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与职业计划:万里长江第一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09:25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是万里长江上建成的第一条交通过江隧道。隧道全长约3.6公里,抗震级别6级,可以抵抗300年一遇的洪水。武汉长江隧道北接汉口大智路,南通武昌友谊大道,设计为左、右道隔离双向4车道公路隧道,车速可达每小时50公里,于2008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武汉长江隧道每天可通车9万辆,成为武汉过江交通的一条主干道。著名书法家范曾特为武汉长江隧道题写了“万里长江第一隧道”8个大字。       武汉过江隧道大事记 

    1919年2月,孙中山先生写就《实业计划》一书,首次提出修建武汉长江隧道。 “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结两岸。更于汉水口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市。至将来此市扩大,则更有数点可以建桥,或穿隧道。” 孙中山先生撰写的《实业计划》一书中,初次有了修建武汉长江隧道的设想:“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结两岸。”

    1988年,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下简称“铁四院”)曾提出在今长江二桥处建设水底隧道。
     1993年,国家准备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由于跨江地区距长江大桥仅1.7公里,若再修桥会对长江航运带来影响。因此,国内隧道专家、设计大师陈应先提出“以隧道方式过江”。虽然最终未能变成现实,但产生了强烈反响。
     1995年,武汉市科委组织铁四院等单位展开“武汉地铁重大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地铁和轻轨的课题名列其中。同年,武汉地铁办成立前期领导小组。
     1996年,铁四院自费开始对过江隧道(含地铁项目)工程进行预可性研究。
     1999年,武汉地铁办正式委托铁四院从事地铁研究。同年11月,中国工程院水利土木部和地下及隧道实验研究中心曾联合举办沉管隧道技术研讨会。
     2001年,过江隧道(含地铁项目)正式上报国家计委。
     2002年,过江隧道(含地铁项目)方案获国家计委初审通过。
     2003年10月,武汉过江隧道“预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单建双向4车道的公路隧道提上议事日程。
     2004年4月,过江隧道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2004年11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准。当月28日,武汉过江隧道动工


    “万里长江第一隧”攻克五大世界性难题
     12月28日试通车的“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公路隧道,是目前中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开挖这一江底隧道的过程中,成功攻克了五大世界性施工技术难题。长江武汉段江底地质条件复杂,有黏土、粉土、粉细砂、卵石,还有岩层等13种围岩,其上软下硬的地层结构,是隧道挖掘施工的“天敌”。开挖武汉长江隧道的每一个施工阶段,几乎都伴随着世界级技术难题的攻关。武汉长江隧道的建设施工必须在防洪设施密集、城市建筑众多的中心城区进行,这也决定了这些难题的世界性。


     这五大难题是:
    ( 一)姿态控制,盾构机穿越软硬不均的地质,掘进姿态难以控制;
     (二)高水压,隧道从水面到底部深57米,江水的压力极大,防止隧道透水是最大难点;
     (三)超浅埋,部分地段盾构机离地面只有5至6米,要不“惊动”地面建筑,穿越长江大堤等,难度极大;
     (四)强透水,隧道两岸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一旦透水,后果不堪设想;
     (五)长距离掘进,由于地质变化大,盾构机必须一次性成功穿越2500多米。


     据专家介绍,盾构机在地底下挖掘,容易引发土壤沉降,造成建筑坍塌。中铁隧道联合体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气垫式泥水平衡技术”,使盾构机掘进时波动很小,保持水压平衡,水土沉降控制在3厘米以内;针对长江武汉段江底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防渗水成为长江隧道施工的又一大难点,中铁隧道联合体采用最新的防水接缝技术,注浆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为江底隧道的施工开创先河。

谁是长江第一隧 南京PK武汉

  8月22日,南京长江隧道全线贯通。连日来,当地和中央一些媒体称其为“万里长江第一隧”,这一举动立即引起网民热议,部分网友甚至对武汉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长江第一隧”的品牌而颇有微辞。对此,武汉长江隧道建设有限公司昨日表示:武汉“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地位不可动摇。

