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素作用:应用均线理论躲避大熊市风险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1:38

中国股市自从去年10月16日创下了6124点的新高后,在9个月的时间内,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很多信奉价值的投资者当中,弥漫着非常绝望的气氛:为何我们投资了中国最好的企业万科A、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而最后的跌幅也丝毫不比大盘少?正如先贤所言:为何我们播种了龙种,却收获了跳蚤?
    在这种极度悲观的市场中,投资者开始不断扪心自问:在价值投资的方法崩塌后,是否还有值得信赖的操作手段?股市是否只能依靠运气才能赢得利润?股票投资的失利是否是种难以摆脱的宿命?
    环顾四周,除了发现基金在亏损、券商在亏损、QFII在亏损外,还有一小撮人正在享受着空仓看跌的美好岁月。他们是谁?他们就是依靠技术分析投资的那批老手。

运用均线理论躲避熊市
    当然,也许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信奉技术分析的投资者都规避了这轮股市下跌,因为技术分析也分为很多流派,有波浪理论派,有相信强弱指标的技术分析派。我们这里所指的技术分析,指的是技术分析学派中的均线理论派。应该说,在这大半年里,能够在证券市场上依据均线理论进行操作的投资者,大多都很安全地躲避了这波大跌。
    所谓平均移动线理论,就是将股价的每日收盘价平均化,再每天去掉一个多日前的价格,加上最近一天的价格,所形成的一条平均曲线。在实际操作中,股价穿过均线即买入,下穿均线即卖出。
    按照这个操作方法,如果我们取120天平均移动线(见图1),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熊市刚刚开始的5226点(2008年1月17日)抛出,接着就安静地欣赏大盘如水银泻地般的单边下跌。如果我们用60天平均移动线,那么,在5330点(2007年11月8日)就可以在更高的位置早日脱逃。


运用均线理论趋利避害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看看除了逃命的功能外,在买入股票方面,均线理论是否能够抓住2005年末到2008年初的世纪牛市。答案同样简单。
    按照120天平均移动线,2005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收盘站上1119点,收盘为1125点,按照均线理论规则,长线买家进场,一路可以持有股票,直到发出卖出信号在5226点(2008年1月17日)卖出。如果把上证指数看成一只股票,这样一买一卖操作后,就可以获取4.67倍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在5000多点抛掉后,还能完整地保护资金,而不像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那样,把牛市所获得的利润还给市场,对于进场稍晚的投资者来说,更是开始损折老本。
    大盘如此,均线理论应用在个股操作上就更是如此。以中国平安为例,如果按照30天平均移动线法则,应该在50元以下买入,135元安全退出。万科A也是如此。
最为精彩的是中国船舶,如果在2005年12月的6元按照120天均线买入,到2008年1月以220元的复权价卖出(见图2),可以稳稳地得到36倍的回报,尽管后来它跌到过68元。

 
易学难精 严守纪律
    为何均线理论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功能,在于技术分析的形成有其内在的逻辑前提:股票价格变化已经蕴含了股票的一切信息。均线理论认为,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太多,几乎难以穷尽,所以,操作者只需要关注价格,而无需关注决定价格的背后因素。需要的只是一点:严守纪律。
    尽管在股市中,均线操作的规则很简单,但在股市实践中,许多技术高手为了提高收益率,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变通方法。从这点来说,均线理论和围棋相当相像,属于易学难精的一门学问。其中的奥妙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体会其中的三味。
    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从2007年10月的33万亿元人民币下跌到目前的不足20万亿元,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每天都在寻求股市落地的支撑点,询问何处是这次下跌的大底,而均线操作者却正在安静地等待下一次的建仓良机。
    因为不论从120天线还是30天线看,现在都应该是不问世事,持币相待的最后时机,等到均线重新向上穿过60天、甚至120天均线后,再考虑入市的事情。■

[该帖子由作者于2008年8月30日 14:31:39最后编辑 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的关系
--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二)
2008年08月19日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08年第35期 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臧昊
在移动平均线参数的选取上,到底是选取较长时期的60天均线、比较短线的10天或者5天均线,还是统一按照比较适中的30天均线进行操作?这始终是困扰实战操作者的一个大问题。

