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龙图片的特点:谢太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07:09
清代道士谢太易,自号凝素子。江苏武进人。性爱洁,生不茹荤。得《白注道德经》,精心研习。闻姚耕烟名,竭诚持谒。后至庐山,遇异人,解释其注,纵谈玄奥。游至常德武陵,姚耕烟授以宗旨大戒,诸法秘篆咸传之。康熙甲辰(1664),谒王常月于宗阳宫,又受授。著有《白注道德经疏》、 《参同契注疏》、《金仙正论》、《慧命篇》、《金丹火候》、 《梅邬清赏集》、  《植梅谙》、《日用编》等。

     清·谢太易,号凝素子,武进人,道士,《白注道德经疏》、《参同契注疏》、《金丹火候》

《金仙证论》与《慧命经》作者考辨

                   周全彬  盛克琦

明清二朝,内丹学家辈出,各领风骚。期间明朝伍冲虛(1574-1644?)著《天仙正理直论》、《仙佛合宗》,清乾隆嘉庆年间柳华阳(1736-?)复著《金仙证论》和《慧命经》,光绪二十三年(1897)邓徽绩将伍、柳著作合刻,题名为《伍柳仙宗》,世亦称之为“伍柳派”。考近代研修丹道者,大多数以“伍柳派”丹法为皈依,遂伍柳之名大噪于丹道界。

一、柳华阳是《金仙证论》与《慧命经》作者吗?

“伍柳派”重要的两部丹经《金仙证论》和《慧命经》的著者,向来都认定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的和尚柳华阳所著,如道光二十六年梁靖阳刊本、李宗境光绪九年刊本,及最流行的邓徽绩光绪二十六年养云轩刊本,都没有怀疑柳华阳不是二书的作者。及到了现代有人旧话重提,谓《金仙证论》和《慧命经》二书是清朝康熙年间谢凝素所作。如田诚阳道长在《道经知识宝典》中讲:“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伍柳仙宗》当为《伍谢仙宗》,以还其真实面目”(田诚阳《道经知识宝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614页)。

二、闵一得是否定柳华阳为《金仙证论》与《慧命经》作者的始作俑者

考田诚阳道长执此说的来源,也非他孤明独现,实因在清嘉庆年间道教北宗龙门派高士闵一得(1748-1836)在他所著的《金盖心灯》卷三《谢凝素律师传》中谓“嘉庆四年(1799年),有僧称柳华阳者,寓京师之天坛东侧,年约四五十许,有谓安庆人,有谓武进人。余慕而造访,出示著书,(与谢凝素著《金仙证论》《慧命经》)目同而文小异,今且付梓。”可说是否定柳华阳为《金仙证论》、《慧命经》作者的第一人。后来闵小艮(一得)的弟子圆峤真逸陈文述在他的诗作《自然好学斋诗钞》据“《谢凝素律师传》”为典咏诗《孤山咏谢凝素》 ,云:谢凝素,“名太虚(按:《谢凝素律师传》作“太易”),武进人。尝寓毗陵红梅阁,月夜闻群仙环佩声,得白玉蟾注《道德经》,伍冲虚为之解释。尝居孤山,谒王昆阳于宗阳宫,后返金盖梅花岛。黄赤阳称为梅仙,陶靖庵比之白鹤。尝著《金仙证论》及《慧命经》二书,今为僧柳华阳所刻。‘红梅阁畔栖元处,金盖山中种树年,放鹤有亭来偶尔,冥鸿无迹去翩然,诀从道德真经得,书任华阳释子传,欲向巢居问和靖,生前生后总神仙。’”也从其师闵一得之说。陈撄宁先生(1880-1969)钞此诗时曾作“按语”说:“世人皆知二书为柳华阳所作,独此处谓是谢作柳刻,惜余无暇考证,姑存其说而已”(陈撄宁《道教与养生·圆峤真逸诗钞》,华文出版社2000年3月第2版,530页)。看来陈撄宁先生有意考证此事,但终未见他写出来,所以,我们今“考辨”也是续陈先生之志吧,但就不知陈先生的结论与我们的结论是否相合了?

