世倒成了曹操的典型事例。不过曹操这种豪雄,说他杀人如麻,倒不算冤枉他。有两桩他杀人的故事,值得一提。一是杀杨修,二是杀孔融。杨修和孔融都是官宦世家,官几代什么都算不清了,而且都是少小成名。比方说孔融让梨,这简直是堪称古代名人少年故事的典范,家家户户拿这个教育孩子要谦让。不过人的成长,是很难说的,孔融小时候这么懂事的孩子,后来竟然变得又自负,又喜欢多嘴,还很愤情,杨修就更别提了。说到杀杨修,大家估计马上想到鸡肋事件,这事儿也是很多人觉得曹操气量狭小的证据之一,我倒觉得不然。杨修因为看破了曹操的心思,回去打包行李准备走人,可是你自己收拾就算了,你瞎嚷嚷什么?古时行军打仗,最忌流言,为防哗变营啸,营内呼喊哭啼,皆可斩首。此时军令未下,主将还在纠结呢,你一个文书,散布消息,搞的营中大将小兵都知道要跑路了,碰到个胆大或者运气好的二愣子,恰来袭营,这不得炸营了?放哪朝哪代斩你都不冤枉。可偏偏罗编剧写得好,很多人只觉得,杨修看破曹操心事,曹操恼羞成怒,借口军纪,斩了杨修。孔融一事,是以两大不孝之名,这个因为斩的堂堂正正,倒不常听人议论。可是这件事,我倒觉得曹操做的阴狠毒辣。孔融这个人,算是个愤青,什么事儿都喜欢对抗朝廷,跟曹操唱反调,总之很叛逆的。后来曹操让郗虑——这个孔融的大对头——来做御史大夫,怕是本就存了不良之心,郗虑一上任,曹操便让他网罗孔融的罪名。像孔融这种自负自大的大嘴巴愤青,找点罪名太容易了。后来定了两条,在汉代都是大罪。也没冤枉孔融,因为都是他自己的言论,第一是不尊重先贤:孔融和祢衡交好,你知道的,好朋友相处,常常是很不要脸的,互相吹捧起来,可以登峰造极。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一高兴,说祢衡是“颜回复生”。但是你俩自己不要脸就算了,搞的别人都知道,怪谁呢?还有个不孝的罪名,也是孔融的嘴惹出来的,大灾之年,孔融说,若是爹不好,宁愿把东西让给别人,让爹饿死,至于娘呢,孔融又说了,若是母子之间无爱,就如同暂时在瓦罐里放了一样东西,东西倒出来,母子就没有瓜葛了。按说这两件事儿放在我朝不算个事儿,但当时就了不得啦。红豆杀绿豆杀,总之是杀了。我喜欢曹操在杀孔融的布告上写的话,“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尤恨其晚”,看,就是恨你,早想杀你了,这还嫌晚了呢!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句话我非常喜欢。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段不长的时期,出过很多风流名士,让历朝神往,就是魏晋。道其风流,其实我看就三个字,“知其心”,包括知人心和知己心。我看曹操是个不仅“明礼义”,而且“知其心”的人。有人说,明礼义,还杀人如麻?杀人这事,确实算不得什么好事。可今天很多人读历史,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不能怀有同理之心,读当时之事。要知道现在这套普世价值观,四项基本权利神马的,是二战以后西人罗斯福总统提出来的。比方说人生而平等这个事情,在二十一世纪,我谈不上认同也谈不上反对,总之是个理想。你出生的那一瞬间,可能是挺平等的,下一秒开始,就得看你爹你娘的收入福利家庭状况了。再想想曹操什么时候的人?一千七百年前,汉代不搞科举,搞关系,门阀大户几乎垄断朝野,放眼望去,都是官N代,刘皇叔一代偏远皇族,若不是投入大儒卢植门下,有白马公孙瓒这样的师兄投靠,光凭自己努力,成功?他还没找到路呢!三国演义里说得清楚,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就是个乱世。曹操青年时好仗义行侠,平时放浪不羁,但遇到大事,都是遵律法而明礼义,比如他做洛阳北部尉时,立五色棒严明律法,蹇硕的叔叔破禁,他杀的毫不留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图谋诛杀阉党失败身死,曹操上书,直陈阉党之害,言辞恳切。