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数码大厦附近酒店:蒋介石有多少位结拜兄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28:53

蒋介石有多少位结拜兄弟?

蒋介石的一生,结拜的异姓兄弟人数之多,堪称中国近现代江湖史上之最。他与这些异姓兄弟,或结拜于少小离家求学,或结拜于东渡扶桑,或结拜于民国初建,或结拜于北伐兴起,等等。蒋介石自己也承认,一生中最喜欢“异姓兄弟之交”,由此说来,蒋介石已成为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中结拜盟兄弟最多的一位。

纵观蒋介石结拜异姓兄弟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在青少年时期,他结拜的以老家奉化的同乡同学为主;出山至未当权时期在日本、上海结拜的多是闻人名士;大权在握后,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而与有权有势的人物结拜。

在蒋介石结拜的奉化帮兄弟当中,老少年龄参差不齐,但多为奉化一带学子,约计有 22 人之多,其中包括出身凤麓学堂的职员、同学,主要有周淡游、胡朝阳、刘祖汉等 10 人;因志趣相同又系同乡的有江怀卿、何禄山、竺绍康等 12 人。 进入社会尚未当权时期的 1911 至 1921 年 11 年间,先后与 8 位友好“义结金兰”。其中有军人也有文人,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文武兄弟关系群。他们是:张群、陈其美、黄郛、张静江、许崇智、邵元冲、戴季陶、吴忠信。其中,最有钱的结拜兄弟要数张静江,有学识谋略的要算戴季陶,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当属陈其美、黄郛等人。

蒋介石的少年时代,尤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流行的古典小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等等,均成为了年轻蒋介石所心仪的行为方式。他自称“六岁就学,顽劣益甚”,母亲虽“训迪不倦”,也难以改正其顽劣的个性,以致乡里称其为“瑞元无赖”。据说,他自小便有极强的“领袖”欲,是远近有名的“孩子王”。在16岁那年,他入奉化凤麓学堂读书。入学不久,他便在一次学潮中初露锋芒,在与校方负责人辩论时,“盛气趋前,情态激烈”,同学们送他“红脸将军”的绰号。也就是在此前后,他与周淡游、王恩溥、何禄山、刘祖汉、俞镇臣、朱孔阳、陈泉卿、江怀卿、陈杏桂、孙星环、孙洞环、夏明世等结拜为异姓兄弟。
  这班少年兄弟中,他与周淡游、王恩溥、何禄山等的关系尤为密切,可谓是生死情谊,刎颈之交。周淡游长蒋介石5岁。1906年,周淡游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东渡日本入东京警监学校读书,寻求救国之路。他在日本时,因陈其美也是浙江人,所以来往密切,并被介绍加入同盟会,从而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廖仲恺、胡汉民等革命党人。同年5月,蒋介石也来到日本求学,与盟兄相聚于异邦,心情特别高兴。蒋介石作为后起者,对已是同盟会会员的盟兄,佩服之至。一天,周淡游带着蒋介石来见陈其美,短暂的会见,陈其美对蒋介石有着深刻的影响。不几年,陈其美介绍蒋介石加入同盟会,他也由此开始步入中国的政治舞台。
  王恩溥比蒋介石小1岁,从小喜读武侠小说,专爱打抱不平,稍长还习拳弄棒,练就一些武功,伙伴们称他为“飞毛腿”、“神行太保”。惺惺惜惺惺,还是在孩提时,他们便是形影不离的好友,长大成人后,两人便义结兄弟,盟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二次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回到家乡溪口,为筹集革命经费而焦心苦虑。思虑万千中,他想到了溪口财神夏全木,此公乃钱庄老板,人称溪口首富。他与盟弟王恩溥密商,准备向夏全木“借钱”。于是,他们雇了一乘轿子,诳称奉化某老板与夏老板有要事相商,将夏全木抬到雪窦山。夏全木知道自己被绑票时,已经吓得脸色灰白,战战兢兢。这时,蒋介石、王恩溥便坦言相告,出此下策,纯系无奈,革命急需经费,须臾不能拖延,知先生财源滚滚,望能资助1万元大洋。夏全木陷此境中,只得写信命账房送来1万元大洋。
  1916年5月,陈其美被刺杀后,陷于迷茫之中的蒋介石,经常回奉化与众多的盟兄弟相聚。期间,蒋介石与王恩溥相聚最多,他们经常来往于上海与宁波之间。他们的行踪,早已引起宁波当局的注意。一次,他们刚刚走出宁波码头,便被密探跟踪。蒋介石甩掉了“尾巴”,王恩溥却被拘捕。不久,反动当局便对王恩溥处以极刑,临刑前,王恩溥视死如归,引吭高吟:“铁丸穿心三分热,钢刀过颈一时凉。”
  何禄山,奉化肖王庙镇何家村人。少年蒋介石常来何家村,因为,他的孙氏舅父,即他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孙氏的兄长,就住在何家村。蒋介石因此与何禄山相识相交,结拜为盟兄弟,何为兄,蒋为弟。讨袁革命失败后,蒋介石成为在逃的通缉犯,他再也不敢在上海抛头露面,本想回家暂避风头,可是,又怕时间长了,家乡的脸面熟悉,更容易暴露身份,思忖再三,还是肖王庙何家村舅父家安全。孙氏舅父母十分喜爱这位外甥,尤其是舅母蒋妙缘,也是溪口人,说来还是他的族姑,所以,对他更是关心备至,整天把他“关”在家中,悉心保护,唯恐出了差错。
  奉化县还是接到搜捕“要犯”的公文,执行这一公务的是警所干事丁志国。何禄山与丁志国多年朋友,情同手足。他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找到丁志国,晓以大义,劝导他不要为了上峰的几个赏钱而结怨乡里,树敌于革命党,能敷衍则敷衍,可抬手则抬手。丁志国诺诺应是。为了应付差使,丁志国不得不带着警察来到孙家搜查,然而,人还未到便一路吆喝,以间接告知孙家。果然,孙家听到吆喝声,赶紧把蒋介石隐藏起来。当警察大摇大摆地来到孙家,早已不见了蒋介石的踪影。蒋介石得知此次化险为夷,全凭盟兄暗中相助时,立即前来拜望何禄山,深情地说:“恩兄对我有再生之恩,永志不忘。”
  1916年9月,蒋介石与张静江、许崇智等人焚香换帖结拜为盟兄弟。他们结盟后,蒋介石对张静江言听计从,奉为良师。可是,张静江却以此而倚老卖老,不受节制,这使蒋介石很为恼恨。
  1930年,蒋介石派人来杭州,劝说张静江辞去省政府主席职。张静江当场便恼怒地顶撞:“我偏不辞职,叫他免我的职就是了。”他还亲自来找蒋介石,没想到“三弟”给他坐上冷板凳。他怒气冲冲地闯入办公室,对蒋介石说:“你现在架子这样大了,我从前去见总理也没有等过这么长久!”蒋介石开始有意疏远他,他也日渐消沉,逢人便说:“不要做官,没有做头!”。抗战胜利后,张静江寓居美国纽约,后病逝于纽约。