三、谢凝素与柳华阳生平小考

据闵一得《金盖心灯》卷三《谢凝素律师传》中谓:谢凝素,名太易,自号凝素子,清初江苏武进人。性情沉毅,明崇祯十六年(1643)至孤山,得《白注道德经》,始勤奋求道,就正于姚耕烟(太宁)。姚耕烟(?-1643)是伍冲虛高弟,引荐谢凝素去庐山访伍冲虛。伍遂为之解释章注,纵谈玄奥,一动一静咸嘱体认。随游至武陵,授以龙门宗旨大诫,及诸修炼秘法。后返江南,至金盖访梅华岛,寄迹何山赵庄。康熙三年(1664),晋谒王常月(1522-1680)于宗阳宫,又多授受。康熙二十二年(1683)云游出山,不知所终。著有《白著道德经疏》,《参同契注疏》及《金仙正论》、《慧命篇》、《金丹火候》,又《梅隖清赏集》、《植梅谱》、《日用编》等凡十余种传世。

柳华阳(1736-?),在《慧命经·自序》中自谓:洪都(今江西南昌市)人,闵一得则说“有谓安庆人,有谓武进人”。自幼好佛,常怀方外想,闻五祖三更时私授六祖(慧能),欢然梦觉。于是出外寻师,足迹遍荆楚,均无所遇。后乃投皖水之双莲寺落发,愈加咨访,仍无所获。后发一念,于每夕三鼓,五体投地,盟誓虔叩。未及半年,即遇伍冲虛,得授秘旨,豁然通悟。嗣至匡庐,又遇壶云老师,开示窍奥。于是隐迹江左,与二三道侣潜修道妙,以迄功成。

四、柳华阳不可能是伍冲虛的直接传人

柳华阳得到伍冲虛的传承是不太可靠的。伍冲虛,据考证生于1574年(据《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198页,俞晋),明朝末年隐去。柳华阳,据考证生于1736年(据《中华道教大辞典》,216页,雨廷),他们两人的年龄相差162年,也就是说,在柳华阳出生时,伍冲虛已经162岁,如果柳华阳是在30岁左右遇到伍冲虛,则其时已近200岁了,伍冲虛能有如此寿数吗?(有谓柳华阳于乾隆四十五年,即1780年,遇伍冲虚传授丹法,不知所据云何。若以此,其时柳华阳44岁,伍冲虛则已经206岁了。)要重申一点,历史就要依据客观事实,所以我们考证的是人,而不是宗教家所说的神仙,神仙的年龄可以无限延长,而人的年龄终是有限的。柳华阳在《慧命经》说遇到伍冲虛的情景也有些离奇,在《自序》谓之:“忽发一念,于每夕二鼓,五体投地,盟誓虔叩上苍,务求必得,阅及半载,幸遇合伍冲虛师,传余秘旨,豁然通悟”。 若以拥有“诚心”、“虔诚”就能够得到伍冲虛的传授,那么乾隆年间的申兆定等曾修缮刊刻《天仙正理》,虔诚修道,为什么没有能够获得伍冲虛的传授,而仅自称“私淑弟子”(申兆定《重修天仙正理书后》)?何独柳华阳之“盟誓虔叩”就可以得伍冲虛之传?柳华阳可能是得到“壶云老师”的传授,只是这个“壶云老师”是道、是佛难考其详。

五、对柳华阳著述《金仙证论》与《慧命经》的怀疑

从柳华阳和伍冲虛的著作看,《金仙证论》《慧命经》与《天仙正理》《仙佛合宗》的关系十分紧密,《金仙证论》《慧命经》可以说是对《天仙正理》《仙佛合宗》的诠释和补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如果没有得到伍冲虛的亲授恐难以作出,非神授私淑所能者。柳华阳既然不可以得到伍冲虛亲传的丹法口诀,难以具备诠释和发挥《天仙正理》《仙佛合宗》的能力,如何能够著成《金仙证论》与《慧命经》?在时间上,谢凝素更有可能得到伍冲虛的亲传,完全具备撰写《金仙证论》、《慧命经》有能力。

六、对谢凝素是《金仙证论》、《慧命经》原作者的疑问

首先先看一下《金仙证论》与《慧命经》的写作时间。《金仙证论》首有高双景写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序,第二篇是妙悟写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序,正文有柳华阳写于乾隆五十五年的自序,可以考知此书应在乾隆五十五年至乾隆五十六年间出版的。而《慧命经》要晚于《金仙证论》几年,前有孙廷璧的序和柳华阳的自序,都是作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慧命经》这本书据柳华阳自序说“余隐迹江左,与二三道侣焚修切究。因碧蟾、了然、琼玉、真元苦修已成舍利,默契师传(有写作“师傅”,误),故籑集是书,命曰《慧命经》。”可证《慧命经》是柳华阳师徒之间经过修证得到一定证验后才写得,因此书中多问答语。又,此书几乎全是用道家丹法诠释佛典,虽极尽牵强之能事,还伪造佛经作据,但都与柳以前是个和尚有深刻的联系。站在佛教的立场,清代乾隆后期以后的佛教是很衰微的,特别是佛教的义理之学简直是很差的,所以柳对佛法的浅薄的认识也是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的,像柳在书中痛骂元代高僧高峰原妙禅师(1238~1295),说“高峰门人设诬坑害后人,高峰乃文字之学,非如来之道,况其所习者是闭息旁门……”就证明了柳对禅学的误解太甚。所以,从这点则可以肯定柳华阳才是二书的原作者。

