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语言的作用:手机影像文化成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07:18
 

学人视角

  元旦的中午,从位于芽笼的宗乡会馆出来,走向对街的多层停车场时,赫然看到一部停在路中央的白色轿车,引擎盖冒着火,滚滚黑烟冲天而上。这样的情景毕竟不多见,即刻从后裤袋里掏出手机,在功能选单上轻易地把它变身成照相机。在细雨中快步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然后咔喳咔喳拍下了我2011年的第一组照片。

  接下来几天,一逮到机会,我就以手机向亲友展示这一组照片。有人很有危机意识地问是什么牌子的轿车,有人担心司机是否平安地逃了出来,更有人庆幸那条道路在出事当天没有塞车,要不然倒霉的可能就不止一辆车了。每个人关心、庆幸的事似乎都不尽相同,可是看第一眼时都会不约而同的“哗”一下。当然有人“哗”得真心诚意,有人却“哗”得很应酬。我怀疑后者是因为类似的影像实在是看多了。看惯了比这更劲爆的照片,这火烧车的景象也就太小意思了。

  说到照片,早在上个世纪就已有学者、文化评论者对其重要特性及所延伸出来的文化现象提出各种讨论。只不过在那个时候,照相机、摄像机及电话,基本上是三个不同的工具。到了今时今日,这三者的功能全都挤压到小小的手机上头了。在新加坡这个人手一机的社会里,这表示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拍摄或被拍摄的可能性。而在这拍与被拍的过程中,画面素质的好坏不是重点,关键在是否有即时地把事件记录下来。因为只有被记录下来的影像,才可以被展示,让亲友“哗”一下。至于画面没被记录下来的事件,很抱歉,口说无凭,只能当作是听故事了事。因为在手机照相如此方便的时代,没有留下影像记录显得不可思议。

  手机和传统照相机、摄像机所记录下来的影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的随机性及非专业性极高。新加坡家家户户虽然都有照相机或摄像机,可通常都把它们束之高阁,除非家有喜事或出国旅游,一般不轻易出动。比较之下,手机的出动率高多了。环顾任何公共场所,会发现达到“机在人在、人机合一”境界的国人比比皆是。因此,任何时候有事故发生或有“重大”发现时,任何握有手机的人们都可以因为身处现场而掌握到他人所拍摄不到的画面。这类型的照片不需要太多的摄影专业训练,更不需要有快门、光圈、焦距或景深的考虑,只需要一台具照相功能的手机,和正巧人在现场的运气,你就有拍摄的可能。

  这样的影像近年来大行其道,除了因为手机普及化之外,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新媒体在草创时期,由于缺乏生产自身内容的资源和机制,往往与传统媒体挂钩,把已然在报纸、电视及电影出现过的内容再循环使用。对一个新兴媒体而言,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手机影像在这个时候适时出现,让网络新媒体有了属于自己的内容。以本地网站为例,双语资讯娱乐网Omy.sg的“公民记者”及英语网站Stomp的“瞧见新加坡”(Singapore Seen)等栏目所凸显的正是这类型影像。

  在这些栏目里,一般在主流媒体不会被采用的影像,因为令人“哗”声不断,加上话题性高而登上首页。既然是网络新媒体,自然不能少了让点击者参与意见的机会。有的网站让点击者对事件本身提出评论,有的干脆让人网上投票,以了解有多少人在看了照片或录像后出现了怎么样的情绪反应:愤怒、过瘾、狂笑、难过,还是没反应。在这样的设计之下,影像的好坏是与阅读者情绪反应的大小成正比关系的,越能够激起阅读者情绪的影像,就越是好的影像。

  可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手机影像只是少数网民自娱的玩意儿。它早已静悄悄地渗透到了主流媒体的报道中了。以过去一周而言,就有两则手机影像先后被本地电台及电视台引用:前者就一对男女在圣淘沙的岁末泡沫舞会上过度激情的照片提出了讨论,后者则播出了两位大叔在公共巴士大打出手的手机录像。

  手机影像或许业余味重了些,可吸睛力足。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手机使用者都是潜在的手机影像供应者,也因此生活的每一刻都是潜在的手机影像画面。看来手机影像文化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成形了。