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板房烤漆房设计图:看到毛主席的开支清单,我想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05:28

看到毛主席的开支清单,我想哭!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俭朴,宵旰劬劳,成为世代楷模。但是,当我再次阅读有关事迹,还是禁不住受到无法形容的心灵震撼。

以下是是一份毛主席日常开支的清单:

“党费10元,房租水电、地毯家具80多元,这是每月必交的;每月伙食100元左右;还要负担李敏、李讷、毛远新及江青的姐姐李云露的生活费,开始每人15元,慢慢加到25元,最后是30元。孩子们因事派公车,他要付车费;再加上有时招待民主人士、故旧老友及家乡亲戚的饭费、车费、住宿费、医药费等,就已经超过了300元。”

毛主席自60年代初将工资降为3级、每月404.8元后,一直到1976年他老人家去世,一直没有调过。作为新中国最高领导者的毛主席,他的工资收入与正常支出,竟然常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看着毛主席的这份日常开支的清单,我的心灵受到的不仅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而是想哭。

我们曾经幼稚的猜想:毛主席是党的人,大概他的生活也是党的人。现在,毛主席走下了“神坛”。原来,毛主席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的衣食住行也同样要花钱。而且,一生是那么节俭,甚至近乎困窘!不由想到我们今天身边的一些“干部”,心里更是打翻了五味瓶!

看一看吧。在我们的生活的周围,我们的党员干部是怎样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宝贵遗产的呢?

毋庸否认,这种宝贵精神,是支撑我们党的干部的精神支柱。但是,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必须客观的承认,这种精神,在许多干部身上,已经烟消云散,化为乌有。

君不见,在基层,一些小小的科级干部,就早已经“公”“ 私”不分。公家的财产,公家的资金,已经成为供他肆意挥霍、任意开销使用的私有财产。

比较一下吧。毛主席孩子们因事派公车,他要付车费。而现在有许多小科长的公务车,就是私家车。

一般的小科长都在同城市工作。因为是县城,小科长便是不小的“官”。所以,明文规定的“公务用车”,就成了没有文件规定的“专用车”。其他副科长是不能也不敢染指的。一个小县城,东头放屁西头听响。从自家到办公室,也就顶多那么23百公尺的距离。他们早晨晨练能跑1千米,等到到了上班时间,偏要“专车”接送。老婆孩子亲戚朋友用车,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谁要是提到“付车费”,一定笑掉大牙,以为是外星来客!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滥用职权,以车为名,巧立名目,“吃喝拉撒睡”都从“车”字里出!如果您有时间,稍微留神一下,就发现,早晨,一些当地名小吃店门口,往往停着不少官员专车;中午、晚上,许多小牌号的车子又“转移”到了大饭店的停车场。有的科长的“坐架”,一天能换四个新轮胎(倒台后查实),滑了天下大稽。

小科长们能够肆意享受,驾驶员“岗位”便跟着成了热门的香饽饽。因为,他们“沾光”车主,享受到了几乎和车“长”们享有的很多“特权”。吃香喝辣,手头阔绰。为此,惹得许多人眼热,宁可放着其它科员不做,先学会驾驶技术,然后想方设法,找关系托门路,去给“长”们当“车夫”!有一个新“任”车夫,竟然具有全日制大学毕业文凭、具有工程师职称,还当过多年正股级干部,“自觉自愿”改“行”!

   毛主席招待民主人士、故旧老友及家乡亲戚的饭费、车费、住宿费、医药费等,每月从自己工资中支出超过300元。而我们许多小科长,别说招待民主人士,招待家乡亲戚一律都是公家报销,就是吃“早点”自己从来舍不得掏一分钱。

基层单位的招待费其实是一个无法管理的“合法”腐败。想一下吧,自己吃喝,自己审核,自己报销,天衣无缝,合情合理又合法,谁人干涉得了,谁能把存在的毛腻说清楚,查清楚,永远是一本狗扯羊皮的糊涂帐。有一个市委书记,接受一个话锋锐利的“上级”记者采访。谈到抽烟问题,记者问:“您抽的是什么牌子的烟?”答曰“中华的。”“一天几包?”答曰:“自己抽一天一包。有别人抽,一天就得两包,有时还不够。”“您每月工资多少?”“……”“购买烟的吗?”“不够。”“那您怎么办呢?”这位书记很坦诚。答曰:

“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自己买一部分;招待烟一部分;还有人送一部分。”

真是坦诚的可爱。这次访谈基本是公开的。这位书记被听众称为诚实廉洁的书记。

由此,我们已经不难想象,现在的干部,只须做到什么程度,老百姓就心满意足了。

 由此,我们又想起毛主席。众所周知,毛主席还有两大嗜好:吸烟和喝茶。这两大嗜好也成了毛主席工资支出的两项重要花费:吸烟和喝茶。他吸烟比较厉害。每月烟钱至少得几十元。这在当时是一项不小的开支。但是,毛主席从来不用公家的钱买“招待”烟!我突发奇想:能不能从庞大的办公费中,取消“招待烟”项目呢?据说,我国的高级香烟,每包售价已经超过150元!这样昂贵的香烟,如果不用纳税人的钱“公款消费”,还能有多少人“消费”得起呢?一天一包香烟,就是一个象样级别的白领、或高级工程师、处级以上干部一天的全部薪金收入。想一想,能不叫人心惊肉跳吗?