曹操杀人,肆意妄为得并不多,大都杀的光明正大。后来他主持朝政,破门阀,改吏制,不拘一格启用人才,使寒门子亦有机会登庙堂之地。曹操号称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这可不是虎躯一震,王霸之气四溢,天下莫不来投这样的yy桥断。曹操的《蒿里行》里有这么一句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不是想说,他有多么的感伤。他在北方开屯田,兴水利,做了不少好事,也算活人无数。可总有孔融杨修这样的出来跟他捣乱。有次他为了节约粮食,颁布禁酒令。孔融也跑出来骂,说怎么不把女人也禁了啊!我想,孔融和杨修或许真的是聪明的,也算得文采风流。可这样的人,历史上比他们有名的多了去了,不代表就能做的好官,治得好民。曹操是个很务实,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你不是我要的人没关系,但你别妨碍我做事情,所以杨修孔融,死得真是不冤。曹操这一生,写过很多文字,诗酒风流什么的,就不用说了。我想提的是,他写过一篇祀文,叫《祀故太尉桥玄文》。这里面有一段这么写的“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贻己疾,怀旧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士为知己者死,这话我一直没忘。您生前和我约定过:“我死之后,如果你路过我的坟墓,却不以一斗酒一只鸡来祭祀我,车过三步,就让你肚子疼,这你可别怨恨我!”这话虽是戏言,但如果不是至交好友,又怎么会说这种话?我现在祭祀您,不是怕您会让我肚子疼,而是感怀过往,心中悲伤!我现在奉命东证,北望您的故乡,想着您的坟冢,备上菲薄的祭品,您来享用吧!这段文章,以戏言穿插其中,至情至性。你看到的不是一世枭雄,更是一个血肉相济的人。这个杀手其实不太冷。(二)我爸是曹操曹操这个人,这一生的故事太多,正史的,野史的,朝堂上的,江湖上的,简直说之不尽。可我每次跟人说起他,总忍不住要说说他的儿子们。中国有句古话,叫“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实际上,能把儿子教育好的,历史上有一些,能把很多儿子教育好的,那就少之又少。苏家一门三学士,已经是千古美谈了。可是曹操不一样,他生了不少儿子,出来混的那几个,个个威名赫赫,声名振振。曹操的大儿子叫曹昂,庶出,《三国演义》里说的不多,是个很悲催的角色。因为曹操风流嘛,本来劝降了张绣,结果没管住自己,把张绣的婶婶给办了。张绣也是个有血性有脑袋的,趁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偷袭曹操,曹昂是个孝子,把马让给曹操,结果自己被射成刺猬了。史书上说曹昂聪明且性情谦和,孝顺,曹操很喜欢。这个事儿,多少能看出来,曹昂是个有急智,有担当,又孝顺的好儿子。曹昂死了,曹丕就成了长子了。曹丕这个人,在民间也不是什么很光荣的角色,因为他有个很牛逼的弟弟,被他逼死了。对,他这个弟弟就是曹植,《七步诗》名传千古,多半是因为其背后的故事,纷争,和人们由此而生的对人世的哀叹。实际上《七步诗》完全不能准确描述出曹植的天才。谢灵运后来说,“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谢灵运有没有一斗之才,我不好说,说曹植才高八斗,我一点怀疑都没有。“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这出自曹植的一首杂诗,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作品。单说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现在飞机高铁满地跑,你觉得不稀奇。我还远望莫斯科,朝夕见巴黎呢。