闵一得所著的《金盖心灯》内多有不实之处,如《伍冲虚律师传》,其记载多无稽之谈,就证明了闵这本专写人物的传记书的失实之处,当然,这也非闵一得有意作伪,乃是他所根据的资料有误。如说谢凝素是伍冲虚的弟子也很难找到凭据的。明白此点,再来看有关谢凝素的传记,在谢传中只说到他师于姚耕烟和伍冲虚,最后还跟王常月学了一阵,但就没有说他学过佛法,虽说他“生不茹荤”,也许学过佛法,可是以谢凝素所处的时代,在早期还生活在明朝的末年,当时的佛学水平还不至于比柳华阳的年代还差吧!而《慧命经》完全是以道解佛,还痛骂禅宗,要以丹经来作说明。考《谢凝素律师传》中说“师于顺治十四年丁酉来山,居梅华巢,手著丹经……”。在清初,佛教禅宗的势力很大,当时的顺治皇帝就是学禅宗的,其国师也是禅师,特别是禅宗临济一支就有两个是国师。如顺治帝的国师玉林和尚(玉林通琇,1614~1675)就说他的禅法就是天目高峰禅法,据李淼编《中国禅宗大全》723页说:“(玉林)他自称承扬天目高峰禅法。”在《普济玉林国师语录》中玉林也极为推重高峰禅。谢凝素若著书,他敢那样肆无忌惮的批评禅宗、大骂高峰和尚吗?他敢那样乱解佛法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是不可能痛骂临济宗的前辈高峰和尚的。又考谢是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以后就不知踪迹了,而柳书是在乾隆五十五(1790)年至五十九年(1794)才出现的,也就是将近一百年以后才有二书问世,闵一得有将《金仙证论》与《慧命经》的著作权抢给谢凝素名下的嫌疑。据《谢凝素律师传》文中之意,好像闵一得手里别有刻本或者钞本,但闵一得终究没有用他的所谓本子去重新校订,反而很大方的说“总之仙佛一家,今古一时,万灵一性,何谢、何柳,书传则幸云!”

七、不成熟的结论

从以上的考证分析可知,《金仙证论》与《慧命经》作者问题确实存在着疑问,是谢凝素著耶?是柳华阳著耶?其实,无论是将《金仙证论》与《慧命经》著作权断给柳华阳,还是谢凝素,都是很勉强的。因此对《金仙证论》与《慧命经》的作者问题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我们仅以“猜想”的方式,做一个不成熟的结论,商榷于高明!

柳华阳,不可能得到伍冲虛的传授,不具备写《金仙证论》与《慧命经》的能力;谢凝素,虽然有可能得到伍冲虛的传授,但不具备批判佛教外在环境和能力。这都是疑点。虽然闵一得所著的《金盖心灯》内多有不实之处,但是闵一得派所谓:“嘉庆四年(1799年),有僧称柳华阳者,寓京师之天坛东侧,年约四五十许,慕而造访,出示著书,(与谢凝素著《金仙证论》《慧命经》)目同而文小异,今且付梓”;“诀从道德真经得,书任华阳释子传”。言之凿凿,恐非是空穴来风,当确有所凭者。按闵一得所讲,谢凝素是武进人,柳华阳也是武进人,或许是柳华阳得到了谢凝素所著《金仙证论》《慧命经》的原始抄本,诵读有悟,又得到其他一些人的传授,综合在一起,再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原始《金仙证论》《慧命经》的抄本基础上,又进行了创作和补充。尤其发挥伍冲虛《仙佛合宗》的遗绪,援佛入道,而柳华阳则又充分利用自己是佛教僧人的身份,以及掌握的佛学知识,援道入佛,用丹法来分释佛法。但却被佛教大德印光法师(1862~1940)斥其为“魔民”,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谓:“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经》,尽用佛经祖语,证炼丹法。挽正作邪,以法谤法。未开眼人见其邪说,认为真实,正见永失。所言所修,皆破坏佛法。而犹嚣嚣自得,谓吾幸遇真乘,得闻正法。所谓认贼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可不哀哉”(转引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4年影印本,第3001页)。

由于我们手头资料的匮乏,以及学识水平有限,此篇考辨错漏百出,所以我们仅以质疑的方式阐述我们的观点,望请专家学者及知道伍柳派内情者批评指正,解我们心中的疑虑!

