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战值得玩的英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指的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52:13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指的是?

六朝时期,社会动荡混乱,文事不振,以致有众作等蝉噪(韩愈《荐士诗》)之评。不过,韩夫子的话有点绝对,其中还是有出色者,如大小谢(谢灵运和谢朓),山水诗清新俊逸,皆可观。大小谢得李白推崇,有令人却忆谢玄晖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赞语,甚至于李白自己游山玩水时也要说脚着谢公屐。李白是个很奇怪的人,他欣赏建安人物、大小谢、庾信诸人,却对夹在中间的诗才高得多的大师陶渊明不置一喙,不知是什么道理。

谢灵运是南朝宋人,世称大谢;谢朓与谢灵运同宗,因比之晚生了近八十年,为齐人,世称小谢。大谢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小谢是永明体创作的代表人物。二人诗作妙句颇多,如大谢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小谢之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等,至今传颂。但二人在做人上都够狼狈。大谢官瘾甚大,入宋后降爵为侯,不满刘宋朝廷所授职务,不理政务,以寻访山水美景为事(吴锦、顾复生《中国古代文学史纲要》),这与陶渊明不满政治黑暗而归隐有天壤之别。但即便寻山问水,大谢亦不安分,常常奴仆数百,灯笼火把呼哨一片,时人惊为山贼,官守不宁,以致他终因谋反罪流放广州,被杀。比之大谢,小谢更为龌龊。他也牵进了谋反,却心怀首鼠,为保全自己而告发了岳父,以致他老婆怀藏利刃要杀家贼。他虽因举报有功授尚书吏部郎,但旋被下狱死。读大小谢诗清新圆美,余香满口,以二人必为神仙般人物,哪知诗歌背后的人事,竟有如此不堪的面目。

大小谢诗意,李白得其真荃,其牵连谋反和流放夜郎的遭遇,也与二人相似。但谢公屐确是到了他的脚上才透出旷世的潇洒。天子呼来不上船为君谈笑净胡沙,此等胸襟与抱负均使大小谢难望其项背,这也使大诗人达到了人文美的合一。

大约畸形的社会较容易产出畸形的文人,六朝中,特别是中晚期,除大小谢外,范晔、萧绎(梁元帝)等人也大都轻率残忍,有腐朽的风致。范晔《后汉书》冠绝一时,却因谋反被斩;梁元帝忌某臣有才,即遣刺客杀之,自为墓志,厚其赠谥。他们在人与文上均严重分家,一面是美到极处,一面是丑到极处。这类人虽代有出产,但像六朝中这样大量涌现,却为后世不多见。观其劣变原因,不外乎争名夺利。对名利的过分追逐亦复害其文,大小谢诗全篇意象完整者不多,往往有好句而无好诗,当与其为人狭隘有关。

六朝文士多短寿,与其朝代特征相挈合。作《抱朴子》的葛洪活到六十岁,算是高寿,后成传说中的炼丹仙人。他还有《西京杂记》传世,记录士大夫言行。同类题材的妙著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义庆也只活了四十一岁,所幸一生无劣行,且他“性简素,少嗜欲”,喜招文士讲学论道。《世说新语》虽然零碎,却是对六朝人事的实录,华美辞章后面真实的人,在这里可以看到。   

蓬莱文章:指文章繁富。东汉时学者称当时皇室著述和藏书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形容东观藏书之多(蓬莱为传说中海上仙山,藏有仙家典籍)
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原诗指李白和李云,以后就指李白了,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多藏宝典秘录。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建安骨是指,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小谢,即谢朓,唐代时期,为把谢朓和刘宋时期诗人谢灵运区分开来,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小谢诗风清新秀发,深为李白所喜爱。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开,他想到了汉代宏伟的文章,建安诗的刚健风骨,身在谢朓楼,当然更想到在汉、唐之间出现的小谢的诗歌了。他对这些文化传统很仰慕,所以自负地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和自己。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於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为建安文学.

   

李白 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文解释】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词语解释】 

高楼:即题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属安徽)太守时所建。 

蓬莱:指秘书省。李白族叔李云官秘书校书郎。 

清发:清新秀丽。 

逸兴:超逸的意兴。 

散发:不戴冠簪子。指散漫无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归隐江湖。 

【诗文赏析】 

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        

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文解释】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词语解释】 

高楼:即题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属安徽)太守时所建。 

蓬莱:指秘书省。李白族叔李云官秘书校书郎。 

清发:清新秀丽。 

逸兴:超逸的意兴。 

散发:不戴冠簪子。指散漫无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归隐江湖。 

【诗文赏析】 

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 

9回答者: zhuao1997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10-29 20:14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  “俱怀逸兴装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出自李白哪首... 

•  俱怀逸兴壮思飞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到底有没有提手旁...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上青天 明月  

其他回答    共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解】: 

1、秋雁:喻李云。 

2、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韵译】: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 

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 

我好比谢,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评析】: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一"",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天宝十二载(753)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在宣州任太守时在陵阳山上建成的一座楼。 

诗的开头两句起得突兀,他说:以前的日子弃我而去已不能挽留,现在的日子只能使我心中充满烦恼忧愁,开门见山地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诗并没有延续着写烦说忧,下面六句是第二层,诗人笔锋一转展现出另一番天地。三、四句写秋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五、六句写酣饮后的思想情绪。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多藏宝典秘录。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这里是用蓬莱文章代指汉代的文章。建安骨,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的诗文创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小谢,即谢朓,为把谢朓和谢灵运区分开来,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谢朓诗风清新秀丽,深为李白所喜爱。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开,他想到了汉代宏伟的文章,建安诗的刚健风骨,身在谢朓楼,当然更想到在汉、唐之间出现的小谢的诗歌了。他对这些文化传统很仰慕,所以自负地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较并称许李云和自己。想到这里,诗人的情感越发激动、高昂,于是就发出了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呼喊。他们都胸怀壮志豪情,要高飞远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当然,上青天揽明月只是一种要求解除烦忧,追寻自由的幻想,这在现实世界中是做不到的。最终他还是跌落到现实的土地上来了!所以,作者笔锋一转,进入了第三层。第九、十句用了一个比喻,说道: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一样,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更引发了内心的愁苦、愤懑。结尾两句是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就只有等待有一天能够抽簪散发驾着一叶小舟驶向远方了。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然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并不囿于七言,其语句之长短可以随抒情的需要而伸缩。像开头两句就是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从“多烦忧”一转而“酣高楼”、“揽明月”,再转到“愁更愁”,又转到结句的“弄扁舟”,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学习这首诗应弄清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产生的特定背景,如天宝初年李白之被谗毁,天宝末年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嫉贤妒能以及朝政之黑暗、腐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