毛主席喝茶,每月从他工资中就要支出30多元。试想,现在的干部,稍有一点权利,您听说过还需要自己花钱买茶叶吗?那样,岂不成了“天方夜谈”?

人们不会忘记,当1976年9月吴连登将毛泽东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供人们瞻仰时,在这位老人的身后,除有几套毛式中山服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套高档服装,没有任何金银珠宝,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的遗嘱。在这位老人的身后,只有他终生酷爱痴迷的8万多册书籍!只有海外出版他的著作所付、归"中办特会室"管理的稿酬120多万元人民币。后由有关部门安排,他的子女每人仅分到8000元。这就是领导了近10亿人口、时间长达27年的共和国领袖的家当!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公务人员中,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七两燕窝”的故事。

某国元首送毛主席31.5公斤燕窝,作为礼物。有的工作人员看到毛主席日夜操劳,需要补养身体,就对主席说:“主席,这些礼品都是送给您的,吃了用了都是应该的。”对此,毛泽东耐心解释:“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党有纪律,这些礼物不是送给我个人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如果说,你在我这个位置上,人家也会送给你的。”

毛主席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吃了拿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

毛泽东一生坚持这样处置礼品:凡属贵重礼品一律归公,专门陈列起来。对于没法保存的土特产,是水果,就送给幼儿园;是几包茶叶,送给身边工作人员。从来没听毛泽东将水果、茶叶送给江青,或送给自己的孩子们!甚至,逢到土特产品量大时,他就让工作人员拿到中南海食堂去卖掉,然后附上一封讲明党关于不准送礼的规定和纪律的信,将钱寄给送礼的单位和个人。金日成对毛泽东怀有特殊的感情,几乎每年都给他送来几十箱乃至上百箱的苹果、梨和无籽西瓜,大的西瓜重达五六十斤,退回去肯定不合适。他就让秘书开列一个名单,将水果分送中央各位领导人。

大约在1964年,印度尼西亚掀起了迫害我侨胞的浪潮,我国政府义不容辞地出面保护了他们。有侨胞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送给毛泽东的燕窝重达31.5公斤。燕窝之珍贵人所共知。且不说今日每500克需万元以上,就是在当时也得四五百元一斤,相当于毛泽东一个月的工资。

毛泽东毫不犹豫地指示:“把它们全部送到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国人。”工作人员委婉地说:“主席,是不是家里留点?”毛泽东摆摆手,打断道:“不用留,一点都不用留,全部送走。”于是,这31.5公斤燕窝一克不少地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10多年后的1975年,年迈的毛泽东已经行动不便,咳嗽哮喘,外加心力渐渐衰竭,身体日渐衰弱。工作人员商量要给毛泽东增加营养,最好能弄点燕窝炖汤。他们找到人民大会堂党委,这才发现当年的燕窝尚有7两。经批准,打了收条取回中南海。每次瞒着毛泽东在汤里加一点。直到这位伟人离世,也不知道他自己终于享用了那31.5公斤燕窝中的7两!人们毫不动摇的坚信,毛主席也只有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才会享用这属于“公家”的礼物。

现在,我们都通过各种途径,见过 毛主席盖的毛巾被,穿的睡衣,周总理的衬衣。我们也不谈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毛主席因为营养不良而脚面浮肿,穿不上鞋子。我们就想,一个党的最高领导人,一个是领导十亿人口大国的总理,他们平时都能做到如此节俭,简直到了普通百姓都难以想象的程度。与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干部相比,也不去与那些一掷千金的腐败分子比较,难道还有谁心里不感到惭愧,不感到难过?如果,还不感动,不感动的流泪,即使不是铁石心肠,恐怕也已经在灵魂深处数典忘祖,只剩下一副好嘴口了!

归去来兮!老一辈留下的好传统!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瞻仰革命圣地后,自己掏腰包支付了自己的伙食费。但愿,总书记的楷模,能成为全体干部恢复、继承、发扬党的三大作风的肇始;成为取消“招待费”黑洞、下决心自己吃饭自己掏钱的肇始;毛主席为孩子亲友用车付费的行动,能真的成为堵死公车“黑洞”的典范!

小事最考人!

人人都能够从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做的让老百姓暗暗叫好,何愁反腐败太难?何愁党风不能实现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