在“杂讯”和“遗漏”间平衡
从稳妥的角度看,当然越长的均线越可靠,如120天平均移动线,一般每年只会形成1~2次拐点,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例如,从2005年末持续到2007年年末的这轮大牛市行情,120天移动平均线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骗线信号,一直到今年1月份才形成死叉,接着就是腰斩行情,也几乎没有出现骗线。严格依照12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的交易者,应该既尽享了5倍牛市的大饕餮,又安全规避了最大熊市的大风暴。长期均线不容易出现骗线,也不会经常出现拐点,这是由其定义所决定的,要不怎么能叫长期均线呢?
但是,长期均线也有其缺点,就是出现的交易信号很少,一年或者二年才出现一次交易信号,这在平均移动线理论中叫做“遗漏”。“遗漏”和“杂讯”往往是一对矛盾体,“杂讯”多,“遗漏”就少,而“杂讯”少的均线系统,如长期均线,“遗漏”就多。很多很好的操作机会,就容易白白浪费。所以,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恰当的平衡,始终是让平均移动线操作者感到苦恼的事情。
在短期平均移动线中,如依据5天或者10天平均移动线,经常会出现很好的买入卖出信号。“遗漏”少了,但肯定其中的“杂讯”很多,所以大家现在一般使用30天均线作为操作的依据。
当然,有人喜欢用29天平均移动线,认为可以先于使用30天平均移动线的操作者,快速建立自己的仓位;也有人喜欢用31天平均移动线,希望等到趋势更加明确的时候,再动手不迟,这些都无可厚非。
实战中,30天平均移动线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交易系统。在一般的年景,指数的30天均线大约可以提供大盘4~5次的操作机会,当然个股机会就更多了,而且30天均线一旦形成趋势,操作者还是有一定收获的。
事实上,如果今年严格按照3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1月18日就能很顺利地逃顶,空仓到印花税行情小赚一笔再空仓,一直到现在等待可能出现的后奥运行情,这样能使资金安全绝对有保证。
最近大盘在7月20日左右突破了30天平均移动线,5天、10天线在均线系统上和30天平均移动线形成了一个很经典的金叉。同时在国家政策维稳、国际油价大跌、美国股市反弹、奥运行情可期等利好预期因素作用下,感觉上是一轮行情应该呼之欲出,但最后30天平均移动线还是被轻易击穿,这表明市场极度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迷信政策,寄希望于政府出手救市,在这次下跌中的损失应该是十分巨大的。一般来说,熊市后期,大家已经对于价格比较麻木,大盘跌50点或者100点,其杀伤力绝不逊色于大盘从高位下跌。
而利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就可以比较容易躲过这次下跌。也许最近的下跌是这轮熊市最后的一次下跌了,但是如果在这次下跌中投资者损失累累,可能就再也没有勇气抄底了。
从最近的行情看,如果30天均线开始走平并翘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买入信号,当然均线系统现在还没有金叉,还需稍微等候几天(见图1)。


用扇形理论揭开K线秘密
事实上,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是可以做一个转化的,我们姑且把这一原理定义为移动平均线的“扇形原理”。
我们知道,中国股市每一个交易日有4个小时,每小时等于12个5分钟,那么每天就有48个5分钟。也就是说,日K线实际上可以分拆为48个5分钟K线。
  在日K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交易日最后的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收盘价,看不到在这一天中股价如何变化,但是5分钟K线就可以清晰地显示股价运作的细节。
我们把这种打开的过程看作是如同打开扇子的过程,当扇子合拢的时候,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一旦扇子徐徐打开,所有的K线秘密一览无余。
在平均移动线的运用中同样如此。如果我们看5天平均移动线,只能看到5个收盘价和1个平均价,但是,如果我们打开5天平均移动线,同样看5天的股价运行和移动平均线,这时我们看到的是240个价格和一条240个单位的平均移动线(每天有48个5分钟,5天有48×5=240个5分钟)。
尽管在日K线和5分钟K线图上,这两根线的线形基本一致,但是从观察者的角度看,5分钟的图形要比日K线的图形舒展得多,内涵丰富得多。
这样,我们就把短期移动平均线和长期平均移动线统一起来。如果不看时间单位,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可以进行任意切换,5天线就是240个单位的5分钟K线,30天线就是240个单位的半小时均线。
反之,许多投资者喜欢看月线,看年线。实际上,月线就是约22个交易日的K线组合,10个月的月平均移动线就是220天的日平均移动线。
有时候,在一天的交易中股价一直下跌,只是最后几分钟被急拉上去,虽然在日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漂亮的中阳线,但是事实上,如果打开5分钟K线图,股价运行的秘密一目了然。
所以在实战操作中,如果电脑容量允许,我们应该尽量保留长期的5分钟、30分钟K线,在观察的时候,尽量看5分钟、30分钟K线的长周期均线。依据长期均线不容易产生骗线的规律,赢取尽量大的利润。

