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宇赛鸽俱乐:揭秘粟裕恋爱史:二次被拒 三次进攻终获美人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5:11:55
本文摘自:《中外书摘》2010年第06期,作者:张雄文,原题:《解密一个鲜为人知的粟裕》

    英雄“难过”美人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粟裕自然也如此。

    他战场上计谋百出,指挥若定,世人敬服为“常胜将军”;情场上虽已年过三十,却仍然孑然一身,“名草”无主。

    堂堂的红军军团参谋长、新四军支队代司令,粟裕当然不是找不到老婆的人。

    如果不出来做“土匪”,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神仙日子”,他16岁那年就能实现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的秀才父亲大概盼孙急切,给还在念高小的粟裕定了一门亲。

    女方尽管是小家碧玉,却打小缠足,三寸金莲盈盈一握,是《红楼梦》里的经典美女,也是当时标准的择偶对象;又大粟裕三岁,正是“女大三,抱金砖”的好姻缘。


粟裕却打死也不干。离家远赴常德求学以后,很快就写信回去,郑重声明解除婚约,说自己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也回不了家。对方是良家女子,请她另嫁高门。

    到了1939年,粟裕早已超过了项英“二八六团”的结婚规定,可以名正言顺成家立业了,却依然是形单影只,光棍一条。

    陈毅玩笑着评价这位老伙计:“在作战地图前可以滔滔不绝,见了姑娘就不知说什么。”

    这年3月,粟裕从江南赶到皖南军部,参加一个周恩来主持的会议。休息时,粟裕来到教导总队,打算挑几名学员去二支队机关。这里有不少才参军的知识青年,是前线宝贵的稀缺人才。

    粟司令“驾到”,教导总队负责人梁国斌忙客气地接待。

    听说来意后,梁国斌十分“慷慨”,马上推荐了一个叫詹永珠(后改名楚青)的女兵,说她来自扬州,秀气清纯,办事利落,刚刚还加入了中共组织。

    粟裕当然高兴,答应见见。

    下午,粟裕抽出时间,在总队队部等候楚青。一身灰布戎装的楚青一进门,粟裕就被她的清秀吸引。忽然间有了一种触电之感,话语也就不自然起来:“听说你表现很好,军政都获得好成绩。”

    楚青倒是有城里女孩的大方、爽朗,说这是总队教育的结果。

    栗裕又问她是哪里人,为何要参加新四军。

    难怪花木兰当年要女扮男装,女子参军就是不一样,楚青已回答过多次这样的“盘查”了。但她知道面前是一位大首长,只得又详细地说了一遍。

    她以吴侬软语,说自己是扬州人,上过中学。抗战爆发后,扬州沦陷,全家到上海避难,渐渐懂得了没有国便没有家的道理。因此,在姐姐的带领下,长途跋涉,远赴安徽云岭,参加了新四军。因为没有介绍信,还“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了十来天。

    粟裕似乎在听一段女侠传奇,早已“无可救药”地入迷,既为楚青的不凡经历,更为她清脆可人的铃音。他情不自禁地想了解更多,便问她有什么爱好。

    楚青说爱看书,当代名流巴金的《家》、《春》、《秋》,鲁迅的《彷徨》、《呐喊》及俄罗斯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小说也都看过。

    果然是秀外慧中的才女!粟裕望着她,心中涌动着莫名的情愫。

    于是,他决定大胆向她求爱。当然不是现在,而是缓些日子再说。

    楚青不久转到了速记班。

一个月后,粟裕给她写信,附了一张特意摆了老半天姿势拍的近照,信里坦白了自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爱慕之情。

    楚青正“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分配工作,好杀敌抗日,不想却盼到了一个“有情郎”。她收到情书后,十分不快,怎么谈起这个来了?她把信一丢,便不再理会。

    粟裕碰了软钉子,胆子倒是更大了,不久又托部下政治主任王集成捎去第二封信。

    王集成风尘仆仆找到楚青,一脸喜色转交情书后,打趣说要她请吃喜糖,还说粟司令都请过了。

    不想,楚青看也没看,嚓嚓几下,就将信撕成碎片。

    她想,自己是来抗日的,可不是来找男人的。她拿定了主意,以后再也不见粟裕的面了。

    王集成不大不小也是个官,干的又是“耍嘴皮子”的政工,个子虽不高,却也能说会道,这时只能满脸尴尬,不知所措,最后无功而返。

    粟裕知道后,心里自然有些难受。但他马上表示理解:“她有在爱情上选择的自由。”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久,江南指挥部挂牌成立,粟裕任副指挥兼参谋长。楚青也从教导总队结业,来到了江南,在指挥部机要科当速记员,成为必须与粟裕朝夕见面的部下。

