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牛排:咱们的歼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7:56:15

咱们的歼20!

———军事专家陈虎解读新一代战机六大疑问 

  空中战场成为决定性的战场,空中的胜利成为最终的胜利;无航空便无领空,无空防便无国防。

  ——刘亚洲(原空军副政委,现任国防大学政委) 

  1月1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歼20新一代隐形战斗机实现了首飞!

  在多年的期待后,一飞冲天的歼20令众多军迷情绪振奋,热情高涨,讨论热烈。国外传媒、专家议论纷纷,网上的军迷、网友各抒己见,种种兴奋的猜测与“研究”更是络绎不绝……针对整个四代机包括国产新型战斗机的许多疑问,且听新华社《世界军事》杂志总编辑、军事问题专家陈虎为我们一一解读。

  疑问一:

  四代机还是五代机?

  首先碰到的一个疑问,就是歼20到底是四代机还是五代机的问题。这是个老话题,从美国F-22问世,就开始出现了所谓“四代”和“五代”的两种叫法。

  这个划分问题是因为美国和俄罗斯的划代方法不同而产生的。

  美国是根据战斗机的作战效能有一个大跨度的进步来进行分代的:像F-86,这是喷气机时代的第一代战斗机;之后的F-4“鬼怪”是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到了F-15、F-16、F-13、F-18,是美国的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到了F-22、F-35,这就是第四代战斗机了。

  俄罗斯的分法和美国就有些不同,它主要是用典型的技术进步的方式来划代:前两代实际上和美国人一样,比如说米格-15是典型的第一代;到了米格-21就是第二代;但是到了第三代的时候,俄罗斯人把采用可变翼技术的飞机作为一代,比如米格-23,而美国人认为可变翼技术对飞机的作战效能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一代;到了苏-27就是第四代了;到了更下面,现在的T-50已经是第五代了。这就是最初五代和四代产生的原因。

  而现在,我们发现美国人也开始把它的F-22、F-35称之为五代机了。

  这实际上有商业目的的考虑。美国人觉得,同样技术水准的飞机,你叫五代,我叫四代,比较吃亏。但是它前面的划分和俄罗斯不太一样,它认为四代机就是以前所谓的三代半战斗机,像EF-2000,法国的阵风,而它的F-22、F-35是五代机。

  所以,虽然同样讲五代机,美国和俄罗斯对五代机的划分方式还是略有不同的。

  其实,从飞机的工程技术和作战效能上来讲,我个人认为,四代机的划分方式实际上还是有它的科学性的。比如说对歼20的称呼,军事爱好者或武器发烧友,比较认可的是四代机的划分,我也赞同这种划分方法。

  在网络上,歼20有一个昵称,叫“丝带”,实际上就是“四代”的谐音。

  疑问二:

  四代机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从整体上看,作为现代战斗机的标志,“拿下”了四代机意味着已经可以掌握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航空作战平台技术。具体地说,四代机对不同的国家,它所体现的意义又有所不同。

  比如说,美国认为F-22可以使它的空军具备对其他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空军绝对的不对称优势。同时,它认为F-22的问世可以使这种优势一直延续到2020年,甚至更久。这对美国来说,军事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都是相当重大的。

  对美国之外的国家,它的意义可能又有所不同。

  首先它打破了美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垄断状态。对执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国家来说,拥有了这种先进战斗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来自外界的不对称的空中优势威胁。

  其实,我个人的观点,四代机仅仅是一种先进的常规空中作战平台,也就是说,它仅仅是一架飞机,对它的意义,没有必要无限拔高。实际上,现代空战是体系作战,像四代机这种先进战机,只不过在这个体系当中占有一个重要位置而已。单件武器作战性能的高超,并不直接等于战斗力的提升。

  疑问三:

  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网上最先出现歼20的照片之后,国外的一些所谓的专家做了一个对比,他们根据照片找参照物进行测算,发现歼20的尺寸比F-22和T-50都要大,那么大意味着什么?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关于这个问题,要看一下之前三代机的状态。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三代机都采用了高低搭配这样一个方式。美国F-15和F-16形成高低搭配,俄罗斯苏-27和米格-29形成高低搭配。高档机都是尺寸大的重型机;而低档机则是尺寸小的轻型机。