谢凝素律师传.....[顶楼] 谢凝素律师传(出《金盖心灯》卷三)
闵一得撰
鲍廷博注
鲍锟评
同尘子校
师姓谢,名太易,自号凝素子,江苏武进人。性爱洁,生不茹荤,为林处士逋后身(注:以上十四字出《钵鉴续》)。尝徙寓毗陵红梅阁(注:《逸林》载“尝居毗陵红梅阁,阁为张紫阳、薛道光、陈上阳辈手注《悟真篇》处。红梅百本,紫阳手植者。师于月夜常闻环珮声。一夕偶坐,恍惚见羽士数辈:最长者约四十许,末一少年,约十四、五,笑语而至,长者顾少年曰:‘汝注《道德经》深入显出,而无铅汞气,然正是《悟真》心法也!'中一人曰:‘盍往孤山’。长者忽指师曰:‘此老何来?’师遂起,忽不见,恍若梦遇,师自是有出尘志。”),每彻夜倚梅,静领逸趣。相传月夜闻环珮声,精格致也。岁癸未(注:明崇正(祯)十六年,《逸林》作岁壬午。兹从《钵鉴续》),至孤山,有终焉志。旋得白注《道德经》,伏揣之(《逸林》载:"壬午至孤山,得白注《道德经》,始悟毗陵所遇长者张【同尘按:指张紫阳】,少者白也【同尘按:指白玉蟾】。第未解其为《悟真》心法,后往,就正于姚耕烟”云云。)。闻耕烟名,竭诚持谒,耕烟感之而起,告之曰:“道无尔我,缘有浅深,我师隐庐山,与子有缘,即往访,犹得闻道。”遂起就道,耕烟为具书,且留饭。辞,持书出,送之江干,舟发十余里,犹见耕烟鹄立也(评:盖此时耕烟已逝,凝素子于十里外但见鹄立而已)。抵西江不遇。遍历山曲无踪,至武昌上龟山,见一羽衣,携藜杖,翩翩而下,招而呼曰:“客爱梅客,师游广信,腊朔返庐山(评:大奇!)。”瞥视之,乃耕烟也,急前趋(评:大奇!),忽不见。至期果遇,遂呈书,并述嘱。冲虚子默然良久之曰:“是矣。”遂为解释章注(评:实处虚写,烦处简写,不作声色而声色自跃矣。),纵谈元奥,矣动一静,咸嘱题认。随游至武陵,授以宗旨大戒,凡诸法秘,咸备闻之。转瞬元旦,冲虚子逝,师为卜葬于武陵之平山,遂庐墓,干戈扰攘,无能惊及(评:此得备闻诸法秘之力),师盖有以作用也(注:以上事实参订于《逸林》《钵鉴续》二书)。世既泰,返江南之金盖,访梅华岛,寄迹何山赵庄,复植梅于左右,当时称胜境。(注:《逸林》所载如是。愚按:何山赵庄即元赵仲穆金粟园,文衡山尝居之,有《金粟园唱合》一集行世。《钵鉴续》谓赵庄有二:一在何山,其一即今梅华巢。《净明真诠》所称“龙樵道院”,是其旧址也,究无确据。)稽之山前父老,谓为隐于金盖东偏,即今梅华巢,未知孰是(注:按,《金盖云笺》载:师于顺治十四年丁酉来山,居梅华巢,手著丹经,复广植梅,至康熙癸亥出山,不知所知。)?康熙甲辰,出谒昆阳王祖师于宗阳宫,又多授受。靖庵先生比师曰“白鹤”,赤阳子称师曰“梅仙”,也可想见其丰神矣。著作颇多,传世不多少(注:有《白著道德经疏》,《参同契注疏》及《金仙正论》、《慧命篇》,《金丹火候》,又《梅隖清赏集》,《植梅谱》,《日用编》等凡十余种.),其最元者:《金仙正论》、《慧命篇》,《金丹火候》。癸亥出游,不复返(注:以上本《金盖云笺》)。嘉庆四年有僧称柳华阳者,寓京师之天坛东侧,年约四五十许,有谓安庆人,有谓武进人,慕而造访,出示著书,目同文小异,今且付梓(评:亦甚难得,我谓柳华阳者,凝素子彀中人耳!)柳华阳讵即凝素子欤?抑其元裔欤?总之仙佛一家,今古一时,万灵一性,何谢何柳,书传则幸云。
(总评)此脚踏实地以登真者,即圣人所谓践迹而入于室也。岂以清逸神仙而遂谓不可企及耶?文亦清新俊逸,其末一节更得涵泳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