可是换个角度想,那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出去见个朋友,就得跑个把月,最快的交通工具,大概就是马车了。经历过的感受不稀奇,但是没经历过的感受,凭借想象就可达成,这是天才的浪漫。可能有人还不觉得,我举个例子。一九六八年,美国拍过一部电影,叫2001太空漫游。这部片子,很多现在人看,不觉得有什么。可你要知道,一九六八年的后一年,人类才登月成功。这片子宏大的气魄,精致的细节,穿梭机,太空站,卡式电话,都是一九六八年的东西。那个月球,对于当时人们的震撼,是史无前例的。一千七百余年前的曹植,就有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锁殊”,空前绝后。想象力的美,不在于实现或者预言了什么,而是通过这种想象,表达出了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动和震撼。其实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如果不是死得早,说不定比他哥哥曹植还厉害。这个小孩子也是家喻户晓,叫做曹冲。他秤象的故事,在各类儿童启蒙读物里,大概都能找到。那时候这孩子才七岁,曹操手下多少能人?荀彧,程昱这些人,谁不是聪明绝顶?就这么个七岁的孩童,震惊朝野。后来这孩子,十三岁就夭折了。曹操痛不欲生,曹丕在一旁劝慰,曹操竟然说了这么一句话,此吾之不幸,而汝之大幸也!可见对曹冲的喜爱之深。既然又说到曹丕,我还想说几句。我读过他的一些诗,他有首《善哉行》,我非常喜欢,尤其是其中的一段,“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我喜欢到不行,这那里是一个心黑手狠的帝王呢?分明是一个悲天悯人,感怀人世的文艺中年啊!曹操还有个儿子,和以上几位以才智文才闻名的完全不同,是个有名的猛将,据说他弱冠之前,喜欢跟老虎打架,臂力惊人,能把老虎揍颓了,然后拖着老虎走。后来随曹操四处征伐,勇猛过人,征讨乌丸的时候,降服鲜卑大人轲比能,曹操很高兴,抓着他的胡须说,黄须儿立下奇功。可惜曹操在渭河遇到马超的时候,曹彰不在,马超在阵前勇不可挡,曹操感慨说,我这儿子不在,要不然倒能和马超斗上几个回合。曹操死的时候,嘱咐曹丕要薄葬,让他的妃子们自己动手做鞋,以补衣食。这是姿态还是出于本心,我这么一个人,无法作出评断。曹操这一生的功过,后世争论不休。连他的坟冢,都是一时热点。可是从他的儿子们,来看这个老子,实在是让人觉得了不起的人物。家教好到如此程度,儿子们能文能武,青史留名,这样的英豪,又有几人呢?这么牛逼的老爹,儿子们也很争气。人很强大很出色的时候,不会到处去说,我爸是曹操。(三) 这世界他曾来过按理说,到最后,总要给个总结,我总结说得不好,那我再说个故事吧。公元二一五年,曹操击败张鲁,获得汉中。手下谋士诸多劝他趁刘备立足未稳,进取西蜀的。曹操没答应,他说了一句话,“既得陇,复望蜀耶?”这句话是有典故的。光武帝当年拿下汉中,“即平陇,复望蜀。”光武帝就是在得陇望蜀中,完成他的中兴大业的。我看到这件事以前,一直以为曹操是个很贪婪的人,他爱美女,筑铜雀以揽二乔,爱江山,执兵戈以谋天下,爱权谋,于庙堂测算千里,他什么都要。可是他竟然住手了。我读历史,觉得一个人,越是到了高位,因为周围的人和心态的变化,越是难以明白进退的分寸。因为进退失据,战败身死,甚至身败名裂的例子,古今中外,真是太多了。可是就这么一个我从前一直觉得,霸道无理,贪得无厌的人,在这个时候,退了。“既得陇,复望蜀耶?”这句话不是大话,不是他说给臣子们听的场面话。后来刘备屡次攻打汉中,可是曹操终此一生,都再也没有伐蜀。“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也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也好,都无法描摹出一个曹操,更无法代表他。这世界他曾来过,我想,对于我心里的英雄,我该用他自己说的话来描述他:“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