  飞机的尺寸做得越大,重量越大,那么载弹量、载油量就越大,机体内的空间就越多,可以加装更多先进的、庞大的机载电子设备。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飞机从作战能力上是占有优势的,特别是四代机。因为四代机最大的特征是隐身,而这种隐身作战能力所赋予的首要作战任务是对地攻击而不是空中格斗。无论是F-22、F-35,首要任务就是对地攻击,按照美国人的描述,F-22、F-35执行的是“踹门”的任务,也就是首先突破严密的防空火力网,打破防空体系某些关键性的节点,从而使防空体系出现漏洞,而后跟进一些技术档次比较低的飞机进行更大范围的作战攻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代机的对地攻击性能可以说是更受关注,载弹量、载油量大、航程远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指标,飞机大显然有大的好处。

  另外,对于四代隐身战机来说,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就是隐身战机的武器挂载方式。如果采用传统的翼下挂载的话,它是会破坏隐身性能的。所以要隐身作战,只有飞机隐身是不够的,挂载的武器也要隐身,那就只能挂到机内弹舱中去,而机内弹舱的尺寸制约了机载武器的大小。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飞机尺寸更大,那么机内弹舱就可以做得更大,可以携带更大更重的、射程更远的机载武器,这对远程攻击一些高价值、高威胁的目标,比如说打航母,就有很重大的意义。

  同时,飞机大也有大的问题和缺点。从成本上来说,大恐怕就要贵。同样,从研制生产的技术难度来说,可能就要高。

  比如美国的F-22,空战状态的起飞重量是27吨,它使用的发动机是两台推力大约在16吨的喷气发动机。如果一架比F-22更大的四代机,想实现接近F-22的作战性能,发动机就不可能比F-22的发动机更小。这意味着,发动机的研制难度就有一个巨大的门槛。

  再者,从商业出口角度来说,轻一些、小一些的飞机,成本低、技术门槛低,价格会更便宜一些。所以,美国的四代机,主打出口市场的就是小一些、轻一些的F-35。

  可以说,大的小的各有各的优势。

  疑问四:

  四代机的研制周期有多长?

  歼20首飞成功之后,大家都在猜测,它真正研制成功还需要多长时间?装备部队需要多长时间?形成战斗力需要多长时间?

  其实,要给从首飞到装备部队这个周期定一个准确的时间,可能谁都很难做到。即使是这件装备的研制人员,也只能提出一个计划。但是,我们可以参照其他一些现有的四代机和三代机来进行推测或者讨论。

  我们看几个数据。

  美国典型的三代机F-15的研制周期有多长?

  F-15的研制,最初提出FX计划是1965年;真正开始研制是1968年;经过4年之后,1972年实现了首飞;又经过2年之后,1974年开始进入生产。从正式开始研制,到进入生产,经历了6年的时间。

  那美国的四代机呢?

  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ATF计划,也就是先进战斗机研制计划;真正开始研制是1983年;7年之后,1990年它的验证机,也就是YF-22、YF-23实现了首飞;又经过了7年的时间,F-22的生产型实现了首飞;1999年,F-22进入小批量生产。从正式开始研制,到小批量生产,一共是16年。

  对比这两个机型,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特征:

  首先,三代机的研制周期比四代机短,F-15用了6年的时间。F-22用了16年,这也就意味着四代机的研制难度要比三代机大。

  其次,看指标性的数据。从首飞到投入生产的周期,F-15用了2年,F-22的跨度就要长一些,用了9年时间。

  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三代机的研制经历。歼10的研制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首飞是1998年,产品定型是2004年,从开始研制到首飞大约用了12年的时间,而从首飞到定型用了6年的时间,一共是18年。

  中国三代机的研制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所以难度相当大,而首飞时间到定型时间在整个研制周期当中的比例,对我们推测四代机的周期应该也具有参考意义。

  做完了这些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到,飞机的首飞是一个标志性的动作。首飞成功,意味着整个研制过程起码已经走完了一半甚至一大半。

  疑问五: 

 

  歼20是仿制机吗?仅从外形能看出些什么?

