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川冬子和十神:反腐成效 莫误入数据“歧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22:58
 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首份《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全面、系统介绍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基本情况。白皮书介绍,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

    中央纪委监察部1月6日在京召开的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通报2010年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中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情况:全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5098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804人。(详细数据见下图)

                    
    从以上数据分析和通报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在过去一年反腐败卓有成效,有力地打击了腐败恶行,有力地约束了权力滥用,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纪。但欣喜之余,我们要看到民众中存在着对反腐成效这样那样的议论,有的指出为何我们身边的腐败行为未见减少?有的感觉公权滥用现象依旧在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指责腐败官员为何越反越多……

    就这些疑问和疑虑,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概接受。毕竟,就整个反腐形势看,确实越来越好;就整体反腐力度看,确实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贪官污吏纷纷被揪出被严惩,就是最好的证明。

    换个角度说,群众对反腐成效的看法,也深刻提醒我们在反腐败工作中,必须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切莫被表面的胜利冲昏头脑,莫被一些简单数字忘乎所以,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反腐的成效,看的是赃官、贪官、昏官是否在政坛绝迹,而不是看你的数字,别把反腐GDP化”。

    过去,我们曾经吃过许多单纯追求数据的苦头:一说抓经济,只要把GDP搞上去了,就是“能臣”,而不管是否存在“水分”;一说搞招商,只要引进外资内资了,就是“强将”,而不顾是否引入“骗资”;一说城市化,只要增加城市面积,就是“政绩”,而不怕动用强拆硬并;一说要低碳,只要减少能源消耗,就是“功劳”,而不惜增加百姓困难(限电限水)……很是杯具。

    如今,我们再也不能这样做,再也不能这般行。尤其是对反腐这个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业发展、队伍纯洁的大是大非问题,更不能只看表象不顾根本、只要数字不管实效。否则,政策出台再多,落不到全局实处,多也是枉然;贪官污吏再抓,铲不掉滋生土壤,抓也是无奈。反腐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收到实在效果。

    其实,民众并非没有看到我们所做的大量工作,百姓并非没有感受我们所为的各种努力。他们最担忧是反腐做样子,走过场。倘若,有些地方反腐“留一手”、惩腐“宽一分”,把严惩当做挠痒,把免职当成换岗,把处分当为度假,焉能不激起群众的不满与义愤?如此这般反贪反腐,不仅惩治不了“蛀虫”与“败类”,反而抹黑了政府形象、背离了群众心愿、动摇了江山根基。

    我们认为,反腐成效如何,不仅在于查了多少案件、抓了多少贪官,不仅在于数据统计的群众满意度多大、百姓支持率多高,而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乃至全国整体的党风政风民风获得哪些好转、取得哪些实效。要知道,查办的案件多、查处的高官大,恰恰是反腐形势严峻、反腐压力沉重的表现;唯有到了按照党纪国法、权力管理、百姓监督等都难以发现问题之时,才是真正国家强盛事业发达民族兴旺社会和谐之日。

    因此,我们追求反腐成效,不仅看用数据表现的工作量,更重要是看数据外深层次的东西。片面讲究“数据”、追求“数据”,只会误入“歧途”。试想,只抓“病猫”不打“老虎”,数字大又有何益?只割毒草不除根系,数量多又有何用?清朝杀了巨贪和珅稳一个,就能稳固半壁江山的做法,颇值得反思与借鉴。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