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上火起泡怎么办:千万元养老告诉我们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2:09:44
日前,有媒体报道,北师大的钟伟教授提出了一个很“雷人”的观点:到2027年,一个人退休后的25年中,晚年生活需要300万—500万元人民币,而在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可能1000万都不够。因为教授的身份是金融专家,于是乎。这个议题又成了一个吸引眼球的社会焦点。 
  饶有趣味的是,在媒体上见到的辩论中,反方阵营基本上是以结论性的语言作出判断的。持这类观点的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说话时与数字“藏猫猫”,似乎这根本就不值得一算,或者说凭直觉就知道钟说得不对。而与此同时,觉得钟教授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人,却个个都在用数据说话,但显得怯生生的有点不硬气。 
  当然,我们也能理解持反方观点者的一片苦心。因为钟的结论“估计会令很多人感到无比的沮丧”。但是,即便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恐怕还是事实真相来得更为重要。何况现在钟的话已经出口,由于媒体的传播,也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光把“1000万养老”打人另册是没有用的,要把问题说清楚,我们还是要算账: 
  钟在计算中给了我们3个时点:2007年(应该是为了好找统计数据)、2027年和1987年。钟又给了我们一些数据,譬如“退休后存活25年”,另外就是1987年和2007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城镇职工人均工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在我们尝试利用钟提供的数据但从另一条思路来推算,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 
  (1)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约为1987年的10倍: 
  (2)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987年的15倍: 
  (3)2007年城镇职工的人均工资约为1987年的17倍。 
  假设从2007年到2027年,上述3项指标的增长幅度与前20年相同(作这样的假设的理由是:在前20年中,GDP中拿来给劳动者分配的份额是偏少的,这在政府、学界中已经达成共识。从2010年起。由于社会分配政策的调整。上述3项指标在今后20年中的增长幅度可望比前20年更大。但我们保守点,算其相同),那么,以2007年的这3项指标的实际数据计算,可以得出: 
  (1)202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997×10=99970(元); 
  (2)202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15=206790(元); 
  (3)2027年城镇职工的人均工资为24932×17=423844(元)。 
  如果要实现钟提出的“存活25年”的目标,并且为保守起见,假设在这25年中生活水准不再有变化,那么我们可以得出: 
  (1)若以人均消费性支出计算,2027年退休并活到2052年的城镇居民,在25年中总共需要99970×25=2499250≈2500000(元); 
  (2)若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2027年退休并活到2052年的城镇居民,在25年中总共需要206790×25=5169750≈5170000(元); 
  (3)若以人均工资计算,2027年退休并活到2052年的城镇居民,在25年中总共需要423844×25=10596100元≈10600000(元)。 
  以上的计算。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钟教授的计算是有其合理性的。之所以会产生误解,是因为完全站在今天的情境中去看20年以后的250万到1000万,所以将其看作“天文数字”。以下,我们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迄今17年以后(2027年)或42年以后(2052年)的250万到1000万究竟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其实很简单,倒过来算一算。以人均消费性支出计算,就相当于现在每年花费大约1万元(25年则25万元);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就相当于现在每年花费2万多元(25年则50万元);以人均工资计算,则相当于现在每年花费4万多元(25年则100万元)。 
  要强调一点,与钟教授一样。以上的推算是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譬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完全靠自己攒钱,来看自己在2027年退休后存活25年“需要积攒多少钱”。 
  还要说明,以上所说的开销,不仅仅是日常的生活费用,而是包括了所有开支,尤其是医药费。 
  我们下这一番工夫,作以上的推算,是想说明一种趋势: 
  (1)一般而言,想靠自己存钱来养老(包括老年时的医疗)是很不靠谱的。“1000万也未必够”是有道理的。因为当你往银行里辛辛苦苦存钱时,经济的发展、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会使你攒钱的努力付诸东流。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单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还包括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2)靠子女可以说肯定靠不住。因此,真正能够依靠的还是政府和社会,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会改变这一切。按前文中所述的3个指标来衡量。现在每月发1000元、2000元或4000元的养老金,就相当于17年或42年后的8000多元、17000多元和35000多元,这难道不可思议吗?想一想1987年时每月工资才拿120元,而到20年后(2007年)则每月已经拿到2000多元。再过20年(2027年),每月拿35000元是天方夜谭吗?在日本,吃顿饭1000元就没有了,恐怕20年以后我们也会是这种感觉——但这并不可怕。 
  (3)医疗保险问题则是个更大的问题。有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个人一生中花费的医疗费,70%花在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月。所以。今天的退休老人说退休金太少,大多数人其实说的是怕没有钱看病。如前所述,攒钱自保是不可取的。这点基本权利还是要向国家去努力争取。 
  (4)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银发浪潮本身不是问题,但如果一个社会及其管理者对此没有做好准备,那老龄化就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中国到人口老龄化最高峰时,劳动年龄人口仍然有将近7亿。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20年后老年人能够过上怎样的生活的。不是现在我们能够攒下多少钱,而是届时这6亿—7亿劳动者能够生产出多少社会财富以及怎样来分配这些财富。因此,对中国老龄化的前景,一是不悲观,二是有准备,三是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