  一般来说,一种新飞机大家能看到的只有照片,具体的技术性能、技术数据还要经过相当长的保密阶段,才可能公之于世,所以大家首先会根据它的外形去推测它的技术水平。

  同一代的飞机在总体布局和构形上,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也经常会引发一个话题,某飞机是不是学另外一架飞机的,是不是仿制来的,甚至有人说是不是偷来的。

  实际上,这种提法想得过于简单了。因为像四代机这种顶尖技术的作战平台,单纯靠仿、偷,都是不可能完全国产化的。

  至于说外形上的、布局上的某些相似,因研制指标、作战方式的相同,会形成技术上殊途同归的现象。

  因为四代机都是隐身飞机,所以从外形上,我们会看到,它的机头类似带圆弧的三棱锥的状态,而且整个飞机表面比较平滑,没有明显的折痕或者是凸出,这是大家都有的。

  更多的,就是要看一些更细节的东西。

  从飞机的整体布局上来看,F-22、F-35和T-50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常规布局。这个时候,如果哪一个国家提出了一个四代机方案采用了鸭式布局,那么,讨论的空间就很大了。

  鸭式布局有它先天的优点,在三代机,特别是在欧洲的三代机上,几乎清一色都采用鸭式布局。那么,在四代机上,为什么美国和俄罗斯都没有用这种鸭式布局呢?这说明,它有技术难度,有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拿出鸭式布局的四代机方案,我们可能做出两种判断:一是这个设计上有问题;另一个是,方案可能在技术积累上有所突破。

  比如说进气道,美国的两种四代机,它的进气道形式是不一样的。大家比较关注的F-35采用了所谓DSI的进气道方式。这种进气道的最大好处,就是在中低速的情况下,效率很高、结构重量减低;但是在高速的、超音速巡航的时候,可能就要吃亏。那么,如果一个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四代机也使用了DSI进气道,这很可能就意味着,拿出这个设计的四代机在DSI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再比如说座舱盖,对比F-22、F-35和T-50的座舱盖会发现,F-22和F-35采用的是整体的座舱盖,在这个座舱盖上,见不到金属的框架构建;但是,T-50的座舱盖上,有一个圆弧的金属框架。从技术难度上来说,整体的舱盖肯定要大一些。好处就是,去掉了金属框架,在隐身上要占有优势。

  再看可动的可操作面。可操作面越多,机动性会越好,但是,飞机控制就越难。美国的四代机最初两个方案YF-22和YF-23,YF-22用的是非全动式尾翼,YF-23采用的是全动垂尾。这两个相比,采用传统的非全动垂直尾翼,从技术难度上要小一些,但在机动性能上,可能就要吃亏一点。

  最后说说尾喷管。通过它的具体位置、可不可以变动、如何变动,就可以判断出这个飞机是不是采用了矢量喷管。采用了矢量喷管,在飞行性能上会有很大的好处。

  在没有得到全面信息的情况下,以上细节都可以作为大家通过外形来分析判断某种四代机先进程度的依据。

  疑问六:

  为什么欧洲没有四代机?

  法国、英国都是世界领先的航空大国,在三代机时代,它们都有自己可圈可点的产品,甚至也研制了像“阵风”、“欧洲2000”这类被称为三代半的先进战斗机。可是在四代机时代,为什么没有新的研制计划?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因素。研制四代机,对综合国力有很高要求,投入大、周期长,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是不行的。

  还有技术方面的因素。四代机有4S的性能,即所谓的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能力、超视距攻击。这些都要依赖于很雄厚的技术基础。如果技术上存在短板,那么研制四代机就有困难。对欧洲来说,它们在发动机、电子设备、机动能力、机动技术这些领域,应该说都没有障碍,唯一有差距的就是隐身方面。从目前看到的,欧洲对飞行器的隐身,特别是大型飞行器的隐身研究,投入得不像美国这么大。

  第三,有市场的因素。对欧洲的航空企业来说,仅仅依靠本国空军的订单很难满足经济需求,是不赚钱的。要想赚钱,就要出口。那么,能不能拿下足够的出口市场,也是要不要启动四代机研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未来空战模式的研究和判断。实际上,四代机的诞生是基于美国对未来空战模式研究和设计的结果。如果对未来趋势的研究结果不是这样,那么,也不会发展像美国人这样的四代机,而会去走自己的道路。

  其实,即使美国人对未来空战的认识也是有变化的。比如说,F-22是当今世界唯一开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的四代机。但是,它在生产了不到200架以后就停产了。美国人在关闭F-22生产线之后,继续研制F-35,F-35现在几乎成了一个赚钱的工具。也就是说,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高度重视四代机,现在这种认识程度却突然下降了,是不是他们对未来空战模式的认识有所变化?是不是他们在设计新的空战模式和这种模式下新一代的战斗机呢?

  这个因素应该引起所有正在研发四代机国家的警惕。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