两个经典战例
现在我们举一二个例子,看看均线的扇形理论如何在实战操作中发挥神效。
先举最近对行情有先知先觉的券商牛股——国金证券为例。如果看日K线,该股超跌反弹,依据均线理论很难操作(见图2)。但是,如果我们打开15分钟线,依据15分钟的30个单位平均移动线,就可以在29元不到的价位提前介入,在2天内获取15%的利润(见图3)。


再看最近的牛股亚通股份。该股日K线在6元附近发出买入信号(见图4),而在15分钟K线中,5元左右就已经发出了买入信号(见图5)。在两周的时间内冲上8元多的高位后,短短14个交易日获利60%。但是,如果不依照15分钟平均移动线的卖出信号,大半的利润就会在5个交易日内损失掉。


在一般实战中,我们比较倾向于运用15分钟K线图进行操作。现在通用的乾隆、大智慧行情软件,在均线周期切换中都有切换热键。从日线图到15分钟图往往就是一键转换,这样,我们在日线图和K线图之间就可以很顺畅地进行切换
当然,在K线周期的转换中,5分钟、15分钟K线有时因为成交量太少,经常出现不连续的K线。实际上,这也是所有K线在运用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在成交量少的时候技术指标往往失效,这个原理我们将在今后的论述中展开(未完待续)。■

均线的斜率越陡峭越好
在移动平均线操作中,均线实际上就是操作的止损线,当股价有效跌破均线时,就应该抛掉股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这条依托的平均移动线越陡峭越好:同样一个10元的股票,同样在一个价位买入后,甲线30天均线的数值每日上升0.10元,乙线上升0.03元,过了10个交易日后,依照均线规则抛出股票,按照甲线操作能赚取10%的利润,按照乙线则只有3%的利润(此处暂时忽略交易成本)。
所以,在按照均线的规则操作中,均线的陡峭程度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均线的斜率,标准的说法应该是在某个交易日对应的某条平均移动线的切线。但是,在实战中,都以10元股价作为操作的依据。如一个10元左右的股票,均线每天上抬0.03元,我们就叫说上抬3个点,如果股票价格约为20元,均线每天上抬0.20元,我们就说其上抬10个点。
以常用的30天均线为例,如果均线斜率达到10个点,就可以认为这轮行情已经发动了。如果在斜率为10个点以上的均线附近买入,在10天后卖出,短短两个星期,就差不多有10%的收益,年化回报率比较高。
但是,这样的机会往往不多,能够捕捉到贴近陡峭移动平均线附近的买入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其中,还有差不多一半以上是“骗线”。通常的情况是,平均移动线陡峭了,但是股价离开均线很远了,还不到买点(见图3,不能在A点买,要在B点买),这时,只能等股价回调或者均线跟上股价才能买入,否则一旦股价回调,贸然买入就已经亏损了。

以最近的牛股红宝丽为例,如果依据2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在8月上旬行情开始发动时并没有买点,在8月11日达到股价的第一个高点附近,如果贸然买入,接下来的回调就可能套牢投资者,只有等到13日、14日股价跌到低点的时候,才可大胆杀入,接着是第二轮上升,均线每天以15~25个点的速度上抬,做多者才能安心持股待涨,6、7个交易日收获20%的利润(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