戴季陶小蒋介石4岁,他们在留日学生聚会时相识。1920年,他们义结盟兄弟。蒋介石很看重这位盟弟,称之为“畏友良师”。孙中山逝世后,戴季陶追随蒋介石,成为其得力吹鼓手和谋士。戴在国民党内担负过重要的职务,是蒋介石的高级理论顾问。人民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前夜,蒋介石和许多国民党大员都渡海台湾,戴季陶却拒绝去台湾。1949年2月11日,他因服用过量的安眠药而死于广州。
  邵元冲小蒋介石3岁,1916年两人结为盟兄弟。在此后20年中,邵元冲成为佐理蒋介石的股肱之臣。可是,他在对日外交上却与盟兄有分歧意见。“九一八”事变后,他对蒋介石对日“和协外交”的策略不以为然,提醒盟兄注意日本的侵略野心。他多次向盟兄建言,要以民族大义为重,迅速采取应变措施,以对付日本的侵略行径,甚至疾呼:“寇日深,中枢再不决杀贼,民必尽去,亡无日矣!”1936年12月,他因事而去西安,恰逢“西安事变”,他与其他人被扣押,因越墙逃跑被士兵开枪打伤,经抢救不治身亡。  
  张群比蒋介石小2岁。他们早年同船东渡日本,同入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又同编入炮兵联队实习。武昌起义爆发后,张群也随蒋介石之来到上海,后与蒋介石换谱缔结金兰之盟。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张群积极参与蒋介石的一系列反动决策,支持和帮助蒋介石。  

张群了解和熟悉蒋介石的个性,对他奉命唯谨,从令如流,不求闻达,旦求无过,更不透露其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因而深得蒋介石的信赖和重用。蒋介石的很多重大的决策,他都参与其中,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和智囊人物。蒋介石溃退台湾后,张群仍然效命于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结拜的金兰兄弟们的大力提携和热情帮助,蒋介石才得以攀缘而上,攫取权势,成为一代乱世之枭雄。然而,蒋介石对待这些结拜兄弟,除少有的几位能够“谊同手足,生死不渝”外,更多的则是以义气为名、利用为实,而在利用结拜兄弟方面,多是颐指气使,情尽义绝,最终往往是在与蒋介石利益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反目为仇,兵戎相见。这样的例子也确为不少,限于篇幅,只得另文叙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