  2008年12月28日被誉为中国建设史上值得记忆的一天。这天上午10时14分,在100多家新闻媒体的见证下,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宣布武汉长江隧道通车,长江过江交通迎来了“江上架桥、江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激动地宣布:“万里长江第一隧”在汉建成,百年梦想成真,开启了武汉地下过江的历史。
  从此,人们印象中的“万里长江第一隧”就是武汉长江隧道。就在武汉这顶桂冠走过8个月时,“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声音在长江下游城市南京响起。8月22日,南京长江隧道右线贯通,在工地现场盾构机出口处,打出了巨型横幅,大书“万里长江第一隧”。次日,南京日报、新华日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均有“南京长江隧道被誉为‘长江第一隧’”等类似报道。几天来,互联网上有关“万里长江第一隧南京长江隧道”、“南京万里长江第一隧”网页飙升至18000多篇。
  记者从新华社图片上发现,在今年5月20日,南京长江隧道左线贯通时,隧道口就打出了“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横幅。南京本埠一家新闻单位记者透露,这次有关“南京长江隧道被誉为‘长江第一隧’”的话题,似乎起源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钱七虎。在8月24日新华网的报道中,钱七虎介绍:“南京长江隧道是目前中国长江流域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超大型盾构隧道中所经地质条件最复杂、技术难题最多和施工风险最大的工程,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第一隧’。”

 

  武汉长江隧道曾攻克5大世界性难题

  以技术为标准决定“第一”“第二”可行吗?武汉城投集团一负责人表示:“如果按照技术难度来分谁是第一,那么天兴洲长江大桥拥有多项世界第一,‘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称号岂不是应该转交给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了。”
  “万里长江第一隧”在南京出现后,也引起武汉方面的关注。针对目前有人解释南京长江隧道的“第一”在于攻克了6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即盾构直径超大、水土压力高、隧道最深度处到江底60米、江底盾构覆土厚度超浅、盾构水下一次掘进距离长、施工风险),武汉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也对武汉长江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作出了总结。
  尽管没有与南京方面进行比较,但武汉长江隧道在当时是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每一个施工阶段,几乎都伴随着世界级技术难题的攻关,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开挖这一江底隧道的过程中,成功攻克了5大世界性施工技术难题。
  一是姿态控制,盾构机穿越软硬不均的地质,掘进姿态难以控制,搞不好就走偏了,难以到达指定的位置;二是高水压,隧道从水面到底部深57米,江水的压力极大,防止隧道透水是最大难点;三是超浅埋,部分地段盾构机离地面只有5至6米,要不“惊动”地面建筑,穿越长江大堤等,难度极大;四是强透水,隧道两岸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一旦透水,后果不堪设想;五是长距离掘进,由于地质变化大,盾构机必须一次性成功穿越2500多米。
  针对长江武汉段江底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防渗水成为长江隧道施工的又一大难点,中铁隧道联合体采用最新最有效防水接缝技术,注浆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为江底隧道的施工开创了先河。

  时间决定“第一”?

  90年前,孙中山提出在武汉建长江隧道

  “我们武汉长江隧道才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第一隧,地位不可动摇。”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这种称号是荣誉性的,很难用一种刚性的方法来保护。
  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称号一直没有动摇过,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
  昨日,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有限公司一负责人介绍,从构想、到国家立项、开工、通车,武汉长江隧道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隧。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在隧道通车致辞时的“百年梦想成真”是有原由的。“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构想最早来自孙中山,他在1919年完成的《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明确提出:“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结两岸。更于汉水口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市。至将来此市扩大,则更有数点可以建桥,或穿隧道。”规划专家介绍,这个“第一转弯处”就是徐家棚,几乎和今天的武汉长江隧道位置不谋而合。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1988年,武汉就设想在今天的长江二桥处建设水底隧道。2002年4月,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获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2004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核准批复,2004年12月开工。南京长江隧道2005年9月开工,目前也仅仅是全线贯通。

  ◇回应

  武汉市政协委员:
  武汉对这个品牌重视不够

  武汉市政协委员施平在南京曝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声音后,对此十分关注,他表示,要提案呼吁政府保护武汉的独特文化。
  “出了这样的事,首先应该怪我们自己!”施平说,武汉品牌已经不是第一次“遭抢”了,最有名的是“惟楚有才”,现在成了湖南很著名的文化符号。和“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一样,“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也是武汉独有的文化符号,但是没有得到重视,武汉市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让这个概念成为定论。
  鉴于“万里长江第一隧”不属于知识产权范畴,不好像注册商标一样保护,施平表示,这几天他正在酝酿,就这个问题向政协递交提案。

  南京市委宣传部:
  南京肯定不是“第一条隧道”

  对此,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处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南京长江隧道贯通,有关“万里长江第一隧”的说法,以及哪个部门负责这方面还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第一隧”肯定不是指长江上的第一条隧道,“有可能指技术方面,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是可以的。”
  南京长江隧道总长6042米,双向6车道。2005年9月开工,左线2009年5月20日贯通,右线2009年8月22日贯通。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