    楚青心里忐忑不安,担心粟裕“恼羞成怒”给“小鞋”穿,自然更怕他“死皮赖脸”“纠缠不休”,但看到粟裕若无其事、十分坦然,也不见有任何“不轨企图”的蛛丝马迹,才渐渐安下心来。

    粟裕其实并非知难而退了,他早已打算“非楚青不娶”,“非攻下这个'碉堡'不可”。他的平静,只是“大战”前的短暂蛰伏。他在寻找有利的战机,准备采取迂回出击的方法,重整旗鼓,再度“进攻”。

    能得到一张心上人的玉照,朝夕相对,聊解相思,几乎是所有堕入情网的男人最早的渴望。粟裕自然也想到了给楚青拍照。

    但他清楚,如果只给楚青一个人拍,肯定会惹恼“花容”,遭到断然拒绝。因此,他找到和楚青住在一块的陈模与罗伊,请她们出面做“电灯泡”,陪楚青照相。君子成人之美,她们欣然答应了。

    于是,在江南指挥部大门口,留下了楚青等三人一张珍贵的合影,成为粟裕罗曼史的最早见证。

    不久,粟裕的“战事”开始激烈化。他展开了直接“进攻”,瞅准一个机会,找到楚青,表白对她的感情。

    楚青也成熟多了,当着粟裕的面,便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说,自己年龄还小,对谈恋爱没有兴趣,现在想的就是打鬼子。

她拒绝得委婉而巧妙,粟裕不得不佩服,也坦率地说,一个革命者,应当摆正革命与恋爱的关系,但未必要抹杀男女之间的感情。

    “败下阵”来之前,他最后希望楚青再慎重考虑一下,最好能先交个朋友,互相勉励。

    粟裕显然在翻版战场上的“以退为进”,但这话触动了楚青,她感到了他的真挚和忠厚。

    楚青不禁飞快地瞥了栗裕一眼:朴素的灰军装,干净整洁;中等个头,打着绑腿,腰间皮带上挂着指挥用的手枪,隐隐一股英武之气。

    含羞沉默片刻后,楚青低声说,首长的好意我领了,但我现在还是不想考虑这个问题。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得知粟司令再次铩羽而归,指挥部里议论开了。

    有人说,楚青太清高了,连粟司令也看不上,不知她想挑个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说,要是我有粟司令的条件,一定找个比楚青更漂亮的人结婚,气气她!

    不久,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也知道了这事,劝粟裕说,不行就换一个算了。

    尽管刘备曾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但对粟裕而言,换人和换衣服到底是两回事,他断然说不行,自己已经把她挂在心上了。

    情场失意,战场却大展神威。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一师师长兼政委的粟裕,率部驰骋在苏北的平原水网间,成为华中战场威名远扬的抗日名将。

    楚青其实也并未无动于衷、心如止水。她想,粟裕对爱情是这样的纯真,又没有结过婚,也不曾和别人谈过恋爱,实在难得。

    因此,她一直暗中关注粟裕,也有意无意听说了他许多英雄的往事,一颗封闭的芳心渐渐打开了。

    那一天月上柳梢头,粟裕又与楚青相约在黄昏后。

    简单寒暄之后,他再次郑重地向楚青求爱,并真诚地说,我会尊重你的意见,你放心好了。

    楚青羞涩地低下了头,嘴唇动了动,却没说什么。

    见她不语,粟裕以为仍有顾虑,便又对她,也似乎在对自己说,我还会继续等,等一年不行,等两年,等两年不行,等三年,一直等到你同意为止。

    楚青的心早彻底软了下来,答应了粟裕,成为他梦寐以求的“俘虏”。

    不久,他们在新四军一师司令部举行简朴的婚礼,结成了“甜酸苦辛共品尝,崎岖坎坷相扶携”的终身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